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7|回复: 0

【美华5分钟商学院 】实施中国制造2025路径与政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6-10-4 17: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华5分钟商学院 】

+微信号:122285053

实施中国制造2025路径与政策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规划处处长姚珺出席并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姚珺: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咱们会议的主题写的非常好,贯彻落实、深化推行,“中国制造2025”是去年5月19号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到今年一年多的时间,使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需求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我记得我到工信部头几年天天在淘汰落后产能,在化解过剩产能,但是当时我们对未来的思考是比较少的,尤其金融危机以后我们稳增长调结构,但是我们看到新的经济改革以后,我们恍然大悟,别人又往前走了一步,我们依然停留在自己狭小的空间里,我感觉“中国制造2025”的出台是唤醒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制造业发展由过去的平台转向一个新的平台,我们过去追求的是规模,我们长期说走规模扩张的老路,未来我们走的是提质增效的路,所以“中国制造2025”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是里程碑的事件,是节点性的事件。

  我想谈两个方面,一个是路径,第二个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一些事和政策。

  德国“工业4.0”和新的概念层出不穷,如果理解未来的制造业发展我们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和需求两个角度,第一个是需求,从当前的制造发展来看,我们的制造业发展面临一些新的需求,突出的表现在效率、时间和灵活性,在效率方面我们的制造业迫切的要求提高我们能源效率、资源效率、生态效率和生产效率,在时间方面我们现在创新周期在大幅度加快,我们过去老说生产研发一款产品,这款产品是一个重磅炸弹,我们可以在市场上销售八到十年,持续的盈利,但是现在在很多的产品里面一个产品生存周期一到两年,手机八到十个月就换一代,所以制造业现在面临的是创新的周期大幅度加快,现在创新是一种快速迭代式的创新,而不是过去长期沉默的创新,我们对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需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高效转化,同时对我们创新提出开放协同,不能像过去那样单打独斗。要增加制造业的灵魂,因为我们的面临终端需求在加快升级,大家过去都穿中山装,现在谁还穿,每一个人的服装都在讲究个性,既然要满足个性化的需求,我们的企业制造业就要灵活多变,要能够根据我们外部的变化实现快速的重构。柔性重构是我们的要求。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等新的技术在制造业里面不断的渗透融合和应用,实际上制造业只是加速发生变革,变革的主要方向就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我们在“中国制造2025”提出这三个化,但是我们有时候只解读智能,但是这里面我们想强调的是一定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化协同。数字化是我们实现智能化的基础,本质就是机器产品物理世界模型化、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是平台,我们的网络化是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平台,为制造业一个新的生产力共聚合生产关系,构建了平台,这个网络平台所传递的核心内容就是我们的数字,也就是我们的数据。智能化是我们的方向是制造自动化更高级的形态,通过数字化与自动化的集成,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与决策来实现我们目前刚性自动化转向未来的柔性自动化,我们工业3.0的自动化是刚性的自动化,是预先定义好不可改变的自动化,未来的自动化是可以实时调整的柔性自动化。

  制造业的发展正在出现新的关健词,比如五联、数据、智能、服务、融合、定制等等,围绕我们当前制造业发展的新需求新挑战我们提出新的总体布局,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核心诉求核心目标是提质增效,五个基本方针就是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结构优化,核心主线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围绕总体导向我们提出九个任务五大工程,十个重点领域和重大决策。我想我们未来推进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核心路径就是创新驱动加四化升级。创新要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相协同四化升级就是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品质化。

  创新驱动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核心,当前紧迫的需求是要加快建立协同高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中国不是没有创新,而是我们整个创新体系的效能明显偏低,我们每年的科技成果很多,科技部统计每年三万多项科技成果,但是能够真正转化的只有10%,大量的科技成果存在专利、论文、评价我们前端环节,许多很难转化到现实生产力当中去,所以我们的制造业迫切需要的是怎么提高整个创新体系的效能,而这个体系里包括了我们的主体能力建设,我们要有一批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创新型企业。

  第二打通整个创新的链条,打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创新整个创新链各个环节之间的障碍。

  第三,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

  第四,完善有利于创新环境的政策激励等等。

  在当前建立和完善中国制造业创新体系我们确定了一个主要突破口,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供给,从整个创新链来看,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创新,学研产三个环节,但是当前我们的应用研究或者共性关键技术应用研究是突破瓶颈,前面我讲到大量的科研成果停留在学术阶段,无法有效转到产业创新部门中来,所以我们要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来把我们基础研究环节和我的产业创新环节贯穿起来,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是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各类创新主体战略组合,以独立法人形式所建立新型创新载体。面向制造业创新发展重大需求,以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整合创新资源,打造跨界协同创新生态系统。

  第二个,要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我们认为要推动三个维度创新,第一个是终端产品创新,第二生产技术创新,第三商业模式创新,终端产品方面加速产品智能化,包括增加工业传感器,我们计算能力,比如控制系统,芯片,网络连接能力等等,在产品当中的应用提高产品智能化水平。

  第二,推进生产智能化,我们提出智能生产的逻辑环,包括感知、通信、决策、操作,我们要实现每一台设备每一个参数流程,每一个产品的实时的动态监控和动态的参数的获取,从而使我们能够实时的感知到当前生产制造系统的状态和参数,第二个这些感知到的参数和数据要能够进行实时高效的通信,通过工业互联网的部署来实现数据共享和流动。

  第三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

  第四是在操作实现MES、PLC、工业机器人(23.540, -0.05, -0.21%)等自动化执行,这种就是基于柔性自动化,使工厂能够响应外界动态的变化。

  要实现智能生产,核心技术要构建CPS系统,构建这样的系统实际上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就是构建现实物理生态系统数字双胞胎,把现实物理生产系统每个设备、工具、工艺、流程都要在计算机虚拟环境进行实时映射,在虚拟环境中的模型数据通过我们的优化流程算法优化以后,将相关的调整指令传递到实体环境,发生相应的调整,从而构建实时大循环,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所以核心就是CPS。而关键基础设施要建立工业互联网,实际上是为我们整个工厂层面数据提供全面共享连接管理的能力和应用方法,工业互联网在端层面提供的是数据采集通道,使我们通过传感器部署能够实时获取生产当中各个环节数据。传输层面上提供的是网络传输通道,在终端提供的是数据管理和分析方法,实现存储计算和分析能力。

  智能生产价值创造靠的是数据采集和分析应用,数据将会成为企业关键生产资料和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智能生产是由数据驱动,生产的智能化要构建CPS的基础,需要搭建工业互联网关键的信息基础设施,要通过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分析来实现我们智能的决策和分析。

  第三个维度是服务智能化,在于缩短服务路径,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体验,实现这样的路径我们认为当前最主要的抓手就是要推进中国制造+互联网,这里面包括设计跟互联网的融合,制造管理营销服务融资等等,制造业各个产业链环节、价值链环节中跟我们的互联网深度融合都会带来相关环节的形态的变化,技术的变化和模式的变化。

  第三个,要推进绿色化,也未来转型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着力构建绿色制造体系,这样的体系我们认为包含五个方面特色,第一个是绿色化的产品,产品本身要绿色,第二是绿色化的工厂,第三是绿色化的企业,第四是绿色化产业链条,第五是绿色化的工业园区,我们将构建这样的五位一体的绿色制造体系。

  推动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我们提出要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从三个方面,技术的角度,结构优化的角度,从管理改进的角度,各有针对,各有侧重的对制造业的能源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循环利用等等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和解决举措,我们要靠法规驱动政策激励和标准约束还有严格监管提升整个制造业绿色体系的构建。

  第四,实现服务化转型,推动制造业由现在只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组合转型,随着制造业不断的融合发展,现在来看制造环节的差异性将会逐步的减少,尤其是随着智能化时代广泛,通过服务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成为企业的关键战略,产品是服务的基础和载体,服务是产品交付的新形态和价值创造的新模式,制造本身就是一种服务,制造将以服务的形态进行交付,所以我们认为制造业的转型是大势所趋,是未来业态融合主要的趋势。

  过去柴油机到达使用年限以后就报废了,但是现在你可以到达使用年限以后卖给潍柴,潍柴进行技术更新和产品更新,使它达到同款新产品的质量水平,以市场价格75%的价格卖回给用户,对用户来讲推动50%的价格就可以实现产品升级和更新,对潍柴来讲省去了大量的基础原材料的加工成本,所以我们说很多服务的引入会对我们制造业的形态和业态产生很大影响。比如陕鼓远程诊断服务,比如福田雷沃的金融解决方案,清华同方提供的整体解决方案,比如说我们最近沈阳机床(14.150, 0.03, 0.21%)提供的智能加工能力服务,所以我们说中国的制造业的服务化转型也在加速,未来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趋势。
全国《职业经理MBA》双证班-火热招生-函授学习-权威双证-请速充电
学校网址:www.mhjy.net  
招生电话:13684609885  0451-88342620
招生办微信号:122285053   学校微信公众号: MHJY1995
网络技术qq:122285053    教师邮箱:xchy007@163.com
哈尔滨市道外区美华管理人才学校
18年连获教委表彰《甲级先进办学单位》  20年实战教育经验  品质保证
美华教育携手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共创MBA实战品牌教育
  第五是品质化,要打造中国的质量和中国的精品,中国当前制造业发展存在一个突出问题,短板就是我们的品质跟不上,所以我们说每年有那么多的需求是在境外来实现完成的,如何把这些高端的消费高端的需求切回到国内,这是我们制造业面对的重要任务和挑战,我们提出叫三品工程,增品种,强品质,创品牌,要提升中国制造的精确性、稳定性、可靠性、一致性、耐久性、安全性、维修性、回收性。这些性能的提升才能塑造我们中国的品牌和质量,在这个当中我们有一个关键瓶颈需要突破,就是工业基础能力,包括我们的基础性的材料,基础性的工艺,基础的零部件元器件,基础软件和产业的技术基础,这是当前制约我们整体工业素质提升的瓶颈跟短板。

  我们未来的中国制造业要走这样强国之路,核心路径就是创新驱动加四化升级。第二个就是我们在做的工作和政策取向我们完成了1+X配套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顶层设计,为了支撑“中国制造2025”我们制订了11个配套指南,里面包括五个重大工程的实施指南现在已经一发布了,还包括六个专项指南这里面包括有四个重点领域发展的规划指南,信息产业规划指南,新材料、医药工业、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目前新材料、制造人才和新材料已经上报国务院。还有两个重要的制成性行动指南就是产品质量品牌提升的行动指南和服务与制造也已经发布。所以整个1+X的配套指南体系基本上已经制订完成。

  第二个,我们要实施五大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五个重大工程应该是未来我们抓好智能制造重点任务领域落实的重要抓手。

  第三个,要精准实施我们的产业政策,也是中央对我们提出的,五策宏观政策,产业政策是其中之一,产业政策对我们要求就是要精准实施。所以我们现在一方面在进一步精准我们产业政策的功能定位。要弥补市场失灵,而不是去替代市场,所以未来的产业政策的取向将是由现在的选择性产业政策逐步的转向普惠性功能性,我们过去的未来的使用方式都将发生调整。

  第二个,要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规律,要遵循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知识密集型过渡的整个结构变化的规律,要遵循要素供给结构和质量,与当前产业升级的结构匹配遵循产业发育、成长、成熟、衰退的发展阶段规律,互联网+带来新经济领域的规律。准确引导方向,行业、地区、企业等因业施策、因地制宜准确作用,负面清单,事中事后监管,信息公开、公共服务等。

  第四个完善财税政策,一是政府采购支持培育早期市场,第二个是促进首台套、首批次装备和采用的应用政策比如现在和财政保监会推出的重大技术装备应用保险机制,目前我们就在企业,如果你是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我们对你用户,你的生产企业可以向用户进行投保,中央政府财政可以给你保费的补贴,由我们的金融机构给予。

  第三个支持制造业重点产业的平台建设,第五减轻制造企业税费负担,第六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比如说我们现在的集成电路基金,比如跟发改委成立的新兴产业创业引导基金,还有国开行专项建设基金等等这样的基金来支持我们更多的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制造业。

  第五个政策取向就是要推进产融高效对接,我们现在正在跟相关的金融机构研究建立一个产业清单制度,对清单内我们很多的部门我们的很多分享金融机构可以优先给予相应的信贷支持,第二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第三,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第四,加快发展信用融资,第五,完善知识产权评估、转让、交易登记制,第六,发展金融新模式、新业态,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众筹等,如何发展企业的信用融资实际上是未来我们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要探讨的方向和路径。


  第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的提升,应该说中国的制造业飞速发展靠的是2.5亿农民工的转移,支撑了过去工业城镇化的进程,现在我们的人力资源由过去的红利已经变成我们所谓的拐点,我们过去的红利已经逐步的消失,表现在劳动人口数量已经开始下降,12年开始中国的16周岁到59周岁劳动人口绝对数量已经下降,四年下降1447万人,中国还进入到少子老龄化加速阶段,我们2015年60岁以上的人口是2.44亿,未来我们整个人口结构是倒垂型。没有人愿意到工厂一线,我们最近收到了很多这样的批示和这样的文件,要求我们抓紧研究,实际上这个东西已经列入到改革专项里,整个教育培训和对制造业工人培养的机制可能要做一些大的调整,所以制造业要解决高技能人才的短缺瓶颈。

  我们国家高级技工的比例明显偏低,这样制造业的结构支撑不了未来转型升级的需求。所以我们要打造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包括专业技术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

  第七,要强化各类主体的联动,要发挥各个方面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最后我想说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新的伟大征程,要适应新阶段、新目标和新挑战,着力创新体制机制,使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政策链能够更加高效协同的运行,使各类资源和市场主体能够协同发力,为制造业发展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外部环境。

全国《职业经理MBA》双证班-火热招生-函授学习-权威双证-请速充电
学校网址:www.mhjy.net  
招生电话:13684609885  0451-88342620
招生办微信号:122285053   学校微信公众号: MHJY1995
网络技术qq:122285053    教师邮箱:xchy007@163.com
哈尔滨市道外区美华管理人才学校
18年连获教委表彰《甲级先进办学单位》  20年实战教育经验  品质保证
美华教育携手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共创MBA实战品牌教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11-15 10:13 , Processed in 0.02901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