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11|回复: 2

【物流管理】2013物流管理概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6-7 23: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物流”这一概念传入我国以来,人们对物流理论的研究和有关的物流实践都在不断深入。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物流的解释却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甚至错误。例如,将物流简单地解释为“物资流通”,或者理解为“物的流通”等。为了更好地理解物流,我们应该从物流所处的环境及其与周边其他经济现象的关系入手,在合理定位的基础上来认识它。
第一节  商流与物流
社会经济分为生产和流通两大领域,物流是属于流通领域的一种经济活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重生产,轻流通”,严重抑制了经济增长的内在活力,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后,流通产业受到重视,为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一)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现代社会经济活动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人类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不断消耗着各式各样的物质资料,同时也有无数的工厂或其他制造系统不停地生产制造人类所需要的各种物资。消费者如果不能得到所需要的物资,社会经济将会发生紊乱。生产者只有将产品转移给消费者才能最终实现产品的价值,使生产者的各种劳动消耗得到补偿,也才能有条件组织再生产。因此,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建立通畅的渠道,这就是流通的任务,所以流通被称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流通作为一种经济形式而存在,它是伴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历史产生和发展的。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很少,生产者和消费者往往通过比较直接的渠道建立交换关系,流通的形态是初级的。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专业化的工厂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大大增加,生产地和消费地逐渐分离,生产者想要直接和消费者见面销售自己的产品变得相当困难,往往要通过市场这个环节,即流通领域的过渡,才能将产品转移到消费者手中。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流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加重要了。
现代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出现多样化,生产方式趋向多品种和小批量的形态,生产规模趋于大型化,分工趋于专业化。商品的经济圈越来越大,并开始走向国际化。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流通领域的现代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二)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关于生产和流通的关系,恩格斯曾经指出:“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86页)。生产决定流通,流通又反作用于生产。生产方式的性质决定流通的性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决定流通的规模和方式。生产是流通的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就没有源源不断供给市场的商品,当然也就没有流通。
反之,流通也对生产有反作用,流通的状况制约着生产的规模、范围和发展速度。生产者的产品只有进入了市场,通过流通领域到达了消费者(用户)手中,产品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如果生产者不能收回必要的补偿,也就失去了再生产的条件,销售不出去的产品生产得越多,生产者蒙受的损失就越大,这是明显的道理。另外,生产的原材料也要通过流通领域从市场获取,如果流通渠道不畅,生产者不能及时得到所需的原材料,生产也会陷入困境;或者在流通领域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使产品成本随之上升,生产者也会在经营方面面临困难。
生产越发展,社会财富越丰富,流通的反作用越显著。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但由于流通产业未能及时跟进,以致市场供应紧张,价格混乱,并严重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日本政府才最终扭转了其流通落后的局面,并通过不断加强物流管理,提高物流技术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来建立高效通畅的物流体系。日本流通体系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保障了经济的平稳发展。
(三)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
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最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发展生产力,丰富产品数量,提高产品质量,来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要。社会产品种类的增多和数量的增长,给流通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众多的产品不能及时送达消费者手中,或者生产厂家的原材料供应得不到保障,提高生产力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因此,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水平越高,对流通的要求也就越高。可以说,没有现代化的流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
二、流通的内容
流通过程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产成品从生产者所有转变为用户所有,要解决所有权的更迭问题;二是要解决对象物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实现其使用价值的问题,也就是实现实物的流转过程。通常人们将前者称为商流,将后者称为物流。
(一)商流
对象物所有权的转移活动称为商流。处于商流过程之中的物品也称为商品,在实践中,商流活动一般也常被称为贸易或交易。商品通过交易活动由供应方转让给需求方,这种转让是按价值规律进行的。商流研究的内容涵盖商品交换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包括市场需求预测、计划分配与供应、货源组织、订货、采购调拨、销售等多个方面。
(二)物流
物流是指实物从供应方向需求方转移的过程,这种转移既要通过运输或搬运来完成实物的空间位置变化,又要通过储存保管来调节供需双方在时间节奏方面的差异,还有可能通过流通加工来改变实物的物理或化学性质。
例如,山西的煤炭埋藏在地表之下,与普通的泥土石块一样,没有任何使用价值。只有经过采掘、输送到需要煤的地方才能用作发电或取暖的燃料,成为一种重要的物资。它的使用价值是通过运输和搬运克服了空间距离才得以实现的,这就是物流的空间效用,也称为场所效用。
又如,大米的种植和收获是季节性的,多数地区每年只能收获一次。但是对消费者而言,作为食品,每天都要食用,大米也只有在供人们食用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所以,必须对大米进行保管以满足食用者经常性的需要。大米的这种使用价值是通过保管克服了季节性生产和经常性消费的时间差异后才得以实现的,这就是物流的时间效用。
(三)信息流与资金流
有人认为,流通活动还包括信息流,是由商流、物流和信息流共同构成的,所以有“三流”之说;也有人提出,除了以上“三流”外,还应包括资金流,即流通活动共包含“四流”。不论哪一种提法,都不能否认商流与物流的核心地位,因此本章不再深入讨论信息流与资金流的问题。
三、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商流和物流是商品流通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结合,又相互分离。
(一)商流与物流的统一
商流是物流的前提。没有产品所有权的转移,即买卖活动的发生,那么实物的空间位移则无从谈起。实物运动方向与商品交易方向具有一致性。
物流是商流的保证。如果物流条件不具备或实物运动过程受阻,商品不能到达购买者手中,那么商流就失去了保证。
(二)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商流与物流产生分离的最根本原因是商流运动的基础——资金,与物流运动的实体——物资,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物资的运动是通过资金的运动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资金的分配是物资运动的前提。但是,正是由于物资受到实物形态的限制,其运动渠道、运动形式与资金运动很不相同。例如资金的运动是通过财政、信贷、价格、工资等形式进行,而物资运动则是通过空间位移来实现的。资金的转移可以通过邮局汇款、银行转账瞬间完成,而物资的空间位移则须经过运输、储存等一系列漫长的过程才能实现。
在实际的流通活动中,既存在只有物流没有商流的情形,如搬家、自有物品的保管等,又存在只有商流而没有物流的特殊现象,如房屋、建筑物等的交易。这些商品虽然会发生所有权转移,但并不发生位置上的转移。商流和物流并不一定同时发生。
四、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
总之,商流搞活了,能加速物流的速度,给物流带来活力;而物流的畅通无阻能使商品源源不断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商流与物流分离的积极意义在于,充分发挥资金运动和实物运动各自的规律性和有效性,从而推动商品流通向更加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下面是实践中常见的几种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
(一)结算程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采用“信汇”、“电汇”进行结算时,一旦买方付款发生,买方就从法律上取得了商品的所有权,这时商流发生了。但是卖方在收到货款后可能要延迟一段时间才能发运商品,此时物流尚未开始,形成了商流在前、物流在后的分离形式。
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时,卖方先发运物资,再凭运输凭证通过银行办理托收手续。这时物流已经开始,但买方可能还未向卖方付款,或者卖方虽然已经办理了托收手续,而实际意义的商流尚未发生,即商品所有权的转让没有真正实现,出现了物流在前、商流在后的情况。
“三角结算”指商品交换的三方当事人采用三方结算货款,商品实行直达供应的购销方式。这种交易行为多发生在批发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例如一批物资在A、B、C三方之间发生交易时,先是B付给A货款,但商品仍然停留在A的仓库中,这时商品的所有权已从A转移到B手中,而A与B之间并没有发生物流;此后,B又将商品的所有权转让给C,C付给B货款,C与B也只发生了商流而没有发生物流;最后A把商品直接发运给C,A与C之间没有商流却有物流,形成商流迂回、物流直达的分离形式。
(二)购销方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商品购销方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预购。这种方式是买方预先将货款支付给卖方,过一段时间后,卖方向买方交货。这是一种商流在前、物流在后的分离形式。
第二种赊销和第三种分期付款。这两种方式都是卖方先把商品交给买方,前者为买方延期付款,后者为买方分期付款,形成物流在前、商流在后的分离形式。赊销和分期付款的购销方式在现代商品经济中已经普遍为人们所用,尤其当商品总供给不断增长,甚至出现供过于求时,这种分离形式尤其常见。
(三)期货市场形成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期货市场所表现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形式可谓是一种极端形式。期货交易是指买卖双方支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通过商品交易所进行的,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和地点交割某一特定品质、规格商品的履行标准合约的买卖。此时,买卖双方关心的不是期货合约背后的真实商品,而是市场波动的商品价格差,即利用市场价格的波动进行套期保值或者利用价格差投机。只有当实物交割时,才发生物流行为。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电子商务是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身的完整的流通贸易形式。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可以凭借电子工具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通过轻点鼠标瞬间完成。但是,物质资料的空间位移,即具体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等物流活动是不可能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来完成的。显然,此时的商流与物流是相互分离的。所以,缺少了现代化的物流系统,电子商务活动就难以顺畅地完成。物流配送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23: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物流的概念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4月17日批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对物流的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12月4日联合发布,并于2007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仍然维持了该定义。对物流概念的标准化有利于人们正确地理解物流,对我国的物流实践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物流概念的起源
物流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回顾物流的发展历程并理解历史上经典的物流概念,不仅有利于人们了解物流的发展规律,更有利于全面深入地理解物流的内涵。
以詹姆士约翰逊(James C. Johnson)和唐纳德伍德(Donald F. Wood)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物流’一词首先用于军事”。他们说,1905年美国少校琼斯贝克(Chauncey B. Baker)认为“那个与军备的移动和供应相关的战争艺术的分支就叫做物流(Logistics,国内也曾翻译为‘后勤’)”。
英国克兰菲尔德物流与运输中心(Cranfield Center for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CCLT)主任、资深物流与市场营销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Martin Christopher)教授认为,阿奇萧(Arch W. Shaw)是最早提出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概念并进行实际探讨的学者。阿奇萧在1915年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指出:“创造需求与实物供给的各种活动之间的关系说明存在平衡性和依赖性两个原则”,“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流通活动中的重大失误都是因为创造需求与物流之间缺乏协调造成的”。
1916年,L. D. H. Weld在《农产品的市场营销》中指出,市场营销的效用中包括时间效用、场所效用、所有权效用和营销渠道的概念,从而肯定了物流在创造产品的市场价值中的时间价值及场所价值中的重要作用。
1922年,克拉克(F. E. Clark)在《市场营销原理》中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影响商品所有权转移的活动和包括物流的活动。
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对物流进行了定义:“物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的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美国韦勃斯特大词典,在1963年把后勤定义为“军事装备物资、设施与人员的获取、供给和运输”。
1970年,美国空军在一份技术报告中对后勤学下的定义是:后勤学即“计划和从事部队的输送、补给和维修的科学”。日本将引进的后勤学译为“兵站学”,并将其含义表述为“除了军需资料的订购、生产计划、采买、库存管理、配给、输送、通用外,还包括规格化、品质管理等军事作战行动所必需的资材管理”。
美国学者鲍尔索克斯(Donald J. Bowersox)在1974年出版的《后勤管理》一书中,将后勤管理定义为“以卖主为起点将原材料、零部件与制成品在各个企业间有策略地加以流转,最后达到用户其间所需要的一切活动的管理过程”。这时“后勤”一词已经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含义了。
1981年在美国出版的《后勤工程与管理》是用于大学生和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教科书,书中引用了美国工程师学会(The Society Of Logistics Engineers,SOLE)对后勤学的定义,即“对于保障的目标、计划及其设计和实施的各项要求,以及资源的供应和保持等有关的管理、工程与技术业务的艺术与科学”。

二、“物流”称谓的由来
1956年,日本派出“流通技术专业考察团”,由早稻田大学宇野正雄教授率领专家学者一行12人赴美国考察,历时一个多月,弄清了日本以往称为“流通技术”的内容就相当于美国的Physical Distribution(PD),此后日本亦将此类活动改称为PD。1964年,池田内阁“五年计划”制定小组的平原直谈到PD这一术语时,将其翻译为“物的流通”,并在1965年的政府文件中正式采用,以后这一术语又逐渐被简称为“物流”。从引进物流概念到20世纪70年代的近20年间,日本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物流产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围绕战争物资的供应问题,美国军队有两个创举:一是建立了“运筹学”(Operation Research)的理论体系;二是提出并丰富了“后勤学”(Logistics)理论,将这些理论运用于战争活动中。其中“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的生产、采购、运输、配给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服务更好。
战后,“后勤”一词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出现了商业后勤、流通后勤的提法,使后勤的外延推广到生产和流通等领域。经过长时间演变之后,Logistics的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先“后勤”的范畴,其内涵也比民用领域的PD更为丰富。之后的70多年里,Logistics的严密性使它逐渐取代了PD在企业中的地位。
物流概念传入我国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20世纪70年代末直接从日本引入“物流”这个名词,并沿用“PD”这一英文称谓;另一条途径是20世纪80年代初,物流随着欧美的市场营销理论传入我国。欧美的“市场营销”教科书中,几乎毫无例外地都要介绍PD,使我国的营销领域逐渐开始接受物流观念。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西方企业用Logistics取代PD之后,我国和日本仍把Logistics翻译为“物流”,有时也直译为“后勤”。1988年中国台湾地区开始使用“物流”这一称谓,1989年4月,第八届国际物流会议在北京召开,“物流”一词的使用日益普遍。
虽然“物流”称谓来自于英语的Physical Distribution,但目前人们所说的物流一般都是指Logistics。因此,“物流”称谓是一个不得不坚持的错误。我国在引进物流概念的过程中,为了将Logistics与Physical Distribution区分开来,也曾有人将前者称为“现代物流”,而将后者称为“传统物流”。
三、物流的定义
(一)历史上的物流定义
长期以来,由于学者们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学术偏好,形成了不同的物流学派,如军事学派、企业学派、工程学派、管理学派等。这些学派对物流的定义都有各不相同的提法,即便是在同一学派内,也经常会出现不同的物流定义。事实上,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某些学术机构也会对其所下的物流定义进行修订和改进。以下是历史上较有影响的一些物流定义。
日本通商产业省物流调查会认为:“物流是制品从生产地到最终消费者的物理性转移活动。具体是由包装、装卸、运输、保管以及信息等活动组成。”日本通商产业省运输综合研究所则认为:物流是“商品从卖方到买方的场所转移过程”。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权威物流成本研究者西泽修(后称西泽修教授)在定义物流时说,物流是指“包装、输送、保管、装卸工作,主要以有形物资为中心,所以称之为物资流通。在物资流通中加进情报流通,于是称之为物流。”
日本另一位物流专家汤浅和夫则认为,物流是一个包含“整体观点”的概念,是指产品从工厂生产出来到送达顾客手中这一过程的“结构”。
美国国家物流管理委员会于1976年在定义物流管理时指出:“物流活动包括,但不局限于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销售情报、库存控制、物料搬运、订货销售、零配件供应、工厂及仓库的选址、物资采购、包装、退换货、废物利用及处置、运输及仓储等。”
美国物流专家察尔斯吠夫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对到达以及离开生产线的原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的运动、存储和保护活动的管理。它包括运输、物料搬运、包装、仓储、库存控制、订货销售、选址分析和有效管理所必需的通信网络等。”
1985年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Canadian Associ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ALM)定义物流为:“物流是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库存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和内部流动。”
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定义物流为:“物流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有效益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进向、去向、内部和外部的移动,以及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物料回收。”
1994年欧洲物流协会(European Logistics Association,ELA)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及商品的运输、安排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
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重新定义物流为:“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消费者之间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二)对物流的通俗解释
“物流”泛指物质资料实体在进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在空间有目的的(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过程。它连接生产和消费,使货畅其流,物尽其用,促进生产不断发展,满足社会生产、消费的需要。
物流是由“物”和“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物流中的“物”指一切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置移动的物质资料,它通常与以下几个概念相关。
(1)物资:泛指物质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物资是“物流”中“物”的组成部分之一。
(2)物料:是生产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生产企业中除最终产品之外,在生产领域流转的一切材料(不论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如燃料、零部件、半成品、外协件,以及生产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边、角、余料、废料及各种废物等统称为“物料”,它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
(3)货物:是交通运输领域中的一个专门概念。交通运输领域经营的对象分为“物”和“人”两大类,除“人”之外,“物”统称为货物。它是物流中“物”的主要部分。
(4)商品:商品和物流的“物”是互相包含的。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都是物流研究的“物”(即不包括无形商品和“不动品”)。物流的“物”有可能是商品,也有可能是非商品。
(5)物品:有形物的通称。我国物流术语标准将其定义为“经济与社会活动中实体流动的物质资料”。
总之,物流中所称的“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而不论它处在哪个领域、哪个环节。虽然我国物流术语标准已经将物流的“物”界定为“物品”。但由于人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并没有严格界定和区分,作为一种习惯的延续,本书仍然大量使用“物资”、“物料”、“商品”、“货物”等称谓。
物流中的“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也称之为“位移”。而诸如建筑物、未砍伐的森林、矿山等因不能发生物理性运动(尽管其所有权会发生转移),就不会在物流的研究范畴之内。但建造建筑物的材料、已经砍伐的树木、已经开采出来的矿物则有可能成为物流的对象。
(三)物流概念的未来
人们对物流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的。人们用不同的眼光、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物流、解释物流,使物流的概念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20世纪60年代的物流硬技术曾经使物流的发展产生过一次大的飞跃。现已出现和使用的大型专用船舶、集装箱、自动化仓库、以Internet为代表的高速度的通信网络以及其他先进的物流设备,在未来将会大幅度增加,其水平和功能将会进一步提高。
未来的物流或许会使今日的物流概念得到全面的革新,物流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将会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展。从社会经济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环节中的物质运动到生产环节内部的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位移;从实体移动的技术手段到组织运动的方法都将会发生“质”的飞跃。物流的内涵与外延都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而进步。
四、物流活动的构成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物流活动由物品的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工作内容构成,以上内容也常被称之为“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
(一)包装活动
包装大体可以分为工业包装和商业包装两大类,具体包括产品的出厂包装,生产过程中制成品、半成品的包装以及在物流过程中的换装、分装、再包装等。工业包装纯属物流的范畴,它是为了便于物品的运输、保管,提高装卸效率和装载率而进行的。商业包装则是把商品分装成方便顾客购买和易于消费的商品单位,属于销售学研究的内容,商业包装的目的是向消费者展示商品的内容和特征。包装与物流的其他功能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物流合理化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装卸搬运活动
装卸搬运活动是指为衔接物品的运输、储存、包装、流通加工等作业环节而进行的,以改变“物”的存放地点、支承状态或空间位置为目的的机械或人工作业过程。运输、保管等物流环节的两端都离不开装卸搬运活动,在全部物流活动中只有装卸搬运伴随着物流全过程的始终,其具体内容包括物品的装上卸下、移送、拣选、分类等。对装卸搬运活动的管理包括:选择适当的装卸搬运方式,合理配置和使用装卸搬运机具,减少装卸搬运事故和损失等。
(三)运输活动
运输活动的目的是改变物品的空间移动。物流组织者依靠运输克服生产地与需求地之间存在的空间距离问题,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运输是物流的核心,在许多场合,人们甚至把它作为整个物流的代名词。对运输活动进行管理时,组织者应该选择技术、经济效果最好的运输方式或联运组合,合理地确定输送路线,以满足运输的安全、迅速、准时和低成本要求。
(四)储存活动
储存活动也称为保管活动,是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所进行的物流活动。物品通过储存活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从而产生了时间效用。保管活动借助各种仓库、堆场、货棚等,完成物品的保管、养护、堆存等作业,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物品使用价值的下降。储存管理要求组织者确定仓库的合理库存量,建立各种物品的保管制度,确定仓储作业流程,改进保管设施和提高储存技术等。储存的目的是“以与最低的总成本相一致的最低限度的存货来实现所期望的顾客服务”。储存活动也是物流的核心,与运输活动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五)流通加工活动
流通加工活动又称为流通过程中的辅助加工。流通加工是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实现物流的高效率所采取的使物品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功能。商业企业或物流企业为了弥补生产过程中的加工不足,更有效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更好地衔接产需,往往需要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流通加工。
(六)配送活动
配送活动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完成分货和配货等作业后,将配好的物品送交收货人的物流过程。配送活动大多以配送中心为始点,而配送中心本身又具备储存的功能。配送活动中的分货和配货作业是为了满足用户要求而进行的,所以经常要开展拣选、改包装等组合性工作,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对物品进行流通加工。配送的最终实现离不开运输,所以人们经常把面向城市或特定区域范围内的运输也称为“配送”。
(七)物流信息活动
物流活动中大量信息的产生、传送和处理为合理地组织物流提供了可能。物流信息对上述各种物流活动的相互联系起着协调作用。物流信息包括与上述各种活动有关的计划、预测、动态信息,以及相关联的费用情况、生产信息、市场信息等。对物流信息的管理,要求组织者建立有效的情报系统和情报渠道,正确选定情报科目,合理进行情报收集、汇总和统计,以保证物流活动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现代物流信息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手段,为实现物流的系统化、合理化、高效率化提供了技术保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6-7 23: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物流的性质和作用
物流自始至终构成流通的物质内容,没有物流,也就不存在实际的物品流通过程,物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就不能实现,社会再生产就无法进行。
一、物流的性质       
(一)物流的生产性
从事物品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活动的物流企业与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工业企业,虽然在生产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但都具有生产性。无论是生产企业的物流,还是流通领域的物流都是相同的。这是因为:
1.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必要环节
物流虽然不能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增加,但是能够保持已创造的使用价值不受损失,解决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矛盾,从而为商品使用价值的最后实现创造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物流活动同商品的生产一样能够创造价值。正因为物流活动所付出的劳动与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直接联系,所以它也是社会必要劳动。
2.物流活动同样具备生产力的三要素,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为了保证物流活动的正常进行,就必须具备各种机械设备和劳动工具,这就是物流的劳动资料要素;物流的劳动对象是流动着的各种实物;从事物流工作的人是物流生产的劳动者。从这个意义上说,物流活动是具有一定物流工作技能的劳动者通过各种物流设施、物流设备或劳动工具对物质资料进行时间和空间转移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物流的生产性是由商品供求的时空矛盾,以及商品自身的物理、化学性能即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它与生产力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也称之为物流的自然性。
(二)物流的社会性
物流的社会性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物流活动除受到其自身运动规律的影响之外,也经常受到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中物品所有者和物流组织者个人意志的影响。这种由社会形式和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物流的社会属性,提醒人们在研究物流时应注重社会形态的研究,注重要使物流能满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能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交换关系,并为从事物流活动的主体提供相应的经济效益。
(三)物流的服务性
正如前文所述,军事后勤为部队和战争服务;工业后勤为制造业的生产和经营服务;商业后勤为商业运行和顾客服务。企业物流是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基础;国民经济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国际物流既是国际贸易最终的实现手段,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石。总之,物流是为社会经济中的其他活动提供后勤保障的服务性活动,物流的核心是服务。
二、物流学科的形成
从物流的概念和性质可以看出,物流本质上就是一种经济活动,它伴随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生而产生。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物流之所以长期被人们所忽视,是因为此前的物流大都分散在其他经济活动之中,没有体现出其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价值。但是随着军事后勤思想的产生及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成功运用,加之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物流的整体观念和系统化思想开始深入人心,物流巨大的经济潜力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在企业的推动下,很多国家或地区也开始从宏观层面研究物流问题,并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规划和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或信息平台,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强化地区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消费者地位的提高,无形的物流服务与有形的产品一样成为消费者选择购买对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企业不得不将物流从生产领域延伸到消费领域,以方便顾客的购买和消费、提高顾客服务价值。显然,此时的物流已经突破了企业的边界,成为贯穿所有管理层次的经济活动。
(一)物流的学科分支
但是,仅仅把物流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经济活动现象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让物流巨大的经济潜力显现出来,必须运用系统的方法,对物流活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通过对物流活动过程施加人为的影响以实现既定目标。物流与各层次管理职能的结合就是物流管理。从本质上说,物流与物流管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遗憾的是,国内外不少人长期将物流与物流管理混为一谈,这种缪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物流学科本身的不成熟。
事实上,出现这种误解也不难理解。因为人们对物流潜在价值的认识,只有通过物流管理前后的绩效对比才能得到。也就是说,人们对物流的重视最初只能通过物流管理才能得以体现。所以,在物流研究的早期,国外很多机构对物流的定义就包含有管理的含义,我国在引进国外物流概念的过程中也自觉不自觉地沿用着这些定义,出现了“以讹传讹”的错误。值得庆幸的是,我国理论工作者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在首次制定物流术语标准时就对物流和物流管理进行了分别定义,并且一直沿用至今。目前,这种误解虽然没有完全消除,但承认物流不同于物流管理的人正在不断增多。
承认物流不同于物流管理,也就承认了物流可以与管理学科进行结合。如果将与物流有关的学科体系独立出来,物流管理就是该学科在管理方面的学科分支。很明显,物流学科不应该也不可能只有一个分支。纵观现有的物流研究文献不难发现,除了研究物流管理问题外,人们还在不同层面研究物流资源的配置问题、物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问题、物流效率与交易成本问题、物流服务的成本与价格问题、物流产业的短期与长期发展问题等。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经济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围绕这些问题的研究,又形成了物流学科的另一重要分支——物流经济。
此外,为了实现物品实体的流动,物流活动必须借助于各类设施、设备或工具。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各类物流装备的水平和质量已经成为影响物流效率的决定性因素。为了提升物流装备的水平和质量,人们必须研究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问题,物流设备或工具的研发、设计和制造工艺问题,以及物流软件的设计、开发和调试问题等。研究这些问题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就是物流工程。
(二)物流学科内的专业设置
不论国内还是国外,在物流学科内已基本形成三个比较成熟的学科分支:物流管理、物流经济和物流工程。作为物流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三个学科分支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现象,但由于各自的学科边界比较清晰,各分支的相对独立性已经毋庸置疑。当然,随着物流学科的进一步拓展,未来是否还会形成或分化出新的学科分支也未可知。
同发达国家一样,我国最先形成的物流学科分支也是物流管理,目前国内不少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有物流管理专业;与此同时,在物流理念的感召下,部分土木、建筑、机械、电子等方面的学科也开始专攻物流领域的硬件或软件平台建设,并逐步转化为物流工程专业。目前有关物流经济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少见,但与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不同,单独设置物流经济专业似乎还遥不可及。其中的原因也许很复杂,值得所有物流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
(三)“物流学”的课程定位
需要指出的是,不论物流的学科分支是否成熟,也不论物流学科如何进一步分化,要进入物流学科领域进行学习或研究,就必须首先认识物流到底是什么,必须从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上领会物流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了解物流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理解物流管理的价值和工作内容。所有初涉物流学科的人都必须首先跨越这道共同的门槛,这道门槛就是“物流学”。因此,“物流学”既不应过多地涉及管理方面的知识,也不应裹足于物流工程方面的内容,“物流学”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专业共同的入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的范畴。
作为入门课程,“物流学”的课程内容除了要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外,还必须保证相同层次、不同专业的读者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难易程度的差异,学习“物流学”不应设置任何先修课程要求。作为专业基础课,“物流学”又不同于一般的科普读物,其内容的取舍和概念的表述必须严谨,以便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提供规范的概念基础和结构范式,否则就起不到专业基础课应有的作用。
三、物流的地位与作用
(一)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由众多的产业、部门和企业组成的整体,企业间相互依赖而又相互竞争,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关系,物流是维系这种复杂关系的纽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带来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的一系列变化。物流把国民经济中众多的企业、复杂多变的产业以及成千上万种产品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二)物流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物质基础
国民经济是一个不断生产、不断消费、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一个企业的生产要不间断地进行,一方面,必须按照生产所需要的数量、质量、品种、规格和时间不间断地供给原材料、燃料、工具和设备等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它又必须把自己生产的产品供应给其他企业。这就是说物流既是保证物质资料不间断地流入生产企业的条件,又是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不间断地流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保证。
商品流通是商流与物流的有机结合,没有物流就无法完成商品的流通过程。物流能力的大小,包括运输、装卸搬运、包装、储存等能力的大小强弱,都直接决定着商品流通的规模和速度,也影响着流通的深度和广度。要达到“货畅其流”,物流是其坚实的基础。
(三)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
无论是生产资料商品还是生活资料商品,在进入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之前,其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是潜在的。为了把这种潜在变为现实,商品必须通过其实物的运动,即物流才能得以实现。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
从生产资料的物流看,物流具有将生产资料按质、按量、及时、完备、均衡地供应给生产单位的功能。生产资料物流的畅通与否将直接决定生产能否顺利进行。物流的合理组织能按照生产的需要及时为生产提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从而促进生产的迅速发展。
从生活资料的物流看,国民收入中的消费基金能否实现,最终还需要取决于物流的畅通。消费基金最终都要转化为实物。物流一方面能有效地促进资金的周转、货币的回笼,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满足消费者对生活资料的需求。
(四)物流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市场经济和商品生产的发展要求生产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但是,如果没有物流的进步和发展,这些要求是很难实现的。例如,煤炭、石油、钢铁、水泥的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要求运输产业的高速发展与之相适应。物流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条件,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前提。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物流对生产发展的这种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五)物流是改善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所谓经济效益一般是指对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劳动占用和物质消耗有效性的评价。合理的物流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物质资料,而且对于消除迂回运输、相向运输、过远运输等不合理运输以及节约运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的物流,还可以减少库存,加速周转,更充分地发挥现有物品的效用。
此外,物流的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包装等功能对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四、有关物流定位的两种学说
正是基于对物流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人们对物流的定位产生了多次升华,提出了多种针对物流的学说。在近几年我国物流“热”持续升温的过程中,各种有关物流定位的学说也随之被广为引用,耳熟能详,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黑暗大陆”说和“第三利润源”说。
(一)“黑暗大陆”说
美国权威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在1962年的《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一文,他将流通比作经济领域“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指出“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陆”,呼吁人们应重视对流通领域的研究。虽然德鲁克所说的“黑暗大陆”泛指整个流通领域,但由于与商流相比,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人们对物流活动规律的认识更加粗浅,对其成本的关注或管理才刚刚开始起步,所以“黑暗大陆”说目前更多地是针对物流而言。
德鲁克所说的“黑暗大陆”主要是指尚未认识或尚未了解的经济领域。如果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照亮了这些“黑暗大陆”,那么摆在人们面前的既可能是一片不毛之地,也可能是一个巨大宝藏。“黑暗大陆”说是对20世纪经济领域存在的愚昧和无知的一种批判和反思,它指出了在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背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方面依然存在的不足,说明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尽的。同时,“黑暗大陆”说也是对物流本身的客观评价,说明物流领域未知的东西还有很多,理论和实践都还很不成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黑暗大陆”说是一种未来学的研究结论,带有很强的哲学抽象性,能对物流研究起到很好的启迪和动员作用。
(二)“第三利润源”说
经过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人们已经能够肯定,物流作为“黑暗大陆”虽然尚未被完全照亮,但它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富饶之源。据此,日本西泽修教授于1970年提出了著名的“第三利润源”说。
西泽修在其著作《物流——降低成本的关键》中指出,企业的利润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经营重点的转移而变化。20世纪50年代,由于朝鲜战争和地缘政治的关系,美国为日本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使日本企业很快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工业化大生产时期,企业经营的重点放在了降低制造成本上,这便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企业经营的第一利润源。然而,自动化生产线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很快就导致了市场的泛滥,企业的销售压力越来越大。1955年,日本又从美国引进市场营销技术,迎来了日本企业的市场营销时代。在这一时期,日本企业顺应政府的经济高增长政策,把增加销售额作为企业经营的重点。这便是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企业经营的第二个利润源。
1965年以后,日本政府开始重视物流。1970年,产业界开始大举进军物流,日本又进入了物流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企业降低制造成本的余地已经十分有限,增加销售额的空间也基本到了尽头,企业迫切希望寻求新的利润源。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来挖掘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正好顺应了当时的企业经营需要,很容易被企业所接受。因而“第三利润源”学说一经提出,就备受关注,广为流传。
西泽修还在书中谈到,当时他提出“第三利润源”时,是受一个再度公演的著名电影《第三个男人》的启示,因为“第三”隐有“未知”的含义,所以才把降低物流成本说成是“未知的第三利润源”。
西泽修的“第三利润源”学说,不仅推动了当时的日本物流产业的发展,也对我国以及亚太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四节  现代物流理念
一、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
20世纪20年代以前,物流还被看作是流通的一种附属机能。自20世纪30年代起,人们从有利于商品销售的愿望出发,开始探讨如何进行“物资的配给”和怎样加强对“物质分布过程”的合理化管理。对物流进行研究的核心思想正如日本学者羽田升史所说:“物流被看成是市场的延伸。”
“物流被看成是市场的延伸”这一提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又赋予其新的内涵:
(1)通过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来开拓市场。
(2)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看作是潜在的市场机会。
(3)物流被看作是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
(4)物流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二、“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根据军事上的需要,在军火和军需品的战时供应中,运用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方法,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调配等实物运动进行全面管理,此举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二战后,后勤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被引入到工业和商业部门,其业务活动包括:原材料的流通,产品分配、运输,库存的控制、储存,以及用户服务等。
军事后勤为部队和战争服务,工业后勤为制造业的生产和经营服务,商业后勤为商业运作和顾客服务,总之,物流的核心是服务。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将其名称“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改为“National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标志着“军事后勤”与现代物流的服务理念真正融合起来,“服务”在现代物流中的地位开始增强。至此,物流也完成了从Physical Distribution向Logistics的转变。
在我国,随着“后勤”称谓的逐渐淡出,Logistics不仅在企业经营领域被称为“物流”,在军事领域也很少再称为“后勤”,“军事后勤”逐渐被“军事物流”的称谓所取代。即便如此,源于“军事后勤”的服务观念仍然也将一直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思想观念。
随着服务理念的深化,物流服务出现了层次性变化,从物流的基本服务延伸到增值服务、直至高水平的“零缺陷”服务和高投入高产出的超值服务等。今天,无论是对生产企业客户还是流通企业客户,物流企业都必须明确回答其所能提供的物流服务内容。物流服务水平与服务战略已经成为物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证。
三、物流价值与利润理念
1962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色大陆》一文,他将物流比作“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强调应高度重视流通以及流通过程中的物流管理。物流的价值与利润理念在实业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在原材料、设备和劳动力方面压缩成本的空间已经趋于饱和,成本控制的重点将转向物流领域。据调查,我国1999年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的20%,而美国2000年的这一比重仅为9.9%,这就意味着,若以我国2000年的GDP总额89 468亿元为基数计算,如果达到美国的物流费用水平,中国物流每年就有将近9 000亿元的价值和利润空间。据估算,全球每天发生的物流费用约为3.43亿美元,这对物流产业来说,既是一种压力,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利润空间。
四、物流系统化理念
物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中,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等物流设施设备与物流的对象物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20世纪50、60年代,物流活动纯粹是建立在功能基础上的后勤工作,基本没有考虑物流系统化的问题。即便是计算机技术被运用于物流定量优化的初期,人们的注意力仍然局限于改善特定的物流功能因素的绩效,而没有从全局的角度去考察整个物流系统。
物流活动中广泛存在“二律背反”关系(也称“效益背反”关系)。“二律背反”是指物流功能要素之间或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之间的此消彼长关系,即追求其中的一方,必须舍弃另一方。研究物流活动中的“二律背反”关系,实质上是研究物流的经营管理问题。物流是一个包含“整体观念”的复杂系统,物流也是一种结构,是指从工厂对原材料的生产活动以及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送达顾客手中这一个过程的“结构”。各工厂、商店和流通企业所进行的包装、运输、装卸搬运、储存、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活动都是该结构中的组成要素。
整个物流系统的合理化,需要从总成本的角度去评价,这也反映了物流整体观念的重要性。显然物流不是一个个体活动,而是一种整体性的结构。它本身并非一个独立的领域,这就意味着物流系统还要受多种因素制约,物流组织者自行其是的范围很小。因此,由物流本身的逻辑理论而形成的独立结构,其作用也是有限的。
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又有众多的子系统,系统间又具有广泛的横向和纵向的联系。物流系统具有一般系统所共有的特点,即整体性、层次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同时还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等大系统所具有的特征。
五、精益物流理念
精益思想(Lean Thinking)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管理思想,其核心是力图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了一系列具体方法。物流管理学家从物流管理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借鉴工作,并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密切融合起来,提出了精益物流的新概念。
精益物流(Lean Logistics)是指消除物流过程中的无效或不增值作业,用尽量少的投入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的最大价值,并获得高效率、高效益的物流(GB/T18354—2006)。精益物流的实质就是运用精益思想对企业物流活动进行管理,其基本原则是:
(1)从顾客的角度而不是企业或职能部门的角度,来研究什么可以产生价值。
(2)根据整个价值流的需要来确定供应、生产和配送产品活动中所必需的步骤和活动。
(3)创造无中断、无绕道、无等待、无回流的增值活动流。
(4)及时创造仅由顾客拉动的价值。
(5)不断消除浪费,追求完善。
精益物流的目标可概括为:企业在提供令人满意的顾客服务的同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
六、物流一体化理念
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是根据商品的市场销售动向决定商品的生产和采购,从而保证生产、采购和销售的一致性。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受到关注的背景来自于市场的不透明化,这导致企业的生产以及市场销售状况不一致。
物流常被看作是企业与顾客以及供应商建立相互联系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水平。当来自顾客的订单或产品需求信息,通过销售、预测或其他形式传遍整个企业后,这种信息将被提炼成具体的制造计划和采购计划,并通过启动增值存货流最终将制成品的所有权转移给顾客。从企业内部作业来看,将所有涉及物流的功能和活动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企业内部的物流一体化作业方式。
虽然内部物流一体化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它并不足以保证厂商实现其经营目标。要在今天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厂商必须将其物流活动扩大到顾客和供应商,这种通过外部物流一体化的延伸被称为供应链一体化。
要获得供应链理论所要求的企业内外的广泛合作,需要一种与传统组织观念不一样的创新的组织定位,从而形成一套科学的、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物流、商流、信息流的统一体系。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间,通过业务伙伴之间的密切合作,实现以最小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并实现最大的时间和空间价值。
七、物流联盟与合作理念
所谓物流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合与合作(GB/T18354—2006)。20世纪80、90年代,美国为了物流产业的复兴,大力推行“基于物流的联盟”。发展物流联盟和广泛开展合作的思想已经成为美国物流实践的基础。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企业间业务关系的特点是建立在权利基础上的对手间的博弈。而今,合作最基本的形式是发展有效的组织间联合作业,形成多种形式的业务伙伴关系。这种形式一方面能促使企业从外部寻求物流资源以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促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供应者或需求者联合起来,组成物流联盟体。下面是同物流联盟与合作理念有关的主体或形式。
(一)物流企业
物流企业是指从事物流基本功能范围内的物流业务设计及系统运作,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GB/T18354—2006)。物流产业则是物流企业的集合。在商品流通中商流与物流已实现分离,物流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组织化、系统化、规模化的新兴产业。物流企业是物流联盟的主体,我国目前物流企业的主要类型有:由传统运输企业或仓储企业演变而来的物流企业、新兴内资跨区域的物流企业和大型外资跨区域物流企业等。
(二)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是指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模式(GB/T18354—2006)。第三方就是提供买卖交易双方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需求的外部提供者。现代第三方物流企业主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化、系统化的物流服务,且处于第三方地位的物流活动组织者。
(三)物流外包
企业业务外包可以使企业的主要精力放在其关键业务上,在充分发挥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与其他企业建立较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而将企业的非核心业务交由合作伙伴来完成。
物流业务外包(简称物流外包)是由物流企业作为承包方,由物流需求企业作为发包方的物流联盟形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流外包已逐渐成为各国企业物流管理的主流模式。
(四)全球化物流
经济全球化对企业的运作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跨国企业从全球市场获取原材料,在世界各地的工厂组织生产,然后将产品运送到世界各地的用户手中。这种在不同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并将这些全球化产品销往国际市场的运作方式,必然导致物流的全球化。全球化物流是企业全球化战略的支持与保证,是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物流联盟与合作。
八、绿色物流理念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活动中,组织者应尽量防止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还要对物流环境进行净化,以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就是要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循环型物流转变。
  拓展阅读资料
关于物流的争论
日前,有记者赴山东采访的旅途中,与几位邻座旅客朋友发生了“什么是物流”的争论。一位来自水电物资系统的张先生说:“顾名思义,‘物流’就是物资流通的简称。据我所知,‘物流’这个词还是物资流通系统从国外引进的呢!”来自铁路工程系统的方先生说:“‘物流’就是货物运输,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都包括在内,把货物从一地运到另一地,这就是物流。”来自高等院校信息研究所的宁先生则说:“‘物流’是在正确信息指引下,物质材料有价值的空间位移。”来自解放军某部的秦少校说:“在军队,物流就是后勤,人员调动、武器装备运输、各种给养调配都属于物流。”……一路上,大家各执己见,各陈其辞,角度不同,理解各异,一个“物流”被赋予了形形色色的内涵。
资料来源:李庆松.物流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

  本章关键词
物流、商流、物品、物流学、第三利润源、现代物流理念
  复习思考题
1.举例说明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2.如何理解商流与物流之间的关系?
3.如何理解物流的概念与内涵?
4.简要说明物流活动的构成。
5.什么是物流的生产性和社会性?
6.请简要说明“物流学”的课程定位。
7.结合实际说明物流的地位与作用。
8.“黑暗大陆”和“第三利润源”的内涵是什么?
9.为什么说“物流是市场的延伸”?
10.物流系统化与物流一体化理念的区别在哪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12-23 00:04 , Processed in 0.03047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