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46|回复: 4

[会计课堂]《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15 00: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会计课堂]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学习目标】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基本环节。学习成本核算首先必须了解企业的成本核算应按照哪些要求来进行,理解成本核算的基础——费用分类,掌握为了进行成本核算需要设置哪些会计科目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成本核算的意义、成本核算的原则;掌握各种费用的划分界限;掌握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的分类,熟悉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掌握成本核算使用的会计科目,熟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一、成本核算的意义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各种工业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工业性劳务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以及供应非工业性劳务要发生各种耗费,这些耗费称为生产费用。为生产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称为产品成本。企业生产成本的核算,就是将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按照它所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计算出产品(或劳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方法和程序要考虑企业的生产类型、工艺流程特点及企业管理的需要,一经确定,就不要轻易改变,以便于企业前后各期成本的比较分析。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费用划分、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的规定,正确核算产品成本。
及时、准确地核算产品成本,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成本核算考核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揭示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下一期开展成本计划、成本预测、成本决策等提供参考依据。因此,工业企业正确组织产品成本核算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通过产品成本核算,计算出产品实际成本,可以作为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也是确定企业盈利的依据;同时,产品实际成本又是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产品价格和企业编制财务成本报表的依据。
(2)
通过产品成本核算,反映和监督各项消耗定额及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可以控制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从而做到增产节约、增收节支。同时,利用成本核算资料,开展对比分析,还可以查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绩和缺点,从而采取措施,改善经营管理,促使企业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3)
通过在产品成本的核算,还可以反映和监督在产品占用资金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为加强在产品资金的管理、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和节约有效地使用资金提供资料。
(4)
通过产品成本的核算计算出的产品实际成本资料,可与产品的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等指标进行对比,除可对产品成本升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外,还可据此对产品的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进行适当的修改,使其更加接近实际。
二、成本核算的原则产品成本核算作为成本会计的重要内容,既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也要符合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特定要求。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提供有用成本信息,应该严格遵循下列成本核算原则。
()分期核算原则这里的分期核算是指分期进行成本计算和报告成本信息。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连续不断进行的,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企业就必须将其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成本会计期间,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上月、季、年期间的划分一致,这样有利于经营成果的确定。但需指出的是,产品成本计算期是对产品负担生产费用所规定的起讫期,它受产品生产类型的影响,可以与会计期间一致,也可以与各批或各件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产品成本的分期核算则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无具体联系,它是指成本的具体核算工作,包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和报告产品成本,都必须按会计期间进行,并于期末对成本计算账户的发生额进行加计,及时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权责发生制原则所谓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以收入和支出是否在本期已经发生作为确认其应否作为本期的收入与支出的一种方法。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凡是应计入本期的收入或支出,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入或支出;凡不应计入本期的收入或支出,即使其款项已经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支出。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也就是要求企业正确地处理跨期费用,不能借此人为地调节成本费用,使各期的成本资料失去其合理性和真实性。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实际成本计价原则是指在企业对外的会计报表中,必须按实际成本对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费用、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劳务计价。按实际成本计价,可以减少成本计算的随意性,能正确计算企业当期盈利水平,使成本信息保持其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如果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对实际成本与预计成本的差异可另设账户归集,但应在会计期末及时调整,将产品的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企业内部对原材料、燃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也应在会计期末合理分摊,将生产产品所耗材料、燃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的规定。从理论上说,产品成本应是产品价值中的前两部分,即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加强对成本的管理,防止乱挤乱摊成本,成本开支范围应由国家统一规定,明确规定哪些费用允许列入成本,哪些费用开支不允许列入成本,各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统一规定的产品成本开支范围,是以“理论成本”为基础,同时又考虑了加强企业经济核算的要求,把一部分与产品价值无关的费用也列入到了产品成本中。这样有助于充分发挥成本在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上的积极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价值以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2)
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租赁费和修理费。
(3)
企业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不能资本化的支出,如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技术图书资料费、研究人员的工资等。
(4)
按国家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工资、福利费和奖金。
(5)
按规定比例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
产品包修、包换、包退的费用,废品的修复费用或报废损失,削价损失,以及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7)
财产和运输保险费,契约、合同的公证费和签证费,咨询费,专有技术使用费以及应列入成本的排污费。
(8)
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
(9)
销售商品发生的运输费、包装费、展览费、广告费和销售费,以及销售机构的管理费。
(10)
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取暖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公司经费、仓库经费、待业费、董事会费、审计费、诉讼费、绿化费、消防费、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土地使用费、土地损失补偿费、在规定比例范围内的业务招待费和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存货盘亏、毁损和报废(减盘盈)等费用。
为了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成本管理,企业应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规定。企业发生下列费用,不应列入成本费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对外界的投资以及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被没收的财物以及违反法律支付的各项滞纳金、罚款以及企业自愿赞助、捐赠的支出;在公积金中开支的支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
()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与成本核算有关的会计处理方法应保持前后期一致,使前后期的成本核算资料衔接,便于相互比较,不能通过任意改变会计处理方法调节各期成本和利润。 如因情况特殊确需改变原有会计处理方法,应在有关报表中说明变更情况和原因,并根据需要揭示会计处理方法的改变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产生的影响。
()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为了充分发挥成本信息对经营管理的作用,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单独设立项目反映,并力求准确。对于一些次要的产品、费用则可简化核算,或与其他内容合并反映。例如,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生产工人的工资一般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项目中单独反映;其他制造费用可归集后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在综合性项目中合并反映。但是,如果某些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例如企业某种产品主要依靠外厂加工,则外部加工费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专设项目单独反映,以便于运用成本信息进行分析、考核、预测和决策。
三、成本核算的要求为了完成成本核算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不断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产品成本的核算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从管理的要求出发,做到算管结合,算为管用所谓算管结合,是指成本核算应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切结合。成本核算作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事后的记录和计算,提供事后的成本信息,而且必须以国家有关的法规、制度和企业成本计划和相应的消耗定额为依据,加强对各项费用支出的事前、事中的审核和控制,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也就是说,合法、合理,有利于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开支,要积极予以支持,否则坚决加以抵制,当时已经无法制止的,要追究责任,采取措施,防止以后再次发生;对于各项费用的发生情况,以及费用脱离定额(或计划)的差异进行日常的计算和分析,及时进行反馈;属于定额或计划不符合实际情况而发生的差异,要按规定程序修订定额或计划。从这个意义上说,成本核算本身也是对费用支出的管理。
所谓算为管用,是指成本核算要从管理的要求出发,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比如如何进行成本核算,计算什么的成本,是算得细一些还是简一些,设置哪些会计科目、开设哪些成本项目和费用项目等,都要考虑经营管理的要求。为此,成本核算应该做到:分清主次,区别对待;主要从细,次要从简;简而有理,细而有用。
()完善成本责任制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考核各责任单位的成本水平,必须完善成本责任制,以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完善成本责任制,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 建立健全责任成本制度责任成本是指以各责任单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所计算的成本。企业在进行成本计算时,最后计算出产品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产品成本由于是以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所以,它不能反映每一责任单位的工作业绩,不便于将每一责任单位成本的高低与其应承担的责任及经济利益相联系。因此,在进行成本计算时,还应创造条件,计算出每一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便于进行各责任单位责任成本的考核和分析。
2. 建立健全内部成本管理体系内部成本管理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全体职工。该系统的完善程度,运行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成本责任制度的推行。因此,应建立一个运行自如、合理的内部成本管理体系,使之逐步完善。
3. 建立健全成本考核制度在成本会计制度中不仅要计算产品成本,并对产品成本指标进行分析,而且还需进行考核。应考核每一种产品成本的升降以及各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高低情况。要对成本进行考核,就应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建立一套成本考核的收集、整理、对比、计算等方法和程序,使成本考核形成制度,促使成本指标不断降低。
4. 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奖惩制度在计算出产品成本及责任成本之后,应对各责任单位可控制成本的高低进行分析,实行规范、严格的奖惩制度,以鼓励先进,督促落后,调动各部门及人员不断降低产品成本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果,必须划清下列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 正确划分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是多种多样的,其用途也是多方面的,必须按其用途的不同,确定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 对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支出和对外投资的支出不能计入或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对于罚款、税收滞纳金、捐赠、赞助费等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支出,也不能计入产品成本。混淆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会影响本期及以后期间产品成本、企业损益的正确计算,也会影响企业利润构成的客观性。
2. 正确划分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不是全部都计入成本的。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如直接材料费用、直接工资费用、制造费用,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由于这两种费用与收入配比的时间不同,混淆两者也会影响成本和利润的真实性。
3. 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损益计算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的,应正确核算和合理分配长期待摊费用,以责任的发生或形成为标准,凡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在本期发生,应全部计入本期产品成本;不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即使在本期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产品成本。应正确核算长期待摊费用,按受益期限合理摊销,不能任意摊销,人为地调节各期成本、费用,从而调节各月利润。
4. 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为了考核各种产品的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或成本定额的执行情况,企业还应划清各种产品之间所应负担的费用界限。属于哪一种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就应计入哪一种产品成本。对于几种产品共同发生的费用,应根据受益原则分配:谁受益谁分摊,多受益多分摊,少受益少分摊。正确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才能为成本分析、考核、预测、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5. 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对需要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某些产品,企业应采取合理而简便的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不得人为地任意压低或提高在产品的成本,保证成本计算的真实性。若不能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会使企业的损益计算与资产计价失真,也不利于对各期产品成本水平的分析、考核。为了保证准确地将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使各期的成本指标具有可比性,在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应经常改变。
()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同时也是财产物资的耗费过程。在生产中,原材料等实物形态逐渐地转变成了在产品、半产品和产成品等形态,同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价值也逐渐转移到产成品中。因此,这些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是否恰当,会对成本计算的正确与否产生重要影响。国家为了使成本指标具有合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对一些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进行了规定,企业应根据规定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财产物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合理性。企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原值计算方法、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存货进出的计价方法和价值的确定;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价值的推销方法等。
()做好各项基础工作要保证成本会计所提供成本信息的质量,必须加强产品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如果基础工作做得不好,就会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要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需要会计部门和其他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这项工作。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企业要在总经理、总会计师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组织各职能部门,加强成本审核、控制,正确、及时地计算成本,应当做好以下各项基础工作。
1. 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原始记录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是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分析消耗定额和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依据。因此,企业对生产经营过程中领用的各种材料、消耗的工时和人工工资支出、动力和其他制造费用的发生以及其他成本费用的支出都要做好真实的原始记录。成本会计部门要会同计划统计、劳动人事、生产技术及供应和销售等有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原始记录制度。全面记录各项成本费用的发生,健全原始凭证,为进行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2. 建立和健全存货的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度要使原始记录正确,就必须有完善的计量验收制度,利用一定的计量工具(如仪表、仪器、量具、容器、衡器等)对各种物资进行测量,准确计算其数量。成本核算是以价值形式来核算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各项费用的,而价值核算又是以实物计量为基础的。因此,要正确计算成本,就必须建立和健全存货的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度。凡是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在产品、半成品的内部转移及成品的入库等,均应填制相应的原始凭证,办理审批手续,并严格计量和验收。对存货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以确保账实相符。对盘点的损益及时处理,按发生原因计入有关账户。这不仅是进行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的需要,也是加强物资管理、保护企业财产的有效措施。
3. 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定额是制定定额成本、编制成本计划、监督成本开支和进行成本分析的依据。定额管理是控制消耗、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企业对各种原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的消耗,以及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根据企业已达到的水平,制定先进合理的定额,实行严格的定额管理制度。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往往要用产品的原材料和工时的定额费用或定额消耗量作为分配实际费用的标准。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制度。定额制定后要保持相对的稳定,但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不适宜的定额要定期修订。同时,定额制定后,还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分析,以保证定额的贯彻执行。
4. 内部转移价格和结算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在计划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中,为了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便于分析和考核企业内部各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管理业绩,加速和简化核算工作,对于企业内部的物资、半成品、产成品在各单位之间的流转,以及相互提供的劳务可以采用内部结算的形式进行核算和管理。内部结算价格是企业内部核算的依据。内部结算价格要尽可能符合实际,保持相对稳定,一般在年度内不变。在制定了内部结算价格的企业中,各种原材料的耗用、半成品的转移,以及各车间与部门之间相互提供劳务等,都要首先按计划价格计算成本。月末计算实际成本时,再在计划价格成本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应负担的价格差异(如材料成本差异),将计划价格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这样,既可以加速和简化核算工作,又可以分清内部和各单位的经济责任,真正地落实责任成本制度。
()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特点,包括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生产工艺的特点以及成本管理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同一个企业里,可以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可以采用多种成本计算方法,即多种成本计算方法同时使用或多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使用。成本计算方法一经选定,就不应经常变动。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企业的生产费用构成内容复杂,发生频繁,为了正确核算生产费用,满足成本管理的要求,首先应对生产费用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生产费用有两种最基本的分类;一是按生产费用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分为若干要素费用;二是按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分为若干成本项目。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经济内容(或性质)所作的分类,称为费用要素。其主要包括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方面的耗费。前两者为物化劳动耗费,即物质消耗;后者为活劳动耗费,即非物质消耗。具体可进一步划分为下列九项要素。
1. 外购材料外购材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从外部购入的一切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 外购燃料外购燃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从外部购入的各种燃料。
3. 外购动力外购动力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从外部购入的各种动力。
4. 工资工资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员工工资。
5. 职工福利费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按工资比例计提的福利费。
6. 折旧费折旧费是指企业按规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不包括在内,以免重复统计。
7. 利息费用利息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
8. 税金税金是指企业计入生产经营费用的各种税金,如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等。
9. 其他费用其他费用是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的费用,例如租赁费、外部加工费、差旅费、邮电通信费、保险费等。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划分,将同一性质的费用不管其发生地点和具体用途,均按生产费用发生时的原始形态归集于同一要素之内,能够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哪些费用,数额各是多少;可以分析企业各个时期各材料费用的支出水平,及生产费用结构的合理性;可以反映外购材料、燃料、动力等费用的实际支出,为核定各项消耗定额和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提供依据。这种分类所提供的物化劳动及活劳动的消耗数额,还可为计算工业净产值和国民收入提供资料。但是这种分类不能说明各项费用的用途,因而不便于分析各种费用支出是否合理,是否节约,不能说明这些费用与企业成本之间的关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00: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成本核算的原则产品成本核算作为成本会计的重要内容,既要符合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也要符合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的特定要求。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提供有用成本信息,应该严格遵循下列成本核算原则。
()分期核算原则这里的分期核算是指分期进行成本计算和报告成本信息。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连续不断进行的,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企业就必须将其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成本会计期间,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上月、季、年期间的划分一致,这样有利于经营成果的确定。但需指出的是,产品成本计算期是对产品负担生产费用所规定的起讫期,它受产品生产类型的影响,可以与会计期间一致,也可以与各批或各件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致。产品成本的分期核算则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无具体联系,它是指成本的具体核算工作,包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和报告产品成本,都必须按会计期间进行,并于期末对成本计算账户的发生额进行加计,及时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权责发生制原则所谓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以收入和支出是否在本期已经发生作为确认其应否作为本期的收入与支出的一种方法。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凡是应计入本期的收入或支出,不论其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本期的收入或支出;凡不应计入本期的收入或支出,即使其款项已经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或支出。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也就是要求企业正确地处理跨期费用,不能借此人为地调节成本费用,使各期的成本资料失去其合理性和真实性。
()实际成本计价原则实际成本计价原则是指在企业对外的会计报表中,必须按实际成本对生产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等费用、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和劳务计价。按实际成本计价,可以减少成本计算的随意性,能正确计算企业当期盈利水平,使成本信息保持其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如果按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对实际成本与预计成本的差异可另设账户归集,但应在会计期末及时调整,将产品的计划成本、定额成本或标准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企业内部对原材料、燃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也应在会计期末合理分摊,将生产产品所耗材料、燃料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的规定。从理论上说,产品成本应是产品价值中的前两部分,即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加强对成本的管理,防止乱挤乱摊成本,成本开支范围应由国家统一规定,明确规定哪些费用允许列入成本,哪些费用开支不允许列入成本,各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统一规定的产品成本开支范围,是以“理论成本”为基础,同时又考虑了加强企业经济核算的要求,把一部分与产品价值无关的费用也列入到了产品成本中。这样有助于充分发挥成本在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上的积极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
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配件、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价值以及运输、装卸、整理等费用。
(2)
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租赁费和修理费。
(3)
企业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的过程中发生的各项不能资本化的支出,如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技术图书资料费、研究人员的工资等。
(4)
按国家规定列入成本的职工工资、福利费和奖金。
(5)
按规定比例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6)
产品包修、包换、包退的费用,废品的修复费用或报废损失,削价损失,以及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7)
财产和运输保险费,契约、合同的公证费和签证费,咨询费,专有技术使用费以及应列入成本的排污费。
(8)
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资过程中发生的其他财务费用。
(9)
销售商品发生的运输费、包装费、展览费、广告费和销售费,以及销售机构的管理费。
(10)
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取暖费、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公司经费、仓库经费、待业费、董事会费、审计费、诉讼费、绿化费、消防费、税金(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土地使用费、土地损失补偿费、在规定比例范围内的业务招待费和属于一般经营损失的存货盘亏、毁损和报废(减盘盈)等费用。
为了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成本管理,企业应严格遵守成本开支范围,认真执行成本开支的有关规定。企业发生下列费用,不应列入成本费用: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购入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支出;对外界的投资以及分配给投资者的利润;被没收的财物以及违反法律支付的各项滞纳金、罚款以及企业自愿赞助、捐赠的支出;在公积金中开支的支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以外的各种付费;国家规定不得列入成本的其他支出。
()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是指与成本核算有关的会计处理方法应保持前后期一致,使前后期的成本核算资料衔接,便于相互比较,不能通过任意改变会计处理方法调节各期成本和利润。 如因情况特殊确需改变原有会计处理方法,应在有关报表中说明变更情况和原因,并根据需要揭示会计处理方法的改变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产生的影响。
()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指为了充分发挥成本信息对经营管理的作用,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单独设立项目反映,并力求准确。对于一些次要的产品、费用则可简化核算,或与其他内容合并反映。例如,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生产工人的工资一般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项目中单独反映;其他制造费用可归集后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在综合性项目中合并反映。但是,如果某些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例如企业某种产品主要依靠外厂加工,则外部加工费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明细账的专设项目单独反映,以便于运用成本信息进行分析、考核、预测和决策。
三、成本核算的要求为了完成成本核算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成本核算的作用,不断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产品成本的核算工作应做到以下几点。
()从管理的要求出发,做到算管结合,算为管用所谓算管结合,是指成本核算应该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切结合。成本核算作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事后的记录和计算,提供事后的成本信息,而且必须以国家有关的法规、制度和企业成本计划和相应的消耗定额为依据,加强对各项费用支出的事前、事中的审核和控制,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也就是说,合法、合理,有利于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开支,要积极予以支持,否则坚决加以抵制,当时已经无法制止的,要追究责任,采取措施,防止以后再次发生;对于各项费用的发生情况,以及费用脱离定额(或计划)的差异进行日常的计算和分析,及时进行反馈;属于定额或计划不符合实际情况而发生的差异,要按规定程序修订定额或计划。从这个意义上说,成本核算本身也是对费用支出的管理。
所谓算为管用,是指成本核算要从管理的要求出发,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比如如何进行成本核算,计算什么的成本,是算得细一些还是简一些,设置哪些会计科目、开设哪些成本项目和费用项目等,都要考虑经营管理的要求。为此,成本核算应该做到:分清主次,区别对待;主要从细,次要从简;简而有理,细而有用。
()完善成本责任制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计算,考核各责任单位的成本水平,必须完善成本责任制,以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完善成本责任制,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 建立健全责任成本制度责任成本是指以各责任单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所计算的成本。企业在进行成本计算时,最后计算出产品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产品成本由于是以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的,所以,它不能反映每一责任单位的工作业绩,不便于将每一责任单位成本的高低与其应承担的责任及经济利益相联系。因此,在进行成本计算时,还应创造条件,计算出每一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便于进行各责任单位责任成本的考核和分析。
2. 建立健全内部成本管理体系内部成本管理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和全体职工。该系统的完善程度,运行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成本责任制度的推行。因此,应建立一个运行自如、合理的内部成本管理体系,使之逐步完善。
3. 建立健全成本考核制度在成本会计制度中不仅要计算产品成本,并对产品成本指标进行分析,而且还需进行考核。应考核每一种产品成本的升降以及各责任单位的责任成本高低情况。要对成本进行考核,就应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建立一套成本考核的收集、整理、对比、计算等方法和程序,使成本考核形成制度,促使成本指标不断降低。
4. 建立健全成本责任奖惩制度在计算出产品成本及责任成本之后,应对各责任单位可控制成本的高低进行分析,实行规范、严格的奖惩制度,以鼓励先进,督促落后,调动各部门及人员不断降低产品成本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果,必须划清下列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 正确划分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是多种多样的,其用途也是多方面的,必须按其用途的不同,确定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 对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支出和对外投资的支出不能计入或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对于罚款、税收滞纳金、捐赠、赞助费等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支出,也不能计入产品成本。混淆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会影响本期及以后期间产品成本、企业损益的正确计算,也会影响企业利润构成的客观性。
2. 正确划分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企业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不是全部都计入成本的。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如直接材料费用、直接工资费用、制造费用,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由于这两种费用与收入配比的时间不同,混淆两者也会影响成本和利润的真实性。
3. 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损益计算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的,应正确核算和合理分配长期待摊费用,以责任的发生或形成为标准,凡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在本期发生,应全部计入本期产品成本;不应由本期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即使在本期支付,也不能计入本期产品成本。应正确核算长期待摊费用,按受益期限合理摊销,不能任意摊销,人为地调节各期成本、费用,从而调节各月利润。
4. 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为了考核各种产品的成本计划完成情况或成本定额的执行情况,企业还应划清各种产品之间所应负担的费用界限。属于哪一种产品成本负担的费用,就应计入哪一种产品成本。对于几种产品共同发生的费用,应根据受益原则分配:谁受益谁分摊,多受益多分摊,少受益少分摊。正确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才能为成本分析、考核、预测、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5. 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对需要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某些产品,企业应采取合理而简便的方法,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不得人为地任意压低或提高在产品的成本,保证成本计算的真实性。若不能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会使企业的损益计算与资产计价失真,也不利于对各期产品成本水平的分析、考核。为了保证准确地将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使各期的成本指标具有可比性,在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应经常改变。
()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同时也是财产物资的耗费过程。在生产中,原材料等实物形态逐渐地转变成了在产品、半产品和产成品等形态,同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价值也逐渐转移到产成品中。因此,这些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是否恰当,会对成本计算的正确与否产生重要影响。国家为了使成本指标具有合理性、准确性和可比性,对一些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进行了规定,企业应根据规定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财产物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合理性。企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原值计算方法、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存货进出的计价方法和价值的确定;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价值的推销方法等。
()做好各项基础工作要保证成本会计所提供成本信息的质量,必须加强产品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如果基础工作做得不好,就会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要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需要会计部门和其他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这项工作。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企业要在总经理、总会计师和总工程师的领导下,组织各职能部门,加强成本审核、控制,正确、及时地计算成本,应当做好以下各项基础工作。
1. 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原始记录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资料,是进行成本预测、编制成本计划、进行成本核算、分析消耗定额和成本计划执行情况的依据。因此,企业对生产经营过程中领用的各种材料、消耗的工时和人工工资支出、动力和其他制造费用的发生以及其他成本费用的支出都要做好真实的原始记录。成本会计部门要会同计划统计、劳动人事、生产技术及供应和销售等有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原始记录制度。全面记录各项成本费用的发生,健全原始凭证,为进行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
2. 建立和健全存货的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度要使原始记录正确,就必须有完善的计量验收制度,利用一定的计量工具(如仪表、仪器、量具、容器、衡器等)对各种物资进行测量,准确计算其数量。成本核算是以价值形式来核算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的各项费用的,而价值核算又是以实物计量为基础的。因此,要正确计算成本,就必须建立和健全存货的计量、验收、领退和盘点制度。凡是材料物资的收发、领退,在产品、半成品的内部转移及成品的入库等,均应填制相应的原始凭证,办理审批手续,并严格计量和验收。对存货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以确保账实相符。对盘点的损益及时处理,按发生原因计入有关账户。这不仅是进行成本核算、加强成本管理的需要,也是加强物资管理、保护企业财产的有效措施。
3. 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定额是制定定额成本、编制成本计划、监督成本开支和进行成本分析的依据。定额管理是控制消耗、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企业对各种原材料、燃料、动力、工具的消耗,以及工时、设备利用、物资储备、资金占用、费用开支等都要根据企业已达到的水平,制定先进合理的定额,实行严格的定额管理制度。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往往要用产品的原材料和工时的定额费用或定额消耗量作为分配实际费用的标准。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制度。定额制定后要保持相对的稳定,但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不适宜的定额要定期修订。同时,定额制定后,还要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定期检查分析,以保证定额的贯彻执行。
4. 内部转移价格和结算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在计划管理基础较好的企业中,为了分清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济责任,便于分析和考核企业内部各单位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管理业绩,加速和简化核算工作,对于企业内部的物资、半成品、产成品在各单位之间的流转,以及相互提供的劳务可以采用内部结算的形式进行核算和管理。内部结算价格是企业内部核算的依据。内部结算价格要尽可能符合实际,保持相对稳定,一般在年度内不变。在制定了内部结算价格的企业中,各种原材料的耗用、半成品的转移,以及各车间与部门之间相互提供劳务等,都要首先按计划价格计算成本。月末计算实际成本时,再在计划价格成本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应负担的价格差异(如材料成本差异),将计划价格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这样,既可以加速和简化核算工作,又可以分清内部和各单位的经济责任,真正地落实责任成本制度。
()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企业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特点,包括生产组织的特点和生产工艺的特点以及成本管理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在同一个企业里,可以采用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也可以采用多种成本计算方法,即多种成本计算方法同时使用或多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使用。成本计算方法一经选定,就不应经常变动。

第二节  费用的分类企业的生产费用构成内容复杂,发生频繁,为了正确核算生产费用,满足成本管理的要求,首先应对生产费用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生产费用有两种最基本的分类;一是按生产费用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分为若干要素费用;二是按生产费用的经济用途进行分类,分为若干成本项目。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经济内容(或性质)所作的分类,称为费用要素。其主要包括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方面的耗费。前两者为物化劳动耗费,即物质消耗;后者为活劳动耗费,即非物质消耗。具体可进一步划分为下列九项要素。
1. 外购材料外购材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从外部购入的一切原料及主要材料、半成品、辅助材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 外购燃料外购燃料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从外部购入的各种燃料。
3. 外购动力外购动力是指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而从外部购入的各种动力。
4. 工资工资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员工工资。
5. 职工福利费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按工资比例计提的福利费。
6. 折旧费折旧费是指企业按规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费不包括在内,以免重复统计。
7. 利息费用利息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净支出。
8. 税金税金是指企业计入生产经营费用的各种税金,如印花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等。
9. 其他费用其他费用是指不属于以上各要素的费用,例如租赁费、外部加工费、差旅费、邮电通信费、保险费等。
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划分,将同一性质的费用不管其发生地点和具体用途,均按生产费用发生时的原始形态归集于同一要素之内,能够反映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哪些费用,数额各是多少;可以分析企业各个时期各材料费用的支出水平,及生产费用结构的合理性;可以反映外购材料、燃料、动力等费用的实际支出,为核定各项消耗定额和编制材料供应计划提供依据。这种分类所提供的物化劳动及活劳动的消耗数额,还可为计算工业净产值和国民收入提供资料。但是这种分类不能说明各项费用的用途,因而不便于分析各种费用支出是否合理,是否节约,不能说明这些费用与企业成本之间的关系。
二、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工业企业发生的费用(广义)可分为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生产经营费用又可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
()生产费用生产费用是指与生产产品直接有关的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所作的分类,称为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成本项目。
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项目可分为下列几项。
1. 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原材料和外购半成品,它们或构成产品的实体,或有助于产品的形成。
2. 直接人工(或工资及福利费)直接人工(或工资及福利费)是指直接从事产品制造的生产工人工资及其所提的职工福利费。
3. 制造费用(或间接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或间接制造费用)主要包括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车间或分厂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也包括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难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如机器设备折旧费等。这些费用在“制造费用”账户归集后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产品生产成本的“制造费用”(或“间接制造费用”)项目。
对于以上成本项目,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成本管理要求做适当调整,对管理上需要单独反映、控制和考核的费用,以及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的费用,应专设成本项目,如:工艺上耗用燃料和动力较多的产品可增设“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外部协作加工较多的产品,为了集中反映外部加工发生的费用,可增设“外部加工费”成本项目;企业内多个生产步骤加工结转的产品,为了综合反映上一生产步骤加工发生的生产费用,可增设“自制半成品”成本项目;如果废品损失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在管理上需要对其进行重点控制和考核,可单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等等。企业设立的成本项目一经确定,就不应经常变动,以便于对不同时期的成本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
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有利于反映产品生产成本的具体构成以及产品消耗定额和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便于进行成本分析和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期间费用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这些费用容易确定发生期间和归属期间,不容易确定它们应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期间费用按一定期间(月份、季度、年度)进行汇总,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将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列入产品成本,可大大减轻会计核算的工作量;又由于未出售的库存产品不负担期间费用,可避免企业发生潜亏,产生虚假利润;同时还有利于考核企业生产经营单位的成本管理现状及进行成本预测和决策。
综上所述,通过按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对费用的分类可以看出,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耗费。按经济内容对费用的分类,主要说明耗费了什么,耗费了多少,它反映某一时期内实际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而不管它是用于哪一方面的;而按经济用途对费用的分类,主要反映耗费的原因和具体去向,反映某一时期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应该负担的费用。例如工资,若按经济内容分类,它只表明企业发生了工资费用及其总额的多少,但企业的工资费用既包括生产工人的工资,也包括各管理部门、专设销售机构等人员的工资;而按经济用途分类的工资,仅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即直接人工。尽管费用要素与成本项目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反映企业的耗费且各有一定的不足,但二者却可以相互弥补。若将其配合使用,可以完整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耗费的全貌,满足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需要。
三、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为了正确地组织成本核算并进行分析,生产费用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其他分类。主要有如下几种分类方法。
1. 生产费用按其与特定产品的关系划分生产费用按其与特定产品的关系划分,可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为某特定产品耗用,因而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中的费用,如直接用于制造某种产品的原材料;间接费用是指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不能直接计入,需要采用适当的标准分配计入某种产品的费用,如车间所发生的制造费用等。将生产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对于正确组织产品成本核算有着重要的意义。就是说,凡是直接费用都必须根据原始凭证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对于间接费用,则要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间接费用分配标准选择是否妥当,直接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它是成本计算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 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生产工艺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直接生产费用是指由生产工艺引起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原料费用、主要材料费用、生产工人工资和机器设备折旧费。间接生产费用是指与生产工艺没有联系,间接用于产品的各项费用,如机物料消耗、辅助工人工资和车间厂房折旧费等。
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和按与特定产品的关系分类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直接生产费用在多数情况下是直接计入费用,例如原料、主要材料费用大多能够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间接生产费用在多数情况下是间接计入费用,例如机物料消耗大多需要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但它们毕竟是对生产费用的两种不同分类,直接生产费用与直接计入费用、间接生产费用与间接计入费用不能等同。例如,在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或车间)中,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都可以直接计入这种产品的成本,因而均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又如,在用同一种原材料,同时生产出几种产品的联产品生产企业(或车间)中,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均需要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因而均属于间接计入费用。
3. 生产费用按其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划分生产费用按其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划分,可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变动费用是指总额随产品产量变动而成正比例增减变化的费用,如原材料费用。但就单位产品来说,则不随产品产量的增减发生变动。固定费用是指在一定期间和一定产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费用。至于单位产品中的固定成本则随产量增减变化而成反比例的变动。将生产费用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是进行成本规划和成本控制的前提条件,同时对于分析成本升降原因和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是有很大作用的。
4. 按生产费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分类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照其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可分为基本费用与一般费用。基本费用是指生产经营活动本身而引起的各项费用。如“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项目的固定资产折旧费。一般费用指因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制造费用”项目下的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办公费。
第三节  产品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和程序一、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为了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满足企业成本核算的需要,必须设置有关成本费用账户。工业企业一般设置:“生产成本”、“制造费用”、“长期待摊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成本费用类账户。另外,企业如果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还可增设“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
()设置成本计算账户“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各种工业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工业性劳务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以及提供非工业性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根据企业成本管理需要,可以将“生产成本”分为“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明细账户。
1.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明细账户的设立“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是用以核算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成本计算类账户。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计入该账户的借方;结转完工产品和对外加工作业的实际成本时,计入该账户的贷方,本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即为期末在产品的成本。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应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明细账户,明细账户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如表2-1)。对于“生产成本”总账、二级账和产品成本明细账,均要按照平行登记的原则进行登记。这样,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也就成为 “基本生产成本”总账与产品成本明细账之间核对账目的桥梁。同时,在按车间和成本项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二级账的情况下,它还可以配合车间经济核算,为考核和分析各车间的产品总成本提供依据。
2-1
产品成本明细账
车间名称:第一车间                                                单位:元

摘  要
直接
材料
燃料及
动力
直接
人工
制造
费用
合 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完工产品总成本







单位成本







月末在产品成本






2.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及明细账户的设立“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是用以核算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其他辅助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生产费用,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成本计算类账户。辅助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计入该账户的借方;完工入库产品的成本或转出的劳务费用,计入该科目的贷方;该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就是辅助生产车间在产品的成本。该账户一般按辅助生产车间设置明细账户,明细账户内按费用项目分设专栏。
()设置集合分配账户“制造费用”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它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本期制造费用的发生额计入该账户的借方;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制造费用计入该账户的贷方;期末一般无余额。
为了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制造费用”账户可按生产单位设置明细分类账,进行明细核算。明细账户内按费用项目分设专栏,但辅助生产单位一般不单独设置“制造费用”账户,发生的制造费用全部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内。

()设置跨期摊派账户“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该账户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科目;摊销长期待摊费用,借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摊销完毕的长期待摊费用。
()设置生产损失账户当企业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时,就需设置“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其明细账应按车间等部门设置。
“废品损失”账户核算企业因各种原因形成废品而造成的损失。企业发生的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计入该账户的借方;回收的残料价值、赔款和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废品净损失计入该账户的贷方;期末无余额。一般应按产品品种和成本项目登记废品损失的详细情况。
“停工损失”账户核算企业因计划减产、停电、待料、设备故障等引起停产所造成的各项损失。该账户的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停工损失费用,贷方登记应收的各项赔款及结转到营业外支出账户和生产成本账户的停工净损失,期末一般无余额。
()设置期间费用账户1. “销售费用”账户“销售费用”账户是用以核算企业在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的费用类账户。如在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广告费、展览费、运输费、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包装费和保险费,以及为销售本公司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工资和福利费等经常性费用。另外,商品流通企业在进货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也在该账户中核算。
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计入“销售费用”账户的借方;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销售费用计入该账户的贷方,期末无余额。该账户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
2. “管理费用”账户及其费用项目的设立“管理费用”账户是用以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的费用类账户,包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印花税等相关税金、无形资产摊销、咨询费、诉讼费、提取的坏账准备和公司经费、聘请中介机构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与开发费、劳动保险费、董事会会费以及其他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贷方登记已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管理费用数额,期末无余额。该账户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3. “财务费用”账户及其费用项目的设立“财务费用”账户是用以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的费用类账户。这些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减汇兑收益)、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发生的其他费用等。
“财务费用”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和金融机构手续费等各项财务费用,贷方登记企业取得的利息收入、汇兑收益和结转到本年利润中的财务费用数额,期末无余额。“财务费用”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00: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确定成本计算对象,设立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对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归集成本费用的实体,是承担生产费用的对象。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是进行成本核算、计算产品成本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确定了成本计算对象,才能进行成本的计算和分配。而成本计算单就是根据成本计算对象设立的基本生产一级明细账。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注意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选择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企业生产的特点综合地反映为工艺技术过程的特点、生产组织的类型、生产规模的大小、产品结构的复杂程度,以及企业生产产品的品种多少等。如单阶段生产企业只能实行厂部一级专业核算;而多阶段生产企业原则上要实行厂部和车间两级核算,但如果管理上不要求按阶段核算,也可以全厂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对于单件小批生产企业,要求按每一批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作为成本计算的时间和范围;对于大量大批生产企业,生产费用通常只能按月来汇集和分配。
()审核原始凭证,归集和分配要素费用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主要就是审核各项费用是否合理,是否在规定的成本费用开支范围之内,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控制不合理费用的发生。
在此基础上,将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将不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作为间接费用,先计入其他有关综合费用项目,然后再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对于与产品制造无关的要素费用,则应计入期间费用。
()分摊跨期摊配费用各项生产费用分配于产品费用账户后,还要划清本月生产费用和非本月生产费用的界限。企业应将本月发生的,但应由本月和以后各月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共同负担的费用,计入长期待摊费用;将以前月份发生的长期待摊费用中属于本月应摊销的费用,摊入本月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归集和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费用,除对完工入库的自制材料、自制工具等将其生产成本转入存货成本项目外,在月末要根据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分配于受益的车间、部门或产品。对于直接用于辅助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和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费用,一般有两种归集方式:一是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所属的明细账户;二是先在“制造费用”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进行归集,然后再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所属明细账。
“辅助生产成本”所归集的费用应按受益情况,按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结转到基本生产部门、管理部门、在建工程和其他辅助生产部门中。
()归集和分配制造费用各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各项制造费用,其归集和分配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两种方式。当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时,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在生产多种产品的情况下,制造费用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应负担的产品之间分配,以制造费用成本项目计入产品制造成本。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在月末,如果产品已经全部完工,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之和就是该种产品的成本。当企业在月末存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时,就需要将在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费用之和,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
由于分配方法很多,且各种分配方法繁简程度的不同,企业在选择分配方法时,除了考虑在产品的特点和企业管理的要求外,还要考虑到企业的现实条件,选择经济合理、简便易行的成本分配方法。
()结转完工产品生产成本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后,其成本应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转入“库存商品”科目,形成产成品的价值,披露在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目中,或最终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从主营业务收入中得到补偿。“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月末借方余额就是在产品的成本。
三、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在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要经历若干阶段的汇集和分配,生产费用才能按成本项目反映在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计算单上,最终计算出完工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即是进行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步骤。一般而言,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包括生产成本归集和生产成本结转及主营业务成本(产品销售成本)结转三个基本账务处理程序。
()生产成本归集的会计处理对于产品生产工艺过程中耗用的能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包括外购材料、燃料、动力、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和支付的其他费用,根据相关凭证归集时,应作如下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银行存款等
对于因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领用的那部分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间接费用,应先归集到“制造费用”账户,再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
其归集和结转时的会计分录分别如下。
(1)
归集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应付职工薪酬
        长期待摊费用
        银行存款等
(2)
结转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对于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辅助生产成本,其归集和结转的会计分录分别如下。
(1)
归集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车间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长期待摊费用
        累计折旧
        银行存款等
(2)
结转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产品
当企业要求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时
1)
废品损失的账务处理
(1)
发生可修复废品损失时
借:废品损失——×产品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银行存款等
(2)
发生不可修复废品损失时
借:废品损失——×产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借:原材料
    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
    贷:废品损失——×产品
(3)
结转废品净损失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废品损失——×产品
2)
停工损失的账务处理
(1)
发生停工损失时
借:停工损失
    贷: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等
(2)
期末结转停工损失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产品
    贷:停工损失
()结转生产成本每个会计期末,对于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均要按其用途分别结转到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等账户,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产品
    自制半成品——×产品
    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
()主营业务成本的结转企业库存商品销售后,即取得产品销售收入。与此同时,库存商品相应减少并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
(1)
将库存商品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
期末再将主营业务成本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时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这样,通过以上的账务处理程序,一个完整的由成本耗费到产成品的形成,再通过库存商品的销售取得产品销售收入,企业的各项成本耗费最终又从产品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的企业成本流程循环,也就完成了企业产品成本的核算。当然,企业的各项成本费用具体如何归集和分配将在后面的章节中详细讲述。
综合前述的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所设置的账户,可用图2-1列示成本核算账务处理的基本程序。

2-1
产品成本核算主要账务处理程序
产品成本核算应符合以下各项基本要求: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完善成本责任制;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做好各项基础工作;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的方法;适应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水平,必须划分清楚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正确划分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产品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产品成本的界限;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为了保证成本核算的质量,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各项经营管理费用,企业要做好以下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记录;建立健全各项费用的消耗定额;建立健全计量验收制度;内部转移价格和结算制度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按经济内容(或性质)所作的分类,称为费用要素。其主要包括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和活劳动方面的耗费。为了具体地反映工业企业各项费用的构成和水平,还应在此基础上做以下具体划分: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职工福利费用、折旧费用、利息支出、税金和其他支出。
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两类。对于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可根据管理需要进一步划分为若干项目,这些项目被称为产品成本项目。制造业产品成本项目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属于某一时期耗用的费用,可分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生产费用按与特定产品的关系分类,可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生产费用按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可以分为直接生产费用和间接生产费用。生产费用按其与产品产量的关系划分,可分为变动费用和固定费用。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分类,可分为基本费用和一般费用。
制造业产品成本核算的过程也就是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过程。根据生产费用的分类和生产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确定成本计算对象,确定产品成本项目,审核与控制生产费用,处理费用的跨期摊派工作,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计算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
复习思考题1. 工业企业正确组织产品成本核算有什么重要意义?
2. 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为什么?
3.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正确划分哪几个成本费用的界限?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划分?
4. 为保证成本核算资料的正确性,成本核算应满足哪些要求?
5. 成本核算基础工作有哪些?
6. 什么是费用要素?什么是成本项目?费用要素和成本项目各包括哪些内容?两者之间有何关系?将费用区分为费用要素和成本项目的作用何在?
7. 进行成本核算时,应设置哪些账户?这些账户具体核算哪些内容?
8. 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如何?
中英文专业术语对照成本核算

Cost Accounting

权责发生制
Accrual Basis

生产费用

Production Cost

期间费用

Period Expense

成本项目

Cost Item

直接费用

Direct Expense

间接费用

Overhead Expense

变动费用

Variable Expense

固定费用

Standing Charge

大学生小吴20078月毕业应聘到北方机械公司当成本会计员。财务部成本科刘科长向小吴介绍了公司的有关情况。北方机械公司的基本情况如下。

1. 产品情况
该厂主要生产大型重型机械,用于矿山等企业,是国内矿山机械的龙头企业。
2. 车间设置情况
北方机械公司设有7个基本生产车间,分别生产矿山机械的各种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组装;另外,还设有4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及其他部门提供劳务。
3. 成本核算的现状
该厂现有会计人员36人,其中成本会计人员8(不包括各个生产车间的成本会计人员)。由于该公司规模较大,现在实行两级成本核算体制,厂部和车间分别设置有关的成本费用明细账进行核算。
刘科长让小吴再了解几天企业成本核算及其他方面的情况后书面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
根据本厂的具体情况应采用什么核算体制(一级还是两级)?

(2)
车间和厂部应设置哪些成本会计核算的岗位?

(3)
车间和厂部应设置哪些成本总账和明细账?

(4)
成本费用应按什么程序进行归集和分配?

(5)
对企业现在实行的成本核算模式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意见。

小吴对企业的情况进行调查后,向刘科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1)
由于本公司规模较大,生产车间较多,为了加强成本的核算和管理,应采用两级成本核算的管理体制。这样,可以有效地组织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如果采取一级成本核算体制的话,会使成本管理工作高度集中于公司,不利于提高各个生产车间降低成本的积极性,也不利于提高成本核算的工作效率。

(2)
根据调查,小吴认为,厂部应设置的成本核算岗位包括材料成本核算、工资成本核算、费用核算、产品成本核算等岗位。其中材料成本核算岗位承担由公司负责的一些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通过将各仓库交来的各车间领用材料的凭证进行审核,然后,将其分配由各车间、部门负担。同时,应与材料供应部门密切合作,做好材料的采购、发放等工作;工资成本核算岗位主要负责计算每位职工的应付工资金额,并按工资费用的发生地点和用途,分配于不同的车间和部门。这些工资费用主要是由公司计算并支付的。而对于实行经济责任制情况下由各车间负责分配的诸如奖金等,则应由各车间、部门自行核算;费用核算岗位应主要负责核算公司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及各车间发生的一些管理费用。这些费用内容较多,也比较复杂,其日常的审核任务较重;产品成本核算岗位主要是进行产品成本的核算,包括各种费用的归集、分配,以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核算等。产品成本核算在成本会计各岗位中是最重要的,应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担任。车间应设置成本核算员,负责归集本车间所发生的一些费用,并进行分配。于月末时将本车间有关的成本费用账簿转交给公司负责成本核算的会计人员。

(3)
对于明细账的设置,可根据不同的车间、部门采取不同的设置方法。在公司方面,应设置的账簿主要有“公司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公司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公司制造费用明细账”、“公司产品成本汇总计算表”、“管理费用明细账”、“销售费用明细账”、“财务费用明细账”,以及“生产成本”总账、“制造费用”总账、“库存商品”总账、“管理费用”总账、“销售费用”总账和“财务费用”总账等;在基本生产车间应设置的账簿主要包括“车间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分产品设置的“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计算单)”、“制造费用明细账”等。

辅助生产车间应根据具体情况,若该车间只提供一种产品或劳务,则只需要设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来归集该车间发生的全部费用。如果该车间提供多种产品或劳务,则应设置“车间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分产品或劳务设置的“产品(劳务)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等。
(4)
关于成本核算的程序,根据调查,小吴认为,第一,应进行各种要素费用的汇集和分配;第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第三,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第四,分配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第五,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由于本公司的基本生产车间和辅助生产车间较多,因此采用的是两级成本核算体制,所以,车间和公司都要进行成本核算。

(5)
通过几天的调查,小吴对本公司的成本核算工作提出了如下建议。


企业成本核算的核算方法没有随着企业产品的调整进行相应的改变,因此,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制造费用的分配只采用简单的工时比例,没有考虑其他因素。因此应加以改变,以提供更加准确的成本信息。如可考虑采用作业成本制度,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可考虑其他的因素如折合工时等。


由于采用实际成本核算体制,因此,提供的成本信息相对拖后,同时,在进行成本计算时,不能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应考虑采用标准成本制度,以期获得最佳的成本管理效果。


成本管理人员没有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这从多次询问有关企业的生产情况而许多成本会计人员不能很好地回答可以看出来。如果成本会计人员不能很好地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就不能很好地进行成本管理。因此,建议公司组织会计人员特别是成本会计人员实地考察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由企业的技术人员直接向会计人员介绍产品的生产过程等。

小吴对刘科长说,由于自己刚到企业,对企业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同时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限,上述介绍的内容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9-10 13: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19 07: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5-1-23 14:58 , Processed in 0.03056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