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10|回复: 0

【会计学教材】《财务会计学》第一章 绪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13 00: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会计与会计学

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只要有经济活动存在,就必然有会计。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会计总是沿着“经济发展——管理加强——会计进步”的道路循序渐进,并不断得以完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会计体现了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会计与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衣、食、住、行,因而需要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而生活资料的生产又离不开生产资料的生产。无论是生活资料的生产,还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都是人们运用劳动工具,耗费时间,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结果。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物化劳动与活劳动耗费的过程。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初期,人们在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将生产活动过程中的有关内容加以记录,并计算生产活动中的数量方面的必要性,由此产生了原始的会计行为.即会计的最初形式:计量与计算。但会计在人类社会早期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只有在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出现了剩余产品以后.基于对剩余产品的管理目的,会计才逐渐从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演变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即使如此,会计仍不是一种独立的计量与记录活动。它从其他的计量与记录活动中分离出来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会计的起源甚早。在缺乏语言与文字交流的时代,人们通过发明与运用一些简单的|己录符号,包括诸如结绳记事、十指算数、刻木记事、刻契记事等原始记录行为.对产品的生产与分配加以记录、计算。
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根据史籍的记载,我国古代王朝一般都委任专职官员管理会计工作,掌管官厅财产,计算财政收支。“会计”一词最早出现于周代,在《周礼》一书中,曾提到“司会”一职为“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意即对收支的记录、计算、汇总和考核的司会职能。周秦时代,已有定期的会计报表和会计账册,实行单式的收付记账方法。西周时,除没有“司会”外,还另有“月计”、“岁会”等职位: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会计也愈加进步。宋代把财政收人分为“元管”、“新收”、“已支”和“现在”四个部分,用以计算财产的增减变化及结果的情况。这一方法经元代传至明初后,发展成为“四柱式”的基本平衡公式,即: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其含义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和期末结存,属于一种永续盘存的制度,是对财产物资来龙去脉的静态反映。账簿的设置方面,元代官厅已设有钱帛簿、金银簿和军储簿等分户账。到了明清,账簿设置中既有按经济业务事翟的发生时间设置的流水簿(日记账),也有按经济业务事项的性质设置的誊清簿(分类账)。明末清初封建经济达到鼎盛时,商业和手工业非常繁荣,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进一步推进了簿记的发展,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也就是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收入)、“缴”(支出)、“存’’(资产)、“该,,(资本及负债)四大类,在账簿登记上,利用上下垂直登记的方法,上格为天,记收;下格为地,记付。所有账项均在上下两格相等登记,称之为“天地合”。同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用以计算盈亏的平衡公式:

进一缴=存一该
以这一公式为基础,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且两表计算的盈亏应当相等,称之为“合龙门”,借以建立起两张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随着会计的发展,人们对会计的认识也进一步深人,清朝焦循所著的《孟子正义》,对会计作出了“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的新的诠释。
我国的古代会计,重点是朝廷的官厅会计,四柱清册、龙门账、天地合账等显示了我国古代中式簿记的特色,在当时处于世界会计领域的领先地位。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会计挺期处于中式与西式簿记并存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在财政部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现为会计管理司)主管全囤的会汁事务,并且基于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会计规范,加强了对会计工作的组织与领导。1985年,全国人大制定并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工作从此进入了法治阶段。此后,为了进一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财政部于1992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于19937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转折。自19975月至今,还陆续出台了一批企业会计的具体准则,其具体实施将逐步引导我国会计工作与国际会计惯例相接轨。199910月,全国人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作了继1993年之后的再次修改。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012月,《企业会计制度》正式出台,会计法律规范体系更趋完善。
()国外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史也很久远。早在印度太古共同体的氏族公社时期,农业生产中已有了记账员登记收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会计的要求并不高,以至于无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都长期处于单式簿记阶段。14世纪,当时的欧洲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成为商业、高利贷业和银行业的中心。1411年,在当时佛罗伦萨银行开始使用借贷记账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乔里在他的专著《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中系统地总结了这一复式记账方法,为这一复式记账方法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的爆发,促进TI商业的大发展,工业规模空前扩大,生产过程日益复杂,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成本会计应运而生。到了19世纪,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股份公司组织形式的普及,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加上各国的工商税收制度逐渐完善,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促使会计人员在社会上形成一个专门的职业。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跨国公司,并开始广泛推行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管理会计由此产生。同时,为了使会计工作更趋于规范,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西方各国开始先后研究和制订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46年,电子计算机问世,此后很快应用于经济信息的处理。NT 20世纪60年代,COBOLBASIC两种高级语言已成功运用于会计领域。70年代后期开始,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迅速普及,产生了会计电算化。而20世纪末网络技术的出现,为会计信息化再次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成为现代会计发展最新、最有力的“催化剂”。
二、会计学及其分支
会计是会计学的实践内容和存在基础,会计学则是会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抽象。如上所述,会计在我国和其他文明古国渊源流长,同样,形成专门的会计理论与方法,总结会计活动的自身规律性,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15世纪复式记账的系统总结开始,直至本世纪初才发展到能比较完整地论述会计循环实务,而有组织的研究会计理论的历史,至今也不足百年。但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学的研究内容日益丰富,发展的速度也日渐加快,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科学与管理科学相融合的学科。就会计学的社会属性着眼,由于它应用了一系列的经济理论和范畴来研究和建立起会计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因此会计学属于经济科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会计学利用了数学和管理科学的技术,以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和成本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也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学既体现了会计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体现了会计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以会计学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推测,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学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与相互渗透,边缘学科将日渐增多,其研究内容与方法也将得以丰富与拓展。
会计学按其所涉及的内容,一般可分为营利组织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营利组织会计,又称企业会计,即将以营利为目标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的会计门类。非营利组织会计,又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即以机关单位和学校等事业机构作为服务对象的会计门类。

会计学按其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学等。

基础会计阐明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及技术应用,研究会计核算从凭证到账簿到报表的处理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财务会计阐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财务会计中诸如外币业务、租赁业务、兼并、清算以及物价变动等特殊的财务会计问题。

成本会计阐明成本预测、计划、分析、控制等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研究通过成本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

管理会计阐明如何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运用数学和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包括计划控制、责任成本效益分析等一系列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分析。

审计学阐明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效益性进行检查监督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三个方面的内容。

此外,会计学的分支还包括研究会计工作的组织原则和形式的“会计制度设计”,研究会计本质、对象、职能、属性、概念、原则、计量等理论问题的“会计理论”,研究会计产生和发展历史的“会计史”,研究中国会计与外国会计相同、相近与不同之处的“比较会计”,研究国际会计协调的“国际会计”,研究会计信息化处理的“电算化会计”等等。

会计学按其应用的部门,可分为制造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农业会计、施工企业会汁、交通运输企业会计、饮食服务业会计和预算会计等。

目前,会计教学中一般采用会计研究领域的分类方法,取代传统的以应用部门分类的方法。随着会计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的会计学体系将更加成熟。
第二节
会计的本质与职能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以及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工作现象,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什么功能,至今会计界难以形成高度统一的认识。作为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的本质与职能将随着经济管理活动的不断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含义。

一、会计的本质


会计产生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并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会计的定义,即会计的本质的研究,也相应地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而且,从不同的历史角度对会计进行考察的结果,形成了对会计本质问题的不同认识。

会计离不开计量,会计最初的行为即体现为汁量活动。由于不同的计量单位缺乏可比性,因为人们逐渐地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摸索出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的会计计量方法,用于描
述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借以确定经济活动的结果。所以,从早期的会训实践活动考察,会计是一种计量技术。

随着会计活动涉及的领域日渐广泛,会计活动涉及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会计从一种计量技术演化成为“监督和管理物质生产过程的方法”,种在特定社会制度下的“绎济管理丁具”。这些理论观点限于当时会计发展的状况,过于贬低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本身所具有的能动性,因而被淘汰出会汁发展的历史舞台。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组织形式中,会计运用货币为主要量度,计量、记录企业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等的增减变化,以及经济业务事项的执行情况及结果。会计核算资料成为沟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桥梁,会计工作也因此成为了落实经营管理责任的载体。

对会计本质的论断林林总总,然而对现代会计本质的认识,最终归结在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两大观点上。

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对经济活动中的财产物资、债权债务、劳动耗费等啄始数据的采集、加工和处理,产生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并向利益攸关的各个方面传输,以供各方进行经济决策和管理使用。所以,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管理活动论则认为,会计主要是通过货币量度,对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财产物资、债权债务、劳动耗费等增减变化,采用系统计量、记录、分析、报告、检查等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手段,对经济活动实施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它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会计是指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借助于专门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和监督,并产生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是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本身所固有的功能。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不同,导致对会计的本质认识的差异,因而剥会计职能的理解也不尽一致。尽管理论界对会计职能存在着种种评说,但关于会计的基本职能,无外乎核算和监督两项。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提到的,会计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

()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指会计工作主要采用价值形式,运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信息的功能。

会计核算职能具体体现为以下二个方面的特征:

1.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E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会计核算虽然也部分地采用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但这些量度只是作为对货币量度的补充,会计核算主要还是利用货币计量,运用记录、计算、分类、汇总等一·系列方法,以财务会计报告为主要形式,来综合地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的过程及结果。

2.会计核算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所作的连续、系统、完整的反映。会计的核算职能不仅仅是经济活动事后的记账、算账和报账,同样也体现在事前的预测、决策和事中对经济活动的实时控制,从页形成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兼备的会计信息,使会计成为能反映客观经济活动规律的有序整体。

3.会计核算严格地以凭证为依据,真实地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真实性是会计核算信息有用性的根本前提。依据这一要求,不仅事后核算的会计数据来源应该是客观真实的,而且,作为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的依据也应以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为前提。

()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另一项基本职能,是指会计主要利用核算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实施分析、控制、检查、考核、指导等,促使经济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并取得最佳效果的职能。会计监督职能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会计监督的主要依据是价值指标。会计核算主要通过价值量度来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而会计监督就是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进行的全面监督。

2.会计监督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监督。事前的监督主要是利用事前的会计核算资料检查预测和决策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确立经营目标;事中监督主要是结合会计核算资料,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检查会计规范、计划、预算等的执行情况,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预算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事后监督,则主要是通过会计核算资料的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水平,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

3.会计监督除了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外,企业内部制定的计划、预算、定额,以及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都是会计监督的重要依据。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众多会计职能中的两项基本职能,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共同体现了会计管理的本质特征。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也就是执行会计监督的过程。核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监督则是会计工作的灵魂,离开监督,核算就失去了意义。强化会计监督,才能保证经济活动按预期的经济目标运行。会计工作也只有在充分运用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前提下,才能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明确会计对象,对于发挥会计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了解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会计方法,真正发挥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最终实现会计工作目标。

一、会计的对象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由于各单位所属的空间领域如运行情况、工作性质、特点和内容都不尽相同,因而使得各单位的会计对象既有共性的一面,又体现了个性的特点。从各单位会计的共性出发研究会计对象,即会计的一般对象。而从各单位会计的个性出发研究会计对象,即会计的具体对象。为了明确,会计的一般对象应按经济活动的特点,分为营利性单位和非营利性单位两类。

营利性单位,按其职能可分为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施工企业等多种。这类企业要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拥有或控制一部分经济资源,如厂房、设备、原材料、货币资金等,这些资源在会计上称为资产。其中,一部分资产为生产经营创造和提供经营场所和经营手段,另外一部分资产为其提供劳动对象,或是提供用以结算的手段。而企业取得资产只能通过两大途径:一是由投资者投入,二是向银行等单位或个人借人。前者一般构成企业资产的主体,可以供企业长期使用,而投资者则对其投入的资产享有所有权,这种权利在会计上称所有者权益。后者对其投入的资产享有要求企业在约定的时问,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相关债务本息和的索偿权,这一部分权益构成了企业的负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形成后,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会发生增减变动,需要会计进行核算和监督。而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其中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形式取得收入,而收入的取得又以成本、费用的耗费为代价。收入抵减了相应的成本费用后形成了企业的利
润,在交纳了所得税后,形成了企业可供分配的经营成果。因而,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利润的形成与分配,也同样构成了企业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非营利单位,指的是行政、事业单位。这些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为了执行国家和社会赋予的特定任务,一方面要向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按核定的预算领取行政经费,取得相应的资金;另一方面,要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和开支标准,购置必要的资产,支付办公经费等费用开支。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或是按规定上交国家财政和上级单位,或是留待在后续期间使用。资产增减、经费拨交、使用及结存等构成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具体内容。有些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的规定,实行企业化管理,在允许自收自支的同时,国家给予适当的补助,但这些单位的这部分经济活动与营利企业并无本质的区别,其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无论是营利单位,还是非营利单位,尽管经济活动中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具体的会计对象也各有侧重,但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即:

(1)资产的取得与使用;

(2)负债的发生与结算;

(3)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

(4)费用发生与成本的形成;

(5)销售的实现与收入的取得;

(6)利润的形成与分配。

简而言之,会计核算的一般对象就是各单位所发生的、可以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随着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加强,不仅上述六个方面的货币度量信息应为管理当局所重视,甚至一些重要的非确定性量化信息,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会计要素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将会计对象按管理的需求进行科学地分类,这一分类的名称即会计要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此定义,资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即企业的资产都是一定因果关系的结果,或是所有者的原始投人、企业所接受的捐赠,或是因对外举债而形成。

第二,资产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是资产的一项重要特征。也就是说,任何一项资产都能独立地,或与其他资产相结合,在未来的时期里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凡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均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确认。

第三,资产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企业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因而享有所有权所派生出来的资产的其他权益。有些资产,企业虽然没有所有权.但在相对比较长的时间里享有实际的控制、使用和处置权,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要求,这部分经济资源也应作为企业的资产。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即变现能力,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如图11所示)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有:

(1)现金。指企业的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指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

(3)短期投资。指各种随时能够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

(4)应收及预付款。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

(5)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2.非流动资产。即不能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有:

(1)长期投资。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现金



银行存款



短期投资

流动资产

应收帐款



预付帐款



待摊费用



存货等



股票投资
资产

长期投资
债券投资



其他投资



房屋


固定资产
建筑物



机器设备



运输设备等

非流动资产

专利权


无形资产
商标权



土地使用权



非专利技术



商誉等


其他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特种储备物资


1-1
资产


(2)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

(3)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4)其他资产。指不能归人以上各项的资产,包括长期待摊费用、特种储备物资、银行冻结存款、诉讼中的财产等。

()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按照这个定义,负债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负债是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企业目前承担的经济义务。企业由于过去采购材料、添置机器设备等资产,或接受对方提供的劳务等经济业务,如没有及时清算,则企业将承担在今后清偿债务的义务。若没有过去的交易事项,也就不会产生负债。

第二,负债需要企业在今后以资产或劳务的形式予以偿付。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因此,负债的清偿必然会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否则,就不能作为企业的负债来处理。
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如图1-2所示)



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预收账款
流动负债{应付工资
应交税金
应付利润
其他应付款
预提费用等
长期负债f蠢磊款等

1-2负债

l.流动负债。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2.长期负债。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根据定义,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两项特征:

第一,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所享有的要求权,而净资产从数量上等于资产与负债的差额。这种要求权将受到企业资产与负债总额变动的影响。

第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所享有的对净资产的所有权。所有者所享有的对资产的所有权与债权人所享有的索偿权不同,所有权是基于其原始投资所形成的包括资产收益权、处置权等在内的资产权利,而索偿权则是指债权人所享有的要求食业到期还本付息的权利。

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项目(如图13所示)

所有者权益
1-3所有者权益



1.实收资本。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

2.资本公积。指投资者投入或企业由其他来源取得,而归投资者享有,属于公积金性质的资本金,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以及外币资本的汇兑损益等。

3.盈余公积。指按国家有关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公益金等。

4.未分配利润。指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或留存利润。

() 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收人要素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产生收入的经济业务事项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

第二,收入,是指企业所取得的营业收入,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的结果。

第三,收入的实现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人,通常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

收入按其取得的来源分为:

1.主营业务收入。又称基本业务收入。指企业在主要的生产经营业务中产生的收入。例如制造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指企业在主营业务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收入。例如材料的让售收入、技术转让收入、固定资产的出租收入等。

()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要素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有关费用的经济业务事项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

第二,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

第三.费用的发生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通常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是负债的增加。

费用可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

1.直接费用。包括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费用与营业收入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应直接计人生产经营成本,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

2.间接费用。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共同性费用。这些费用同提供的商品与劳务也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需要采用一定的标准分配计人生产经营成本,并与营业收入相配比。

3.期间费用。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等所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营业费用和为组织商品流通而发生的进货费用。期间费用与会计期间直接相联,故期间费用与其发生期的收入相配比,在当期的利润中全额予以抵减。

()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企业的利润通常包括以下项目:

l.营业利润。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各种流转税及附加税费后的余额,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
2.投资净收益。指企业对外投资收入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
3.营业外收支净额。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
4利润总额。指营业利润与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之和。
5.净利润。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差额。
以上六大会计要素,在《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分别作了详细说明。会计要素的划分,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构筑基本会计报表框架的依据,在会计核算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
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

一、会计假设
假设,是指对某一问题和状态所作的临时性的解释。会计假设,又称会计基本前提,是指对会计实务中产生的一些尚未确知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和发展趋势,所作的合乎情理的判断和假定。会计假设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它决定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方向和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四项:
()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指的是会计核算为之服务的对象,就是以每一个单独进行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单位作为会计处理数据和提供信息的范围。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明确了会计人员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所应采取的立场。
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都是十分复杂的,会计人员在处理这些经济业务时,必须首先确定会计服务的对象,即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的确定,必须考虑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会计主体在经济上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它是能独立控制经济资源、承担义务并进行自主经营运作的经济单位。因此,在会计核算上不仅要把会计主体之问的经济关系划分清楚,而且还应把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投资者及企业职工的个人的经济活动相分离。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在核算上应该考虑整体的要求,反映和处理企业的经营活动与财务问题。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同一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并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任何企业,无论是何种组织形式,都是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的部分(如企业的分公司、企业设立的事业部);可以是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会计主体的基本假设,对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进行了有效的界定,有利于正确反映一个经济实体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及承担的经济义务,便于准确计算和提供财务信息。

()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是指一个企业将按照既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持续、正常地经营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因破产而歇业。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提供了时间上的界定。
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中资产计价、收益计量等重大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正是有了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资产才可以选择实际成本来计量,资产才可以划分为流动与非流动两部分,固定资产才可以分期计提折旧,坏账核算才可以采用备抵法。持续经营假设为众多会计核算方法提供了依据。
(三)会计分期假设

又称会计期间假设。是指把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时间间隔相等且又相互衔接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向有关各方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满足经营管理与决策的需求。

会计分期是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从理论上只有等到会计主体的所有经济业务事项最终结束时,才能通过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据以计算有关的财务信息。显然,这是无法满足管理需求的。因此,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提出了会计分期的假定。

通常,习惯上把一年作为一个会计分期,所以又称会计年度。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的是公历年度,即每年的11目至12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出于管理的需求,还可以在会计年度的基础上,具体细分为季度、月份。

会计分期的划分对会计核算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了这一前提,才有诸如跨期摊提等特殊的核算问题,才有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选择。

()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核算要用同一种货币作为记录、核算和反映会计信息的有效手段。

货币计量假定意味着会计核算将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会计核算可以采用多种计量尺度,比如重量、体积等实物量度以及机器小时、工时等时问量度,这其中,货币不是唯一的计量尺度,但却是主要的计量尺度,其他的计量尺度只是起辅助作用。

货币计量假定只能允许企业采用某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其他的货币只能作为辅助记录之用。在我国,企业一般是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生产经营业务以某种人民币以外货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采用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还是应当折算成人民币。

货币计量本身还隐含了币值稳定的假设。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其本身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币值不稳,也就等于用不同的尺度来衡量同一经济业务事项,那么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二、会计原则

会计的一般原则,是指有关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会计核算科学性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绳。《企业会计制度》在参考国外通行的会计原则的基础上,充分总结了我国会计实践的成功经验,将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归纳为13条“一般原则”。根据具体原则所涉及的内容,这13条原则可分为以下两类:

()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以证明经济业务事项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会计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信息要有可验证的证据,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的处理,不同会计人员所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在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的选择上,应持不偏不倚的态度,不得带有主观倾向性。
客观性原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外部有关利益各方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本身不能客观反映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势必无法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情况、进行决策的需要,甚至会产生误导。因此,客观性原则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


2.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在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尽可能满足企业内外有关方面的相关需求。

会计目标就是要为有关各方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最终为信息使用者管理决策所使用,方能体现会计信息的作用。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必须使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相关联。相关性原则也是会计信息的首要特征之一。

3.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可比性原则要求不同的企业,尤其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应使用相同或相类似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及一致的计算口径,使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特征,以保证不同主体间横向的信息比较、分析和汇总,借以判断企业经营绩效的优劣,作出有关的经济决策。

会计核算方法是生成会计信息的基础,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因此成为不同企业会计信息可比的前提。要求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处理方法进行核算,目的就是使企业的会计核算都能建立在相互可比的基础上,满足各方的管理需求。

4.一致性原则,又称一贯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一致性原则的要求与可比性原则不同,它主要是为了满足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的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可比。这一原则在强调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连贯性的同时,也允许企业在会计规范变更或因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采用新的会计原则、程序与方法确能提供更为客观和相关的信息时,可以进行适合的会计变更,但对这种变更必须作出适当的披露。

会计核算中运用一致性原则,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制约和限制会计主体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达到粉饰财务会计信息的目的。

5.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及时性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中应及时地收集经济业务事项的信息,及时地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将会计信息及时地传输到相关的部门及使用者。

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与其相关性密切相联,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处理与传输手段的进步,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会计发展的大势所趋。

6.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清晰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确地表达其内容,确保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简明易懂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完整地把握会计信息内涵,从而更好地加以利用。

7.重要性原则,是指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重要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中对经济业务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换言之,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力求准确,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作出重点说明;而对于那些次要的经济业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整体的真实性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会计核算手续,采用相对简单的会计处理方法,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作合并反映。

重要性原则是成本一效益关系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对重要性的判断要视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是否对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作出相应的职业判断。

()反映会计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

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运用,有助于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2.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会计核算对于收入和费用的业务处理,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备选的会计基础。收付实现制是指以款项的实际收支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与费用的会计制度,也就是不管收人与费用是否属于本会计期,只要在本会计期实际收到或付出货币资金,即作为本会计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反,它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与费用的会计制度,也就是不管收入是否实际收到、支出是否实际付出,只要应该归属本会计期,即作为本会计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是从时问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收付实现制的核心是根据货币资金的实际收付期间来确认收人与费用,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现金流量。而权责发生制的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与费用,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的会计基础,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3.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配比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在确定企业财务成果时,必须使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相互配比。一方面,收人与费用在经济内容上应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同收入的取得是由于发生了与之相应的不同费用;另一方面,收人与费用应保持时间上的一致关系,属于某一期间的费用必须与相同受益期的收入相配比,应归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应与本期发生的费用相对应。

配比原则的运用,使得各会计期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在同一期间内相互配合进行记录和反映,有利于正确计算和考核企业的经营成果。

4.实际成本原则,又称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实际成本指的是企业购建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等价物。实际成本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中对企业资产等会计要素的计量,应当基于经济业务事项的实际交易价格或成本,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一般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历史成本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有助于会计计量结果的检查与控制。而且,按照历史成本核算,也使得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能够建立在实际交易价格的基础上,促进了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可靠。

5.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该支出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该支出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确认支出时,要区分不同性质的支出。凡属于收益性支出的,应全部作为本期的费用,与本会计期间的收入相配比;凡属于资本性支出的.应作为资产处理,并与相应的各个受益期的收入相配比。

划分收盏眭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便于企业正确地计算当期的经营成果,同时,也有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6.谨慎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中,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应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忽略不计可能实现的收益,在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时,应尽可能选用不高估资产、不虚增利润和不夸大所有者权益的处理方法和程序,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建立在较为稳妥可靠的基础上。

运用谨慎原则的会计核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经济风险,使得会计信息既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又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经济利益,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第五节
会计规范体系


会计规范是管理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它以会计理论为基础,既是长期会计工作实践的总结,又是国家财经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
一、会计规范的意义与构成
会计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工作质量涉及包括国家在内的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各种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必须严格执行会计规范的约束,这样会计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会计目标才能实现,各方利益人的合法权利才能得以保障。同时,这也是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会计人员作用的根本前提。完善的会计规范是社会经济有序发展的法律保障。

我国会计规范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三个层次,其基本构成如下:

会计法律是指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简称《会计法》)。《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规范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行政法规依据《会计法》,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例如现已颁布实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总会计师条例》等。
会计规章是指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的内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务有关部门根据其职责制定的,经财政部审核批准的有关会计规范性文件,如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与国家档案管理局联合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同《宪法》和会计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并发布的地方性会计规范文件,也是会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以上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内容分析,其核心内容是《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二、《会计法》
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是在19851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通过的,后经199312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重新修订。199910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会计法》的再次修订,于200071日正式开始施行。
《会计法》共752条,其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总则,规定了《会计法》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依法设账的基本要求,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对会计人员的法律保护,以及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等内容。
第二章,会计核算,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目核对,会计处理方法,或有事项的披露,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记录文字,以及会计档案管理等制度。
第三章,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规定了公司、企业确认、计量、记录会计要素的基本要求,以及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禁IE性规定。
第四章,会计监督,规定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相关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对违法会计行为的检举,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以及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
第五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规定了会计机构的设置,总会计师的设置,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会计人员从业资格,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职资格,会计人员业务培训与教育,以及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
第六章,法律责任,规定了违反《会计法》的具体表现,以及违法单位和违法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规定了该法施行的日期等内容。
《会计法》的修订及颁布施行,对于建立健全会计工作的正妻鳘孑,塑,对会计工作的监管,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和严肃法纪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会计法》的内容还将进一步的完善。
三、会计准则
根据《会计法》制定的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规范,是评价会计工作的准绳,是制定各类会计核算制度的依据。各个单位的经济业务事项纷繁复杂,各具特点,为了使各会计主体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被信息使用者理解和利用,就需要制定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人员的统一规范,指导会计业务处理。
会计准则按适用单位的经营性质,可分为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19921130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这是我国首次颁布的会计准则,199371日起在全国实施。1997528日颁布,199811日。开始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
会计准则按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概括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变:曼{十核算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依据,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的规则和程序。《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首部基本会计准则,共1066条,其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总则,说明了会计准则的性质,制定依据.适用范围,会计假设,以及会计记账方法,会计记录文字。

第二章,一般原则,提出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资产。

第四章,负债。

第五章,所有者权益。

第六章,收人。

第七章,费用。

第八章,利润。

以上六章分别规定了会汁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原则性规定。

第九章,财务报告,分别说明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附注、附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和报送要求。

第十章,附则,规定了该准则实施的日期等内容。

基本会计准则是各行业、各种所有制企业必须共同遵守的会计核算基本规则,对制定具体会计准则具有指导作用。

具体会计准则是以基本会计准则为依据,对某些会计核算业务制定的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具体业务会计准则。指根据基本会计准则某一方面内容,所作的具体化规定,例如现金流量表准则、收入准则等。具体会计准则针对经济业务事项的具体业务处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2.特殊业务会计准则。特殊业务不能采用一般的会计业务处理办法,所以只能根据其特殊性,作出特殊的会计处理规定。例如物价变动会计准则等。

3特殊行业会计准则。某些行业,如采掘业等,其经营活动与一般企业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而也需要采用特殊的会计处理规定。

目前,我国已颁布或修订施行的具体会计准则,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等。
四、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是以会计准则为依据所制定的具体规章、方法、程序等。会计制度按制定单位的不同,可分为:由财政部制定发布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由单位自行制定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制定的单位内部会计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我国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的重要形式。我国的会计制度分为企业会计制度和预算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是从事生产经营业务,以营利为目的企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财政部曾经先后制定了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等13个不同行业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制度是国家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

随着我国会计核算模式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分行业、分所有制的会计核算制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要求,财政部已开始着手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基本的思路是:打破行业、所有制的组织形式的界限,建立企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兼顾小规模企业不对外直接筹资的特点,制定小规模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考虑到金融性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制定金融性企业会计核算制度。20001229日,《企业会计制度》正式出台,并于20011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

企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主要规范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并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科目和报表填制方式作出说明。为方便企业进行会计核算,还将针对特殊业务和特殊行业的基本业务作出一些相应的补充规定,尤其是针对具体行业的特殊经济业务核算程序加以指导。
第六节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执行和完成会计目标的技术手段。一般认为,会计方法应至少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方法的基础,其他的会计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的延伸与发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采用的专门方法。在传统的手工操作系统下,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指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方法。

一、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的名称。由于会计对象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必须通过科学分类的方法,才能将它系统地反映出来。企业可以选用国家统一会计
制度设置的会计科目,也可以根据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内容自行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在账簿中设置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用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专门方法。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对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方面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同时进行记录的方法。任何一项经济业务事项,都会引起起码两个方面的变化,或同时出现增减,或此增彼减。这种变化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如果采取单式记账法,只能对其中的一种变化进行核算和监督,无法全面地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的全貌。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通过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明确经济责任人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为了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可靠、完整、正确而采用的方法。它不仅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也是会计监督的重要方式。对于任何一项经济业务事项,都应根据实际发生和完成的情况填制或取得会计凭证,经有关部门和人员审核无误后,方可登记账簿。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有效手段。
四、登记账簿

会计账簿是指由具有规定格式的账页所组成,用以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簿籍。登记账簿,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分门别类地记人有关簿籍的专门方法。账簿是将会计凭证中分散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分类、汇总、系统记录的信息载体。账簿记录的资料,是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依据。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就是将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费用,按照一定对象进行归集,借以明确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专门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考核各企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程度,进而为成本控制、价格决策和经营成果的确定提供有用资料。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结算款项进行清查盘点,以查明其实物量和价值量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保证账实相符,从而确保财务会计报告的数据真实可靠。同时,财产清查也是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充分挖掘财产物资潜力,明确经济责任,强化会计监督的重要制度。
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根据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概括地、综合地反映各单位在一定时期经济活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书面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对日常核算的总结,是在账簿记录基础上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进一步加工整理,也是进行会汁分析、会计检查、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的重要依据。

上述七种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扫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时,首先要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然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登记账簿;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进行归集并按一定的对象定期计算成本;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核对账目;在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资料,定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从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开始,到登记账簿,直至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即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核算工作。企业在持续的经营期间,这一工作流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至企业停业清算。因此,这一会计核算程序称之为会计循环。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2.如何理解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3.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如何理解
4.试举倒说明会计的一般对象是可以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5.企业会计要素有哪些?会计要素具体可以分为哪几类?
6.如何理解会计的基本假设?
7.会计核算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8.试说明会计规范体系的结构及基本内容。
9.什么是会计准则?简述会计基本准则的内容。
10.什么是会计核算方法?简述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

第一节
会计与会计学

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只要有经济活动存在,就必然有会计。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会计总是沿着“经济发展——管理加强——会计进步”的道路循序渐进,并不断得以完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会计体现了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会计与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衣、食、住、行,因而需要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而生活资料的生产又离不开生产资料的生产。无论是生活资料的生产,还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都是人们运用劳动工具,耗费时间,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结果。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物化劳动与活劳动耗费的过程。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初期,人们在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将生产活动过程中的有关内容加以记录,并计算生产活动中的数量方面的必要性,由此产生了原始的会计行为.即会计的最初形式:计量与计算。但会计在人类社会早期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只有在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出现了剩余产品以后.基于对剩余产品的管理目的,会计才逐渐从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演变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即使如此,会计仍不是一种独立的计量与记录活动。它从其他的计量与记录活动中分离出来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会计的起源甚早。在缺乏语言与文字交流的时代,人们通过发明与运用一些简单的|己录符号,包括诸如结绳记事、十指算数、刻木记事、刻契记事等原始记录行为.对产品的生产与分配加以记录、计算。
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根据史籍的记载,我国古代王朝一般都委任专职官员管理会计工作,掌管官厅财产,计算财政收支。“会计”一词最早出现于周代,在《周礼》一书中,曾提到“司会”一职为“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意即对收支的记录、计算、汇总和考核的司会职能。周秦时代,已有定期的会计报表和会计账册,实行单式的收付记账方法。西周时,除没有“司会”外,还另有“月计”、“岁会”等职位: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会计也愈加进步。宋代把财政收人分为“元管”、“新收”、“已支”和“现在”四个部分,用以计算财产的增减变化及结果的情况。这一方法经元代传至明初后,发展成为“四柱式”的基本平衡公式,即: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其含义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和期末结存,属于一种永续盘存的制度,是对财产物资来龙去脉的静态反映。账簿的设置方面,元代官厅已设有钱帛簿、金银簿和军储簿等分户账。到了明清,账簿设置中既有按经济业务事翟的发生时间设置的流水簿(日记账),也有按经济业务事项的性质设置的誊清簿(分类账)。明末清初封建经济达到鼎盛时,商业和手工业非常繁荣,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进一步推进了簿记的发展,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也就是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收入)、“缴”(支出)、“存’’(资产)、“该,,(资本及负债)四大类,在账簿登记上,利用上下垂直登记的方法,上格为天,记收;下格为地,记付。所有账项均在上下两格相等登记,称之为“天地合”。同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用以计算盈亏的平衡公式:

进一缴=存一该
以这一公式为基础,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且两表计算的盈亏应当相等,称之为“合龙门”,借以建立起两张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随着会计的发展,人们对会计的认识也进一步深人,清朝焦循所著的《孟子正义》,对会计作出了“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的新的诠释。
我国的古代会计,重点是朝廷的官厅会计,四柱清册、龙门账、天地合账等显示了我国古代中式簿记的特色,在当时处于世界会计领域的领先地位。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会计挺期处于中式与西式簿记并存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在财政部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现为会计管理司)主管全囤的会汁事务,并且基于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会计规范,加强了对会计工作的组织与领导。1985年,全国人大制定并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工作从此进入了法治阶段。此后,为了进一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财政部于1992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于19937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转折。自19975月至今,还陆续出台了一批企业会计的具体准则,其具体实施将逐步引导我国会计工作与国际会计惯例相接轨。199910月,全国人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作了继1993年之后的再次修改。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012月,《企业会计制度》正式出台,会计法律规范体系更趋完善。
()国外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史也很久远。早在印度太古共同体的氏族公社时期,农业生产中已有了记账员登记收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会计的要求并不高,以至于无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都长期处于单式簿记阶段。14世纪,当时的欧洲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成为商业、高利贷业和银行业的中心。1411年,在当时佛罗伦萨银行开始使用借贷记账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乔里在他的专著《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中系统地总结了这一复式记账方法,为这一复式记账方法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的爆发,促进TI商业的大发展,工业规模空前扩大,生产过程日益复杂,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成本会计应运而生。到了19世纪,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股份公司组织形式的普及,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加上各国的工商税收制度逐渐完善,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促使会计人员在社会上形成一个专门的职业。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跨国公司,并开始广泛推行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管理会计由此产生。同时,为了使会计工作更趋于规范,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西方各国开始先后研究和制订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46年,电子计算机问世,此后很快应用于经济信息的处理。NT 20世纪60年代,COBOLBASIC两种高级语言已成功运用于会计领域。70年代后期开始,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迅速普及,产生了会计电算化。而20世纪末网络技术的出现,为会计信息化再次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成为现代会计发展最新、最有力的“催化剂”。
二、会计学及其分支
会计是会计学的实践内容和存在基础,会计学则是会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抽象。如上所述,会计在我国和其他文明古国渊源流长,同样,形成专门的会计理论与方法,总结会计活动的自身规律性,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15世纪复式记账的系统总结开始,直至本世纪初才发展到能比较完整地论述会计循环实务,而有组织的研究会计理论的历史,至今也不足百年。但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学的研究内容日益丰富,发展的速度也日渐加快,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科学与管理科学相融合的学科。就会计学的社会属性着眼,由于它应用了一系列的经济理论和范畴来研究和建立起会计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因此会计学属于经济科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会计学利用了数学和管理科学的技术,以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和成本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也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学既体现了会计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体现了会计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以会计学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推测,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学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与相互渗透,边缘学科将日渐增多,其研究内容与方法也将得以丰富与拓展。
会计学按其所涉及的内容,一般可分为营利组织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营利组织会计,又称企业会计,即将以营利为目标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的会计门类。非营利组织会计,又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即以机关单位和学校等事业机构作为服务对象的会计门类。

会计学按其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学等。

基础会计阐明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及技术应用,研究会计核算从凭证到账簿到报表的处理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财务会计阐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财务会计中诸如外币业务、租赁业务、兼并、清算以及物价变动等特殊的财务会计问题。

成本会计阐明成本预测、计划、分析、控制等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研究通过成本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

管理会计阐明如何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运用数学和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包括计划控制、责任成本效益分析等一系列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分析。

审计学阐明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效益性进行检查监督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三个方面的内容。

此外,会计学的分支还包括研究会计工作的组织原则和形式的“会计制度设计”,研究会计本质、对象、职能、属性、概念、原则、计量等理论问题的“会计理论”,研究会计产生和发展历史的“会计史”,研究中国会计与外国会计相同、相近与不同之处的“比较会计”,研究国际会计协调的“国际会计”,研究会计信息化处理的“电算化会计”等等。

会计学按其应用的部门,可分为制造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农业会计、施工企业会汁、交通运输企业会计、饮食服务业会计和预算会计等。

目前,会计教学中一般采用会计研究领域的分类方法,取代传统的以应用部门分类的方法。随着会计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的会计学体系将更加成熟。
第二节
会计的本质与职能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以及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工作现象,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什么功能,至今会计界难以形成高度统一的认识。作为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的本质与职能将随着经济管理活动的不断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含义。

一、会计的本质


会计产生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并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会计的定义,即会计的本质的研究,也相应地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而且,从不同的历史角度对会计进行考察的结果,形成了对会计本质问题的不同认识。

会计离不开计量,会计最初的行为即体现为汁量活动。由于不同的计量单位缺乏可比性,因为人们逐渐地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摸索出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的会计计量方法,用于描
述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借以确定经济活动的结果。所以,从早期的会训实践活动考察,会计是一种计量技术。

随着会计活动涉及的领域日渐广泛,会计活动涉及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会计从一种计量技术演化成为“监督和管理物质生产过程的方法”,种在特定社会制度下的“绎济管理丁具”。这些理论观点限于当时会计发展的状况,过于贬低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本身所具有的能动性,因而被淘汰出会汁发展的历史舞台。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组织形式中,会计运用货币为主要量度,计量、记录企业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等的增减变化,以及经济业务事项的执行情况及结果。会计核算资料成为沟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桥梁,会计工作也因此成为了落实经营管理责任的载体。

对会计本质的论断林林总总,然而对现代会计本质的认识,最终归结在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两大观点上。

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对经济活动中的财产物资、债权债务、劳动耗费等啄始数据的采集、加工和处理,产生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并向利益攸关的各个方面传输,以供各方进行经济决策和管理使用。所以,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管理活动论则认为,会计主要是通过货币量度,对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财产物资、债权债务、劳动耗费等增减变化,采用系统计量、记录、分析、报告、检查等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手段,对经济活动实施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它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会计是指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借助于专门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和监督,并产生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是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本身所固有的功能。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不同,导致对会计的本质认识的差异,因而剥会计职能的理解也不尽一致。尽管理论界对会计职能存在着种种评说,但关于会计的基本职能,无外乎核算和监督两项。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提到的,会计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

()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指会计工作主要采用价值形式,运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信息的功能。

会计核算职能具体体现为以下二个方面的特征:

1.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E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会计核算虽然也部分地采用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但这些量度只是作为对货币量度的补充,会计核算主要还是利用货币计量,运用记录、计算、分类、汇总等一·系列方法,以财务会计报告为主要形式,来综合地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的过程及结果。

2.会计核算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所作的连续、系统、完整的反映。会计的核算职能不仅仅是经济活动事后的记账、算账和报账,同样也体现在事前的预测、决策和事中对经济活动的实时控制,从页形成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兼备的会计信息,使会计成为能反映客观经济活动规律的有序整体。

3.会计核算严格地以凭证为依据,真实地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真实性是会计核算信息有用性的根本前提。依据这一要求,不仅事后核算的会计数据来源应该是客观真实的,而且,作为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的依据也应以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为前提。

()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另一项基本职能,是指会计主要利用核算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实施分析、控制、检查、考核、指导等,促使经济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并取得最佳效果的职能。会计监督职能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会计监督的主要依据是价值指标。会计核算主要通过价值量度来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而会计监督就是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进行的全面监督。

2.会计监督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监督。事前的监督主要是利用事前的会计核算资料检查预测和决策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确立经营目标;事中监督主要是结合会计核算资料,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检查会计规范、计划、预算等的执行情况,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预算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事后监督,则主要是通过会计核算资料的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水平,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

3.会计监督除了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外,企业内部制定的计划、预算、定额,以及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都是会计监督的重要依据。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众多会计职能中的两项基本职能,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共同体现了会计管理的本质特征。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也就是执行会计监督的过程。核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监督则是会计工作的灵魂,离开监督,核算就失去了意义。强化会计监督,才能保证经济活动按预期的经济目标运行。会计工作也只有在充分运用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前提下,才能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明确会计对象,对于发挥会计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了解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会计方法,真正发挥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最终实现会计工作目标。

一、会计的对象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由于各单位所属的空间领域如运行情况、工作性质、特点和内容都不尽相同,因而使得各单位的会计对象既有共性的一面,又体现了个性的特点。从各单位会计的共性出发研究会计对象,即会计的一般对象。而从各单位会计的个性出发研究会计对象,即会计的具体对象。为了明确,会计的一般对象应按经济活动的特点,分为营利性单位和非营利性单位两类。

营利性单位,按其职能可分为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施工企业等多种。这类企业要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拥有或控制一部分经济资源,如厂房、设备、原材料、货币资金等,这些资源在会计上称为资产。其中,一部分资产为生产经营创造和提供经营场所和经营手段,另外一部分资产为其提供劳动对象,或是提供用以结算的手段。而企业取得资产只能通过两大途径:一是由投资者投入,二是向银行等单位或个人借人。前者一般构成企业资产的主体,可以供企业长期使用,而投资者则对其投入的资产享有所有权,这种权利在会计上称所有者权益。后者对其投入的资产享有要求企业在约定的时问,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相关债务本息和的索偿权,这一部分权益构成了企业的负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形成后,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会发生增减变动,需要会计进行核算和监督。而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其中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形式取得收入,而收入的取得又以成本、费用的耗费为代价。收入抵减了相应的成本费用后形成了企业的利
润,在交纳了所得税后,形成了企业可供分配的经营成果。因而,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利润的形成与分配,也同样构成了企业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非营利单位,指的是行政、事业单位。这些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为了执行国家和社会赋予的特定任务,一方面要向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按核定的预算领取行政经费,取得相应的资金;另一方面,要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和开支标准,购置必要的资产,支付办公经费等费用开支。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或是按规定上交国家财政和上级单位,或是留待在后续期间使用。资产增减、经费拨交、使用及结存等构成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具体内容。有些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的规定,实行企业化管理,在允许自收自支的同时,国家给予适当的补助,但这些单位的这部分经济活动与营利企业并无本质的区别,其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无论是营利单位,还是非营利单位,尽管经济活动中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具体的会计对象也各有侧重,但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即:

(1)资产的取得与使用;

(2)负债的发生与结算;

(3)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

(4)费用发生与成本的形成;

(5)销售的实现与收入的取得;

(6)利润的形成与分配。

简而言之,会计核算的一般对象就是各单位所发生的、可以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随着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加强,不仅上述六个方面的货币度量信息应为管理当局所重视,甚至一些重要的非确定性量化信息,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会计要素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将会计对象按管理的需求进行科学地分类,这一分类的名称即会计要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此定义,资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即企业的资产都是一定因果关系的结果,或是所有者的原始投人、企业所接受的捐赠,或是因对外举债而形成。

第二,资产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是资产的一项重要特征。也就是说,任何一项资产都能独立地,或与其他资产相结合,在未来的时期里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凡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均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确认。

第三,资产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企业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因而享有所有权所派生出来的资产的其他权益。有些资产,企业虽然没有所有权.但在相对比较长的时间里享有实际的控制、使用和处置权,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要求,这部分经济资源也应作为企业的资产。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即变现能力,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如图11所示)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有:

(1)现金。指企业的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指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

(3)短期投资。指各种随时能够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

(4)应收及预付款。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

(5)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2.非流动资产。即不能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有:

(1)长期投资。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现金



银行存款



短期投资

流动资产

应收帐款



预付帐款



待摊费用



存货等



股票投资
资产

长期投资
债券投资



其他投资



房屋


固定资产
建筑物



机器设备



运输设备等

非流动资产

专利权


无形资产
商标权



土地使用权



非专利技术



商誉等


其他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特种储备物资


1-1
资产


(2)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

(3)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4)其他资产。指不能归人以上各项的资产,包括长期待摊费用、特种储备物资、银行冻结存款、诉讼中的财产等。

()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按照这个定义,负债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负债是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企业目前承担的经济义务。企业由于过去采购材料、添置机器设备等资产,或接受对方提供的劳务等经济业务,如没有及时清算,则企业将承担在今后清偿债务的义务。若没有过去的交易事项,也就不会产生负债。

第二,负债需要企业在今后以资产或劳务的形式予以偿付。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因此,负债的清偿必然会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否则,就不能作为企业的负债来处理。
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如图1-2所示)



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预收账款
流动负债{应付工资
应交税金
应付利润
其他应付款
预提费用等
长期负债f蠢磊款等

1-2负债

l.流动负债。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2.长期负债。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根据定义,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两项特征:

第一,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所享有的要求权,而净资产从数量上等于资产与负债的差额。这种要求权将受到企业资产与负债总额变动的影响。

第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所享有的对净资产的所有权。所有者所享有的对资产的所有权与债权人所享有的索偿权不同,所有权是基于其原始投资所形成的包括资产收益权、处置权等在内的资产权利,而索偿权则是指债权人所享有的要求食业到期还本付息的权利。

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项目(如图13所示)

所有者权益
1-3所有者权益



1.实收资本。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

2.资本公积。指投资者投入或企业由其他来源取得,而归投资者享有,属于公积金性质的资本金,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以及外币资本的汇兑损益等。

3.盈余公积。指按国家有关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公益金等。

4.未分配利润。指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或留存利润。

() 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收人要素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产生收入的经济业务事项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

第二,收入,是指企业所取得的营业收入,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的结果。

第三,收入的实现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人,通常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

收入按其取得的来源分为:

1.主营业务收入。又称基本业务收入。指企业在主要的生产经营业务中产生的收入。例如制造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指企业在主营业务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收入。例如材料的让售收入、技术转让收入、固定资产的出租收入等。

()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要素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有关费用的经济业务事项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

第二,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

第三.费用的发生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通常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是负债的增加。

费用可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

1.直接费用。包括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费用与营业收入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应直接计人生产经营成本,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

2.间接费用。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共同性费用。这些费用同提供的商品与劳务也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需要采用一定的标准分配计人生产经营成本,并与营业收入相配比。

3.期间费用。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等所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营业费用和为组织商品流通而发生的进货费用。期间费用与会计期间直接相联,故期间费用与其发生期的收入相配比,在当期的利润中全额予以抵减。

()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企业的利润通常包括以下项目:

l.营业利润。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各种流转税及附加税费后的余额,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
2.投资净收益。指企业对外投资收入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
3.营业外收支净额。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
4利润总额。指营业利润与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之和。
5.净利润。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差额。
以上六大会计要素,在《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分别作了详细说明。会计要素的划分,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构筑基本会计报表框架的依据,在会计核算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
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

一、会计假设
假设,是指对某一问题和状态所作的临时性的解释。会计假设,又称会计基本前提,是指对会计实务中产生的一些尚未确知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和发展趋势,所作的合乎情理的判断和假定。会计假设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它决定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方向和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四项:
()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指的是会计核算为之服务的对象,就是以每一个单独进行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单位作为会计处理数据和提供信息的范围。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明确了会计人员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所应采取的立场。
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都是十分复杂的,会计人员在处理这些经济业务时,必须首先确定会计服务的对象,即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的确定,必须考虑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会计主体在经济上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它是能独立控制经济资源、承担义务并进行自主经营运作的经济单位。因此,在会计核算上不仅要把会计主体之问的经济关系划分清楚,而且还应把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投资者及企业职工的个人的经济活动相分离。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在核算上应该考虑整体的要求,反映和处理企业的经营活动与财务问题。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同一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并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任何企业,无论是何种组织形式,都是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的部分(如企业的分公司、企业设立的事业部);可以是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会计主体的基本假设,对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进行了有效的界定,有利于正确反映一个经济实体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及承担的经济义务,便于准确计算和提供财务信息。

()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是指一个企业将按照既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持续、正常地经营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因破产而歇业。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提供了时间上的界定。
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中资产计价、收益计量等重大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正是有了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资产才可以选择实际成本来计量,资产才可以划分为流动与非流动两部分,固定资产才可以分期计提折旧,坏账核算才可以采用备抵法。持续经营假设为众多会计核算方法提供了依据。
(三)会计分期假设

又称会计期间假设。是指把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时间间隔相等且又相互衔接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向有关各方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满足经营管理与决策的需求。

会计分期是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从理论上只有等到会计主体的所有经济业务事项最终结束时,才能通过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据以计算有关的财务信息。显然,这是无法满足管理需求的。因此,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提出了会计分期的假定。

通常,习惯上把一年作为一个会计分期,所以又称会计年度。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的是公历年度,即每年的11目至12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出于管理的需求,还可以在会计年度的基础上,具体细分为季度、月份。

会计分期的划分对会计核算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了这一前提,才有诸如跨期摊提等特殊的核算问题,才有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选择。

()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核算要用同一种货币作为记录、核算和反映会计信息的有效手段。

货币计量假定意味着会计核算将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会计核算可以采用多种计量尺度,比如重量、体积等实物量度以及机器小时、工时等时问量度,这其中,货币不是唯一的计量尺度,但却是主要的计量尺度,其他的计量尺度只是起辅助作用。

货币计量假定只能允许企业采用某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其他的货币只能作为辅助记录之用。在我国,企业一般是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生产经营业务以某种人民币以外货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采用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还是应当折算成人民币。

货币计量本身还隐含了币值稳定的假设。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其本身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币值不稳,也就等于用不同的尺度来衡量同一经济业务事项,那么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二、会计原则

会计的一般原则,是指有关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会计核算科学性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绳。《企业会计制度》在参考国外通行的会计原则的基础上,充分总结了我国会计实践的成功经验,将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归纳为13条“一般原则”。根据具体原则所涉及的内容,这13条原则可分为以下两类:

()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以证明经济业务事项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会计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信息要有可验证的证据,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的处理,不同会计人员所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在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的选择上,应持不偏不倚的态度,不得带有主观倾向性。
客观性原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外部有关利益各方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本身不能客观反映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势必无法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情况、进行决策的需要,甚至会产生误导。因此,客观性原则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


2.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在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尽可能满足企业内外有关方面的相关需求。

会计目标就是要为有关各方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最终为信息使用者管理决策所使用,方能体现会计信息的作用。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必须使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相关联。相关性原则也是会计信息的首要特征之一。

3.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可比性原则要求不同的企业,尤其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应使用相同或相类似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及一致的计算口径,使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特征,以保证不同主体间横向的信息比较、分析和汇总,借以判断企业经营绩效的优劣,作出有关的经济决策。

会计核算方法是生成会计信息的基础,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因此成为不同企业会计信息可比的前提。要求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处理方法进行核算,目的就是使企业的会计核算都能建立在相互可比的基础上,满足各方的管理需求。

4.一致性原则,又称一贯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一致性原则的要求与可比性原则不同,它主要是为了满足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的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可比。这一原则在强调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连贯性的同时,也允许企业在会计规范变更或因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采用新的会计原则、程序与方法确能提供更为客观和相关的信息时,可以进行适合的会计变更,但对这种变更必须作出适当的披露。

会计核算中运用一致性原则,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制约和限制会计主体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达到粉饰财务会计信息的目的。

5.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及时性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中应及时地收集经济业务事项的信息,及时地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将会计信息及时地传输到相关的部门及使用者。

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与其相关性密切相联,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处理与传输手段的进步,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会计发展的大势所趋。

6.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清晰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确地表达其内容,确保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简明易懂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完整地把握会计信息内涵,从而更好地加以利用。

7.重要性原则,是指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重要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中对经济业务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换言之,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力求准确,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作出重点说明;而对于那些次要的经济业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整体的真实性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会计核算手续,采用相对简单的会计处理方法,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作合并反映。

重要性原则是成本一效益关系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对重要性的判断要视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是否对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作出相应的职业判断。

()反映会计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

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运用,有助于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2.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会计核算对于收入和费用的业务处理,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备选的会计基础。收付实现制是指以款项的实际收支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与费用的会计制度,也就是不管收人与费用是否属于本会计期,只要在本会计期实际收到或付出货币资金,即作为本会计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反,它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与费用的会计制度,也就是不管收入是否实际收到、支出是否实际付出,只要应该归属本会计期,即作为本会计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是从时问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收付实现制的核心是根据货币资金的实际收付期间来确认收人与费用,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现金流量。而权责发生制的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与费用,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的会计基础,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3.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配比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在确定企业财务成果时,必须使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相互配比。一方面,收人与费用在经济内容上应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同收入的取得是由于发生了与之相应的不同费用;另一方面,收人与费用应保持时间上的一致关系,属于某一期间的费用必须与相同受益期的收入相配比,应归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应与本期发生的费用相对应。

配比原则的运用,使得各会计期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在同一期间内相互配合进行记录和反映,有利于正确计算和考核企业的经营成果。

4.实际成本原则,又称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实际成本指的是企业购建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等价物。实际成本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中对企业资产等会计要素的计量,应当基于经济业务事项的实际交易价格或成本,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一般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历史成本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有助于会计计量结果的检查与控制。而且,按照历史成本核算,也使得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能够建立在实际交易价格的基础上,促进了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可靠。

5.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该支出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该支出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确认支出时,要区分不同性质的支出。凡属于收益性支出的,应全部作为本期的费用,与本会计期间的收入相配比;凡属于资本性支出的.应作为资产处理,并与相应的各个受益期的收入相配比。

划分收盏眭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便于企业正确地计算当期的经营成果,同时,也有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6.谨慎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中,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应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忽略不计可能实现的收益,在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时,应尽可能选用不高估资产、不虚增利润和不夸大所有者权益的处理方法和程序,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建立在较为稳妥可靠的基础上。

运用谨慎原则的会计核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经济风险,使得会计信息既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又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经济利益,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第五节
会计规范体系


会计规范是管理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它以会计理论为基础,既是长期会计工作实践的总结,又是国家财经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
一、会计规范的意义与构成
会计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工作质量涉及包括国家在内的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各种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必须严格执行会计规范的约束,这样会计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会计目标才能实现,各方利益人的合法权利才能得以保障。同时,这也是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会计人员作用的根本前提。完善的会计规范是社会经济有序发展的法律保障。

我国会计规范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三个层次,其基本构成如下:

会计法律是指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简称《会计法》)。《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规范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行政法规依据《会计法》,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例如现已颁布实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总会计师条例》等。
会计规章是指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的内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务有关部门根据其职责制定的,经财政部审核批准的有关会计规范性文件,如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与国家档案管理局联合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同《宪法》和会计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并发布的地方性会计规范文件,也是会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以上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内容分析,其核心内容是《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二、《会计法》
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是在19851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通过的,后经199312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重新修订。199910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会计法》的再次修订,于200071日正式开始施行。
《会计法》共752条,其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总则,规定了《会计法》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依法设账的基本要求,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对会计人员的法律保护,以及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等内容。
第二章,会计核算,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目核对,会计处理方法,或有事项的披露,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记录文字,以及会计档案管理等制度。
第三章,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规定了公司、企业确认、计量、记录会计要素的基本要求,以及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禁IE性规定。
第四章,会计监督,规定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相关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对违法会计行为的检举,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以及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
第五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规定了会计机构的设置,总会计师的设置,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会计人员从业资格,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职资格,会计人员业务培训与教育,以及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
第六章,法律责任,规定了违反《会计法》的具体表现,以及违法单位和违法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规定了该法施行的日期等内容。
《会计法》的修订及颁布施行,对于建立健全会计工作的正妻鳘孑,塑,对会计工作的监管,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和严肃法纪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会计法》的内容还将进一步的完善。
三、会计准则
根据《会计法》制定的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规范,是评价会计工作的准绳,是制定各类会计核算制度的依据。各个单位的经济业务事项纷繁复杂,各具特点,为了使各会计主体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被信息使用者理解和利用,就需要制定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人员的统一规范,指导会计业务处理。
会计准则按适用单位的经营性质,可分为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19921130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这是我国首次颁布的会计准则,199371日起在全国实施。1997528日颁布,199811日。开始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
会计准则按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概括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变:曼{十核算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依据,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的规则和程序。《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首部基本会计准则,共1066条,其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总则,说明了会计准则的性质,制定依据.适用范围,会计假设,以及会计记账方法,会计记录文字。

第二章,一般原则,提出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资产。

第四章,负债。

第五章,所有者权益。

第六章,收人。

第七章,费用。

第八章,利润。

以上六章分别规定了会汁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原则性规定。

第九章,财务报告,分别说明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附注、附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和报送要求。

第十章,附则,规定了该准则实施的日期等内容。

基本会计准则是各行业、各种所有制企业必须共同遵守的会计核算基本规则,对制定具体会计准则具有指导作用。

具体会计准则是以基本会计准则为依据,对某些会计核算业务制定的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具体业务会计准则。指根据基本会计准则某一方面内容,所作的具体化规定,例如现金流量表准则、收入准则等。具体会计准则针对经济业务事项的具体业务处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2.特殊业务会计准则。特殊业务不能采用一般的会计业务处理办法,所以只能根据其特殊性,作出特殊的会计处理规定。例如物价变动会计准则等。

3特殊行业会计准则。某些行业,如采掘业等,其经营活动与一般企业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而也需要采用特殊的会计处理规定。

目前,我国已颁布或修订施行的具体会计准则,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等。
四、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是以会计准则为依据所制定的具体规章、方法、程序等。会计制度按制定单位的不同,可分为:由财政部制定发布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由单位自行制定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制定的单位内部会计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我国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的重要形式。我国的会计制度分为企业会计制度和预算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是从事生产经营业务,以营利为目的企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财政部曾经先后制定了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等13个不同行业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制度是国家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

随着我国会计核算模式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分行业、分所有制的会计核算制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要求,财政部已开始着手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基本的思路是:打破行业、所有制的组织形式的界限,建立企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兼顾小规模企业不对外直接筹资的特点,制定小规模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考虑到金融性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制定金融性企业会计核算制度。20001229日,《企业会计制度》正式出台,并于20011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

企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主要规范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并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科目和报表填制方式作出说明。为方便企业进行会计核算,还将针对特殊业务和特殊行业的基本业务作出一些相应的补充规定,尤其是针对具体行业的特殊经济业务核算程序加以指导。
第六节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执行和完成会计目标的技术手段。一般认为,会计方法应至少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方法的基础,其他的会计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的延伸与发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采用的专门方法。在传统的手工操作系统下,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指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方法。

一、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的名称。由于会计对象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必须通过科学分类的方法,才能将它系统地反映出来。企业可以选用国家统一会计
制度设置的会计科目,也可以根据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内容自行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在账簿中设置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用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专门方法。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对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方面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同时进行记录的方法。任何一项经济业务事项,都会引起起码两个方面的变化,或同时出现增减,或此增彼减。这种变化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如果采取单式记账法,只能对其中的一种变化进行核算和监督,无法全面地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的全貌。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通过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明确经济责任人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为了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可靠、完整、正确而采用的方法。它不仅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也是会计监督的重要方式。对于任何一项经济业务事项,都应根据实际发生和完成的情况填制或取得会计凭证,经有关部门和人员审核无误后,方可登记账簿。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有效手段。
四、登记账簿

会计账簿是指由具有规定格式的账页所组成,用以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簿籍。登记账簿,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分门别类地记人有关簿籍的专门方法。账簿是将会计凭证中分散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分类、汇总、系统记录的信息载体。账簿记录的资料,是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依据。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就是将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费用,按照一定对象进行归集,借以明确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专门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考核各企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程度,进而为成本控制、价格决策和经营成果的确定提供有用资料。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结算款项进行清查盘点,以查明其实物量和价值量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保证账实相符,从而确保财务会计报告的数据真实可靠。同时,财产清查也是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充分挖掘财产物资潜力,明确经济责任,强化会计监督的重要制度。
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根据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概括地、综合地反映各单位在一定时期经济活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书面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对日常核算的总结,是在账簿记录基础上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进一步加工整理,也是进行会汁分析、会计检查、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的重要依据。

上述七种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扫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时,首先要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然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登记账簿;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进行归集并按一定的对象定期计算成本;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核对账目;在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资料,定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从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开始,到登记账簿,直至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即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核算工作。企业在持续的经营期间,这一工作流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至企业停业清算。因此,这一会计核算程序称之为会计循环。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2.如何理解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3.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如何理解
4.试举倒说明会计的一般对象是可以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5.企业会计要素有哪些?会计要素具体可以分为哪几类?
6.如何理解会计的基本假设?
7.会计核算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8.试说明会计规范体系的结构及基本内容。
9.什么是会计准则?简述会计基本准则的内容。
10.什么是会计核算方法?简述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

第一节
会计与会计学

会计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只要有经济活动存在,就必然有会计。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会计总是沿着“经济发展——管理加强——会计进步”的道路循序渐进,并不断得以完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会计体现了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会计与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衣、食、住、行,因而需要消费一定的生活资料,而生活资料的生产又离不开生产资料的生产。无论是生活资料的生产,还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都是人们运用劳动工具,耗费时间,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结果。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物化劳动与活劳动耗费的过程。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初期,人们在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将生产活动过程中的有关内容加以记录,并计算生产活动中的数量方面的必要性,由此产生了原始的会计行为.即会计的最初形式:计量与计算。但会计在人类社会早期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只有在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出现了剩余产品以后.基于对剩余产品的管理目的,会计才逐渐从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演变成为一种独立的职能。即使如此,会计仍不是一种独立的计量与记录活动。它从其他的计量与记录活动中分离出来并具有自身鲜明的特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会计的起源甚早。在缺乏语言与文字交流的时代,人们通过发明与运用一些简单的|己录符号,包括诸如结绳记事、十指算数、刻木记事、刻契记事等原始记录行为.对产品的生产与分配加以记录、计算。
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根据史籍的记载,我国古代王朝一般都委任专职官员管理会计工作,掌管官厅财产,计算财政收支。“会计”一词最早出现于周代,在《周礼》一书中,曾提到“司会”一职为“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意即对收支的记录、计算、汇总和考核的司会职能。周秦时代,已有定期的会计报表和会计账册,实行单式的收付记账方法。西周时,除没有“司会”外,还另有“月计”、“岁会”等职位: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会计也愈加进步。宋代把财政收人分为“元管”、“新收”、“已支”和“现在”四个部分,用以计算财产的增减变化及结果的情况。这一方法经元代传至明初后,发展成为“四柱式”的基本平衡公式,即:
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其含义相当于现代会计中的期初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和期末结存,属于一种永续盘存的制度,是对财产物资来龙去脉的静态反映。账簿的设置方面,元代官厅已设有钱帛簿、金银簿和军储簿等分户账。到了明清,账簿设置中既有按经济业务事翟的发生时间设置的流水簿(日记账),也有按经济业务事项的性质设置的誊清簿(分类账)。明末清初封建经济达到鼎盛时,商业和手工业非常繁荣,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进一步推进了簿记的发展,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也就是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收入)、“缴”(支出)、“存’’(资产)、“该,,(资本及负债)四大类,在账簿登记上,利用上下垂直登记的方法,上格为天,记收;下格为地,记付。所有账项均在上下两格相等登记,称之为“天地合”。同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用以计算盈亏的平衡公式:

进一缴=存一该
以这一公式为基础,分别编制“进缴表”和“存该表”,且两表计算的盈亏应当相等,称之为“合龙门”,借以建立起两张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随着会计的发展,人们对会计的认识也进一步深人,清朝焦循所著的《孟子正义》,对会计作出了“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的新的诠释。
我国的古代会计,重点是朝廷的官厅会计,四柱清册、龙门账、天地合账等显示了我国古代中式簿记的特色,在当时处于世界会计领域的领先地位。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会计挺期处于中式与西式簿记并存的局面。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在财政部设立了专门的机构(现为会计管理司)主管全囤的会汁事务,并且基于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曾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会计规范,加强了对会计工作的组织与领导。1985年,全国人大制定并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工作从此进入了法治阶段。此后,为了进一步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财政部于1992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于19937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会计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性转折。自19975月至今,还陆续出台了一批企业会计的具体准则,其具体实施将逐步引导我国会计工作与国际会计惯例相接轨。199910月,全国人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作了继1993年之后的再次修改。新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012月,《企业会计制度》正式出台,会计法律规范体系更趋完善。
()国外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历史也很久远。早在印度太古共同体的氏族公社时期,农业生产中已有了记账员登记收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对会计的要求并不高,以至于无论在西方,还是在我国,都长期处于单式簿记阶段。14世纪,当时的欧洲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成为商业、高利贷业和银行业的中心。1411年,在当时佛罗伦萨银行开始使用借贷记账法。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乔里在他的专著《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中系统地总结了这一复式记账方法,为这一复式记账方法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的爆发,促进TI商业的大发展,工业规模空前扩大,生产过程日益复杂,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成本会计应运而生。到了19世纪,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股份公司组织形式的普及,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始分离,加上各国的工商税收制度逐渐完善,对会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促使会计人员在社会上形成一个专门的职业。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跨国公司,并开始广泛推行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管理会计由此产生。同时,为了使会计工作更趋于规范,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西方各国开始先后研究和制订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46年,电子计算机问世,此后很快应用于经济信息的处理。NT 20世纪60年代,COBOLBASIC两种高级语言已成功运用于会计领域。70年代后期开始,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迅速普及,产生了会计电算化。而20世纪末网络技术的出现,为会计信息化再次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成为现代会计发展最新、最有力的“催化剂”。
二、会计学及其分支
会计是会计学的实践内容和存在基础,会计学则是会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抽象。如上所述,会计在我国和其他文明古国渊源流长,同样,形成专门的会计理论与方法,总结会计活动的自身规律性,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从15世纪复式记账的系统总结开始,直至本世纪初才发展到能比较完整地论述会计循环实务,而有组织的研究会计理论的历史,至今也不足百年。但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学的研究内容日益丰富,发展的速度也日渐加快,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科学与管理科学相融合的学科。就会计学的社会属性着眼,由于它应用了一系列的经济理论和范畴来研究和建立起会计学科的概念和方法,因此会计学属于经济科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会计学利用了数学和管理科学的技术,以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和成本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也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学既体现了会计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体现了会计与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以会计学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推测,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学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与相互渗透,边缘学科将日渐增多,其研究内容与方法也将得以丰富与拓展。
会计学按其所涉及的内容,一般可分为营利组织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营利组织会计,又称企业会计,即将以营利为目标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的会计门类。非营利组织会计,又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即以机关单位和学校等事业机构作为服务对象的会计门类。

会计学按其研究的内容,可以分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学等。

基础会计阐明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原则、方法及技术应用,研究会计核算从凭证到账簿到报表的处理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财务会计阐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人、费用和利润六大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财务会计中诸如外币业务、租赁业务、兼并、清算以及物价变动等特殊的财务会计问题。

成本会计阐明成本预测、计划、分析、控制等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研究通过成本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

管理会计阐明如何利用企业的会计信息,运用数学和科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包括计划控制、责任成本效益分析等一系列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分析。

审计学阐明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及效益性进行检查监督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三个方面的内容。

此外,会计学的分支还包括研究会计工作的组织原则和形式的“会计制度设计”,研究会计本质、对象、职能、属性、概念、原则、计量等理论问题的“会计理论”,研究会计产生和发展历史的“会计史”,研究中国会计与外国会计相同、相近与不同之处的“比较会计”,研究国际会计协调的“国际会计”,研究会计信息化处理的“电算化会计”等等。

会计学按其应用的部门,可分为制造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农业会计、施工企业会汁、交通运输企业会计、饮食服务业会计和预算会计等。

目前,会计教学中一般采用会计研究领域的分类方法,取代传统的以应用部门分类的方法。随着会计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的会计学体系将更加成熟。
第二节
会计的本质与职能


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以及会计的记账、算账、报账等会计工作现象,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具有什么功能,至今会计界难以形成高度统一的认识。作为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会计的本质与职能将随着经济管理活动的不断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含义。

一、会计的本质


会计产生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并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会计的定义,即会计的本质的研究,也相应地有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而且,从不同的历史角度对会计进行考察的结果,形成了对会计本质问题的不同认识。

会计离不开计量,会计最初的行为即体现为汁量活动。由于不同的计量单位缺乏可比性,因为人们逐渐地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摸索出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的会计计量方法,用于描
述经济活动中的投入与产出,借以确定经济活动的结果。所以,从早期的会训实践活动考察,会计是一种计量技术。

随着会计活动涉及的领域日渐广泛,会计活动涉及的内容也日益丰富,会计从一种计量技术演化成为“监督和管理物质生产过程的方法”,种在特定社会制度下的“绎济管理丁具”。这些理论观点限于当时会计发展的状况,过于贬低会计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本身所具有的能动性,因而被淘汰出会汁发展的历史舞台。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企业组织形式中,会计运用货币为主要量度,计量、记录企业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等的增减变化,以及经济业务事项的执行情况及结果。会计核算资料成为沟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桥梁,会计工作也因此成为了落实经营管理责任的载体。

对会计本质的论断林林总总,然而对现代会计本质的认识,最终归结在管理活动论和信息系统论两大观点上。

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对经济活动中的财产物资、债权债务、劳动耗费等啄始数据的采集、加工和处理,产生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并向利益攸关的各个方面传输,以供各方进行经济决策和管理使用。所以,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管理活动论则认为,会计主要是通过货币量度,对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财产物资、债权债务、劳动耗费等增减变化,采用系统计量、记录、分析、报告、检查等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手段,对经济活动实施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它同其他管理工作一样,是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会计是指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借助于专门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和监督,并产生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职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是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本身所固有的功能。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其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不同,导致对会计的本质认识的差异,因而剥会计职能的理解也不尽一致。尽管理论界对会计职能存在着种种评说,但关于会计的基本职能,无外乎核算和监督两项。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提到的,会计是“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

()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也是会计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指会计工作主要采用价值形式,运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信息的功能。

会计核算职能具体体现为以下二个方面的特征:

1.会计核算主要从价值量E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会计核算虽然也部分地采用实物量度和劳动量度,但这些量度只是作为对货币量度的补充,会计核算主要还是利用货币计量,运用记录、计算、分类、汇总等一·系列方法,以财务会计报告为主要形式,来综合地反映各单位经济活动的过程及结果。

2.会计核算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所作的连续、系统、完整的反映。会计的核算职能不仅仅是经济活动事后的记账、算账和报账,同样也体现在事前的预测、决策和事中对经济活动的实时控制,从页形成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兼备的会计信息,使会计成为能反映客观经济活动规律的有序整体。

3.会计核算严格地以凭证为依据,真实地反映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真实性是会计核算信息有用性的根本前提。依据这一要求,不仅事后核算的会计数据来源应该是客观真实的,而且,作为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的依据也应以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为前提。

()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另一项基本职能,是指会计主要利用核算资料和信息反馈,对经济活动实施分析、控制、检查、考核、指导等,促使经济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并取得最佳效果的职能。会计监督职能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会计监督的主要依据是价值指标。会计核算主要通过价值量度来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而会计监督就是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等方面进行的全面监督。

2.会计监督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监督。事前的监督主要是利用事前的会计核算资料检查预测和决策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确立经营目标;事中监督主要是结合会计核算资料,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检查会计规范、计划、预算等的执行情况,以及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预算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事后监督,则主要是通过会计核算资料的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水平,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

3.会计监督除了利用会计核算资料外,企业内部制定的计划、预算、定额,以及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都是会计监督的重要依据。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众多会计职能中的两项基本职能,两者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共同体现了会计管理的本质特征。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也就是执行会计监督的过程。核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监督则是会计工作的灵魂,离开监督,核算就失去了意义。强化会计监督,才能保证经济活动按预期的经济目标运行。会计工作也只有在充分运用核算和监督职能的前提下,才能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
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素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明确会计对象,对于发挥会计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了解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会计方法,真正发挥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最终实现会计工作目标。

一、会计的对象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由于各单位所属的空间领域如运行情况、工作性质、特点和内容都不尽相同,因而使得各单位的会计对象既有共性的一面,又体现了个性的特点。从各单位会计的共性出发研究会计对象,即会计的一般对象。而从各单位会计的个性出发研究会计对象,即会计的具体对象。为了明确,会计的一般对象应按经济活动的特点,分为营利性单位和非营利性单位两类。

营利性单位,按其职能可分为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施工企业等多种。这类企业要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拥有或控制一部分经济资源,如厂房、设备、原材料、货币资金等,这些资源在会计上称为资产。其中,一部分资产为生产经营创造和提供经营场所和经营手段,另外一部分资产为其提供劳动对象,或是提供用以结算的手段。而企业取得资产只能通过两大途径:一是由投资者投入,二是向银行等单位或个人借人。前者一般构成企业资产的主体,可以供企业长期使用,而投资者则对其投入的资产享有所有权,这种权利在会计上称所有者权益。后者对其投入的资产享有要求企业在约定的时问,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相关债务本息和的索偿权,这一部分权益构成了企业的负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形成后,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会发生增减变动,需要会计进行核算和监督。而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其中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形式取得收入,而收入的取得又以成本、费用的耗费为代价。收入抵减了相应的成本费用后形成了企业的利
润,在交纳了所得税后,形成了企业可供分配的经营成果。因而,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利润的形成与分配,也同样构成了企业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非营利单位,指的是行政、事业单位。这些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为了执行国家和社会赋予的特定任务,一方面要向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按核定的预算领取行政经费,取得相应的资金;另一方面,要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和开支标准,购置必要的资产,支付办公经费等费用开支。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或是按规定上交国家财政和上级单位,或是留待在后续期间使用。资产增减、经费拨交、使用及结存等构成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具体内容。有些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的规定,实行企业化管理,在允许自收自支的同时,国家给予适当的补助,但这些单位的这部分经济活动与营利企业并无本质的区别,其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无论是营利单位,还是非营利单位,尽管经济活动中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具体的会计对象也各有侧重,但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即:

(1)资产的取得与使用;

(2)负债的发生与结算;

(3)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

(4)费用发生与成本的形成;

(5)销售的实现与收入的取得;

(6)利润的形成与分配。

简而言之,会计核算的一般对象就是各单位所发生的、可以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随着企业管理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加强,不仅上述六个方面的货币度量信息应为管理当局所重视,甚至一些重要的非确定性量化信息,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会计要素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将会计对象按管理的需求进行科学地分类,这一分类的名称即会计要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此定义,资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第一,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即企业的资产都是一定因果关系的结果,或是所有者的原始投人、企业所接受的捐赠,或是因对外举债而形成。

第二,资产预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是资产的一项重要特征。也就是说,任何一项资产都能独立地,或与其他资产相结合,在未来的时期里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凡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均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确认。

第三,资产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企业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因而享有所有权所派生出来的资产的其他权益。有些资产,企业虽然没有所有权.但在相对比较长的时间里享有实际的控制、使用和处置权,例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要求,这部分经济资源也应作为企业的资产。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即变现能力,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如图11所示)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有:

(1)现金。指企业的库存现金。

(2)银行存款。指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

(3)短期投资。指各种随时能够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

(4)应收及预付款。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待摊费用等。

(5)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2.非流动资产。即不能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有:

(1)长期投资。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




现金



银行存款



短期投资

流动资产

应收帐款



预付帐款



待摊费用



存货等



股票投资
资产

长期投资
债券投资



其他投资



房屋


固定资产
建筑物



机器设备



运输设备等

非流动资产

专利权


无形资产
商标权



土地使用权



非专利技术



商誉等


其他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特种储备物资


1-1
资产


(2)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

(3)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

(4)其他资产。指不能归人以上各项的资产,包括长期待摊费用、特种储备物资、银行冻结存款、诉讼中的财产等。

()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按照这个定义,负债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负债是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成的,企业目前承担的经济义务。企业由于过去采购材料、添置机器设备等资产,或接受对方提供的劳务等经济业务,如没有及时清算,则企业将承担在今后清偿债务的义务。若没有过去的交易事项,也就不会产生负债。

第二,负债需要企业在今后以资产或劳务的形式予以偿付。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因此,负债的清偿必然会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否则,就不能作为企业的负债来处理。
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如图1-2所示)



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应付票据
预收账款
流动负债{应付工资
应交税金
应付利润
其他应付款
预提费用等
长期负债f蠢磊款等

1-2负债

l.流动负债。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2.长期负债。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根据定义,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两项特征:

第一,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所享有的要求权,而净资产从数量上等于资产与负债的差额。这种要求权将受到企业资产与负债总额变动的影响。

第二,所有者权益是企业投资者所享有的对净资产的所有权。所有者所享有的对资产的所有权与债权人所享有的索偿权不同,所有权是基于其原始投资所形成的包括资产收益权、处置权等在内的资产权利,而索偿权则是指债权人所享有的要求食业到期还本付息的权利。

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项目(如图13所示)

所有者权益
1-3所有者权益



1.实收资本。指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财产物资。

2.资本公积。指投资者投入或企业由其他来源取得,而归投资者享有,属于公积金性质的资本金,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以及外币资本的汇兑损益等。

3.盈余公积。指按国家有关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公益金等。

4.未分配利润。指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又统称为留存收益或留存利润。

() 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收人要素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产生收入的经济业务事项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

第二,收入,是指企业所取得的营业收入,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的结果。

第三,收入的实现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人,通常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

收入按其取得的来源分为:

1.主营业务收入。又称基本业务收入。指企业在主要的生产经营业务中产生的收入。例如制造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指企业在主营业务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收入。例如材料的让售收入、技术转让收入、固定资产的出租收入等。

()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要素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有关费用的经济业务事项已经发生或已经成为事实。

第二,费用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是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所付出的代价。

第三.费用的发生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通常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是负债的增加。

费用可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

1.直接费用。包括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费用与营业收入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应直接计人生产经营成本,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

2.间接费用。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共同性费用。这些费用同提供的商品与劳务也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需要采用一定的标准分配计人生产经营成本,并与营业收入相配比。

3.期间费用。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等所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营业费用和为组织商品流通而发生的进货费用。期间费用与会计期间直接相联,故期间费用与其发生期的收入相配比,在当期的利润中全额予以抵减。

()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企业的利润通常包括以下项目:

l.营业利润。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期间费用和各种流转税及附加税费后的余额,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
2.投资净收益。指企业对外投资收入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
3.营业外收支净额。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
4利润总额。指营业利润与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之和。
5.净利润。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差额。
以上六大会计要素,在《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中分别作了详细说明。会计要素的划分,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构筑基本会计报表框架的依据,在会计核算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节
会计假设与会计原则

一、会计假设
假设,是指对某一问题和状态所作的临时性的解释。会计假设,又称会计基本前提,是指对会计实务中产生的一些尚未确知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常情况和发展趋势,所作的合乎情理的判断和假定。会计假设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它决定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方向和方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四项:
()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指的是会计核算为之服务的对象,就是以每一个单独进行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的单位作为会计处理数据和提供信息的范围。会计主体假设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明确了会计人员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所应采取的立场。
任何单位的经济业务都是十分复杂的,会计人员在处理这些经济业务时,必须首先确定会计服务的对象,即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的确定,必须考虑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会计主体在经济上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它是能独立控制经济资源、承担义务并进行自主经营运作的经济单位。因此,在会计核算上不仅要把会计主体之问的经济关系划分清楚,而且还应把企业的经济活动与企业投资者及企业职工的个人的经济活动相分离。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在核算上应该考虑整体的要求,反映和处理企业的经营活动与财务问题。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同一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并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任何企业,无论是何种组织形式,都是一个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的部分(如企业的分公司、企业设立的事业部);可以是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会计主体的基本假设,对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进行了有效的界定,有利于正确反映一个经济实体所拥有的经济资源及承担的经济义务,便于准确计算和提供财务信息。

()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是指一个企业将按照既定的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持续、正常地经营下去,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因破产而歇业。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提供了时间上的界定。
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中资产计价、收益计量等重大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正是有了持续经营的前提条件,资产才可以选择实际成本来计量,资产才可以划分为流动与非流动两部分,固定资产才可以分期计提折旧,坏账核算才可以采用备抵法。持续经营假设为众多会计核算方法提供了依据。
(三)会计分期假设

又称会计期间假设。是指把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时间间隔相等且又相互衔接的期间,据以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从而向有关各方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满足经营管理与决策的需求。

会计分期是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在持续经营的情况下,从理论上只有等到会计主体的所有经济业务事项最终结束时,才能通过收入与费用的配比,据以计算有关的财务信息。显然,这是无法满足管理需求的。因此,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提出了会计分期的假定。

通常,习惯上把一年作为一个会计分期,所以又称会计年度。我国的会计年度采用的是公历年度,即每年的11目至12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出于管理的需求,还可以在会计年度的基础上,具体细分为季度、月份。

会计分期的划分对会计核算产生了重要影响。有了这一前提,才有诸如跨期摊提等特殊的核算问题,才有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会计选择。

()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核算要用同一种货币作为记录、核算和反映会计信息的有效手段。

货币计量假定意味着会计核算将以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尺度。会计核算可以采用多种计量尺度,比如重量、体积等实物量度以及机器小时、工时等时问量度,这其中,货币不是唯一的计量尺度,但却是主要的计量尺度,其他的计量尺度只是起辅助作用。

货币计量假定只能允许企业采用某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其他的货币只能作为辅助记录之用。在我国,企业一般是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生产经营业务以某种人民币以外货币为主的企业,也可采用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还是应当折算成人民币。

货币计量本身还隐含了币值稳定的假设。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其本身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如果币值不稳,也就等于用不同的尺度来衡量同一经济业务事项,那么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二、会计原则

会计的一般原则,是指有关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会计核算科学性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准绳。《企业会计制度》在参考国外通行的会计原则的基础上,充分总结了我国会计实践的成功经验,将我国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归纳为13条“一般原则”。根据具体原则所涉及的内容,这13条原则可分为以下两类:

()反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又称真实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以证明经济业务事项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会计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信息要有可验证的证据,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的处理,不同会计人员所得出的结论应该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在会计方法和会计程序的选择上,应持不偏不倚的态度,不得带有主观倾向性。
客观性原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是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外部有关利益各方以及企业内部管理决策的依据。如果会计信息本身不能客观反映经济活动的实际情况,势必无法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情况、进行决策的需要,甚至会产生误导。因此,客观性原则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


2.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在收集、加工、处理和传递会计信息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尽可能满足企业内外有关方面的相关需求。

会计目标就是要为有关各方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最终为信息使用者管理决策所使用,方能体现会计信息的作用。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必须使会计信息与信息使用者的要求相关联。相关性原则也是会计信息的首要特征之一。

3.可比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可比性原则要求不同的企业,尤其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应使用相同或相类似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及一致的计算口径,使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特征,以保证不同主体间横向的信息比较、分析和汇总,借以判断企业经营绩效的优劣,作出有关的经济决策。

会计核算方法是生成会计信息的基础,会计处理方法的统一因此成为不同企业会计信息可比的前提。要求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处理方法进行核算,目的就是使企业的会计核算都能建立在相互可比的基础上,满足各方的管理需求。

4.一致性原则,又称一贯性原则,是指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说明。一致性原则的要求与可比性原则不同,它主要是为了满足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的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可比。这一原则在强调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连贯性的同时,也允许企业在会计规范变更或因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采用新的会计原则、程序与方法确能提供更为客观和相关的信息时,可以进行适合的会计变更,但对这种变更必须作出适当的披露。

会计核算中运用一致性原则,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制约和限制会计主体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达到粉饰财务会计信息的目的。

5.及时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及时性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中应及时地收集经济业务事项的信息,及时地作出相应的会计处理,并将会计信息及时地传输到相关的部门及使用者。

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会计信息的时效性与其相关性密切相联,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处理与传输手段的进步,会计信息化已成为会计发展的大势所趋。

6.清晰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清晰性原则要求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确地表达其内容,确保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简明易懂的会计信息,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准确、完整地把握会计信息内涵,从而更好地加以利用。

7.重要性原则,是指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重要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中对经济业务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换言之,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力求准确,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作出重点说明;而对于那些次要的经济业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整体的真实性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会计核算手续,采用相对简单的会计处理方法,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作合并反映。

重要性原则是成本一效益关系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对重要性的判断要视经济业务事项的发生是否对使用者的经济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作出相应的职业判断。

()反映会计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

1.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指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具体运用,有助于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2.权责发生制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会计核算对于收入和费用的业务处理,有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备选的会计基础。收付实现制是指以款项的实际收支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与费用的会计制度,也就是不管收人与费用是否属于本会计期,只要在本会计期实际收到或付出货币资金,即作为本会计期的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反,它是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与费用的会计制度,也就是不管收入是否实际收到、支出是否实际付出,只要应该归属本会计期,即作为本会计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原则主要是从时问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收付实现制的核心是根据货币资金的实际收付期间来确认收人与费用,以收付实现制为会计核算的基础,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现金流量。而权责发生制的核心是根据权责关系的实际发生期间来确认收入与费用,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的会计基础,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

3.配比原则,是指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配比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在确定企业财务成果时,必须使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相互配比。一方面,收人与费用在经济内容上应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不同收入的取得是由于发生了与之相应的不同费用;另一方面,收人与费用应保持时间上的一致关系,属于某一期间的费用必须与相同受益期的收入相配比,应归属于本期实现的收入应与本期发生的费用相对应。

配比原则的运用,使得各会计期的收入与其相关的费用在同一期间内相互配合进行记录和反映,有利于正确计算和考核企业的经营成果。

4.实际成本原则,又称历史成本原则,是指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实际成本指的是企业购建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及等价物。实际成本原则要求会计核算中对企业资产等会计要素的计量,应当基于经济业务事项的实际交易价格或成本,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一般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

历史成本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有助于会计计量结果的检查与控制。而且,按照历史成本核算,也使得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能够建立在实际交易价格的基础上,促进了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可靠。

5.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的,该支出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与几个会计年度相关的,该支出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确认支出时,要区分不同性质的支出。凡属于收益性支出的,应全部作为本期的费用,与本会计期间的收入相配比;凡属于资本性支出的.应作为资产处理,并与相应的各个受益期的收入相配比。

划分收盏眭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便于企业正确地计算当期的经营成果,同时,也有助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

6.谨慎原则,是指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原则要求在会计核算中,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应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忽略不计可能实现的收益,在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时,应尽可能选用不高估资产、不虚增利润和不夸大所有者权益的处理方法和程序,使企业的会计核算建立在较为稳妥可靠的基础上。

运用谨慎原则的会计核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经济风险,使得会计信息既有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又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经济利益,对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第五节
会计规范体系


会计规范是管理会计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它以会计理论为基础,既是长期会计工作实践的总结,又是国家财经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
一、会计规范的意义与构成
会计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的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工作质量涉及包括国家在内的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各种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必须严格执行会计规范的约束,这样会计工作才能顺利进行,会计目标才能实现,各方利益人的合法权利才能得以保障。同时,这也是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会计人员作用的根本前提。完善的会计规范是社会经济有序发展的法律保障。

我国会计规范包括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和会计规章三个层次,其基本构成如下:

会计法律是指调整我国经济生活中会计关系的法律总规范,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简称《会计法》)。《会计法》是会计法律制度中层次最高的法律规范,是制定其他会计规范的依据,也是指导会计工作的最高准则。

会计行政法规是指调整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会计行政法规依据《会计法》,由国务院制定发布,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拟订,并经国务院批准发布,例如现已颁布实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总会计师条例》等。
会计规章是指由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行政部门——财政部就会计工作中某些方面的内容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务有关部门根据其职责制定的,经财政部审核批准的有关会计规范性文件,如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财政部与国家档案管理局联合发布的《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在同《宪法》和会计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并发布的地方性会计规范文件,也是会计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以上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内容分析,其核心内容是《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二、《会计法》
新中国第一部《会计法》是在19851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通过的,后经199312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重新修订。199910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会计法》的再次修订,于200071日正式开始施行。
《会计法》共752条,其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总则,规定了《会计法》的立法宗旨,适用范围,依法设账的基本要求,单位负责人的法律责任,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对会计人员的法律保护,以及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等内容。
第二章,会计核算,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年度,记账本位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目核对,会计处理方法,或有事项的披露,财务会计报告,会计记录文字,以及会计档案管理等制度。
第三章,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别规定,规定了公司、企业确认、计量、记录会计要素的基本要求,以及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禁IE性规定。
第四章,会计监督,规定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相关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对违法会计行为的检举,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以及会计工作的国家监督。
第五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规定了会计机构的设置,总会计师的设置,会计机构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会计人员从业资格,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职资格,会计人员业务培训与教育,以及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
第六章,法律责任,规定了违反《会计法》的具体表现,以及违法单位和违法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规定了该法施行的日期等内容。
《会计法》的修订及颁布施行,对于建立健全会计工作的正妻鳘孑,塑,对会计工作的监管,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和严肃法纪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会计法》的内容还将进一步的完善。
三、会计准则
根据《会计法》制定的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规范,是评价会计工作的准绳,是制定各类会计核算制度的依据。各个单位的经济业务事项纷繁复杂,各具特点,为了使各会计主体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被信息使用者理解和利用,就需要制定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人员的统一规范,指导会计业务处理。
会计准则按适用单位的经营性质,可分为企业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19921130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这是我国首次颁布的会计准则,199371日起在全国实施。1997528日颁布,199811日。开始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则适用于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
会计准则按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
基本会计准则概括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变:曼{十核算工作指导思想和基本依据,以及会计核算工作的规则和程序。《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首部基本会计准则,共1066条,其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总则,说明了会计准则的性质,制定依据.适用范围,会计假设,以及会计记账方法,会计记录文字。

第二章,一般原则,提出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资产。

第四章,负债。

第五章,所有者权益。

第六章,收人。

第七章,费用。

第八章,利润。

以上六章分别规定了会汁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原则性规定。

第九章,财务报告,分别说明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附注、附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和报送要求。

第十章,附则,规定了该准则实施的日期等内容。

基本会计准则是各行业、各种所有制企业必须共同遵守的会计核算基本规则,对制定具体会计准则具有指导作用。

具体会计准则是以基本会计准则为依据,对某些会计核算业务制定的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具体业务会计准则。指根据基本会计准则某一方面内容,所作的具体化规定,例如现金流量表准则、收入准则等。具体会计准则针对经济业务事项的具体业务处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2.特殊业务会计准则。特殊业务不能采用一般的会计业务处理办法,所以只能根据其特殊性,作出特殊的会计处理规定。例如物价变动会计准则等。

3特殊行业会计准则。某些行业,如采掘业等,其经营活动与一般企业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而也需要采用特殊的会计处理规定。

目前,我国已颁布或修订施行的具体会计准则,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企业会计准则——或有事项》、《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等。
四、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是以会计准则为依据所制定的具体规章、方法、程序等。会计制度按制定单位的不同,可分为:由财政部制定发布的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由单位自行制定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制定的单位内部会计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我国规范会计核算行为的重要形式。我国的会计制度分为企业会计制度和预算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是从事生产经营业务,以营利为目的企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财政部曾经先后制定了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等13个不同行业会计制度。预算会计制度是国家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

随着我国会计核算模式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分行业、分所有制的会计核算制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要求,财政部已开始着手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基本的思路是:打破行业、所有制的组织形式的界限,建立企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兼顾小规模企业不对外直接筹资的特点,制定小规模企业会计核算制度;考虑到金融性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制定金融性企业会计核算制度。20001229日,《企业会计制度》正式出台,并于200111日起在股份有限公司执行。

企业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主要规范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并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科目和报表填制方式作出说明。为方便企业进行会计核算,还将针对特殊业务和特殊行业的基本业务作出一些相应的补充规定,尤其是针对具体行业的特殊经济业务核算程序加以指导。
第六节
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执行和完成会计目标的技术手段。一般认为,会计方法应至少包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方法的基础,其他的会计方法是会计核算方法的延伸与发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地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采用的专门方法。在传统的手工操作系统下,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指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方法。

一、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科学分类的名称。由于会计对象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必须通过科学分类的方法,才能将它系统地反映出来。企业可以选用国家统一会计
制度设置的会计科目,也可以根据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内容自行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在账簿中设置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用以反映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专门方法。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对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方面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同时进行记录的方法。任何一项经济业务事项,都会引起起码两个方面的变化,或同时出现增减,或此增彼减。这种变化既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如果采取单式记账法,只能对其中的一种变化进行核算和监督,无法全面地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的全貌。采用复式记账法,可以通过账户的对应关系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还可以通过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明确经济责任人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为了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可靠、完整、正确而采用的方法。它不仅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也是会计监督的重要方式。对于任何一项经济业务事项,都应根据实际发生和完成的情况填制或取得会计凭证,经有关部门和人员审核无误后,方可登记账簿。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有效手段。
四、登记账簿

会计账簿是指由具有规定格式的账页所组成,用以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簿籍。登记账簿,是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分门别类地记人有关簿籍的专门方法。账簿是将会计凭证中分散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分类、汇总、系统记录的信息载体。账簿记录的资料,是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依据。
五、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就是将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费用,按照一定对象进行归集,借以明确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专门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考核各企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程度,进而为成本控制、价格决策和经营成果的确定提供有用资料。
六、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结算款项进行清查盘点,以查明其实物量和价值量实有数额的一种专门方法。通过财产清查,可以保证账实相符,从而确保财务会计报告的数据真实可靠。同时,财产清查也是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充分挖掘财产物资潜力,明确经济责任,强化会计监督的重要制度。
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根据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概括地、综合地反映各单位在一定时期经济活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书面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对日常核算的总结,是在账簿记录基础上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进一步加工整理,也是进行会汁分析、会计检查、会计预测和会计决策的重要依据。

上述七种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扫互联系,相互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时,首先要取得或填制会计凭证并加以审核;然后,按照设置的会计科目,运用复式记账登记账簿;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应当进行归集并按一定的对象定期计算成本;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财产清查,核对账目;在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账簿资料,定期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从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开始,到登记账簿,直至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即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核算工作。企业在持续的经营期间,这一工作流程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直至企业停业清算。因此,这一会计核算程序称之为会计循环。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2.如何理解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3.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如何理解
4.试举倒说明会计的一般对象是可以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5.企业会计要素有哪些?会计要素具体可以分为哪几类?
6.如何理解会计的基本假设?
7.会计核算原则有哪些?如何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8.试说明会计规范体系的结构及基本内容。
9.什么是会计准则?简述会计基本准则的内容。
10.什么是会计核算方法?简述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12-23 00:14 , Processed in 0.04191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