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82|回复: 0

[培训师训练]培训主持的语言艺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30 03: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nbsp;&nbsp; 培训主持人主要的任务是配合培训师将培训完成得更有效、更精彩。主持人的角色是“协助者”和“协调者”,除了配合培训师授课外,还要负责培训现场的气氛营造、秩序维护、工作人员任务分配及突发情况处理,其最关键的作用可描述为“穿针引线”和“承上启下”。</p><p>  要实现与培训师的完美配合,主持人具备丰富的语言技巧尤为重要。培训主持的语言要得体流畅、言简意赅、灵活应变。主持人在培训过程中要能做到精炼开场、即兴串场、恰当收场。</p><p>  精炼开场</p><p>  培训中,首先出场的是培训主持人,所以主持人的亮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场培训的气氛,主持人的水平也反映出组织方的整体形象及专业程度。</p><p>  在主持人正式上场前,可先放背景音乐作为培训即将开始的信号。第一次放音乐,声音稍大以引起注意。主持人的开场白根据受训者的规模控制在1-3分钟内,内容为问好、宣布培训主题、自我介绍——这是最标准的“开场三步曲”。当然,根据具体情境可作适当调整。</p><p>  为了营造热烈的现场气氛,可以带领大家重复一下问好的过程,让受训者抖擞精神。接着可根据需要对课程主题作简单的介绍。当知名课程的品牌内涵已形成一种文化时,就需要花一点时间对其进行描述,让受训者对这种文化有初步的认识和领会。</p><p>  在开场白中可用几句话简单地介绍自己。有时,还需花点时间介绍一些课堂纪律,如:禁止吸烟、禁止喧哗、注意着装、守时、积极参与、相互尊重。培训课堂守则对于培训现场秩序的维护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省略。主持人要善于表达,让受训者顺其自然地接受并遵守。</p><p>  即兴串场</p><p>  在组织活动时、课间休息时、阶段性开场时,都需要主持人及时串场。有时在培训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小的问题,这也需要主持人来化解。</p><p>  培训过程中,当请受训者自由发言时,会出现“冷场”的问题。这时就要靠培训主持人的临场发挥和驾驭能力了。通常,解决此类问题有几种方法:</p><p>  激将法。“一个职业培训师应具有极强的表达力和感召力,现在正是您展示职业魅力的好机会,您还犹豫什么?”</p><p>  “在培训开始前我就被张老师那充满磁性的声音所吸引,我想在座的其他老师也都很想再次享受那富有魅力的嗓音!张老师,请!我们掌声再热烈一点!”</p><p>  “前面几位学员的发言非常精彩、见解独到!精彩请继续,有请下一位!”</p><p>  点将法。“许老师,您的眼神告诉我您一定有一些独特的感悟,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p><p>  “大家看王先生,是不是一种想冲上来的姿态呀?现在就缺一点鼓励了。来!掌声响起,有请王先生!”</p><p>  “张小姐,就差您的展示了!最后一位往往是压轴大戏,有请!” </p><p>  激励法。曾经有一位受训者在发言时带领大家表演手语歌,充分调动了现场气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她下台时,培训主持人是这样串场的:“钟小姐的演示太富有激情了,我们都被震撼了!连我这个摇铃的(规定差十秒到点时摇铃提示)都不忍心让铃声打断这动人场景,我们是不是可以给钟小姐所在的组加一分呀?相信后面的展示会更精彩,不多说了,有请下一位!”。</p><p>  吸引法。有一次,培训师在下午课程的开场时要做一个抛球的游戏。为了让受训者积极参与,培训主持人抛着球上场,一下子将大家的注意力牢牢吸引。这时,已有人跃跃欲试,主持人便即兴说了一句:“大家下午好!刚刚用完餐,我们来运动一下!我的抛球技术实在太业余了,哪位学员上来一展身手呀?”立刻有人走上台来,于是抛球游戏顺利进行。体验时间到了以后,主持人再次上台:“刚才那个抛球游戏的确很有趣,除了让大家舒展一下筋骨,其实还有更深的涵义。是什么呢?有请老师和我们进一步分享。”</p><p>  有时因为培训师准备不到位或设备故障也会造成短暂的冷场,这时同样需要主持人出场。主持人可以带领大家做一些简单的游戏,或者让受训者简单发言,回顾一下所学知识,看看离目标还有多远等等。如:“设备会尽快调试好。请问哪位学员想谈谈自己到现在为止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大家没忘记各自的期许吧,你是否在向它一步步前进?”</p><p>  对于现场培训过程中发生的小问题,主持人的串场更显重要。例如,一位学员上台时被脚底下的电线绊了一下,虽没摔倒,但多少有点尴尬。主持人是这样化解的:“大家看现场的气氛多热烈呀,热烈得让李先生都‘倾倒’了!”</p><p>  如果遇到学员之间彼此发难或向培训师发难的情况,就要立刻分析这种发难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善意的发难应遵从赤诚相见、因势利导、引入正题的原则,如:“几位学员的发言都有道理。不管怎样,我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是不是可以听听其他学员的意见。”如果是恶意发难则要尽量将话题转移,一切与培训主题无关的内容都放在培训以外进行,如“您所提出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在培训结束后继续探讨。现在时间宝贵,我们先继续下面的内容。”</p><p>  串场对主持人的灵活性要求很高,对主持的功底是一种考验。有一点要切记,就是分寸得当,不能喧宾夺主。</p><p>  恰当收场</p><p>  一般情况下,收场时首先要对培训师表示感谢,如:“我们的培训即将结束,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老师让我们分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有时还会提示学员对相关单位表示感谢。</p><p>  超过一天培训,会专门设有“闭营仪式”,主要内容有:宣布团队评分结果,并请培训师做综合点评;评选最佳团队并颁奖;评选优秀学员并颁奖;宣誓等特定活动。有一项经典活动叫“蓝色缎带”——讲一个有关蓝色缎带的故事,并向每一位受训者传递蓝色缎带。另一个活动便是手语歌《感恩的心》,有故事、有场面,非常动人。</p><p>  收场时,还可以让学员写下宝贵的留言,将他们的所感、所悟记载下来。大型的培训在开始时会组织受训者合影,闭幕时可将照片作为纪念送给受训人并留下所有人的联系方式,让学员之间的沟通与互动长久持续下去。</p><p>  培训主持人的工作是一个重要的体验载体,对于渴望成为职业培训师的朋友来说,培训主持是一个很好的过渡桥梁,能让你在主持中逐渐体会到职业培训的魅力,在点滴的体验中捕捉成为职业培训师的灵感。</p><p> &nbsp; 寓人格分析方法于沟通培训</p><p>  绝大部分的沟通技巧课程只是告诉学生一些方法和技巧,应用于实践的难度比较大。认真总结几年的教授经验,反复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后,我发现,只有分辨清自己在沟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或者别人的心理状态,才能提高自己的沟通水平。因此,把人格分析理论——“P-A-C理论”加入沟通课程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p><p>  人格分析理论——“P-A-C理论”(TransactionalAnalysis)由心理学家柏恩(EricBerne)提出,是一个简单好用的沟通工具。“P-A-C”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份。</p><p>  “父母”(P)是指记录在脑里的早期经验,来源于小孩头5年所看到的父母或替代者所做的事情或所说的话,是一套由指导和示范而产生的人生概念。</p><p>  “成人”(A)指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开始思考,架构自己的理解力,开始说不,并问为什么,所有这些个别化活动成为孩子日渐形成的人格中的一部分,即“成人”。</p><p>  “儿童”(C)记录的是小孩“所见、所闻、所感觉、所理解”的资料,由孩子头5年对其父母言行的各种反应组成。</p><p>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交往分析”的基本分析单位,社交的基本单位作为“交流”,当两个人见面,一个人先开口说话,或以其他方式表示他人的存在,叫做“交流刺激”,之后,另一个人会说些与刺激有关的话,或做某些事来反应,称之为“交流反应”。“交流分析”就是检查这些交流的方法——我对你做某事,你回报我某事,同时也决定人类会以多重天性(“父母”、“成人”、“儿童”)中的哪一部份作反应。利用这“人际沟通分析”的技巧,了解自己和别人交往时所用的“自我状态”后,如果对这关系感到不满,可以下定决心,自由选择,将“自我”从这一种状态改变到另一种状态,谋求改善人际关系。</p><p>  在沟通培训中运用“P-A-C”理论有以下优点:</p><p>  能够清楚地判断沟通所处的状态,以便决定应该如何进行下去或立即中断。通过判定对方处于“父母、儿童、成人”的哪一种状态,自己现处于何种状态,可以准确快速地把握沟通过程。如果对方不讲道理,听不进任何话,是因为他们正好处于“父母”的批评状态或者“儿童”的感受状态。如果他们的状态不能及时调整,这个沟通进行下去的意义不大。如果自己处于“父母”的教育批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就不适合与那些比较自我的员工进行沟通。</p><p>  能够清楚解释沟通顺畅与否的原因。“P-A-C理论”用“交叉交流”和“互补式交流”两大原则来分析沟通。“交叉交流”会造成交流停顿,而“互补式交流”在理论上是可以永远继续下去的。判断对方和自己处于什么人格状态很容易,根据判断适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也很容易。</p><p>  能够让学员产生了解其它同事的巨大兴趣。了解他人对于其人格各部分状况的认识很重要,有助于同事之间更多地相互了解、理解。“P-A-C理论”提倡极大的包容,包容能形成融洽的关系,融洽的关系是良好沟通进行的必要条件。</p><p>  能够判断一个企业整体沟通文化,这对于个人选择企业或者企业选择个人都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如果一个企业强调层级关系和服从,那么这个企业提倡的是“父母—儿童”型沟通,这不大适合喜欢创新、独立思考的人。一个经常处于“父母”型人格中的人,也不适合进入提倡“成人—成人”型沟通的强调理性、数据、交流和思考力的公司。在与一家韩资企业进行的交流活动中,他们的招聘经理在培训现场分析了企业的沟通文化,从高层领导普遍的“父母—儿童”型沟通方式中判断出他们的沟通文化,据此修改了原来的人员胜任模型,并在新员工辅导期内加入了“父母—儿童”型沟通的训练内容。</p><p>  有效地解决了聆听中的问题。影响聆听的最大问题是不专心。“P-A-C理论”有效地解释了我们走神的原因是我们重回过去,是因为“父母”或者“儿童”状态的出现,而“成人”状态是可以发现这些问题,并用追踪法不断训练自己活在当下。</p><p>  能让学员对沟通方面的问题认识更清楚,确认需要改正的地方,寻找正确的改正方法。“P-A-C理论”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待自身,寻找出人际交往中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p><p>  只有培训课程所用的理论对问题的分析是让人信服的,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好操作的,才能让学员产生兴趣,进而把所学变成实践。把人格分析理论运用到沟通培训,有以下方法可以参考:</p><p>  一、用三个圆圈来表示人格的三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来建立交流模型。</p><p>  P代表人格中的“父母”人格部分。是“教导概念”,起着教育与批评作用;A代表人格中的“成人”人格部分,是一个“思考概念”,架构理解力,想出解决事情的办法;C代表人格中的“儿童”部分,是一个“感受”概念,是“想要”——动机——的发源地。</p><p>  让学员们想象自己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人,自己的身体只是一个皮囊、一个舞台,三个人轮流在这个舞台上表演,有自己的特色和规律。而每一个和我们交流的人,他也不是一个人,是三个人。学员就基本上能够理解人格的这三个概念了。在理解概念后,就可以构建交流模型,让学员看到从人格分析角度展现的交流规律。</p><p>  刺激和反应在P-A-C图表中成平行线时,这个交流是互补的,而且在理论上可以永远继续下去(见图一);刺激和反应在P-A-C图表发生交叉时,交流停顿。张三、李四在做交流,实际上在场的是六个人,就是人格中的六个部分。</p><p>  而交流的第一个原理告诉我们,在沟通中,当一个人处于“父母”人格状态,处于教育和批评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沟通的对象如果能够判断其所处的人格状态,那么就不会造成沟通的断裂或者不愉快。比如,客户在投诉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处于“父母”的人格状态,如果这个时候受理人也处于“父母”状态,指责客户使用不当,指责其不讲理,将会造成沟通的不愉快。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这个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要保持沟通顺畅,就必须是平行线沟通,而在沟通顺利的基础上,保持沟通的高效性和愉快性,最好是“成人”——“成人”互补式管理,尤其是在工作当中。</p><p>  二、运用学员们熟悉的案例、对话让他们感受、分析,一方面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兴趣,另外一方面锻炼他们对理论的应用能力。</p><p>  列举一些特定的平行或交叉对话,让大家一起来分析每一句话是“人格”中的哪部分在讲话,对话是交叉还是平行的,为什么可以进行下去?为什么进行不下去?大家一起来分析。</p><p>  三、让学员自己提出案例、进行分享、追踪,体会如何通过人格分析来促成沟通问题的解决。</p><p>  在一次培训中,一位学员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个沟通问题:公司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员工统一着装。他有时候会忘了打领带或佩戴胸卡,每次公司文化建设部门的同事过来指正时,他都火冒三丈,而且心里很难受。学员可以就这个问题分组讨论:那个火冒三丈的人是“谁”,是人格中的那一部分在起作用?原因是什么?他现在能做什么来改变这种状况?经过现场的询问、跟踪和分析,发现这个学员在小学时候有有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学校要求穿能够扣得上的衣服上学,他因为家里贫困衣服破到扣不上,就借了一件女式服装穿,受到了其它同学的嘲笑。所以,每次别人谈论他的穿着,他就想起小时候的事,会很恼火。人格分析理论认为,所有曾经的感觉不能够被消除,但可以在类似事件发生后重新做决定、重新感受。所以,我们就现场询问其他学员:“你们觉得这个事情,小男孩做错了吗?”大家都说他没错,是嘲笑他的人不对,还有学员表达了对男孩的佩服之情。这个学员很感动,大家的鼓励和分析让他自己体会到了轻松释然的感觉,这个感觉被记录下来,当下次有人再指正其着装时,涌上来的可能就是轻松的感觉,沟通的障碍也就不存在了。</p><p>  通过这种案例分析的方式,学员就快速掌握了整个人格追踪的方法和步骤,也学会了一种从深层次去认识和解决沟通问题的方式。</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中国营养治疗网|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重庆管理培训|哈尔滨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台湾管理培训|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经理人的网上家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4-19 16:23 , Processed in 0.03311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