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08|回复: 1

[导师讲义]工作三力:活力、执行力、竞争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31 0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rong>工作三力:活力、执行力、竞争力(1)</strong><div align="left"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nbsp;&nbsp;&nbsp;&nbsp;活力、执行力、竞争力是纵横职场不可缺少的三件法宝。活力让自己找到工作的乐趣;执行力是工作落实到位保证,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竞争力是提升自己价值的保证。 <p>&nbsp;&nbsp;&nbsp;&nbsp;马群为何总是给人以充满活力的感觉?因为马蝇对它的叮咬时刻都不放松。在任何一个马群里,都可以发现这个充满哲理的现象:马蝇会不时地在马匹身上叮上一口。马被其叮咬后,疼痒难忍,便用尾巴不停地驱赶;若拂之不去,就会发足狂奔,企图将其甩掉。结果被叮咬的马不仅没有血尽身亡,反而由于不停运动,生命力更加旺盛。 </p><p>&nbsp;&nbsp;&nbsp;&nbsp;与此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是我们熟知的“鲶鱼效应”也称“鲇鱼效应”,当鲶鱼放进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自然会四处流动到处挑起摩擦。而大量的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这两个管理的效应法则都强调的是管理者如何在企业团队或组织中引进活力元素。 </p><p>&nbsp;&nbsp;&nbsp;&nbsp;事实上也是这样的。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激励员工的重要性,不遗余力地用薪资福利、培训、授权等方式激发员工。可是,一些员工还是似乎失去了发展动力,做事情没精打采。原因到底出在哪里? </p><p>&nbsp;&nbsp;&nbsp;&nbsp;企业当然希望拥有积极、充满活力的员工,可要实现员工始终保持工作的活力,不是企业一方努力就能够达到的,更需要员工有自我调整、自我激励的意识。当员工对工作不再感到新鲜,缺乏创新,甚至开始有了厌倦情绪时,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可能出在员工的职业心理状态上。这种缺乏活力的职业心理状态被称之为职业倦怠感。 </p><p>&nbsp;&nbsp;&nbsp;&nbsp;我的朋友玛丽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总经理秘书,在这个职位上已经工作一年多了,她很希望能在工作中有所建树,但老板交给她的都是事务性的琐碎工作,她感觉工作缺乏挑战,学不到东西,又没有发展前途,再加上公司成立不久,管理中还存在不少不规范的地方,玛丽于是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感,对工作提不起兴趣,工作起来自然也就是无精打采。她很想转行从事销售行业,可又怕自己做不好,为此苦恼不已。 </p><p>&nbsp;&nbsp;&nbsp;&nbsp;通过研究我发现:所有忠诚、积极、高效的员工身上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积极健康的职业心理。他们对未来的职业目标有清晰的定位,对自己的优缺点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在出现问题时能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把自己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统一起来,积极愉快地投入工作。这种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的良好心态是员工充满活力的内因。 </p><p>&nbsp;&nbsp;&nbsp;&nbsp;所以,我对玛丽的建议是,工作不可能总是充满刺激的,有很多平常的小事和琐事,这些都是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你又不可能舍弃它们,因此,你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让自己始终对工作保持热情,才能克服倦怠的心理。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p><p>&nbsp;&nbsp;&nbsp;&nbsp;1?清醒地认识自己。感觉到自己的状态出了问题,先不要归咎于企业或上司、同事,更不要用跳槽、花钱充电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做收效甚微。你应该先从自己入手,分析当前的职业和你的人生目标是否统一,是不是有其他的生活问题带到工作中去了等等。如果他们不意识到自己的根本问题,并加以调整,换多少份工作都无济于事。 </p><p>&nbsp;&nbsp;&nbsp;&nbsp;2?如果自己无法准确地找到问题的症结,不妨请教一些这方面的专家。因为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只会越来越向不好的方向发展,千万不要抱“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就会好了”的侥幸心理。 </p><p>&nbsp;&nbsp;&nbsp;&nbsp;在工作中充满活力是取得优异工作成果的保证,充满活力地工作表明你热爱工作,你愿意将自己的努力全部贡献给工作,刻苦钻研的结果是创意不断涌现。而且,你的活力也会感染周围的同事,赢得好的人际交往,得到他们的帮助。 </p><p>&nbsp;&nbsp;&nbsp;&nbsp;对工作充满活力也就意味着拥有很强的执行力。 </p><p>&nbsp;&nbsp;&nbsp;&nbsp;执行力,简单的说,就是对上司指令的贯彻和落实程度。我用这样一个形象的语言故事来说明一下: </p><p>&nbsp;&nbsp;&nbsp;&nbsp;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希望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十几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前进,经过的是茫茫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厉害,就让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七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按我想的做,你最开始弯一次腰,我也就不用一次又一次重复地扔樱桃,你也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 </p><p>&nbsp;&nbsp;&nbsp;&nbsp;这个寓言很有意思,它反映出这样一个问题:在企业中领导所想的和员工所想的,往往不能得到有效地统一,这也就是导致执行力缺失得原因。而执行力的缺失,使得领导者的所有工作都会变成一纸空文或一场空谈。</p></div>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7-31 06: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工作三力:活力、执行力、竞争力(2)</strong><div align="left"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nbsp;&nbsp;&nbsp;&nbsp;对于员工来说,执行力直接决定着工作的结果。一个团队,或者是一名员工,要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就必须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因为,你接受了任务就意味着作出了承诺,而完成不了自己的承诺是不应该找任何借口的。可以说,没有任何借口是执行力的表现,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想,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的态度。思想影响态度,态度影响行动,一个不找任何借口的员工,肯定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员工。可以说,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执行。 <p>&nbsp;&nbsp;&nbsp;&nbsp;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赏西点军校的文化,他们就是提倡没有任何借口地去执行,这才是强有力的执行的保证。同样的道理,一个员工对于上司的指令,也应该具有这样的精神,因为这是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保证。一个团队、一名员工,如果没有超强的执行力,就算有再多的创造力也可能没有什么好的成绩。员工所要培养的正是那种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任务的决心,哪个老板会不喜欢这样员工呢? </p><p>&nbsp;&nbsp;&nbsp;&nbsp;巴顿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中曾写到这样一个细节: </p><p>&nbsp;&nbsp;&nbsp;&nbsp;“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排到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我就告诉他们那么多。我有一个有窗户或有大节孔的仓库。候选人正在检查工具时,我走进仓库,通过窗户或节孔观察他们。我看到伙计们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6英寸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如果伙计们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他们不该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劳动。最后,有个伙计对别人下命令:‘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畜牲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关系。’”最后,巴顿写到:“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那些不找任何借口地完成任务的人。” </p><p>&nbsp;&nbsp;&nbsp;&nbsp;无论什么工作,都需要这种不找任何借口去执行的人。对我们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要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 </p><p>&nbsp;&nbsp;&nbsp;&nbsp;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当然,竞争力失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等等。竞争力是脱颖而出的保证。企业要想在同行业中占据领先优势地位,就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来自员工;而一个员工要想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员工的竞争力来自不断的学习。学习是增强竞争力的最好方法。 </p><p>&nbsp;&nbsp;&nbsp;&nbsp;我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当今名列世界500强的绝大部分企业都对其人员的内部培训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企业为培养人才所花的费用已达到了企业总销售额的10%,为培训所花费的人力成本也已占到了企业总人力投入的10%。例如,美国惠普公司几万名员工,每周至少要有20个小时用于学习业务知识。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些企业的管理者都懂得,培训是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发动机”。 </p><p>&nbsp;&nbsp;&nbsp;&nbsp;而对于员工来说,也应该不断地进行学习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有效地减少工作压力并增加工作的乐趣,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加强自己与职业的契合度,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p></di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5-1-3 17:39 , Processed in 0.02624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