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4|回复: 5

[口才训练营]提升口才训练的实战技巧:局局相扣子母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10 17: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rong>局局相扣子母环(1)</strong><div align="left"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nbsp;&nbsp;&nbsp;&nbsp;当天边露出第一抹红晕时,位于千古名城之西的古迹“日出阁”下,已甚是热闹。 <p>&nbsp;&nbsp;&nbsp;&nbsp;七位说话高手在城中用过早餐后,便来到这里,欣赏起了日出美景。 </p><p>&nbsp;&nbsp;&nbsp;&nbsp;天色尚早,但大家谈兴已浓。 </p><p>&nbsp;&nbsp;&nbsp;&nbsp;平日里习惯了给企业做职员培训的余仕之,对于说话方面可谓得心应手。只见他清了清嗓子道:“今天,我非常激动,尽管我已经给别人讲过无数课程,但今天毕竟不一样,讲的内容都是我们最为喜爱的。这第三场轮到我提,我感到十分荣幸。” </p><p>&nbsp;&nbsp;&nbsp;&nbsp;演讲经验非常丰富的他顿了一下,喝了一口绿茶。这时,摄像机正对着他。他继续道:“今天,我的这套说话功夫是:‘局局相扣子母环’。” </p><p>&nbsp;&nbsp;&nbsp;&nbsp;在武侠江湖中,有一种令人闻风丧胆的武器叫“子母环”。这种武器以轻巧见长。俗话说,“一寸短一寸险”。能够使这种武器的,通常是绝顶高手。“子母环”的绝招在于,它环环相扣,虚虚实实,令对手不知道使用者哪一个环是实招,哪一个环是虚招。只有当子母环把你击败时,你才发现最厉害的杀招在哪里。子母环相互辅助,互换主仆,一环引诱敌人出招,牵引着招数的走向,而另一环杀着很快即至。 </p><p>&nbsp;&nbsp;&nbsp;&nbsp;在说话功夫里,也有类似于“子母环”式的套路设计。使用这套功夫时,说话者为了达到某一目的,预先设计好一些相当于武术中的“虚招”的话,掩盖其真实意图,然后一环扣一环地设局,让对方在自己设好的局里,一步步地被自己牵着鼻子走,最后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跟“小李飞刀”这套说话功夫极大不同的是,它往往要几步才能达到预设效果,而且一环紧扣一环,是说话领域里的“连环计”。 </p><p>&nbsp;&nbsp;&nbsp;&nbsp;官学狗叫 </p><p>&nbsp;&nbsp;&nbsp;&nbsp;“官学狗叫”这个故事来自于隋朝侯白的《启颜录》。 </p><p>&nbsp;&nbsp;&nbsp;&nbsp;侯白在没有做官前,住在家乡,无甚名声,但锋芒已初露。当地的地方官刚到任时,侯白便去拜见。回来后他对几个朋友说:“我能让新来的官学狗叫。”朋友说:“哪有官老爷听别人的摆布学狗叫的?你若真能做到,我们请你喝酒;若不能,你就请客。”侯白答应了。 </p><p>&nbsp;&nbsp;&nbsp;&nbsp;于是,他们一起到衙门去,侯白进去见官,朋友们在门外看着。官说:“你又来见我,有什么事吗?” </p><p>&nbsp;&nbsp;&nbsp;&nbsp;侯白答道:“您刚到此地,民间有些事情,要向您请示。您到任之前,此地盗贼甚多,我建议您下令让百姓各家养狗,让它们见了生人就惊叫,这样盗贼自然便会平息。” </p><p>&nbsp;&nbsp;&nbsp;&nbsp;官问道:“如果这样的话,我家也须养条能叫的狗,但到哪里去弄狗呢?” </p><p>&nbsp;&nbsp;&nbsp;&nbsp;侯白回答说:“我家倒有一群新养的狗,不过它们叫的声音与别的狗不同。” </p><p>&nbsp;&nbsp;&nbsp;&nbsp;官问道:“它们叫出来什么声音来?” </p><p>&nbsp;&nbsp;&nbsp;&nbsp;侯白答道:“它们‘呜呜’地叫。” </p><p>&nbsp;&nbsp;&nbsp;&nbsp;官说:“你不懂狗,好狗应当‘汪汪’地叫,‘呜呜’叫的,都不是善叫之狗。” </p><p>&nbsp;&nbsp;&nbsp;&nbsp;侯白的朋友们在门外听了,皆掩口而笑。侯白看到自己已经赢得了一桌酒席,便对官说:“我知道了。以后我一定要出去寻访善叫的狗。”说完便向官告辞。 </p><p>&nbsp;&nbsp;&nbsp;&nbsp;甘罗十二当丞相 </p><p>&nbsp;&nbsp;&nbsp;&nbsp;余仕之提出的这套说话功夫,令大家高兴地鼓起掌来。 </p><p>&nbsp;&nbsp;&nbsp;&nbsp;周一灿说:“侯白这小子够缺德的,不过,他运用余老师的‘局局相扣’,耍起子母环来,的确让那个官招架不住。绝!” </p><p>&nbsp;&nbsp;&nbsp;&nbsp;大家各自评点一番后,卓文丹说:“吴老师,各位朋友,今天让我来打头阵,接下棒来吧。”众皆鼓掌。卓文丹继续说:“我想讲一个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丞相的故事。现在,国外的首相,如布莱尔这些人,四十多岁当上首相也算比较年轻了,但要真论年轻,还是在我们中国。”于是,她那令人着迷的红唇又开始讲述起吸引众人的故事来——自古英雄出少年。 </p></div>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7: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局局相扣子母环(5)</strong><div align="left"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nbsp;&nbsp;&nbsp;&nbsp;他们和警官一起来到了那个人的农场。 <p>&nbsp;&nbsp;&nbsp;&nbsp;华盛顿飞快地来到那匹马的跟前,用双手蒙住了马的两眼,然后对那个人说:“既然你说马是你的,那么,请你告诉我们,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p><p>&nbsp;&nbsp;&nbsp;&nbsp;其实这匹马的两个眼睛都不瞎。只是那个偷马贼夜里把马偷回去,就放在农场里了,并没注意马的眼睛好坏。现在经华盛顿这么一问,偷马贼就真的以为马一定有一只眼睛是瞎的,便抱着侥幸的心理说:“马的右眼是瞎的。” </p><p>&nbsp;&nbsp;&nbsp;&nbsp;听到偷马贼做出了这样的回答,华盛顿连忙放开了蒙住马右眼的手。大家一看,马的右眼并不瞎。偷马贼一看慌了,急着争辩说:“我说错了,马的左眼才是瞎的。” </p><p>&nbsp;&nbsp;&nbsp;&nbsp;华盛顿看到偷马贼上当了,心里非常高兴,便又放开了蒙住马左眼的手。大家这才发现,马的左眼也不瞎。 </p><p>&nbsp;&nbsp;&nbsp;&nbsp;这下偷马贼可傻眼了,但他还想狡辩,忙说:“我又错了。” </p><p>&nbsp;&nbsp;&nbsp;&nbsp;“是的,你又错了。”这时,警官说话了,“这证明了马根本不是你的,你必须把马还给华盛顿家。” </p><p>&nbsp;&nbsp;&nbsp;&nbsp;这个偷马贼再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只好乖乖地把马还给了华盛顿。 </p><p>&nbsp;&nbsp;&nbsp;&nbsp;于是,华盛顿一家高高兴兴地牵着马回家了,而那个偷马贼,也得了他应该得到的惩罚。 </p><p>&nbsp;&nbsp;&nbsp;&nbsp;吴老先生接着苏洛宾的讲述道:“老夫的兴致已经被调动得忍不住了,也很想来两个。”众皆欢迎。吴老说:“其实,仕之的‘局局相扣子母环’,不但可以用来把坏人治住,不但可以用来说服别人,还可以用来救人。我现在讲两个小故事,一个是用来除奸扫恶的,另一个被用来救人。”于是,他给大家讲述了两个故事—— </p><p>&nbsp;&nbsp;&nbsp;&nbsp;何瑭藏杯除刘瑾 </p><p>&nbsp;&nbsp;&nbsp;&nbsp;明朝正德皇帝登上皇位后,便封了刘瑾为九千岁,令其掌管宦官。但刘瑾却计划趁这个机会把持朝政,甚至想把皇帝杀掉,自己取而代之。 </p><p>&nbsp;&nbsp;&nbsp;&nbsp;当时,曾做过皇帝老师的何瑭看破了刘瑾的野心,总想把他除掉,可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找到机会。 </p><p>&nbsp;&nbsp;&nbsp;&nbsp;且说这天,皇帝过生日。午门外文武百官都已到齐,刘瑾也骑着高头大马来了。学士何瑭等出来相迎。刘瑾下马时,何瑭突然发现刘瑾的大红朝服里,露出了赭黄色提花锦绣龙袍来。何瑭便暗暗地打起主意来。 </p><p>&nbsp;&nbsp;&nbsp;&nbsp;文武百官鱼贯而入进得皇宫。大家要给皇帝拜寿,皇帝便设宴招待。大伙儿各自忙着在自己应坐的地方坐下来。而何瑭则趁忙乱之时,顺手拿起了一只九龙杯藏在了自己的怀里。 </p><p>&nbsp;&nbsp;&nbsp;&nbsp;很快,宫中太监便发现九龙杯少了一只,只好到处寻找。 </p><p>&nbsp;&nbsp;&nbsp;&nbsp;这时,何瑭站了起来,故意问道:“是谁拿了九龙杯呢?还不赶快交出来,不交就要搜身了!” </p><p>&nbsp;&nbsp;&nbsp;&nbsp;众官员都开玩笑似地附和道:“搜就搜,搜出来了,就罚他喝上1000杯酒!” </p><p>&nbsp;&nbsp;&nbsp;&nbsp;而刘瑾因为心里有鬼,一听到要搜身,心都凉了半截,不敢让搜。可是,他越怕搜,大家就越怀疑,就越要搜。这时何瑭又发话了:“这样吧,先从万岁搜起,从上到下,挨个搜,如何?” </p><p>&nbsp;&nbsp;&nbsp;&nbsp;正德皇帝听到如此建议,笑道:“别开玩笑啦!这满殿的东西都是我的,我单拿那个九龙杯,有什么意思呢?”何瑭说:“您是皇帝,理应带头让搜。”还边说边给皇帝使着眼色。这何瑭曾经做过皇帝的老师,因此皇帝知道,他很爱开玩笑,只好站了起来,解开龙袍让大家看。 </p><p>&nbsp;&nbsp;&nbsp;&nbsp;皇上搜完了,就要轮到搜九千岁了。这时,刘瑾脸都被吓白了。 </p><p>&nbsp;&nbsp;&nbsp;&nbsp;平时里,文武百官早就恨透了刘瑾,此时看到他的脸上瞬间变色,更加怀疑九龙杯是他拿了,便都一个劲地叫道:“搜!搜!” </p><p>&nbsp;&nbsp;&nbsp;&nbsp;刘瑾没有法子,只好让何瑭来搜。不料朝服一解,里边竟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的赭黄龙袍! </p><p>&nbsp;&nbsp;&nbsp;&nbsp;大家“啊!”了一声,都愣住了。正在这时,只见刘瑾满面杀气,抽出了预先藏在袖筒里的短刀,向皇帝刺去。 </p><p>&nbsp;&nbsp;&nbsp;&nbsp;说时迟,那时快,何瑭飞起一脚,把短刀踢落到了地上。 </p><p>&nbsp;&nbsp;&nbsp;&nbsp;此时,金殿上都乱了套。而皇帝只说了一句“快把他打死”,就吓得昏了过去。待到他醒过来时,刘瑾已被御林军打死了。 </p><p>&nbsp;&nbsp;&nbsp;&nbsp;在大家的掌声中,吴老稍事休息,喝了一口茶,便继续他那用“局局相扣子母环”救人的故事—— </p><p>&nbsp;&nbsp;&nbsp;&nbsp;唐朝人李靖,曾任岐州刺史。这期间,有个人为了讨好皇帝,便控告李靖有野心,要聚兵谋反。唐高祖得到这个情况后,立即命令一个御史前去调查,并告诉御史:“如果李靖真的要阴谋造反,可以当场处死。” </p></div>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7: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局局相扣子母环(6)</strong><div align="left"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nbsp;&nbsp;&nbsp;&nbsp;这个御史知道李靖奉公守法、体贴百姓,不可能图谋造反。若真有人说他要造反,肯定是在诬告陷害。只是,要如何才能把这件事弄个真假分明呢? <p>&nbsp;&nbsp;&nbsp;&nbsp;御史思前想后,终于想出了个办法。他请求那个控告人和他一起去办这个案子,唐高祖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御史领了圣旨,便和那个控告人一起,直奔岐州。 </p><p>&nbsp;&nbsp;&nbsp;&nbsp;走出几百里地后,那个管行李的随从忽然慌慌张张地向御史报告,控告人原来写的状子丢了。御史大为恼火,用鞭子狠狠地抽打那个随从。随从惊恐万状,只顾磕头求饶,很是凄惨。 </p><p>&nbsp;&nbsp;&nbsp;&nbsp;看着随从那个可怜的样子,御史不忍心再打了,叹了口气,对那个控告人说:“李靖谋反的事实很清楚,我们奉旨去查办,谁曾想到,随从却把状子丢了,这是要掉脑袋的。我们俩办不成此事,也有和李靖勾结的嫌疑,不免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p><p>&nbsp;&nbsp;&nbsp;&nbsp;那个控告人一听,觉得事情有些不妙,忙问御史怎么办才好。 </p><p>&nbsp;&nbsp;&nbsp;&nbsp;御史又摇头又叹气,表示事情非常棘手,踌躇了半天,说:“要想我们都不受连累,救随从一命,我看只有一个办法,你再重新写一张状子,权当没有丢,我们还是照常去查办。”那个控告人也觉得再没有第二个好办法了,就重新写了一张状子,给了御史。 </p><p>&nbsp;&nbsp;&nbsp;&nbsp;控告人哪里知道,这是御史和随从定的一计,状子其实并没有丢,它就在御史的衣袖里。待到他把原状子拿出来和重新写的状子一对照,便发现内容很不相同。看到目的已达,御史便立刻返回京城,向皇帝报告了这个情况。 </p><p>&nbsp;&nbsp;&nbsp;&nbsp;唐高祖一时间也闹不清这里面有什么文章。御史便说:“如果李靖造反确有其事,那么控告人无论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也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状子的内容应该是一致的。现在内容出入很大,有些甚至是牛头不对马嘴,这充分说明是控告人在凭空捏造事实。” </p><p>&nbsp;&nbsp;&nbsp;&nbsp;皇帝一听有理,立即命令大臣对控告人进行审讯。经过审讯,发现果然是控告人在捏造事实,对李靖进行诬陷。于是,皇帝便把那个控告人判为诬告陷害罪,杀掉了。 </p><p>&nbsp;&nbsp;&nbsp;&nbsp;张子臣道:“看来古人说得非常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就兵器或武功而言,既可以用之杀人,亦可用之救人。就看使用它的人是善是恶了。我们的说话功夫,事实上也是这样。在刚才吴老说的故事里,御史就用它来救人。而在和珅这样的家伙手中,却成为了升官发财的防卫武器。” </p><p>&nbsp;&nbsp;&nbsp;&nbsp;大家均有同感。 </p><p>&nbsp;&nbsp;&nbsp;&nbsp;司徒朗说:“我还想起了我们中国历史上更为经典的‘局局相扣子母环’,那就是三十六计中的‘连环计’,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三国演义》里,王允使用这条计谋,通过‘子母环’式的说话功夫,把吕布与董卓都引入预设的局中,并把一大群人把玩得团团转,还最终把董卓成功除掉,真乃是我们余老师提出的‘局局相扣子母环’说话功夫的绝顶高手呀。” </p></div>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7: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局局相扣子母环(2)</strong><div align="left"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nbsp;&nbsp;&nbsp;&nbsp;如果要评选丞相年龄“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话,年龄最小的丞相获得者必定非甘罗莫属,因为他十二岁即当上了丞相,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十二岁可能刚刚读了几年书塾。甘罗何许人也?他有什么能耐,可以在同龄者还未完全懂事时,自己就已经出人头地了呢? <p>&nbsp;&nbsp;&nbsp;&nbsp;甘罗是战国时期秦国丞相甘茂的孙子。他少年聪颖,十二岁的时候就到时任丞相吕不韦的手下去做事。这时候,他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少年,可就在这一年,他的才能得到了充分施展,而且享誉当时与后世。 </p><p>&nbsp;&nbsp;&nbsp;&nbsp;三年前,秦王派刚成君蔡泽出使燕国,百般游说。经过三年的努力,燕王喜终于答应归附秦国,并且派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表示永不叛秦。秦国也打算再派张唐前往燕国,做燕国的国相,企图与燕国联合夹攻赵国,扩大自己的土地。因为张唐赴燕中途必须经过赵国,所以秦王又让张唐顺便访问赵国。如果能够游说赵王把河间一带的城池割让给秦国就更好了,如此能避免大动刀兵,不用劳师靡饷。 </p><p>&nbsp;&nbsp;&nbsp;&nbsp;张唐受命以后,就拜访丞相吕不韦说: </p><p>&nbsp;&nbsp;&nbsp;&nbsp;“昭王的时候,我曾受命率兵讨伐过赵国。赵王一直仇视我,曾扬言‘谁能捉到张唐,就赏给他方圆百里的土地。’现在我出访燕赵两国,恐怕不太合适吧?” </p><p>&nbsp;&nbsp;&nbsp;&nbsp;吕不韦什么也没说,但却一脸的不高兴。 </p><p>&nbsp;&nbsp;&nbsp;&nbsp;恰好小甘罗看到丞相吕不韦这几天一直闷闷不乐,就问道:“丞相因为什么事情如此不高兴呢?”吕不韦就把张唐不从命出使的事向他说了一遍。 </p><p>&nbsp;&nbsp;&nbsp;&nbsp;甘罗听完后就说:“请让我去说服他成行怎么样?” </p><p>&nbsp;&nbsp;&nbsp;&nbsp;吕不韦呵斥道:“荒唐!我亲自去请他,他都不肯出使,凭你又如何能说服他呢?” </p><p>&nbsp;&nbsp;&nbsp;&nbsp;“丞相想必知道,项橐七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孔子的老师。我现在都十二岁了,您大可放心让我去试试看,为什么我刚一提出来,您就一口回绝了呢?” </p><p>&nbsp;&nbsp;&nbsp;&nbsp;甘罗的话实在难以辩驳,吕不韦便勉强地点了点头。 </p><p>&nbsp;&nbsp;&nbsp;&nbsp;甘罗到得张唐府中,一见到张唐就问:“张大人,您认为您的功劳与武安君王翦相比,谁的更大呢?” </p><p>&nbsp;&nbsp;&nbsp;&nbsp;张唐说:“武安君向南挫败了强大的楚国,向北建威于燕国和赵国。他攻城破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又怎么能与武安君相比呢。” </p><p>&nbsp;&nbsp;&nbsp;&nbsp;甘罗又问:“您认为当年的应侯和现在的丞相文信侯(吕不韦)相比,谁更专断呢?” </p><p>&nbsp;&nbsp;&nbsp;&nbsp;张唐说:“文信侯更专断。” </p><p>&nbsp;&nbsp;&nbsp;&nbsp;甘罗便说:“您果真知道文信侯比应侯更专断吗?当年应侯提出攻打赵国,武安君王翦出面表示责难,离开咸阳七里就被赐死了。如今文信侯亲自出面请您去做燕相,您却不肯去,我真不知道您要死在哪里?” </p><p>&nbsp;&nbsp;&nbsp;&nbsp;张唐立刻回答说:“请转告丞相,我马上出发前往燕国。” </p><p>&nbsp;&nbsp;&nbsp;&nbsp;可是,张唐最后还是由于惧怕而不愿意到赵国去。吕不韦也没法硬让他勉为其难,只好决定另派他人前往赵国。 </p><p>&nbsp;&nbsp;&nbsp;&nbsp;甘罗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就到秦王那里毛遂自荐:“大王,请您派我出使赵国吧,我一定能完成使命。” </p><p>&nbsp;&nbsp;&nbsp;&nbsp;秦王看到眼前的这个小孩儿如此有胆量,如此有魄力,又听相国吕不韦谈到过他的行事,心中已有几分欢喜。但为当面验证一下他的才能,故意掩饰住内心的喜悦,十分严肃地说:“出使赵国可是国家大事,你小小年纪,见了赵王想说些什么呀?” </p><p>&nbsp;&nbsp;&nbsp;&nbsp;甘罗说道:“使臣出国,应对必须随机应变,哪能现在就定好说什么呢?” </p><p>&nbsp;&nbsp;&nbsp;&nbsp;秦王听完,哈哈大笑:“好吧,寡人就任命你作为使臣,出使赵国。”于是,便给了他十辆马车、一百人听他吩咐。 </p><p>&nbsp;&nbsp;&nbsp;&nbsp;甘罗一行来到赵国都城邯郸。赵王听说秦国使臣来到,急忙出城迎接。不一会儿,秦国使臣的车到了。出乎众人的意料,从车上走下的是位少年。这位少年举止从容,目不斜视。跟随他而来的一百余人“呼啦”一下围上去,簇拥着他一步步朝赵王走来。赵王心里也感到吃惊,同时他在怀疑是不是有人要故意取笑他。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等待那个小孩子来向他施礼。 </p><p>&nbsp;&nbsp;&nbsp;&nbsp;这个小使臣走到赵王面前,十分郑重地拿出国书递给赵王。赵王才不无怀疑地问道:“小先生光临敝国,有何贵干呀?” </p><p>&nbsp;&nbsp;&nbsp;&nbsp;甘罗机智地答道:“来帮助赵国逃脱危险。” </p><p>&nbsp;&nbsp;&nbsp;&nbsp;“请问赵国有什么危险呢?”赵王问。 </p></div>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7: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局局相扣子母环(3)</strong><div align="left"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nbsp;&nbsp;&nbsp;&nbsp;甘罗故意拉长了调子:“大王,您不觉得在这儿谈话,不太合适吗?” <p>&nbsp;&nbsp;&nbsp;&nbsp;赵王赶忙笑着说:“请,请,请到城中见礼。” </p><p>&nbsp;&nbsp;&nbsp;&nbsp;到了王宫中双方坐定。赵王又旧话重提,但这次他客气多了,“请问甘大人,您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p><p>&nbsp;&nbsp;&nbsp;&nbsp;甘罗清清喉咙,端正了坐姿,满脸郑重地说:“秦国要联合燕国,而且还准备派人到燕国去做丞相。燕赵两国历来有仇,如果燕秦达成联盟,夹在中间的赵国就十分危险了。” </p><p>&nbsp;&nbsp;&nbsp;&nbsp;赵王听后感到有些惶恐,神色也变得不自然起来。“请问甘大人,我们该怎么办呢?” </p><p>&nbsp;&nbsp;&nbsp;&nbsp;甘罗心中不禁一阵暗喜,但他外表依然十分冷峻:“其实,秦国联合燕国,其目的无非是想取得赵国河间一带的几座城池。如果大王肯将这几座城割给秦国,秦国马上就会和赵国交好,而且会与赵国共同对付燕国。你们赵国便可以去攻打燕国,去夺取比河间更多的城池。您权衡一下利弊,做出决断吧!” </p><p>&nbsp;&nbsp;&nbsp;&nbsp;赵王十分畏惧秦国的武力。他知道秦国既然派人来讨要城池,是非给不可的,也就只好强颜为欢地说:“好吧,秦赵两家情同兄弟,几座城池算得了什么呀。”他命人把河间一带五座城的地图和户口交给甘罗,又用十分隆重的礼节款待甘罗等人。临别的时候,赵王又把甘罗送出都城,亲自扶他上车,还赠给他黄金百斤,玉璧一双。甘罗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使命,而且满载而归。 </p><p>&nbsp;&nbsp;&nbsp;&nbsp;秦王对甘罗的表现大加赞赏,破例封他为大夫,不久又提拔他为上卿,把当年封给他祖父甘茂的土地全部赐给了他。 </p><p>&nbsp;&nbsp;&nbsp;&nbsp;还是那美丽的微笑,还是那充满魅力的双唇,但那悦耳的声音已经化于无形。当小甘罗的故事告一段落后,卓文丹便轻轻地举起了她那杯“碧螺春”,轻轻抿了一下。 </p><p>&nbsp;&nbsp;&nbsp;&nbsp;大家的掌声落下时,司徒朗发出感慨:“看来中国古代的聪明儿童挺多的。昨天卓文丹告诉我们的南宋的赵葵,今天还是她讲的小甘罗。可惜,今天我们的孩子们都为了升学考试而努力,即使有如甘罗、赵葵这样的说话功夫非常高的,也只好被埋没啦。” </p><p>&nbsp;&nbsp;&nbsp;&nbsp;苏洛宾也有同感:“在欧美国家,人家的家长往往都比较注重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大家更是毫无包袱地各抒己见。在如此轻松的学习与成长环境里,能够发现充满说话智慧的高手,就比较容易了。更何况,人家的总统大选,要考察的其中一大能力,就是辩论能力。没有超人的口才,在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真的很难取得超级成功。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很难取得大的成就。” </p><p>&nbsp;&nbsp;&nbsp;&nbsp;吴墉老先生说:“是呀,‘说话’的确应该成为我们成长路上的一门功课呀。” </p><p>&nbsp;&nbsp;&nbsp;&nbsp;周一灿说:“我也来跟余老师一个,说的也是文丹小姐类似的题材,也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代。”在大家的掌声中,周一灿讲起了千古名篇《触龙智说赵太后》—— </p><p>&nbsp;&nbsp;&nbsp;&nbsp;触龙智说赵太后 </p><p>&nbsp;&nbsp;&nbsp;&nbsp;这是一个流传了千年的经典故事,我们在座各位都曾听过。 </p><p>&nbsp;&nbsp;&nbsp;&nbsp;在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病故,由孝成王即位,国家大权落到了成王的母亲赵太后手里。 </p><p>&nbsp;&nbsp;&nbsp;&nbsp;强大的秦国乘赵王新立,便发兵进攻赵国,一连夺去了三座城池,赵国的形势非常危急。这时只有联合齐国,共同抗秦,才是上策。 </p><p>&nbsp;&nbsp;&nbsp;&nbsp;赵国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国说:“必须用长安君做人质,方可出兵。”当时诸侯求助于别国时,通常都是派本国公子到对方去当人质的。 </p><p>&nbsp;&nbsp;&nbsp;&nbsp;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赵太后当然不愿意。但秦兵攻势极其猛烈,如没有齐国来救,赵国的存亡就难以预料了! </p><p>&nbsp;&nbsp;&nbsp;&nbsp;大臣们个个忧心如焚,纷纷进宫,极力强谏。赵太后恼了,就对左右大臣说: </p><p>&nbsp;&nbsp;&nbsp;&nbsp;“再有人来说派长安君做人质的事情,我就朝他脸上吐唾沫!” </p><p>&nbsp;&nbsp;&nbsp;&nbsp;大臣们因此都不敢再去,独有左师触龙不怕,仍旧入宫求见赵太后。赵太后料定他是为了长安君的事而来,怒容满面。 </p><p>&nbsp;&nbsp;&nbsp;&nbsp;触龙进宫以后,故意放慢脚步,蹒跚而行。一见到赵太后,就下拜请罪,说: </p><p>&nbsp;&nbsp;&nbsp;&nbsp;“老臣双腿有病,行动不便,好久没能来拜见。虽然私下原谅自己,又怕太后玉体欠安,所以勉强支撑着前来请安。” </p><p>&nbsp;&nbsp;&nbsp;&nbsp;太后说:“我老婆子比你还不如,走路还得靠人用车子推呢。” </p><p>&nbsp;&nbsp;&nbsp;&nbsp;触龙说:“每天的饮食没有减少吧?” </p><p>&nbsp;&nbsp;&nbsp;&nbsp;太后说:“只能喝点粥而已。” </p><p>&nbsp;&nbsp;&nbsp;&nbsp;触龙说:“我的食量也大不如前了,就强迫自己散步,每天要走三四里,胃口渐渐好转,精神也比以前好多了。” </p><p>&nbsp;&nbsp;&nbsp;&nbsp;太后叹息说:“但是我做不到啊!” </p></div>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6-10 17: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局局相扣子母环(4)</strong><div align="left"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nbsp;&nbsp;&nbsp;&nbsp;她因触龙只谈家常,并不提及长安君的事,脸色就逐渐缓和下来。 <p>&nbsp;&nbsp;&nbsp;&nbsp;聊过一会,触龙说:“老臣的劣子舒祺,年纪最小,最无用,我已日渐衰老,又偏爱他。所以今天冒死请求太后,让他到侍卫队里凑个数,保卫王宫。” </p><p>&nbsp;&nbsp;&nbsp;&nbsp;太后一口答应,并问:“舒祺今年多大了?” </p><p>&nbsp;&nbsp;&nbsp;&nbsp;触龙说:“十五岁。年龄还小,我只是想在未死之前就将他托付给太后。” </p><p>&nbsp;&nbsp;&nbsp;&nbsp;太后见他这样,受到感动,又问:“大丈夫也宠爱幼子么?” </p><p>&nbsp;&nbsp;&nbsp;&nbsp;触龙说:“胜过妇人!” </p><p>&nbsp;&nbsp;&nbsp;&nbsp;太后笑了,说:“这话怎么讲呢?” </p><p>&nbsp;&nbsp;&nbsp;&nbsp;触龙说:“老臣看来,太后并不像爱女儿燕后那样深爱长安君。” </p><p>&nbsp;&nbsp;&nbsp;&nbsp;太后说:“你讲过了头了!我爱燕后远远不如爱长安君。” </p><p>&nbsp;&nbsp;&nbsp;&nbsp;触龙解释说:“父母爱子女,主要是为他们长远的前途着想。当初燕后远嫁到燕国去时,你抱着她痛哭送行;嫁去之后,又为她祈祷:今生别再回来!这并非不爱,而是从她的长远利益着想,希望她的子孙代代为王。对吗?” </p><p>&nbsp;&nbsp;&nbsp;&nbsp;太后点头回答:“对的。” </p><p>&nbsp;&nbsp;&nbsp;&nbsp;触龙又问:“请从现在往上数到赵国立国时为止,赵国君主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几人能承继父辈爵位的呢?” </p><p>&nbsp;&nbsp;&nbsp;&nbsp;太后说:“一个都没有!” </p><p>&nbsp;&nbsp;&nbsp;&nbsp;又问:“别的国家的子孙有吗?” </p><p>&nbsp;&nbsp;&nbsp;&nbsp;太后说:“据我所知,也都没有。” </p><p>&nbsp;&nbsp;&nbsp;&nbsp;触龙进一步申述道:“这是由于那些君主不是自身遭祸,就是祸延子孙!并非君主们的子孙必定是庸碌之辈,无德无才,而是因为他们无功受高禄,拥有大量珍宝,一切都可以坐享其成的缘故。” </p><p>&nbsp;&nbsp;&nbsp;&nbsp;触龙继续说:“如今长安君不也是这样吗?太后封了他高位,赏了他肥沃的封地,赐给他无数财宝,却不想让他为国家做一点贡献。一旦太后百年,长安君在赵国还能依托谁呢?由此看来,太后为燕后考虑得久远,却没有顾到长安君的未来,怎么能说太后爱长安君远远胜过爱燕后呢?” </p><p>&nbsp;&nbsp;&nbsp;&nbsp;太后被探深打动,说:“好,一切由你调遣吧!” </p><p>&nbsp;&nbsp;&nbsp;&nbsp;于是,赵国用车送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齐国也派兵来救援赵国,使赵国免除了亡国之灾。 </p><p>&nbsp;&nbsp;&nbsp;&nbsp;听完阿灿对经典《触龙智说赵太后》的演绎,大家都回想起了当年初读它时的感受。 </p><p>&nbsp;&nbsp;&nbsp;&nbsp;各大高手均不甘落后,苏洛宾对大家说:“大家都讲了中国古人的,那么,让我来一个外国古人的。”众皆期待。苏洛宾便向大家讲一个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的故事。 </p><p>&nbsp;&nbsp;&nbsp;&nbsp;华盛顿智斗偷马贼 </p><p>&nbsp;&nbsp;&nbsp;&nbsp;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从小聪慧过人。 </p><p>&nbsp;&nbsp;&nbsp;&nbsp;小时候,华盛顿的家里非常贫穷,最值钱的家产要算是一匹马了,而且也只有这匹马。这匹马浑身雪白,长得很高大,跑起来闪电一般,干起活来好像有使不完的劲。他们全家都很喜欢这匹马,宁愿少吃一口,也要让马吃饱。华盛顿对这匹马更是喜欢得不得了,经常到草地上去放马;每当马吃饱了以后,他就骑在马身上,悠闲地唱起歌,和马玩耍起来。 </p><p>&nbsp;&nbsp;&nbsp;&nbsp;有一天,这匹马突然不见了。华盛顿全家都十分焦急,小华盛顿更是伤心地哭了起来。他们一家人找呀找,找了很久,终于在同村一个人的农场里发现了自家的那匹马。但是,那个农场的主人是个无赖,仗着自己有钱有势,不但拒绝归还,反而声称那是自己的马,说华盛顿的父亲诬赖他。 </p><p>&nbsp;&nbsp;&nbsp;&nbsp;华盛顿的父亲没有办法,只好拉着那个人去找警官评理。 </p><p>&nbsp;&nbsp;&nbsp;&nbsp;见到了警官后,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都说马是自己的。但是由于找不出证据来,所以警官一时也判定不了马究竟是谁家的。 </p><p>&nbsp;&nbsp;&nbsp;&nbsp;吵了一通后,华盛顿的父亲已经气得脸色发青,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而那个偷马贼却还在强辞夺理地说:“既然马在我的农场里,自然就是我的。”正在这时,华盛顿从父亲的身后站了出来,眯缝着小眼睛对警官说:“我有个办法可以证明马是谁的。” </p><p>&nbsp;&nbsp;&nbsp;&nbsp;那警官见华盛顿是个孩子,起初还不以为然,最后见华盛顿很有把握,就改变了态度说:“你有什么办法呢?”华盛顿说:“咱们见了马就有办法啦。” </p></di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5-1-23 14:59 , Processed in 0.02858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