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69|回复: 9

[魅力人脉训练营]完整讲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8 06:2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rong>魅力赢得好人脉<br/>服装扮靓你的社交魅力</strong><div align="left"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nbsp;&nbsp;&nbsp;&nbsp;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服饰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深刻、鲜明的。一个人的服饰,不仅反映了其他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同时也反映了其对他人的态度。另外,一个人的服饰还可以掩盖个人的某些缺陷。 <p>&nbsp;&nbsp;&nbsp;&nbsp;第一,整体着装要求 </p><p>&nbsp;&nbsp;&nbsp;&nbsp;服装的种类、样式、花色千差万别。因场合、季节、民族的不同以及个人爱好的不同,人们的穿着显示出多样性的特点。 </p><p>&nbsp;&nbsp;&nbsp;&nbsp;在社交场合,人们穿着的服装大致分为礼服和便服两种。在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以身着深色礼服为宜;一般场合则可着便服。人们必须注意这样一点,无论着何种服装,都应做到清洁、整齐、合体。所谓合体,不单是指衣服的尺寸和个人的体型相适应,还包括把衣服的颜色、线条、样式和个人的肤色、气质等统一起来。比如,上身着深色高级毛料西装,下身如穿浅色布料裤子,就不很得体,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p><p>&nbsp;&nbsp;&nbsp;&nbsp;第二,男士着装要求 </p><p>&nbsp;&nbsp;&nbsp;&nbsp;一般男士礼服可分为三种,白天参加仪式、婚礼,可穿晨礼服;晚间参加晚宴、音乐会可穿小礼服;极其郑重的场合则要求穿燕尾服一类的大礼服。目前,国际上正逐渐以黑色西装套服和灰色西装套服取代礼服。三件一套的黑色西装配以白色衬衫和黑色蝴蝶结,会给人以典雅高贵的印象,效果绝不亚于燕尾服。在正式场合穿西装,要精心选配衬衫和领带。白色衬衫使男士精神焕发,领带最好选用丝质的,而且要注意使之与西装的颜色协调。除穿宝蓝色西服外,黑色领带几乎可以同任何颜色的西装搭配。在交际场合中,男士的衣着不应有过多的颜色变化,以不超过三色为首要原则。另外,穿西装套服最好配上西服背心,让别人看到自己衬衫与裤子的连接处是不应该的,因为这很不雅观。男士不穿西装套服也可以,但必须做到西装上衣和西裤的颜色一致,既不要看上去“头重脚轻”,也不要看上去“头轻脚重”。 </p><p>&nbsp;&nbsp;&nbsp;&nbsp;我国男士参加涉外活动可穿西装,也可穿中山装或民族服装;通常以西装和同色同质的毛料中山装为礼服,而以各种式样的其他中式服装和夹克为便装。男士在参加正式的外交活动时应穿礼服,进行普通的参观游览活动则可穿便服。参加涉外活动时,民族服装可以作为礼服穿。同时,也要尊重外宾的习惯与东道主的要求,如果我方人员接到的请柬上注明请穿礼服,则应当依照要求去做。 </p><p>&nbsp;&nbsp;&nbsp;&nbsp;另外,要注意上班服装与休闲服装的区别。在正式场合,一般不宜穿运动服、牛仔服或沙滩装。业余时间里,穿夹克衫、运动服、牛仔服以及羊毛衫都是可以的。 </p><p>&nbsp;&nbsp;&nbsp;&nbsp;第三,女士着装要求 </p><p>&nbsp;&nbsp;&nbsp;&nbsp;在对外场合中女士的着装应当体现出女士的职业特点、个人风格和魅力,并且要与出现的场合、环境相协调。 </p><p>&nbsp;&nbsp;&nbsp;&nbsp;一般在西方的社交场合,女士应当穿礼服。女士的礼服可以分为三种:常礼服为质地、色泽一致的上衣和裙子;小礼服为长及脚背不拖地的露背式单色连衣裙式服装;大礼服为袒胸露背的拖地或不拖地的单色连衣裙式服装。其他日常穿的服装称为便装。 </p><p>&nbsp;&nbsp;&nbsp;&nbsp;在衣着方面,女士的选择范围是极为广阔的。即使是职业女性也是如此,既可穿最能展现女性魅力的裙装、西装套裙,又可自由自在地选择西装、夹克衫、牛仔装、衬衫、长裤等等。 </p><p>&nbsp;&nbsp;&nbsp;&nbsp;上班时间,职业女性一般要穿灰色或蓝色的西装套裙,这样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形象。女士也可以选择色彩柔和一点的衣裙,这样则显得平易近人一些。如果女士在社交、工作中穿着显得过于散漫的运动服、牛仔装或野味十足的服装,则是不应该的。 </p><p>&nbsp;&nbsp;&nbsp;&nbsp;在涉外活动中,我国女士选择衣着的范围也比较大,可以穿西装套裙、中式上衣配长裙或长裤、连衣裙、旗袍及其他民族服装。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我国的女士通常以西装套裙、连衣裙或旗袍作为礼服。旗袍是中国女性的最佳礼服,它既能把中国女性柔美婀娜的身姿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又能使女性显得端庄典雅。在社交场合中,我国女士穿旗袍,往往会得到外宾由衷的赞美。 </p><p>&nbsp;&nbsp;&nbsp;&nbsp;女士着装不但要干净、整洁、合身,而且要注意服装在不同的场合所发挥的不同作用。参加宴会,女士要注意自己的衣着同宴会场所的色彩相和谐,而且要考虑同自己男伴的衣着相得益彰。参加婚礼时,女士不要穿与新娘的礼服同色的服装,否则会因为穿着不当引起别人的非议。而参加丧礼时,宜穿黑色或其他颜色庄重的衣裙。 </p><p>&nbsp;&nbsp;&nbsp;&nbsp;合理得体的穿着不仅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内在的高雅审美追求,而且还可以充分树立一个人的良好形象。因此,必要而恰当的穿着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 </p></div>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6-8 06:29:44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魅力赢得好人脉<br/>巧用饰品相得益彰</strong><div align="left"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nbsp;&nbsp;&nbsp;&nbsp;人们在社交场中穿戴的服饰除了服装外,还包括首饰等一类饰物。在我国,男子的饰物比较少,仅有戒指、领带夹等,而且戒指主要是作为信物来佩戴的,装饰作用不大。女子的饰物则多一些,有戒指、项链、手镯、耳环、头饰等。人们在佩戴这些饰物时应注意同自己的形体协调,并考虑与服装风格的统一。一般来说,在正式的社交场合中,人们不宜佩戴过多的饰物,以免给人不稳重的感觉,从而降低信任;但在参加商业宴会时佩戴合适的饰物则是适宜的。 <p>&nbsp;&nbsp;&nbsp;&nbsp;佩戴首饰也有一定的原则。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既向他人暗示了某种含义,又显示了佩戴者的嗜好与修养。 </p><p>&nbsp;&nbsp;&nbsp;&nbsp;1.戒指的佩戴 </p><p>&nbsp;&nbsp;&nbsp;&nbsp;戒指通常应戴在左手上,这通常是因为左手较少用于劳作。拇指是不戴戒指的。把戒指戴在食指上,表示无偶而求爱;戴在中指上,表示正处在恋爱之中;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已订婚或结婚;而把戒指戴在小手指上,则暗示自己是一位独身主义者。在西方国家中,未婚女子常将戒指戴在右手而不是左手上。修女的戒指则总是戴在右手无名指上的,这意味着她已经把爱献给了上帝。一般情况下,一只手上只戴一枚戒指,戴两枚或两枚以上的戒指是不适宜的。参加涉外活动,佩戴的戒指以古典式样为好,太时髦了反而不好。 </p><p>&nbsp;&nbsp;&nbsp;&nbsp;2.手镯、手链的佩戴 </p><p>&nbsp;&nbsp;&nbsp;&nbsp;手镯和手链的佩戴原则相似。如果在左臂或左右两臂同时佩戴,则表明佩戴者已经结婚。如果仅在右臂佩戴,则表明佩戴者是自由而不受约束的。一只手上不能够同时戴两支或两支以上的手镯和手链,因为它们相互碰撞发出的声响会分散人的注意力。手部不太漂亮的人手上戴的东西不宜太多,否则容易暴露自己的短处,因为那些注意你手上首饰的人不可能不同时注意你的手。 </p><p>&nbsp;&nbsp;&nbsp;&nbsp;3.项链的佩戴 </p><p>&nbsp;&nbsp;&nbsp;&nbsp;佩戴项链要注意因人而异。如脖子细长的人不宜选择细且长的项链,脖子短粗的人则宜选择细且长的项链,这样才利于弥补自己的缺陷。在选配项链上的挂件时,要根据个人的性格而定。活泼好动者,可选配三角形挂件;成熟稳重者,可选配椭圆形挂件;女强人型可选配方形挂件。 </p><p>&nbsp;&nbsp;&nbsp;&nbsp;4.耳环的佩戴 </p><p>&nbsp;&nbsp;&nbsp;&nbsp;人们在佩戴耳环时,要选择与自己的脸型相“适合”的样式。脸圆的人不要选用又大又圆的耳环,而应选用链式耳环或耳坠;脸方的人不要选用过于宽大的耳环,而应选用小耳环或耳坠;脸长的人不要选用长而下垂的耳环,而应选用宽宽大大的耳环。在一切正式场合,都应当避免佩戴发光、发亮、发声的耳环。 </p><p>&nbsp;&nbsp;&nbsp;&nbsp;5.胸饰的佩戴 </p><p>&nbsp;&nbsp;&nbsp;&nbsp;胸饰有很多的花色品种。人们在选用胸饰时要兼顾自己的年龄、装束、场合等因素,只要使人看起来不刺眼就行了。 </p><p>&nbsp;&nbsp;&nbsp;&nbsp;总而言之,佩戴首饰必须坚持下面的原则: </p><p>&nbsp;&nbsp;&nbsp;&nbsp;遵从有关的传统和习惯,在社交场合中最好不要靠佩戴首饰去标新立异;不要佩戴粗制滥造的首饰,在正式场合不戴首饰是可以的,如果戴就要戴质地、做工俱佳的;佩戴首饰要注意场合,上班期间不戴或少戴最好,运动或旅游时也不能够戴太多的首饰。准确地说,只有在交际应酬时佩戴首饰才最合适。佩戴首饰必须考虑性别差异。在一般场合,女士们佩戴首饰没有标准,而男士佩戴最多的只有结婚戒指一种。场合越正规,男士戴的首饰就应当越少。 </p><p>&nbsp;&nbsp;&nbsp;&nbsp;此外,佩戴首饰还要注意一些禁忌,例如女士参加丧礼时,只允许佩戴结婚戒指和珍珠项链。 </p><p>&nbsp;&nbsp;&nbsp;&nbsp;古往今来,首饰一直是人们服饰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社会活动中,得体的服装用相得益彰的饰品来点缀,能显示一个人的地位和身份,展现其气质和风度。饰品的款式、造型、材料、色彩与着装者的精神气质、文化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饰品只有合适地、得体地、巧妙地佩戴才能取得最佳的视觉效果,营造良好的社会活动氛围。 </p></div>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6-8 06: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魅力赢得好人脉<br/>腹有诗书气自华</strong><div align="left"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nbsp;&nbsp;&nbsp;&nbsp;风度是一个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伊莎贝拉曾经说过,美丽的相貌和优雅的风度是一封长期有效的推荐信。人们关心自己的风度,也议论别人的风度。人们赞扬和羡慕那些风度翩翩的人,并且也期望自己和周围的亲友都具有良好的气派。因此,我们就必须更加讲究自己的风度,树立良好的形象。 <p>&nbsp;&nbsp;&nbsp;&nbsp;风度是人的言谈、举止、态度的综合体现,更进一步说,是人的精神气质的外在扩散所形成的魅力。这种魅力给人一种美的慑服力。这种美的慑服力,能使人产生心理的倾慕和震颤。也难怪文学大师托尔斯泰认为“风雅的人是真正的生活之王”。 </p><p>&nbsp;&nbsp;&nbsp;&nbsp;腹有诗书气自华。风度虽然是通过一种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它却与一个人的知识水平、精神面貌、道德修养、审美观念等密切相关。譬如,服饰的打扮与人的审美水平有关,精神的状态与人的个性、修养有关。一位哲人说得好,“风度是我们天性的微小冲动”。从一个人的风貌可窥见其内在素质之一斑。罗曼&#8226;罗兰说:“多读一些书,让自己多一点自信,加上你因了解人情世故而产生的一种对人对物的爱与宽恕的涵养,那时你自然就会有一种从容不迫、雍容高贵的风度。” </p><p>&nbsp;&nbsp;&nbsp;&nbsp;因此,从完整的意义上说,风度是一个人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结合的产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内在美,外在美就无所依托。一个内在精神世界不美的人,长相可能很美,但却无论如何不会长期保持美的风度。没有坚定的信念,就难有刚毅、乐观的神情;没有高尚的情操和执著的追求,就难有从容潇洒、神采飞扬的姿态;没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就难有落落大方、彬彬有礼的举止,也难有典雅脱俗的打扮。 </p><p>&nbsp;&nbsp;&nbsp;&nbsp;内在气质不好的人,无论怎样讲究,也表露不出美好的风度。例如,随便找来一个家庭妇女,即使把她打扮得满身珠光宝气,她也显示不出那种雍容华贵的风度。有的人看上去仪表堂堂、神采奕奕,但一张口、一举手,就暴露出其不过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这样的人,谁会认为他有风度呢?有句谚语“穿龙袍也不像太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相反,有的人看起来其貌不扬,但言谈举止却表现出一股难以抗拒的魅力。因此,风度不是打扮出来的,它需要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地自觉地进行内在培养。 </p><p>&nbsp;&nbsp;&nbsp;&nbsp;古往今来,任何一位杰出的人士,其风度美无不植根于内在美。美国作家文森特&#8226;希思曾如此描写宋庆龄:“她雍容高贵,却又朴实无华,堪称稳重端庄……她的风度发自内心,而不是装出来的。她的胆略见识之高,人所罕见,从而使她能够在紧急关头镇定自如。端庄、忠诚和胆识———使她具有一种根本的力量,这种力量有时能消除人们由于她外表而产生的那种柔弱羞怯的印象,使她具有最坚毅的英雄主义的形象。”宋庆龄的这种风度美显然是她内在美的自然流露。这种“成于中而形于外的内在美,是一个人不可虚饰的灵魂”。那些内心肮脏的人,虽竭力想装出一副领导者的风度,却总是“见了当官的前襟长后襟短,见了老百姓前襟短后襟长”。这自然也是由其内在的思想、学识和素质所决定的。 </p><p>&nbsp;&nbsp;&nbsp;&nbsp;因此,一个杰出的人物,应当时刻注意自己的风度。不管自己长得怎样,不管在什么场合下,也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与波折,都要显得豁达、坚定,显得刚毅果敢、气宇轩昂,这样,就自然会有一股英雄气概,有一种外在魅力。如果妄自菲薄、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自己打倒自己,即使五官相貌长得再好,又有什么风度可言?试想一个没有风度的人怎么能够广交朋友,开拓人脉呢?! </p></div>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6-8 06: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魅力赢得好人脉<br/>沟通要把握分寸</strong><div align="left"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nbsp;&nbsp;&nbsp;&nbsp;与人沟通时,需要讲究说话的分寸,否则将会导致沟通障碍和人际关系的隔阂。 <p>&nbsp;&nbsp;&nbsp;&nbsp;比如:小王与小张两个人各拿着自己的一幅画请老师评价。老师如果对小王说:“你画得不如他。”小张也许比较得意,而小王心中一定不悦。如若对小张说:“你画得比他还要好。”小张固然很高兴,小王则很扫兴。两个人对同一句话的不同反应,就显出了说话注意分寸的重要性。 </p><p>&nbsp;&nbsp;&nbsp;&nbsp;由此看来,讲究分寸是一种很重要的说话艺术。说话是否有分寸,对于我们能否与人有效沟通,甚至办事成败有着很大的关系。注意分寸,说白了就是注意自己说出的话千万不能伤及别人的情绪。不管自己有意还是无意,如果说话的分寸把握不当,就会得罪对方,影响沟通的效果,影响你的人脉关系。 </p><p>&nbsp;&nbsp;&nbsp;&nbsp;第一次与人见面时,说话的分寸很重要。因为你没有第二次机会去给别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人们打交道时首先要作自我介绍。由于办事的目的、要求不同,自我介绍的分寸也应有所区别。在初次见面时,一般人们自我介绍的内容很简单,只要讲清姓名、身份、目的、要求即可。在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下,比如求职或竞争某个领导岗位时,自我介绍的内容就需要较详尽了,不仅要讲清姓名、身份、目的、要求,还要介绍自己的经历、学历、资历、性格、专长、经验、能力、兴趣等等。为了取得对方信任,有时还得讲一些具体事例。当然自己的特点也应该有选择性地说,做到适度。一些人总是说自己的优点,这样不好,应考虑别人的感受。有的人强调个人优势,无非想为自己贴金争一些荣誉。这样一来,让别人长期生活在你的阴影中,会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不利于你和别人建立友好的关系。 </p><p>&nbsp;&nbsp;&nbsp;&nbsp;托人办事时说话的分寸。托人办事,由于你是有求于人,因此即使是关系很密切的人,措辞、语气也要适当,不要用生硬的口气。托人办事,用词要恰当,应向对方详细地讲明自己做此事的目的,把事情的原因、想法告诉对方,尤其应该注意说话不要支支吾吾,不要让对方觉得你不相信他。 </p><p>&nbsp;&nbsp;&nbsp;&nbsp;应答别人时说话的分寸。怎样应答有求于你的人,也是表现你的沟通能力,经营好人脉的一个方面。对方请你帮忙的事,凡认为对的,就明确地回答他一声“很好”;认为不对的,就委婉地回答他“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说”。可以办到的事就谦虚地回答他:“我去试试,但成功与否现在还很难肯定。”无法办到的事就毫不含糊地回答他:“这件事的确很难办,以我的能力和关系没有多大的希望。” </p><p>&nbsp;&nbsp;&nbsp;&nbsp;催问别人时说话的分寸。催问也很有讲究。催问的语气要客气、平和,即使受了冷遇、碰了钉子,或者对方发了火,也要沉住气,只要问题能处理,受点委屈也是值得的。 </p><p>&nbsp;&nbsp;&nbsp;&nbsp;催问别人时要注意用语的分寸,应多用恳请语气。正如我国明代理学家薛宜所言:心诚色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像“怎么还没处理呀”、“不是说今天就给我答复吗?为何讲话不算数”、“你们到底什么时候解决”、“这个月底前必须处理”等,这样的责问句或命令句千万不可说。这样只会激起别人的反感,影响事情的进展和你的人际关系。如果改换成一种询问口气,效果会好得多。 </p><p>&nbsp;&nbsp;&nbsp;&nbsp;不能有急躁情绪,要耐心地、不厌其烦地登门拜访,申诉你的理由和要求。 </p><p>&nbsp;&nbsp;&nbsp;&nbsp;在催问的时间间隔上要越来越短,即频率上要越来越频繁,要给处理者造成紧迫感。即使你在与他人闲谈时也应注意分寸,不要涉及他人隐私,更不要传播八卦新闻,给人一种你以窥视他人隐私为乐的不良印象,同时也会影响你与别人的正常来往。沟通并非是将你知道的一切都和盘端出,讲究一下方式,掌握好分寸,你才能够增加个人魅力,拥有好人脉。 </p></div>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6-8 06: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魅力赢得好人脉<br/>社交馈赠有技巧</strong><div align="left"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nbsp;&nbsp;&nbsp;&nbsp;在社交活动中互赠礼品本身就是一种礼仪往来,是营造好人脉的一项重要举措。就连伟大的柏拉图都不得不承认:“礼物能感化神灵,能感化显赫的国王。”因为礼品的选择传递着权势、世故、知识和兴趣等信息。它既可改善也可损害公司和个人的形象。从赠送给董事会主席的礼品到广告用的礼品,这类商业礼物的选择和赠送可不是件轻松的事。美国的公司每年花在商务往来上送礼的费用高达40亿美元。 <p>&nbsp;&nbsp;&nbsp;&nbsp;据人际关系专家调查,在赠送商务礼品的公司中,50%的回答是“有效果”或“很有效果”,另外49%的公司认为至少“有点效果”,只有1%的公司认为送礼毫无益处。事实上,人们都能够看到这样的现象,正如塞万提斯所言:“礼物能击碎顽石”。 </p><p>&nbsp;&nbsp;&nbsp;&nbsp;古代罗马帝国的大文豪奥维德深有感触地说:“送礼也要有天赋”。是的,馈赠礼品是一门艺术,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人们必须注意下述原则: </p><p>&nbsp;&nbsp;&nbsp;&nbsp;礼物轻重得当。奥维德表示:受礼人的地位决定了礼物的价值。通常,如果礼物太轻,很难表示你的诚意,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礼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除了某些爱占便宜又胆子特大的人之外,一般人很可能会婉言谢绝,或即使收下也会付钱,要不就日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等于强迫人家消费。如果对方因为你的礼物太贵重而拒收,你钱已花出,礼物留着也无用,便会生出许多烦恼,就像平常人们常说的:花钱找罪受。因此,礼物选择要适当,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俾斯麦就曾明确表示:我送多少礼要根据你能回馈多少来决定。 </p><p>&nbsp;&nbsp;&nbsp;&nbsp;送礼时间间隔适宜。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间隔过短或过长都很难实现最佳效果。送礼者可能手头宽裕或求助心切,便时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门去。有人以为这样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细想起来,其实不然。频繁地送礼使你目的性太强。另外,礼尚往来,人家还必须还情于你。一般来说,以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的既不显得突兀虚套,受礼的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p><p>&nbsp;&nbsp;&nbsp;&nbsp;了解风俗禁忌。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例如,有个人去医院看望病人(一位生意上的客户),带去一袋上好的国光苹果以示慰问。哪知引出了麻烦,正巧那位病人是上海人,上海人叫“苹果”跟“病故”二字发音相同,送去苹果岂不是咒人家病故吗?由于送礼人不了解情况,结果费力不讨好,弄巧成拙。 </p><p>&nbsp;&nbsp;&nbsp;&nbsp;礼品要有意义。礼物是感情的载体。任何礼物都表示送礼人的特定心意,或酬谢、或求人、或联络感情等等。因此,在选择礼品时,礼品必须与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物非同寻常,倍感珍贵。实际上,最好的礼品应该是根据对方兴趣爱好选择的,富有意义、耐人寻味、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的礼品。正如约翰&#8226;雷所说:“伟大的礼物只能送给伟大的人。”因此,选择礼物时要考虑礼物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做到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p><p>&nbsp;&nbsp;&nbsp;&nbsp;另外所送礼品,特别是在正式场合赠送,都要认真地包装一下,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赠送礼品时,最重要的是要神态自然,举止大方,表现适当。现场把赠品送给受赠者,一般要在会面后进行。这时,要郑重其事地起身站立,走近受赠者,双手将礼品递给对方,尽量要递到对方的手里。如果礼物过大,可请他人帮助递交,但赠送者本人最好也积极参与进来,并向对方说明一下。如果有多人赠送礼品,最好先长辈后晚辈、先女士后男士、先上司后下级,按照顺序进行。 </p></div>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6-8 06: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魅力赢得好人脉<br/>获得友谊必备的要件</strong><div align="left" style="ADDING-RIGHT: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nbsp;&nbsp;&nbsp;&nbsp;每个人都渴望有几位知心朋友。但感到自己不合群,与人交往没有自信心,是很多人在与人交往时常会遇到的问题。 <p>&nbsp;&nbsp;&nbsp;&nbsp;爱因斯坦说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当一个人渴望有知心朋友,但又感到自己不合群时,可能存在着以下几个影响你与他人正常交往的原因。 </p><p>&nbsp;&nbsp;&nbsp;&nbsp;你是否封闭自己,是个内向型的人。人们发现,内向型性格的人,将心理活动指向主体自身,他们好思考不好言谈,好观察不好表露,好独处不好交往,对事物认识深刻,容易变得事事以自我为中心。 </p><p>&nbsp;&nbsp;&nbsp;&nbsp;你是否过于清高。心理学研究发现,具有抑郁型气质特征的人,十分敏感,可以观察到一些常人不易觉察的细微之处,但十分孤僻,对事情缺乏主动性。如果不能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气质,就容易形成清高的性格,瞧不起他人,不愿意与别人接触。 </p><p>&nbsp;&nbsp;&nbsp;&nbsp;在社会交往中对别人要求是否过高。没有人能够不食人间烟火。大家身上既有优点,也存在着缺点。你对别人的缺点缺乏宽容的态度,期望得过高,也是影响你获得友谊的重要因素之一。 </p><p>&nbsp;&nbsp;&nbsp;&nbsp;你的兴趣、爱好是否贫乏。一些人不合群往往是因为和别人没有共同的话题。比如说昨晚电视转播了一场球赛,今天大家在一起热烈地谈论,而你对球赛不感兴趣,与别人的谈话也就无从谈起。 </p><p>&nbsp;&nbsp;&nbsp;&nbsp;为了广泛地拓展人脉,你首先要树立与人们交往沟通的信心,然后针对上面几个原因来找找解决的办法: </p><p>&nbsp;&nbsp;&nbsp;&nbsp;过于封闭自己是阻止你与他人正常交往的柏林墙,应该拆除。要和别人多进行一些思想上、学习上的交流,把自己对一些问题的观点、意见告诉别人,进行探讨。你要知道,知心是相互的,只要你对别人敞开心扉,别人也会对你敞开心扉。只有这样,你们才会互相了解,才会发展友谊。 </p><p>&nbsp;&nbsp;&nbsp;&nbsp;要注意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放下清高的架子,这样你才能和别人融合到一起。人们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总是在“主动”中深化的。所谓主动,就是你主动接近别人,别人才会愿意接近你;你自恃清高,孤芳自赏,别人也不愿意接近你,甚至会对你产生反感。 </p><p>&nbsp;&nbsp;&nbsp;&nbsp;与人相处,要多一些宽容。在宽容别人身上缺点的同时,你应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你也要清楚地认识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古人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真诚,从而获得多一些友谊。 </p><p>&nbsp;&nbsp;&nbsp;&nbsp;平日里,你要发展自己的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情趣,拓展自己的视野。对别人所共同关心的话题留心注意,并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你会得到别人的赞誉。 </p><p>&nbsp;&nbsp;&nbsp;&nbsp;获得真诚的友谊,是需要条件的。你具备这些条件了吗?对照上面提出的内容,好好思考,反复琢磨,自己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有待改善?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 </p><p>&nbsp;&nbsp;&nbsp;&nbsp;想获得真诚的友谊,你就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真诚,多一些善良,多一些大度。 </p><p>&nbsp;&nbsp;&nbsp;&nbsp;人们认为,人际关系和谐的关键:一个是自我言行的约束,一个是怀抱平常心,一个是宽容的态度,一个是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的思想境界。你可以去尝试一下,相信你一定会赢得更多的友谊。 </p></div>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6-13 22: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际关系和谐的关键:一个是自我言行的约束,一个是怀抱平常心,一个是宽容的态度,一个是互相理解、互相体谅的思想境界。名言啊!名言!![em01][em01][em0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7-29 08:2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无完人,成长还需要一个过程的。 [em01]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3 19: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查则无徒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5 15: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12-22 21:42 , Processed in 0.03261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