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04|回复: 1

潘石屹在清华大学演讲实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 11: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潘石屹:谢谢大家。现在房地产是一个特别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媒体往往都把房地产发展商丑化,电<BR><BR>视、电影的反面人物绝大多数都是房地产发展商,所以我与其跟他们说我是房地产发展商,还不如说中性一<BR><BR>点的就是盖房子的。所以我把我最近几年时候从事的房地产开发,城市建设这里有一些比较深的体会跟大家<BR><BR>谈谈。我想把更多的时间留出来让我们有一个互动,提的问题越尖锐越好,没有任何的禁忌,什么问题我们<BR><BR>都可以讨论。
<><BR>    现在房地产发展特别快。我记得在 2003 年上半年 " 非典 " 时期,我想中国的经济、中国的房地产<BR><BR>一定都要下滑。这是我在 " 非典 " 时期的判断,因为北京的车出不了外面,外面的车也进不来,有时候<BR><BR>我们工地上的钢筋、水泥也进不来,所以我想这种状况可能对中国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但事实证明这可<BR><BR>能我在近五年里的一个最大的判断错误,就是对形势判断完全错了。 " 非典 " 过去以后,全中国的房地<BR><BR>产都爆发性地增长,增长的速度非常快,到 2003 年末,北京房地产成交的统计量比 2002 年增长 50% <BR><BR>,接近 1000 亿人民币,达到 998 亿人民币,到 2004 年的时候,达到 1500 亿人民币,北京这个市场<BR><BR>,成交量急剧地增加,房价也在迅速上升。这种情况下就有好多人非常担心,政府官员,经济学家就怕中国<BR><BR>房地产这样快的增长速度,会不会伤害到中国的金融,会不会伤害到中国的经济,有各种各样的担心,老拿<BR><BR>出一些统计数字跟国外比较,觉得这个有点过热。而我算是比较乐观的,为什么呢?因为房地产行业不能够<BR><BR>跟我们社会大背景脱离开来看,应该跟整个中国社会大背景结合起来看。而我觉得未来中国有两件事情是非<BR><BR>常重要的。</P>
<><BR>    第一是 " 进城 " 。中国的农村有大量的过剩劳动力要到城里去,城里要给他们提供就业的机会,要<BR><BR>有房子,用官方的说法就是 " 城市化进程 " 。可能你在城市里感觉不到,我喜欢到农村走一走,发现所<BR><BR>有生活在农村的父母亲,他们心里都盼望自己的儿女能到城里去,过上跟电视里面一样的生活,他们觉得他<BR><BR>们这一代人受了苦,只有让自己的儿女们进了城,才能够过上好日子,这个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愿望。<BR><BR>我想这也可能是一个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源动力,如果没有这个源动力,都跟法国人一样,吃饱了就<BR><BR>到沙滩睡觉去了,可能也就不会有中国城市化的进程。</P>
<><BR>    第二个是国际化。在今天的社会中,任何一个城市,任何一个民族,如果闭关自守,就一定没有出路<BR><BR>,要把各方面的优势发挥出来,只能加入到国际化大循环里面去。</P>
<P><BR><BR>    中国最近几年房地产增长速度比较快,在这样快的情况下,我们去跟谁比较?现在有好多经济学家天<BR><BR>天拿数字较真,拿出各种各样数字、图例,跟今天的美国比,跟今天的法国比,跟今天的英国比,跟今天的<BR><BR>德国比,说中国房地产过热了,泡沫来了。我承认,如果拿着今天的数字跟他们比,是过热了,可是我们背<BR><BR>景不一样。像法国,是在拿破仑三世, 18 世纪的时候,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实际上当时的巴黎跟今天的<BR><BR>北京一样,到处是工地;纽约是上个世纪初进行大规模建设也到处是工地。可今天巴黎、纽约已经建完了。<BR><BR>像香港是上个世纪末 80 年代、 90 年代开始建设,而中国的城市才刚刚开始建设,刚刚进入建筑时代,<BR><BR>所以拿今天的北京、上海跟今天的纽约、巴黎、香港去相比,就相当于拿一个十七、八岁小孩的发育、饭量<BR><BR>跟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相比是一样的,这是不可比的。任何一个建筑时代到 20 年、 30 年的时候,建<BR><BR>筑工地规模就要小得多,我想这是一个大的背景。</P>
<P><BR>    我刚刚到美国住了几个星期,我发现美国人远远低估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远远低估了中国人的勤劳,<BR><BR>远远低估了中国人的效率,我从美国回来再到温州、再到东莞、再到山西的煤矿看,我发现中国人的成本最<BR><BR>低,而效率是最高的。美国人大大低估了,欧盟也大大低估了。所以中国加入 WTO 时间表马上放开的时候<BR><BR>,欧盟这些国家,以法国为例,它的失业率就急剧的上升,这两天欧盟的宪法都没有通过,法国总理都辞职<BR><BR>了,什么原因?就是中国的竞争力。中国现在跟欧盟有贸易顺差,跟美国有一个比较大贸易顺差,贸易顺差<BR><BR>就意味着把他们的就业机会转移到中国来了。可是一部分中国人也远远低估了中国人富裕程度,低估了中国<BR><BR>人的勤劳,低估了中国的低成本和中国人的高效率,他们得到好多的结论就是天快要塌下来了。中国人有两<BR><BR>个低估,一个是人们的富裕程度、效率被大大低估了;另外一个是中国最偏僻、最困难的地方的贫困程度也<BR><BR>被大大低估了,这是两个极端,我想这是房地产为什么这么快的增长速度的一个大背景。</P>
<P><BR>    我到建设得比较好的城市去,比如纽约,给我最深的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才是一个有活力的、<BR><BR>生机勃勃的城市,不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城市?实际上我在前不久偶然翻了一本书,是 1961 年一个美国人<BR><BR>写的叫《美国伟大城市的生和死》,这本书总结出来四个要点,说按照美国城市发展经验,只要符合这四个<BR><BR>要点这个城市就是一个有活力,生机勃勃的城市,我对着看了一下,觉得挺有意思的,但是我们的城市建设<BR><BR>都是反着做的。</P>
<P><BR>    第一个要点:城市和城市的区域功能要混合,而不是单一的功能。如果是单一的功能,生活在这个城<BR><BR>市的人就没有效率,他每天上下班的时候坐车来回跑,这个城市就会交通拥挤,这个城市就没有效率,加入<BR><BR>国际化大城市也就没有竞争的优势。可是我们在城市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强调一个功能分区,比如西边教育<BR><BR>区,东边 CBD ,方庄、望京居住区……这样像方庄、望京就变成一个 " 卧城 " ,早上人们开着车跑出来<BR><BR>,晚上跑进去,在这个城市里面,所有的基础设施在满负荷的运作,人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路上,这个城市就<BR><BR>没有效率。</P>
<P><BR>   第二点:街区要小。可是中国好多城市在过去几年的规划中,一定是大块马路、大的广场、大的绿地,<BR><BR>整个城市的积累都让这些东西给割断了。</P>
<P><BR>   第三点:要有足够的密度。在中国任何地方都要限制高度、密度、容积率,要做花园式的城市,其实要<BR><BR>做花园的时候就可以跑到农村去,那都跟花园一样,之所以要为成一个城市,就是要享受一个城市的繁华。</P>
<P><BR>   前几年我在选择土地的时候,就选择建筑密度最高的点——北京的 CBD 。选完后,各个专家和领导都<BR><BR>说 CBD 的楼太高了,交通太拥挤了。实际上只有在这个城市的中心区,把它的密度提起来,这个城市里面<BR><BR>的商业机会才会多,而且这个密度提起来不一定是增加交通的压力,反而是减少了交通的压力。如果说像铺<BR><BR>大饼一样,在一个城市里整个都铺开的话,交通量就会增加,如果密度比较大,有一些地方我们就可以不开<BR><BR>车了,因为人步行就可以走得到。还有就是它把平行的交通、汽车的交通,变成电梯的垂直交通,这样的话<BR><BR>你看,就不见得是增加了交通压力,而反过来是缓解了交通压力。</P>
<P><BR>   前两天在《财富》论坛上,这些关于城市建设的题目,我老婆张欣去发言,她说一个城市的中心区应该<BR><BR>提高密度,尤其是在中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贫乏的地方,结果这个文章被登出来了,把我老婆的观点批评<BR><BR>一通,而且完全政治化了,说你看这些房地产发展商为了赚更多的钱,还说要把密度提起来。写完后我也没<BR><BR>在意,后来这篇文章被挂到新浪网上,新浪网上就 24 小时骂得铺天盖地的。其实这本来是一个你说你的<BR><BR>道理,他说他的道理,让大家判断的事情,结果被弄成这样。</P>
<P><BR>   第四个要点:不同年代的建筑一定要并存。而中国只要建设一个区域,一定有个词叫 " 三通一平 " 、 <BR><BR>" 七通一平 " ,就是把地面上拆得干干净净,拆干净后还要挖上十几米的土。</P>
<P><BR> <BR>    这一次我到纽约的一个朋友家,这个朋友住在 SOHO 区,他也是世界上排在前几位的富翁,原以为去<BR><BR>这样一个富翁家,不知道他们家会如何豪华,去了以后才发现他们家住在纽约当时的巧克力厂的七层,而且<BR><BR>他们的电梯还是那种打开铁栅栏,没有按钮,是一个摇柄往上摇,如果到了七层开过了,还得先往上摇,再<BR><BR>往下摇,才能把电梯跟七层对到一起,才能上去。到他们家后,他们家像厂房一样。转了一圈就到了屋顶,<BR><BR>屋顶非常漂亮,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到被炸的世贸大厦。后来我发现在非常漂亮的屋顶上面有一个奇大无比的<BR><BR>水塔,说是这是过去巧克力厂的水塔,现在他们家都把垃圾放到里面去。我说为什么不拆掉,他说在纽约超<BR><BR>过 30 年的建筑都是文物,一定要保留下来,站在他们家七层看到所有的水塔都是保留下来的。实际上这<BR><BR>就跟一个社会一样,我们现在强调和谐,一个和谐的社会一定要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种各样<BR><BR>的人都要有;一个城市要能够发展起来,对建筑而言,明朝的建筑要保留,清朝的建筑要保留;国民党建的<BR><BR>也要保留,苏联人帮我们建的也得保留,它是一个记忆的延续,而我们现在整个城市都是大拆大建,别说 <BR><BR>30 年, 300 年的也拆了。而且拆掉以后,还说这些太脏太旧了,拆了以后我们搬到另一个地方,这实际<BR><BR>上把真正的文物都破坏了,搬到旁边的都是复制的古董。所以我想一个好的城市应该是这本书上说的这四个<BR><BR>要点,这四点是我做房地产开发这十几年来深有的体会。</P>
<P><BR>    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每个城市要有每个城市的特点,而不要简单的模仿。<BR><BR>模仿别的城市,失去你这个城市的根,失去你的特点,是建不好的。第二,一个城市要建设得好,一定是靠<BR><BR>市场的力量去配置资源,用市场的手段去配置资源,如果靠计划体制的手段,靠行政命令的力量,靠某一种<BR><BR>政治力量,说把这个土地交给什么样的人去做的话,是建设不好城市的,尤其在当今非常非常的困难。</P>
<P><BR>    去年五月份我跟我老婆去圣比得堡参加建筑师扎哈·哈地德的一个颁奖,是建筑界最高的奖。之后再<BR><BR>到莫斯科红场,红场好几个建筑师拿出地图来说红场的附近有个柯布西埃的建筑,柯布西埃作为当代建筑界<BR><BR>的鼻祖,所有的人都想去看。看了地图,发现这个建筑就在红场的旁边,于是我们就走着过去了,沿路问莫<BR><BR>斯科人,问了 10 多个人没有一个人知道,好不容易到了,说前面就是柯布西埃的建筑。我们一共大概有<BR><BR>五六个建筑师,到了柯布西埃建筑门口以后,所有的建筑师都说这不是柯布西埃的建筑,柯布西埃怎么是这<BR><BR>样差的建筑,真是破烂。其中有一个建筑师说柯布西埃在作当代建筑的时候,有五个要素,第一窗户是一排<BR><BR>一排的,第二个是地下一层一定是不住人的,另外它的屋顶是可以上去人的……他看完以后,觉得好象符合<BR><BR>这五要素,然后我们就转着看,结果在马路边上发现有一个大的牌子,这个牌子让泥啊什么的乱七八糟的东<BR><BR>西弄得都看不清了,我们仔细一看发现这就是柯布西埃的标志。大家愣了一分钟之后,都不说这个建筑不好<BR><BR>了,都在敬仰这个建筑。等我们再看,我发现这个房子里面有按摩的,有像我们中国卡拉 OK 的,有卖飞<BR><BR>机票的,有大铁门停车库,完全搞得破破烂烂的。当我看到这个,我就想起意大利、法国对建筑大师的作品<BR><BR>是如何对待的。所以在一个法制的环境才能把这个城市建设好,如果不搞市场经济,像前些年中国的任何一<BR><BR>个城市都是建设不好的。</P>
<P><BR>    我谈就谈这么多,现在开始提问。</P>
<P><BR>    听众 1 (清华经管学院博士后):你觉得现在中国城市的根在什么地方,中国城市与世界城市有什么样的联系?</P>
<P><BR>    潘石屹:在美国规划界有两派观点,第一派就是我们要把城市建设得漂亮,规划要合理,建筑要好看<BR><BR>,这就是一个漂亮的城市。另外一个的观点,说这些不重要,最重要是这些城市有一批有创意、有活力的人<BR><BR>,如果有这批人,城市自然会建好,它资金市场自然会过来。其实从我心里说,我觉得一个城市的根,最重<BR><BR>要的是这个城市的人,这个城市有没有有创意的人是最重要的。</P>
<P><BR>    另外,中国的城市与国外的城市有什么区别,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要简单模仿。像巴黎,拿破仑三世<BR><BR>的时候建完以后,在 100 年的时间里都是全世界城市建设的楷模;纽约上个世纪初建完的,它成为 100 <BR><BR>年来所有富裕起来的城市无论是吉隆坡,还是香港学习的对象。中国不能简单的模仿,因为我们赶到了 21 <BR><BR>世纪中国这样的经济发展的时代,赶到中国特有的建设时代,今天中国北京、上海的建设也要成为今后 <BR><BR>100 年全世界城市建设的楷模,任何的模仿都是没价值的。</P>
<P><BR>    听众(清华经管学院博士后):目前中国城市的未来在什么地方?目前中国政府对城市的规划和影响在什么地方?</P>
<P>    潘石屹:一个好的城市应该是自然而然成长起来的,一个差的城市总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把自己头脑<BR><BR>中想象的模式,想象的一套东西强加在一个城市中,这样的城市不是好的城市。</P>
<P><BR>    听众:我听您的报告,我有一点感觉,第一以前靠计划经济产生这样一个城市建设,房地产市场也好<BR><BR>,是不好的,我感觉你是指最近七部委出了这些文件是不好的。第二,如果是这样的话,七部委也做了,也<BR><BR>都计划了,房地产商应该怎么做?</P>
<P><BR>   潘石屹:我说的是城市的规划跟房地产市场实际上不太一样,你一定说让我对七部委的文件进行评价的<BR><BR>话,其实最近政策比较多,我还是相信我们既然要搞市场经济,应该让市场上面无形的手发挥作用,而不是<BR><BR>急急忙忙的就让政府有形的手伸出来,任何的市场都是起起伏伏的,像房地产两年时间在全国各地以 50% <BR><BR>速度增长,在这样的急剧变化过程中,一定有一个力量往下拉的,这个力量政府不出手,市场本身也会调节<BR><BR>的。</P>
<P><BR>   从我心里来说,现在整个房地产形势,包括政策是像雾,像雨又像云,确实不明朗。前些天我们跟北京<BR><BR>的几个部门还在一起探讨,因为国务院七部委文件出台了,说购房之后两年内交易的话,要交5% 的营业税<BR><BR>,地方各个政府尽快制定政策, 6 月 1 号就要实施。这样的话去讨论购房的时间是从什么时候算,比如 <BR><BR>"6 月 1 号起 " 我们应该怎么理解,问我们的意见,我就跟他们说,购房之日起,可能有四个时间算,第<BR><BR>一房地产发展商跟客户签了协议;第二个签了协议,合同还没生效,应该是房管局备案,这个合同生效了,<BR><BR>算是购房的时间;第三,交了契税;第四是办了房产证。我的观点是应该到北京市房管局备案之后,就算是<BR><BR>购房的时间,我觉得在会上好多人都同意我这个观点。有人说房产证,有人说契税,我就问他们,如果你认<BR><BR>为房产证和契税,算是购买房子的时间,签合同还生效不生效,如果不生效的话,签合同就没用,你就不应<BR><BR>该收人家的钱,从法律上说,就会发生抵触。</P>
<P><BR>   听众:清华建筑学院学生:建外 SOHO 的空房率比较高,我想问您对您的经营状况怎么看?第二个问题<BR><BR>,你对请国外建筑大师来中国设计建筑的看法是怎么样?</P>
<P><BR>   潘石屹:建外 SOHO 我们大概有 79 万平方米的建筑,现在交完房的大概三分之一多一些,交完房的,<BR><BR>除了东边其他三面都是工地,现在的入住率应该说是非常高的,而且交付一年时间有一个慢慢上升的过程。<BR><BR>我对经营上的想法是 " 无为而治 " ,我头脑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卖给大家爱做什么做什么。我们一<BR><BR>个比较成熟的项目是现代城,过去的时间它的出租率一直是 97% 以上,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出租率,建外 <BR><BR>SOHO 现在还达不到,大概 80% 多的出租率。我想慢慢会好的,因为建外 SOHO 的位置是国贸的正对面,<BR><BR>尤其是三环的地铁通了的话,是处在东三环和长安街的交界处,处在一号地铁线和十号地铁线的交界处,算<BR><BR>是北京 CBD 最核心的位置,从位置来说比现代城要好得多,所以我不为这个地方的任何前景担忧,这是对<BR><BR>建外 SOHO 空置率我的看法。</P>
<P><BR>   在跟山本理显事务所的合作过程中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因为之前我们跟很多国外、国内的很多优秀建<BR><BR>筑师合作,再跟日本的这个团队合作,我们确实觉得非常感动,因为他们的工作态度是极其认真的。山本理<BR><BR>显手下还有一批人,这一批人过来的时候可能都是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或者是研究生,都是一帮年轻人,<BR><BR>他们过来后从来没有在凌晨一点钟之前睡过觉,天天在那工作,你把他们安排在好的办公室,他们把好的办<BR><BR>公室搞得整整齐齐的,最后我们把他们赶到到工地上,工地上也是整整齐齐的,整个的工作有的时候到了无<BR><BR>可挑剔的地步。工地上天天都是打架的事情,就是设备、设计、材料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一次我们一个部门<BR><BR>提出来山本理显事务所跟我们配合不得力,于是山本理显过来以后,我就跟他说什么地方配合不得力,你需<BR><BR>要一个什么东西,他特别客气,拿出一个工作记录,是一张彩色打印机打出来的图,这张图写得清清楚楚,<BR><BR>什么问题我给你发的是 E-mail 还是传真,多长时间你们没有答复,还有别的什么问题,最后说得我们这<BR><BR>边的人哑口无言,后来我就说你能不能把这张图送给我,他说可以。所以我觉得日本的管理方面是非常严格<BR><BR>的,我觉得有好多值得学习的点。<BR></P>
<P>   听众:潘先生我想问一个关于历史的问题,我知道 50 年前,梁思成先生和陈占祥先生搞了一个关于北<BR><BR>京的方案 " 梁陈方案 " 被当时的政府给驳回了,您认为 " 梁陈方案 " 对现代北京的规划有多大作用?<BR><BR>再一个问题你刚才说在纽约 30 年的建筑都是文物,在我们这 300 年还不认为是文物,您对于北京现在的<BR><BR>文物保护问题怎么看,有什么好的建议?</P>
<P><BR>   潘石屹:其实梁思成对中国建筑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对清华这个系统的影响更大。当时提出的北<BR><BR>京城市规划,到现在为止,你到任何一个分馆设计都觉得这是一个好的设计,从目前来看,是很好的,第一<BR><BR>把城墙保留;第二是所有政府都搬到西边去,就是不要在中南海,故宫里面办公,我觉得这个方案很好。可<BR><BR>是 50 年前这个年代跟今天的年代不一样,大家不认为城墙这些东西是非常宝贵的东西,所以整个的东西<BR><BR>都破坏了,说的话也晚了。我觉得除了北京的规划之外,梁思成提出来衡量一个好的建筑的两个标准,在今<BR><BR>天来说还是很适用的,第一是中国的,第二个应该是今天的。放在今天 21 世纪,你看一个建筑是不是好<BR><BR>,是不是有价值,用梁思成的标准来说,还是很符合的。</P>
<P><BR>   听众:潘总您好,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您,要做一个全球性成功的投资商人,应该学习那些专业,掌握哪<BR><BR>方面的知识,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在学生阶段要做好哪些准备?</P>
<P><BR>   潘石屹:我不是一个全球性的商人,我就是围绕着北京,在北京国贸桥一千米,所以我也不知道全球的<BR><BR>商人都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要学什么样的东西。不过我接触过一些全球性的商人,我的一个体会是,不<BR><BR>能够太刻意,如果太刻意的话,你端着一个架子,你一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就很难成为一个好的商人。<BR><BR>最近一个月时间,我接触到雅虎的老板杨志远,他给了我一个名片头衔是雅虎的 " 酋长 " ,他下面还设<BR><BR>有一个董事长, CEO , CFO 。据说有一个部落里语言里 " 雅虎 " 就是 " 好 " 的意思,所以他的 " <BR><BR>雅虎 " 名字就是这样来的,并且自封 " 酋长 " 。我觉得这个就特别随意,而且商业上的成功没有一个具<BR><BR>体的模式。我常常想商业的成功就跟天上的飞鸟一样,第一只鸟飞过去了,第二只鸟非要循着他的轨迹飞的<BR><BR>话,肯定会掉下来,所以你就非常自由的去做,不要刻意。在学校里上学,学习非常重要,最关键是学了之<BR><BR>后还要学会忘掉。</P>
<P><BR>   这有一个典故,是一个人问印度的一个哲学家,什么是教育,这位印度哲学家就说:中国有一个哲学家<BR><BR>叫老子,他说,弹琴要 20 年才学会,学会弹琴后还要 20 年要把弹琴的技巧忘掉。所以有好多学生离开<BR><BR>学校以后学生气很重,学完的东西老想使用一下,觉得课本第几页的东西我还没有使,如果你老想使这些东<BR><BR>西,就偏了。当你学习出去以后,能把身上这些学习留给你的痕迹忘掉,就会把这些知识和技能变成你自己<BR><BR>的东西。这也跟驾驶车一样的道理,开车可能一个月就学会了,一个月以后一定要忘掉,最后你踩油门也好<BR><BR>,踩离合也好,都是下意识的动作,如果是你很刻意的说我要转多少度多少度,肯定会撞人的,而且你开的<BR><BR>话也很辛苦。(</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4-25 22: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老师

[em53] [em3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中国营养治疗网|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重庆管理培训|哈尔滨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台湾管理培训|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经理人的网上家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4-23 23:05 , Processed in 0.02802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