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54|回复: 0

升华演讲主题的技巧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2-2 11: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演讲应有正确鲜明的主题,演讲的主题最能体现演讲的思想价值和审美品位,使演讲具有深刻感人的<BR><BR>艺术魅力。然而,表现演讲主题又不能流于空洞的说教、现象的罗列和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正确的做法是<BR><BR>在运用典型充分的材料表达演讲主题时,及时对材料的本质内涵加以分析、概括、提炼、延伸,并通过富于<BR><BR>理性色彩的语言点拨、渲染,激起听众的心理共鸣,将听众的思维引向一个更深邃、更崇高的境界,使演讲<BR><BR>的主题得以升华。
<><BR>在演讲实践中,一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技巧来升华演讲的主题:</P>
<><BR><STRONG>一、由点及面的扩展</STRONG></P>
<><BR>    演讲中的事实材料是灵活多样的,诸如一次亲身经历、一个小故事、一段人物描写,甚至人物的片言<BR><BR>只语等等,这些虽是个别的却是很典型的材料,往往就能成为升华演讲主题的“点”。由对“这一个”事实<BR><BR>的叙述推及包含“这一类”的全部或部分事实内涵的概括,就是由点及面的扩展演讲主题的技巧。</P>
<P><BR>例如,傅缨的演讲《铭记国耻,把握今天》中的一段话:</P>
<P><BR>吉鸿昌高挂写有“我是中国人”标语的木牌,走在一片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群中。</P>
<P><BR>    正是这千百万个赤子,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希望;正是他们,在自己的“今天”,用满<BR><BR>腔的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响彻神<BR><BR>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正是他们,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一次又一次地登上世界最高领奖<BR><BR>台,并使那音量越来越大,那旋律越来越强!</P>
<P><BR>    演讲者以吉鸿昌的爱国行为做基点,然后高屋建瓴,联想到千千万万个爱国者的精神,用“正是这千<BR><BR>百万个赤子”“正是他们”的提示语,通过三层铺排推进,概括出一代代爱国者的崇高情怀,使单一的事例<BR><BR>所体现的思想意义得到扩展、升华。演讲时就能燃起听众爱国的情感之火,产生一定的感召力。</P>
<P><BR><STRONG>二、由表及里的深化</STRONG></P>
<P><BR>    有些蕴含着深层意义的事实材料,不经点破,听众也许理解不透演讲者所要表达的主旨,而一旦经过<BR><BR>演讲者的揭示与深化提炼,就如同在沙砾中发掘出闪亮的金子,在贝壳里发现晶莹的珍珠,催人感悟,发人<BR><BR>深思。这种由外表行动或客观存在事实的叙述,升华为内在思想或深层含义的表达方法,就是由表及里深化<BR><BR>升华主题的技巧。</P>
<P><BR>例如,孙中山先生在一次演讲中讲道:</P>
<P><BR>    南洋爪哇有一个财产超过千万的华侨富翁。一次他外出访友,因未带夜间通行证怕被荷兰巡捕查获,<BR><BR>只得花钱请一个日本妓女送自己回家。</P>
<P><BR>   日本妓女虽然很穷,但是她的祖国很强盛,所以她的地位高,行动也自由。这个中国人虽然很富,但他<BR><BR>的祖国却不强盛,所以他的地位还不如日本的一个妓女。“如果国家灭亡了,我们到处都要受气,不但自己<BR><BR>受气,子子孙孙都要受气啊!”</P>
<P>   孙中山先生在这里对一个典型材料进行了由表及里的剖析,揭示出国家贫弱,人民必受欺凌,“落后就<BR><BR>要挨打”的道理,升华了演讲的主题,唤起了听众强烈的爱国之心。</P>
<P><STRONG><BR>三、由此及彼的引申</STRONG></P>
<P><BR>    在演讲中,有时也可以以某一典型事件或自然现象作触发点和媒介来加以引申,联系到另一类相关事<BR><BR>物和事理,以此来升华演讲的主题。这种由此及彼引申的升华主题的技巧,通过形象化的渲染,不仅可以启<BR><BR>迪听众的智慧和洞察力,还可以创设充满哲理美的境界和氛围。</P>
<P><BR>例如,一位在中国某医学院任职的美籍教师对学生演讲时,他先讲了一则小故事:</P>
<P><BR>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在海边散步,沙滩上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被困在浅水<BR><BR>洼里。忽然,他看到一个小男孩正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问道:“孩子<BR><BR>,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BR><BR>在扔?谁在乎呢?”小男孩边扔小鱼边回答:“这条小鱼在乎!这条,还有这条……”</P>
<P>教师讲完了这则小故事,满怀深情地说道:</P>
<P>   今天,你们在这里开始大学生活。你们每一个人都将在这里学会如何去拯救生命。虽然你们救不了全世<BR><BR>界的人,救不了全中国的人,甚至救不了一个省一个市的人,但是,你还是可以救一些人,你们可以减轻他<BR><BR>们的痛苦。因为你们的存在,他们的生活从此有所不同——你们可以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是你们<BR><BR>能够并且一定会做得到的。</P>
<P><BR>   这位美籍教师在演讲中对一个富有哲理意味的小故事进行了由此及彼的引申,形象地阐发了医学院学生<BR><BR>应树立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升华了演讲的主题,使演讲具有一种隽永的感召力。</P>
<P><STRONG>四、由陈及新的点化</STRONG></P>
<P><BR>   在演讲中,套用仿拟一些过去的材料,并且进行由陈及新的点化,挖掘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深刻内涵,也<BR><BR>是一种较好的升华主题的技巧。</P>
<P><BR>   例如,在弘扬爱国主义的主题演讲比赛上,一位演讲者讲述了盼望台湾回归、祖国统一的内容,最后他<BR><BR>是这样升华主题的:</P>
<P><BR>    ……有一位老知识分子病重期间叮嘱自己的子女:“祖国完成统一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句话比<BR><BR>陆游的名句又有了新的内涵。它代表着多少老知识分子的心愿,代表着多少中国人的心愿啊!同志们,朋友<BR><BR>们,我们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P>
<P><BR>这一天一定能到来!</P>
<P><BR>在这里,演讲者对这则典型材料中改过的陆游名句进行了由陈及新的点化,赋予其更深刻的现实意义,把演<BR><BR>讲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推向了高潮。</P>
<P><STRONG>五、由境及情的交融</STRONG></P>
<P>    在演讲中,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典型事件进行渲染,创设出一种紧扣题旨的境况,并由此触景生情,<BR><BR>情景交融,达到升华演讲主题的效果。</P>
<P><BR>例如,胡云龙的演讲《我们的后代喝什么》中的一段话:</P>
<P><BR>    德国的亨格尔小姐与同伴来到神往已久的长江三峡游览。一路上,她俩饱览了长江两岸醉人的风光,<BR><BR>也深深领略了“中国人”肆意破坏环境的无情。在中国游客眼中,长江竟然无异于一个天然的废物场,滚滚<BR><BR>东流的长江“毫无怨言”地包揽了中国游客抛弃的一切:果皮、废纸、饭盒、塑料……作为外国游客,她俩<BR><BR>怎么也不忍心这样做,在无法找到垃圾桶的情况下,她俩只好将旅程中的废弃物用塑料袋一一装好,下船前<BR><BR>彬彬有礼地请乘务员代为处理。不料,乘务员竟嗤之以鼻,毫不犹豫地把垃圾袋投入长江的怀抱。看到这里<BR><BR>,我不由地要问一句:《长江之歌》中描述的“用纯洁的清流浇灌花的国土”和“用巨大的臂膀挽起高山大<BR><BR>海”的长江,能够挽起它所养育的人们对它一次次无情摧残的重压吗?</P>
<P><BR>……水对我们人类有恩有情,我们决不能做出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蠢事,也不能将我们自己酿成的苦酒逼<BR><BR>着我们的后代喝下去,更不能做出杀鸡取卵,贻害子孙的傻事。这是责任!</P>
<P><BR>在这里演讲者通过外国游客在长江三峡的见闻和遭遇,形象地渲染出国人环保意识差的生活图景,由此抒发<BR><BR>感慨,引发议论,做到了由境及情,情景交融,情理相生,很好地升华了演讲的主题。</P>
<P><BR><STRONG>六、由抑及扬的反衬</STRONG></P>
<P>    演讲中的高潮常常是升华主题的关键之处,而恰当地运用由抑及扬的反衬技巧,能使集中于高潮的情<BR><BR>与理的表现更有效果,从而使演讲的主题得到升华。</P>
<P>例如,卢国华的演讲《愿君敢为天下先》的高潮部分:</P>
<P><BR>    也许有人说,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改革的潮是那么好弄的吗?弄得好,该你走运,福星高照;<BR><BR>弄得不好,该你倒霉,身败名裂……我们如果徘徊观望,如果急流勇退,如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如果事不<BR><BR>关己高高挂起,如果害怕枪打出头鸟,信奉“人言可畏”的法则,那么,就会被历史所淘汰,被时代所抛弃<BR><BR>,被生活所嘲弄。我们只有去无畏拼搏,去大胆开拓,去承担风险,去顽强竞争!</P>
<P><BR>   在这里,演讲者逆水推舟,以退为进,先设立一个与结论相反的前提,极力地“抑”,再用否定性结论<BR><BR>,为结论的“扬”蓄势,最后才水到渠成地“扬”起来,这样由抑及扬的反衬,把演讲推向了高潮,使主题<BR><BR>得到了升华。</P>
<P><BR>   总之,如何升华主题是演讲艺术的一种重要技巧。用好这种技巧,不仅可以使演讲掀起一次次波澜跌<BR><BR>宕的高潮,而且使演讲者与听众之间形成时起时伏的和谐呼应、感情共振,增强演讲的感召力、鼓动性和艺<BR><BR>术魅力。</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中国营养治疗网|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重庆管理培训|哈尔滨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台湾管理培训|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经理人的网上家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4-25 08:57 , Processed in 0.02649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