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5|回复: 0

柔性管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5-11-17 04: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实现真正的柔性管理 </P>
<>"柔性管理"是以人性化的管理理论为基础的。从满足员工的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5个需要层次出发,结合企业的经营机制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员工价值观念,整合各管理要素,为员工创造经济需求(生理、安全)、精神需求(社交、尊重、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文化氛围和参与管理的"自我改善"机制,以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的活力和凝聚力。 </P>
<>"柔性管理"的基本宗旨是: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务实重于务虚。 </P>
<P>"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这是20世纪通行的泰勒管理模式。而"柔性管理"则是"以人为中心",依据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的人格化管理,它要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个人的自觉行动。 </P>

<P>"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不断创造新的优良业绩,成为企业在全球性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 </P>
<P>自我改善的柔性管理以严格规范管理为基础,以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条件,突出员工自我管理的主体,通过顺势而人性化的管理,强化管理的应变能力。它以理性的管理思维,超过了传统的单纯制约管理模式,把刚性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实施发展成为员工自觉行为准则和弹性的约束机制;把被动的事后检查考核管理方式转变成事前预防性的相互协作、互为监督的管理方式;把围绕生产的管理结构调整为适应发展的弹性管理结构;把员工在企业中自我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融合。 </P>
<P>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的"柔性管理"制度是中国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典范。这家由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中国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日本日商岩井株式会社合资兴建的企业,之所以能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并连续多年荣获辽宁省三资企业十大高效益企业,"自我改善的柔性管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P>
<P>大连三洋制冷有限公司员工管理上的经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P>
<P>(1)柔性管理的核心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升华,是实现员工自我价值的有效形式,是企业员工主体主人地位的具体体现。 </P>
<P>(2)柔性管理贵在"自我改善"。"自我改善"是一种观念,是一种精神,是"柔性"管理的灵魂。为了促使自我改善意识的形成,使员工成为改善活动的主体,公司从员工入厂开始,即进行"爱我公司"的员工行为准则教育,"创造无止境改善"的自我完善教育,"现场就是市场"的危机感教育。 </P>
<P>(3)柔性管理的精髓是"爱人"。三洋制冷的柔性管理,以尊重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才能,承认人的劳动为精髓,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带来产品的高质量、生产的高次序、企业的高效率、员工的高收入。"五高"是以人为本、以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为目标,最终又以员工的高收入为归宿的良性循环。 </P>
<P>"柔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表现在: </P>
<P>激发人的创造性。在工业社会,主要财富来源于资产,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主要财富来源于知识。知识根据其存在形式,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主要是指以专利、科学发明和特殊技术等形式存在的知识,后者则指员工的创造性知识、思想的体现。显性知识人所共知,而隐性知识只存在于员工的头脑中,难以掌握和控制。要让员工自觉、自愿地将自己的知识、思想奉献给企业,实现"知识共享",单靠"刚性管理"不行,只能通过"柔性管理"。 </P>
<P>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经营环境。知识经济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外部环境的易变性与复杂性一方面要求战略决策者必须整合各类专业人员的智慧,另一方面又要求战略决策的出台必须快速。这就意味着必须打破传统的严格的部门分工的界限,实行职能的重新组合,让每个员工或每个团队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独立履行职责的权利,而不必层层请示。因而仅仅靠规章制度难以有效地管理该类组织,而只有通过"柔性管理",才能提供"人尽其才"的机制和环境,才能迅速准确做出决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P>
<P>满足个性化消费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审美情趣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满足"个性消费者"的需要,对内赋予每个员工以责任,这可以看做是当代生产经营的必然趋势。知识型企业生产组织上的这种巨大变化必然要反映到管理模式上来,导致管理模式的转化,使"柔性管理"成为必然。 <BR></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12-23 01:36 , Processed in 0.02264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