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30年)
点击报名(报名表)
网络学院
微信客服 122285053
电话客服 13684609885
微信公众号 MHJY1999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快捷导航
首页
Portal
美华论坛
BBS
报名表
招生简章
经管教材
MBA资源库
经理学院
MBA视频课
慕课分站
公众号
每日发布MBA微课(中国管理学习基地)实训微信课堂
知识产权
经理资格MBA双证招生
MBA视频下载
经管教材下载
全国经理学院
美华掌上商学院
网络学院(学员专区)
考试中心(学员专区)
教授会议室
在线报名
全国职业经理MBA双证班
企业管理师MBA双证班
人力资源总监MBA双证班
生产经理MBA双证班
品质经理MBA双证班
总经理MBA双证班
企业培训师MBA双证班
营销经理MBA双证班
市场总监MBA双证班
招生问答
管理名校
企业管理咨询师MBA双证班
IE工业工程师MBA双证班
营销策划师MBA双证班
MBA管理类教材下载
MBA视频下载
MBA原版教材
企业管理学院
人力资源学院
生产管理学院
营销管理学院
1280元=经理MBA双证+档案
财务管理学院
品质管理学院
企业培训师学院
管理咨询师学院
微商学院
MBA案例课堂
MBA管理视频
MBA原版教材
微信课堂
搜索
搜索
热搜:
教材下载
视频下载
常年招生
MBA导师
管理培训
人力资源
品质管理
生产管理
企业培训
管理咨询
本版
帖子
用户
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30年)
»
美华论坛
›
经理学院(管理实训教材、讲义、工具)
›
MBA管理学院:经理学院
›
沟通的3个亚技巧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查看:
1697
|
回复:
1
沟通的3个亚技巧
[复制链接]
徐老师
徐老师
当前离线
积分
110284
IP卡
狗仔卡
发表于 2005-10-27 07: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DIV align=left> 听别人讲话时三心二意、心不在焉,往往是沟通失败的原因。你经常被某人长长的背景介绍搞得很烦心吗?
<
> 如果真是这样,倒不如和一个3岁的小孩闲聊。与成年人沟通的良好机会是在简短的寒喧后,立即进入主题。
<
> 你经常假装倾听别人的讲话,而实际上想着或干着自己的事吗?
<
> 在倾听别人讲话时,偶尔点点头或附合几声,不能算是交流。你经常用一个耳朵去听,企图把重要的事情听到吗?
<P> 遗憾的是我们过滤、筛选信息的能力还不强,致使大量的有价值的信息你没有听到。还有许多坏习惯阻碍我们倾听别人讲话的内容,下面这些情况你有过吗?
<P> 反省自己是否,在别人讲话时走神,听别人讲话,不断比较与自己想法的,不同点打断别人的讲话,打断演讲人的演讲,当别人讲话时谈论其他事情,忽略过程只要结论,仅仅听那些自己想听的或希望听的内容?
<P> 事实上常常有这样的事,别人所讲的内容似乎以前就听到过。因而收集正确信息往往在给予正确信息之前。
<P> 收集正确信息的第一步是要注意去听,而不是假装注意。要把讲话者所讲的内容、感觉和意思听进去。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和心灵去听。
<P> 我们需要从讲话者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这将帮助我们发展神入技巧,理解讲话者所讲的,并作出适当的反应。大多数情况下,讲话者需要感受一下他讲的是不是被大家理解了,有哪些内容是被大家忽略、抵制,甚至是批评或谴责的。然后,讲话者才能继续给予我们正确的信息。
<P> 收集正确信息的关键是注意倾听讲话者的内容。如果你正忙着,或专注于干某事,你最好安排另外的时间去交流。你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改进你集中注意力倾听别人讲话的能力。比如通过改善环境、调整心理、生理及言辞行动等方面去提高倾听技巧。
<P> 合适的环境。为了有效的沟通,把其他事情安排好,避免分散你的注意力。诸如噪音以及分散你注意力影响交流效果的各种障碍。
<P> 身体的参与,以轻松自然的坐姿、眼睛的频繁接触,面对讲话者,点头或适当评论以显示你跟随着讲话者的思路,表示你对讲话内容的兴趣。不要交叉双臂翘着腿。
<P> 这将帮助你集中注意力,并鼓励讲话者给予你更多的信息。因为他能够感觉到他吸引了你的注意力。
<P> 心理的参与,这里有6条建议,帮助你集中注意力:
<P> 1.如果你脑子里还想着其他的事情,你最好暂且放一放(如果怕忘了,你可以先记下来)。这样有利于你跟随讲话者的思路,集中精力与他人沟通。
<P> 2.如果话题很重要,你可以做些笔记以帮助你记忆这些信息,同时也帮助你集中精力。
<P> 3.你可以通过注意讲话者的肢体语言、语音语调、面部表情的变化来概括讲话者所讲内容的要点。
<P> 4.应中止评判。如果你在倾听时对所讲内容的价值、精确程度等等进行评价,那么你将犯下下一节中所列举的10种交流中致命的过失。
<P> 5.既然我们思考的速度比别人讲话的速度快,那就运用你空闲的精神注意一下讲话者的代表系统,揭示他们的动机和个性类型或者性情。
<P> 6.听出弦外之音:什么是真正的意图?你需要做什么?当你开始给予正确的信息时,你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使对方理解自己的观点?检查如果你不敢肯定你所听到的或理解的是否正确,那么就检查一下,下面有四种方法:
<P> 1.用你自己的话叙述一遍。
<P> 2.问一些问题揭示更具体的细节,这样你就可以明白讲话者的意图是什么。
<P> 3.用一些发掘更多信息的问题进一步探索。
<P> 4.总结你的理解。
<P> 当你表现出对讲话者所讲内容以及要讲的内容的关注时,讲话者是会感觉到这种关切的。有比事实更重要的,除非我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解释,否则事实就没有什么用处。可以通过问一些问题从而确定你是否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P> 如果某人提供了一些事实,我们可以看他是怎么解释的。
<P> 如果他提供了一些观点,我们可以问他基于什么样的事实。
<P> 如果感受是必需的,我们可以问他们的感觉是什么。
<P> 我们是否考虑得更全面了?
<P> 我们是否考虑过别人的观点?
<P> 给予自己时间去思考,不要觉得讲话者一停下来,你就必须有所反应。或许换一种方式来检查你的理解。检查注意力是否集中于讲话者
<P> 提问和倾听时不要加入自己的想法。
<P> 给予讲话者时间去讲他的内容。
<P> 让讲话者不间断地讲完。
<P> 咬住舌头:制止自己谈论自己以及自己的观点和经历的企图。
<P> 抓住重点。
<P> 给出非语言信号(点头、眼睛接触、赞同声),表示你在倾听。
<P> 制止任何消极的、判断的、讽刺的或其他批评性的反应。
<P> 观察讲话者的肢体语言、语气和面部表情,真正了解对方的意图。
<P> 把握主题,不要跑题。
<P> 把讲话者的内容归纳成关键点。
<P> 建立和谐关系,使谈话者感觉和你在一起很轻松、舒服。不论何时,良好的沟通都是重要的。不论何时都需要集中注意力收集正确的信息。如果你感觉有人在抵制、或不赞同、或混淆、或不认同你所讲的内容,那么一定会有更重要的反馈,你应去发现它们,然后再继续下去。
<P> 收集正确的信息,你会发现什么令人焦急,什么令人烦恼,什么令人关注,什么令人迷乱,什么使人犹豫,什么能给予你全力支持。你对他们所说的越关注,你收集的信息就越多。你感觉交流越困难,说明你越需要收集信息。 </P></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徐老师
徐老师
当前离线
积分
110284
IP卡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05-10-27 07: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
18pt; COLOR: #990000;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align=center><B>避免沟通中10种致命的过失</B></P>
<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傲慢无礼
<
> 1.评价
<
> 2.说教
<P> 3.扮演或标榜为心理学家
<P> 4.讽刺挖苦
<P> 发号施令
<P> 5.命令
<P> 6.仓促行事
<P> 7.威胁
<P> 8.多余的劝告
<P> 回避
<P> 9.模棱两可
<P> 10.转移话题这些行为被称为沟通中的致命过失。因为它们很容易毁掉我们的关系,从而导致猜测、误解、恼怒、挫折感,使沟通被完全破坏。
<P> 不幸的是我们每天都发现这些过失在我们身边发生。对于我们来说,承认这些过失是很容易的,但是在彼此的沟通中,这些过失又不断地重复出现,是不是?
<P> 如果你想成功地进行沟通,你就要避免这10种过失。对于上述的每一种过失,思考一下刚听到它时,你是什么反应,你是否承认在你的沟通中也存在着这些过失?
<P> 回想一下,在什么场合,与什么人沟通时有过?
<P> 傲慢无礼,评价。当我们作出对另一个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时,这暗示着我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比他们“好”。而当我们以一般方式而非特殊方式评价别人时,尤其会这样。“你是一个好人”,或者“你真令人失望”,这两种评价都是无益的。因为这是一般性的评价,这会使接受者觉得,他们被轻视了,因此才得到如此简单的评价。所以要避免一般性的泛泛而论,比如:“你真不体贴别人”;或者“如果你打算去哪儿,你需要作出更多的承诺”。
<P> 在表扬或批评时要具体化。在没有说明原因前,不要说你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要保留事实,而不是观点和解释。用一些中性词汇以及你的肢体语言、语音、语调和适合你使用的词汇传递你对他人的尊敬。
<P> 说教。讲道理、责备、羞辱以及抓住过去的事情不放,都是说教的形式。这肯定会把好的沟通引入深渊。
<P> 当我们认为自己比别人知道的多,或者经验更丰富,或者价值观更优越时,我们往往会变得严肃、自大,开始讲道理。但因为我们对他人的参考体系并不完全了解,我们的说教未必是中肯和受欢迎的。
<P> 不要说教,尽量“穿他们的鞋走一段路”。你越这么做,可能你越不会去教训别人,而更倾向于欣赏、重视和接受。用积极的倾听技巧帮助人们揭示其处境。如果他们想征求你的建议时,他们会这么做的。
<P> 责备和羞辱是两种常见的说教方式。如果某人犯了错误,我们是否应当谴责他们,让他们感到滋味不好受呢?还是应当向他们指出什么地方出错了以及下次如何改正呢?
<P> 既然人们通常并非有意地犯错,那就应当着眼于将来,帮助他们决定下次该怎么做无疑是一个更好的做法。
<P> 指出别人的错误是一件很“诱人”的事情,一旦我们习惯于此,很容易抓住过去的事情不放,让人重新回忆和体验他们做错的事情,或我们不赞赏的事情。这样做很不好。
<P> 在一个组织或一个团体中,你或许听到过下面一些评论:“你没有完全理解。”
<P> “你的问题是……”
<P> “你是一个妄想的人。”
<P> “你是一个懒惰的人。”
<P> “你努力得不够。” </P></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б
ϵ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腾讯朋友
百度贴吧
QQ好友
百度空间
我的搜狐
微信
网易微博
搜狐微博
百度搜藏
QQ收藏
QR Code
打开手机扫描上面的二维码
¼ע
Copyright © 1998-2025
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30年)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美华教育--电话:13684609885
Xchy007@163.com
|
ICP备13013142号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