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2|回复: 0

经济学基础——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学员 拓展阅读材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8-10-12 10: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学基础——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学员 拓展阅读材料

第一章
人生离不开选择

关于作出决策的第一课可以归纳为一句谚语:“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我们考虑一个学生必须决定如何配置她的最宝贵的资源—时间。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心理学;她也可以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她把某一个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时,她就必须放弃本来可以学习另一门课的一小时。而目_,对于她用于学习一门课的每一个小时,她都要放弃本来可用于睡眠、骑车、看电视或打工赚点零花钱的时间。
还可以考虑父母决定如何使用自己的家庭收人。他们可以购买食物。衣服,或全家度假。或者他们也可以为退休或孩子的大学教育储蓄一部分收人。当他们选择把额外的一美元用于上述物品中的一种时,他们在某种其他物品上就要少花一美元。
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他们面临各种不同的交替关系。典型的交替关系是“大炮与黄油”之间的交替。我们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卫我们的海岸免受外国入侵(大炮)时,我们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个人物品的消费(黄油)就少了。在现代社会里,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收人水平之间的交替关系。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物品与劳务的 成本。由于成本高,结果这些企业赚的利润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收取的价格高了,或者是这三种结果的某种结合。因此,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以及由此引起的健康水平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的收人减少。
社会面临的另一种交替关系是效率与平等之间的交替。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换句话说,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在设计政府政策的时候,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例如,我们来考虑目的在于实现更平等地分配经济福利的政策。某些这类政策,例如,福利制度或失业保障,是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另一些政策,例如,个人所得税,是要求经济上成功的人士对政府的支持比其他人更多。虽然这些政策对实现更大平等有好处,但它以降低效率为代价。当政府把富人的收人再分配给穷人时,就减少了对辛勤工作的奖励;结果,人们工作少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也少了。换句话说,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也就变小了。
认识到人们面临交替关系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作出什么决策。一个学生不应该仅仅由于要增加用于学习经济学的时间而放弃心理学的学习。社会不应该仅仅由于环境控制降低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不再保护环境。也不应该仅仅由于帮助穷人扭曲了工作激励而忽视了他们。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交替关系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他们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第二章
谈谈经济学中水和钻石的价格之迷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水和钻石的价格难题,那就是:水应当比钻石更值钱吗?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研究不同物品的相对价格如何决定的问题时,就提出过这个问题:根据常识,一个物品的价格决定于它给消费者的效用。但是,水为消费者所必需,水的有无,生死攸关,效用极大,但水的价格很低。而钻石是非必需品,效用有限,价格却非常高。这是为什么?
虽然在200年以前,这个难题困扰着亚当•斯密,但是现代经济学家已经解释了这个难题,提出了几个答案。   
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水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于很低的价格水平,而钻石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很高的价格水平。如图1。
file:///C:/Users/%E7%BE%8E%E5%8D%8E%E7%AE%A1%E7%90%86/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file:///C:/Users/%E7%BE%8E%E5%8D%8E%E7%AE%A1%E7%90%86/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giffile:///C:/Users/%E7%BE%8E%E5%8D%8E%E7%AE%A1%E7%90%86/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gif

在图1中,水的需求曲线和钻石的需求曲线形状基本相同,随着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至于供给曲线:由于水的成本很低,而且供给非常丰裕,供给者愿意按OPW价格供给任何数量,所以水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钻石的产量有限,不管价格如何,供给量总是固定的,所以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水的供求决定的价格是OPW,而钻石的供求决定的价格是OPD。前者价格低,后者价格高。
    除了供求决定价格这个答案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来解答这个难题。为此,先要区分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指从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全部满足或效用。边际效用指多消费一单位物品而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消费一定数量的物品的总效用等于各单位的边际效用的总和。一个世纪以前,经济学家们在分析效用时,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个规律指出,随着个人消费某种物品越来越多,他从中得到的新增加的边际效用量越来越少。
    水是我们的生活所必需。我们从消费水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巨大的。但是,我们消费如此大量的水,以至于它的边际效用递减到极小。
   至于钻石,相对于水来说,总效用很小,但由于我们购买和使用的钻石,数量非常少,钻石的边际效用很高。
   价格与总效用无关,但与边际效用有关。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们面临的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他的支出在各种商品之间的分配,必须使每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都相等。
   MU1/P1 = MU2/P2 = MU3/P3= …每一元支出的MU
    (MU是英文边际效用的缩写)
    如果花费在任何一种商品上的每一元能够提供更多的边际效用,消费者就会多购这种商品,少购其他商品,直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使得花费在该商品的每元的边际效用下降到与其他商品相等为止。这样就会增加消费者的总效用。如果花费在某种商品上的每元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低于其他商品一般的边际效用水平,消费者就可以少购这种商品,多购其他商品直到花费在该商品上的每元所提供的边际效用上升到一般的边际效用水平为止。
   上述这种对各种商品的每元支出的边际效用的相等性,对于水和钻石也是正确的。水有低价格和低边际效用;钻石有高价格和高边际效用。水的低边际效用除以其低价格等于钻石的高边际效用除以其高价格。总之,水和钻石的价格都决定于它的边际效用而不决定于它的总效用。
   解释价格之谜的另一个方法是运用消费者剩余。一种物品的总效用与其总市场价值(用价格乘数量)之间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我们之所以能享受消费者剩余,基本的原因在于:对于我们所购买的某一物品的每一单位,从第一个单位到最后一个单位,都支付相同的价格。我们所支付的每一单位的价格都等于最后一单位的价值 (边际效用)。但是,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前面各单位都要比最后一单位具有较高的价值(边际效用)。这样,我们就从前面的各个单位享受了消费者效用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愿付的金额与实付的金额的差额,是消费者获得的净收益,是经济福利的一种好的衡量标准。
    再看图l,水的价格是OPW,消费量是OQw,从水的消费得到的消费者剩余的面积PWER很大,可见,由于水价低,引起了大量的消费者剩余,而水的总效用=消费者剩余+水的市场价格OPW*OQW)更大。钻石的价格是OPD,消费量是OQD,从钻石的消费得到的消费者剩余面积PDER很小。可见,由于钻石价高,引起了少量的消费者剩余,加上钻石的市场价值,钻石的总效用也不大。
综上所述,运用消费者剩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水的总效用大而价格低,钻石的总效用小而价格高这个问题。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子者购买商品的边际效用与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这就是说消费者的每一元钱的边际效用和用一元钱买到的商品边际效用相等。假定一元钱的边际效用是5个效用单位,一件上衣的边际效用是50个效用单位,消费者愿意用10钱购买这件上衣,因为这时的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与用在一件上衣的一元钱边际效用相等。此时消费者实现了消费者均衡,也可以说实现了消费(满足)的最大化。低于或大于10元钱,都没有实现消费者均衡。我们可以简单地说在你收入既定商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花钱最少得到的满足程度最大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我们前边讲到商品的连续消费边际效用递减,其实货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你存货币越多,购买物品就越少,这时货币的边际效用下降,而物品的边际效用在增加,明智的消费者就应该把一部分货币用于购物,增加他的总效用;反过来,消费者则卖出商品,增加货币的持有,也能提高他的总效用。通俗地说,假定你有稳定的职业收入,你银行存款有50万,但你非常节俭,吃、穿、住都处于温饱水平。实际上这50万足以使你实现小康生活。要想实现消费者均衡,你应该用这50万的一部分去购房、用一部分去买一些档次高的服装,银行也要有一些积蓄;相反如果你没有积蓄,购物欲望非常强,见到新的服装款式,甚至借钱去买,买的服装很多,而效用降低,如遇到一些家庭风险,没有一点积蓄,使生活陷入困境。
经济学家的消费者均衡的理论看似难懂,其实一个理性的消费者,他的消费行为已经遵循了消费者均衡的理论。比如你在现有的收入和储蓄下是买房还是买车,你会作出合理的选择。你走进超市,见到如此之多的琳琅满目的物品,你会选择你最需要的。你去买服装肯定不会买回你已有的服装。所以说经济学是选择的经济学,而选择就是在你资源(货币)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消费满足的最大化,使每1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这种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第四章
分工与专业化

亚当•斯密在其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根据他对一个扣针厂的参观描述了一个例子。斯密所看到的工人之间的专业化和引起的规模经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写道:
“一个人抽铁丝,另一个人拉直,第三个人截断,第四个人削尖,第五个人磨光顶端以便安装圆头;做圆头要求有两三道不同的操作;装圆头是一项专门的业务,把针涂白是另一项;甚至将扣针装进纸盒中也是一门职业。”
斯密说,由于这种专业化,扣针厂每个工人每天生产几千枚针。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工人选择分开工作,而不是作为一个专业工作者团队,"那他们肯定不能每人每天制造出20枚扣针,或许连一枚也造不出来"。换句话说,由于专业化,大扣针厂可以比小扣针厂实现更高人均产量和每枚扣针更低的平均成本。
斯密在扣针厂观察到的专业化在现在经济中普遍存在。例如,如果你想盖一个房子,你可以自己努力去做每一件事。但大多数人找建筑商,建筑商又雇佣木匠、瓦匠、电工、油漆工和许多其他类型工人。这些工人专门从事某种工作,而且,这使他们比作为通用型工人时做得更好。实际上,运用专业化实现规模经济是现代社会像现在一样繁荣的一个原因。

第五章
大商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

节假日期间天津劝业场和许多大型商场都延长营业时间,为什么平时不延长?现在我们用这边际分析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
从理论上说延长时间一小时,就要支付一小时所耗费的成本,这种成本即包括直接的物耗,如水、电等,也包括由于延时而需要的售货员的加班费,这种增加的成本就是我们这一章所学习的边际成本。假如延长一小时增加的成本是1万元,(注意这里讲的成本是西方成本概念,包括成本和正常利润)那么在延时的一小时里他们由于卖出商品而增加收益大于1万,作为一个精明的企业家他还应该再将营业时间在此基础上再延长,因为这是他还有一部分该赚的钱还没赚到手。相反如果他在延长一小时里增加的成本是1万,增加的收益是不足1万,他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就应该取消延时的经营决定,因为他延长一小时成本大于收益。节假日期间,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旅游购物,使商场的收益增加,而平时紧张工作繁忙家务人们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购物,就是延时服务也不会有更多的人光顾,增加的销售额不足以抵偿延时所增加的成本。这就能够解释在节假日期间延长营业时间而在平时不延长营业时间的经济学的道理。
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还是小于边际成本,厂商都要进行营业时间调整,说明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才不调整营业时间,这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第六章
泛美航空公司的终结
1991年12月4日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日子,世界著名的泛美国际航空公司寿终正寝。这家公司自1927年投入飞行以来,数十年中一直保持国际航空巨子的骄人业绩。有人甚至认为,泛美公司的白底蓝字徽记(PAN AM)可能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企业标识。
但是对于了解内情的人来说,这个巨人的死亡算不上什么令人吃惊的新闻。1980~1991年,除一年外,泛美公司年年亏损,总额接近20亿美元之巨。1991年1月,该公司正式宣布破产。细心的读者一定注意到,这个日子同公司关闭之日相距将近一年。究意是什么力量支持垂死的巨人又多活了一段时间?而且,就在1980年出现首次亏损后,为什么不马上停止这家公司的业务?又是什么因素使这家公司得以连续亏损经营长达12年之久?
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以市场供求曲线为基础的企业进出(市场)模式作用的结果。可变成本是随生产规模变化而变化的成本。按照企业进出模式,只要企业的平均成本高于平均销售价格,必将导致企业亏损。但只要该企业的平均可变成本不高于平均销售价格,这个企业的经营就算是有经济意义的,也就可以继续存在。当然,企业要想在亏损情况下继续经营,必须通过出售其原有资产来维持。泛美公司在几十年的成功经营中积累了巨大的资产财富,足够它出售好一段时间的。自80年代起,这家公司先后卖掉了不少大型财产,包括以4亿美元将泛美大厦卖给美国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国际饭店子公司卖了5亿美元,向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出售太平洋和伦敦航线,还把位于日本东京的房地产转手。到1991年末,泛美已准备将自己缩减成以迈阿密为基地的小型航空公司,主要经营拉美地区的航线,而把其余全部航线卖给三角洲航空公司。换言之,在整个80年代,尽管泛美公司仍然坚持飞行,但同时已开始逐步撤出国际航空市场。其实,在现实世界里,“企业进出模式”中的“撤出”通常就意味着缩减规模。
至于市场经济是否应该加速企业撤出的问题,经济学家之间也是争论不休。从泛美公司的例子来看,撤出是一种渐进过程。工人们可以多安心工作一段时间,晚一点再考虑转换工作的事情。然而泛美的股票持有者不这么看。他们的利益全在公司多年积累的家当上,当然不同意公司出售资产维持经营。也许他们并不了解实情,仍然抱有一线希望,以为公司只要变卖一些家产就可以渡过难关,否则肯定会设法迫使它早些关门。

第七章
经济地租与准地租

劳动市场上有A、B两类工人各100人,A类工人素质高,所要求的工资为200元,B类工人素质低,所要求的工资为150元。如果某种工作A、B两类工人都可以担任,那么,企业在雇佣工人时,当然先雇佣B类工人。但在B类工人不够时,也不得不雇佣A类工人。假设某企业需要工人200人,他就必须雇佣A、B两类工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按A类工人的要求支付200元的工资。这样,B类工人所得到的收入就超过了他们的要求。B类工人所得到的高于150元的50元收入就是经济租。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也可以得到这种经济租。
由此可见,经济地租属于长期分析,而准地租属于短期分析。经济地租是对某些特定要素来说的,而经济利润是对整个厂商来说的。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并不意味着其要素也存在经济地租。一种要素在短期中存在准地租,也不意味着长期中存在经济利润。

第八章
垄断形成的原因——专利、知识产权?
几年前,滚轴冰刀开始流行。这是一种新型溜冰鞋,四个轮子沿纵向排成一线,外形更接近于滑冰用的冰刀。至于它为什么会流行,人们的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的滑行速度比传统滚轴溜冰鞋快得多,而大多数人只是觉得这种新玩意儿看上去很“酷”。然而,这种冰刀的问世过程至今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1980年,美国冰球运动员斯科特•奥森开了一家“滚轴冰刀公司”。他的设想是生产一种新型轴向式溜冰鞋,其原型可以追溯到18世纪。但是,他很快发现轴向式滑冰用具的专利届于“芝加哥滚轴冰鞋公司”所有,值得庆幸的是该公司的轴向式产品的销显很小。于是奥森决定向这家公司购买轴向式滑冰用具的专利,同他的兄弟布里南一道对溜冰鞋的式样作了改进,取名为“滚轴冰刀”。产品问世的头几年,销路并不太好、顾客以冰球运动员为主,原因是他们需要一种可以在冰场外练习的用具,以降低训练费用。直到1987年、滚轴冰刀才突然成为美国一大热门的商品,18岁~35岁年龄段的人们不分男女几乎都花一夜之间爱上了这种新式溜冰鞋。
然而奥森的好景不长,因为轴向式滑冰用具的专利早在1985年就已到期,滚轴冰刀公司失去了专属生产的权利。于是,眼红的厂商们纷纷拥入这个刚刚打开的滚轴冰刀市场,企图分而享之。到1990年,奥森的公司对市场的占有额跌到1/3,并且仍在下降。斯科特•奥森离开自己创建的公司,最新消息说他正准备设计生产一种可以在任意一侧滑轮或冰刀上滑行的新式滑冰用具。
获得专利权并不意味着发明者就一定会获利,因为其他人可能会“侵犯”到发明者的专利——这意味着使用发明者的成果而无须支付代价——在这种情况下,发明者将不得不卷入昂贵的法律诉讼之中。而关于侵犯专利方面的法律诉讼屡见不鲜。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甚至是一些非常有名望的公司也在侵犯他人的专利权,例如苹果公司控告微软公司、宝丽来控告柯达公司就是其中两个例子。而曾经发生的最为著名的侵权案是关于伊利•怀特尼和他发明的轧棉机。
在18世纪后期,英国和北美的纺织厂蓬勃发展,但棉花供应时常不充足。而生长在美国南部的棉花似乎非常符合需要,但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要找到一种廉价的方法将棉籽从棉花中剔除出来。于是伊利•怀特尼发明了轧棉机来完成这项任务。他做了发明者应该做的事:申请了专利并于1794年获得了专利权。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合作伙伴集资制造能够剔除棉籽的机器。在当时轧棉机简直成了奇迹,它为美国南部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然而,怀特尼却获利甚少。
问题就在于怀特尼的机器非常有效但却非常简单。棉花种植者能够很轻易地进行仿制,而同时又进行一些细微的改变。因此当怀特尼就侵犯专利权起诉时,产棉州的法庭都认为实际上他的权利并未受到侵犯。最终,南卡罗莱纳州、北卡罗莱纳州、田纳西州和乔治亚州同意支付一笔钱来购买怀特尼的专利权。而实际上,这笔钱只够弥补怀特尼及其合伙人的花费。
怀待尼毕生都在从事发明,但是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申请其他发明的专利权。他曾经这样写道:“虽然一项发明可能很有价值,但它对于其发明者而言可能毫无价值。”当然,怀特尼的经历是非常罕见的。目前的专利法对生产新的和更好的产品的科学公司提供有力的保障。对一些公司而言,例如得克萨斯仪表公司(TI),专利费在其总收入中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知识产权是指通过(保护投资者的)专利或(保护作者、作曲者和出版者的)版权保护的对于一个主意或想法的所有权。在法律界,知识产权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有关法律纠纷主要围绕谁是最早发明者,是否确实属于发明(例如西尔顿与汽车案例),某项专利的保护范围有多大(例如伊利•怀特尼案例)。
1988年,苹果计算机公司控告微软公司的“视窗”软件(一个使个人电脑更加简单易用的软件)侵犯版权,不仅沿用苹果公司的计算机代码,而且模仿由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为施乐公司工作的科学家制作的有关软件的“外观和感觉”。但是施乐未能将有关软件用于一个已经推出的计算机,于是无法获得法律保护,因此这些科学家难以从中得到报酬。
一般来说,新技术的价值在于它对使用方便性的改善,而其价值将决定能否获得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录音载体为例,CD和老式唱片的共同之处是难以在普通家庭中进行录音,录音磁带因而继续受到消费者欢迎。同样,CD公司之所以不大愿意同有可能生产出CD录制器的公司分享其唱片专利,促进新机器的设计进程,就是因为害怕新发明(包括录制器和与之配合的CD)会淘汰现有CD,占领他们赖以生存的市场。
随着高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社会将有必要重新制定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定义,以打破私人革新、公司竞争和创造性发挥三者的相互牵制。

第九章
中美边际消费倾向比较
据估算, 美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6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48。中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 一些人认为,这种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消费观念不同,美国人崇尚享受,今天敢花明天的钱。中国人有节俭的传统,一分钱要掰两半花。但在今天的经济学家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消费观念属于伦理道德的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不同的消费观来自不同的经济基础。还是要用经济与制度因素来解释中美边际消费倾向的这种差别。 首先看收入。美国是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尽管也经常发生经济周期性波动,但经济总体上是稳定的。经济的稳定决定了收入的稳定。当收入稳定时,人们就敢于消费,甚至敢于借贷消费了。中国是一个转型中的国家,正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快,但就每个人而言有下岗的危险,收入并不稳定。这样,人们就不得不节制消费,以预防可能出现的下岗及其他风险。 其次看制度。人们敢不敢花钱,还取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性。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覆盖面广且水平高。失业有失业津贴,养老有养老金,低于贫困线有帮助,上大学又可以得到贷款。这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使美国人无后顾之忧,敢于消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从而人们要为未来生病、养老、孩子上学等必需的支出进行储蓄,消费自然少了。 最后,边际消费倾向还与收入分配状况相关。在总收入为既定时,收入分配越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收入分配越不平等,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越低。这是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低而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例如,如果一个社会20%的富人占有80%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为0.2,其余80%的人占有20%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为0.7,这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0. 8×0.2+0.2×0.7=0.16+0.14=0.30 如果一个社会20%的富人占有40%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为0.2,其余80%的人占有60%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为0.7。这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0. 4×0.2+0.6×0.7=0.08+0.42=0.50 后一个社会比前一个社会收入分配平等,所以边际消费倾向比较高。中国目前的收入不平等比美国严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

第十章
刺激经济: 消费还是投资
短期总需求分析尽管有其不现实的假设条件(总供给不变等),但对我们认识宏观经济问题,实现经济稳定仍然是有意义的. 应该承认,总需求在短期中对宏观经济状况的确有重要影响。我国政府今年来一直重视增加内需已说明需求成为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如何增加内需呢?我们知道,就内需而言,如果不考虑政府支出,重要的是消费和投资。消费函数理论说明了消费的稳定性,它告诉我们,要刺激消费是困难的。前些年我们8次降息,但对内需的拉动有限,居民储蓄一直在增加,已经突破10万亿,这说明拉动消费并不容易。 拉动内需的重点在于拉动投资。第一,我们要区分投资与消费的差别。例如,我们一直把居民购买住房作为消费,这是一个误区。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居民住房是一种投资,要用刺激投资的办法拉动这项投资。应该说,在我国人口多,居住条件仍然比较差的情况下,在未来几十年中,住房仍然是投资的确热点,只要政策得当,住房可以增加内需,带动经济增长。 第二,在我国经济中,私人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经济的半壁江山。投资中的企业固定投资应该是以私人企业投资为主。这就要为私人企业投资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第十一章
就业蓝皮书: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6年6月12日上午,麦可思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梅地亚中心举行了“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暨研讨会”。
  《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即“就业蓝皮书”基于麦可思公司2016年度的大学毕业生跟踪数据而撰写。麦可思公司自2007年以来,连续十年每年对毕业半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研究,从2010年开始,连续七年对之前跟踪研究过的全国2006届~2012届大学毕业生进行毕业三年后的职业发展跟踪。
  “就业蓝皮书”分为《2016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2016年中国高职高专生就业报告》两个分册。
    【2015届大学生就业率总体稳定,创业与深造是稳定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7%。其中,本科院校2015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2%;高职高专为91.2%。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7%)与2014届(92.1%)和2013届(91.4%)基本持平。
  注意点:虽然去年与今年经济下行,但2015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基本稳定,是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和深造比例上升,减少了需就业的基数。具体而言,自主创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3%上升到2015届的3.0%,本科毕业生读研加上高职高专毕业生读本的比例从2013届的8.0%上升到2015届的10.1%。另一因素是信息、教育、医疗等知识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增长较快,大学毕业生在经济结构变化中的就业适应性更好,从而就业受传统经济的影响较其他人群小。
  注意点:2015届大学生未就业人群中,52%的人处于求职状态,31%准备国内外考研、考公务员、准备创业和参加职业培训,17%不求职也无其他计划。
  【大学毕业生就业重心变化,民企、中小微企业、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等成为主要就业去向】
  大学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54%上升为2015届的59%,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2%下降到2015届的18%,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11%下降到2015届的9%。

  其中,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的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45%上升为2015届的52%。高职高专毕业生从63%上升为67%。本科毕业生在国有企业的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26%下降到2015届的20%,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的就业比例从12%下降到10%。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国有企业的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19%下降到2015届的16%,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企业的就业比例从10%下降到8%。
注意点:这些变化反映出国企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能调整,外资企业也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而民营企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支撑凸显重要。
2013~2015届大学毕业生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23%下降到21%,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51%上升为55%。
其中,2013~2015届本科毕业生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27%下降到25%,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45%上升为50%。2013~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19%下降到17%,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从56%上升为60%。
注意点:中小微企业雇用了超过一半的大学毕业生。
2013~2015届大学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52%上升为2015届的55%。其中,2013~2015届本科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从2013届的46%上升为2015届的48%。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例从58%上升为61%。
注意点:大学毕业生在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的就业比例上升。
【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反映了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在排前十位的就业行业中,信息、教育、医疗等知识密集型产业雇佣大学毕业生比例快速增加,建筑、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雇佣大学毕业生的比例下降】
在就业比例前十位行业中,与2013届相比,2015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较多的行业类为“教育业”(增加3.6个百分点)、“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增加2.8个百分点)、“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增加1.8个百分点);就业比例降低最多的行业类是“建筑业”,降低了2.4个百分点,其次是“机械五金制造业”,降低了1.7个百分点。
与2013届相比,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比例增加较多的行业类为“金融(银行/保险/证券)业”(增加2.2个百分点)、“医疗和社会护理服务业”(增加2.0个百分点)和“教育业”(增加1.9个百分点);就业比例降低最多的主要行业类是“机械五金制造业”,降低了1.6个百分点。
注意点:知识与服务密集型的现代产业(信息技术、教育和医疗等)发展强劲,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制造、建筑等)面临挑战。需要注意的是,少数行业(如金融)由于证券业等的影响产生人才需求的波动。
【大学毕业生的薪资涨幅超社会平均水平,高等教育的中期回报明显】
2012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696元(本科为6371元,高职高专为5020元),与其毕业时相比涨幅比例为87%。其中,本科涨幅比例为89%,高职高专涨幅比例为84%。
2012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从事“互联网开发及应用”职业类的三年后月收入最高,为8527元。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从事“经营管理”职业类的三年后月收入最高,为6678元。
注意点:2012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三年后的薪资与入职时相比上涨了87%,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涨幅(15.7%)[《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大学教育的中期回报明显,读大学比不读大学在收入的中期提升中有较大优势。
【2015届大学生中自主创业者超过20万人,自主创业比例呈上升趋势】
自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发布之后,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年年稳步提升。2015届的自主创业比例是3.0%,比2014届(2.9%)高出0.1个百分点,比文件发布之前的2009届(1.2%)高出1.8个百分点。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3.9%)高于本科毕业生(2.1%)。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的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680.9万估算,2015届大学生中约有20.4万人选择了创业。大学毕业生创业的主要动因是“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有好的创业项目”,属于机会型创业[机会型创业包括: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有好的创业项目、受他人邀请加入创业、未来收入好]的毕业生占创业总体的大多数(本科87%,高职高专86%)。
注意点: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比例上升,大多数为机会型创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三年存活率近一半,大多是就业后再创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是终生受益的】
2012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时创业的比例为2%。毕业三年后创业比例增长为5.7%,其中毕业时创业三年后还存活的约为1个百分点,就业后再创业的约为4.7个百分点,大学毕业生创业群体中大部分是先就业后创业。大学毕业生创业存活的比例在上升,2010届毕业时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还在创业的比例为42.2%,2012届的创业三年存活率增长为47.8%。大学毕业生创业质量在提高。
【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主要靠父母亲友或个人积蓄】
2015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投资或借贷和个人积蓄(本科78%,高职高专75%),而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均为3%)、政府资助(本科4%,高职高专3%)的比例均较小。
2015届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风险因素为缺少资金(28%),其后是市场推广困难(26%)、缺乏企业管理经验(24%)。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主要风险因素也是缺少资金(29%),其后是缺乏企业管理经验(25%)、市场推广困难(21%)。
注意点:需要加大非家庭资金参与大学毕业生创业。
【就业绿牌专业与红牌专业】
2016年本科就业绿牌专业包括: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审计学、广告学、车辆工程。其中,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车辆工程专业上届也是绿牌专业。2016年高职高专就业绿牌专业包括:铁道工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市场营销、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视觉传达。其中铁道工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上届也是绿牌专业。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专业。
2016年本科就业红牌专业包括:应用心理学、化学、音乐表演、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美术学。其中应用心理学、生物科学、美术学、音乐表演上届也是红牌专业,美术学连续三届是红牌专业。2016年高职高专就业红牌专业包括:法律事务、语文教育、工程监理、建筑工程管理、税务。其中法律事务和语文教育连续三届都是红牌专业。红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各省区、各高校情况可能会有差别。
注意点:本科的美术学,高职高专的法律事务、语文教育连续三届是红牌专业。
【就业率最高和最低的主要专业】
2015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94.0%);最低的是历史学(86.4%),其次是法学(86.9%)。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护理学类(95.5%),最低的是物理学类(86.8%)。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是物流管理(96.6%)、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96.4%)、软件工程(96.2%)。
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生化与药品大类(93.5%),最低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87.4%)。就业率最高的专业类是城市轨道运输类、港口运输类、公共管理类(均为94.4%),最低的是法律实务类(86.7%)。就业率前三位的专业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98.6%)、铁道工程技术(97.8%)、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96.0%)。
注意点:三届的就业率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本科学科门类中的工学、农学、理学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的生化与药品大类、交通运输大类、文化教育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半年后就业率持续上升。
【“十二五”期间大学毕业生对大学的满意度持续上升】
2011~2015届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从82%上升为89%,本科毕业生这一比例从84%上升为91%,高职高专从80%上升为88%。
注意点:从近五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第十二章
2017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一、广义货币增长8.2%,狭义货币增长11.8%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7.6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3.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4.3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9.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06万亿元,同比增长3.4%。全年净投放现金2342亿元。
二、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522亿美元
12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125.61万亿元,同比增长12.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20.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0.8个百分点。
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53万亿元,同比多增8782亿元。分部门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1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8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6.71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6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38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1.58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3183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844亿元,同比少增4600亿元。
12月末,外币贷款余额8379亿美元,同比增长6.6%。全年外币贷款增加522亿美元,同比多增967亿美元。12月份,外币贷款增加48亿美元,同比多增214亿美元。
三、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3.51万亿元,外币存款增加779亿美元
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69.27万亿元,同比增长8.8%。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64.1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2个百分点。
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3.51万亿元,同比少增1.36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4.6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09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5684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23万亿元。12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7929亿元,同比多减9564亿元。
12月末,外币存款余额7910亿美元,同比增长11.1%。全年外币存款增加779亿美元,同比少增66亿美元。12月份,外币存款增加65亿美元,同比少增28亿美元。
四、12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2.91%,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3.11%
2017年银行间人民币市场以拆借、现券和回购方式合计成交798.18万亿元,日均成交3.18万亿元,日均成交比上年下降3.2%。其中,同业拆借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7.7%,现券日均成交同比下降19.1%,质押式回购日均成交同比上升3.5%。
12月份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2.91%,比上月低0.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7个百分点;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3.11%,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高0.11个和0.55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4万亿美元
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14万亿美元。12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5342元人民币。
六、2017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4.36万亿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发生1.64万亿元
2017年,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对外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发生3.27万亿元、1.09万亿元、4568.8亿元、1.18万亿元。

央行有关负责人就201510月降息降准以及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答记者问
1、此次出台降息和降准措施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当前,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我国经济增长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需要继续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预调微调,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此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主要是根据整体物价的变化,保持合理的实际利率水平,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央行对基准利率的调整一般主要观察CPI的变化,但也要适当参考GDP平减指数。在大多数情况下,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但在目前特殊情况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国内投资、工业品需求明显放缓等因素影响,CPI和GDP平减指数走势有所分化。9月份CPI同比上涨1.6%,前三季度GDP平减指数为-0.3%,此外9月份PPI同比下降5.9%。综合起来看,当前我国物价整体水平较低,因此基准利率存在一定下调空间。
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的变化所作的预调。近期外汇市场预期趋于平稳,外汇占款对流动性的影响基本中性。未来影响外汇占款变化的因素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加之10月份税款集中入库将相应减少银行体系流动性,因此需要通过降准释放部分存款准备金,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2、此次定向降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在此前的6次定向降准中,按家数计算累计已有97%的金融机构享受了定向降准政策,在激励金融机构支农支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根据政策实施情况,此次人民银行调整优化了定向降准标准,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的定向降准标准主要考虑了金融机构符合宏观审慎经营的情况、“三农”或小微企业贷款增量及存量占比的情况,也综合考虑了“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总量等情况,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实体经济薄弱环节。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定向降准考核机制,优化考核标准,强化正向激励,继续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3、此次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当前,我国经济处在新旧产业和发展动能转换接续关键期,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需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同时,近年来科技进步、互联网发展及其与金融的不断融合,一些创新型的金融理财产品迅速发展,对存款的分流作用日益明显,存款利率管制的效果趋于弱化,对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此外,国际国内实践都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最好在物价下行、降息周期中进行,这样存贷款定价不易因放松管制而显著上升。当前,我国物价涨幅持续处于低位,市场利率呈下行趋势,也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和时间窗口。
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市场条件也已成熟。目前,金融机构的资产方已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负债方的市场化定价程度也已达到90%以上。人民银行仅对活期存款和一年以内(含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保留基准利率1.5倍的上限管理,距离放开利率管制只有一步之遥。从实际情况看,我国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已显著提升,存款定价行为总体较为理性,已形成分层有序、差异化竞争的存款定价格局。主要商业银行对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已有充分预期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靴子”落地有利于进一步稳定预期。此外,大额存单和同业存单发行交易有序推进,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不断健全,存款保险制度顺利推出,也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决定抓住有利时机,寓改革于调控之中,结合货币政策调整,对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标志着我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金融市场主体可按照市场化的原则自主协商确定各类金融产品定价。这既有利于促使金融机构加快转变经营模式,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也有利于健全市场利率体系,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和金融市场结构优化;更有利于完善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发挥利率杠杆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充分释放市场活力,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4、利率管制基本放开后,我国的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将是怎样的?
答:取消对利率浮动的行政限制后,并不意味着央行不再对利率进行管理,只是利率调控会更加倚重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从这个角度讲,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进入新阶段,核心是要建立健全与市场相适应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提高央行调控市场利率的有效性。
一是通过央行利率政策指导体系引导和调控市场利率。借鉴国际经验,我国正在积极构建和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央行以此引导和调控包括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在内的整个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于短期利率,人民银行将加强运用短期回购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以培育和引导短期市场利率的形成。对于中长期利率,人民银行将发挥再贷款、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等工具对中长期流动性的调节作用以及中期政策利率的功能,引导和稳定中长期市场利率。
二是各类金融市场以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为基准进行利率定价。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等市场利率可以依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短期回购利率、国债收益率等来确定,并形成市场收益率曲线。信贷市场可以参考的定价基准包括贷款基础利率(LPR)、Shibor、国债收益率曲线等,在过渡期内央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也仍可发挥一定的基准作用。各种金融产品都有其定价基准,在基准利率上加点形成差异化、客户化的利率体系,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围绕市场基准利率变动。
三是进一步理顺利率传导机制。在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培育市场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将进一步理顺从央行政策利率到各类市场基准利率,从货币市场到债券市场再到信贷市场,进而向其他市场利率乃至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同时,通过丰富金融市场产品,推动相关价格改革,提升市场化利率传导效率。
5、为保证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推进,央行在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定价方面还有哪些措施?
答:为保证实现货币政策调控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在前述利率形成与调控机制的基础上,人民银行还将采取综合措施,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定价,维护公平定价秩序。一是在一段时期内央行将继续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在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完全建立前,央行公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仍可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提供重要参考。二是发挥好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行业自律作用。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按照激励与约束并举的原则,优先赋予利率定价较好的金融机构更多产品创新,以及贷款基础利率(LPR)等市场利率报价资格,并对高息揽储、扰乱市场秩序的金融机构予以自律约束。三是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定价行为纳入宏观审慎管理,并研究通过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差别化存款保险费率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定价。四是继续督促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练好“内功”,不断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利率市场化环境。
6、下一步货币政策调控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答:目前货币政策总体上仍是稳健的。下一步,货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预调微调,为经济平稳增长和转型升级继续营造松紧适度的货币条件。要把握好调控力度,既要防止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总需求的惯性下滑,又要防止债务率过度上升导致杠杆率过快提高。央行将继续密切监测经济和物价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各种工具组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货币市场稳定运行,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12-22 21:12 , Processed in 0.02555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