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我给你讲个故事:狼设的陷阱
故事是这样的---
一头狼躲在洞里,等待猎物的到来。
等了一个时辰,未见猎物的足迹。狼想,一定是陷阱不止得没有诱惑力,应该用一点好办法把猎物吸引过来。于是,它采集了一些鲜嫩的青草,撒成一条草道,一直延伸到洞里。它隐藏在洞口,等待猎物上钩。
果然,一只山羊寻着草道走来,一直钻进洞里。
狼大喜,一下用身子堵住洞口,猛扑过去。
羊情急之下,向洞的深处跑去,最后,从后门跑掉了。
狼十分懊丧,怎么没有注意到者个细节呢,让到手的肉丢了?于是,狼将洞内出口进行了一番巡视,将所有的出口统统堵牢,然后,躲在洞口等待猎物。
一只野兔又寻着青草而来,狼猛扑过去,机警的兔子迅捷地向洞里跑区。最后,躲在一个石罅下不见了。怎么还有这样的问题发生呢?狼又是一阵懊丧。于是,它费了一番心机,将所有可能躲藏的石罅塞上,最后,看看的确无懈可击,方才回到洞口躲藏。洞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狼十分惬意,心想,这下十拿九稳了。
事出意外,进来的不是猎物,而是一帮持枪的猎人。狼大惊,没命向洞内跑区,可是,逃跑的地方都堵了,能够躲藏的地方也堵了,它在洞的深处被捉。
(老师给学生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假定目标为:让学生明白: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问题设计:这个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课堂引发式)
(有的时候心理课并不是一定要先设计教案,只要有个明确的目标,并顺着课堂问题的呈现,进行课堂引发式。)(族长的话我赞同一半,心理辅导课设计教案是必须的,但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设计进行,确实“只要有个明确的目标,并顺着课堂问题的呈现,进行课堂引发式”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但这对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要求很高。)学生的答案(最好板书答案):
1)聪明反被聪明误。
2)做事情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3)给别人设置陷阱的人,最后总是反而给自己设置了陷阱。
4)任何事情,想得太周全了,太完美了,反而会留下更大的漏洞。
5)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的人,最后总是被唾弃。
……
我:同学们概括的太精彩了,让我们为这些同学鼓掌!(热烈的掌声)
注意导向目标:请大家看看第三句,哪几句话与它相近?这句话可以换一种说法:“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这里用的是“关注”技巧,众多答案中老师关注哪一个,学生的思路就被导向哪一方。)
“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的情况在现实中还是不少的,能不能从生活中找一些具体的事情来说明?(讲别人坏话,是害人又害己的……)我:能不能从生活中找一些具体的事情来说明上面这些同学的结论?(与上面的引导比较一下)
学生找了这么几个事情:
1、朋友之间不能去利用对方,总想从对方身上得到好处,一次,两次可能没什么,一等到别人识破了你的不良的居心,就会厌弃你,最后受伤的肯定是自己。(概括)
2、考试的时候,本来做得很好的,可是回过头想了很久,想想又不对,就改了原来的答案。等试卷改下来,却发现原来的答案是正确的。这说明想的太多,太深也不好的。(学生笑。)
3、有一位同学,家里有很多钱,每次有事情的时候,他总是用钱去诱惑其他同学,让别人帮他做事情。比如扫地等。有一次,他被别人欺负,就去叫了一些同学,给他们一些钱,叫他们帮他去打那个欺负他的人,结果被学校处分的最厉害的却是他自己,得了个严重警告处分。
……
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但是黄老师有一个疑问,想要同学们来解决。现在流行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意思是说,一个人假若要成功,必须注意自己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细节。故事里面的狼先生应该说已经做得很细了,但从它的一生来看,却是很失败的,最后还丧失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为什么呢?请思考。(问这话的目的是想引出学生怎样的思考?请问:这才是你的意图吗?前面一部分学生谈启示时,超出预设,你没有用自己的设计去框学生的思路,而是顺着学生的问题引导,最后又设法把思路导到原来的轨道上来。是这样吗?后来有些遗憾,学生的思路又脱离了设计思路。)学生陷入沉默。
过了一会,有个女学生站了起来:“
其实这匹狼已经做得很好了,假若没有猎人加入的话,给它一些时间,它肯定会捉到其他动物的。”
同学们都很赞成她的话。
她继续说:“其实,人和动物本身属于两个世界的,为什么要去打扰动物的生活呢?电视上的‘动物世界’里,不是在说,由于人的捕猎,很多的动物都绝种了吗?”
同学们为她鼓掌,我也忍不住露出赞赏的笑容,不过我突然觉得事情并没有按照我的思路在发展。(很可能就在这里我的引导出现了问题。)
一个男同学站了起来:“动物世界中,本身就有一个食物链,如果人为地去破坏这个食物链,那么动物界就会失去平衡,而这个平衡的失去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人类的生存!”
同学们又鼓掌!
我:那好,我觉得这里出现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认为这个故事中,其实不应该有猎人的出现,那么也就是说,同样是“细节决定成败”,人和动物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我做事后诸葛亮就这样引导:你们有那么强的环保意识很好,我们是得学会保护环境。其实破坏环境也就是危害自己。这又应了“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这一真理。。(这里有一种处理现场生成的技巧:先认同,再连接——导向目标,注意导向得自然,要避免牵强。无关问题尽量不要让它展开,如在第一位同学发现后就这样处理更好)同学们都点头。
那“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这一人生道理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呢?(可小组讨论)
我:那么应该怎么去理解人所要注意的细节和这里狼刻意注意的细节的区别呢?
学生1:人作出的细节应该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自己,使自己有更好的能力,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别人,为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从而使自己更加成功,获得荣誉。(鼓掌!)而狼刻意去注意细节,却是为了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
学生2:人是为别人服务,而狼却是为自己的利益!我想这是两者最大的区别。
学生热烈地鼓掌。
我:也就是说,人注意细节是为他人服务,从而获得成功,而狼却因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从而导致失败?
学生点头。
“心理辅导课不一定要完全按照设计进行,只要有个明确的目标,并顺着课堂问题的呈现,进行引导就是。”族长的案例对上面这句话作出了具体的解释。策略上把握得不错,只是操作上有些问题,如选择的故事不是最贴切(你是想用这故事来说明“成败决定细节”吧!),随着学生生成的问题不断导向目标,主观如此,客观导得不太恰当,显得有些牵强附会。可以说族长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形似”已接近,神似还有距离。
放开的心理辅导课“生成”成分很多,处理现场“生成”的最优策略就是上面这句话,但操作难度很大。如果能体现上面这一策略,课堂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关于“现场生成”的处理:
“生成”种类及处理对策:
1、无关生成(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与主题无关;暂时找不到关联)—————不处理、有痕处理(不理会。明示,如这话题我们个别交流行吗?)
2、相关生成(内容或形式与主题相关)——————无痕处理(如先认同,或顺接,再抓住关联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如上引导:你们有那么强的环保意识很好,我们是得学会保护环境。其实破坏环境也就是危害自己。这又应了“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这一真理。那“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这一人生道理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呢?)
关于材料的选择:
心理辅导课中经常要选用小品、故事、案例等材料引出讨论,选择材料要与主题相关,这一点每个老师都明白,并在努力实践着。可有一个问题,所选择的材料虽然与主题有些关联但不是很贴切,比如“狼设陷阱”的故事,与“细节决定成败”这一预设目标有些关系(由于不注意细节让小动物溜了),但显然不是最贴切的。用这故事来说明“伤害别人反而伤害自己”倒更贴切一些。
所选材料和载体要紧扣辅导目标和主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