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 论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理论体系、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原则、研究方法和意义;把握组织行为及其特征、层次;掌握社会组织的含义,组织的构成要素、种类和作用。 关键概念组织(Organization)
行为(Behavior)
组织行为(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个体行为(Individual Behavior)
群体行为(Group Behavior)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
观察法(Observation Approach)
实验法(Experiment Approach)
调查法(Investigating Approach)
测验法(Exam Approach) 人的各种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生产活动、营销活动等,都会以组织的形式出现。人的活动离不开组织,没有人参与的组织也不成其为组织。组织对我们的事业和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 组织也是一切管理的载体。无论是公共行政管理,还是企业、事业管理,都同组织联系在一起。只要有管理的地方,肯定有组织,绝不可能存在着离开组织的管理;同样,只要有组织,肯定需要管理,也不可能存在着没有管理的组织。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各种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一门学科,是现代管理科学理论体系中重要的基础和分支。要学习组织行为学,首先必须了解组织行为。 第一节 组 织 行 为组织行为是在社会组织中产生的。在了解组织行为之前,要知道什么是组织。 一、组织的含义与构成1. 组织的含义组织也叫社会组织,它是人们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有序地形成的一个动态的、系统的社会共同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组织的含义。 1)
组织是由互动的个人组成的人群集合体,是社会单元或社会实体 组合是社会组织的存在形式,而其实质则是人们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由于这种组合规模较大,且要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的,因此人们之间的分工、合作常常需要严格的、较为正式的规则来协调。这样看来,社会组织又是按着正式规则运行的分工、合作体系。 2)
组织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 组织的主要特征是为了达成某一特定的目标,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各自有着明确的任务,在不同的权力配合下,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可以说,组织就是对各种不同角色的组合工作。 3)
组织通过一定的职权关系和规章制度形成了较稳定的内部结构和层次 组织是通过群体努力完成特定目标的社会创造物,它既要求人和物的和谐,更要求人和人的和谐。因此,人是组织的核心,人赋予组织意义。例如,如果一个企业的全部员工都离开企业而又没有人接替,那么,这个企业也不成其为组织了。 4)
组织既有着明确的边界,又是对外开放的,组织与周围社会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一方面,组织适应于外在目标的需要。如企业组织的存在是为顾客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教育机构的存在是为人们提供教育,医院的存在是为病人提供健康服务等。另一方面,组织和外在环境之间进行着人、财、物、信息的交流,以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转。 2. 组织的构成1)
一定数量的成员 这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但每个组织对其成员都有一定的资格要求,并非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成为其成员。一个人要成为某个组织的成员,首先要具备这个组织所需要的条件,然后还要履行一定的手续,才能进入组织内部,成为正式的组织成员,在其中获得某个角色地位。因此,现代社会组织都具有明确的边界。一个社会组织的成员数量到底有多少,并无限定,小到两人小组,大到千万人的政党组织。这些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对成员的要求也相距甚远。有的对资格要求十分严格,有的则较为宽松;有的加入手续十分烦琐,有的则比较简单。 2)
特定的活动目标 目标是社会组织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它决定着组织的性质、发展方向和规模。组织成员参与组织的动机可能有很大差别,但他们最终都要统一到共同的组织目标之下。同时,组织目标要能够集中体现他们的共同愿望与利益。特定的组织目标是社会组织存在的依据,指示着组织活动的方向。 3)
明确的行为规范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范是社会组织内成员互动的基础,它指导个人和团体在面临各种情况时如何思考和行动。社会组织由于其特有的目标,以及内部精细的社会分工,要把各自独立的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必须制定严格、明确的社会规范,包括本组织的性质、目标、任务、组织原则、组织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以及组织活动的规则等。 4)
地位分层体系 任何组织内都有一套地位分层体系,地位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社会组织为了有效地实现其特定目标,就必须对其成员进行合理配置,在纵向上形成由决策者、管理者和执行者构成的一种支配——服从的层级体系。 5)
物资设备 一定的物资设备是一个组织开展活动所必需的物资基础,包括资金、技术、机器、厂房、办公场所等。不同的社会组织需要不同的物资设备,但不管怎样,一个组织要正常运转,就必须要有相关的物资设备来支持。 二、组织的分类与作用1.组织的分类社会组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组织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
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功能的分类 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功能可将社会组织划分为以下四类: (1)
经济生产组织。这种组织的功能是进行生产、制造产品,为社会提供物质财富,最典型的就是实业公司,它不仅限于物质生产,同时也发挥着服务性、福利性等功能,工厂、商店等都属于经济生产组织。 (2)
政治目标组织。这种组织的功能是保证社会实现其目标并实施社会的权利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的能力,主要包括政府机关、政党等。 (3)
整和组织。其功能是调整社会体系各部分的关系,维持社会正常秩序,涉及调解冲突和指导动机,使社会各部分彼此配合,形成和谐的环境。如法院、公安局、司法部门等属于整和组织。 (4)
模式维持组织。其是指具有“文化”、“教育”、“揭示”功能,以维持现存社会体系的运转的组织,如教会、学校等。模式维持组织的目标取向是对社会文化模式的“维护”。 2)
根据组织目标与受益者之间的关系分类 根据组织目标与受益者的关系可将社会组织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
互利组织。这类组织的目标是使组织所有参与者都受益,这种组织的成员是由于兴趣而结合在一起的,如各种党派、俱乐部、群众团体等。 (2)
服务性组织。这种组织的目标是使与该组织接触的顾客受益。如医院使病人受益、学校使学生受益、律师事务所使委托人受益等。 (3)
赢利性组织。这类组织的目标是纯粹获取经济效益,组织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依靠与其他组织竞争、提高工作效率获得,如企业等。 (4)
公益性组织。公益性组织的目标是使公众都受益,不仅限于与该组织直接接触者,如军队、警察、税务局和科研机构等。 3)
根据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方式分类 根据组织对其成员的控制方式可将社会组织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
强制性组织。这种组织以暴力为手段,用强迫的方法控制其成员,如监狱、集中营、精神病院等。 (2)
规范性组织。这种组织对成员的控制以内化的规范为主,即成员自动地遵守规范,如宗教组织。规范性组织也可包括自愿性组织。 (3)
功利性组织。这种组织以报酬作为控制其成员的手段,如工业组织、商业公司。 另外,还可以根据组织人数的多少将组织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巨型组织等类型。 我国一般根据社会组织的性质和职能,将社会组织划分为政治组织、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宗教组织和群众组织等类型。 2. 组织的作用1)
组织能满足人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组织之所以得以产生、存在和发展,最重要的原因是组织能满足人的生产和生活需求。首先,组织的形成强化了分工和协作,使人类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了人类的各种生活需要。 2)
组织能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个人加入一个组织,除了能满足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外,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其心理上的种种需求。人的心理倾向具有趋同性。个人为避免恐惧、孤独和失望,进入一个组织,可以获得某种安全感,以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如果一个人经常与组织中的其他成员进行争论、交换意见,可以增强自信心。人在组织中也可以达到与人联系交往的目的,获得友谊和支持帮助。如果一个人在组织工作中取得成功,可受到奖励,获得鼓励,受到所在组织及成员的尊重和认可,从而可以获得满足感、自豪感,可以促进他们健康个性的形成。 3)
组织能满足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化越来越强,人对组织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不管工作性质是单独性的,还是合作性的,都离不开组织的支撑。一个人可能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某一项成果,但作为终身的事业发展,最终还是要汇入组织的总体目标之中的。 个人价值要通过组织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来实现。一个工程师开发出很有价值的科研产品,如果投向市场,需要大批的人力和财力,而他个人是无法承担的。但是组织可以帮助其进行科学论证,通过金融系统融资,组织科技人员进行产品进一步开发,组织营销人员调查和开拓市场。当产品占领了市场,赢得了顾客,公司取得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价值。这时,这个工程师才算真正实现了个人的价值。 三、组织行为组织对我们的工作、生活具有广泛的影响,大多数人会作为组织的一员而度过工作、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同时,人们在组织中极少完全单独工作,如果要完成目标,组织成员就必须在工作中合作并协调他们之间的活动,人们在一起工作的形式还是小组、部门、委员会这些组织形式。因此,一方面,组织作为社会的创造物或发明物,影响其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另一方面,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又会影响组织的绩效。组织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组织行为是组织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行动和作为。 1. 组织行为的特征1)
目标性 组织行为都具有明确而又具体的目标性。一切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标,组织的所有行为都是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的。如工厂的目标是生产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工厂组织的行为就是围绕着产品而展开的产、供、销一系列行为;学校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学校组织的行为就是围绕着学生而展开的一系列教育行为。 从这一意义上讲,组织行为就是目标行为。组织目标是组织奋斗的目的,是组织一切行为的总导向,是组织存在的价值体现,是衡量组织有效性的基本依据之一。组织目标确定之后,在外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组织成员的努力就成了组织目标实现的关键。组织目标的实现靠组织成员的努力。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他们对组织目标的认同、完成组织目标的技能、敬业和努力来实现的。组织要使组织成员对组织战略目标认同,必须进行目标教育。组织战略目标既是对员工的利益吸引,也是对成员的行为导向。一个组织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组织成员首先有对共同利益的认同,才有进一步对组织目标的认同。而组织的目标教育是实现目标的保障。组织确立了目标,还要让员工了解目标是什么。了解了目标,还要有实现目标的技能,否则,对组织的贡献、获得社会利益也是一句空话。要实现组织目标,归根结底是靠组织中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调动每个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提高每个人的自信心,增强每个人的责任感。 2)
秩序性 任何组织都有其特定的秩序。这种秩序是围绕某一特定目标加以精心设计的。因此,组织行为具有显著的秩序特征。 首先,组织有一个复杂而正式的结构。社会组织一般都具有一定规模。为了高效有序地完成目标,就要有一个正式的结构,以保证组织内部分工有序、职责分明,各成员、各部门得以协调一致地行动。 其次,在一定的组织结构基础上,社会组织内部通常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和部门。如一个企业内,上设经理室,下设采购部、生产部、销售部等,各部门各司其职,这样,整个组织行为才能快速高效运作。 再次,为了保证组织秩序行为的形成和正常持续,组织必须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 而组织形成秩序的中心是有一个权力核心。组织权力核心用以指挥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这些权力核心还要不时地考核组织的绩效,必要时调整组织秩序以增加效率。 3)
高效率性 社会组织不同于初级社会群体,它实际上是人类为了追求高效率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工具。因此,社会组织的行为从根本上说是理性的,具有高效率性。 首先,在社会组织中,一切以组织整体功能的合理高效为基础,组织成员间的行为多以对事不对人的原则进行。这种状况使组织的活动中,奉行事本主义,非人格化的特征比较严重。 其次,不像初级社会群体中成员不可代替,组织成员是可以代替的。社会组织是由无个性的职位构成的,而不是由有个性的人组成的。当一个职位由于某种原因空缺时,很容易就能找到相应的人员来补足。因此,组织管理中可以实行成员的淘汰,对不胜任的成员通过轮训、降职、撤职的方式加以更换。 社会组织行为相对于初级社会群体行为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高效率和非人格化。这两个特点使人们一方面感觉到社会组织的存在是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感觉社会组织不需要成员全部个性以及感情的投入,并把人看成物的非人格性。 但是,随着管理实践的不断发展,社会组织行为有朝着本性和人本性统一发展的倾向,既强调高效率行为又注重以人为本。 2. 组织行为的层次组织是由个人和群体组成的,因此,组织行为有以下三个不同的层次: (1)
个体行为是单个人的行为,是个人在内在心理和外在环境驱使下形成的行动和作为。个体行为是构成组织行为的最基本单位,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起点。个体行为包括不同个体心理因素下的行为、不同环境刺激下的个体行为、不同类型的个体行为等。 (2)
群体行为以群体中的个体行为为基础,但是群体行为并不是个体行为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群体人际行为和工作行为的综合表现。群体行为包括不同类型群体的行为、群体决策行为、群体冲突行为、群体一致行为以及非正式群体行为等。 (3)
组织行为是在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组织行为并不等于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简单相加。组织行为包括组织目标行为、组织架构行为、组织运行机制、工作设计行为、组织发展以及组织变革等内容。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界定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社会组织中人的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 一、组织行为学的根据与理论基础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目的在于提高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效能,以达到组织目标。可以说,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学科,而组织行为学使抽象的管理理论具体化和实用化了。 1. 组织行为学的根据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它伴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原理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而产生。 管理,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社会有序发展的推动力。虽然管理活动自古就有,但形成一门独立的管理学,还是近代的事情。西方管理理论大致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三个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发端于17世纪,成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19世纪末,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也迅速发展,生产关系发生较大变化,劳资矛盾日益尖锐,生产技术更加复杂。这些都迫切需要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适应这种需要所形成的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创建的一般管理理论,在德国表现为韦伯创建的行政管理理论。在这些管理学创始人的实践和理论中,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开始了组织行为学的探索,组织行为学开始萌芽。 组织行为学产生的另一渊源是心理学,尤其是工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是心理学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包括工程心理学、人事心理学、工业社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和组织心理学等。工程心理学由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发展而来,它重视如何设计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工作程序与工作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的设备、工具、机械设计等),以减少工作者的厌烦和疲劳,防止发生意外的工伤事故。人事心理学着重对人的个别差异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选择及培训合适的人员、担负组织内的特定工作。工业社会心理学研究工厂内群体的关系。消费心理学研究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组织心理学研究组织结构对人与人关系的影响,等等。工业心理学研究的这些内容已开始涉及管理心理学的理论问题,而管理心理学正是组织行为学的萌芽阶段或前身。 20世纪最初的30年是人类现代化进程亦即工业化发展明显加快的时期。这种加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生产的规模日趋扩大,在无数个小工厂因激烈竞争分化的基础上产生出一个个大型企业;二是随着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政府对工业和市场的宏观调控职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这种现代化进程的两方面表现带来了两个结果:一是在大型企业组织中,劳资冲突加剧,市场竞争激烈,管理杂乱无章,生产效率低下;二是国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明显加强,国家的行政职能得到强化,官僚制的政府机关表现出较高的效率。这种工业组织与行政组织的现状引起了一批在企业与行政机关担任管理工作的专家、学者的注意,他们开始有意或无意地涉及组织问题。虽然不同的研究者所处的环境和所关注的对象不同,他们在对组织进行研究时所选取的角度也各异,但是他们都开始了组织行为的探讨。 这时,工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虽然已开始涉及管理心理学的理论问题,但由于是以个体作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对工作中个体差异的测定,如探讨灯光照明、室内温度以及物质报酬等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而没有注意到工作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以及组织机构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一直到霍桑试验,才进一步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各门学科结合起来,对生产中人们的心理与行为,进行综合探索、试验和解释,提出了人群关系论,也从而促进工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向组织行为考察和研究靠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工人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在企业里,知识性劳动和知识性劳动者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工人们也有了更多方面的需要。这必然会给企业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于是,促使各学科的学者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人的行为产生的因果关系。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一次跨学科的讨论会上有人提议把这种综合各学科知识系统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叫做“行为科学”。1953年,美国福特基金会邀请了一批著名学者,经慎重讨论后,才正式把研究人的行为的学科定名为“行为科学”。从那时起,在企业管理中,行为科学就取代了人群关系论。在管理中对人的各种行为的考察、研究、引导和控制,已经成为管理学的主流。 20世纪50年代,建立在人群关系理论基础上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真正起步,人们清楚地看到,作为以群体特别是小群体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心理学,对职工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变得越来越大。因此,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教授于1958年开始正式用“管理心理学”代替原来沿用的“工业心理学”的名称,显示出管理过程中对人的行为和心理问题研究的强调和重视。 随着管理实践的深入,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行为科学的一个重要动向是开展组织行为的研究,即在管理中是既注意人的因素,又注意组织的因素。而管理心理学这一学科也发生了从个体到群体的研究,再到组织的研究的演变。在1964年,莱维特等人在一篇名为《心理学年鉴》所写的综述标题中采用了“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同时,加之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影响,组织行为学于20世纪60年代末正式成为一门成熟而独立的学科。 2.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组织行为学形成的直接原因是管理科学的发展。但它的产生还有更广泛的理论准备和知识积累。从图1-1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是相当宽厚的。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图1-1
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1)
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的规律性包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心理特征的规律两部分。一般认为,心理活动是内在的,行为是外显的。要研究组织中人的外显行为的规律性,必须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因为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内在动力。 心理学又分为个体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个体心理学集中于个人的心理活动和特征的分析,这是一切心理学研究的基础,所以也可称为理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人来研究其心理过程的学科。现实中,任何人都绝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他的心理及行为必然是与群体、组织和整个社会生活相联系而不可分开的。组织行为学是以个体的一般心理过程规律为基础,进而研究群体的行为,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因此,要研究组织行为学,必先研究普通心理学的实验资料及关于基本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知识,研究社会对于个人的影响及相互关系。 2)
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及其关系的科学。它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所谓社会就是某些特殊的和比较具体的人类结合体。凡是一群具有某些共同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习惯的人,或是在一块共同生活的人,都可以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任何社会都是由特定的组织、群体和个人组成的。而社会的组织和群体又是由各种规范、制度来维系的。社会学还研究社会中人们的互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关系模式,如家庭结构、群体、组织、阶级等。 组织中人的行为是离不开社会关系的,组织、群体和个人之间存在着彼此依存的关系,同时它们还与环境构成互动关系。因此,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必须从其所处的整个社会关系着手,这样才能全面认识人的行为规律。如研究组织中个人的行为受组织内外社会环境的影响,个人在社会中所担任的角色和社会地位,群体的动力、结构、交往、权力和冲突,非正式组织、群体之间的合作配合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需要社会学的知识。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就是要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来探索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 3)
人类学 人类学也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包括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等,其中与组织行为学关系最密切的是文化人类学。 可以说,文化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在现实活动中,人的行为并不是完全按照本能产生的,也就是说,人的行为中文化性的行为多于生物性的行为。这是因为人类通过不断社会化的学习过程,使行为超越了本能性行为。其具体表现为,社会中的人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逐步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规范、风俗、习惯、民族性等,并形成一定的行为。生活社会中的人是离不开文化影响的。 而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其所熏陶出来的价值观念、规范、风俗、习惯、民族性格也不同,即使在一个组织中,其成员的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也有差异性,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态度与行为。因此,任何组织的管理者和领导者都必须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现实环境,选择相适应的、有效的组织形式和领导方式。 由此可见,组织行为学要透彻地研究人的行为,必须借助于人类学的知识和方法。人类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对组织行为学的贡献,主要是组织中人的行为与人类社会起源的理论、人类和文化的关系等知识。
4)
其他学科 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也是研究组织行为的理论基础。 政治学中的权力与冲突问题,伦理学中的道德规范,都会影响组织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还会影响管理行为的方式、方法以及领导行为的作风等。 人首先还是一个生物有机体,有着自己的生物节奏规律性,有体力、智力、情绪的低潮与高涨,这些都会影响个人的行为及群体、组织的行为。早在19世纪末,管理领域中的工业心理学就开始研究劳动者的疲劳现象,希望通过减少疲劳,来提高劳动效率。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组织行为学又借助于生物学、生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研究工作压力对个体、群体、组织的行为和工作绩效的影响,主要分析当人们承受工作压力时,身体所做出的生理反应,以及引起的身体生物结构的变化和如何防治等。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性质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它既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又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的规律性,而且是把这两者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进行研究的。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在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并不是研究一切人类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这些组织包括企业、学校、军政府等。所研究的这些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不仅是单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而且还包括聚集在一定群体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具体如下。 1)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是人 任何组织都有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资源。管理从任何一个资源着手都可以找到提高组织效能的途径。管理学就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对企业资源进行协调以提高企业效能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人,也包括资金、物资、技术等。 2)
组织行为学具体研究的是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还可分为主动行为和被动行为,等等。管理者为了提高管理效果,对被管理者的管理也就分为两类,一种是通过强制手段,逼迫员工劳动,另一种是通过关心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来提高人的劳动效能。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是如何通过调动积极性,让员工自觉、主动地劳动,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3)
组织行为学是从研究人的心理及行为规律入手,来探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方法 这就需要全面、系统地研究人在各种状况下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特点和规律。要达到这一点,组织行为学在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时,要把人及组织放到更大的社会系统中去研究。因此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不但涉及个人、群体、组织,而且还要研究社会,研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对心理行为的影响;不但要研究这些因素的静态规律,还要研究这些因素的动态的发展。为此,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要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系统的方法来进行。 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一般地说,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个体行为的研究 个体是构成组织的最基本单位,是组织的细胞。对个体行为的研究是众多和深入的,包括对个体心理因素中的知觉和个性的认识,对个体行为的特征、个体行为的模式和个体行为引导与协调的探讨,对个体行为的激励与激励理论的研究等。 2)
群体行为的研究 组织中的个体,总是存在于各个群体之中。群体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群体的类型与结构、群体行为的特征、影响群体行为的主要因素、群体决策、影响群体之间行为的主要因素、群体冲突及其管理、群体一致及其管理等内容。 3)
组织行为的研究 组织行为学还从整体上研究组织行为。任何一个组织都包括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结构和不同的职能。组织行为学对组织行为的研究,主要是在研究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的基础上,对组织行为的组织架构、组织运行机制、工作设计、组织发展以及组织变革、非正式组织的管理等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 4)
领导行为的研究 在群体和组织中,都离不开领导。领导行为对一个群体或一个组织管理的好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直接影响着个体、群体、组织行为,从而影响个体、群体、组织的绩效和目标的实现。因此,领导行为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领导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领导者素质、领导能力、领导行为理论、决策行为、领导者的选拔与培训等方面。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还包括决策行为、激励行为、沟通行为、控制行为等内容。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如图1-2所示。 3.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1)
综合性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的边缘性及综合性学科。 组织行为学综合管理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分析、研究和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在上述诸学科交叉的边缘上融合成组织行为学。
图1-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组织行为学作为一个在多种原有学科的互相交叉重叠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学科,既有原有学科的多种特点,又有原有学科所不具备的新特点。 2)
层次性 组织行为学不仅具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性,而且还具有多层次性。这种多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它是一门综合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的行为的发展规律,以及它们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第一层是对个体行为的研究。这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组织中的个体行为是社会的组织中最基本的细胞。组织行为学要研究整个组织的行为规律性,也必须从组织中这个最基本的细胞——作为个体的人的行为开始分析。 第二层是对群体行为的研究。组织行为学在研究个体的同时,还要研究群体和群体结构、形成群体的过程、群体的发展和影响群体工作绩效的因素、如何进行群体决策等。 第三层是对组织行为的研究。所有的组织,不论其规模、类型和行为怎样,都是由个体与群体所组成的。所以个体的人既是群体的一员,也是组织中的一员。各组织都具有各自的特征,如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奖惩和工资分配等可能都不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个体和群体以及整个组织的行为。 第四层是对组织外部环境的研究。组织的外部环境包括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也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任何个人、群体和组织都是处在组织外部的环境中,他们是社会环境的成员。他们的行为均会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为了真正掌握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还必须研究组织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上述四个层次是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排斥的。因此,必须把这四个层次结合起来,协调地加以研究,才能真正掌握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全面提高组织的效率,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 3)
两重性 组织行为学又是一门具有两重性的学科。它既具有与组织中人的行为生物性特征相联系的反映人的行为一般规律的属性,即自然属性;又具有反映人的社会活动规律的社会属性,即社会倾向性。 这种两重性的根据有以下三方面: (1)
多学科综合性带来的两重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既综合了普通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不具有阶级性的自然科学,又应用了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等具有明显社会倾向性的社会科学。组织行为学正是在这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性质上也就反映了这些学科的特性。 (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本身带来的两重性。组织中的人既是生产力要素之一,又是生产关系的主体。同时,组织中的人既是生物性的人,又是社会性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生物性特征上看,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人具有自然属性;而不同社会制度下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致使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人又具有社会性(阶级性)的一面。 (3)
管理带来的两重性。在某种意义上说,组织行为学就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学。一方面,管理作为对人们共同劳动的协调和指挥,是属于管理的自然属性,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是人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共同文明成果。这种管理的属性不受社会制度的制约,不管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需要通过协调和指挥来管理社会化大生产活动。另一方面,管理又是一种监督劳动。这种监督劳动是一种社会属性的职能,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生产关系的要求,不同的社会制度中,管理的社会属性是不一样的。在阶级社会中,管理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是具有明显的社会倾向性(阶级性)的。这种管理的两重性,也就决定了专门研究管理领域内人的行为规律的组织行为学也具有两重性。 根据上述对两重性的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组织行为学除了不同社会制度下具有不同的社会倾向性(阶级性)这一个性外,还具有一切社会均有的共性方面,而后者也正是我们可以借鉴和吸收国外在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的依据。 4)
实用性 组织行为学相对于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等学科来说,属于应用性科学;而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属于理论性科学,这些学科是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在研究和掌握了组织中人的规律性后,还要进一步研究评价和分析人的行为的方法,掌握保持积极行为、改变消极行为的技术。其目的是紧密联系组织管理者的工作实际,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改善组织的工作绩效,所以说它是一门实用性的科学。 三、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在现代化生产和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因此,现代化的管理最主要的是对人的管理。组织行为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发人力资源。学习、研究及应用组织行为学,对于推进管理水平的现代化水平,增强劳动者的工作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有助于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增强劳动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我们已经进入知识社会,科学技术在高速发展,人的素质在不断提高。因此,进入劳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同时,科学技术越进步,就越重视人的因素和提高人的素质,提高脑力劳动者的比重。据统计,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耗费比重,在机械化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一般为90∶10;在中等机械化水平下为60∶40;在全盘自动化的情况下为10∶90。特别是进入使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时代,对脑力劳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增加的近2000万就业人员中,就有90%左右的人在高技术信息服务业工作。在这种状况下,现代管理认为,人是组织的主体,最重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 实践证明,越是高级的脑力劳动者,就越需要实行具有人性化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自觉性,而不能主要靠监督。因此,目前要实现管理的目标,就要实行既有人性化、又有效率的管理,要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而不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管理制度。而这些都需要组织行为学的配合与协调。
2. 有助于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组织中的每个员工都有着各自的个性特征以及不同的气质、能力和兴趣等,而组织行为学的个体行为研究,通过对个性理论及其测定方法的分析,为组织管理中员工个体行为管理,如个人绩效的考核方法等方面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使组织领导者能够全面地了解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能力专长,从而安排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岗位和职务,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取得最佳的用人效益。 同时,组织行为学的行为研究也为当前深入进行的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为社会组织制定使用人和培养人等方面的人力资源政策和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3. 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组织是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组织中的员工不可能单独孤立地工作,而是在一定的工作群体中与他人协调配合,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这必然出现群体行为。组织行为学对群体行为规律的研究,为改善人际关系,发挥群体的功能,提高群体绩效,提供了依据。如组织行为学认为,必须把组织中的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作用结合起来,满足人们感情、志趣、归属感和友谊的需要,这样容易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在这样和谐的人际关系下,人们心情舒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群体绩效。 4. 有助于改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是具有不同的阶级性质的,所以不能混为一谈。但是,任何组织的管理者又是生产和工作任务的协调者和指挥员,他们与职工的关系,除了有一般意义上所说的生产关系一面,还有一般社会关系的一面。马克思多次把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区别开来,他从来不认为生产关系就等于社会关系。当然,社会关系的核心是生产关系,既然企业领导与群众的关系还具有一般社会关系的一面,所以西方组织行为学中关于一个有效的领导人应具备的素质、领导艺术和如何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等原理,对于提高我们的领导者水平,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5. 有助于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作为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也随之传入我国。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管理和领导过程中心理与行为、激励的各种方式,可以提高领导水平、领导艺术和领导者的素质;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人们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可以预测人的行为,使思想政治工作富有预见性和针对性,促进人的行为的转变。总之,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借鉴这个学科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与科学化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6. 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的学科,其目的在于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的物质生产水平还较低,劳动者的生活还不富裕,而要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就需要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当我们掌握了在生产过程中的个人及处于群体、组织中的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之后,就可以制定出管理个体、群众、组织的科学管理方法。这些科学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所以,组织行为学当前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运用组织行为学的规律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7. 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组织行为学研究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有助于组织成员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组织行为学研究人的挫折理论,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组织行为学通过研究群体、组织内外之间的人际关系,可以使职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群体意识、增强团结,提高集体的士气,建立良好的集体风尚;组织行为学研究文化对行为的影响,能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这些对于促进职业道德、社会道德的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都有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组织行为学的实践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与接受。任何人都要依赖于一个组织,组织实际上应该是志同道合的一群人走到一起干大家共同想干的事的地方。而组织的竞争必然依赖于组织中的成员,组织的竞争力也就与其成员的总体素质直接相关。如果说个人的竞争力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素质,而组织的竞争力并不仅仅取决于各个成员的个人素质,也不等于个人素质的简单相加,而是取决于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的素质。那么,怎样才能使个人素质发挥出整体效益,这就是组织行为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的关键所在。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研究方法是否科学,不仅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还会影响学科发展的进程。 一、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原则与过程1.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一切科学研究所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必须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而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研究必须结合客观的刺激、周围的环境来进行。同时,行为与心理现象非常复杂多变。但行为与心理终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它有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将被试心理的主观报告同客观的刺激、周围的环境、被试的行为动作反应相互对照,反复地加以检验,才可得出科学的结论。探索人的行为和心理这种规律必须有严格科学的客观态度,绝不能凭主观办事,给它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 2)
发展性原则 客观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人的行为与心理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在现实中,任何行为表现的形成都是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的,而任何现有的行为特征又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探讨人的行为和心理时,不要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来看问题,而必须考虑行为和心理的发展变化。这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到当前的行为现象,而且要寻找造成这种行为现象的历史原因,并根据组织行为学原理对其将来的发展作出预测。 3)
联系性原则 事物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的行为与心理现象之间、行为及心理现象与外界客观事物之间同样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同时,由于人生活在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自然会受到自然和社会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例如,春天花红柳绿,但是有人快乐,有人却忧愁。所以,我们在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现象时,要充分考虑人的行为与心理现象之间、行为及心理现象与外界条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仅要考虑引起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原因、条件,也要考虑与其相联系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从它们的联系中探讨人的行为和心理的规律。 2.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过程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从系统的过程来看,可以分为4个步骤,如图1-3所示。 图1-3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系统过程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系统过程中每一步骤的任务和作用如下。 1)
观察和实验阶段 这一阶段收集有关个人、群体、组织行为和环境的情况,如实地记录各种数据的资料。 2)
系统分析阶段 这一阶段分析说明个人群体、组织行为和环境情况产生的原因,以及相互关系。 3)
预测阶段 这一阶段做出关于个人、群体及组织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预测。 4)
检验阶段 这一阶段通过系统和控制性的研究来检验所做出结论的正确性。 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揭示研究对象的手段。任何一门以某种客观规律性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没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无法揭示这种客观规律性。组织行为学与其他学科一样,也具有作为揭示客观规律性手段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与一般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相同。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按研究的性质、研究的深度和研究变量的可控程度三种情况进行分类。 1. 按研究的性质分类1)
理论性研究 这种研究主要是为了积累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知识,并不直接着眼于应用。例如,对人性的探索,对激励的心理规律的研究等。 2)
应用性研究 这种研究方法侧重于对观察结果的证明,以及如何把这种新发现的研究成果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服务性研究 这种研究主要是指咨询人员或顾问人员所作的研究。 4)
工作性研究 这种研究是指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的研究性调查。通过调查分析,使人们认清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2. 按研究的深度分类1)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客观事物、行为的特点和出现的频率。这种研究一般只反映组织行为的现实,不涉及事物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也不施行干预措施。组织中经常采用的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职工态度调查、心理挫折的各种表现分析等都属于此类。 2)
预测性研究 预测性研究主要是管理人员提前考虑今后可能发生情况并提出应对方法的研究。比如,经理要对他所主管的人员的行为、工作成效及整个组织总目标的完成情况做出预测。这种预测性研究对有计划地控制人的行为和绩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3)
因果性研究 因果性研究要求弄清楚行为中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发展趋势。如研究工作绩效与满意感的关系。有观点认为绩效是因,满意感是果;有观点认为满意感是因,绩效是果;也有观点认为绩效和满意感互为因果。分析性的研究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 3. 按研究变量的可控程度分类下面主要介绍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六种类型。 1)
观察法 所谓观察法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观察法的特点:有预定的研究目的,有系统的程序与设计,有系统的文字记录,一般不向被观察者暴露所要了解的问题。观察法可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两种形式。 人们通过观察,要求准确地获取有关资料。因此,除了观察者要具有客观的态度、敏锐的注意力、快速的记录和较强的记忆力等条件外,还需要用其他的方法来查证记录结果的准确性。例如,采用录音机、录像机以补充文字记录的不足;采用各种观测仪器以减少观测中的误差;采用同时有两个或两组观察者共同观察某一目标的记录,或由助手协助主要观察者做记录,然后把两份记录相互对照、取长补短,使记录更为完整和准确。 观察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所获得的材料比较真实。其缺点是:花费的时间多;观察得来的材料也难以数量化,难以说明刺激条件与行为变化之间的精确关系;材料难以进行统计。 2)
实验法 实验法是严格控制条件,主动引起所要考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然后对其结果做出数量分析的方法。运用实验法,使行为事件与外界刺激之间的关系明确化,并且具有重复性的特点,因而对一个实验结果可以反复地进行验证。 实验法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1)
实验室实验法。实验室实验这种方法比其他方法能更好地控制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条件,使之能更明确地反映两种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实验室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对控制有精确的要求。实验者操纵一些变项并且尽可能地控制其他的变项,这些通常只能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以光做刺激的实验,一般在暗室中进行;以声音做刺激的实验,一般在隔音室中进行。实验者控制经过精心选定的控制变量(如声、光等),然后记录被试者的反应。综合大量被试者的结果,即可得出比较可靠的组织行为学结论。 (2)
现场实验法。现场实验法是实验者把现场当作实验室从事实验研究的方法。现场实验法就是把实验室的方法应用到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现实生活中去,一般是在日常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这比实验室实验更接近生活,但不如在实验室那样容易控制影响因变量和自变量的其他条件。因此在实验中,一般由实验者操纵自变项,尽可能地控制另外变项,观察计量因变项。自变项一般由有丰富经验的人或者是实验者本人充当。 (3)
自然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情境中观察两个以上对立情况对人的心理及行为的影响。因为自变项发生的先后次序清楚,何者为因、何者为果的现象较明显,因此有实验法的特点,只是自变项两个以上的对立情况并非是由实验者操纵的,而是自然发生的。例如,在研究不同的奖励制度、管理制度对人的不同作用时,可以选取两个相似的班组或科室,分别实行不同的制度,到期进行总结检查,以鉴别不同制度的不同效果。它具有观察法的自然性和实验法的主动性的优点,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3)
调查法 调查法是就一些问题对某些人或群体进行访问并发给调查表要求被调查者回答,收集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和数据,并以此来分析、推测其行为与心理趋向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根据收集资料的方式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
问卷法。问卷法是研究者通过填写问卷(或调查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也是现代社会调查使用得最多的收集资料的方法之一。 问卷是用问答方式收集资料的卷子。它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具体问题组成。 问卷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 封闭式问卷是把所要了解的问题和可能的答案全部列出的问卷形式,调查时只需调查对象从已给答案中选择某种答案即可;开放式问卷是只提出问题,不给出可选答案的问卷形式。 (2)
访谈法。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面对面的谈话,以口头信息沟通的途径直接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征的方法。访谈法实际上是研究者或调查员同调查对象接触,通过有目的的谈话收集资料的方法。 根据访谈过程的结构模式的不同,可以把访谈法分为两大类,有结构的访谈和无结构的访谈。 在有结构的访谈中,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的提纲提出问题,被研究者依次对问题进行回答。这种访谈结构严密、层次分明,具有固定的谈话模式。谈话问题一般涉及的范围较小,在整个谈话过程中被研究者犹如做了一份口头问卷。如招聘中的第一次谈话,了解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就属于有结构的谈话。 无结构的访谈结构松散、层次交错、气氛活跃,没有固定的模式。研究者提出的问题涉及范围很广,被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主动地、无拘束地回答。通过这种谈话,双方不仅交换了意见,也交流了感情。 根据调查员同调查对象的接触方式,访谈法也可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则是通过通信工具进行的访谈。 无论是哪一种访谈,要想得到有效的访谈结果,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有明确的目的。 第二,挑选能提供信息的对象。 第三,访谈过程中要建立合作和开诚布公气氛。 第四,访问者要具有启发引导、控制谈话进程和灵活应变的谈话技巧。 调查法在实施时虽然是以个人为对象,但其目的是借助于许多个人的反应来分析推测社会团体的整个行为与心理趋向。调查内容包括两部分:个人资料和心理状态。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宗教信仰、经济状况等;心理状态包括对所调查问题的意见、理解、期望、态度、信念等。 4)
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测量被研究者的有关行为特征和心理品质的方法。 测验法是心理学研究中收集和分析资料的主要方法之一。而组织行为学在发展中引进了心理学的内容,测验法当然也就成为组织行为学研究中收集和分析资料的主要方法之一。科学的组织行为学的特征之一就是能对个体的行为进行量化的研究。 心理测量是使个体行为量化的主要工具。因此,测验法通常被用于确定被试者的某些行为特征和心理品质的存在水平。 根据需要了解人的行为和心理的不同方面,组织行为学中的测验可以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个性测验、手指灵巧度测验、机械能力测验等多种。例如,智力测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不同年龄的被试者的智力发展水平,成就测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被试者的某些特殊能力的现存水平,人格测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被试者的各种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的综合表现,等等。 测验法往往为组织中的人员选拔、安置和提升等提供依据。采用测验法研究行为问题有两种状况:第一,可以采用测验法来研究个体行为的某一层面的个别差异;第二,可以采用测验法来研究被试者两种或多种行为之间的关系。 采用标准化的测验工具,须特别注意检验其信度和效度。 5)
个案分析法 个案分析法是研究人员通过查阅各种原始记录或通过访问、发调查表和实地观察所收集到的有关某一个人或某个群体的情况,用文字如实地记录下来,并写出分析意见的方法。 这种研究方法往往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例如,对某基层班组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研究,了解该班组的人员状况、生产状况、群体内人际关系、智力结构、集体风气、关键事件等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整理出能反映该班组特点的详细材料。这样的一份材料就是个案,个案产生的全过程就是个案分析研究过程。 上述几种研究方法都是常用的方法,都有各自独特的优点,但也都有局限性。由于人的行为活动非常复杂,因此研究人的行为活动不能单独采用某一种方法,而必须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应几种方法兼而用之,使之能相互配合使用。 目前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已开始由定性分析逐步深入到定量分析,更多的是采用了数学手段。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借助数学上的分析手段,有助于弥补定性研究的不足。 6)
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一般是针对研究结果而言的。在对组织行为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方法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之后,还必须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了解数据的特征和变量之间的关系,以至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数理统计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一门专门性学科,但受篇幅所限,本书只简要地介绍几种统计分析方法。 (1)
集中趋势分析。为了使人们对一组测量数据有一个概括的了解,需要用一个数来表示整组数据的集中情况。度量集中趋势最常用的指标有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两种。 ① 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常用的符号是X,它代表一组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它分为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两种。 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Xi代表每次测量所得值;n代表测量总次数。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j代表同一数值出现的次数。 ② 中位数:中位数常用的代表符号为M,它是指把全部测量数值按大小次序排列后,最中间的点的数值。实际计算时,常有两种情况:第一种n为奇数,第二种n为偶数。当n为奇数时,第 项的数为中位数;当n为偶数时,须将数列最中间两项数字相加,以2除之,即为中位数。 (2)
离中趋势分析。为了要了解一组测量结果靠近算术平均数或中位数分布状况,需要分析它们的离中趋势。例如,两组观察结果虽然具有相同的平均数和观察总数,但却有不同的离中趋势。度量离中趋势的常用指标是标准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d代表标准差; 代表每次测得值与平均数之差。 (3)
抉择分析。这种方法就是用数量指标对每种情况中是否存在的心理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它主要包括结构关系指标和对比关系指标两种。结构关系指标是用百分比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对比关系指标是用百分比表示整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
相关分析。这种方法是用于揭示两组变量或几组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一般用相关系数作为度量的具体指标。 相关系数的范围是从+1经过0到-1。同样数值的正相关系数与负相关系数表示同样大小的相关,只是方向相反而已。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越密切。例如,其绝对值为0时,表示两组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其绝对值为0.3至0.5,表示两组变量之间存在着中等关系;其绝对值为0.5至0.7,表示存在着显著关系;其绝对值为0.7至0.9,表示存在着密切关系;而其绝对值为1,则表示存在着正比或反比关系。 计算相关系数时常用的方法有根据两组变量的具体数值计算法和根据两组变量的等级计算法两种。 (5)
因素分析。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处理数据的方法;在进行因素分析前要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影响某种心理现象的一系列因素,并以数量表示出来,还要计算出每个因素同该系统中所有其他因素的相关系数,并编拟出相关矩阵。这种相关矩阵也是因素分析的基本材料之一。 因素分析方法一般应用于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现象。这类现象的量一般又表现为一系列因素的乘积,其中每一因素发生变化都会使总量发生变化。这种因素分析的目的是要确定受多变量影响的心理现象的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正是因为要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所以一般都要借助于电子计算机处理。 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要使用电子计算机,除了一般的统计数据处理程序外,还有由程序专家、统计学家和组织行为学专家共同研制的一些专门为组织行为学使用的软件。这些专业软件包,一般都具有处理各种实验研究和调查材料的能力。目前,国外已有一些用于社会科学的软件包,如SPSS、OSIRIS、AIDA等。用于组织行为学研究的软件包要根据组织行为学的原则来设计,采用人机对话形式,引导使用者给机器输入数据和材料,并询问使用者进行何种形式的运算。使用者只需给机器一个指令,计算机即可自行处理,把处理结果再提供给使用者。 三、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应用如上所述,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各具自身的特点和范围。同时,组织中的各种行为复杂多样、变幻莫测。因此,为了使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更有成效,必须科学地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1. 坚持收集资料的客观性坚持收集资料的客观性,是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应用中最基本的要求。客观性就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主观猜测,严格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性。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应尽量减少自己主观偏见的影响,客观、如实地收集和占有资料、数据,这样才能在分析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坚持研究程序和具体方法的公开性要使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结论可靠可信,就必须公开说明这种研究的程序和具体方法,以保证其他研究人员只要按照这种研究程序和具体方法去做,便能得到同样的结论,这样就能起到验证的作用。 3. 坚持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组织行为学研究中的观察和实验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条件之下,并在观察和实验之前预先确定。只有这样,才能使研究人员知道可能影响被研究者反应的各种因素。例如,我们研究班组的情绪对工人生产效率的影响,实验的条件就必须排除班组之间在生产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和劳动强度等方面的差异对生产效率的影响,而要使相比较的两个班组只在情绪方面有差异。这样才能在两个班组的对比中,分析出情绪对工人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 4. 坚持分析方法的系统性由于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一方面必须把每个因素都置于整个大系统中去研究分析,从中探讨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另一方面新的知识又是在过去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整个知识的一部分,因此,还必须把组织行为学过去和现在的全部知识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同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各种研究方法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也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应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和所处的具体情境,各种方法配合使用,以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可见,分析方法的系统性也是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应用中的重要特征。 5. 坚持所得结论的再现性一般来讲,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如果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那么只要在原先那种可控制的条件下,不断重复同样的实验,相同的结论就会不断重复地出现。 6. 坚持对未来的预见性如果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人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科学的,那么,其所得出的结论就会符合客观规律。这种符合客观规律性的结论,就有预测人的未来心理和行为的可能性,从而就可以事先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消极行为或引导积极行为的产生。
本 章 小 结组织是人们为达到共同的目标,有序地形成的一个动态的、系统的社会共同体。组织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组织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组织能满足人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心理需求、个人价值实现的需求。 组织行为是组织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行动和作为。组织行为具有目标性、秩序性和高效率性的特征。组织行为有不同的三个层次: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社会组织中人的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学科。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组织行为学具有综合性、层次性、两重性和实用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应遵循客观性、发展性和联系性的原则。 思 考 题1. 什么是组织?什么是组织行为? 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是什么? 3.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有哪些? 4. 简答组织行为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5. 组织行为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6. 管理者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组织行为学? 本 章 案 例深圳华为集团的员工行为管理 “认真负责和管理有效的员工是华为最大的财富。尊重知识、尊重个性、集体奋斗和不迁就有功的员工,是我们的事业可持续成长的内在要求。”这是深圳华为企业七大核心价值观中的第二条。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出自《华为企业基本法》。华为人认为,一个企业长治久安的关键,是它的核心价值观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 机会、人才、技术和产品是企业成长的主要牵引力。这四种力量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机会牵引人才,人才牵引技术,技术牵引产品,产品牵引更多更大的机会。员工在企业成长圈中处于重要的位置。要重视对人的研究,让他在集体奋斗的大环境中,去充分释放潜能,更有力、有序地推动企业前进。 华为坚持人力资本的增值大于财务资本的增值。他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但不迁就人才。不管你有多大功劳,绝不会迁就,华为构筑的这种企业文化,推动着员工教育。注重人的素质、潜能、品格、学历和经验。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在人才使用、培养与发展上,提供客观且对等的承诺。 华为在报酬与待遇上,坚定不移地向优秀员工倾斜。 工资分配实行基于能力主义的职能工资制:奖金的分配与部门和个人的绩效改进挂钩;安全退休金等福利分配,依据工作态度的考评结果;医疗保险按贡献大小,对高级管理和资深专业人员与一般员工实行差别待遇,高级管理和资深专业人员除享受医疗保险外,还享受医疗保健等健康待遇。 华为不搞终身雇佣制,但这不等于不能终身在华为工作。华为主张自由雇佣制,但不脱离中国的实际。 企业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以及事业成长暂受挫折阶段,或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启用自动降薪制度,避免过度裁员与人才流失,确保企业渡过难关。其真实目的在于,不断地向员工太平意识宣战。 华为对中高级主管实行职务轮换政策。没有周边工作经验的人,不能担任部门主管。没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不能担任科以上干部。华为对基层主管、专业人员和操作人员实行岗位相对固定的政策,提倡爱一行,干一行;干一行,专一行。爱一行的基础是要通得过录用考试,已上岗的员工继续爱一行的条件是要经受岗位考核的筛选。 每个员工通过努力工作,以及在工作中增长的才干,都可能获得职务或资格的晋升,与此相对应,保留职务上的公正竞争机制,坚决推行能上能下的干部制度。 企业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依据客观公正的考评结果,建立对流程负责的责任体系,让最有责任心的明白人担负重要的责任。华为不拘泥于资历与级别,按企业组织目标与事业机会的要求,依据制度性甄别程序,对有突出才干和突出贡献者实行破格晋升。但是,华为提倡循序渐进。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材料整理而成) 案例分析思考题 1. 深圳华为集团的员工行为管理对你有哪些启示? 2. “行为一般是可以预测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