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9|回复: 1

【高级人力资源课】《用工荒时代的HR成本管控与绩效提升》中国人民大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29 23: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级人力资源课】

《用工荒时代的HR成本管控与绩效提升》

中国人民大学




关于“用工荒”时代的人力成本控制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好,最近在一些地方演讲,我经常会讲我在这方面的一些看法,首先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劳动力供给短缺、招聘成本在上升、难度在增加,招聘部门在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迅速的增长,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用薪酬吸纳劳动力方面到底用什么策略?两种比较容易看到的策略,一个是降低成本,引进劳动力时候、引进员工时候讨价还价,试图省一分钱就是一分钱,用这样的方式吸纳劳动力。还有一个大家能够想得到的办法,也是我主张的,就是在吸纳劳动力时候出手可以大方一点,但是真正的功夫、真正的钱省在哪个地方?给了很多钱之后,希望员工在企业创造的绩效比原来高的多,我把第一种管理方式叫成本管理或者薪酬管理中的成本管理,第二种管理方法叫薪酬管理中的产出管理,到底是成本管理好?还是产出管理好?简单地说是注重成本控制好?还是注重劳动者能够增加更多的产出好?在“用工荒”时代,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维,这个思维重要到什么程度,以我个人的看法,很可能未来十年中国经济体在企业吸纳劳动力方面可能会抛弃成本管理方法,更多的使用产出管理方法,这个事到底对不对也是这个论坛要讨论的一个主题。
  今天参与这个论坛的还有两位朋友、两位专家,一位是太和顾问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季征先生,掌声有请!还有一位辽宁省外联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总经理魏锋先生,掌声有请!我是在去年12月8号跟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搞的一个论坛上认识季征先生的,我们请很多高官、大学教授,包括彭剑锋教授、程延园教授,还请了季征先生,大官员讲的是政策问题,教授们讲的就是他们自己想的问题,季征讲的时候给我印象很深,他用数据说话,比如薪酬成本到底到了什么程度,他们做了很多很多调查,员工满意度和薪酬成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当时我跟坐我旁边一位老师讲听他的讲座很有意思,他有很多数据,今年又碰到他,非常非常高兴。魏先生刚刚才结识的,聊了一会儿,对他肃然起敬,如果愿意让点股份给我们,愿意入点股,他原来是新加坡一个上市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后来自己买了一个企业,辽宁省外联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做业务外包,从劳务外包向业务外包转移这是一个基本的方向,很多大企业都提出业务外包的需求,听他讲他的情况,他现在管理14000人,主要是在省内给很多企业做业务外包,他对制造业目前用工情况非常非常了解,一个是用数据说话的季先生,一个是非常有实践经验的魏先生,先请季征先生把他的观点亮出来,然后我也作为参与讨论的一方,魏锋先生也作为参与讨论的一方,我们评价季先生的观点,他讲完之后再请魏锋先生讲他的观点,我和季先生作为评论方参与讨论,这是一个特别实际的问题,希望在座的各位嘉宾也参与讨论,任何问题都比我们的发言要珍贵,特别希望得到大家的提问。
  按照程序,先请季征先生把他的观点亮出来,大家再次欢迎!
  季征:首先特别感谢能有这个机会到这里能跟大家分享一些近期关于这个主题的一些信息和数据,我们太和做了很多这方面的调查,其实在这我完全不敢说是观点,应该说是把一些数据和一些线索先抛出来,抛砖引玉,希望在这么一个线索下能引出文老师、魏总精彩的点评和论述。
  我分三块说一下“用工荒”时代成本管控和绩效提升这个问题,我们是从做调查起家的企业,数据量还是比较大的,尤其在人力资源方面。我首先想说的第一点就是“用工荒”的成因,咱们要解决“用工荒”时代的问题,首先要分析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然后对症下药。我认为现在出现“用工荒”可能有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人口出生率自1987年以来直线下降,这是从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数据库查到的信息,应该说从1975年开始人口出生率开始逐步上长,一直长到1987年,当年出生率应该是千分之二十三点多,乘以当年人口总数,差不多10亿人,当年出生2300万人,这是高点,1987年以后,由于计划生育制度逐渐推广,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到2008年,变到千分之十二,一年只有1500万人出生,一年少生大概800万人, 1987年以后出生的人,就是现在工厂、制造业企业主要的用人群体,二十二、三岁的一群人。第二个因素,国家政策导致的,现在国家政策正在做西部大开发,尤其是中部、西部,要把产业往那边挪,包括成都、武汉、西安、重庆、郑州这些城市得到国家政策支持情况下,最近发展很快,也吸引了当地的劳动力,因为这些地方以前都是输出劳动力的主要城市和省份,他们把当地劳动力吸纳在自己的省,大家不出去了,所以造成了东南沿海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出现普通工人的“用工荒”。右边有一张图,我们做了关于企业一线员工的调查,大概有600多家企业参加,基本21岁以下的占三分之一,21-31岁中间的人占41%,这两项加起来已经超过了70%,也就是说在30岁以下的人占70%,32-41岁只占18%,什么意思?至少到28-30岁工人才能成为高级技工,或者有等级证书的,比如焊工、钳工,从这个结构来看,我们国家整个劳动力体系还是趋于年轻化以及专业性不强。第三个问题,文老师说的观点非常好,现在的“用工荒”是结构化的“用工荒”,高等教育扩招导致的,以前大学只吸纳一部分适龄人员进入学校,其他大部分人员都要到各个事业单位、工厂、企业一线工作,一旦高等教育扩招,前来翻两倍左右,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把适龄工作人员都吸纳到学校进行进修、学习,适龄人口工作人数又下降了,文老师也说这些人上完大学以后,首先还会干工人吗?肯定不会做操作工了,但是他们又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层次,不包括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我估计名牌大学毕业生都出国了。
  文跃然:也有10-20%找不到工作。
  季征:这些人往上没上去,下又没下来,处在这样一个层次,也导致了教育结构化产生的一部分“用工荒”的原因,本来该到厂矿、企业做高级技术工人,上完学以后去不了了。第四个原因,操作工层级薪酬水平比较低,干工人薪水低。下面展示的是今年的情况,今年的薪酬和去年相比大概涨了15-20%,技术工人仍然才拿2200元基本工资,像普通工人大概2000元左右,但凡大学毕业的同学,名校的本科生估计3500-4000元以上,因为薪水低,所以没人愿意干,也导致劳动力短缺。东部城市生活成本快速上涨,住宿成本年平均上涨25%,如果租一句话,1000元,上升25%什么概念?变成1250元,餐饮成本年平均上涨20%,操作工层级一般员工薪酬增长率才多少呢?高一点的13%,右边一张图表示的是一线员工离职率分析图,由于东部城市生活成本快速上涨,导致很多当地的工人开始大量的离职,因为觉得不合适,还不如回家,要么种地,要么在省内工作,主动离职率会达到30%多,这是一般水平,高的90%,很多厂子一年内换一遍或者两遍人,离职率很高。下一个原因,生存劳动需求下降,什么叫生存劳动需求下降呢?我个人认为,以前像我们这代70后,上有老下有小,父母那代其实赚的钱也不多,可能都没有房子,没有一个像样的房子结婚,我们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去挣钱,还要去养父母,我相信“85”后的孩子可能就没有我这样的感觉了,为什么?他们父母通过他们的知识学习和为社会做贡献创造了自己的财富,在这块他们没有过多压力,由于这种需求的下降,养家糊口的压力和责任感迅速下降,他们更多的是自主意识,走自己路,而不是家里人说应该干这个、干那个,生活劳动需求下降,我听到很多事,一说农民工,很多农民工其实家里生活还可以,只不过这帮孩子觉得出来应该长长见识,出来玩玩,抱着这样的心态进入了一些厂子,一天工作8小时,工作之后觉得很辛苦,结果就辞职,如果他爸等着钱治病,别说干8个小时,加班到16个小时也会干。产业自动化水平低,尤其东南沿海一带常年用劳动力增加替代设备升级换代,这是普遍现象,这个事如果能加几个人解决一定不换流程、不换生产线,尤其中小型制造企业,所以造成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只能靠补人做这个事情,用的人多,所以导致用工紧张。85、90后员工意识形态改变导致的“用工荒”,什么意识形态呢?70后员工在乎的前十名是薪酬待遇、稳定与安全感以及发展机会,80后最在乎的是发展机会,第二位薪资待遇,工作和挑战在第三位,到了90后,薪资待遇又回到第一位,第二位是注重工作和生活,第三位的才是发展机会,首先得过舒服了,然后才会想后面的事情,以及给我能挣到这笔钱的地方,看中收入、追求生活与工作平衡、追求发展、重视自我,新的意识形态和老的管理体制中间的冲突导致了用工的问题。
  文跃然:最近季先生演讲的第一部分就是“用工荒”的成因,我觉得可以停下来稍微讨论讨论,更多的理解他刚才讲的这些原因对不对以及对我们重新思考吸引策略会有哪些借鉴意义,先请魏先生用自己的经验评价一下季先生刚刚讲的那些观点有哪些可取之处,以及你有什么不同看法。
  魏锋:首先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和各位行业专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刚才看到“用工荒”这块谈评价,我的资力比较浅,我谈三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案例:第一,富士康工厂现在已经北移到丹东的东港,从朝鲜招人,大陆工厂比较多,根本招不到人,整个丹东包括市政府一起帮他招人,足见“用工荒”的真实现象。第二,苏州日报前段时间报道过去年9月份和今年10月份相对比企业订单数量减少21%,企业用工成本增加60%,调查了几家企业,说明“用工荒”确实存在。从沈阳这边带过一个学校,带过去500多人,只实习3个月,给学校里每人的赞助费1200元,这是“用工荒”给企业到来的压力。
  文跃然:原来有个理论上的说法,中国为什么有“用工荒”,上次跟季先生一起讨论演讲内容时候我就说到过我的观点,在一些地方讲课时候也讲到这个观点。事实上中国人口总数并没有下降,还在缓慢的增长,但是“用工荒”的确存在,原因在哪里呢?其实不是供给绝对量有多大下降,而是相对于供给缓慢增长劳动力的需求在迅速的增长,现在GDP(已经)40多万亿了,比如十年前20万亿,那个时候对应的是多少人口?13亿人口,40万亿以上对的还是13亿多人口,以后我们增长到60万亿,只要不打仗,中国经济一定会往前再走,有惯性的,就像一列巨大的火车停不下来,如果增长到60万亿、80万亿的时候,大家知道对应劳动力人口是多少?还是13亿多点,需求成倍成倍的增长,供给给只有一位数字的增长,中国劳动力短缺形成的原因在哪里?那就是需求太过旺盛,供给不足,我们设计薪酬策略时候应该从这个角度看,从哪个角度看呢?你设计的薪酬策略在竞争者巨多的时候怎么胜过竞争者?是不是这样的,而不是从劳动力供给方面吸引他们,相对于竞争对手,怎么样用更好的薪酬策略去吸引应该是主要的思考方向,第一方面是需求问题。“用工荒”的第二个原因是供给问题,应该从两个主要角度把握,第一,是人口增长率没那么快了,您刚才算的数特别好,比如每年能受教育的人数也是新增的受教育人数和新增的劳动力,还有1985年、1987年之后每年出生多少人口,里面又有多少能够成为劳动力,这些账算的特别好,从供给角度来说,第一从人口角度,第二是生存需求在下降,供给意愿在下降,现在劳动力供给短缺,从供给角度看,一个是增长速度不快导致绝对量增加不快,第二劳动力供给意愿在下降,供给意愿的下降有好多原因,一个是意识形态,我再讲个理论,季先生去我们单位时候也提到这个事,我们讲劳动经济学时候有一个概念,叫保留工资率,什么意思呢?比如25年前我来人大时候一个月给我100元工资,硕士毕业按北京标准是98块多钱,我愿意替人民大学干一个月,现在如果给我98元,我就不愿意干了,我是打比方,现在不给我钱我也干,25年前你用100块钱能吸纳一个硕士毕业生来做一个月的事情,现在你要用多少钱才能达到同样效果呢?可能3000元、5000元甚至10000元,只有价钱出到很高很高时候我才愿意把劳动力供给给市场,这种工资率叫保留工资率,保留工资率在中国大幅度上升,导致劳动力供给意愿下降,或者反过来说劳动供给意愿下降导致保留工资率大幅度上升,在讲“用工荒”成本应对这策时候抓住这一条其实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提高保留工资率,吸纳劳动力,提高劳动力供给意愿,根据竞争对手状态设计你的薪酬策略,好过竞争对手。
  我补充一个例证,“用工荒”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或者补充两个例证,第一个例证,我自己衍生出来的一个劳务外包公司,当时就想做传统的劳务外包,经过几个月研究之后发现劳务外包有很多政策障碍,我们控制不住,比如合同管理引起的麻烦,这个不是我们的强项,后来想往业务外包方向走,又不知道往哪个具体行业走,觉得控制不住,最后抓住了一条,我们可能能够控制住的业务,想延伸下去,叫低端劳动力的招聘代理,举个例子来说,像保险公司,像PICC、中国人寿(17.73,0.51,2.96%),他们现在发现一个很好的机会,其实也是必然的选择,原来传统的销售方式是用很多销售员,我们叫展业人员,现在用电销中心,用打电话方式营销,电销售这样块成了主要增长方式,PICC才搞两三年,他们就发现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传统的销售,所以就想在这块花大力气增加很多人,从而增加他们的销售,结果碰到一个挑战,什么挑战呢?对电销人员的需求非常大,有的公司两年招3万人,中国之大,以为招3万人不是个问题,我们接了这个单子,这个单位给我们1000,那个单位给我们1500,我们以为我们很专业,结果很辛苦,找不到电销人员,一个、两个能找到,成批量的就找不到了,我们随随便便接了八九千个业务委托的订单,到现在三个月过去了,密集的工作两个月了,可能1000个合格的简历都没有弄到,不是我们不努力,我们跑了好多职业学校,最后发现这块很难满足,我们也在打退堂鼓,需求这么大,生意这么辛苦,这个事到底要不要往前走,大家看到没有,劳动力短缺到什么程度。第二个例证,昨天上午请人到我们单位做交流,他是做招聘,我们想了解企业招聘的更多需求和机会,他讲到一个什么事呢?他是很大国有企业的招聘经理,他讲到一个事,他说好多业务部门都没法忍受了,招聘速度太慢了,发生了一件事,就是联名写信,要求他们招聘速度要加快,在这种压力下,他们今年做了一个尝试,通过出高价买简历,说出了20万买了多少份简历,最后拿计算器算了一下,一个合格简历花了2500元,我发现了一个机会,什么机会呢?快速招聘,就像快递市场的兴起一样,快速招聘的背后的一个侧面是什么?其实就是劳动力不好找,应该是这样的。所以“用工荒”是存在的,这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光是存在的,从趋势上看是会加剧的,应该回不来了,除非中国经济碰到很不好的情况往下走,只要经济每年保持8%、10%的增长,这个增长速度持续多少年“用工荒”就会持续多少年,“用工荒”会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一直存在。这是一个基本观点和基本认识。“用工荒”还有一个特点需要做评论,就是结构性的,主要“用工荒”表现在哪里?操作性员工,经营阶层并不缺人。你们要到职业学校去,基本上没有什么“剩人”了,到人民大学看看,像我们HR专业,每年就业率算最高的,我们才刚刚开始,现在就签了的不多,但是职业学校基本全部分配完了,“用工荒”其实是结构性的,结构性“用工荒”给我们的对策带来了什么思考?其实吸引高端人才从事低端职位应该是个策略,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个问题,怎么做也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是思路可以朝那个方向走,好多年前我们当时陪学院领导去加拿大高校做调研,给我一个特别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名牌大学毕业生如果要去企业就业还有一些专业需要去职业学院回炉,职业学院负责人特别自豪地跟我们说,他说别看你是这个学校毕业的、那个学校毕业的,但是你要就业时候还要到职业学校来学技能,这个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就是中国的未来,人民大学毕业生要去就业,可能要学某个技能,把高端劳动力转化成低端供给。
  季征:比如年轻人要想提干,是不是得下放阶层锻炼,跟这个有点像吧。
  文跃然:我问过工商银行(4.23,0.00,0.00%)怎么招大学生,他们说有一个职业前景,先接两年电话,然后才能进到主流体系。
  接下来请季先生讲他的第二部分内容。
  季征:简单地想了一下“用工荒”会比较直接的给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带来哪些问题或困惑?首先肯定是成本的上升,包括招聘成本和薪酬成本,招聘成本,首先体现在招聘频率加大了,我们对600家企业进行了调查,每月进行一次招聘的占所有调查企业的70%,我记得去年大概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是每个月招聘一次,今年70%,每半年才招聘一次的只占2%,基本没有了,基本都是按月、按季度招聘,招聘频率加大,自然导致成本上升。第二,招聘地区不断扩大,以前我们在给几个开发区做项目,江苏吴江开发区是苏州下面的,都是台资企业在那开厂,以前基本在苏州旁边这一片农村就可以把他们要的工人都招上来,这大概是2004年、2005年时候,到2007年,他们要到江苏、浙江以及江西周边的省份要人,比如去徐州盐城,他们说的很细,那会儿可以满足,但是到2009年再说这个事情时候,他们的劳动局人说我明天要飞去资阳招聘,四川内陆一个城市,地域现在已经覆盖全国了,明天还有一个同事可能去东北招聘,我说这么远,他说没有办法,近的省份招不到人了,在这边来说,地域扩大,招聘成本也上升,同时招聘难度也不断上升,左小角有一个图,跟企业HR做的调查,27.3%的人会感受到大面积的供不应求,招聘太难做了,像地域一样,亦庄有一个工厂说每个月那几天基本过不去了,每个月都有一周时间用于招聘普通工人,他们说每个月最好没有那一周,感觉巨大的招聘压力和难度,厂子订单在那,如果招不来,任务可能就无法完成。第二,薪酬成本的上升,这是不言而喻的,既然供不应求,按照经济学理论,当供小于求时候,价格一定上涨,薪酬首先代表劳动力的价格。这个数据在2008年只达到7%左右,薪酬调整频率也加快了,以前每年调一次薪的在去年是75%,今年调查时候不到70%每年调,每半年调从5%长到11%,调薪频率加快了,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少到企业里做,薪酬区间大概是多少呢?现在主流区间都是2000元以上,应该算是中专,还不算高职,2006年、2007年时候还不到1100元,当然要考虑到CPI的增长,变化确实很大。薪酬成本进一步上升,给很多企业HR提出一个非常大的难题,薪酬成本上涨非常快。员工管理的难度加大,沟通方式改变,这也是调研当中发现的问题,以前跟70后沟通,大家一起吃吃饭,喝点小酒,一说就能凑到一起,能聊心里话,跟85后以及90后千万别玩这个,第一可能喝不过他们,第二喝完了可能也不说心里话,因为他们觉得这不是正式的交流通道,他们沟通方式有所转变;第二员工意识有所转变,他们的自我意识,以前军事化管理可以,我给钱就是老板,让你干什么干什么,现在不是,现在要么不给你干,要么跳楼,员工意识有所转变;第三员工抗压能力在降低,这是我们做很多调研之后发现了,很多员工不能说,说不得,比如刚来时候给2500元,不低了,但是班长、线长稍微一说他有点问题,有时候说话带点人格侮辱,比如骂一下,第二天立马辞职走人,员工抗压能力普遍下降,员工管理难度加大。
  文跃然:招聘难度加大,薪酬成本增长,员工管理难度加大。魏先生您觉得这三对条不对?
  魏锋:从招聘方面来看,我现在有320几家合作单位,只有40来家是不需要招聘的,其实有一家最多需要招聘700人,工厂不到3000人,2009年时候就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到了现在,特别是上个月时候,有一家缺200人,我们从哪里招人呢?从新疆招人,通过宗教局等等部门,因为确实太缺了,刚好他们对专业性还有要求,刚好应该新疆有个学校,从学校一下来了100来人,足见招聘的难度大。像辽宁企业,已经把招聘辐射到西北还有朝鲜,我们从朝鲜招一百多人过来,工资成本比较低,一个月大概700元左右。我们的招聘成本也非常高。我们自己也有全外包性的工厂,去年5个人做了一个工厂,今年招5000人,17个人整天奔赴在一线,缺人缺到什么程度?假如订单已经在线上,办公室人必须下产线,我也下过产线,支援过一个晚上。从薪酬方面来看,2009年社评工资才900元,有一家企业领到手的工资1500元左右,现在这家单位的工资3000元左右。
  文跃然:现在招聘难度在加大,您刚才说每月招聘每周招聘,我提供一个情况,每天招聘,现在招聘已经日常化了,每天都在招聘,昨天有个朋友讲他在重庆那边认识一个建筑公司的人,大家知道建筑公司干活的员工好多是基层员工,还有多少人愿意做建筑工呢?不太多了,因为选择也多了,意识也变化了,但是建筑工还得干,他想什么办法呢?把招聘代理机构已经延伸到村里了,每个村都有做招聘的代理人,十年前我们会赞扬这种行为,看到什么呢?看到中国移动(微博)把话费销售代理放到村里面,村民家里挂中国移动某某村代理点的牌牌,挂这个牌觉得特别光荣,因为不是一般村民可以挂的,现在招聘点也挂到了村民家里,这个组织就非常严密了,村里总共有几百人,哪家刚毕业或者刚辍学一个人,马上被汇报到建筑公司里,这个是天天招聘的例子。
  魏锋:我们在沈阳周边一些城市怎么做的呢?各个乡镇都有书记,去年年底时候请每个人吃饭,为什么呢?哪一家招工了,他们会用大喇叭喊,喊完以后组织过来,然后面试。
  文跃然:这个不是天天招聘,每时每刻招聘。其实人才招聘已经成了营销式的工作,必须有网络才能把人招过来,人才招聘其实进入了销售时代,我们销售什么?我们销售职位,这是我的第一个评论,我觉得观察的非常到位。第二,薪酬成本上升,我补充一点我的看法,刚刚您说在辽宁一般操作工都需要3000块了,从供给角度来说,一个人到北京来,住500元,吃500元,打电话、交通、交友、娱乐500元,1500元,换句话说讲到北京找份工作,1500元以内不赚钱,这个要保证,出来一趟总得赚点钱,离开父母、离开朋友,跑到北京,一个月赚500元,一年赚6000元,手稍微松点就花掉了,所以赚500元也不会来,1500元加500元等于2000元,我刚才讲我们招聘进入营销时代,我们在销售职位,必须有销售体系,刚才讲的例子想说明一个什么观点,劳动力招聘其实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必须保证这些基本生活,高成本时代来自哪里?来自物价上涨,比如租房子的物价和其它方面生活费用的物价在上涨。您刚才说到3000元的例子,我们也代理一些企业做招聘,打的口号多少前呢?5000元,人大毕业生在北京找份工作,只要工作相对合适,5000元是可以接受的,这是所谓的一流大学,而且要的再高人家还不要你,低端劳动力打5000元是什么反映呢?我们想象,一窝蜂的来了,事实上我们代理八九千个职位,一千个简历都没搞到,不是方法不对,也不是我们不够努力,我们非常努力,也想了很多办法,最后还是满足不了需要,大家看中5000元,为什么打5000元的口号还不来呢?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工资结构,到底有多少是固定的,有多少是变动的,比如保险类公司通常做法是变动薪酬,固定薪酬比较低,比如打电话的提成会比较高,而这个带来了非常不确定的决策因素。我补充的第二个观点吸纳劳动力时候固定薪酬是重要手段,变动薪酬不是重要手段。第三,管理难度加大,跟这些企业谈的时候不能会提出另外需求,你们帮我们招了人,能不能想办法帮我们把这些人留下来,这个需求很大,其实我们也没什么经验,我们自己也留不住人,大家面临共同的问题,怎么把这些人留下来,进来之前招聘,招聘完了之后做服务,最核心的服务是留下来,大家知道留下来一个很重要手段叫文化认同,所以我们要成为代理公司的文化培训师,讲公司的文化有什么好处,事实上我估计效果不会那么好,因为谁也没做过实验。招人难,留人更难。从操作工层面来看,季先生刚才讲“用工荒”带来的三个问题我非常赞同。
  接下来掌声请季先生讲第三部分,也就是应对之策。
  应征:由于导致的问题,其实有一个问题马上会摆在所有HR面前,你的人工成本肯定要增值为人力资本,然后为企业创造经营业绩,在增值的过程当中,开源节流,是开源还是节流?我们是控制成本,还是开源,加大投入,以带来更多的投资回报,这两种观点在很多企业里都广泛的存在,一会儿会就这两个观点进行讨论。下面看看这些企业如何应对,或者我们建议企业怎么应对“用工荒”,怎么用合理的成本带来更有效的业绩。
  我昨天绞尽脑汁想,主要包括这么几点,越往前越重要,第一,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意思就是说这块主张的是开源,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以使得这种资本给他带来更多的投资收益,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第二,迎合员工偏好,做好员工保留。第三,建立雇主品牌,我们要把企业的文化宣传到位,这样才能把人招来,甚至留住。第四,内迁应对缺工压力。第五,提高薪酬水平以及改善薪酬结构。第六,改善福利状况,就是做更好的福利计划,以留住大家。第七,加强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
  第一,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这也是我在最近听的最多的一个话题,带给大家一些数据,这些数据都是来自于我们最近做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调调研,国内分行业和分地区做的,现在看到的是高科技制造行业,这是人均利润在不同规模企业中的分布情况图,黄线是平均值,300人以下的高科技制造企业人均利润是多少呢?大概72.034元,如果300-1000人企业,大概达到90元左右,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人均利润大概会在57.000元,整个来看有这么个趋势,因为不同的规模,以1000左右为一条线,在下面时候,随着人数的增多,企业人均利润在上升,一旦过了1000人以上,人均利润又开始有个下降,人均利润虽然下降,但是营业额和整个盘子还是做大了。这个是传统制造业的情况,人均规模在5000人以下的人均利润大概是100万的水平,到了5000人以上的时候,人均利润变到只有20多万,营业额这边,60亿上下两个,随着营业额逐渐增大,人均利润额逐渐上升。这张图很有意思,讲的是投入和产出的问题,这张图也是很多企业特别关注的,横轴是人均利润,纵轴是人均人力成本,上面那些小的点是什么呢?参与这次调研的企业,我们把它们企业的人均利润和人均成本都打在上面,把这张图划分为四个象限的两条线分别是人均成本和人均利润平均值,可以看到有一个趋势,随着人工成本投入的增大人均利润也增加,增大人均人力成本的投入,整个企业人均利润是在上升的。在传统制造业里,我们也发现了相应的趋势,红色的线比刚才的稍微陡了一些,偏向于成本这块,多投入成本,一样也会带来人均利润的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比高科技制造领域要少,在制造领域,如果对人力成本多投入,我们可以看到企业人均利润的增长。很多企业最近都在做这个事情,请文老师就这个问题谈谈您的观点。
  文跃然:我第一次看到用数据来证明制造业成本投入会导致人均利润增长的,很有价值,也是开创者。季先生讲了七个应对之策,我表达一下我自己的看法,第一,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一开场时候就跟各位交流,我说在“用工荒”的情况下,你用传统的方式为企业创造效益,还是把工资看成应该给员工的常数,通过提高人员的使用效率来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我的结论倾向性很明显,我觉得是后者,而不是前者,我在好多场合都讲这个观点,我也希望这个观点能够被在座各位所重视,那就是“用工荒”的时代,成本管理已经过时了,产出管理应该是个趋势。管理成本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我打个比方说,谈好了你要到我们公司做事,接下来谈谈薪酬吧,他说我要5000元,你说4500元行不行?那个人一合计说4700元好不好?这是最低了,你特别高兴,回去跟老板汇报说今天谈的好,省了300元,在就业市场上不会形成好的雇主品牌,而且对员工本身的心理影响也不太好,光是这两条所带来的我们看不见的代价其实是挺大的。产出管理是什么意思呢?什么事都谈成了,问你要多少钱,他说5000元,心里琢磨没什么问题,第一个月给5500元,他觉得怎么比要的还高,你们知道拿到5500元时候怎么想?他对这个薪酬喜出望外,觉得企业支付员工薪酬时候不抠,不抠不重要,主要是给员工带来的感受以及这个感受的变化带来的绩效增长的可能性很重要,前面抠了300元,每个月创造的绩效是4700元,1:1,第一个月给了5500元,假设第一个月并不知道给多少钱,假定第二个月积极性大幅度提高,我们付了5500元,给我们带来的产出是11000元,这时候是1:2,薪酬管理的本事不是降低投入产出中的成本方,薪酬管理的本质是想办法在薪酬成本给的很高情况下尽可能提高产出方,这个叫产出管理。各位同行们大家想想看,薪酬三大作用:第一,吸纳员工;第二,留住员工;第三,激励员工。产出管理毫无疑问,在这三方面比成本管理更有意义。而且产出管理里面有一个道德成分,什么道德成分呢?双赢,成本管理不是双赢的,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赢,其实赢的也不大。
  大家如果接受我的观点,认为产出管理好过成本管理,问题是产出管理的关键在哪里?我现在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是这样的,给够员工固定报酬,什么叫够呢?能够让他维持他那个层面的体面生活,这是第一个。第二,别人出的价没有你高,竞争不过你,这个叫给够。给够员工报酬实际上是企业应该对员工尽的义务,给够报酬之后,能不能产生高产出是企业的本事所在,这个本事应该在什么地方,给够员工固定报酬,在这种情况下报酬只是影响绩效的一个常量,什么东西是关键的变量呢?提高绩效的方法是关键的变量。在产出管理的时代,薪酬管理部门不会是最重要的部门,未来三个部门会是最重要的:第一,员工关系管理,大家不要简单地理解为劳动合同管理,比如让员工认同你,这是最大的员工关系管理;第二重要的是绩效管理部门,不是原来的考核,绩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很高的固定成本投入,会产生数倍最大化的产出,这是绩效管理部门未来要做的事。中国过去20年因为劳动力供给丰裕,我们的思维都花在怎么样用最低成本获取最优秀的劳动力,未来2我年,我相信我们的思维应该转变为用很高价钱获取最好劳动力产生最大的回报,这是将来会比较重要的第二个部门。第三个是招聘部门,今天参与分享的同行们也可以从这个地方看到自己职业生涯的趋势,原来说薪酬管理很重要,动不动搞点绩效、奖金制度,大家知道,将来奖金制度可能不太需要了,也不太起作用了,招聘会很重要,原来做薪酬的可以转向做招聘,我讲了20多年薪酬,我发现我也想讲招聘了。这是第一个评论,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我用另外一个方式表达,叫摒弃成本管理方法,使用产出管理方法应该是主流的选择。
  第二,迎合员工偏好,做好员工保留,建立雇主品牌,改善员工福利,做好规划,我觉得差不多是一回事儿,昨天倒数第二场讨论叫建立雇主品牌,当时坐我旁边的是联想的高岚女士,我给她写了一句话,我说雇主品牌不等于最佳就业地,她点头表示同意,她补充一句,她说大家讲雇主品牌时候雇主品牌到底是什么意思可能还要做更多的阐述,我今天跟大家分享这个观点我想表达什么意思呢?我不知道这个观点能不能成立,这是我自己的感觉,什么感觉呢?最佳雇主的提法现在正在让位于最佳工作地,或者是最佳雇主里面的一个主流内容应该是最佳工作地建设,什么叫最佳工作地建设呢?我举个例子,我们最近要送个人到清华读高级工商管理硕士,费用50多万,我是人大的老师,你们听我讲课,差不多感受到人大风格了,我说你们到别的学校学学,送到清华,费用50多万,有个朋友说你们企业刚刚起步你花那个钱送人人读书你不怕人家读书以后走吗?我说不怕,我说愿意把我们这个地方打造为最佳工作地,那个人很就见地,他说你知道吗,参加那么高端的培训,有那么多企业都在参加,你们好,但是不你们更好的肯定有,我说这个话我承认,否则中国就完蛋了,他的言下之意就是别人会把他请走,他说你不怕吗?我说我现在的观点是员工假定有两个条件,第一员工有足够的选择,完全自主的选择权利;第二有充足的选择信息,他知道另外企业比我们好,假定有这两个前提条件,在这两个前提条件下员工还选择在你这个地方工作,你就是最佳工作地,你要不是最佳工作地,用很多制度限制,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比如我送你去培训,你要不工作几年就把钱要回来,或者要回来一部分,知道要挺难的,我聪明点,每个月扣点工资,直到还清之后再还给你,这没啥用,这是成本管理,不是产出管理。如果能够自主选择,也有足够的选择信息,最后还留在这里,这是我要追求的,如果做到最佳工作地,有什么条件呢?四个条件差不多了:第一,给的经济报酬是最好的,这条大家千万不要忽略,经济报酬是最好的。第二,发展可能性对他是最合适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我怎么能跟中石油(9.77,0.05,0.51%)比呢,我比不上,他随便弄个机会就是局级,我们怎么弄大概这一辈子也就是科级,但是提供给他最适合的机会是可能的,比如他不想去国有企业,他只想在这个地方创业,跟创业的企业成长。第三,给员工足够的尊严与尊重,他觉得很受尊重,这是很重要的。第四,创造一个最适宜的工作氛围,来这个地方觉得很快乐,回到家里还觉得很郁闷,这是个追求,事实上做不到,只是这么想的,或者偶尔是个替代关系,但长期替代也不可能,起码是第二个家,好的工资,适合的发展,尊严,加氛围,如果做到这四条,我觉得一个企业基本可以做到最佳工作地。
  如果要解决“用工荒”的问题,第一,产出管理成主流;第二,最佳工作地建设成主流,有产出管理、有最佳工作地这两样东西,我觉得吸纳员工能力会大幅度增长。剩下的可能还会有一些东西,但是我一下子想不起来,我觉得这两条特别好。
  这段对话到此结束,我们总结一下,用季先生说的“用工荒”三个问题做主题,第一,是不是“用工荒”?第二,为什么是“用工荒”?第三,怎么应对“用工荒”?今天我个人受益匪浅。下面请魏锋先生分享一下他自己的经验。
  魏锋:我认为管控人力成本不等于降低人力成本,管控人力成本是降低人力成本在总体成本中的比重,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有效使用能力,在“用工荒”大前提下,特别是在制造业,怎么能够留住人,同时又要降低人工成本,又要提升效率,结合我的实际案例分享三点:第一,绿色思维教导人、留住人,使生产力最大化,这个案例来源于我以前服务的上市公司,当时让我们的员工对离职人员做访谈,基层员工离职主要动机来源于对他的上级或者老员工对他的批评指责或者不合理的对待,31%的人因为这个原因离职,后来我们单位经过头脑风暴,总结出绿色思维观,要求基层领导干部面对员工时候必须做到正向、积极、宽容的心态教导他,不批评,给他尊严,我们导入这个思路之后,我们发现精神面貌都有所变化,后来专门整理成一堂课,有时候我们突然会问今天你绿色了吗,面对我的上级,当时以积极请教的姿态,这样问题就比较好解决了,也完善的员工的职业规划,没有梦想我们打造梦想,当时我们单位有五星级员工评定,“尖刀兵”员工评定,另外也体现竞争关系,能够促使企业正向发展,同时又能够提升效率。第二,要树立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心目中的口碑,我们对沈阳经济开发区抽样了500多人,让他们讲怎么评定单位的好坏,除了硬件无法改变之后,发现有一个因素值得关注,占的比例在20%左右,工作环境,可能有点泛,比如问他们冬天是不是暖和足?休息时候是不是热水供应?住宿怎么样等等?有一家单位从去年开始不断改善,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去他们单位,现在很多人愿意去他们单位了,这个总经理很聪明,因为缺人,他不断听取员工内心的声音,他自己有总经理接待人,每个月利用一上午时间专门跟一线员工谈话,问问他们有什么要求和想法,然后制定人力资源政策。第三,特别是蓝领招聘中,除了和校企合作之外,还有一条途径制造业企业必须关注,就是和县级就业局必须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今年4月份我们有十几家企业把招聘会开到了一个县里,十几家企业没有空手回来了,最多一家招60几个人,他发现他们企业有夫妻房,这可能是比较特殊的一点,因为这个原因吸引了更多的人,在当今“用工荒”时代,企业也出了很多奇招招聘基层员工。在企业流程改善上、精益生产上还要改变,我们有观察员,有时候会去企业看,我们做精益生产,我们请日本的老师,还有流程改善、流程再造,缩短和降低学习曲线,员工进来之后怎么使员工更快上岗,甚至转移曲线,转到外边去,这样入职速度快,通过一系列手法能够使得企业降低成本,同时提升效率。
  刚才文老师讲到怎么打造内部稳定的团队,我平时老是在外边,我首先给员工非常授权,另外他的工资在同行业一定是最高的,最重要的是每周会跟三五名核心员工吃饭,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调整我的状态,我把他们当宝。老板服务好了员工,员工才能服务好企业,才能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样的企业才是所有人才想望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才能更好、更快的招到人。
  文跃然:有三条措施,绿色、对员工好和把招聘做到县里。
  如果让我做一个总结,应该这样说,现在招聘其实进入了“用工荒”时代,就业市场正在从企业主权转向劳动者主权,在这样的情况下产出管理是个选择,对员工好一些也是一个选择,把招聘当成职位销售工作建立体系可能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其他同行可能还有很多问题,我们以后再找机会交流。再次感谢季征先生、魏锋先生!也感谢在座的各位!

全国Mini-MBA职业经理双证班

精品课程  火热招生

函授学习 权威双证 全国招生 请速充电




    你可能准备跳槽或者求职,却为缺少行业经验和专业证书而被用人单位百般挑惕!你可能目前衣食无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因为得不到专业的全新培训而失去竞争的机会和面临被淘汰的危机。美华教育携手中国经济管理大学面向全国举办迷你MBA职业经理双证书班,毕业颁发通用双证书。
【招生专业】
认证项目颁 发 双 证学 费
全国《职业经理》MBA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职业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全国《人力资源总监》MBA双证书班高级人力资源总监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全国《生产经理》MBA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生产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全国《品质经理》MBA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品质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全国《营销经理》MBA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营销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全国《物流经理》MBA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物流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全国《项目经理》MBA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项目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全国《市场总监》MBA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市场总监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全国《酒店经理》MBA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酒店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全国《企业培训师》MBA双证班企业培训师高级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全国《财务总监》MBA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财务总监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全国《营销策划师》MBA双证书班营销策划师高级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全国《企业总经理》MBA双证班全国企业总经理高级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全国《行政总监》MBA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行政总监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全国《采购经理》MBA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采购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全国《IE管理(工业工程)》MBA双证班IE工业工程师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全国《企业管理咨询师》MBA双证班高级企业管理咨询师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证书1280




【授课方式】   
全国招生、函授学习、权威双证
我校采用国际通用3结合的先进教育方式授课(远程函授+教学电子光盘自修+专家网络在线答疑)
【颁发证书】
学员毕业后可以获取权威双证书与全套学员学籍档案   
1. 毕业后可以获取相应专业钢印《高级职业经理资格证书》;   
2. 毕业后可以获取2年制的《MBA研究生课程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   
3. 毕业后可以获取全套学员学籍档案和全国高级职业经理MBA人才推荐函。   
【证书说明】   
1.证书加盖中国经济管理大学钢印和公章(全国通用、国际互认、电子注册查询);
2.证书是学员求职、提干、晋级、对接国际学位、出国公证的有效证明;
3.毕业获取的证书与面授学员完全一致,无“函授”字样,与面授学员享有同等待遇。
【学习期限】   
3个月(允许有工作经验学员提前毕业,毕业获取证书后学校仍持续辅导2年)
【收费标准】   
全部费用1280元(含教材光盘、认证辅导、注册证书、学籍注册等全部费用)
函授学习为你节省了大量的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及昂贵的MBA导师的面授费用,是职业经理人首选的学习方式。
【招生对象】
1、对管理知识感兴趣,具有简单电脑操作能力,有决心学好实战知识的各界学员均可报名学习。招生不限学历(我们更注重通俗易懂的实战教育);
2、具备相应实际工作经验的学员允许提前毕业。
3、年龄在20-55岁之间的各界管理知识需求者均可报名学习。
【教程特点】   
1、完全实战教材,注重国际企业的实战管理方法与中国管理背景完美融合,关注学员实际执行能力的培养;
2、对学员采用1对1顾问式教学指导,确保学员顺利完成学业、胸有成竹的走向领导岗位;
3、互动学习(专家、顾问全天接受在线咨询,第一时间回答学员的提问和咨询),学员不仅可以就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咨询学习,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企业难题也可以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寻求解决方案。
【考试说明】   
1.  卷面考核:毕业试卷是一套完整的情景模拟试卷(与工作相关联的基础问卷)
2.  论文考核:毕业需要提交2000字的论文(学员不需要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但论文中必修体现出5点独特的企业管理心得)
3.  综合心理测评等问卷。
【颁证单位】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批准注册成立。目前中国经济管理大学课程涉及国际学位教育、国际职业教育等,所颁发的各类证书国际互认、全国通用。学院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注重人才的实际技能的培养,向学员传授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实际工作技能,学院会永远遵循“科技兴国、严谨办学”的原则不断的向社会提供优秀的管理人才。
【主办单位】   
      美华管理人才学校是国内最早举办MBA实战教育的专业化办学单位之一。美华人侧重于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迄今为止,已为社会培养“能力型”管理人才近10万余人,并为多家企业提供了整合策划和企业内训。办学多年来,美华人独特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认可。
【指导教师】
   实战派MBA导师徐传有教授等专家顾问全程教学辅导。
【咨询电话】13684609885  0451-88342620   【学校网站】www.mhjy.net
【咨询教师】王海涛  王耀辉  郑毅   
【报名须知】
1、报名登记表下载填写后 发电子邮件至 xchy007@163.com

2、学员接到回复邮件后,请及时办理入学手续。(3日内)交纳学费并电话通知招生办确认,以便于收费当日学校为学员办理入学手续(收费当日,即时就可以开通网络学院,并EMS邮政特快专递教学资料、收费票据)
3、报名时无需提交相片,请在毕业提交试卷同时补交4张2寸蓝色背景的相片和一张身份证的复印件。

【报名地址】
哈尔滨市道外区南马路120号职工大学109室美华教育
□  邮政编码:150020
□  咨询教师:王海涛

【学费缴纳方式】(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到银行办理交费手续,部分银行需要查验办理者身份证)

方式一学校地址邮寄地址:哈尔滨市道外区南马路120号职工大学109
邮政编码:150020 收件人:王海涛
方式二学校帐号
(单位账户)
学校帐号:184080723702015 户名:哈尔滨市道外区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开户银行:哈尔滨银行中大支行 支付系统行号:313261018018
方式三交通银行
(太平洋卡)
帐号:40551220360141505 户名:王海涛
开户行:交通银行哈尔滨分行信用卡中心
方式四
邮政储蓄
(存折)
帐号:602610301201201234 户名:王海涛
开户行:哈尔滨道外储蓄中心
方式五中国工商银行(存折)帐号:3500016701101298023 户名:王海涛
开户行: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支行
方式六建设银行帐户(存折)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帐户(存折): 1141449980130106399
用户名:王海涛
方式七农业银行帐户(卡号)农业银行帐户(卡号): 6228480170232416918 用户名:王海涛
农行卡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分行营业部道外支行景阳支行
方式八招商银行
(卡号)
招商银行帐户(卡号): 6225884517313071 用户名:王海涛
招商银行卡开户银行:招商银行哈尔滨分行马迭尔支行
可以选择任意一种方式缴纳学费,收到学费当天,学校就会用邮政特快的方式为你邮寄教材、考试问卷以及收费票据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4-17 14: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借鉴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11-25 14:06 , Processed in 0.03433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