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0|回复: 0

【创业课堂】欲立业,先敬业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7-11 15: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测一测 你是一个敬业的人吗

仔细思考下面的问题,写下你认为自己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的改进计划。

1.工作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你是否总是千方百计找方法,将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而从不推卸责任?

2.你的工作质量如何?是否总能让上级和自己满意?

3.你是否经常在工作细节上出现问题?为什么?

4.工作中你是否总是自动自发地为公司节约成本?

5.你的工作效率如何?你是否积极追求最快的工作速度?

6.对任何一项工作,你的表现是否总能超出公司的期望?

7.你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工作?是用利工作、用心工作还是用命工作?

8.接到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你是否总是马上去做,从不拖延和敷衍?

9.对于工作你是否总能怀抱满腔热情,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愿望去实现工作目标?

10.你是否能够主动检查自己的工作状况,做到不断改进,不断超越自我?


第一节 成功源于敬业

职业与人生

从踏入社会从事第一份工作开始,我们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直至我们退休,工作大约要花去我们35年时间。以平均寿命70岁计算,35年占到了我们整个生命的一半。而且这35年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 最富激情、最有创造力的青春岁月和成熟练达的中年时光。所以,工作的意义何在?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对职业应持有什么样的态度?这些问题关系到我们生活的质量,关系到我们生命的意义,是我们必须思考和回答的。

职业对每个人而言有三个层次的意义:生存、社会角色和自我价值实现。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这也是工作的最基本的目的。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我们通过工作赚够了钱,衣食无忧,就可以不去工作了呢?

1954年,美国社会学家怀兹等人向数百名美国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当你拥有一笔不必工作也能维持生计的遗产时,你会不会脱离职业人的行列?结果发现,竟然有80%的人回答:“即使自己生活富裕,仍然愿意继续工作。”至于理由则有下列种种:

工作是一种乐趣;

希望自己的内心经常保持充实感;

以此维持自己的健康;

通过工作可以促进人际交往;

证明自己是活生生的人;

保持自尊心;


对另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工作,你会怎么样”,大多数人是这样认为的:

每天将会无所事事,感到极为无聊;

不再觉得自己是活泼、有生气的;

觉得自己似乎成了废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职业对每个人而言除了谋生的功能外,还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那就是证明自己的社会存在,帮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既然职业对于每个人而言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轻视或者漠视它,而应该以虔敬之心对待它,这就是敬业。

敬业是企业遴选人才的重要标准

敬业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是职场从业者的基本价值观和信念。

在经济社会中,每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就必须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会交往的规则持虔诚、敬仰的态度,视职业、责任、规则为权威。所以,敬业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实践内涵,是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

国外一项调查显示:学历资格已不是公司招聘首先考虑的条件。大多数雇主认为,正确的工作态度是公司在雇用员工时优先考虑的;其次才是职业技能;再次是工作经验。毫无疑问,工作态度已被视为组织遴选人才时的重要标准。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一家餐馆打工,老板要求洗盘子时要刷6遍。一开始他还能按照要求去做,刷着刷着,他发现少刷1遍也挺干净,于是就只刷5遍。后来,他发现再少刷1遍盘子还是挺干净,于是就又减少了1遍,只刷4遍。他暗中留意另外一个打工的日本人,发现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刷6遍,速度自然要比自己慢许多。于是他出于“好心”,悄悄地告诉那个日本人说

,可以少刷1遍,老板看不出来的。谁知道那个日本人一听,竟惊讶地说:“规定要刷6遍,就该刷6遍,怎么能少刷1遍呢?”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种工作态度的根本区别,如果你是老板,你愿意用哪种心态的员工?

搜狐公司总裁张朝阳说:“我们公司聘人的标准是敬业精神。对待工作的态度,我认为是个职业道德问题。在美国,如果一个人做不好本职工作,他就会失去信誉,就算找别的工作,也没有可信度了!敬业精神是个比较理性的概念,但实行起来,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是否把工作当做自己生活中重要的事情,是否为了干好工作与别人协作好、配合好,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敬业是成功的秘诀

美国一家著名的调查公司曾经对全美国排名前200位的企业总裁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当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你碰到过的成功人士当中,以下哪个方面是他们成功的主要原因 人际关系、决心、辛勤工作、知识、运气好。

有40%的受访者选择“辛勤工作”,有38%的受访者选择“决心”,两者加起来占到了78%。由此我们看到,这些杰出人士成功的秘诀就是敬业。


20世纪50年代初,有一位叫科林的年轻人,每天很早就来到卡车司机联合会大楼找零工做。不久,一家著名的饮料生产企业需要人手去擦洗工厂车间的地板。因为工作很辛苦,其他人都不愿意去应聘,但科林去了。因为他知道,不管做什么工作,总会有人注意的。所以他打定主意,要做最好的清洁工人。

一次有人不慎打碎了50箱汽水,弄得满地都是黏糊糊的泡沫。科林很生气,但还是耐着性子把地板抹干净。

因为他工作认真,第二年他被调往装瓶部,第三年升为副工头。

他从自己的经历中领悟到一个重要的道理:“一切工作都是光荣的。”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永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因为有眼睛在注视着你。”

许多年后,全世界的目光都凝聚在当初那位清洁工 时任美国国务卿科林?卢瑟?鲍威尔(Colin Luther Powell)身上。


曾经有人问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爱迪生回答说:“我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会持续不断地努力,投注无数的精力和体力而不感觉疲倦,这就是我成功的秘诀。”

美国哈佛大学通过对1000名成功者的研究发现,推动这些人成功的因素中,积极、主动、努力、毅力、乐观、信心、爱心、责任心 这些态度因素占到了80%左右。

综上所述,无论你选择何种工作,成功的基础都是你的态度。一个人对职业的态度决定了他在职业上的成就。


第二节 三种心态的工作者

用利工作者

用利工作者在我们中间占大多数。在他们眼里,工作是赚钱糊口的无奈之选。提起工作,他们就想到每天乘坐拥挤的公交车赶去公司打卡,就想到办公室里机械而枯燥的事务,就想到老板、上司严肃的面孔和同事之间的明争暗斗。

这种人即使每天盯着电脑屏幕,手指不停地在键盘上输入,也对输入的东西没有任何兴趣;工作时间他们人在心不在,唯一的期盼就是早点下班;他们缺乏长远的工作计划,“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中的许多人对工作感到厌倦,无法从工作中获得乐趣和幸福感。在工作中他们会患上工作被动、怨天尤人、见异思迁等阻碍自己成长的职业病症。

1.工作被动

工作被动有四种症状:一是思想懈怠,行为懒惰;二是工作拖延,效率低下;三是敷衍应付,得过且过;四是借口不断,逃避责任。


有一次,某航班上出现了从未见过的奇怪现象:座位中间狭窄的通道上乘客排起了长队等待上卫生间。原来经济舱的两个卫生间有一个坏了,只有一个能使用。排队的乘客向一位空姐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要求时,谁知空姐冷冷地回答道:“卫生间坏了,我有什么办法!”几个乘客立即反驳道:“卫生间坏了是你们工作没有做好,不应该让顾客承担这个后果。”空姐没有理会

乘客的意见,转头就走了,排队的乘客只好无奈地摇头。


造成工作被动的主要原因是把工作当做苦役,当做要应付的差事,因而缺乏工作热情和工作动力。工作被动会导致工作的低效率和低品质。

2.怨天尤人

怨天尤人的人只知索取,不愿付出;只见问题,不见办法;只会抱怨,不懂感恩。因而他们要么怨声载道、斤斤计较;要么频繁更换工作,以求自慰,逃避自己应该面对的问题。


猫头鹰忙碌地在树林里飞着。

一旁的斑鸠好奇地问:“老兄,你究竟在忙什么?”猫头鹰回答说:“我在忙着搬家。”斑鸠不解地问:“这树林不是你的老家吗?你干吗要搬走呢?”

猫头鹰叹气道:“在这个树林里,我实在住不下去了,大家都讨厌我的叫声。”

斑鸠同情地说:“你唱歌的声音实在不敢恭维,尤其在晚上更是扰人清梦。其实,你只要改变一下你的声音,或者在晚上不要唱歌,在这林子里你还是可以住下去的。否则即使搬到其他地方,那里的动物一样会讨厌你的。”


你有没有发现身边有些人颇像这只猫头鹰,总是在抱怨环境对自己不利,老板、同事对自己不好,而从来没有从自身找原因?怨天尤人的主要病因是“打工心态”在作祟,在回答“为谁工作”的问题时,他们的回答是“为老板”,没有把自己当成事业的主人。

3.见异思迁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里面的世界很无奈。”有些人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这山望着那山高,或被高薪所吸引,或幻想有完美的公司和职位等待自己,或希望通过跳槽逃避应面对的挫折和困难,于是频繁调换工作,给公司和自己都造成了损失。


小张在房地产行业鼎盛时期进入一家大型投资集团做投资管理顾问工作。后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与政府政策调控的影响,小张感到岗位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于是他跳槽到某基金公司投资部做起了投资顾问。两年下来,行业发展倒是不错,但升迁、加薪却与他一直无缘。在“上升空间不大”的判断下,小张选择了主动辞职,他重新选择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做起了财务审计工作。三个月下来,新的工作让他感到很不适应,单一的工作内容与职业发展上限让他感到非常失望。


见异思迁者做事常常只有三分钟热情,缺乏专注与执著的精神,容易半途而废,因而导致许多工作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用心工作者

用心工作者认为工作不是为老板,也不只是为薪水,工作是自己的事情,和自己的成长、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必须全力以赴做好它。


清水龟之助是日本一个普通的邮差,他每天一大早出门,用自行车载着报刊和邮件,穿梭于大街小巷。在现代日本社会,很少有人以此为终身职业,因为这个差事辛苦且收入微薄。但是,他一干就是25年,而且不打算放弃。人们这样评价他说:“凡是接受过他服务的人都很喜欢他,因为他每天都很快乐,从他手中拿到信件的时候,也收到了一份快乐。”

清水龟之助的工作很平凡,但其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快乐工作的态度十分可贵,后来日本政府授予他终身成就奖。这个国家级的奖项通常情况下只授给社会名流与各行业的精英,一个普通的邮差却获得了这个奖项,成为破天荒的事。


邮差成千上万,对大多数人而言,它只是一份工作而已。但是清水龟之助对待工作的态度则不同,他是在认真地用心来工作。用心工作者在工作中表现出强烈的工作意愿,在行为上非常主动自觉。许多事业有成的人都属于这一类工作者。

用命工作者

用命工作者是稀有的一群人。他们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和人生的最高目标结合在一起,将工作视做自己的使命。因而他们能够带着极大的热情和使命感,自动自发、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去工作。


曾任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的罗伯特?戈伊苏埃塔1997年去世时,他经营的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从40亿美元上升到1500亿美元。

据说在他病重期间,病房里仍放着

一部股票机、两部传真机,他仍然时刻关注着全球股市的变化和各种生产经营信息。

他临终时说:“人们对我身体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应该对可口可乐公司有任何的怀疑,公司目前的经营业绩比任何时候都出色。”


作为世界知名公司首席执行官,戈伊苏埃塔拥有亿万家产,按照常人的理解,他早该功成身退了。但戈伊苏埃塔关注的不是自己的身体,也不是个人的得失,而是公司的前途和命运。他真正把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了公司,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说,她是为舞蹈而生的,上天让她用自己的肢体去向人们表达情感,这就是她的使命。基于这种使命感,她每天坚持练功8小时,把无数人认为枯燥无味、辛苦的事情当成了一种乐趣,因而她的舞蹈才有了令人震撼的生命力。

一个人一旦将工作视做自己使命,他就会把职业和生命的意义联系起来,即使是平凡、辛苦、枯燥的工作,也能从中感受到价值的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敬业,就是这样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真心奉献,只有带着使命感工作的人才具有这样的境界。

日本规模最大、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的经营咨询公司 船井综合研究所曾经做过有关“干劲效率”的测试。测试结果是:如果接受命令,被迫干工作的效率为1.0的话,那么接受命令以后,自觉干工作的效率是1.5~2.0;同样的工作如果是自己主动提出并获准干的,工作效率是2.2~3.0;如果带着使命感干活,工作效率是3.1~3.6。可见,带着使命感工作,效率最高,也最有可能获得成就感。

因此,在选择工作时,除了薪水之外,我们还要考虑工作是否能帮助我们实现理想,是否能对社会有积极的贡献,是否能使我们产生职业使命感。

第三节 你可以不抱怨

告别谋生式的叹息

工作首先是为了谋生,有时我们不得不从事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有时甚至要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久而久之,有些人就会无奈地感叹:“没有办法啊,为了混口饭吃!”这是谋生式的叹息。

美国知名语言学者、社会评论家保罗?古德曼曾做过这样的推断:美国有82%的员工视工作为苦役,而且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工作的桎梏。

为什么不能把工作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

或许有的人这样抱怨道:

我干的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我的老板、上司能力不强,没法调动我的积极性;

这家公司的机制不行;

周围的同事不好合作;


的确,要想快乐工作,确实需要你的上司和同事们努力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但是不要忘记,这也需要你的主动和努力。

也许你暂时没有选择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也许你暂时没有进入一家令自己满意的公司,也许你所处的环境并不尽如人意,但是有一项权利始终在你手中握着 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这一切。


有一个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时收入很低,每天只能到街边小店吃快餐盒饭。盒饭的米很硬,菜的味道也不好,几乎难以下咽。但是每次吃饭时,年轻人都告诫自己,与其想着饭菜难以下咽,不如把它当做美味佳肴,高高兴兴地吃下去。

他把这个快乐理念也用在了工作中。刚开始他没有任何经验,只能从打杂开始干起,微薄的工资也只能维持盒饭的开销。看到别人频繁跳槽,他没有动心,只是抓住一切时机学习和提高。他鼓励自己说,现在的工作虽然枯燥乏味,但自己可以像吃盒饭那样,把工作变成快乐的事,只要自己努力,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两年后,他成为这家公司工程部经理,成为猎头青睐的对象。

其实,如果你留心就会发现,身边有很多已经告别了谋生式的叹息、正在快乐工作着的人,他们能做到的,你也一定能做到。

能否快乐工作取决于你的态度,千万不要把快乐的主动权交给别人!

不要只为薪水工作

为了谋生而工作并不等于拥有充实的人生,辛苦地工作与生活过得有意义也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所以,在

为生计奔走的同时,你应当静下心来思考:目前你所从事的工作仅仅是糊口的饭碗,还是具有更深远、更丰富的意义?赚钱的魅力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因为它无法为“我是谁”、“我如何看待自己”这样的问题找到解答。

美国钢铁巨擘查尔斯?迈克尔?施瓦布说:“如果你对工作缺乏热情,只是为了薪水而工作,那么你很可能既赚不到钱,也找不到人生的乐趣。即使你所选择的事业为你带来的只是微薄的报酬,只要你用满腔热忱全心投入,也必然能够开创崭新的局面,每天工作的时候自然会感到充实快乐。金钱不过是增添人生风味的调味品而已,不要被钞票牵着鼻子跑。金钱并不能帮你点燃心中热诚的火炬。”


高女士在35岁时去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应聘董事长秘书。虽然没有受过秘书专业训练,并且缺乏年龄优势,但是凭借自己以往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她成功地获得了该职位,并且在日常工作中逐渐显示出自己的实力。

每天,高女士都会把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把董事长一天的日程安排好,要用的文件提前准备好,要接待的重要客人提前协调好。每一项工作,她都力争提前完成,而且不出差错。因此她的工作得到了董事长的肯定和赞许:“没有人能替代她,她做得很完美。”

当别人问起她成功的原因时,高女士回答道:“因为我尊重我的工作,我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它联系在一起。”


IBM前营销总裁巴克?罗杰斯曾经这么说过:“我们不能把工作看做是为了五斗米折腰的事情,而必须从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意义才行。这不但是为了我们自己,同时也是为了付钱请我们做事的人。我们要从工作当中找到尊严、乐趣、成就感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用理解化解抱怨

最为影响团队战斗力的就是团队成员互相抱怨,以及由此造成的隔阂与矛盾,这种状况会直接影响彼此之间的合作,同时增加了内部的沟通成本。例如,有些人看到同事工作出现失误,不是负责任地帮助他找出问题所在,而是抱怨他水平不高、能力不够、妨碍了自己工作的进展;有些人工作中出现问题,就抱怨上司管理能力不行、同事没有全力配合,而且公司政策、制度不合理。

抱怨会在你和同事之间竖起一堵墙,在你的心灵上加上一把“锁”,打开这把“锁”的金钥匙就是理解。理解表现在你能够以和为贵、认可他人、待人如己、适度妥协上。

1.以和为贵

中国人一向注重“以和为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重视人与自然的统一,谓之“天人合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重视人与人的和谐,谓之“以和为贵”。所谓“和”就是指各要素的和谐共处,有“和”才能有“合”,即各要素的汇拢团聚。

一个团队的成功源于人和。人和能够减少内耗,减少团队成员之间无序和不协调的状态,减少双方之间因互相扯皮、推诿责任而导致的损失。人和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大限度地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团队的目标。

2.认可他人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这种渴望不断地啃噬着人的心灵,少数懂得满足人类这种欲望的人,便可以将别人掌握在手中。”


曾有一位长相英俊的教授说,他太太长得不漂亮,而且年纪比他还大,在外人看来,两人并不般配。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娶她呢?

教授这样回答:“因为我太太常夸我,说我很有能力、很聪明、很会理财、做事做得很好、穿衣服很有品位、对人很友善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你的爱人、亲戚、朋友、同事也正在期待着你的认可,因为人的“自我价值感”是经由别人的肯定、赞美而来的,只要让他人感觉自己很重要,对方也会善意地给你“正面的回馈”。所以,不要吝啬对别人的肯定。当你发现身边每个人的长处并热情

称道时,你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才会真心地想融入整个集体之中,而不会孤芳自赏,与别人格格不入。

3.待人如己

人际交往有一条黄金定律:待人如己和推己及人。待人如己,就是凡事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推己及人,就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自己的言行举止能否为别人所接受。其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当你试着待人如己、多替别人着想时,你身上就会散发出一种善意,影响和感染周围的人,这种善意也最终会回馈到你自己身上。


有两个小和尚为了一件小事吵得不可开交,谁也不肯让谁。

其中一个小和尚怒气冲冲地去找师父评理,师父在静心听完他的话之后,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于是小和尚得意洋洋地跑回去宣扬。

另一个小和尚不服气,也跑来找师父评理,师父在听完他的叙述之后,也郑重其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待他满心欢喜地离开后,一直跟在师父身旁的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他不解地向师父问道:“师父,您平时不是教导我们要诚实,不可说违背良心的谎话吗?可是您刚才却对两位师兄都说他们是对的,这岂不是违背了您平时的教导吗?”师父听完之后,不但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微笑地对他说:“你是对的!”

此时小和尚才恍然大悟,立刻拜谢师父的教诲。


其实从每一个人的立场来看,他们都是对的。只不过因为每一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或意见,无法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另外的角度,所以无法站在别人的立场去为他人着想,冲突与争执也就在所难免了。如果能够有一颗善解人意的心,凡事都以“你是对的”来先为别人考虑,那么很多的冲突与争执就可以避免了。

4.适度妥协

在团队协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成员之间意见产生分歧、导致发生争执的时候。为了达成团队的共识,实现工作目标,有时我们必须学会妥协。在很多时候,妥协并不一定是贬义词,倒很可能是一种艺术。正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教授的一个经典的说法:“妥协是一种原则,但原则是不能妥协的。”这就是“原则当中有灵活,灵活当中有原则”。就如同在商务谈判中做出的让步,有时看似妥协,但有时更似诱饵,可使谈判对象上钩。这是一种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巧妙战术,也是谈判中不可缺少的艺术。

把妥协当做一种原则,实际上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做出的某种让步,或为求折中所寻找的替代方案。这就要求我们不应在自己的立场上固执己见,而应积极寻找隐藏于各自立场背后的共同利益所在。

小贴示 两步改掉抱怨的习惯

要改掉抱怨的坏习惯,你就要从觉察自己的抱怨开始。

1.将一条橡皮筋套在一只手腕上。

2.当你觉察到自己正在抱怨或批评时,一定要将橡皮筋移到另一只手上。移动橡皮筋很重要,这个动作会在意识里留下烙印,让你觉察到自己的行为。

就这样坚持下去,随着你越来越能觉察到自己的抱怨,你的抱怨会越来越少。直至橡皮筋二十一天不换手,你就改掉了抱怨的习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中国营养治疗网|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重庆管理培训|哈尔滨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台湾管理培训|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经理人的网上家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5-5 03:18 , Processed in 0.02487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