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82|回复: 0

什么是企业文化管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23 10: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理解企业文化的概念,掌握企业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企业文化的主要理论,了解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在我国发展的主要阶段。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美国分公司日本的本田汽车公司美国分公司,只有高层管理者来自日本,其余职工(包括中级管理人员与普通工人)都是美国人。这些美国人原本是在美国3家较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中工作的。该公司的生产率和产品质量,都超过了美国的同行。本田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美国《华尔街杂志》于1983年对该公司的经验进行了报道: “本田公司美国分公司突出的做法是缩小工人和管理人员在地位上的差别,把工人当做群体的一分子。每个人,不论是工人还是管理人员,同样都在本田的餐厅就餐,公司也没有为高级职员专设的停车场。职工被称作‘合伙人’. ”这就是说,本田公司美国分公司的成功,应归功于高层管理者“重视人、尊重人、团结和依靠广大职工群众”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而这一点,恰恰是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精髓,本田汽车美国分公司就是靠优秀的企业文化而制胜的。
1.1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学说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对现代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应该首先了解“文化”的概念,进而再来具体分析企业文化的含义。
1.1.1 什么是文化
了解什么是“文化”,是研究企业文化的逻辑起点。
“文化” (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有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的意思。在中国古代,“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刘向的《说苑》中,原文为: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尔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这里,文化被理解为文治教化。
自从19世纪后期现代文化学的诞生,人们对文化才从科学的角度有了全新的解释。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取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泰勒肯定文化是人后天的习得和创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他把文化仅仅局限于人的精神方面。随后,美国文化人类学家亨根斯、维莱等人对泰勒的定义进行了修正,把文化定义为: “是复杂体,包括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
《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是: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可以看出,文化是一个内涵深邃、外延宽广的概念,既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也有宏观与微观之别。从广义去理解,人类有史以来,凡是与人的思想、行为及人工制品相联系的都是文化;从狭义去理解,文化特指精神产品及行为方式。从宏观上看,文化的范畴包括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社会文化;从微观上看,它又可以指社会中的某一特定群体所共享的文化,如社区文化、家庭文化。
企业文化管理第1章 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1.1.2 什么是企业文化
人们对文化概念、范围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精神文化向社会文化、物质文化、经济文化、法律文化逐步发展的过程。当然,这个扩展过程是相互交叉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把经济活动和企业文化作为文化现象来研究,是当代文化学最新发展的标志。
“企业文化”作为专业术语,最初出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西方管理学界,在英语中由于其出现的场合不同而有几种不同的称谓: organizational culture(组织文化)、corporate culture(公司文化)、enterprise culture(企业文化)等。如同文化的定义一样,到目前为止,企业文化尚无公认的定义,自企业文化诞生之日起,专家学者们就致力于企业文化概念的讨论和界定,提出种种表述。
威廉·大内认为,一个公司的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此外,文化还包含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如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一书中,对企业文化阐述得更为具体,认为企业文化是由5个方面的要素组成的系统。其中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和文化网络是其四个必要要素,而企业环境则是形成企业文化唯一的而且又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1985年,埃德加·沙因出版了为企业文化研究“画上句号”的学术著作--《组织文化与领导》。在书中,沙因把企业文化描述为“一套基本假设”,即“企业文化是企业(群体)在解决外在适应性与内部整合性问题时,习得的一组共享假定。因为它们运作得很好,而被视为有效,因此传授给新成员,作为遇到这些问题时,如何去知觉、思考及感觉的正确方法”.
在研究企业文化时,我国的许多学者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与内涵也有自己的理解。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属于组织文化的一个子概念,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胡正荣,1995)
“企业文化是一种在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刘光明,1999)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并且表现为企业的总体风采和独特的风格模式。" (罗长海,2003)
“企业文化是指全体员工在企业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是组织观念形态、制度与行为,以及符号系统的复合体。" (张德,2007)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给企业文化所作的定义来看,他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涵盖面也不尽一致,既有强调企业文化是一个包含了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的精神复合体;也有强调企业文化是将企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统统包括在内的混合体。
1.1.3 正确理解企业文化
那么究竟应如何理解企业文化呢?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企业通过自身生产经营的产品及服务,不仅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组织和管理的特色,更反映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战略目标、群体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既是了解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又是社会当代文化的生长点。因此,在国内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我们作如下定义: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认可、实践与创新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整体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经营哲学、企业制度、行为准则、管理风格以及历史传统的综合。
理解企业文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文化具有时段性。文化总是相对于一定时间段而言,我们所指的企业文化通常是现阶段的文化,而不是指企业过去的历史文化,也不是指将来企业可能形成的新文化。
第二,企业文化具有共识性。只有达成共识的要素才能称为企业文化,企业新提出的东西,如果没有达成共识,目前就不能称为企业文化,只能说是将来的共识。当然,企业文化只是相对的共识,即多数人的共识。
第三,企业文化具有范围性。文化总是相对于一定范围而言,我们所指的企业文化通常是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的部分。依据认同的范围不同,企业中的文化可以分为领导文化、中层管理者文化、基层管理者文化,或部门文化、分公司文化、子公司文化等。
第四,企业文化具有内化性。企业所倡导的理念和行为方式一旦得到普遍的认同,成为企业的文化,就必将得到广大员工的自觉遵循。
1.2 企业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背景
“企业文化”的提出和成功实践,是20世纪下半叶一次重大的企业管理革命,涉及全球,影响深远。它改变着企业的信念、价值准则、管理模式、行为方式和个性特征,推动着企业向人本化和市场化和谐互动的方向发展。只有了解了这场管理革命的时代背景,才能正确理解企业文化的真谛。
1.2.1 企业文化的产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企业管理实践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脑力劳动比例扩大且逐渐成为决定生产率的主导力量,劳动者的主体意识日益觉醒。同时,由于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传统的基于“经济人”假设、强调严密控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正如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呼吁的: “现在商学院所传授的、教科书里所描绘的、总经理们所认同的管理学已经过时了。”而强调企业中“软”因素的作用,以人为中心的新的管理模式逐渐成形。尤其是日本经济奇迹的启示更使得这种管理模式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1. 日本经济奇迹的启示
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但在二战以后,日本经济却在短短30年左右的时间里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贴着“日本制造”的工业品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迅猛之势影响着全球几乎所有的市场,改变了世界经济竞争的大格局。比如,日本在汽车生产方面胜过了美国和德国;在摩托车方面令英国黯然失色;在手表、照相机和光学仪器生产方面超过了传统强国德国和瑞士;在钢铁生产、造船、电子产品方面结束了美国的统治地位。日本经济崛起的秘密何在?
从宏观的角度看,日本经济的成功无疑与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工业政策,重视技术引进和产品出口,重视教育投入有直接关系。但从微观角度分析,日本经济增长源于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这种活力和竞争力依赖于独特的管理模式。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在深入考察后发现,在日本企业获得成功的多种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既不是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形式,更不是资金、设备和科学技术,而是独特的“组织风土”,即企业文化。日本企业界普遍认为,管理的关键是企业通过对员工的教育和领导者的身体力行,树立起大家共同遵循的信念、目标和价值观,培育出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共赴目标的“企业精神”。由于这种“企业精神”是管理中的“软”因素,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不是整个社会文化,而仅仅是一个企业的传统风貌的“亚文化”或“微观文化”,因此被称为“企业文化”。在日本企业的影响下,世界范围掀起了第一次企业文化热潮。
2. 美国经验的总结和实践的发展
与此相适应的是美国受到来自日本成功的启示,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反省与经验总结。20世纪70年代后的美国,虽然仍然是世界经济中心之一,但是相对实力下降。日本人的成就,使美国人震惊,他们不得不放下架子,开始认真研究和学习日本的企业管理经验,并反思美国企业的成败得失。企业文化研究领域的四本早期经典著作: 威廉·大内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和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的《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版的。美国人通过对日本管理经验的研究,得出了以下几条重要的结论:
第一,美国的生产率和经济发展缓慢,其重要的原因在于: 美国的管理不重视人的作用,企业文化没有搞好。相反,日本的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发展速度之所以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排名第一,在于日本的管理重视人的作用,企业文化搞得好。
第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核心内容之一,日本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比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更优越。这是因为,生活中的一切重要的事情都是由于协力或集体力量做出的。因此,企图把成果归之于个人的功劳或过失都是毫无根据的。
第三,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日本的管理方法虽然不能照搬照抄,但却可以移植于美国,值得美国学习。比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别克汽车装配厂的实践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该厂原是全公司效率和质量最低的工厂之一,后来以近似日本的管理方式重新设计了管理体制,结果不到两年,该厂的效率和质量就在全公司范围内上升为第一位。
在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美国的很多企业改变了原有的管理方式,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使得文化管理这种新的模式逐渐走向成熟。其中的经典代表就是GE的文化管理。
杰克·韦尔奇曾在通用电气公司(GE)担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长达20年,他用自己的管理实践为人们诠释了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和领导艺术--文化管理。韦尔奇在1981年上任时,GE的股票在此前的10年间贬值了50%。他首先实施“三环”计划(将公司业务集中于核心、技术和服务三方面的战略),对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外科手术”式的变革,卖掉难以在行业内居领先地位的200多个企业,买进了包括美国广播公司在内的70个企业,将GE从一个日益老化的工业制造企业改变为经营多样化的全球性生产巨头。1985年,GE明确提出了5条价值观,并印刷成可以随身携带的价值观卡片发给每一名员工。随着时间的推移,GE价值观的表述也不断发生变化。韦尔奇关于价值观的主要经验有: “价值观是塑造组织的一个驱动力量”“在录用、辞退以及晋升中以价值观为指引”“确保每一个员工知道公司的价值观”“每隔几年就要对价值观进行修订以反映价值观以及知识上的进步”“绝不要低估价值观的价值”。为了使他倡导的价值观深入人心,韦尔奇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培训员工,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18年中亲自在公司学校讲授250多次课程。在韦尔奇的领导下,GE公司内部形成与知识化和信息化的社会相适应的团队组织和参与式、学习式的新型文化。GE连续多年被美国《财富》杂志、《金融时报》分别评为: “全美最受推崇的公司”和“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韦尔奇本人也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企业家和最成功的首席执行官。韦尔奇的管理方式又被一些美国学者称为: “基于价值观的领导。"
当韦尔奇在GE推动文化管理模式时,美国的很多公司也都先后进行着管理模式的变革。在美国企业界,特别是优秀企业家在实践中对企业管理内在本质规律比过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强调领导(即对人的管理,而不是对物的管理),重视目标和价值观的作用。这实际上就是基于价值观的领导,即文化管理的观点。
可以说,二战后“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实践探索,促成了企业文化的兴起;加之随后出现的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兴起的趋势,更使企业文化的实践得以迅速发展。
1.2.2 文化管理的蓬勃发展
管理大师克雷格·R.希克曼指出:  "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世纪,是文化制胜的世纪,每一个追求卓越的企业家,都必须学习文化管理。”我国著名管理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成思危也认为: “如果说20世纪是由经验管理进化为科学管理的世纪,则可以说21世纪是由科学管理进化为文化管理的世纪。”在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时,科学技术可以学习,制度可以模仿,但是像企业全体员工内在的追求这样的一种企业文化层面上的东西却是很难移植、很难模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21世纪企业的竞争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
企业文化的兴起,是20世纪后半期这个历史时代的产物。进入21世纪,公司经营的国际化、世界经济文化的一体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这三大趋势孕育着“文化制胜”时代的来临。
1. 公司经营的国际化趋势
随着知识和经济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的趋势越来越强劲,公司经营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资源配置冲破国别限制,产品纷纷销往国外市场,资本也在国际市场上寻找更好的机会扩张。在这种经营环境下,竞争已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企业纷纷实施全球化战略,子公司或分支机构遍布各国。在这种跨国公司中,越来越多的具有不同国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为同一家公司工作,同时也使得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如来自不同民族、国家与文化背景的员工之间的文化冲突,这种由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文化障碍很容易造成集体意识的缺乏,职责分工不清,信息不能充分交流与共享,从而引起企业运转低效、反应迟钝,不利于全球化战略的执行。如何构建企业共同的经营观,使每一位员工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同企业的经营目标与宗旨结合起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仍然离不开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管理。
2. 世界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
由于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和通信设备的出现,世界各国、各民族相对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文化得以迅速而广泛的传播与交流,出现了趋同的倾向。这种世界各国文化的趋同现象,对各国的传统文化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对比较落后国家的文化冲击越来越大。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风俗习惯发生巨大的改变,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开放,而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更是促成人们渴望尊重和自我实现等更高需要层次的满足,人们在不断追求新颖、时尚、高品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工作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也越来越强,民主意识日渐高涨。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管理日益凸显出其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带动文化趋同化,文化趋同化又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国家间企业管理经验与文化的交流,向跨国公司提出了如何把本企业文化应用于国外,如何调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员工的积极性问题;文化趋同化也促成了各国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趋同,为企业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准备了肥沃的土壤,这也是企业文化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3. 知识经济的兴起
知识经济的兴起给人类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做任何事情几乎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在强调知识作用的宏观环境下,组织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人们的需求也日益复杂化,这都使得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更显重要。
1)  企业联盟带来的企业文化的挑战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战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近几年来,世界上企业联盟的日益增多,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因为在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一般来说,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形连心不连”的现象。所以,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一方面,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自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
2)  知识工作者的增加提出了文化管理的新需求
杜拉克在1999年撰写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指出,怎样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怎样对知识工作者进行管理,是企业在21世纪面对的最大挑战。知识工作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其劳动强度和质量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无形的知识工作面前,泰勒的时间和动作研究已经无用武之地。对于知识工作者,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和利用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内在激励为主,以自我控制为辅。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加应该采用文化管理的办法,而不是以往的理性管理。
3)  虚拟企业的运作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一种区别于传统企业组织形式的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人机一体化组织。其特征以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机器智能产品为依托,实现传统组织结构、职能及目标。在形式上,没有固定的地理空间,各个公司、部门、员工可能分散在各处,工作时间也没有统一的要求。那么,如何管理虚拟企业?在分散化、虚拟化的组织中,几乎互不见面的员工认同的是企业的共同目标、共同愿景,维系他们的是群体价值观,组织成员通过高度自律和高度的价值取向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在快速的内外环境变化中,学习与创新成为企业的活力,企业精神、企业风气对于创新的促进作用必然减少制度化、标准化的制约;面对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要,企业宗旨、企业道德更有利于引导企业去尽最大的努力满足顾客。文化管理对于虚拟企业而言,可谓恰到好处。
1.3 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
伴随着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孕育而生并不断发展。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知识经济时代,又兴起了知识管理,给企业文化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
1.3.1 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演进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既然如此,追根溯源,要了解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首先应该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 古典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所谓的“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到30年代)。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一是美国的泰勒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二是法国的法约尔创立的“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理论”;三是德国的韦伯创立的“古典组织理论”.
1)  科学管理理论
1911年,泰勒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问世。该书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被认为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成为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泰勒本人也因此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按照科学管理的方法,企业家不再靠个人经验和直觉来指挥下属,而是开始用调查研究、数学模型、数学工具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来代替个人经验;“时间和动作研究”提供了精确的计算定额的方法,使企业家的工作不必再为生产定额而争吵;生产工具、操作工艺、作业环境、原材料的标准化,为生产率的提高开辟了广阔前景;“工作挑选工人”的原则和系统的培训,为各种生产岗位提供了一流的工人;“计划与执行相分离”的原则,大大加强了企业的管理职能,使依法治厂成为可能。
2)  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理论
管理要素或管理职能理论的代表作是法约尔191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法约尔提出了经营六职能、管理五因素和十四条管理原则。
法约尔指出,任何企业的经营包括六种职能活动,管理只是其中之一。这六种职能活动是: 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它们是企业组织中各级人员多少不同都要进行的,只不过是由于职务高低和企业大小的不同而各有侧重。
法约尔所说的管理五因素,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指出“计划就是探索未来和制订行动方案;组织就是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双重结构;指挥就是使其人员发挥作用;协调就是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和力量;控制就是注意一切是否按已制订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法约尔提出了十四条管理原则,它们是: ①分工原则;②权力与责任原则;③纪律原则;④统一指挥原则;⑤统一领导原则;⑥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原则;⑦合理的报酬原则;⑧适当的集权和分权原则;⑨跳板原则;⑩秩序原则;?B11?公平原则;?B12?保持人员稳定原则;?B13?首创精神原则;?B14?集体精神原则。法约尔还特别强调管理教育的重要性,主张普及管理教育,认为可以通过教育使人们学会进行管理并提高管理水平。
3)  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作是韦伯的《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是所谓“官僚制”(又称“科层制”) 。这种组织的基本特征是: ①实现劳动分工,明确规定每一成员的权力与责任,并作为正式职责使之合法化。②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严密组织起来,形成指挥体系。③通过正式考试的成绩或在培训中取得的技术资格来挑选组织的所有成员。④实行任命制,只有个别职位才实行选举制。⑤公职人员都必须是专职的,并有固定薪金保证。⑥职务活动被认为是私人事务以外的事情,受规则和制度制约,而且是毫无例外地适于各种情况。
韦伯认为,这种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能提高工作效率,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体系。但是同时韦伯也提出,由于这种管理体制排斥感情的作用,导致了整个社会感情的匮乏,扼杀了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古典管理理论有四个最明显的特征: 第一,它是世界历史上首创的管理理论。第二,古典管理理论的创造者们,是以国家官僚机构和军队组织为榜样来要求企业的,希望把企业组织得像军队一样,严守纪律、步伐整齐。第三,古典管理理论不重视人的感情,采取的是非人情味的管理措施,重点考虑的是工作效率。第四,古典管理理论把机械学原理引入管理,力求把管理科学建设得如同机械力学那样精确。应当肯定的是,古典管理理论总结了历史上古老组织(国家和军队)高效率运转的经验,满足了当时条件下的企业发展的需要,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对人性的探索仅仅停留在“经济人”的范畴之内,没有把人作为管理的中心,没有把对人的管理和对其他事物的管理完全区别开来。
2.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30~60年代)。从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向本阶段发展的转机,是霍桑试验的结果。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引入企业管理,建立了管理心理学;同时,社会学的研究成果也被应用于企业管理,建立了管理社会学。这个阶段产生了两个管理学派: 一个是人际关系学派;另一个是社会系统学派。
1)  人际关系学派
人际关系学派主要研究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分析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以便通过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来优化人的行为以提高生产效率,“行为科学”的名称即由此而来。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理论有: 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的有效管理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格雷戈的Y理论和阿吉里斯的成熟与不成熟理论、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场论”与“守门人”理论。
行为科学的基本观点有:
(1)  要重视人的因素,搞好对人的管理就是搞好管理的核心,主张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
(2)  动机决定行为,需要引启动机;需要是有层次的,它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要把满足个人需要与实际组织目标结合起来。
(3)  影响人们动机的因素有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既要重视外在激励,又要重视内在激励。
(4)  只有当个人目标、团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组织才能获得最高的生产效率。
(5)  领导者的影响力分为强制性影响力和自然性影响力,前者来自领导者的地位和权力,后者来自领导者的品德、知识和才能;要实现有效的领导,需要强制性影响力,更要靠自然影响力。
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行为科学克服了古典管理理论中把人视为机器的缺点,把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引进到企业管理中来,主要从人的心理来解释人的行为。第二,行为科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但是行为科学所研究的人,主要是单个的人,或是组成群体的各个成员,而不是群体的整体性。第三,行为科学家们并不关心顾客、竞争、市场以及企业以外的任何其他事情,他们把企业看做一个“封闭系统”.
2)  社会系统学派
社会系统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巴纳德。1938年,他发表了《经理的职能》一书,在这本著作中,他对组织和管理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都提出了与传统组织和管理理论完全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应从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管理的问题。由于他把各类组织都作为协作的社会系统来研究,后人把由他开创的管理理论体系称作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的学说可概括地表述为以下四种理论: ①组织互补论,组织有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之分,两者是互补的,是互相为对方创造条件的。②协作系统论,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能够互相进行信息交流的人们;这些人们愿意做出贡献;实现一个共同目的。③管理“艺术”论,管理是一种把握全局、认识整体的艺术。管理的过程,就是要把组织作为一个整体来领悟,要理解与组织有关的全部形势。④经理职能论,在管理科学史上,巴纳德第一个谈到,总经理的首要职责就是要塑造和管理好组织的共同价值观,杰出经理与一般经理的根本区别就是能够塑造良好的价值观。除此之外,经理的基本职能为: 一是提供信息交流系统;二是促使人们做出巨大的努力;三是拟订目标,使之能为一切同心协力做出贡献的人们所接受。
社会系统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塞尔兹尼克。他在1948年写了《领导与管理》一书,进一步发展了巴纳德关于价值观的理论,主要内容包括: ①价值观决定一个企业的特色,是企业的生命。②价值观通常并不是靠正规书面程序来传播的,更常见的是靠一些比较含蓄、比较艺术的手段,比如故事、神话、传奇和比喻来传播。③灌输企业价值观的关键之一在于创造出一个和谐一致的领导班子。
社会系统学派,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协作系统,把管理看成是一种艺术,强调把握整体,首次谈到了企业价值观的重要性。遗憾的是,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的著作,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之前很少有人读过,更没有人加以推崇,直到80年代企业文化兴起,才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
3. 管理理论丛林
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所谓的“管理丛林”阶段(20世纪60~80年代)。在这个阶段,多个管理学派并存,管理科学日趋成熟。一方面,二战后迅速发展起来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计算机科学等最新研究成果,被大量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数理分析在管理学中的成功运用,正是管理科学成熟的标志。另一方面,这个阶段的管理理论家们,明确地把企业看成一个“开放系统”,比较清醒地考虑到了各种外部力量对组织内部活动的影响。着力于解决企业在多变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西蒙、约翰逊、德鲁克、卢由斯、伯法等。
西蒙是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是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管理就是决策,而决策是由许多阶段、许多步骤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建立在搜集到足够丰富的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并且通过信息反馈来加以调节和控制。其重点是要解决决策本身的科学性问题,它告诉决策者怎么处理信息(数学模型、可行性分析),怎样根据计算机结果做出选择等。
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管理理论”。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其他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管理理论。总体而言,在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中仍然主要以理性管理为主,认为只有数字资料和数学模型才是可信的,只有正式组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才是符合效率原则的。在这种管理理论上出现了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偏重吸收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忽视吸收社会科学研究成果。②重视物的因素,忽视人的因素。③过分强调理性因素,忽视了感性因素;崇拜逻辑与推理,贬低了直觉和感情的作用。④过分依赖解析的、定量的方法,片面地以为只有数据才是过硬的和可信的。
正是上述这些需要克服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发现很多管理问题仅仅依靠数据分析和严格的外部监督是无法做到的,还必须要依靠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一种共同价值观、一种心理环境、一种良好的传统和风气,这就导致了下一阶段即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
1.3.2 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企业的生产率大大超过美国,并夺走了大量原属于美国企业占领的市场。日本在战后仅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企业的实践,既给美国政府和企业界以极大的震撼,同时也对管理丛林阶段的管理科学理论给予沉重的打击。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在总结日本企业的实践之后得出结论: 必须克服管理科学三个发展阶段上的某些错误倾向,保留其科学的精华部分,重新创立新的管理理论。这就是企业文化理论产生的背景。
虽然企业文化的实践始于日本,日本运用企业文化之道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却是美国学者在对美日欧的企业文化实践进行调查和研究后,进行总结和概括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这期间有四本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著作。
1. 威廉·大内的《Z理论--美国企业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
在书中,他把典型的美国企业管理模式称为A (america)型,把典型的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称为J(japan)型,而把美国少数几个企业自然发展起来的、与J型具有许多相似特点的企业管理模式,称为Z型。Z理论之“Z"  (zygote) ,就是主张日本和美国的成功经验应相互融合,同时主张在麦格雷戈区分“X理论”和“Y理论”的基础上再来一次重大的理论突破。
Z理论的中心议题就是: 怎样才能使每个人的努力彼此协调起来以产生最高的效率?为此,应注重信任、微妙性和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性。①信任,即研究出使雇员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保持相互信任的管理制度。②微妙性,即根据各个工人之间的微妙关系组成效率最高的搭档,或者由工人小组自己管理工艺,以便充分捕捉微妙性来提高生产率。③亲密性,即在工作单位培育像家庭、邻里、俱乐部那样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性。
Z模式的基本特征是: ①实行长期或终身雇用制,使职工在职业有保障的前提下,更加关心企业利益。②对职工实行长期考核和逐步提升制度。③培养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的多专多能人才。④管理过程中既注重各种现代科学技术的控制手段,又注重对人的经验和潜能进行细致有效的启发诱导。⑤采取集体研究与个人研究负责制结合的“统一思想形式”的决策方式。⑥树立员工平等观念,在整体利益指导下,每个人都可以对事物做出判断,独立工作,以自我控制代替系统控制,上下级间建立融洽的关系。
Z理论的重点研究对象是企业宗旨,即怎样才能够使一个企业增加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制定明确的企业宗旨必须做到: ①企业的基本目标或目的,所应包括的不只是利润目标,还应包括技术进步和服务质量这样一些较为无形的目标,即目标全面性原则。②应该说明经理和工人如何分享权力,如何做出决策,防止“不择手段”,即手段合理性原则。③企业同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关系,要处理好公司同其所有者、雇员、顾客以及同一般公众的恰当关系,即关系和谐性原则。
2. 理查德·帕斯卡尔和安东尼·阿索斯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
两位学者通过对日、美许多行业的32家企业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任何一种明智的管理,都涉及七个变量,并且必须把它们看成是相互关联的。经过一番提炼,把七个变量的英文都写成以S开始,并画成一个图来表示,因此就获得了“7S管理框架”的名称,如下图所示。
7S管理框架图
7S管理框架图中的七个变量,又称管理七要素。按照帕斯卡尔等人的解释: “战略(strategy) ”是指一个企业如何获得和分配它的有限资源的行动计划。“结构(structure) ”是指一个企业的组织方式是分权还是集权,重视一线人员还是重视参谋人员。“制度(system) ”是指信息在企业内部是如何传送的,有些制度是正式的如电子计算机的打印输出和计划执行情况报表等,有些制度是非正式的如会议。这三者是硬管理要素。其余四个是软管理要素: “人员(staff) ”不只是指一线和参谋人员,而是指企业内部整个人员的组成状况。“技能(skills) ”是指企业和它的关键性人物的特长以及其竞争对手所没有的卓越能力。“作风(style) ”是指最高管理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队伍的行为形式,也可以指企业的作风。至于“共同的价值观(shared values) ”是指能将职工个人的目的同企业的目的真正结合在一起的价值观或目标,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性要素。共同的价值观处于“7S管理框架”的中心地位,把其他六个要素连接成一个整体。 "7S管理框架”为企业的软化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3.  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
这是企业文化理论诞生的标志性著作。两位作者认识到,每个企业都有一种文化,区别只在于: 有些企业的文化支离破碎,职工分成不同的派别,各有各的目的动机,可称之为“弱文化”;有些企业的文化很有内聚力,每个职工都知道企业的目标,并且为这些目标而努力工作,可以称之为“强文化”。他们认为“杰出而成功的公司大都有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中最大的资源是人,“是人在推动企业的发展”。而管理人的最好办法,并不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监视,而是运用文化的微妙影响。文化能“把人团聚到一起,并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意义和目的”。强文化是一套非正式的规章体系,它为职工提供了行为的框架、标准和价值体系,从而明确地告诉人们一言一行应该如何自律,还使人对工作感到舒畅而更努力工作。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很清楚地理解企业文化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否则管理工作就会失败。他们认为企业文化的要素有五项: 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仪式、文化网络等。《企业文化》对如何了解企业文化及调查企业文化等提出了许多意见,对企业文化的类型、分析方法、管理者与职工的关系都作了精辟的论述。
4. 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的《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
经验》  作者通过对美国60多家公司的研究发现,卓越的企业“有一套独特的文化品质,是这种品质使他们脱颖而出”。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革新性文化八种品质说: ①贵在行动,行动迅速、决策果断;②紧跟顾客或客户,以优秀的产品和优秀服务维持优势;③鼓励革新,容忍失败,全力支持敢闯敢做的改革者;④以人促产,珍视人力资源,通过人潜能的发挥来提高生产率;⑤深入现场,以价值观为轴心,把公司每部分的各种力量凝聚到企业目标上来;⑥不离本行,展开多角化经营,增强应变能力;⑦精兵简政,组织结构简单,减少层次;⑧紧中有松,松中有紧,善于处理矛盾,注重管理艺术。总之,在出色企业里“软也就是硬”,如文化传统本来是最软的东西,但是在优秀公司里却是最硬的。
企业文化理论把对人与对物的管理以及被西方历史传统分割开来的人的物质生活和人的精神生活,努力统一于企业管理之中。与之前三个阶段的管理理论相比,更加注重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等“软”因素。这种理论既控制了人们对问题作出反应的方式,又取得了他们之间的协调,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的竞争性、创新性、动态性、快速增长趋势大大加快,引发着企业管理的深刻变革,呼唤着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新的管理观念、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知识管理的兴起带来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革命,企业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的交叉研究,大大拓展了企业文化的研究领域,使企业文化理论更加成熟丰满。这一时期与企业文化关系比较密切的代表理论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
5. 学习型组织理论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群学者和一些企业家合作研究后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理论。他们研究成果的结晶,体现在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圣吉认为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关键是会聚五项修炼或技能: ①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要终身学习,超越自身;②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培育一种开放学习效果的、兼顾质疑与表达的交谈能力;③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领导者要有将个人目标转化为能够鼓舞整个组织的共同目标的观念并实际行动的能力;④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 ,学会进行“深度会谈” (dialogue) ,进入真正一起思考的能力;⑤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 ,运用系统论的完备知识体系和实用工具养成对系统整体深入地加以思考的习惯。
在《第五项修炼》之后,很多学者相继对学习型组织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但是学者们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一个共同观点就是企业文化是组织学习成败的关键,企业管理者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努力营造出一种学习型的企业文化氛围。
6. 知识管理理论
对企业而言,其知识构成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存在形式: ①物化在机器设备上的知识;②体现在书本、资料、说明书、报告中的编码后的知识;③存在于个人头脑里的意会知识;④固化在组织制度、管理形式、企业文化中的知识。知识管理是对一个企业集体的知识或技能的捕获,然后将这些知识与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企业实现最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过程。
知识管理要对企业的知识资源进行全面和充分的开发以及有效的利用,这是知识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一个主要方面。知识管理将通过创造和建立一个有利于知识资源能动地发挥作用的环境,使知识不断地得以交流和共享,新的知识不断地产生,企业的知识资源不断地得到积累和扩张,企业的知识资源不断地得到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所有这些都将大大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因此,知识管理是整个企业管理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强调知识管理的企业中,企业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①管理目标不受传统的资源概念的约束,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目标的可延伸性;②强调信息、知识、人才、企业理念、企业内驱力、企业环境等软件要素的主导作用;③管理系统和组织系统明显打破了传统的企业边界和等级制结构,系统界限趋于模糊,组织结构趋于网络化;④柔性管理、模糊控制,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将成为新时期企业文化的实质内容。知识管理理论的兴起,为企业文化理论注入了新的血液,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
1.4 企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企业文化”兴起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迅速得到中国管理学界和企业界的认同和响应。在改革开放后,顺应国际企业文化兴起的时势,吸收国外一些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根据中国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与建设实践工作,形成了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潮流。
1.4.1 中国企业文化理论的引进与发展
在我国,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 中国企业文化理论的引进(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中国大地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号角。1983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从此,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私营企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企业文化理论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入我国的。
国内学术界最早介绍企业文化的是《世界经济》杂志1982年第10期发表的杨斌关于《Z理论》和《日本的管理艺术》两部企业文化著作的评述文章,但是其中并没有出现“企业文化”的字样。“企业文化”一词,从1984年陆续见诸于我国报纸杂志,其中多数文章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进行极其简单的介绍。1986年,中国理论界翻译了一批国外学者的企业文化的经典论著,如《Z理论--美国企业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成功之路--美国最佳管理企业的经验》《日本的成功与美国的复兴》等,明确了企业文化的概念。
到1987年,企业文化热潮已经成为出现在中华大地上的若干热潮之一。1987年9月,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以及一些企业共同发起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企业文化研讨会。1988年9月和11月,又分别在成都和杭州召开了两次全国企业文化研讨会。1988年末,由一批长期从事经济和文化建设工作的老同志和企业家、专家学者发起成立了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薄一波为名誉理事长,韩天石担任首任理事长。研究会编辑出版《企业文化》杂志,陆续组织出版了《中国企业文化大辞典》和几十部有关企业文化的著作。
据不完全统计,1988-1991年3年时间,国内报纸杂志上刊载的有关企业文化的文章达250余篇;翻译和编著的有关企业文化著作达20余种;省市以上单位举办的有关企业文化的研讨会15个;举办企业文化为主题的讲习班和讲座40余期。而且,中央和有些省市的政府部门相继设置了企业文化理论和应用研究的课题。有些课题,已经形成初步成果,被决策机关所采纳。
2. 中国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期)
20世纪90年代初期,“企业文化”一词开始出现在中央领导人的谈话和中央文件中。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把中国市场经济从本质上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同年,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出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在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节中明确提出: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树立敬业爱厂、遵法守信、开拓创新的精神。" 1997年,党的十五大重新明确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概念,使之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一起,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再次注入了强大动力,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也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内研究机构、大学以及一大批专家、学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逐步深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探讨风气越来越浓,形成了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如王进主编的《中国社会主义企业文化概论》 (1991) ,张德、刘冀生著的《中国企业文化--现在与未来》 (1991) ,范国兰著的《走出困境的选择--论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 (1999) ,魏民洲主编的《中国企业文化小辞库》 (1999) ,等等。
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1994年成立,先后举办了中国企业文化节、中国企业文化调研、企业文化高层研讨会等活动,2002年创办《中国企业文化》杂志。
随着国外资本的大量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大量落户中国,由它们带来的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理论与中国本土企业文化理论相融合,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
3. 中国企业文化理论的日趋成熟(21世纪初至今)
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在继承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所有这些都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企业文化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这一时期,国内相关的企业文化著作、刊物和文章日渐丰富。企业文化学的课程体系日益成熟与完善,企业文化教材不断推陈出新。2005年北京交通大学首开全日制企业文化硕士班,开高校之先河。不少院校工商管理和财经类专业中陆续开设了企业文化课程。与此同时,顺应企业的需要,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等学术及社会团体,在高校学者和企业专家的配合下,总结优秀企业文化制胜的经验,建立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出版了各种企业文化的案例集,如刘光明著的《中外企业文化案例》 (2001) ,李笑天主编的《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案例丛书》 (2002) ,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推出的《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案例》 (2005) ,罗长海等编著的《企业文化建设个案评析》 (2006) ,等等。另外,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促进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研究更加深入,例如中国儒家学说、法家学说、道家学说、兵家学说等,都在企业文化理论中有相当的体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理论呼之欲出。
1.4.2 中国企业文化实践上的成功探索
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中国之后,在引起理论界关注的同时也迅速引起了企业界的高度重视与推崇。1984年,海尔公司的张瑞敏在企业亏损147万元的情况下,首先提出文化先行、企业理念先行,为中国企业界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注入了强心针。1985年,广东梅山实业总公司在《职工教育(规划)》中明确提出企业文化建设,1986年,又制定了《企业文化发展战略》. 1988年7月15日,公司经理陈煊给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写了封信,邀请他参加广州市委组织召开的“企业文化现场研讨会”。于光远于7月30日回了一封信。他们的通信在1988年8月10日的《经济日报》发表,对各地开展企业文化工作产生了积极影响。1988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大力培育富有特色的企业精神”。这个通知,在企业文化热的社会背景下,使得“把塑造企业精神作为企业文化抓手”的观念,变成了中国所有企业的共识。许多企业把培育企业精神列入议事日程。如当时山东邹县发电厂提出“拼搏”精神,常州自行车总厂提出“敢于攀登、质量求新、工艺创新、服务文化”的“金狮”精神,白云山制药厂提出的“爱厂、兴利、求实、进取”精神等等。但是,总体而言,这个时候的中国企业文化实践,还是初步的、不成熟的、不完善的和不成体系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企业形象建设为重点,涌现出了一批形成了先进企业文化模式的企业,如海尔、联想、首钢、小天鹅、西安杨森、长安汽车、华为、白云山制药、同仁堂、全聚德等等。其中海尔的创新文化、国际化联想的核心价值观、华为的“基本法”等成为企业文化实践探索的优秀代表。这些企业的优秀文化以及它们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传向社会,对其他企业也产生了积极的示范作用,同时也为研究者提供了较好的研究示范,“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实践甚至被收入哈佛研究院的案例库。但是,在这个时期,也有一些企业仍然将企业文化定位在企业的文化活动和企业的一些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尚未全完清晰、全面和科学,出现了一些盲目克隆、形式主义的现象。
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时代,也是“文化制胜”的时代。企业文化实践成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自觉行为,企业对相关培训的要求及学习优秀企业经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2004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在大庆召开了首次“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研讨交流会”,这次会议紧密结合中央企业的实际,总结交流了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经验,现场参观学习了中石油在大庆的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做法,研究探讨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关问题。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开始逐渐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让企业文化建设落地的呼声越来越高。在2005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国有企业加大企业文化的建设力度。同年,在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发布的第三批新职业中,企业文化师被正式确认为国家认可的从业资格,由此国内关于企业文化师的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地快速发展起来,不仅使企业文化的实践探索更加深入,也推动了企业文化理论研究向着更加实用的方向发展。
索尼的企业文化特色 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说: “我们真正的资本乃是我们的知识、独创性和热情,我以为这些品质至今仍是办大事业的前提。”这就是索尼文化的基本体现,可以从盛田昭夫写的《日本造》一书中看出来。索尼的企业文化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重视科学技术
索尼的创建人深知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该公司创立宣言确定,“公司的宗旨是迅速地将战时各种非常进步的技术应用到国民生活中去”, “及时地把各大学和研究所等最有应用价值的优秀研究成果变成产品和商品”。此外,他们还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如引进美国技术,在日本率先生产出半导体收音机和磁带录音机,花了2.5万美元(当时是一笔巨款)购买了美国半导体晶体管的专利权。索尼公司每年用于科学技术开发的资金,要占到销售总额的6%~12%。每月召开一次研究与发展汇报会议,由高级管理人员和部门经理参加。每次会议都听取五六个关于重要领域中最新研究成果的报告,然后深入讨论这些成果的商业化、市场化前景,无前途的研究项目下马,有前途的继续投入。
2. 人尽其才
索尼公司为了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他们推行一种独特的用人制度,即允许并鼓励科技人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毛遂自荐”去申请各种研究课题和开发项目,允许他们在公司各部门、各科研组之间自由流动,各部门领导不得加以阻拦。索尼公司认为,一个人老在一个地方,会因为成功、过于自信而失去创造力,而那些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在各科研组跳来跳去的人,最具创造精神,能激发竞争,增强科技队伍的活力,很多新产品都是他们开发出来的。例如,笔记本式电脑就是34岁的工程师平山“毛遂自荐”到英国考察后开发成功的。这种灵活的用人机制,使许多年轻科技人才脱颖而出,成为课题负责人,或担任了公司重要职务。
3. 不断创新
创新是索尼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成功的要诀。公司创建人曾说: “索尼成功的关键是在科学技术、管理、销售等方面不盲从他人,永远不是在别人后面。" “我们的一贯做法是独出心裁,发前人之未发。”索尼公司领导给科技人员确立的一般目标,是“不模仿”,必须研制出具有索尼特色的商品。被人称为“传奇式天才技术员”,拥有700多项专利的木原信敏回忆说: “我进公司后,井深先生(索尼公司创始人之一)以一周一次左右的频率不断地给我布置作业。虽然他只是说: ‘不做做这样的东西吗?’我便花一两天时间把它做出来,结果做出了自己都难以置信的为数众多的东西。井深先生特别讨厌模仿别人,因此,如果我的样品和欧美已有的商品有相似的地方,他马上就会指出来。井深先生还有盛田先生,即使对我的作品的优点加以肯定,一定还会说‘不能再做得小些吗?应该还能做得小些……’给我提出新的课题。小型化、轻型化之后,接下来是降低成本的命令。无论如何不说‘行了’,从来没有这样简单地肯定过。‘绝对不模仿、不妥协、不放弃’,我想这就是井深先生也可说是技术人员的精神。但要始终贯彻它却需要付出很多努力。索尼自创业50年来,都始终如一地保持这种精神。”现在索尼每年推出约1?000种新产品,平均每个工作日4种。在管理方面,索尼也一改以往从名牌大学招聘大学生的传统做法,而采用对毕业生来源“不准问、不准说、不准写”的招聘方式,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评价应聘者,广招天下英才,增强企业活力。
4. 互敬互爱,互相尊重
索尼公司从总裁、总经理到每一位员工,都一视同仁,互相敬爱,互相尊重。上班时间,大家都穿一样的夹克衫,在不分等级的餐厅里一起就餐,像一个融洽的大家庭。索尼公司的高级主管、各厂厂长都没有单独的办公室,而是与员工在一起,以便尽快地认识、熟悉他们。索尼公司总是尽可能“鼓励所有的经理深入了解每一个人”。索尼公司每天上班前开会时,工头对每一个成员都留心观察。如果有人不高兴,就记在心里,然后私下里了解此人是生病还是有什么不愉快的事,以帮助员工除忧解困。
讨论题:
1. 企业文化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
2. 索尼的企业文化有哪些可取之处?
本章小结
1.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大文化环境影响下,经过企业领导者的长期倡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认可、实践与创新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整体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经营哲学、企业制度、行为准则、管理风格以及历史传统的综合。
2. 企业文化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企业管理的软化趋势,即管理实践由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转变。这种转变源自于日本经济奇迹的启示以及美国经验的总结。而公司经营的国际化、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的一体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兴起更加使得企业管理实践进入“文化制胜”阶段。
3. 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管理从林阶段。主要以理性管理为主,认为只有数字资料和数学模型才是可信的,只有正式组织和严格的规章制度才是符合效率原则的,但是人们发现很多管理问题仅仅依靠数据分析和严格的外部监督是无法做到的,使得人们开始重视“软要素”的管理,由此产生了企业文化理论。而知识管理的兴起,更是将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4. 企业文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引进、传播与评价”为主,大量介绍西方企业文化的研究成果;第二阶段以“比较、特色研究”为主,形成一大批中国自己的研究成果;第三阶段以“理论推广、特色案例研究”为主,企业文化学习、培训、案例成果大量出现。与这三个阶段相伴随的是企业文化实践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复习思考题
1. 阐述企业文化的内涵。
2. 为什么说日本经济和企业管理的成功为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奠定了重要的实践依据?
3. 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4. 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在中国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中国营养治疗网|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重庆管理培训|哈尔滨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台湾管理培训|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经理人的网上家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5-2 08:46 , Processed in 0.02862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