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23|回复: 3

地区人员综合素质偏低,企业如何用人、育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7 08:2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缺点:1、大多数人的素质不高,很多人进厂工作,连字都不会写;想走正规划,但很多人不理解,说自己是来赚钱的,不是来受气的;动不动就与人动武。2、团队意识不强,以个人为中心较为严重,受不了一点委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17 09: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文章 为网站转帖的:

提问人的提问:由于我们属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劳动环境和条件较差,因此本企业员工95%以上属农民工,文化程度和素质相当低,如何来激励和提高员工的素质?



我的回答如下: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问题本身做分析和评判,然后再做出回答。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提问人承认:该企业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劳动环境和条件较差。由此我们可以做一些分析:劳动强度较大,可能是行业性质决定的,能理解;工作时间较长,可能是生产任务重,而迫于人工成本压力等原因不能增加人手,也可以理解;但劳动环境和条件差,除了企业不愿改善、不重视改善、舍不得花钱改善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吗?没有!透过这一点,反应出资方对员工的真实态度,是资方管理心态的完全表现,而不论资方是如何自我辨白。那么员工们呢?他们的内心对这些现状会满意吗?肯定是不会的,基于这样的现状,他们的工作目的就只有争取付出最少的劳动,获得最多的工资了。他们如果有其他工作机会,且收入比现在相差不多,而工作条件好的话,他们会立即跳槽。这已经从前几年出现在某些地区的“民工荒”现象中得到了验证。在这样的管理心态下,资方提出的所谓激励员工,就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了。

其次,提问人认为:本企业员工95%以上属农民工,文化程度和素质相当低。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也是有不同意见的。基于管理咨询工作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员工素质低”这样的表述不确切,问题的实质是:员工还没有完成从农民到工人的转换而已。总体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员工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评价体系没有实现由适应农业化生产方式要求到适应工业化生产方式要求的转变,从而其行为方式不适合工业化社会的评价体系。简单说来,就是员工还没有完全实现由“农民”到“工人”的思想与行为转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1)无转变的意识:我国长期处于的农业化社会,已经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与价值评价体系。而我国长期的城乡分隔的二元社会和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使得此种体系在广大农村还是适应的。广大农民如果不进城务工的话,是没有必要完成这一转变的。而进城务工的农民,又常常意识不到应当进行这样的转变。(这里想多说几句。其实,应当转变,而事实上没有完成这一转变的人,不仅仅只有农民工,很多所谓的城里人、文明人、上层社会的人也都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备受关注的所谓“中国人出国旅游素质、形象”问题,就很能说明问题。改天专门说说这个事情。)

   2)相对强势的群体文化形成阻碍转变:进城务工人员通常会以家乡地域为纽带形成群体。该群体中的会自然形成相一种群体文化。该群体文化虽然在这个都市的范围内是弱势的,但对于人际关系比较集中在老乡、工友这个范围的农民工来说,是强势的。这类群体文化最大的特征是:其核心观念与其家乡的社会文化保持高度一致。也就是说,置身其中的农民工,虽身处异地的某个城市,但其所处的环境中,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等都还受到他们家乡的一切一切的影响。这就在客观上阻碍了群体的成员进行转变。

   3)弱势的企业文化无法推动转变:大量雇用进城务工人员的企业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无论企业的资本构成如何,在此类企业中大多存在着企业文化的二元属性,即对经营、管理、技术员工的管理理念与对生产员工的管理理念是不同的。在这一点上,外资企业要比民营企业表现的更为明显。对待前者,企业更注重为员工的发展提供空间,以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待后者,企业着眼的重点往往局限于人员的使用和物质待遇的提供,以满足其生存的需要。虽然,这样的做法是适应企业现状的,但同时使得企业文化在生产一线员工这里变得弱势,使得员工更多的受到强势的群体文化的影响,直接导致其行为不符合企业的要求。当然,更有甚者,企业文化整体就是弱势的。

   第二,企业绩效评价制度中,没有相关规定,使得对员工表现的评价仅局限于工作业绩。同时这也是企业文化弱势的形成原因。既然企业不考评,则员工就无压力与动力,更谈不上提高与转变。

   第三,劳资双方缺乏对价值评价体系的沟通,更缺乏互信。由于价值评价体系差距较大,使得双方互相间难以理解对方的思维与行为,直接导致员工不理解企业规定的目的,总猜疑是在变相刁难;而企业在尝试过多种方式的管理措施后,面对不如人意的结局,总是感叹员工素质太低,甚至怀疑员工的道德水准。例如,让很多企业头痛的迟到问题,就很能说明问题。企业管理者们可曾想过这样的方面:在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中,7:59和8:01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所以,农民不习惯也没必要把时间卡的那么紧。但在工业生产活动中,如果8:00上班,那么,7:59到达工作岗位,是正点,8:01到,是迟到,要处罚。员工明白其中的缘由吗?双方有效沟通过吗?

    综上所述,如果企业真想改变现状,获得员工素质的提升,建议采取如下步骤。

    第一,首要问题是应改变管理心态,在这点上外力,如培训等能帮点忙,但是,主要的还是管理者自己的功课。

    第二,优化管理思路,整合管理措施,尽快实施“621管理提升工程”。所谓的“621管理提升工程”即“六步二合一转变”。“六步”是指建立互信、提供支持、创造环境、形成氛围、塑造行为、养成习惯;“二合”是指与5S活动相融和,与绩效评价体系相结合;“一转变”是指转变员工行为。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11-21 16: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感悟,遇到过类似问题,我把解决方案定位到了第一加强培训,效果一般。对员工的培训容易,对管理层的培训难上加难啊。第二加强沟通,但对一般企业来说,宣传、沟通这类的人员、部门不能假造价值不受重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6-15 18: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12-23 21:20 , Processed in 0.02569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