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0|回复: 0

2010-2011:成长企业态势实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14 1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晓丹:很高兴利用英才的平台在这里和大家认识,当时考虑到这个论坛的主题,主要是结合国内资本市场的火爆,事实上是从我们专业的角度,一级市场,发现市场的火爆,去年八月份到现在截止到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IPO直接融资额两千多个亿,直接融资四千多个亿,上半年,创了我们从业这么多年,有资本市场以来的最高记录。中小板市场平均发行的市盈率还在40-50倍之间,维持着高溢价的水平,这样的繁荣直接带动了往前走,企业和私募资产对接也很火爆,我们今天在座有很多PE,PE市场的火爆,IPO的火爆,像何总他们这样上市以后,利用资本市场怎么快速成长,事实上企业在利用资本的作用下在高速成长,今天在这里有幸跟大家一起探讨,企业和资本市场对接的过程当中,无论是上市前和私募的对接,上市后面利用这些资金快速成长,都会有很多话题,很愿意和各位在座一起交流和探讨。
  主持人:刚才刘晓丹也说了我们的IPO市场十分火爆,我们想听一下上市公司上市前的感受。
  刘晓丹:中小板的第一高价股。
  东方园林(198.55,0.74,0.37%)董事长(何巧女):东方园林大概的情况,去年11月27日上市,到现在差不多8个多月的时间,我们融资了8个多亿的资金,今年二季度的报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接近160%左右的增长,预披露三季度今年比去年增长200%,我估计今年全年可能还会比三季度增长还会大一些,也就是说东方园林上市的第一年,是增长得特别好。但是还有一个我们年初的时候,上市以后我们公布了五年十倍的增长目标,看今年是对五年十倍来说很重要的一年,因为我们今年是一个布局的,全面布局的这样一个年份,如果今年布局好,对我们未来几年的增长都会特别有好处。我自己这么想,东方园林在上市后的这样持续成长的话题,是我希望能更多听到大家的一些经验也好,或者建议也好,因为我们是有这样一个理想和目标,我自己也思考了这方面很多的办法,或者是也有很多困惑的地方,我想大概应该是这样。
  主持人:您困惑的地方是什么呢?
  何巧女:我觉得,当然我们困惑的第一个问题,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前一段时间,我觉得是在这种,企业这种发展是在,或者我们说叫在玻璃房里头,或者是万众瞩目的这种状态下,或者是在这种这样的状态下去做一些成长,比如说我们要接受大家的质疑,同时要做到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它可能很小的问题都给你挑出来,然后扩大化,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因为你一下子变成资本市场这样子的,变成一个,尤其是东方园林前半年股价的原因,变成比较明星的公司,所以在管理上和过去肯定有巨大的不一样,这是我们在上市前,怎么样的心理准备都没有准备到的一些地方,一个方面。
  另外一个方面,上市以后带来的,给快速增长带来的好处特别显而易见,比如说第一个好处肯定是资金的好处,除此以外客户对我们的信任感一下就增加了,原来就叫你民营企业,你到城市去的时候他说为什么我要找民营企业来做,不找国营企业来做,现在都有上市公司了,为什么找别人做不找上市公司做,信任度,对客户的信任度是特别大的改变。
  还有我们对人才的汇聚能力加强了很多,上市以后可以搞期权,股票,很多的激励方案是很明显的,对人才的信任程度,大家觉得是一个平台,对很多人来说他愿意在这样的平台下去工作,这个我觉得上市以后的一个特别明显的方面。我觉得基本上一下也总结不清楚,反正大家慢慢交流,我是有这么一些感受。
  主持人:何董说了上市之后就像坐在玻璃房里一样,顾董事长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呢?
  顾庆伟:我们在创业板,去年第一批28家上市的,应该说创业板的开启为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今天中午我们几个人还在讨论,就是对中国这个资本市场,中小企业发展应该是一个非常大的革命,打开了一个融资平台,带来了民间资本,PE的投资,有很多资金就会聚集到这里来,现在有一百多家在创业板的企业,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具体对我们本身企业的发展来说,刚刚我觉得何总该总结的都总结完了,资金,人才,实力,客户认可度各方面都是很有好处的。玻璃房其实不要紧,企业本身怎么去发展,只要你规范了,不怕玻璃房,其实我们第一批2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我们成立了C28俱乐部,我们每个季度会论一次道,谈谈企业的发展,未来的发展,包括今天主题我看是企业的并购,运作,怎么用好目前的资金,特别是我们在创业板上市,我们操控资金都比较多,我们怎么把操控资金用好,我们和专业组做了很深入的探讨。
  总体的感觉,资本市场对企业的情感,或者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这个平台,因为有这样的平台,你企业的发展可能会至少说我解决了融资问题,我解决了长期发展的问题,而且不能,我认为不能眼看着你第一次募集了多少钱,更重要是你进入了这样一个机制,以后再有项目可以进行再融资,进行IPO,我也可以增发,我也可以在资本市场把企业当成产品在运作,这一点意义比你拿到多少钱的意义更大,还是很明显的感觉。压力当然是,不管你上不上市,做企业的,经营一个企业都会有压力,就是你怎么去消化自己的压力。
  主持人:顾总,我们投资者还是关注您操募的那些资金怎么用?
  顾庆伟:可能我们说比中小板好一点,我们2.7个亿,现在有1个亿基本用于开发,因为我们公司做轨道交通,供电这一块,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城际轨道交通,这个行业本身这几年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在供电,信号好多产品是国外企业在做,也给我们在市场上提供了平台,我们操控自己有一个亿还是投入开发,建立开发和营销资金。另外一个多亿还没有想明白,不是说没有用,因为募集资金还在用,还没有用到这一块,所以我们跟很多企业的董事长谈,就是企业上市以后,募集资金,你不能为了用募集资金而用募集资金去用,关键是募集资金能够给你带来什么效益,最终投入产能能不能给你带来好处,这个意义会更大。
  主持人:中泽嘉盟的董事长吴鹰,我们想听一下从做实业到投资,吴董是怎么选择这个方向的?
  吴鹰:没法太多选择,没法像马云他们做这种千年老店,百年老店,所以企业做到一定程度,积累一些经验和资源,想想后边怎么做,觉得做投资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把以前的经验和积累的一些资源,能够去帮助新的企业做成功,特别是把一些教训可以跟别人分享,自己也多一些时间可以把事情弄得好一点,和朋友有一些休闲的时间,多交流一些有意思的事,而且让更年轻的人做那时候,虽然我也不算太老。我觉得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怎么样,就是觉得自己还是挺享受投资这件事的。
  主持人:您现在关注哪些行业?什么样的公司能入您的法眼呢?
  吴鹰:我们是私募股权基金,也没有限制哪一个行业,我自己个人来讲设了一个目标挺大的,希望自己这辈子能够直接参与或者是通过投资,做成5个10亿美元人以上的公司,已经做了两个了,这个行业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TMT还是自己最熟的行业做得比较多,还是在这个领域来做,而且能够把以前的资源更好的整合,包括政府关系等等整合起来,中国有些事非常复杂,比如现在的三网融合水其实是挺深的,非常复杂的一件事,里面充满了机会,但是也有很多的陷井,所以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
  主持人:所以您选择自己更熟悉的行业?
  吴鹰:像养猪这些咱们不懂,也能赚钱,所以没有介入。
  主持人:您现在关注的是哪些行业?什么样的公司呢。
  唐越:其实我个人觉得对于私募的市场并不是非常乐观的,未来几年私募市场的回报可能不会重复像前几年那么好的时候更多的回报,最大原因我觉得一方面我们宏观经济的增长面对很多挑战。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的流动性,现在资本流动性还是太多,太少的项目,所以我觉得在私募市场,前景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么乐观,而反过来我觉得在公众市场上,我认为可能现在机会更多一些,当然这个公共市场更多指的是海外比较成熟的公共市场。我个人认为中国A股,特别像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我个人认为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本对我们创业企业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以如此低的零成本融资,再也不会有这样机会了,这是在非常特定的环境下,极端扩张的货币政策下的一个产物。所以中小企业一定要最大程度利用它,就像鲤鱼跳龙门一样的,跳过去了就是龙,对于企业要最大程度去利用这个机会,但说句实话,我认为现在中国中小企业创业板的估值,在未来我认为是不可能持续的,他说我这个目标是做几个十亿美元的企业,哪个企业不是十亿美元,算什么,尤其巅峰的时候,一百亿美元,你问他一年交税交多少钱。现在创业板一年几十亿美元的公司,一年交多少钱。
  主持人:您看好什么行业?
  唐越:消费行业非常好,未来中国经济不可避免转型,消费行业肯定是有非常多的机会。医疗服务行业未来成长也是非常大的,当然新能源行业肯定是有机会的,所以说我个人对金融银行业不是很懂,我们也不能判断,机会肯定是多的,我个人不是很懂,不太能判断,医疗和消费是很大的机会。
  主持人:在座有消费行业的,我们先请依文集团的夏华董事长来说一下。
  夏华:在中国我们算衣食住行,消费者行业里边有代表性的衣这一块,我们是做品牌的,我觉得我在这个路上,因为和行业我们都是老朋友了,这条路上是比较曲折的,开始我不是很认同到认同这个过程花了很长一段时间,做品牌是需要厚度的累积,高度的拉伸然后才去放量的。恰恰中国服装(7.48,0.36,5.06%)领域最长就20年,之前谈不到时装品牌,我1994年原来学法律,教了五的刑法,做大学老师,后来辞职做服装这个行业。
  做上这个行业,我发现我很享受这个行业,我本身其实很喜欢,喜欢做品牌,喜欢的事人就会带着梦想去做,我对这个行业有点偏执的,中国服装市场里面的几家上市公司都是做宽度的,快速扩大市场,而中国服装市场的渠道太特殊了,和国内任何一个成熟的服装市场都不太相同,比如说福建的批发服装的品牌,大部分服装品牌是依赖于国内百货商场发展起来的,近三年百货商场,各种国外外资的百货进入中国,又会形成巨大的推动浪潮。我觉得中国服装品牌的成熟度其实是不高的,为什么这个过程这么漫长,普遍是终端优于管理,终端品牌快速发展,几百家店,几千家店,但是你真正到企业看看,它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链,这我觉得未来的发展会是很大的问题,所有的国际品牌走过的路,打基础的路是要走的。前面的十年练内功也好,打基础也好,你要形成完整的管理架构,完整的各个结构的人才,中国品牌没有好的设计团队肯定是做不好的。
  应该说在这一个点上,我觉得对消费者行业,现在资本对消费者行业很看好,但是我觉得看好什么很重要,就是看团队,还是看终端市场,还是仅仅简单去看数字和报表的表象,我觉得这个真的其实是很重要的,一定要看它的管理架构,看团队,这才是未来品牌发展的支撑。
  我这个过程,慢慢四年的改变,主要还是源于团队的改变,CFO,各种人对我的影响,企业内部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还不是外部的影响。这个外部的影响,我们真正迈出国际化这一步,把国外优秀的设计师请进来,开始让我一点点思考资本这条线,我们年底把第一轮的IPO做完,到现在我也还是认为我们自己企业的架构是这样做品牌的战略思考,一定是要有拉高度,然后再做宽度,多品牌战略,和欧洲国际品牌的几条线是一样的,阿玛尼它是几条线,因为中国未来市场的细分化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去针对我们的顾客做整体的产品线设计和调整,所以我们其实是几条线在走,有放量的品牌,拔高的品牌,几年以后的成长期我的拔高的品牌又可以放量了,包括现在国外一些品牌进来,在中国市场未来的潜质比较大,也不是说我们只是傍一个名牌进来,是希望它将来在中国市场有特别好的表现。
  我还是觉得在整个资本和消费品的思考上,各干好各的事,像很多投资人,吴鹰去做投资,很敏锐的选择。像我们这样的就是适合做实业,做牌子,如果实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都去做投资了,谁做实业呢,这也是很大的问题,我还是希望我和我们的团队踏踏实实做下去,我特别坚信未来再有十年八年的时间,中国消费品市场,衣食住行这里面会有一些有高度有水准的牌子诞生的,取决于我们的决心和行动力,这一点上我是比较坚持的。
  主持人:我们请做资本的来评价一下夏总的公司到底吸不吸引人,我们请清科集团倪正东来评价一下。
  倪正东:我们做投资对衣食住行非常非常有兴趣,从数字来看也是这样,最近这两年,特别是进您上半年,特别是在PE这一块,投资在消费里面的钱比清洁技术行业要多得多,我们特别特别关注,像我们自己,我们今年上半年投了十家公司,中间有五六家都是和消费相关的,我们电子商务的,卖内衣的,卖红酒的,卖包的,中国面临很大的转变,从以前的外向型的经济向内需型,消费经济的转变,所以在这个领域,给我们的生活品质各方面也得到了提高,穿也是很大一部分,这方面我们是非常愿意去做这个,我们之前也投过商场,最近也在和美国很大的在副方面的投资集团在做投资,我们在上海看一家很大的公司,这里面我们非常有兴趣,消费,其实我们这些做VC,做PE的,基本就这几个领域,一个是天然气,一个是消费,第三个是医疗,第四个清洁能源,这几个领域基本上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我们关注的行业,而且也是成长很快的行业,你看这些行业为什么投资,也是增长很快。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当时投一个做内衣的公司,一个月才十万块钱的收入,现在是五六千万的收入,这里面非常有价值,现在大家对品牌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从投资角度我们关注真是挺大的,希望有机会能和夏总多多请教交流。
  主持人:一会儿你们可以私下里再沟通。还有一类企业,我们在座的投资机构有没有兴趣,就是它可能并不是一个,面对的并不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是很细分领域里面的一类公司,但是它在细分领域里面又居于这个行业的领先位置,这一类企业你们有没有兴趣,先请陶总介绍一下。
  陶海弟:我先介绍一下,我来自国际商贸城义乌,我们从事拉链行业15年了,当时就是喜欢搞大,大就好。现在看来这个目标要改变一下了,打造百年伟海,现在要品牌。听了刚才东方园林一上市以后,信任度,品牌美誉度都来了,所以今天也非常高兴来参加这个会议。
  我准备用三代人做拉链,不是讲我这一辈子,我儿子也在接班了,孙子也在考虑了,就是从小灌输做拉链就行了,夏总的服装里面也必须用我们的拉链相配,任何一个产品小,做到极致,像日本的个铁通卖一万多块钱一个,一根针4块钱一个,中国的几毛钱买了就是没用,我们的拉链今后也是这样的,宇航服拉链,一件衣服几百万人民币,这些都要研发新产品,这一块我们进入资本市场,用几个亿来研发,走的百年基业,和茅台酒一样,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吴鹰:你刚才说的特别有意思,做拉链,浙江的企业,你刚才特别提到日本的拉链质量特别好,一个拉链一块多美金,你们几分钱,一毛钱,差好几倍,你现在做了十几年了?
  陶海弟:15年了。
  吴鹰:你怎么提高你的品牌?从几分几毛钱,卖到几块钱?
  陶海弟:现在我们投资研发这一块,工艺这一块,有些拉链我们现在做得非常好,和日本几乎接近了,就是它的品牌,LV的包我们就是进不去,我经常去看这个拉链,拉起来比较重,主要是品牌的辅价值比较高,我们现在是研发这一块。市场占有率这一块,现在很多工厂都在往下走,服装这一块在中国绝对是一个生产大国,我们在拉链这个领域,我们订单都排到10月,11月份了,特别忙。
  吴鹰:有没有考虑买一个日本的品牌,1毛的东西能卖1.5元。
  陶海弟:也想啊,希望你们能来做媒人,感谢,如果帮我嫁接到的话,几年里面就把品牌做出来了。
  夏华:我们产品的分级,一线的一定用(RR)的,一条拉锁200多块,但是我一定要用,一定是这样,和品牌之间的联合也很重要,我们什么层级的用什么拉锁,品牌公司是有严格规定的。拿义乌这样的单品企业,其实它真的东西已经到了一定程度,你一定要和品牌联合,如果LV用你的拉锁,你的拉锁就户成为特别高级的,你一定要打开国内的高级品牌,横向联合要起来,它用什么代表了一种标准。
  陶海弟:谈得很好,我们谈了两年,就谈不进去,可能还不够丰满。
  嘉宾:有些东西不是你,有些品牌可能不是你做的是否跟它一样好,它做了几十年了,你做得比它还好,卖得比它还低,不把它买过来是不行的。
  刘晓丹:这样的事情非常多。
  夏华:有品牌的公司非常在意你的产品和品质。
  主持人:您刚才说让儿子和孙子都做拉链,你认为他们同意吗?
  陶海弟:我儿子已经在我这里上班两年了,非常优秀,我是60后的。
  主持人:您和您的儿子有沟通吗,将来让他做这一行一直做下去?
  陶海弟:他愿意,很愿意。
  主持人:如果有一天如果遇到接班人的问题,应该找一下我们的科锐人力高勇总裁。
  高勇:我们主要做人力资源,我们对大家都很熟,回头来讲做人力资源外包,国外看欧美市场,包括亚太,欧美,澳大利亚,100多家人力资源以服务为主的上市公司,超过十亿美金以上市值几十家,有的甚至在澳大利亚,荷兰这种只有两三千万人口的国家。我感觉现在大家不太缺钱了,做PE,VC也不好做了,一上市就超过认购了,钱的问题好像不像以前那么难了,市场就在这,商业模式,随着大家越来越了解,也不会成为太多的问题,我们学习创新的意识还是有的。
  最终围绕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人,能在陶总的拉链后面讲到人的问题,如果企业都在喊对人的重视,从我第三方的角度来讲,还真没发现哪个行业把它当成一个策略,像对营销,品牌那么在乎人的问题,还是停留在表面上。从商业角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从一个企业能不能形成一个商业,完全在于买方对这个东西真正重视,我希望陶总慎重考虑二代三代的接班问题,人力有可能到您这就到达顶风了,这个东西能不能遗传,从我们第三方角度来讲应该考虑,要多方面去想。
  主持人:接下来我再介绍两位嘉宾,一位是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李艳华,还有新浪乐居的罗军总经理,您觉得市值管理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一种感受?
  罗军:市值管理并不是完全是受控于经营者,资本方在中间,关键还是本身你的业绩状况,你的经营状况,以及你所遇到的这个市场,如果你遇到一个很好的市场,不太糟糕的管理者都会很顺利。如果碰到有一些波折的市场,时好时坏,对你本身经营者考验管理就会非常大。
  主持人:当时为什么我们没有分拆在国内A股上市,而是去美国上市?
  罗军:美国上市更容易。
  刘晓丹:分拆很难实现。
  罗军:理论上你去争取资本市场应该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如果没有考虑时间的概念,一百年都做这件事的话,都不着急了,关键是最短的时间,最合适的时间去实现你的目标,这是考验一个管理团队的最大的方面。
  主持人:您刚才讲到时间,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原本是漫长的过程,我们想问一下,天圆公司的左安一董事长,不管是我们上市公司也好,和没有上市的公司也好,他们有这种做大的愿望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做企业的并购,您讲讲我们的企业现在中国人要买全世界,您讲怎么去买?
  左安一:我的企业是这样,如果从融资并购这一块,是以前的一个愿景,现在我这个企业是一个成长型的,更确切说是再生型的,因为本身我这个人就是一个再生的人,大家可能对我还不是特别了解,我从2002年-2007年这5年时间,已经死过一次了,怎么死过一次呢,就是说被哈尔滨那边的司法上蒙冤5年,判了无期徒刑,2007年9月份我才出来,以前的业务就中断了。我现在做的主要是在北京原来有两个房地产项目,当我蒙冤的阶段,有一个已经被别人开发了,损失无法挽回了。好在我的命运还可以,现在我还剩一个项目,从今天这个会议平台来说,还有一个结合的契机,也是一个挺好的机会,北二环中轴路还有一个项目,占地4万平米,原来规划的时候是规划10万平米综合性的写字楼,还有商业,为什么说这个时机挺好,对一些投资公司,基金,对于这样的一个项目可能会有兴趣,我这个项目上一周领导已经同意恢复,正在恢复程序之中。
  下一步由于我特殊的经历,所以在资金上还需要和资本市场结合,可能是像您说的业务是以前的愿景,现在就得重新起步,下面如果有机会,很希望跟在座的投资家和公司有机会合作。
  主持人:邓国顺董事长,像朗科这样的公司有没有想过上市吗?
  邓国顺:我们已经上市了,刚刚这位先生说得对,股价不是属于我们能控制住的,作为上市企业我们很难去控制股价,看资本市场的表现,很难自己去控制这个市场。
  主持人:您对公司上市以后的股价满意吗?
  邓国顺:目前来看还有一点成长空间。
  主持人:创办板的普遍问题是估值水平比较高,从我们最近创业板公司的业绩公告来看,似乎好像没有体现出太强的成长性,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邓国顺:这是比较复杂的原因,创业板盘子比较小,难免估值水平高一些,对它未来的发展预期高一些,这是我个人的看法,可能大家对这个不像一个巨型企业一样,感觉成长高一些,估值会高一些,整个中国的资本市场,整个PE值在全国比较高也是有关系的,它比香港和美国PE值都要高,咱们中国现在钱多。
  主持人:朗科做移动存储设备,这个领域您有没有想扩展更宽的领域呢,上市有了钱之后?
  邓国顺:有了钱之后,其实我们还是只能够,因为上市融的钱是有很严格的限制要求的,东方园林的董事长,他们也会知道有很严格的要求,募集的资金只能用于主业,不能用其他的东西,证监会,交易所等等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能乱用,特别对创业板,政府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比如说你募集的资金,甚至连银行理财都是不可以的,因为忆秦可能有一些银行理财的方式,现在不行,它是明确规定的。所以都是主业,往其他方面的发展我们还是在主业的纵深上做好。
  刘晓丹:并购成长是越来越多的创办板被迫或者主动的选择,否则应付不了这么高估值,更成长的压力。
  主持人:于东升副总经理,给我们讲讲理财的事,尤其是上市公司现在钱很多,怎么理财呢?
  于东升:我觉得理财实际上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座的各位理财都是非常有经验的,我们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买方,实际上是帮助普通投资者怎么样去挑选一些企业。在这里实际上我觉得成长确实是一个值得长期关注的话题,我们在这几年不管从这种行业的升级换代,包括经济结构的这种调整,包括这两年我们公司也特别关注的消费行业来说,消费行业的升级换代也是伴随着企业成长性的关键因素,消费总量,消费结构,消费形态的升级换代,我们公司最近对医疗行业非常关注,推出了行业里面第一支医药行业的基金,也是在成长性方面更多的取向。
  医药我们为什么会非常看好呢,也是觉得在未来十年至二十年里面,虽然人口红利的转变,会带来消费结构的一些改变,但是老龄化的趋势,医药行业一定是将来非常好的前景,这是我们的一些观点。从理财来说很通俗一句话,叫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很多上市公司,刚才主持人也讲到强制性并购,要保持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的成长性,高速的成长性可能是维持现有很高估值的唯一一个合理的因素。所以在座的各位,特别是一些成长性的企业,如果保持主业的快速的成长同时,能够去挖掘一些新兴产业来保证和公司整体的成长性,可能是需要考虑的一个话题。因为钱来了以后,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更多融来了钱以后,如果没有很好的项目,它一定会带来公司成长性的下降,会遭到投资者用脚投票,这是我们一些基本的想法,也希望和大家有更深入的交流。
  主持人:您对哪一类行业比较感兴趣?
  于东升:我们对消费,医药行业十分看好,对于国家提出来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所带来的一些机遇,我们非常关注,我们对于,当然撒网比较多,所谓的区域振兴所带来的一些热点我们也是比较关注的。好像感觉今年热点过多,都是昙花一现,哪些会带来持续性的资金的大幅投入呢,可能是我们的一个关注热点,比如新疆是我们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
  主持人:区域经济也是一个方面。
  于东升:也是一个热点。
  俏江南(张兰):其实上市不是目的,想做一个百年老店,一个国际品牌,所以把基础打得更扎实一些,这是我们的目标。因为现金流也非常好,所以上市以后,刚才说了双刃剑,上市后的压力,所以说还是慎重一些。
  于东升:你的品牌走的高端和低端的集合非常鲜明,蓝会所开了,我关注到你们在金融街(7.48,0.05,0.67%)又开了一个(贞),我感觉这个是高端人群和中低端人群的结合,你怎么考虑将来这种布局?
  张兰:品牌的差异化,我们的市场定位是成熟的商务人士,商务人士也分消费的人群,比如说刚刚进入公司的年轻人,刚毕业的,他也希望消费品牌,所以恰恰再一个就是咱们其实公开是国粹,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如果这个品牌成为世界级的,世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一定是这个国家的文化来培育的,就像奔驰、宝马,GE一定是美国孕育的,这种文化孕育的。中国真正能够出来世界级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这种品牌,一定是我们的国粹,我们的文化孕育的就是这种中餐品牌,但是大家都考虑中餐标准化,怎样能够达到像麦当劳,肯德基快速扩张的时候,你的标准化。第一我们的中餐不可能说,其实中餐是一门艺术,你让艺术家去做标准化,那就不是艺术家了,所以艺术家是有价值的,我们中餐是有价值的。全球有一个市场,我们新出的这个,能够征服全球人的胃的产品,我们已经研发成功,我们进入OEM后,已经标准流程全部做到位,包括我们在全球征集设计师,设计稿,基本上已经完善,这在新天地和金融街这几家点是我们的一个试点,了解市场对我们新品牌的认知,首先是食品安全,源自于中国的快餐,但是又区别于中国的快餐企业,我们的15个产品在全世界可能一夜之间会500家店,一千家店就会出来,这是俏江南高速成长的品牌。
  比如说在纽约我们就要开到路易维登开在哪我们就开在那,我们的总结去纽约谈判的时候,一定去俏江南。蓝会所在中国肯定不会太多去复制,在纽约,伦敦,巴黎,它是一个品牌影响力,这样去考虑的,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想问一下绍东亚博士,您觉得像俏江南这样的企业要走向世界,需要做什么样的努力呢?
  绍东亚:我觉得特别是张董领导的俏江南,对传统的川菜有一个颠覆性的印象,这个感觉,我第一次去俏江南至少十年前了,所以说看它这十年的发展,虽然说它现在还没有上市,但是在我们圈子里面也流传了很多,事实上它跟资本的一些嫁接,一些合作,实际上只是时间问题,从它的品牌在高端人群中间的印象,这种定位,以及它整个规模的扩展,我觉得从投资的角度,或者从资本市场的角度,不管是从机构的角度,还是未来公开市场的那些投资者的角度,我觉得还是欢迎这样有文化底蕴和有这种,比较有意思的这样的公司,来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成员。
  主持人:要有独特的概念。
  绍东亚:过去几年我做的传统企业比较多一些,主要定位也是想以技术或者商业模式的创新来改造或者再造,或者提升传统产业,这些年关注的新兴产业多一些。有些时候也感觉到做一点有一些中国文化底蕴的行业,我觉得好像从投资的角度,多了一些,除了去财富计算的那些之外的一些乐趣,有生活的一些乐趣,有文化的一些感觉,比如我们投了国内最大的兰花的种植和销售企业,投它之前我确实没有想到国内还有这样一种很有意思的业态,包括很有文化的一种产品,以及它特别独特的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讲很独特的商业模式。所以我就觉得投这样的项目感觉到可能比单独投制造业,当然不是说制造业不好,制造业还是中国最主要的中流砥柱。我们看长远一点,能代表未来,特别是张总说的有一点我印象深刻,有全球竞争力的,可能我们要从独特的有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产业去考虑,可能我们挖掘本地,本土的一些,可能是几千年前的一些东西,特别是当这些东西和国际化结合的时候,可能会产生我们意想不到的这样一种,不管是从企业的角度,创造价值的空间,同时从投资的角度实际上也看到了巨大的,甚至是一些蓝海的空间。
  主持人:您刚才说的不管它是不是成功企业,还是新兴的产业也好,需要有一个独特的概念,需要有吸引投资者的地方。
  绍东亚:这个概念不是我们炒股票的炒作的概念,是它能带来持续增长的价值,不管我们二级市场买股票还是做PE,所有价值的基础是企业创造的利润,是企业创造的价值,这是根基,这一点上我觉得特别是在国内这么复杂的这种政治经济的生态里面,尤其是做百年老店的企业家,不管是做拉链还是做餐饮,我觉得都是非常不容易。我经常跟我们团队说,在你面前一个企业家,他一旦进入你投资的视野,你都应该对他充满敬意,不管这个企业你投了没有,将来上市没有,在中国这样一个非常复杂和特殊的转轨环境里面,能够做到这样一个程度,我觉得就充分说明它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成为一个成功的资源整合和价值创造者,我们对冲基金或者PE也好,只是锦上添花,做企业我认为一直是最难的,我就做不了,我只能找适合做企业的人,找到以后跟着不放,想办法我们自己可能拥有一些这个企业在这个阶段还不太具备的资源,所以我们去锦上添花。雪中送炭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但是确实要靠机缘。
  主持人:刚才说到传统的行业,我们想听一下顺鑫农业(20.55,0.21,1.03%)安元之副总经理,我们在传统的行业里如何能做出新的概念,真正有价值的概念?
  安元芝:我们本身战略的发展目标就是几个方面,一个是产业规模上如何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形成规模化的发展。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本身是上市公司,我们的产业相对比较多,想解决一个产业专业化发展的问题,所以提出了产业集团化发展的目标。第三,也想通过进一步,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形成进一步打造多元的基本平台。因为我们每一个产业如果单纯从资本市场角度来讲,都有一个很好的提升空间,比如说白酒也好,肉食品加工也好,房地产建筑也好,都具备良好的基础,未来通过资本整合,通过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也好,借助资本市场来打造。
  顺鑫发展到目前来讲,作为国有的控股企业和上市公司,今天有咱们产业领域的专家,也有资本市场投资领域的,我们想在未来依托顺鑫的产业架构,如何结合资本市场,请产业投资企业的相关企业,或者我们资本投资相关发展,可以给我们出谋划策,产业合作,资本合作都可以做进一步探讨,希望大家多提相关的建议。
  主持人:我们今天还有两点上市公司的负责人,请同方的负责人陆致瑛来讲一下。
  陆致瑛:大家好,同方是从高校走出来的企业,13年前就上市了,我们的产业有两个,一个是信息,一个是能源与环境,这些年做了许多基础工作,国家大力号召节能减排等等这些比较时尚的词里面,都能找到同方的产业,我在这是负责品牌的,所以今天也很高兴很多企业家,很多总经理都谈到了品牌的问题。实际上同方这几年在品牌的建设上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所以大家也可以看到在资本市场同方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刚才我听到几个词觉得特别好,刚开始的时候何总说的上市以后好像在玻璃房子里面,其实我觉得如果有一天我们都敢坐到玻璃房子里的时候,中国的产业环境应该已经很好了。夏总也说我们上市不是目的,我们要扎扎实实做一个企业,把这个事做好,很高兴地做,我也觉得非常高兴。其实一个企业到最后长期关注的是什么,刚才于总也在讲,长期的关注,成长是一个被长期关注的问题,最后关注的其实都是一个品牌,比如说像可口可乐的老板就说,如果他的企业全部烧了,半年以后,其实在全世界各地你还是可以看到可口可乐的。
  我刚才特别想说一点,刚才主持人问哪个企业我忘了,你们是不是有独特的概念,其实我觉得一个企业要上市,你要去得到很好的提升,仅有独特的概念是不够的,你必须有独特的气质,而这种气质是需要慢慢培养,需要不断修炼,不断学习,不断积累而培养出来的。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很有钱了,已经走到全世界各地去买人家,但是真的买的就划得来吗,有时候用了很多钱,其实你未必就和人家对接得很好,因为咱们内功还不够,刚才有一个企业说到像找对象,谈恋爱似的,我们的个人修炼到了吗,这种品牌的积累其实对于我们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特别希望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可能准备上市的公司,你不仅仅要有独特的概念,更重要的是需要有独特的气质,这种气质培养出来的时候,可能我们在国际上就可以比较好的,我觉得是比较公平的去跟人家站在一起了。
  去年的时候,好像薄熙来讲话,我们现在有一百多万种商品出口,但是我们在世界品牌之林看不到中国一个品牌,希望我们能更好积累自己的功底和气质,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们再来听听天士力(35.00,0.12,0.34%)的气质在哪?
  李强:大家好,非常感谢英才杂志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交流平台。刚才听了各位嘉宾的发言,我的感想比较时,刚才陆总也说了,我本身是来学习的,天士力是现代中药的领先企业,我们的产业板块第一个板块就是生命安全板块。
  第二个方面就是茶产业技术的创新,在2006年国家进入医改的时候,进入新农村市场的时候,我自己率先带着天士力的队伍进入了新农村市场,这一年从两个亿翻到将近六个亿,农村市场,新农村政策,这个过程中我和科锐前期有过交流,刚才高总说得对,其实我现在最苦恼的就是,还是要依靠我们的平台,人力资源平台,我最苦恼的是产品是好产品,但是产品的营销一定是靠我们高端的人才把我们的品牌塑造起来,会后我还要和高总进行深入交流。
  最后是资本市场,目前来讲,今天这个日子很特殊,8月13日,我们2009年8月13日在香港第一届茶叶博览会,全球首发,这个路还和长,需要我们健康慢慢成长,在座各位都是我们这个平台,产业学习非常好的榜样,所以再次感谢各位嘉宾,谢谢!
  主持人:您说了一个非常让人关注的话题,食品药品关注的话题,您刚才讲到一个词,走得好,我们听听泰康保险的李艳华告诉我们大家怎么走。
  李艳华:泰康养老在推什么,核心竞争力,一个是各位企业家关注你的品牌的时候,关注你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有没有关注你的人才,你用什么留住人才,如果他对未来有后顾之忧,对他的生活没有更好的财务安排,任何一个企业人不会跟你走,我买这杯饮料也是需要花钱的,这个问题是企业家首位思考的问题,也是困惑我们一些企业真正走向高端。天士力也在说怎么吸引高端的人才,任何一个产业想走下去,人才是最核心的,没有人才没有品牌。
  同时另一个问题今天谈得比较多的是资本问题,泰康人寿为什么一直没有上市,泰康人寿而且应该说企业发展得也非常好,最早6个亿,现在净资产已经100多亿,大家了解泰康稳健经营的理念,企业做得更好,大家也在关注资本市场企业为什么上市,在老百姓心目中最清楚的一件事,企业家缺钱,上市之后到底老百姓受不受益,如果让企业,就是说你在上市的时候,更多老百姓去成就了你,而且帮助你圈到了钱,未来企业家是不是拿到钱给老百姓更多的实惠,这是中国企业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而且圈到那么多钱,是不是打造更强的竞争力,让中国的老百姓帮助我们上市圈到钱,这是每位企业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泰康人寿让老百姓同享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经济成果,企业有没有敢出来说我每年要去分红,分多少给老百姓,如果有这样的企业,是老百姓非常敬佩,也是非常尊重的企业。
  主持人:我们今天这场成长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的论坛信息量非常大,从衣食住行,甚至是拉链,谈到了如何走得好,最后还是请刘晓丹来总结一下成长型企业和资本市场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
  刘晓丹:今天聆听了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其实谈到资本市场这个命题,今年正好是资本市场二十周年,可能陆续会有纪念活动出来,中国资本市场这二十年,第一代证券人,一部分在监狱里遇到了,一部分躲在加拿大的一个小岛上,现在是我们第二代从业人还在接着往下走。据说证券人员的编控人员已经占到我们一半的指标了,刚才其实唐总在说这样的一个高倍市盈率的发行是不可持续的,但是市场一定要经过这样一个高倍发行的过程,市场化放开的过程。过去的IPO市场总是停停发发,很多企业不愿意到境内来上市。
  重新打开以后,因为好公司少,IPO少,资金多,于是推高了它的发行价,证监会严格恪守着一级,二级的发行,从去年开始到现在终于意识到一点,一定要放开,加大供给,让更多好企业走到资本市场,让它能发多少先发多少,监管机构讲的一句话,随着好企业越来越多,而且不停歇地发,能发多少就发多少,市盈率的降低这是一个过程。举这个例子说明我们的资本市场走上了一条正道,原来的政策性调整看不到希望,永远是一种怪圈,现在角度来看,一定在熊市当中完成我们的市场化改革,有一天股票会发行失败,但是也许两年,也许三年,也许五年,一定是可以预见的。资本市场来得早可能不如来得巧,取决于你从什么时点来登录这样一个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所谓的新兴加转轨,我们可能用十年走过国外资本市场几百年的一个路,在这里我们既会看到有国际化很新的东西在资本市场玩,也会有我们资本市场特有的东西。无论是听我们做实业的很多人在讲,也听我们做投资的人在讲,有人既要坚持自己的理想,面对我们发展中的市场的时候,有时候又不得不有这种机会主义,甚至是妥协的想法,我觉得只是这种机会主义的打法,会在这种诱惑面前去迷失方向,跟资本对接的过程当中,我认为都会在纠结这样的命题当中去做出自己的选择。
  从未来来看,我们整个资本只服务一个命题,调结构。我们做了这么年的发行,并购,投资者欢不欢迎,私募投资者欢不欢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欢迎不欢迎,其实围绕回到调结构这个命题,消费也好,医疗也好,就非常明显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当中,无论是新能源,新技术,消费者升级换代也好,围绕这样一些产品,围绕这样一些行业,一定是资本市场所喜欢的,也是监管机构所喜欢的。创业板我们有一些特定行业的限制,中小板可能会倾向于传统产业,无论是哪种产业都会服务于这样一个命题,调结构增量是IPO带进来的,不会看到再去停掉IPO,最快在A股上市半年可以完成,存量调整更多靠并购成长,上市企业更多配置资源的效率肯定是并购,所以总结下来,今天所有围绕资本市场的命题我是做这样的概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11-26 01:11 , Processed in 0.02593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