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10 00: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紧缩型战略的缺点
采取紧缩型战略,尽管在一定程序上可以维持企业的生存,但也存在以下弊端。
(1)
采取缩小经营的措施,往往削弱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使设备投资减少,使企业陷于消极的经营状态,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2)
收缩战略、转移战略、放弃战略的实施,都需要对人员进行调整,如裁减人员、更换高层领导人等,处理不好会导致职工士气低落、工人与管理者产生矛盾对立以及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对战略实施的抵制,反而会限制企业提高效率。
(3)
当宏观经济或行业处于衰退期时,企业紧缩经营将导致经济总体的供需关系向缩小均衡方向发展,影响经济的回升或者加速行业的衰退,反而抑制企业的发展。
四、组合型战略所谓组合型战略是指稳定型战略、增长型战略和紧缩型战略三种战略类型的一种组合,其中组成该组合型战略的各战略类型称为子战略。
(一)组合型战略的特征
一般来说,较大型的企业较多采用组合型战略,因为大型企业相对来说拥有较多的战略业务单位,这些业务单位很可能分布在完全不同的行业和产业群之中,它们所面临的外界环境,所需要的资源条件不完全相同,因而若对所有的战略业务单位都采取统一的战略类型,显然是很不合理的,这会导致由于战略与具体战略业务单位的情况不一致而使企业总体的效益受到伤害。因此,组合型战略是大企业在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从市场占有率等效益指标上来看,组合型战略并不具备确定的变化方面,因为采用不同战略类型的不同战略业务单位市场,其占有率的变化方向和大小不—致。所以,从企业总体的市场占有率、销售额、产品创新率等指标反映出来的状况并没有一个一般的结论,实施组合型战略的企业只有在各种不同的战略业务单位中才体现出该战略业务单位所采用的战略类型的特点。
在某些时候,组合型战略也是战略类型选择中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方案。例如,企业遇到了一个较为景气的行业前景和比较旺盛的消费者需求,因而打算在这一领域采取增长型战略。但如果这时企业的财务资源并不很充裕,可能无法实施单纯的增长型战略。此时,就可以选择部分相对不令人满意的战略业务单位,对它们采用实行抽资或转向的紧缩型战略,以此来保证另一战略业务单位实施增长型战略的充分资源。由此,企业从单纯的增长型战略变成了组合型的战略类型。值得注意的是,稳定型、增长型、紧缩型和组合型战略这四种战略类型并无优劣之分,企业也不强调孰优孰劣,因为在特定场合下,这四种战略类型都有可能是最合适的选择。
(二)组合型战略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组合型战略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下面将按照各子战略构成的不同和战略组合的顺序不同进行分类。
1. 按照各子战略的构成不同分类按照各子战略的构成不同分类,可以分为同一类型战略组合和不同类型战略组合两 大类。
(1)
同一类型战略组合。所谓同一类型战略组合指企业采取稳定、增长和紧缩中的一种战略类型作为主要战略方案,但具体的战略业务单位是由不同类型的同一种战略类型来指导的。例如,前面介绍过的健力宝集团就是采用由不同类型的增长型战略组成的组合型战略。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同一类型战略组合并不是组合型战略,因为它只不过是某一战略类型中的不同具体类型的组合。
(2)
不同类型战略组合。不同类型战略组合是指企业采用稳定、增长和紧缩中的两种以上战略类型的组合,因而这是严格意义上的组合型战略,也可以称为狭义组合型战略。不同类型战略组合与同类型战略组合相比,其在管理上相对更为复杂,因为它要求最高管理层能很好地协调和沟通企业内部各战略业务单位之间的关系。事实上,作为任何一个被要求采用紧缩战略的业务单位管理者都或多或少会产生抵触心理。例如,总公司决定对A部门实行紧缩战略,而对B部门业务单位实行增长战略,则A部门的经理人员往往会对B部门人员产生抵触和矛盾情绪,因为紧缩战略不仅可能带来业绩不佳和收入增长无望,更有可能对自己管理能力的名誉产生不利影响,使个人的价值受到贬值。
2. 按照战略组合的顺序不同分类按照战略组合的顺序不同分类,可以分为同时性战略组合和顺序性战略组合两类。
(1)
同时性战略组合。同时性战略组合是指不同类型的战略被同时在不同战略业务单位执行而组合在一起的组合型战略。战略的不同组合可以有许多种,但常见的主要是以下几种:①在撤销某一战略经营单位、产品系列或经营部门的同时,增加其他一些战略经营单位、产品系列或经营部门;②在某些领域或产品中实行抽资转向战略的同时,在其他领域或产品中实施增长战略;③在某些产品或业务领域中实行稳定战略,而在其他一些产品或部门中实行增长战略。
(2)
顺序性战略组合。顺序性战略组合是指一个企业根据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先后采用不同的战略方案,从而形成自身的组合型战略方案,因而这是一种在时间上的顺序组合。常见的顺序性战略组合为:①在某一特定时期实施增长战略,然后在另一特定时期使用稳定战略。其好处是能够发挥稳定战略的“能量积聚”作用;②首先使用抽资转向战略,然后在情况好转时再实施增长战略。采用这种战略的企业主要是利用紧缩战略来避开外界环境的不利条件。
当然,不少企业会既采用同时性战略组合,又采用顺序性战略组合。
在特定的内外部环境下,企业可以有增长型战略、稳定型战略、紧缩型战略和组合型战略四种战略方案选择,但在企业的实践中,这四种战略类型并不会被相同程度地采纳。美国管理学者格鲁克(Glueck)在对358位企业经理15年中的战略选择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发现,以上四种战略类型被使用的频率分别为:稳定型战略,9.2%;增长型战略,54.4%;紧缩型战略,7.5%;组合型战略,28.7%。战略类型的选择不仅随行业类型而有所不同,而且随不同经济周期阶段(复苏、繁荣、衰退、萧条)而有所不同。
【案例3-1】 春兰:中国版的GE
2002年12月30日,中央电视台“2002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春兰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陶建幸荣列其中。主持人在介绍陶建幸时如是评论,“家电、汽车、新能源,昔日的空调业老大在这些毫不相关的行业里左右逢源,这种惊人的适应力,来自企业强大的技术实力。2002年,陶建幸率领的企业获得中国家电制造业综合排名第一。”
与GE(通用电器)的理念及构架相似的春兰,是继续向产金结合的模式靠拢,还是一如既往,继续“有限结合”?或者改弦易辙,专心从事实业?春兰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
(一)多元化历程
2002年,对于家电市场而言,惯于打价格战的春兰表现颇为平淡,但对于春兰集团而言却是个丰收年:春兰的中型卡车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挺进三甲,研制了8年之久的高动能镍氢电池项目也开花结果。
对于春兰的这种多元化,许多家电同行认为是“叛逆”,而陶建幸却认为,春兰的发展模式对中国的家电行业有振聋发聩的意义:跨不出产业同心圆,家电企业面临的只能是竞争越来越残酷的绝境。
春兰的发展是从空调开始的,“没有空调,就没有春兰”,陶建幸的这句话清楚地表达了春兰对空调产业运作成功的欣慰。从1989年春兰成为中国空调市场的老大,市场占有率连续6年在30%以上,到1994年,春兰已成为中国最大空调生产基地、世界空调七强之一。有资料表明,1994年,春兰在当时还只有单一的空调产品时,曾创下过一个月回笼20亿元资金的记录。然而,春兰没有止步于这种成绩。1994年底,春兰投资20多亿元兴建了年产100万辆摩托车和100万辆摩托车发动机的生产线,迈出了春兰多元化经营的第一步。
迈出的这一步当时并没有为春兰赢得好评,反对的声音甚至掩盖了这样的创举,春兰一举进入摩托车发动机制造领域,第一次改变了当时中国摩托车企业以整车组装为主的生产模式。
1995—1996年这一阶段是春兰发展史上的扩张期。在此期间,春兰推出第一个五年计划“100工程”,确定“立足空调产业,进行产业扩张,形成多元经营框架”的方针,开始逐步涉足家电、自动车、电子和海外产业。
1995年春兰与韩国LG集团合资的无氟冰箱项目启动。到1996年底,产品开始陆续投放市场。选择市场上相对稀缺的无氟冰箱为切入点,与陶建幸1986年进入空调业的思路一脉相承。当时他提出“避开大路,占领两厢”,回避正面强敌,寻找市场空档。
1997年11月,春兰以7.2亿元接手了已经举步维艰的南京东风汽车公司,成立南京春兰汽车有限公司。2001年3月份开始投入批量生产,气派的春兰豪华卡车彻底改写了中国卡车的低俗形象,也让外界对春兰的多元化另眼相看。
2002年,在中国家电“行业效益”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春兰的多元化之路越走越宽,春兰中型卡车国内销售挺进三甲,已能够为春兰集团贡献2亿元的利润,春兰公司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里杀出的一匹黑马,也标志着春兰的第二个产业支柱——汽车产业初具规模;年产3万套高能动力镍氢电池组和3万辆电动自行车生产线全面投产,标志着继传统家电产业、汽车产业后,春兰的第三个产业支柱——新能源产业正在崛起。
当然,春兰的多元化历程也并非一马平川。早在1996年,春兰携百亿巨资想上家庭轿车,但因拿不到“准生证”而流产。早在1997年,春兰启动0.8微米集成电路项目,但因不能收购电子部的“908工程”而受挫。当然,也有其主动放弃的,2000年以6亿美元投资进入液晶显示器,全球技术的瞬息万变将其挡在门外。
但是,家电出身的春兰最终超越了家电。陶建幸说,春兰的家电公司,属于家电企业,而春兰集团不是。春兰现在的目标就是争取在二十到三四十年内,把春兰建成一个世界著名的多元化公司,让春兰成为中国的“通用”。
(二)言必称GE
陶建幸不仅是之前为数不多的与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又名约翰·F. 韦尔奇:Johbf Welch)面对面交流过的中国企业家之一,而且早在2000年5月,陶建幸曾与中海油集团总裁卫留成、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南航集团总裁颜志卿等其他22名中国企业“国家队”的首脑们一起,在GE“中央党校”——位于美国克劳顿村的GE管理发展学院(现已更名为约翰·F. 韦尔奇领导人员发展中心)“充电”。
从克劳顿村回国后,陶建幸曾经一度“言必称GE”。
陶建幸推崇GE,是因为他感到春兰与GE不乏相同之处。“我和杰克说过,我们是相似型。他造飞机发动机,我造汽油发动机;他做工程塑料,我做塑料加工;他做家电,我也做家电;他们的资本运作在50%左右,我们也在50%左右。”
(三)金盆洗手不炒股
与中国大多数企业主要依靠工业利润进行资本积累的发展方式不同,春兰的资本积累一半来自非工业利润。
“我们前十年走的路,在资本运作上做了大文章。”1996年11月29日,在泰州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陶建幸坦承,“第一,股票我们做了,这是外国大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之一;第二是做外汇,外汇是国家禁止的,现在我们也不做了;第三,变无形资产为有形资产;第四,组织企业上市。”
到了2001年10月,陶建幸已明确表示,春兰已“金盆洗手”,不再炒股,而将资本运作的重点放在对外投资、收购高新技术公司、企业上市等方面。“我说的资本运作不是金融投机,我不是索罗斯。”
面对曾被中国企业界推崇备至的“产业与金融结合”,陶建幸在2002年就断言:“这种结合目前在中国不存在。”
什么叫“产金结合”?陶建幸认为:“如果所控制的资源对双方的互补有什么影响,这才叫产金结合。”按照这个标准判断,春兰进入金融业是产金“有限结合”。一个例子是,春兰曾经控股交通银行泰州分行60%股份,但在陶建幸看来,这也只是“有产有金”而已,并没有做到“产金结合”。
陶建幸的聪明之处,在于春兰并没有把“投机”作为唯一的生财之道,而是将资本经营所获得的丰厚利润反馈于工业投资,用于扩大再生产,拓展产业领域,加大技术投入。
正是在春兰从资本市场赚得盆满钵满的20世纪90年代,春兰空调的市场占有率曾连续八年雄居国内第一,并进入了冰箱、洗衣机、彩电、自动车和高能电池领域。
国家体改委课题组为此曾三次深入春兰调研,并赞扬春兰:“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有机结合,工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互渗透、相互融通,反过来又成为这一良性循环机制的润滑剂,这便是春兰非工业资本积累的特征之所在。”
(四)十字街头
然而,时移势易。春兰的主导产品空调的市场占有率已连续数年被挤出前五名。与此同时,春兰集团的核心资产——上市公司春兰股份的业绩也大幅下滑。2002年,春兰股份实现净利润120 399 811元,比上一年下降了45.11%;2003年,春兰股份在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上升84.76%的情况下,净利润仍下滑48.93%,仅为61 490 421元。
春兰卡车是春兰集团近几年全力打造的新经济增长点。据了解,2003年,春兰卡车首期投资已经全部收回。不过据汽车业内人士介绍,春兰卡车销量虽号称位居全国第三,但它与该行业的伯仲一汽、二汽相比,无论规模、实力还是市场占有率,均存在很大
差距。
目前,春兰将发展卡车业的希望寄托在与日本某汽车厂商的合资上,但迄今国家发改委对该项目仍未批复。
在资本市场,近两年春兰也无大手笔的动作。对国内外企业的收购兼并,春兰似乎停止了脚步;陶建幸孜孜以求的要将春兰的“几个公司”组织到美国上市的计划,也早已没有了下文。可喜的是,春兰股份的“长期负债”迄今仍然为零,可见其家底依然殷实。
“我没有讲一切向GE学习,杰克来中国也可能一事无成。”两年前,陶建幸如
是说。
与GE的理念及构架“相似”的春兰,是继续向产金结合的模式靠拢,还是一如既往,继续“有限结合”?或者改弦易辙,专心从事实业?
春兰站在了一个十字路口。
问题:
(1)
通过本案例,请您说出春兰的“多元化”都涉足了哪些领域?
(2)
您认为春兰的“多元化”与GE的“多元化”有区别吗?如果有,区别在哪里?
(3)
您认为春兰站在一个什么样的十字路口?下一步将怎么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