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00|回复: 10

----------------------致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一封信 (美华教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9-24 18: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r新人,  你们好!

    首先恭喜你,你踏入了一个未来前景广阔的一个领域,随着人力资源逐渐被认可,且把人力资源放在战略的角度去看待,这将是一个你施展拳脚的绝佳地点。同时提醒你,你可能步入了一个工资不高、受气不少、人际复杂、关系微妙的地方,随着你人情的练达、专业的积累,这将是一个你由蛹化蝶的痛美地带。看到这里,你的豪情是被激起还是退缩不前?答案或许并不重要,因为已经选择了,你已经进入了人力资源这个领域。那么我们就看看如何在这些方面能做得更好。

  1公司毕业了,我是进入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做hr呢?这就好比金庸笔下的郭靖和张无忌。

  前者出身名门正派,所练就得武功中规中矩,时间长了也就可能成为青梅嗅笔下的熟练工,工作得法但仿佛缺少了创新和激情。后者师从多门杂派,所炼就的武功自悟自得,时间长了就可能成为丹尼尔笛福笔下的鲁滨逊,不断探索但仿佛多了些风险和艰辛。公司是规范的好呢还是不规范的好呢?规范的你可能就是来自于黄埔军校,不规范的你可能就是来自于草帽红军。前者军事理论翔实,但好像有点水土不服;后者灵活多变,但好像缺少章法。进入的公司是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好呢?朝阳的好像是姚明,夕阳的好像是乔丹。前者正风光无限,后者正淡出视线。……一切的一切可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充分利用你公司中现有的资源丰实自己。想一想公司里的资源几乎都是免费的。作hr职员,可以学习hr经理,还可以利用hr部门本身的协调优势能接触到各个部门的人,你想学那个部门的知识,就多跑跑,取取经,就算将来自己创业也熟悉了公司的基本运作情况。看一看,那个部门的人能象你这样方便呢?

  2上司上司就是你职业发展中的一块挡路石,一旦你的能力超不过它时,你很可能就停在这里不动了。

  引用一个风趣的话:“你要想发展,就要干掉你的上司!”。那么,我们看看你遇到了什么样的上司?我遇到了一个专业资深、人际娴熟的上司,而且他还把我当作朋友一样分享知识和经验。恭喜你,你遇到了万年不遇的贵人,珍惜机会,要想水蛭一样,尽自己最大能量去学习!我遇到了一个专业资深、人际娴熟的上司,但他躲着藏着好像怕我学到他的知识和经验。恭喜你,你遇到了千年不遇的贵人,把握机会,不动神色的去学习,既得了知识又练就了不动声色便心领神会的本领!我遇到了一个专业平平、人际超强的上司,仿佛在他身上除了如何交际别无可学之处。恭喜你,你遇到了百年不遇的贵人,抓住机会,copy他的人际技能,这可是人力资源不可或缺的软能力!我遇到了一个无所事事、毫无能力的上司,真的很难找到我可以借鉴之处。恭喜你,你遇到了难得一遇的贵人,按住机会,分析为什么他能作你的上司,是不是你看到了管理的制衡和太极。我遇到了……,恭喜你……。换个角度,不要抱怨你的上司,只要你会思考,都能从他的身上学到一些东西。但切记一点:本领学完了,就要争取个机会,换个更大的舞台,因为最贵的是时间。

  3同事同事就是你过去、现在、未来的影子。你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稚嫩、娴熟、老练。

  但你不可以怀念你的过去、沉迷你的现在、而应放眼你的未来。不要羡慕那些业绩比你优秀、晋升比你快的同事,要想想自己和他的差距究竟在差在哪里。不要痛恨那些靠拉关系、凭纽带得到好处的同事,要想想把纠缠在这无聊的时间放在哪里。不要和那些偷懒耍滑、无责任心的同事看齐,他们会毁了你个人的品牌。不要和那些无所事事、痛骂公司的同事堕落,他们会拖延你成功的进程。……总之,要做到近朱者赤,但近墨者我也不黑,始终为了心中的梦想努力而不被束缚。

  4自己自己就像一只小木船漂流在暗礁密布的近海,但因为小而灵活,可以及时躲避,可能就怕忙于眼前的事,而没有了心目中那驶向远处深海的目标,丧失了最终变成经历丰富的快船。记住,不要被琐事所缠绕,要为心中的大事而作准备!

  5技能Hr就像一把双刃剑,一面是专业(也可以称为标准),一面是人际(也可以称为平衡)。两者缺一不可。说道这这里,你是不是有了铸剑的想法?那就好好规划一下: 是否已经完成了从书本上到实际中hr的过度?是否在头脑中初步形成了一个现实中的人力资源的体系?是否找到一个自己兴趣、潜质等因素都在的模块?是否也照顾到了其它模块的发展?是否规划了用多长时间、怎样努力方能把其做精?……是否具备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协调能力?是否培养了不同类型人物的沟通能力?思考好了,那就开始铸剑吧,这期间少不了韧性、心态、学习、自省要素的帮助,一想到你自己将来有了一把笑傲江湖的独孤九剑,何不快意!

  6心术作hr是个良心活,根据不同公司的实际情况,都可以做出或正或斜的事。这就好比都在花盆里撒下一个魔力的种子,种子开出的花朵可能都灿烂耀眼、芳香扑鼻,但心术正的种子开出的花朵是芳香致纯,无毒的。而心术不正的种子开出的花朵也可能芳香扑鼻,但是有毒的。心术正与不正可能关系到你未来到底能走多远,未来到底能发展有多大!作为结束语,和大家分享一句话:既然你选择了,就一定付出了代价;既然你已经付出了代价,何不好好做你的选择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8: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力资源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要求

  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总趋势是以人为本,本着认识人、尊重人、开发人、激励人的观念,把人看成是一种重要资源来管理,当作一种资本来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主管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基层管理人员,是人力资源决策信息的提供者,人力资源管理的这种变化与角色的扮演对人力资源主管的基本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人力资源主管必须有过硬的人格品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基本的工作能力,健全的心理素质与一定的人事工作经验。
  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是选人、育人、用人、留人,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是调动各类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必须运用劳动法规和劳动合同来规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协调处理企业的劳资纠纷,从而求得人与事相适应,达到事得其人,人适其事,人尽其才,事竟其功的目的。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许多公司逐渐走出了人事管理的误区,把人力资源管理看成是一种战略性的管理,并把人力资源经理或主管称为战略合伙人。
  人力资源主管的角色
  助手和参谋角色
  人力资源主管在与上级的关系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关系是你的老板,因为你要随时与他联系,就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人事关系与问题的处理与他交换意见。可以说,你在和他的关系上,扮演着助手和参谋的角色。通常,为了公司的利益,在处理各种问题上,你完全可以做一名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人力资源主管,而不必有是否会得罪老板的顾虑,更不应去做一个惟命是从、唯唯喏喏、不敢坚持正确观点和立场的“录音机”和“传声筒”。需要注意的是,你应把握住提问题的方法和口气,以及找准提出不同意见的时机,让他感到你们针对这个问题的动机是一致的,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手段不同罢了。
  每一位老板都有自己独特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习惯,这些你应善于在日常的工作交往中观察和掌握,这将有助于培养你和老板在工作中的默契与和谐。
  服务者和监督者角色
  在日常工作中,一方面,人力资源部所管理的内容要通过各种职能部门贯彻下去,并通过各职能部门进行信息反馈,所以人力资源管理的服务功能决定了其他职能部门都是你的服务对象,你和你的部门同仁应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为公司的发展向公司的员工提供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作为权力部门,还担负着各职能部门劳动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检查和监督的任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与人的利益联系极为密切的工作,群众性和敏感性极强。所以,要帮助各职能部门主管正确理解公司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并最终达成共识,避免出现政策与制度无法顺利贯彻下去的局面。如果一旦产生意见分歧,应从大处着眼,力争“求同存异”,把矛盾冲突带来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同是公司管理层的管理人员,齐心协力地为公司的发展作出贡献,不搞小圈子,是至关重要的。记住:有损于公司形象的话不说,有损于他人形象的话不说,需要为员工保密的个人信息与资料不说。
  自律者和示范者角色
  人力资源主管在管理直接下属的过程中,应该在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同时把律己的影响力辐射到周围,在本部门的所有成员中产生反响。要让公司员工们感到,公司中每一位人力资源管理者既是一个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政策的制定者,同时又是模范的执行者。为了在部门中真正起到鼓舞作用、吸引作用、导向作用和榜样作用,你应注意以下几点:
    •要了解你的下属关心什么,干些什么,需要什么,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
    •要想赢得下属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下属,要懂得你的权威不在于手中的权利,而在于你的下属的信服与支持。
    •要学会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使下属清楚:你知道他们干得好坏。
    •做到从内心深处喜欢本部门所有的人。切记:“信赖导致信赖,怀疑导致怀疑。”
  运动员与教练员角色
  人力资源主管对组织内部的全体成员而言,是组织利益的代表,其职责范围覆盖至对所有员工的管理。这是与其他部门主管在职能范围方面的重要区别。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像运动员那样,和全体员工一起向着共同目标努力冲刺,又要像教练员一样,随时对员工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向终点冲击。对此,成功的人力资源主管有如下八项体会:
    •要注意依靠大家办事,经常提醒自己:“我们”比“我”更重要。
    •要知道被领导者总是以领导者的言行来决定自己的行为。
    •首先不是去管理员工的行为,而是要争取他们的心。
    •要让公司中每一位成员都对公司有所了解,逐步增加透明度,培养员工的群体意识。
    •要设法不断强化所有员工的敬业精神,使其知道:没有工作热情,学历、知识和才能都等于零。
    •如果下级都对你敬而远之,你将成为“孤家寡人”,因此要平易近人,和员工打成一片。
    •要多和员工谈心,但最好以对关心和喜欢的事为话题,千万不要滔滔不绝地吹嘘自己。
    •要严格做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的统一,并努力把人们“导向”目标,因为员工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就没有干劲。
  辅助决策角色
  以上的各种角色归纳为一种角色那就是辅助决策角色,人力资源主管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决策服务的。
  辅助决策的特点
  辅助决策的特点主要有从属性、实用性、超前性、协调性。
  从属性
  辅助决策的从属性表现在人事主管要围绕领导的需要进行辅助参谋。领导要对什么问题决策,人力资源主管就只能在该问题上提出建议,进行参谋,不能超越范围,更不能背着领导另搞一套。
  从属性要求,凡是领导已决策的事情,首先是要服从,坚决执行。为什么领导已经决策的事,首先必须服从?因为一个乐队只能有一个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到胜利。深圳一家企业的总经理说过这样一句话,很能代表大多数决策者的心声,对执行者也是—个很好警句。他说:“指挥最烦的是那些叫他干,他还没去就说不行的人。你不干怎么知道不行!你去干了,行不通了,错了,责任是我的。”人们往往难以接受这种思维:“明明觉得错了,还去干,这不是不负责任吗?”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是忽视了自己的视觉盲点的存在。同是一支笔,领导人上头往下看,是一个圆点,下属从旁边看是一支圆杆。下属认为领导错了,往往不是领导偏差,而是下属因视角、高度、宽度、信息量等原因自己产生了偏差。
  在执行的过程中,人力资源主管需要提供决策实施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让领导掌握情况。切记不能在任何场合对领导的决策加以非议。在市场经济中,能坐在决策位置上的领导,绝大多数是有水平有能力、想把工作做好的,只要能及时把执行情况反馈给他们,他们自有分寸。辅助决策者要做到及时、准确,恰到好处反馈情况也是十分不容易的,需要很高的水平和涵养。
  实用性
  辅助决策,参谋意见不能停留在思想、观点、理论上,而要实用。要从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及本部门实际出发,提出某一问题具体的实施方案、解决办法等,使领导能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对决策起实际的辅助作用。人力资源主管建议应该是有关键事例、有数据、有做法。这叫“老总出思路,你出办法”。
  超前性
  决策是着眼于未来的,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辅助决策,同样需要有超前性。人力资源主管要主动了解信息,包括系统信息和环境信息。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要洞察、预测趋势,提出有关预测供领导决策时参考。既然是预测,观念、思维就要具备一定的超前性。
  协调性
  人力资源主管在发挥自身参谋作用的同时,还需要协调内部各部门的关系。决策前后,都需要积极协助领导开发单位内各系统的人力资源,形成整体效应,达到“人心齐,泰山移”的境界。
  辅助决策角色的要求
  既然是辅助决策,人力资源主管就只能当参谋,不能越权作决断。谋断,要在“谋”字上下功夫,为领导“断”提供充分准备。
  参谋辅助时,人力资源主管绝不能越权去左右领导,要地位,但不能越位,也不能谋而不善,给领导出“馊主意”、帮倒忙。
  “善谋多谋,谋准谋深”就是对人事主管的高要求。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人力资源主管就不能只做事务性工作,只是工具、办事员,而要努力挖掘自身潜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素质,注重研究实际问题,积极肯干,恰到好处地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成为领导的高参。需要强调的是,辅助决策时,心术要正,方法要巧。在领导意图与客观情况无法改变时,作为参谋助手要等待时机;在领导不听意见、建议时,切记不要多讲,明白自己仅仅是辅助的角色,没有多讲的必要;在领导已经决策的情况下,即使自己有充足的理由、更好的主意也不要讲,不要想着动摇领导以促其改变决定。否则,就会有企图左右领导之嫌。自我检验自己心术、动机是否纯正的有效办法是,看自己与上司是同忧同愁还是幸灾乐祸。
  人力资源主管的素质要求
  人力资源主管的素质要求是由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职能以及人力资源主管的角色所决定的。
  现代企业中,需要人力资源主管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在理论和实践经验都拥有过硬专业素质,具体应包括如下修养素质、知识与能力。
  过硬的人格品质
    人力资源主管的人格品质不应成为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政治修养与职业道德。
  政治修养
  人事主管的政治修养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具有坚定的人生观和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精神,时刻以企业的利益为重,不为个人或小团队谋私利。
    (2) 有先进的理论水平和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3) 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自觉地同国家保持一致。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敢于同危害国家及企业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4) 事业心强,有朝气、有干劲、有胆识,为企业建设勇于探索,锐意改革,作出积极贡献。
    (5) 思想解放,实事求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6) 有优良的思想作风和严格的组织纪律,谦虚谨慎,公道正派,作风民主,平易近人。
  职业道德
  人力资源主管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
    (1) 爱心:爱职业。爱员工、敬重领导。
    (2) 责任心:认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事无巨细,事事重要,事事都是责任。
    (3) 业务精益求精:时时、事事寻求合理化,精通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知人善任,用人有方,追求人与事结合的最佳点。
    (4) 具有探索、创新、团结、协调、服从、自律、健康等现代意识。
    (5) 树立诚信观念。诚信乃做人做事之本。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8: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老板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典型埋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虽有一肚子苦水,甚至“苦大仇深” ,而企业老板也有颇多无奈,满腹委屈对谁说?在企业老板的眼里,有着诱人背景的人力资源专业人士如同宋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指出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让我们看看企业老板对人力资源管理着的典型埋怨:

    这是企业老板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根本态度, 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态度却是“为公司工作,工资是应得的酬劳” ,两者差别似小实大。从企业老板的心态出发,让人力资源管理者啃啃管理上的“硬骨头”那是“收人钱财,替人消灾” ,即使受点委屈,就算当回供人练习拳脚的“人体沙袋”吧,反正现在想找事做的人多得是!                 

    2、“公司是要你来做事的,不是要你来坐位子的!”
    人力资源管理者常埋怨公司赋予的“权力”太少,不在其位难谋其政;而企业老板总觉得“权力”应该由人力资源管理者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逐步争取。如此僵持的局面,好比两个人同时用枪指着对方的头,都要求对方先把枪放下。好玩的是,老板手里这杆枪威力很大,而人力资源管理者手里的那杆枪不仅威力小,而且子弹也所剩无几 —— 这是一场不对称的博弈。

    3、“推上来的都是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太少”
是让许多老板很头痛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主要在于:其一,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有些人力资源管理者形成了不敢擅自做主、有事就向主子汇报的工作习惯,这样避免了“篡位” 、“越权”之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这种心思用多了,解决问题的心思必然相应减少;其二,人力资源管理者出于政治的考虑,不便于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免不符合老板心中的既定方针而惹脑老板、或得罪其它势力,于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只能是不表态;其三、一些人力资源管理者自身能力确有不足,解决问题的意识较差。

    4、“主动性不够,总得推着走”
在老板眼里,问题时时都有、处处都是,总觉得人力资源管理者“眼里没活儿” ,他们的工作总得推着走。究其根源,其一,双方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产生差异是难免的;其二,有些企业老板的管理风格就是“事必恭亲” ,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给予职业信任、给予职业尊重的意识,往往令人力资源管理者束手无策;其三,有些人力资源管理者确实缺乏主动性,有待提高。

    5、“总想自己‘做好人’ ,让老板‘做恶人’”

    “做好人” 、“做恶人”之说是不能拿到桌面上公开谈论的,而事实上它们的的确确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做好人”大都没什么障碍,“做恶人”本身肯定是一种付出,如果能得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的回报,“做恶人”也未尝不可。“做恶人”的回报有这么几种:其一,一些人力资源管理职位在老板的心中就是“作恶人”的角色,或有“做恶人”的成分,如果这些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心领神会,并加以心照不宣的执行,定能得到回报 —— 保住自己的职位,说得再露骨点儿,就是保住自己的饭碗。这碗饭不好吃呀,如是卧薪尝胆倒也罢了,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吃这碗饭能忍多久?其二,有时“做恶人”还有实实在在的经济汇报,也许是在工资里体现,也许是在奖金里体现,还有在特殊情况下和老板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其三,有些人由于一时年轻还不够成熟,或其本性注定,就喜欢“作恶人” ,“作恶人”就能给他带来无法言状的快意,给下属这种“零成本”的回报对老板而言是再好不过的了。

    6、“花公司的钱从不心疼”
对民营企业尤其如此。从经济学意义上说,老板总埋怨下属花钱多是正常的,而人力资源管理者往往很为难,一方面要努力表现自己有着为公司省钱的强烈意识,另一方面还要花钱开展一些必要的活动,如招聘、培训、组织活动等等。因为在老板的眼里,人力资源管理永远是“花钱”的环节,加之人力资源管理自身不可能直接创造什么效益,所以老板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花钱”行为更为关注。

    7、“讲理论是一套一套,干实事就没戏。”
也许有的人天生就是“理论”家,干实事也是难为他。当然,前文也分析过了,“干实事”困难重重啊,也只能讲讲理论了,比起那些既不能干实事、又不会讲理论的人来说,总是聊胜于无吧!

四、整体社会的问题

    ⑴、国家要发展,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中。由于新旧社会体系差别太大,导致社会秩序的相对混乱,也许正是毛主席所说“通过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

  ⑵、在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民众由于“信仰缺失”而导致“心灵真空”和“精神缺钙” ,辨别是非的能力和抵御诱惑的能力明显不足。

    ⑶、社会法制远未完善,民众的法律意识还十分淡薄,就连企业和员工依法签定劳动合同、依法解除劳动关系这种最基本的环节都是充满了“猫腻” 。

    ⑷、中国人口众多,相对而言,资源其实十分有限,社会保障体系远未完善,加之竞争激烈,民众的安全感严重不足,更加催化了人们追求一劳永逸而成功的浮躁心态,这种心态极大地扭曲了人力资源管理者对人力资源事业本身的追求。

    ⑸、由于“人力资源”在实践中的成果不象营销和研发那样容易以量化的形式予以直观的反映,于是作为一种平衡,人力资源业界就更为关注“理论”上对“人力资源”的研究成果,甚至企业里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也不甘寂寞地加入到对“人力资源”的理论“研究”中,尤其是一些大牌企业的高层人力资源管理者更以强调自己的“人力资源理论深度”而自居,难道不是吗?但事实可能令许多人失望,“人力资源”在理论研究上也存在着难以跨越的“内在障碍”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想引述哈佛大学生物行为学大师威尔逊教授在《社会生物学》里的一段话(摘自美国约翰·霍根所著《科学的终结》):“今日社会学中的所谓理论,其实只不过是以一种想当然的博物学方式,对各种现象和术语加以罗列。真正的社会过程是难以分析的,因为其基本单位难以把握,也许根本就不存在。面对想象力丰富的社会学家们炮制出的大量定义和隐喻,所谓综合性理论只不过是在它们之间进行冗长而乏味的前后引证而已。”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8: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岗位护照”----人事管理岗位资格证书

全国Mini-MBA职业经理双证班
精品课程  火热招生
函授学习 权威双证 全国招生 请速充电

    你可能准备跳槽或者求职,却为缺少行业经验和专业证书而被用人单位百般挑惕!你可能目前衣食无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因为得不到专业的全新培训而失去竞争的机会和面临被淘汰的危机。美华教育携手中国经济管理大学面向全国举办迷你MBA职业经理双证书班,毕业颁发通用双证书。

【招生专业】 经理证+MBA证+人才证+经理报告=1280元学费
认证项目

颁 发 双 证

学 费

全国《职业经理》MBA高等教育双证书班高级职业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1280
全国《人力资源总监》MBA高等教育双证书班高级人力资源总监职业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1280
全国《市场总监》MBA 高等教育双证书班高级市场总监职业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1280
全国《品质经理》MBA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品质管理职业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1280
全国《生产经理》MBA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生产管理职业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1280
全国《物流经理》MBA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物流管理职业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1280
全国《项目经理》MBA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项目管理职业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1280
全国《营销经理》MBA 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营销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1280
全国《企业培训师》MBA高等教育双证班企业培训师高级资格认证毕业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1280
全国《财务总监》MBA 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财务总监职业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1280
全国《酒店经理》MBA 高等教育双证班高级酒店管理职业经理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1280
全国《营销策划师》MBA高等教育双证书班高级营销策划师高级资格认证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1280元
全国《企业总经理》MBA高等教育双证班全国企业总经理高级资格证书+2年制MBA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1280
【授课方式】   
全国招生、函授学习、权威双证
我校采用国际通用3结合的先进教育方式授课(远程函授+教学电子光盘自修+专家网络在线答疑)
【颁发证书】
学员毕业后可以获取权威双证书与全套学员学籍档案   
1. 毕业后可以获取相应专业钢印《高级职业经理资格证书》;   
2. 毕业后可以获取2年制的《MBA研究生课程高等教育研修结业证书》;   
3. 毕业后可以获取全套学员学籍档案和全国高级职业经理MBA人才推荐函。   
【证书说明】   
1.证书加盖中国经济管理大学钢印和公章(全国通用、国际互认、电子注册查询);
2.证书是学员求职、提干、晋级、对接国际学位、出国公证的有效证明;
3.毕业获取的证书与面授学员完全一致,无“函授”字样,与面授学员享有同等待遇。
【学习期限】   
3个月(允许有工作经验学员提前毕业,毕业获取证书后学校仍持续辅导2年)
【收费标准】   
全部费用1280元(含教材光盘、认证辅导、注册证书、学籍注册等全部费用)
函授学习为你节省了大量的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及昂贵的MBA导师的面授费用,是职业经理人首选的学习方式。
【招生对象】
1、对管理知识感兴趣,具有简单电脑操作能力,有决心学好实战知识的各界学员均可报名学习。招生不限学历(我们更注重通俗易懂的实战教育);
2、具备相应实际工作经验的学员允许提前毕业。
3、年龄在20-55岁之间的各界管理知识需求者均可报名学习。
【教程特点】   
1、完全实战教材,注重国际企业的实战管理方法与中国管理背景完美融合,关注学员实际执行能力的培养;
2、对学员采用1对1顾问式教学指导,确保学员顺利完成学业、胸有成竹的走向领导岗位;
3、互动学习(专家、顾问全天接受在线咨询,第一时间回答学员的提问和咨询),学员不仅可以就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咨询学习,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企业难题也可以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寻求解决方案。
【考试说明】   
1.  卷面考核:毕业试卷是一套完整的情景模拟试卷(与工作相关联的基础问卷)
2.  论文考核:毕业需要提交2000字的论文(学员不需要参加毕业论文答辩但论文中必修体现出5点独特的企业管理心得)
3.  综合心理测评等问卷。
【主办单位】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批准注册成立。目前中国经济管理大学课程涉及国际学位教育、国际职业教育等,所颁发的各类证书国际互认、全国通用。学院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注重人才的实际技能的培养,向学员传授先进的管理思想和实际工作技能,学院会永远遵循“科技兴国、严谨办学”的原则不断的向社会提供优秀的管理人才。
【承办单位】   
      美华教育是国内最早举办MBA实战教育的专业化办学单位之一。美华人侧重于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迄今为止,已为社会培养“能力型”管理人才近10万余人,并为多家企业提供了整合策划和企业内训。办学多年来,美华人独特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和认可。
【指导教师】
   实战派MBA导师徐传有教授等专家顾问全程教学辅导。
【咨询电话】13684609885   0451-88723232
【咨询教师】王海涛  王耀辉  郑毅   
【报名须知】
1.报名时请直接邮寄4张2寸免冠近照 (要求蓝色背景);
2.学员需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与个人详细简历一份.
3.报名登记表下载发邮件至  xchy007@163.com  或者传真至0451-88342620
【报名地址】
哈尔滨市道外区南马路120号职工大学109室美华教育
□  邮政编码:150020
□  咨询教师:王海涛
【学费缴纳方式】可以选择以下任意一种方式缴纳学费
方式一邮局邮寄邮寄地址:哈尔滨市道外区南马路120号职工大学109  
邮政编码:150020
方式二学校帐号学校帐号:184080723702015
开户银行:哈尔滨银行龙江支行
支付系统行号:313261018018

企业户名:哈尔滨市道外区美华管理人才学校
方式三交通银行
(太平洋卡)
帐号:40551220360141505
户名:王海涛
开户行:交通银行哈尔滨分行信用卡中心
方式四邮政储蓄
(存折)
帐号:602610301201201234
户名:王海涛
开户行:哈尔滨道外储蓄中心
方式五中国工商银行(存折)帐号:3500016701101298023  
户名:王海涛
开户行: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支行
可以选择任意一种方式缴纳学费,建议使用第五种方式(中国工商银行,比较方便快捷)收到学费的当天,学校就会用邮政特快的方式为你邮寄教材和考试问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8: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前景

(一)新世纪面临的风险
  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虽然在理论上、技巧上、方法上具有共性,但由于经济的发展、地球村的形成、跨国公司的发展等,给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在现代形势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尤其是各国之间的交往剧增,而由于各国的政治、体制、法律和文化的不同,则人力资源一定会各有特色。特别是那些跨国公司和企业,由于在不同的文化地区进行生产,要管理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这给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概念。这样的单位要在文化交叉的情况下生存、发展,就必须研究各国人力资源的特点。同样,任何地区的单位,都必然会受到当地文化的冲击。

  现在,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经济的渗透、文化的渗透非常迅速。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远比以前强得多。竞争已经由原来的某一领域的竞争转变了综合国力的竞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小,可以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来比较。而一个国家的市场占有率,则是由该国的“经济活动”、“工业效能”、“财政活力”、“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国家干预”、“对外经济活力”、“创新能力”等因素组成,其中的“人力资源”、“创新能力”两项权重系数最高。根据有关材料来看,我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国际上排名并不高,而“人力资源”和“创新能力”则更加靠后。这说明我国的人力资源工作和创新工作是密切相关的。由于人力资源本身就是和创新在一起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不好,怎么可能会有创新能力呢。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还有比较艰难路要走,我国的人力资源素质与我国的大国地位还是很不相符。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际竞争的胜利实际上就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胜利。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成功有极大的关系,而现在追求发展,搞现代化的单位、地区、国家,无不在注意将重点向战略方向转移;也就是从原来的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向人力资源方面转移,也是将原来的以事、物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
  1、人力资源的风险性管理

  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人员管理的问题。当今的社会人们受到较高的教育和培训,所以人力资源面临的第一个风险,就是知识层次高带来的人员流动性大的风险。现在有能力的人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工作,以找到自己能够充分发挥能力的最佳点。很多单位都有“有本事的人留不住”的现象。即使没有很高学历和能力的人也在跃跃欲试,希望能够以改变环境的想法来争取多挣些钱,多实现一些自己的价值,等等。这种不断的流动,对工作所需的技术要求、培训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缺少的是高级管理人员;而在发达国家,主要缺少廉价劳动力。比如在中国,不少单位的人员流向了外企,或者是自己开公司,或者是到国外发展。造成了国有单位的高级管理人中央委员高级技术人员的缺乏。

  风险是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知识的挑战。知识老化问题使技术贫乏的风险降临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昨天的事情,今天就有可能成为旧闻。戴安娜的车祸,在几小时内传遍了世界,许多国家都迅速做出了反应。有些在国外工作的外国人为了更新知识,一个月就飞回本国一次,有的则时间间隔更短。他们就怕跟不上本国的知识发展。

  在中国现在也有一个现象,叫做“充电”,人们想通过再学习使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发展。但是叫充电这个词并不太科学,因为充电是指电池内的一种化学蓄能反应,经过数次充电后,本身的能力就下降了,最后导致电池的蓄能功能的损坏而报废。它的原理是越充越旧,越充离报废就越近。我们学习新知识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学习是一种越学越多、越学越新、越学越能使自己适应环境的事情,因些我认为把它叫做“知识更新”、“造电”更为确切。在目前的情况下,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要使自己的员工树立危机感,就应该学习一些对自己有用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在发达国家有不少人为了不落在别人后面,为了使自己能够适应今后的发展,他们争先恐后地自己掏钱去接受培训。在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经常可以看到四五十岁的人在学习、上课。我在英国留学期间,班里就有两名近50岁的英国人,他们同我们一起学习MBA(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因此我明白他们为什么说“从19岁学到90岁”的含义。


  2、组织面临的风险
  在经济多变、竞争激烈的今天,许多政府为了国家的生存、经济的发展,纷纷打开封闭的大门。各种组织机构、单位,包括国营的、私营的、赢利的、不赢利的单位,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在管理领域先行一步,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等,在新的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紧追下,也在极力寻找新的出路。这场风险意识的增加,使得企业之间、公司之间、单位之间不得不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加入到这种风险大战中。就连政府首脑们也都纷纷出动,为了本国的利益而四处奔波。组织面临的风险在两类国家的和地区中不同。一是发达国家表现出在寻求市场方面的整体性、一致性,如美国在将它的高新技术向发展中国家公司出口,以高科技为先导的武器、装备等一些国有和地区出售;日本则是制作精良、省源、耐用的电子产品和汽车向国外出口;英国和澳大利亚则考虑以一种方式将自己良好的教育出口到其他国家。二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这场竞争中显得有些不一致、不统一、不协调。有的各自为战,为争夺内部市场拼得你死我活,而忽视了外部市场的开拓。这些单位的具体表现为:为了各自单位的利益,不惜杀价、拼血本,有的自相残杀的迹象。也有的国家的企业或公司,看不到希望,苟延残喘,或者坐以待毙,每天都有几百个新公司诞生,每天也有几百个旧公司消失。

  在风险管理中,单位应该重视两种情况。

  (1)可知性风险,如:产品变化,市场变化,人员失业,货币贬值等。对此要有预测、有预见,在预测、预见的同时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等到风险来临了你还没有准备好。

  (2)不可知风险,认识不可知风险需要较高的洞察力、分析辨别能力和敏感的感觉力。从一些政治上、金融上、市场上不易察觉的微小变化,感觉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风险。如前一段时间的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它本身虽是不可预见的风险,但是由于有些政府在微小变化中已经感觉到了可能发生的危险,早做了准备,它的损失就比较小;而有的国家由于没有预先的感知,也没有防备,所以吃亏较大。


  (二)EQ(情商)介入管理领域
  EQ是情商EMOTINAL QUOTIENT的英文简写。它是同IQ智商INTELLEGENCE QUOTIENT相对应的,一般讲智商有多高,是指个人的聪明程度,而情商则是指一个人的性格和情感耐受程度。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人们发现,在管理领域里成功的那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学校里被认为智商并不太高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就是EQ的奥妙所在。

  一般来说,IQ应该包括:人接受知识的能力,对外界反应的能力,对问题钻研能力、记忆力等。EQ则包括: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妥善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自我激励的能力,认知他人的能力,人际关系管理的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首先将EQ对管理领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给予了科学的总结。哈佛认为单位的管理中的团体EQ是个新概念。尽管早已有人意识到了EQ对管理影响的存在,但是没有将它系统化地归纳到管理学科中。哈佛商学院的鲁伯夫教授说:“企业在本世纪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情感层也产生了变化。以前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受企业、单位重用的人必善于操纵他人。但是到了80年代,在国际化、信息化的双重压力下,这一严谨的结构已经逐渐瓦解。娴熟人际关系的技巧将决定企业的未来。”领导不等于压制,管理不等于强迫。领导和管理在新形势下将是一种说明别人为了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的艺术。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这样一件事:三国时期有一个能人叫凤雏。他为了做事找到了刘备。没想到刘备一开始并没有将他看得很重,只是委派他当了个县令。凤雏心里有点儿失落,于是就整天睡大觉。但他并没有什么事都不做,而且心想着怎样能施展自己的才华。


有一天,刘备来视察工作,当他看到县令在睡大觉时很恼火。问道:一个堂堂的县令,不办理公务,反而睡觉,你是怎么想的。凤雏答道:本县令已将所有公务处理完毕,只等大人您来审查。刘备一听就说:那好吧,你当场处理民案我来看看。于是县令立即升堂,开始审案。凭着他高超的分析、判断能力,三下五除二迅速处理了大量案件。刘备这才认定凤雏是个能力,而自己只给他当了个县令,确实委屈他了。于是凤雏被调到刘备身边当了军师。这里,县令使用的就是EQ的能力。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也有非常好的EQ管理的事例。周恩来总理在处理国际问题时表现出的风趣、生动和幽默,有感染力的话语,常常在对外交往时变被动为主动。


某大学,有一个女同学学习成绩非常突出,老师们都非常喜欢她。由于学习特别好,就被留校当了老师。直到现在她还在做着教课的工作,已经被晋升为教授了。而另外一个女生,当时的学习成绩一般。由于她是班长,经常参加各种活动,是公认的活动能力较强的人物。毕业后,她先后到了几个单位工作,都认为不理想,于是下海,自己办起了公司,当了总经理。她的公司越做越大,现在她在美国已经有几家小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000多万美元。十几年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上,教授和总经理见了面,教授说:你现在可以啊,成了亿万富翁了。而总经理则说:真正的富翁是你,你的知识那么多,你才是真正的富翁啊。


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出,IQ高的人可以在专业里出成绩,而EQ高的人却可以在管理运作上出成绩。所以在现代管理中,管理者应多学习一些有关EQ方面的知识。EQ到底可不可以培养出来呢,这是许多人都非常关心的问题。其实EQ有天生的成分,但是它也含有后天形成的成分。也就是说EQ经过培训是可以拥有的。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EQ就是将人力资源的管理、开发、使用进行合理的安排,并让员工心甘情愿地为单位去工作的综合与平衡能力。这种综合与平衡的能力越高,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该具备一些EQ的基本能力。我们看到那些成功的人们,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都具有很高的EQ能力。他们之所以在功,是因为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EQ支持着他们度过了难关。


在管理上出现了许多问题,实际上也是因为EQ能力不强所造成的。如士气低落,下属不敢讲真话,管理者自以为是,偏听偏信,单位风气不正,等等。它造成了单位的生产力低下,效益不好等问题。目前EQ还没有进入成本效益的考虑之中,但是随着管理的发展,这个新事物会被证明对单位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前景广阔


21世纪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发达国家,管理科学已经在向着管理艺术方面发展,而管理艺术这一崭新的科学也在对我们的国有企、事业单位招手。管理者的管理艺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获得的。管理者要在未来的世纪中赢得竞争和发展,就必须对自己重新认识:


⑴管理者是利用、保护和发展单位的人


⑵管理者一定要用智慧来管理员工


⑶管理者应该是能够指导别人做好工作的人,而不是凡事都要自己亲自作;


⑷管理者应该是能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各种事情的人;


⑸管理者应该是能够充分调动每个人和整个单位的积极性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单位产生效益和效率。


以上五点几乎每一项都涉及到对人的管理。


未来的管理者面对的是人的管理。它已不再像以前那样仅限于对事物或资本等进行管理。换句话说,管理者以后的实际任务和工作就是做好人的工作。因为随着科学的发达、情报信息的发达、经济的发达等各种因素,管理本身要运用的就是智慧。管理者权利的运用也是智慧的运用。管理者以其权利进行各种活动,利用自己的智慧将单位带进一个新的境界,为单位创造机会和财富,为单位规划出未来的远景,同部下经常沟通,努力向单位灌输新的思想、新的思维、新的策略、新的目标,等等。这样,行为科学家们对未来的管理就有了以下三个定义。


1、人际角色


管理者被赋予的管理工作,要依靠全体员工以及和工作有关人员的交往,建立有明确目标的团队意识。管理者在这时候是单位的核心人物,员工要紧紧地团结在他的周围,他要使用正确的激励方法激励部下,以高昂的士气去达到单位已设定的目的。他必须向员工指出单位的明确目标,同时告诉员工如何去达到目标。他还必须为使员工达到这个目标而设立科学、合理的工作规范和奖惩制度。在促使员工向目标进发的过程中,他还必须要对员工采用提高工资待遇、福利待遇和使用员工有发展的待遇的方法。管理者在实施这个方法的过程中,还应该是一名出色的联络者和协调者。
 


2、情报角色


为了单位的发展,管理者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时时处处收集与本单位有关的各种情报和信息。管理者在收集到情报和信息之后,应和员工共同去探讨这些情报和信息的作用。情报和信息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者既要收集信息,更要分析信息,不要同员工分享信息。而员工一旦知道信息后,会采取正确的态度来与管理者一同认识到严重性,从而使单位产生一种危机感。利用情报和信息还可以使管理者和员工贴近。因为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分析信息和情报本身,就会使员工认识到管理者和他们是一条心。另外,由于在一起分享信息,你还会有意外的收获。也就是说,员工们可能会给你提供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情报。


3、决策角色


管理者需要对许多事情进行决策。决策一般发生在当环境、条件等因素出现变化时,才会使管理者对于某项事情进行决策的。这样一来,就要求管理者一定是个创新者。现代企业和事业单位由于在职能方面越来越趋于细分化、专业化,所以你的单位里会聚集一批各种各样的专家或技术人员。由于工作的不同,各类人员对于价值观的概念也不一样,这时候,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设法将各种不同价值观的员工用目标的方式拧在一起。管理者要对单位里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并时时刻刻注意可能由于员工的价值观不同而引起的矛盾或冲突。在发现有予盾或冲突的迹象时,管理者应对矛盾或冲突的起因进行了解,同时向员工解释价值观的概念并处理其中的错误观点,引导员工用正确的价值观为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之,管理者今后的管理工作只能更加艺术化,而不是增加命令性。在实施管理时,管理者应注意在规划上、组织上、领导上和控制上协调统一地进行。要达到完美的协调统一,管理者就应该提高管理技巧。管理者技巧来自于多种磨练和不断的学习过程。学习和磨练的困难就在于不能用一种理论或者模式去强加于管理的所有的人。这种技巧就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于不同的专业、职务、技巧水平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实施管理。


由于管理者的层次不同,职级不同,所以对管理技巧的要求层次所占的比重也不一样,而所有这些都是人力资源工作者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实实在在地去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因此,未来人力资源的工作前景是非常广阔,非常有前途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9: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若干理论问题

第一节
因人设岗与因岗配人


一、因人设岗的利与弊
1.因人设岗的优点:

1)发挥一些特殊人才的作用;

2)减少一些战略人才的离去;

3)使企业走上多种经营的道路,分散风险。
2.因人设岗的缺点:

1)冗员越来越多;

2)影响其他员工的积极性;

3)形成一种只能上不能下的不良风气。
二、因岗配人的利与弊
  1.因岗配人的优点:

1)减少冗员;

2)提高生产率;

3)有利于人才流动;

4)有利于发挥大多数人的积极性;

5)有利于人尽其才。
  2.因岗配人的缺点:

1)可能使一些人失去工作;

2)可能使某些战略人才的离职。
三、企业家的选择
企业的领导者应该选择因岗配人,但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
1.鉴别出战略人才,以适当方式加以保留。
2.用发展的眼光去设立工作岗位。
3.人才流动时要特别关心离去的人员,这样一旦需要,他们还可能又流回来。


第二节 知人与善任


一、什么是知人与善任

(一)知人。在企业中知人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了解他人的基本情况
·了解他人的特长与优点
·了解他人的弱点与缺点

(二)善任。指领导者善于让适当的人担任适当工作。善任是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知人的意义与知人的难度
1.
知人的意义:

·有效地激励员工

·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便于沟通

·正确有效地奖励与处罚
2.知人的难度:

·尤其是不愿涉及个人的隐私

·有时个体自己并不清楚自己的特点与弱点

·个体的心理活动是观察不到的

·个体一直处在变化之中
三、知人的途径
  1.与人为善。建立良好的知人基础
  2.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
3.善于观察
4.经常沟通
四、善任的意义与影响善任的因素
  1.善任的意义:
·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充分发挥出来了
·减少了用人失误带来的损失
·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
·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率
  2.影响善任的因素:主要因素是企业中主要领导者素质不高。

·妒忌心太强

·偏听偏信

·凭利害关系用人

·凭感情用人

·知人不够

·不了解工作岗位的性质

·私心太重

·缺乏领导艺术
五、知人与善任的关系
   1.知人是善任的基础
   2.知人是手段,善任是目的


第三节
员工晋升与员工使用
一、什么是员工晋升与员工使用
  1.员工晋升。
广义:指员工从事更高一级的工作
狭义:指员工由从事操作工作变为从事管理工作
这里的晋升大部分是指狭义的晋升
2.
员工使用。员工使用是指企业中发挥员工智力和/或体力的过程。
二、晋升的作用与反作用
  1.晋升的积极作用:
·强烈地激励了被晋升者
·充分发挥了被晋升者的潜力
·发掘了本企业的人才
2.晋升的消极作用:

·可能挫伤一部分员工的积极性

·可能使被晋升者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变得毫无用处

·可能浪费了本企业的人才
三、晋升的条件
  1.能干不一定是晋升的条件
3.
晋升的具体条件

·有一定的管理才能

·晋升后发挥的作用比原来更大

·有利于调动大多数员工的积极性


第四节
人才流动与人才培养
一、什么是人才流动和人才培养
  1.人才流动。
·广义
·狭义
  2.人才培养
·广义
·狭义
二、人才流动的意义
  1.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潜力

人才流动是个体寻找适当工作岗位的一条重要途径
  2.有利于淘汰一些素质差的企业
  3.有利于整个社会重视人才
三、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
1.报酬。人才流动的一个基本趋势是流入报酬高的企业。
2.福利。福利多的企业容易吸引人才。
3.工作兴趣。
4.工作稳定性。
  5.晋升。
  6.有职有权。
  7.企业形象。
  8.培训机会。
  9.有效沟通。
  10.工作环境。
四、人才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必须培养人才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2.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五、影响企业人才培养的因素
1.
领导者的态度。领导者态度的不同会给企业中人才培养工作带来多种影响。
2.
社会环境。
3.
经济。培养人才需要金钱和时间。
六、人才流动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1.
人才流动促进人才培养。
2.
人才培养又促进了人才流动。
3.
人才流动的规范化。
·制定相关法律条文
·各企业制定与法律条文不抵触的规章制度
·培养与流动相结合


第二部分
不同人力资源管理
模式的国际比较



由于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国家往往会有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特点。我们要通过认真的比较和借鉴,学习别国对我有用的管理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第一节
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一、美国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一)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作为一个典型的信奉自由主义的国家,美国的劳动力市场非常发达,企业组织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市场化机制给予凭个人能力实现职业流动或工作转换的员工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专业化和制度化

美国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契约、理性,重视刚性制度安排。
(三)奉行能力主义的人员使用方式

美国企业重视个人能力,不论资排辈,对外具有亲和性和非歧视性。
(四)激励方式以物质激励为主

员工的报酬是刚性的工资,制定工资政策时,主要考虑工作的内涵及该工作对公司经营效率所做出的贡献。缺点为:

·在经济不景气时,只能解雇员工、消除剩余的生产能力,导致员工对企业缺乏信任,形成对抗性的劳资关系。
(五)员工工资水平的市场化决定

美国企业通常以市场机制决定员工的工资水平,普遍实行“岗位等级工资制”
(六)“专才型”培训制度

美国企业实行的是“专业化人才”培训制度。


二、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特点
(一)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二)学习型组织的发展
      1990年美国的彼得·圣吉出版了《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这是一本研究管理及企业组织形态发展变化的管理理论著作。该书以全新的视野审视人类群体危机,认为其最根本的症结在于我们片段而局部的思考方式,及由此所产生的行动。为此需要突破线性思考的方式,排除个人及群体的学习障碍,重新就管理的价值观念、管理的方式方法进行革新。该书认为,新的组织结构应该是运动的状态,是一种“学习型组织”,其特点是组织的成绩是第个成员智力之和,学习、研究、创造是每个成员参与工作的手段。他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他学习,系统思考。

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推动下,美国企业界近年掀起了一场新的企业管理变革,突出对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管理,企业向学习型组织过渡。近年,一些著名的大企业正逐步向学习型组织发展。
(三)企业组织结构再造

企业重建是由美国人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在1993年出版的《企业重建》一书中提出的。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要进行企业重建,把过去建立在职能分工基础上的动作体系转变为以作业流程为基础的组织形式,把被拆散的组织架构,如生产、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信息等部门,按照自然跨部门的作业流程,重新组装回去。企业重建包含6个大原则:

·工作设计整体化

·流程管理自主化

·信息处理基层化

·部门活动平行化

·组织形式扁平化

·注意力分布外向化

长期以来,西方企业一直把劳动分工理论和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作为组织设计的基本原理,形成了占统治地位的科层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在产品和市场变化不大的大规模生产的情况下,确实有利于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效率。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企业更具有灵活性和市场应变能力。显然,原有的僵化的组织结构难以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而需要进行改造。如:杜邦公司,德国的奔驰汽车公司,IBM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韦尔奇)。

企业的组织结构再造的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因为其根本的落脚点是要通过组织结构的再造,下放权力,打破传统的严格的组织约束,充分发挥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第二节
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一、日本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一)浓厚的日本文化色彩
    1.日本的文化来源于三个方面:

·神道

·佛学

·儒学

其中,儒学对日本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日本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尊重人、相信人,承认员工对企业的贡献。日本企业信奉“和为贵”以及忠诚的伦理观。
    3.日本企业重视经营理念对人力资源的强化作用。日本企业常用“社训”、“社歌”、“社徽”等形式来表现经营理念,如日立公司的经营理念。
(二)终身雇佣制

·终身雇佣制是在日本社会传统的变化环境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终身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三)年功序列制

·根据年功序列制,员工的年龄越大,工龄越长,熟练程度越高,工资也越多。

·在干部提拔使用和晋升制度中都规定有必需的资历条件。

·工作能力和绩效的差别会导致员工在提薪速度上出现较大的差别。

·年功序列制是终身雇佣制的真正支柱。
(四)企业内工会

日本的企业工会对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促进企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五)“通才型”的培训制度

日本企业的员工培训的特点主要是:

·人人参加的企业培训

·精神培养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挖掘员工潜能,协助员工成长

·采取“职务轮换方法”,以培养通晓企业全局的“通才”。


二、日本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特点

逐渐引入能力主义的管理方式
(一)以终身制为基础,采用多种形式的雇佣方式
(二)奉行业绩主义,推行职务能力工资制

日本企业的年功序列制正在向能力主义转变,其核心是职能资格制度。

实行“基本工资加期间业绩工资”。
(三)员工教育和培训注重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国际化趋势

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积极培训适应信息化要求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日本企业着重培养“经济型”、“未来型”、和“国际型”

人才,以迎接未来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积极开展自动化系统的天空开发和自动化技术教育成为许多企业目前员工教育和培训的热门课题。




第三节
德国的人力资源管理


一、严格选拔和使用人员
德国企业一向力求人员少、素质高。不论管理人员还是工人都有必须完全符合岗位要求的条件,并经过严格的考试合格才被企业聘用。

员工进入企业后,建立人事档案,有严格的工作绩效考评体系。

德国基本上由专家来管理企业,只受过高等教育和有学位的人才能担任高级职务。

德国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严密,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界线分明。


二、“双轨制”职业教育
德国政府将职工教育放到战略高度上来认识,实行所谓的“双轨制”职业教育,即在企业里学习实际操作和在职业学校里学习理论知识平行进行。把教育体制和就业体制衔接起来。企业对在职员工的“再教育”涉及的内容很广,形式多样。
三、能力主义的奖酬制度和完善的保险福利体系
在工资和奖励方面,采取与美国类似的能力主义的职务工资制,员工工资收入由固定工资、奖励工资和津贴三大部分组成。而且,德国企业中,职工的保险和福利的社会化程度很高。
四、以严密的法律体系规范企业劳资关系
德国企业的劳资协调体制是以劳资协议为核心的。劳资双方的代表,有权在不受国家干预的情况下,缔结劳资协议。劳资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当双方发生重大矛盾或冲突时,运用以双方妥协为主要特征的一套协调机制。
职工参与决定是德劳资关系中的又一大特色。目前,职工参与决策体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董事会须有工人参与
·联合管理
·工会。充当劳资双方之间的协调角色
·工会。充当劳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9-24 19: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十大问题

  作为企业来讲,管理本身是实践,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其实我们现在理论研究远远是落后于实践。实践过程中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要求我们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去探索去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实际上来讲,其实你越往实践深入,越深入体验,发现你知识越不够,发现我们做学术研究的越无知。因为我是做咨询的,也是从事人力资源教学的,所以主要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做咨询过程当中,所感受到中国企业所面临人力资源管理最基本的问题。这些基本的问题,在这里我提出了十个方面的问题,因为今天只有半小时的时间,不可能把所有问题剖析得非常透彻,所以在这里主要是把问题提出来,然后针对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做一些解释。
  第一个问题,就是创新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矛盾。
  这个为什么越来越突出?这跟企业成长发展历史有关系。中国企业大家知道,市场化过程大概30年的时间,很多创新企业家开始从他年龄、企业的规模、个人的经历,就开始逐步退出日常的经营管理层。中国企业开始进入了一个职业经理人时代。在这么一个转型时期,也就是说创新企业要把接力棒交给职业经理人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创新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是什么样的关系,他们的矛盾有六个方面。
  1:核心价值观很难达成共识。职业经理人的行为方式和创新企业家的行为方式是有差异的,很难共识。
  2:创新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诚信关系。职业经理人能不能对货币资本作出郑重的评估,在中国来讲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信任关系很难得到确认。
  3:追求短期业绩,缺乏长期企业的思维。绩效上来讲追求短期业绩。
  4:创新企业家强烈的不安全感。
  5:约束机制,职业经理人激励和退出机制如何建立。
  6:职业经理人匮乏的问题。
  这些问题来讲,应该说是我们现在经理人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我想目前来讲主要是在几个方面:
  第一,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开发瓶颈在什么呢?我认为是企业高层领导团队人力资源开发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家本身能不能够伴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你的愿景、目标这种变革。另一方面职业经理人领导力的提升,这是我们所谓的一个障碍。企业家过去还是沉浸在创新时期的思维,过去成功的模式。当他面临新的竞争环境时候,尤其是他退到董事长,做董事长。如何从过去一个业务高手,真正转化成为一个企业家。这个过程来讲对于企业家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企业家自身能力的提升,自我超越。
  第二,职业经理人如何做领导者,就是企业家把日常的经营决策权交给职业经理人的时候,他如何做领导者。
  我们做咨询,主要是专门针对职业经理人团队,如何选拔、如何鉴定,如何培养开发一级队伍,这个是我们现在做的比较多的。另外就是建立高层领导力的行为风格分析与评价,职业经理人的选拔为绩效评估体系的再设计,领导人才继任计划。中国企业走到今天都必须要做这些。比如说我们给联想做的就是企业文化,柳传志就想把企业文化传承下去,企业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高层领导力的建设,真正实现企业的文化传递。华为选拔干部主要是看绩效和品德,最近华为又提出了潜力。从过去的二维结构,走到了今天的三维结构。
  我认为人力资源开发瓶颈就是企业家的自我超越。这是愿景目标的创新,行为方式的创新,对职业经理人是领导力的提升。这是我们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我们更多关注战略性的问题,作为选拔领导者最关键的要素。
  第二个问题,核心人才关键人才的频繁流动,尤其是集体跳槽。
  这对企业的损害确实是很大的,第一个人才带动了知识和客户,第二个,企业要支付人才流失的成本,第三个,对组织队伍的忠诚感产生巨大的冲击。当然我们说核心人才的流动与集体跳槽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知识性员工也好,核心人才也好,本身也可以带来核心价值。在中国来讲高端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是严重短缺的。短缺的话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权,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就不可能在一个企业终身服务,很多人才待不住。
  如何解决核心人才的频繁流动和集体跳槽的问题,我们主要是从七个方面:
  第一个,依据企业战略制订合理的人才晋升渠道。这就包括核心人才怎么来进行分类,怎么来进行盘点。盘点来讲不是指学历,还有心态。同时对核心人才做人力资源开发和解决方案的设计。这是我们现在在做的。
  第二个,强化企业的知识管理系统。现在我们留人不只是留身,还要留智、留心。我们不再简单的约束人的行为了,作为一个企业如何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如何使得个人公司化,现在中国企业所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所有的客户支持,技术支持,都是在个人脑子里。作为一个企业真正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每个人的知识都留在企业,即使这个人走了,智力资源留下来了,换一个人照样干。所有的人都在一个公共支持平台上进行研讨,进行各种制度的设计。所以我把他所有的知识都留在企业里,企业有知识管理体系,不仅有文档,更重要是知识产生的流程,要把企业内部各种优秀的做法进行提炼。中国企业比较关注如何从外部获取知识,恰恰忽视了内部经验的支持。就是通过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真正使我们对知识型员工,不但管他的行为,还有管他的制度。我们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
  第三个,强化企业的劳动管理约束。企业要重视合同签订和履行的问题,目前中国来讲,应该说我们不太关注企业的知识产权的技术保护体系。其实这个是知识管理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四个,建立核心制度体系,防止团队流动。我们要制定跳槽的成本策略,一个企业要制定核心人才跳槽的成本策略,就是要增加他流动的成本,要提高人才流动,本身的流动成本,流动的心理成本,经济成本的增加,抑制其流动。其实人才走的时候都是一时冲动,如果他有这个想法,你要敏锐的感知他。
  第五个,我们要强调工会的作用。现在工会要保护弱势群体,其实劳动者权益的真正保护,来自于雇主协会的作用。目前在中国来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雇主协会,工会是官本位。这样一种条件下劳资双方博弈没有力量的均衡。
  第六个,建立核心人才的预警系统。要敏锐感知人才的信息,要构建危机意识,危机处理方案。
  这些来讲都是我们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主要做的几个方面。
  第三个问题,集团化人力资源管控及整合。
  我们最近大量帮企业做集团管控体系,现在呈几何化的数量增长。之所以现在这部分的需求非常大,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走到今天来讲,都在进行集团化的管理。现在关键是集团与下属公司矛盾非常激烈。
  比如说,我们最近在一个国有企业,同样的处级,一个是管1200人的总经理,一个是管3000人的总经理,能力不一样,但是他们的薪酬是一样的,这肯定不合理。
  我们在一些企业要求下属公司,第一要求总部给你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服务。第二个,我们研究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是哪些。我们在一个企业研究,有13个价值创造活动,你在哪个活动中可以提供你的价值。你对公司的整个价值链,重要的价值创造活动,你作为人力资源部,对这13价值创造活动能够作出什么样的贡献。这是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问题。
  价值创造的方式,是我们要求总部一条一条列出。要求下面的公司要求总部给你提供什么样的支持。
  我们要根据集团的产业发展战略,各个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企业以分子公司对公司总体的贡献度不一样,我采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集团人力资源的定位,与下属公司人力资源的定位,这就涉及到人力定位。首先取决于企业集团定位,你针对不同的管理模式企业并购 ,来选择人力资源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依存与组织的管理机构,以及总部的价值定位。所以要求我们制订两个东西,一个是专门业务责任手册,就是企业的活动,人力资源活动分成战略性事务,事务性事务,信息性事务,你作为总部应该管理哪些,你作为下属企业应该管理哪些。在任职资格上,有的是战略性事项,有的是事务性事项,你作为总部应该管哪些,作为成员企业应该管什么,这个要建立我们的责任手册,过去我们做的分权手册,现在最主要是企业要建立业务责任体系。我们提出来人力资源管理,要创造价值,必须要建立责任体系,相应的就提出总部的人力资源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模型,什么样的能力。
  集团总部的人力资源整合机制与平台的建设,这就包括人才内部流动,企业市场化平台的建立,这是我们集团层面上提出的一些基本的思路。由于时间关系,我就简单跟大家说一下。
  人才与文化整合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现在成为一个局外人,人力资源部门成了救火队,我们如何摆脱这个角色,主动参与重组。
  解决思路,我们主要从六个方面。
  第一个,从基于企业未来战略模式作为企业重要要素开展。没有人才,作为你的并购很重要的要素。企业的资产一定要把人力资源作为资产来并购。
  第二个,要制定前瞻性的人才并购计划。
  第三个,整合战略业务模式,对整合完的团队也要调查,要留住人才。
  第四个,建立整合心理辅导中心。
  第五个,制订整合后的裁员计划。人才退出应该是人力资源管理部最重要的职能。
  第六个,要把文化管理和人力资源结合,重塑企业文化,这是所有员工通过文化的整合,抱拳打天下。
  第五个问题,目前中国企业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在劳资纠纷冲突越演越烈,尤其是06年,应该说企业劳资问题很多都浮出水面。当然冲突的根源在于,劳动者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再就是劳动合同纠纷的问题。现在中国开始出现集体罢工,怠工,集体跳槽。员工的忠诚度、满意度,很多企业在降低。我们过去研究劳资关系的老师主要是研究劳动保障的问题,现在就是如何处理劳资关系。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我建议中国建立雇主协会,在中国来讲,劳动者个体是弱势,老板是强势,但老板从群体来讲是弱势,个体强势,群体弱势,因为群体之间没有国家、没有协会。所以从形式上来讲,劳动者作为个体来讲,是弱势,但是在群体来讲,老百姓是强势,老板是弱势。中国各阶层对收益认知是很大的问题,如何确定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合理的预期,使劳动者能够准确的预测,我付出的劳动可以获得多少工资。我们社会不满意增加,背后是因为收益引起的不公平,以及缺乏一个合理的预期。再就是相关的人法律意识淡薄,处理劳资纠纷的法律短缺。未来来讲,劳资关系处理专家,应该成为我们企业人力资源非常短缺的人才队伍。这点来讲,就是我们要强化工会组织的作用。
  另外一个就是林博士讲的,深化体制改革,同时要建立相关利益的分享机制,对社会各界预期进行有效的管理。企业真正确定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
  下一步来讲,我们过去人才流出有几个环节,招聘、录用、考核薪酬、人才开发,我们现在缺乏专门的企业,没有专门的劳资关系处理部。我认为下一步,要进行劳资关系开发,还要定期对企业进行员工满意度调查。这些都是企业关心的问题。
  最近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职场压力,这尤其体现在中层管理者,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员工心理健康问题来自两方面,第一个职场压力,第二个是职场倦怠引起的。企业家人生价值出现迷茫。我最近到很多的企业去,很多人说我不说干了,不想做大,做大了家庭不幸福,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做大了没好处。再一个企业家人生价值出现迷茫,我这辈子到底为了什么。传统文化在中国企业管理制度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高,但是现在很多人过度迷恋传统文化。所以企业里很多都改成传统文化,所有的行为都用《论语》来管理。企业家进入这种误区,我觉得也是有问题的。传统文化有它的价值,但是它更多来自于农业文明,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是全球一体化,知识文明时代。所以我们继承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来自全球优秀文化的吸收问题。现在完全把传统文化庸俗化,把企业管理文化化庸俗化,我认为也有问题。
  我不赞成现在小孩都用论语教育,可能有些传统文化,对我们4、50岁的人,回归到一个平和的心态,但是真正的年轻人,我认为还是要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冲动,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现在中级管理员工缺乏工作热情,个人发展停滞,不知进取,这是我们企业所面临的很大的问题。这就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问题。现在我们推行了职业压力管理方案,比如说我们要建立科学评估压力状态,要导入压力管理培训,帮员工改变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我们说这种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你去帮他确定了一个正确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他缓解很大压力。
  企业内部要帮助你的员工正确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能力,认识自己的期望。另外我们现在在企业推行员工健康生活计划。比如说杜邦把健康工作理念扩展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这是我们要解决职业倦怠所解决的问题。我一直认为中国来讲,管企业家最难管的是欲望,企业家有激情、有冲动、有欲望。对企业家的管理,最关键在于对欲望的有效管理。但是对员工层面上的,是对员工的期望进行预期管理。这是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提出如何对员工期望进行有效的管理,首先是要让员工对自己的期望和预期有正确的认识。
  八个方面来讲,全面薪酬和员工激励的问题。过去我们是把非货币性收入转化为货币性收入,随着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非货币收入对员工激励作用越来越多,所以又把改革中扔掉的又捡起来了。所以中国企业就面临如何解决单一薪制和全面薪酬之间矛盾,货币收入与非货币收入的矛盾,当前收入与预期收入的矛盾,全面薪酬和税务筹划的矛盾。再一个包括延期支付的问题,包括联想搞的年金问题、员工盖房,都是出于避税和对员工激励的问题。
  企业全面激励体系建立的问题,过去我们更多是在经济回报上做文章,未来来讲,如何从愿景目标、机会发展机构、从理解与尊重、志趣与辅导、信息系统建立,标杆的示范等等激励体系,真正建立我们所讲的新的激励体系。这里面来讲最重要的是货币收入和非货币收入的矛盾,当前收入和预期收入的矛盾。所以我们最近在做咨询的时候,未来来讲很大一个矛盾就是依法纳税与合理避税的问题。这个领域来讲,将来可以成为我们企业很大的一块。这个就是未来薪酬设计来讲,财务和税务有效的结合,这时候人力资源部就不是单一的职能性的活动。
  第九个方面,国际化的人才短缺与文化整合。
  跨国公司进了中国以后,开始走本土化的道路,本土化的道路走了以后,如何用本土的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如何用国外的优秀人才。中国企业目前在调查走出国门的企业,人才流失包括外籍人员的流失,还有对派出去的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现在缺乏国际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所以国际化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挑战,一个是人才短缺,一个是不知道如何用外籍员工,第三个不知道如何对派出去的员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第十个,人力资源管理到底是基于能力,还是基于职位。
  如何实现基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向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这就面临着我们要从过去单一的职位管理,到职位制度的管理。过去来讲传统工业文明时期,每个职位是相对独立的,现在经济时代,组织不断变革,职位是动态的,相对稳定是职务。在传统的职位管理体系,现在要加上能力的要素,要正确处理企业是因岗设人,还是因人设岗。我们咨询公司就没有岗位说明书,也没有必要做职务评估,因为我们咨询师都是以能力评价,是能力加业绩的评价体系。这时候根本就没有岗位说明书,也不需要做出职务评价。
  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多的企业,都在采用跨国公司的岗位评估。评估出来以后没有用,因为在中国人岗是不匹配的,而我们做岗位评估的时候,是假设人岗匹配的。对我们来说岗位评估是基于岗位而不是基于人,而中国人和岗位是不匹配的。这个部门对未来越重要,工作就越多。所以我们提出要建立职位加能力的人力资源系统。
  我们建立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系统,我们都在谈素质模型,书上讲的这个素质模型大部分是岗位模型,我最早做能力,也是把岗位做出来,其实是没有意义。中国企业现在最需要的是专业素质的建立,就是像联想、华为这些企业建立基于职业发展的专业模型。我们叫任职资格体系。比如你从事营销、市场的、财务的,你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技能,什么样的专业化行为。联想做的主要是专业素质,不是岗位评估,是基于职务系列的。中国企业做的多的是专业素质,真正的岗位素质只是对特定的某些关键岗位。
  我认为中国企业要建立专业素质模型,就是专业任职体系的开发,一个是基于职位的,我们过去是单一基于职位的,我们从咨询师到中级咨询师、高级咨询师、首席咨询师都有任职资格体系,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涉及到企业开放多少个职业通道,你要确定职业发展的起跑线。这个都是对我们传统的以职位为核心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补充。
  所以我们中国来讲,一个方面我们从过去的单一职位要转向职位、能力,再一个由过去基于岗位的,转向基于职业发展通道的能力评价与能力激励系统,这是我们在企业所面临十个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28 08:4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10 16: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4 01: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非常受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1 10: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师就是大师,向你致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中国营养治疗网|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重庆管理培训|哈尔滨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台湾管理培训|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经理人的网上家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5-6 02:47 , Processed in 0.03812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