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97|回复: 4

【口才课堂】《领导口才》授课讲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4-6 20: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领导口才

教学目的:学习和掌握领导语言艺术。

第一节 用出色的口才提高身价
语言传达的不仅是一种信息,更是一种力量。作为一个当代领导者,善于运用语言的艺术,不仅对领导活动的顺序开展和领导目标的顺利达成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对领导者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至关重要。


一、能言善语是一种领导资本
语言是随着为满足表达和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具有社会性、工具性和符号性,其初始形成就是说话。古今中外的领导者,对语言的功用历来都十分重视。“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等古语,把国之兴亡与舌辩的力量紧密联系起来,借“九鼎之宝”、“百万之师”强喻说话的力量,充分揭示了语言巨大的社会作用。
马雅可夫斯基说:“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在当今这样的信息时代、文明社会,领导者无论是开会讲话、上传下达,还是交际应酬、传递情感,都需要用语言交流。衡量一个领导者是否有力量,这种力量能否变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他的说话能力。领导者精湛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魅力和伟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人把“舌头”、原子弹和金钱称为获胜的三大战略武器,进入21世纪又把“舌头”金钱和电脑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三大战略武器。这个比喻虽有牵强之嫌,但也不无道理,起码代表了两个时代的主要特点,而在这两个比喻中,“舌头”(即语言)能独冠于三大战略武器之首,可见其价值非同小可。因此我们每一个领导者都应清醒地认识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进而更好地掌握这个随身携带、行之有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奇武器。
能言善语,是一个人的素养、能力和智慧的全面而综合的反映。《论语·里仁》中讲: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到了今天,这种旧的道德规范就不能不受到质疑和重新审视。领导者“敏于行”当然无可厚非,只要这种“行”有利于国家和大众,有利于别人和自己的进步,可是领导者“讷于言”,却与现代社会领导发挥职能的需要明显地不相适应。良好的口才,不仅是宣传鼓动的需要,还是传授知识、增进人际关系的需要。能言善语,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准确传递指挥信息,显然更有利于领导工作的开展。曾参加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创建的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谈到,《实话实说》要找到合适的“侃爷”真的不容易。多数人讲话刻板、干巴、模式化、冗长、没有风趣,甚至在学历高的人群中这种现象更突出。“我几乎可以断定,口语表达能力不足是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事实的确如此,这个问题在领导群体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
美国著名教育专家卡耐基非常强调口才的重要性,他说:“假如你的口才好……可以使人家喜欢你,可以结交好的朋友,可以开辟前程,使你获得满意的结果。譬如你是一个律师,你的口才便吸引了一切诉讼的当事人;你是一个店主,你的口才帮助你吸引顾客。”“有许多人,因为他们善于辞令,因此而擢升了职位……有许多人因此而获得荣誉,获得了厚利。你不要以为这是小节,你的一生,有一大半的影响,是由于是由于说话艺术。
有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是天才的演说家,他们利用语言这把利器,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政治使命。周恩来、陈毅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生涯中善于辞令,机智、雄辩,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声望。二战时期,丘吉尔、戴高乐每一次铿锵有力地演说,都成为射向法西斯的利箭,极大地鼓舞了人们战胜法西斯的斗志。所有这些,都说明领导者具有口语表达艺术,能够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所以,领导者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语言沟通,而要善于说话,真正能言善语,这是领导者不可或缺的领导才能。

第二节 用语言打造领导魅力“八注重”
领导的工作运行过程,大部分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可以说,讲话水平体现在领导者行使权力的全过程中。讲话水平的高低,是领导能力的直接体现,也体现着领导魅力的强弱。因此,领导必须从六个方面构筑自己语言的动感地带。
一是注重权威性。领导讲话的权威性,是领导者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决定的。领导的讲话不管是否经过深思熟虑,都可能对下属和社会产生大的影响。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往往会带来不小的麻烦,造成无法预料的后果。所以,领导讲话必须非常注意原则性和政策性。
原则性是指领导不论在什么环境中,讲话都要有一定的限度、尺寸,不能脱离这个限度随心所欲去阐述、说明、表现个人的思想观点。不能无原则地评价某些事情、某些人,不能无原则地按照自己的意思,一味地表现自己。坚持原则,是保证各项领导活动成功的先决条件。如果脱离原则,自行其是,就没了章法,任何事情非乱套不可。语言是思想的体现,是行动的先导。讲话不讲原则,必然导致行动的无原则性。通常我们说某领导讲话不讲原则,说话很随便,随意表态,经常发表一些与集体意见不一致的观点,说一些不该说的话等,都是不讲原则的表现。讲话不讲原则,会降低领导者的威信,影响集体战斗力的发挥,阻碍正常工作的开展。
二是注重通俗性。领导讲话的通俗性,是指讲出的话不仅要生动、说理,而且要明事、易懂,使人乐于接受。要善于使用大众语言。大众语言来自于人民大众,是人民群众发明创造的。它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在讲话中巧妙地运用,能够增强讲话的感染力。
毛泽东是驾驭语言的大师,讲话时善于运用这些精美的群众语言,来深入浅出地宣讲革命道理。所以,人民群众非常喜欢听他的讲话,爱读他的文章。“任何人都要有人支持,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红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对牛弹琴”,“瞎子摸鱼”,等等,让人听后生动有趣,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常言道:好东西不要多用。
如同生活中的调味品,用的恰到好处,则味道鲜美,如果过量。则会破坏一锅好菜。作为语言中调味品的俗语、谚语、歇后语也是如此,如果用的恰到好处,却能起到一语千钧的作用;如果用得过多过滥,就显得过于肤浅和滑稽,很不严肃,甚至引起听众的厌烦。
群众语言也有雅俗之分,在具体使用时雅一点好,还是俗一点好,这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听众而定。如果面向基层群众,就应当说的大众化一点;如果面对的是一些知识分子,既要尽量说得文雅庄重点。
三是注重概括性。概括是人们进行抽象思维的一种表达能力。它是认识真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语言表达更精确的一种技巧和艺术。
领导在讲话时,为了使人们能够很快了解自己的说话意图,领会要领,必须使用高度概括,十分凝练的语言,提纲挈领把问题的本质特征表达出来,以达到“片言以居要,一目能传神”的效果。不少领袖人物都具有这种能力。他们善于高屋建瓴地把握形势,抓住问题的症结,且能用准确精当的语言加以概括表达。如: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军民鱼水情”、“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邓小平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等。所以,一个领导者的讲话,应该具备概括性,要时刻把握住概括的要领。
概括具有三个主要作用:一是“筛选”作用,就是丢掉事物中的无关部分,选取具有本质属性的内容;二是“归纳”作用,既是将事物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减少“水分”和避免繁复三是扩大作用,即从认识个别事物进行扩大到认识一般事物,有利于逐步接近真理和掌握真理。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巡视中国南方时,用短短几句话就讲清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纲。他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高度概括的“三个有利于”,一下子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四是注重目的性。一切领导活动都是有着明确的目的的,讲话也不例外,所为目的,是指领导者为达到某些需要而形成的一定实践活动的目标、希望和要求。它是领导者对领导活动结果的自觉意识和在观念上的设计。
根据国外专家的研究,领导讲话的目的概括地说,有以下八种:
(1)明了。即让听众了解所传递的信息,或明白他不知晓的事理。
(2)接受。即让听众在弄懂主题思想观点、立场、看法的基础上,真正信服接受,并付诸相应的行动。
(3)解惑。即让听众学习并掌握有关的理论、知识、经验和技能,解决生活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各种疑难。
(4)沟通。出于社交的需要,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达到互相了解,互相支持,协调配合,行动一致。
(5)感动。引发听众心灵上的共鸣,受到感动或激励、鼓舞,与口才表达主体心曲相通,同悲同喜,同忧同乐。
(6)说服。因势利导,说清道理,晓以利害,改变对方的某种观念或要求,阻止对方采取某种行动。
(7)拒绝。即让对方知道他的思想观点、立场、看法不敢接受,这是一种逆向交流,特别需要讲究方式、方法和技巧。
(8)反驳。即指出对方的观点、要求不合理、不合法甚至是错误、荒谬的,进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先破后立,破中求立。

在一般情况下,讲话的目的比较单一,但有时也可能兼有几种目的。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只要达到或基本达到了上述目的的一种或几种,就能称得上是真正地会说话,有口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20: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是注重逻辑性。领导讲话,逻辑一定要严密,有条理,通过逻辑分析的方式,把自己讲话的目的明明白白地表露出来。
讲话首先要严格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思维形式是指人们思考问题时所用的概念、判断、推理。思维规律是我们在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维活动时必须遵守的规律。即“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这些规律要求人们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时,要保持同一性,不能自相矛盾,不能模棱两可,要有充足的理由等。遵守这四条基本规律,是讲话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总体表现和要求,必须贯穿于讲话的全过程,体现在讲话的每一个环节中。
六是注重准确性。准确性是领导运用语言,与其他个人或组织进行交流的基本要求。任何一个领导者所说出的话,如果失去了准确性,不但没有任何水平可言,而且还会失去所有与之联系的个人或组织的信任。
领导者在领导活动过程中,能够准确地运用语言,是十分必要的。领导者语言的准确运用,首先是指领导者语言运用的条件限定;其次是指准确地使用语言。所谓条件的限定,具体来说,就是语言的运用是由各种特定的客观环境,以及领带讲话的特定内容来决定的。任何一个领导者,不仅在社会活动中有特定的地位,同时,他又是一个现实的社会人,因此,他就需要运用语言来表达、反映自己的思想和意愿(其中包括决策等领导行为的表露)。但是,由于领导者在社会活动中的特定地位,所以领导者的语言表达,就不能使随心所欲的。正确地使用语言,就是语言运用的最大技巧,就是每个人驾驭语言的基本方式方法。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如果恰到好处地使用一些有生命力的古代语言文字和国外的一些优秀语言,就可以更加丰富自己的语言。同时,还要尽量使用最少的词句,而准确地陈述出所要叙述的内容。恩格斯曾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陈述绝对做不到的。。”
七是注重生动性。生动形式对领导讲话水平的基本要求之一。领导者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需要使用易被接受、鲜明生动的语言,而忌讳那种干涩难懂、空感乏味的说教。
领导运用语言的生动性,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使用自己的语言。有些领导往往愿意使用一些现代的“时髦词”,或者是流行的套话。把这些东西生拼硬凑在一起,乍听起来挺“新鲜”,事实上细细回味起来,有的是“生吞活剥”、“消化不良”;有的是似曾相识,改头换面;有的似是而非,很不真确。这些语言不仅不能给自己的语言增色,反而使之逊色。
八是注重鼓动性。一个杰出的领导,首先应该是一个鼓动家。他要以语言去撞击人们的心灵,激励人们的情绪,坚定人们乡向前的意志。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要求领导首先必须具有恢弘的气魄、宽阔的胸襟和无畏的胆略。其次,要有高超的语言运用技巧,使用在短时间就能人们情绪的口号、格言、警句,都具有极强的鼓动力。因为这些经过加工、浓缩、简洁、凝练的语言,都蕴含着某种真理,容易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再次,领导语言鼓动程度以及戏剧性效果也与领导者在讲话中表明努力的目标,以及展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后的灿烂前景有关。人们总是为了某种希望而活着,即使有些人暂时处于相对平静的生活中,他也期待能有人给他指点更明媚灿烂的前景。因此,杰出的领导者往往就是利用了某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在报告、演讲、讲话中传达给人们某种可能达到的目标和希望,最大限度调动听众的情绪。
第三节 语言交流须知的三个要领
在语言交流中,领导的身份决定了其语言的特定性。肆无忌惮的夸夸其谈,会给人一种不稳重的感觉;患得患失的沉默寡言,又给人一种平庸无能的感觉;过于矜持,又有人说是矫揉造作。因此,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对领导的语言艺术有着较高的期待,领导如果不会交谈,很能想像能在社会上立足。而要使谈话顺当,确有所获,就必须掌握“诚”、“专”、“敏”三个基本要素。
1.要深入诚恳
古语说,与人善言,暖若锦帛;与人恶言,深于矛戟。坦诚率直,谦虚谨慎,尊重他人,是领导必须具备的良好心理品质。苍白的语言只能换来苍白,冷漠的情感只能获得冷漠。只有知心,才能达到推心置腹、情感相容的世界。妄自尊大、盛气凌人、刚愎自用的作风,虚情假意,恭维逢迎、油腔滑调的习气,是领导交际中的毒剂,它必然导致双方产生鸿沟。要谦逊有度,避免过于显露自己的才学。要做到平等待人,对某一话题,尽管有许多话要谈,但不应滔滔不绝,使他人无发言的机会。即使别人的意见与你相悖,也要让人讲完,然后再阐明你的见解。谈话中要少用“是”、“不”、“对”、“不对”、“可能”、“会好的”这类浅显字眼。只有心心相印,才能息息相通。对别人敷衍搪塞,答复问题是做官样文章,空洞无物,或咄咄别人,像连珠炮似地连连发问,都或引起他人反感。
领导待人已成,就会洗耳恭听他人之言,而不会抢人话头,扰乱别人的思维;不会避实就虚,隐瞒自己的真情实感;不会强人所难,硬要人家听你的索然寡味的说教;不会故意闪烁其词,摆迷魂阵,真伪难辨,使人捉摸不定,难以理解你的意图;也不会在别人给你提意见,或者表达不同见解时就火冒三丈,大发雷霆,粗鲁地顶回去;更不会口出伤人之语、损人之词。即使一时失口,也定会坦率表达歉意,以达到相互谅解。
2.要神情专注
领导讲话不能心不在焉,听人说话,也要全神贯注,不要漫不经心。一位外交家曾感叹地说:“一个好的听众确实如同撒哈拉沙漠中的清泉一样,稀有珍贵和受人欢迎啊!”要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要再旁人说话时,对其发表评头论足,轻下断语。要让自己的思想紧紧“跟踪”发言者,就能分析出话中之意,体察出言外之音,明白谈话何时进入高潮,何时接近尾声。这样你发言时就能有的放矢,而不会不着边际,偏离话题。
领导在与人谈话时,还要专注于对方的表情。听话不能单用耳朵,如你的眼睛紧盯着发言者的唇舌,就能在“声波”中捕捉到所需之物。要同时注意对方的姿势、表情,将更体会对方言谈的意思。对方说话时的情绪状态,是高兴,还是愤慨、焦急、忧虑,有时比说话本身更为重要。心不在焉是不好的,若左顾右盼,或手上摆弄小东西,或显示出不耐烦之态度,都会影响交谈。有位外国学者说过:“人们通常认为听别人讲话是件容易的事情,其实不然。真正的听别人讲话,意味着使自己受到别人的恐怖、热情或绝望的感染——或者也要受到自己内心与之相同的感情的感染。
3.要思路敏捷
领导与人谈话,是调动自己的知识和智力的过程。要做到“知人、察需、扇问、会导“。敏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有应变能力。一般人认为,宽厚者,语多奖;刻薄者,词多贬抑;豪放者,语多激扬而不粗俗;潇洒者,言多风雅而不随便;谦逊者,含蓄而不猥琐;博学者,旁征博引而不芜杂;脚踏实地者,声调沉稳;只图虚名者,最好浮词。
领导在与人交往中,还要注意观察对方,要摸准交谈着的性格特征。若对方性格坦率、耿直,你的谈吐就要简洁,“迂回作战“往往适得其反,会引起隔阂。若对方自尊心强,爱面子,你提出问题,特别是不同意见时,就应该缓和婉转点。如遇到的是个比较固执,喜欢抬杠、啰嗦、重复、没完没了的情况,甚至出言不逊时,也不要急,而要冷静、耐心,或者见机行事,适时提出中肯之词,或让他把话讲完,然后再恳切地表述自己的见解,这样就是对方对你有信任感。在谈话时,或直陈己见,或委婉作答,都要分析对象,看准时机,一语中的,才能使交谈畅通无阻。当谈话出现僵局时,机智得体地运用幽默的话语,会有解救“危难”之效。要选用简明的词句,避免用对方所不了解的字眼。用较从容的语调陈述为好,不必过于曲折,以免使人不知所云或抓不注重点。假若一个人头脑僵化,反应迟钝,必不能紧扣话题。如当别人谈论学习所得时,你却横插一杠子,不适时宜地插入旅行见闻等等,会使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转换在交谈中至关重要。改变话题要顺应自然,掌握“火候”,过早则不免唐突,过迟则使人乏味。当他人对某话题兴味索然时,就应适时戛然而止,令择他径;当别人对某一问题谈兴正浓时,马上转换内容,显然是不高明的,谈话开头要巧妙地打开画匣子,结束谈话也要顺乎自然。圆满的谈话,总是进行到恰到好处时结束。

第四节 领导讲话七忌
有些领带讲话之所以给人平庸的感觉,并不是因为他水平低,而是对讲话中存在的缺憾浑然不知。如果一个人的脸上长有疤痕,可以从镜中窥见,可以使用化妆品或药品加以治疗弥补。同样,谈吐方面的缺憾也可以改变,只要治疗之前,自己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这些缺陷。如果不清楚自己说话的缺陷,也可以试着拿一面镜子对照自己说话的姿态:是否手势过多,是否翘起嘴唇,是否表情难看,是否过于冷漠、紧张、僵硬,是否强抑声调……
以下几点是我们说话中常有的缺陷,我们可以对照检查,并加以改正。
1.说话用鼻音
用鼻音说话是一种常见且影响极坏的缺点,当你使用鼻腔说话时,就会发出鼻音;如果你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你所发出的声音就是一种鼻音。如果你说话时嘴巴张得不够,声音也会从鼻腔而出。在电影里,鼻音是一种表演技巧,如果演员扮演的是一种喜欢抱怨、脾气不好的角色,他们往往爱用鼻音说话。如果你使用鼻音说话,鼻音对于女人的伤害比对男人更大,你不可能见到一位不断发出鼻音,却显得迷人的女子。如果你期望自己在他人面前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或者令人心荡神移,那么你最好不要使用鼻音,而应使用胸腔发音。正确的方法是,平时说话时,上下齿之间最好保持半寸的距离。
2.声音过尖
一个人受到惊吓或大发脾气时,往往会提高嗓门,发出刺耳的尖叫。一般女性犯此错误居多,要多加注意。因为尖叫的声音比沉重的鼻音更加难听。你可以用镜子检查自己有无这一缺点:脖子是否感到紧张?血管和肌肉是否像绳子一样凸出?下颚附近的肌肉是否看起来明显紧张?如果出现上述情形,你可能会发出刺耳的尖声。这时你就要当机立断,尽快让自己松弛下来,同时压低自己的嗓门。
3.说话忽快忽慢
一般来讲,说话的速度很难掌握,即使一些职业演说家或政治家,有时也不容易把握好自己说话的速度。说话太快,别人就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而且听得喘不过气来。说话太慢,人们就会根本不听你说,因为他们缺乏一种耐心。据专家研究,适当的说话速度为每分钟120~160个字之间,当我们朗读时,其速度要比说话快。而且说话的速度不宜固定,你的思想、情绪和说话的内容会影响你表达的快慢。说话中把握适度的停顿和速度变化,会给你的讲话增添丰富的效果。
为了测量自己说话的速度,你可以按照正常说话的速度念上一段演讲词,然后用秒表测出自己朗读的时间。如果你说话的速度每分钟不到上面那个标准,就可以试着调整说话速度,看是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口头禅过多
日常生活中,人们听到一些领带讲话带有口头禅,如“那个”、“你知道不”、“是不是”、“对不对”、“嗯”等。如果领导者在讲话中反复不断地使用这些词语,一定会损失自己说话的形象。口头禅的种类繁多,即使是一些伟大的政治家在电视访谈中也会出现这种毛病。
当谈话中“啊”、“呃”等声音过多,也是一种口头禅的表现,著名演说家奥利佛•霍姆斯说:“切勿在谈话中散布那些可怕的‘呃’音。”如果你有收音机,不妨将自己打电话时的声音录下来,听听自己是否有这一毛病。一旦弄清了自己的毛病,那么在后在与人讲话的过程中就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这一点。
下面介绍几种克服口头禅的方法及供参考。
默讲。出现口头禅的原因之一,是对所讲的内容不熟悉,讲了上句,忘了下句,此时就要用口头禅获得一点思考的时间,以便想起下句话。事前默讲几遍,对内容、措辞十分熟悉,正式讲话时就能减少或不出现口头禅了。
朗读。克服口头禅的朗读法,就是将自己的口语,从不清楚变为清除、流利的语言。如果内容语言流畅贯通,就不会出现口头禅。出声朗读老舍、叶圣陶等语言大师的作品,有助于用规范的语言来改善自己不规范的语言。
耳听。广播员、演员的语言,一般都较为规范,没有口头禅。平时听广播、看电影时,可边听边轻声跟和说。久而久之,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口语精练了,口头禅少了,连普通话水平也提高了。
练习。听听自己的讲话录音,会对自己讲话中的口头禅深恶痛绝。这样,往往能使自己讲话时十分警惕,口头禅也会随之变少。
慢语。在一段时间内,尽量讲慢些,养成从容不迫地思维和说话的习惯,一句句想,一句句说,对克服口头禅有很好的效果。
5.讲粗话
有些领导特别是资历比较深的领导,在日常工作中习惯于讲粗话,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威望。其实,讲粗话是说话的恶习。俗话说,习惯成自然。随便什么事情,只要成了习惯,就会自然地发生。讲粗话也是如此,领导者一旦养成了讲粗话的习惯,往往是出口不雅,自己还意识不到。要克服这种不文明的习惯也并不是一件易事,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找出自己出现频率最高的粗话,集中力量首先改掉它。首先是改变讲话频率,每句话末停顿一下;其次讲话前提醒自己,改变原因有的条件反射。出现频率最高的粗话改掉了,其他粗话的克服也就不难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20: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别人督促也很重要。当然,这里的“别人”最好是了解自己的人,这样督促起来可以直截了当。由于有时讲了粗话自己还不知道,请别人督促就能起到提醒、检查的作用。督促还有另一层心理意义,那就是造成一种不利于原有条件反射自然发生的外界环境,以促进旧习惯的终止。
6.结巴
“结巴”是口吃的通称。“结巴”对于极个别人来说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是一种病态反应,他们也被称为口吃患者。口吃就是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的现象。讲话结巴,是领导语言交流的大忌。要想治愈说话“结巴”的毛病,除药物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去除心理障碍。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少年时代就是口吃患者,为了克服这个缺陷,他常常朗诵课文,为了发音准确,就对着镜子纠正嘴形,后来他成了一个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有口吃的人不妨试一试这个办法,坚持朗读文章,只要坚持不懈并保持良好心态,相信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
7.毛手毛脚
毛手毛脚,意即说话时动作过于频繁。领导者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在说话时不断出现以下动作:坐立不安、蹙眉、扬眉、歪嘴、拉耳朵、搔头皮、转动铅笔、拉领带、弄指头、摇腿等。这都是一些影响你说话效果的不良因素。当你说话时,动作过于频繁,听着就会被你的这些动作所吸引,根本不可能认真听你讲话。
六、利用当众演讲展现领导智慧
西方的一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世间有一种成就可以使人很快完成伟业,并获得世人的认识,那就是好口才。”
领导也许不是演讲大师,但只有善于演说的领导,才能成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则是不争的事实。
通过演讲阐发自己的政治观点、施政纲领,是现代智能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一个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领导,首先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深刻认识事物,只有这样,说出话来才能一针见血,准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其次必须有严密的思维能力,懂得怎么样分析,判断和推理,说出话来才能滴水不漏,有条有理,最后,还必须有流畅的表达能力。
间接来说,只有知识渊博,话才能说得生动通顺、表达明确,也正是因为演讲具有综合能力的这个特征,所以我们说:善于演讲是知识渊博的标志,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纵观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历来都把演讲当作发表政见、阐明观点、批驳政敌、争取盟友的一个有力武器,尤其是现代社会正处于激烈变革的年代,这种社会作用就会显得更突出。
谋臣启奏,策士应付,诸侯施令、辩士游说,无不以演讲作为手段。英国作家麦卡雷说:“舌头是一把利剑,演讲比打仗更有威力。”拿破仑小时候出身寒微,在群雄角逐的年代,27岁时,他就获得当时法国3000万人民的崇拜,他不无骄傲地说:“一支笔、一条舌,能抵三千毛瑟枪。”
我国已故的周恩来总理就是一位出色的演讲大师。他的雄辩在当时蜚声海内外,无人不知,他的应变机敏与非凡的气魄还有那柔中有刚的犀利言辞,不但令国人敬佩骄傲,就连敌手见了也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
曾经有一件这样的事,有一位美国人带有挑衅意味地向周恩来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国家向外扩张,是由于该国的人口过多。”
周恩来并不赞成这个观点,他直接反驳道:“我们不同意你这种看法。英国人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只有4500万,这并不算太多,但是英国在一个时期内曾经是‘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和中国比较,中国也只是略大了一点点,但是中国的人口远远超过美国人口的五倍还要多,可是美国的海外驻军却达150万。中国的人口虽多,却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领土上,至于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更没有,由此就可看得出来,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与它的人口多少是没有关系的,却与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息息相关。
在这里,周总理以英美人口不多却向外扩张,与中国没有向外扩张相对照,真可谓是数据准确,论据详实,顺理成章,最终让这个美国人无言以对。
美国的第四十任总统里根,以自己的睿智风采成为美利坚历史上最耀眼的政治明星。
1984年,已年届73岁的里根,在竞选总统是与对手蒙代尔进行电视辩论。
辩论中,蒙代尔以自己年轻力壮为优势,攻击里根年龄大,不适宜担此重任。里根并没有为自己进行辩解,他回答说:“蒙代尔说我年龄大且精力不充沛,我想我是不会把对手的年轻、不成熟这类问题作为一个有利的条件在竞争中加以利用的。”他的这一绝妙的回答立即博得全场的热烈掌声。最后,果然里根获胜当选总统。
面对年轻气盛的蒙代尔的如此攻击,里根并不以牙还牙,破口对骂,如果那样就会有失作为长辈的沉稳持重,老谋深算的优势;如果对此不理不睬的话,就会让人觉得自己是逆来顺受、装聋作哑,如果这样的话就会让自己与蒙代尔的锐气相比,显得老气横秋,没有什么作为了。
里根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尽量显示作为年长者的足智多谋、宽宏大度,委婉地抨击和映衬对方作为年轻人的浅薄和狭隘;他拿自己的长处和对方的短处相比,用了那种以柔克刚的策略;采取将计就计、以守为攻,在不动声色之中,以己之长,显彼之短,并且在讲话当中并没有忌讳自己比对手年龄大一点,却以那种“居高临下”用长者面对后对的挑衅不屑一驳的口气说:对手的年轻、不成熟这类问题我是不会作为一种弱点放在竞选中加以利用的。
这句话说得非常幽默,虽说他明里说的是“不会利用”,但是从他口里说出来这句话却毫不客气,一针见血地说出了对方的“不成熟”。
他的这点不管是在论点上,还是在人品上,都成了一种很有利的反击工具,他以自己的辩才在观众面前树立了比对方更能胜任总统职务的美好形象。结果,里根在大选中获得连任,538个区域代表人中有525人投赞成票给里根。
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领导干部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出现在大众面前,一定要利用演讲这个舞台,塑造有魅力的领导者形象。
第五节 演讲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完美地施展自己的口才、做好一次演讲,事先必须有所准备。恰如建筑施工须有蓝图才能够顺利进行一样,在演讲之前,也得对演讲的听众有一定的了解,为演讲的有关内容、方式等构思出一幅蓝图,或藏在脑中,或诉诸笔端。如此预备妥当,演讲起来,方能舌绽春雷、口吐莲花、顺畅流利、优雅动人。
一是要明确演讲的主题。演讲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说、有明确的目的,说话要说到点子上。演讲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主题集中,观点鲜明,方能给听众留下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因此,必须注意从思考过的众多观点中选择出最能体现讲话宗旨的观点作为中心话题,而后围绕着一中心展开阐述,所有的论点和材料都必须为这个中心议题服务,绝不能急于表现自己而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否则,听众就不会有清楚的认识。
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时,要恪守一条古老的格言:三思而后行。要对自己的主要思想、观点和议论,仔细思考和推敲,力求对事物有足够的认识。把自己的观点整理明白再向别人叙说,千万不能信口开河。
许多人演讲时常常忽视这一点,以为只要说起来滔滔不绝如黄河之水就是有口才。其实,健谈并不等于有口才。健谈是“能说”,并不一定是“会说”。如果一开口就喋喋不休、没完没了,反倒令人生厌。“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真正有演讲口才的人,并一定是说的多的人,而是能说到点子上的人,即能构触及问题实质、提出解决办法的人。
另外,要寻找最佳角度明确观点、独到的见解、巧妙地解说、常常能出奇制胜,赢得赞叹与喝彩。
二是分析听众的结构。一般来讲,不管你所面对的观众是谁,在你开口之前,他们都会对你做出及时的评判。他们会观看、倾听,然后作出分析。他们看到你的过程中,前十五秒钟时相当重要的。因此,任何一种公共演说,应该像演员对待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一样。它是一种公共表演行为,具有一种内在表演因素。不管你是在作一次短时的讲话,还是在宴会后的一种重要演说,事实的确如此。当你演说的时候,你置身于一种被人评判的角度,你受到的赞许和批评与你所言说的内容一样多。因此,当你在场外的时候,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你需要确切地了解你所面对的观众。他们是高度的同一,还是由形形色色的人员所组成?他们是否对你态度不一、精神不一、期望不一?他们是否对你有所了解?他们期望什么?他们为什么坐着听你讲话?一个令你高兴的好消息是,绝大多数听众是宽厚仁慈的。
大多数听众至少在演讲开始时表现得友好而仁慈。但如果你表现不当,甚至对他们缺乏尊重,他们可不会轻易对你表现的那么客气。在此情况下,如果你无法应付,不要试图尝试。不要大发脾气,尽力获得大多数听众站在你的一边,控制住演讲局面。
三是反复修改演讲稿。演讲稿草稿的修改是写作过程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说,演讲稿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修改出来的。
1.修改的内容
(1)从主题(思想、观点、意向)着手。首先要看看你确定的主题是否健康、正确,再看看文字是否把你的主题表达出来了,是否充分,是否新颖,有无片面性。有时即使主题正确无误,在修改时也会出现一些预想之外的闪光思想和语言,比原来的要深刻和精彩,因此,修改就是弥补和扩展发挥的极好机会。
(2)审视结构。从演讲结构的一般模式看,结构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开头、正文、结尾是比较明确的。修改时主要审视的是正文部分。主题有了变化,结构必须随之改动,即使主题没有什么变动,由于起草时只是作为一种构想写出来的,一旦落实在纸上,反复审视、推敲,就会发现一些毛病,如逻辑性不强,前后位置不当,层次不清,上下文重复,材料和引文用的不是地方,段落衔接不紧密等,这些都需要重新调整和修改,有时还要“动大手术”。
(3)推敲润色语言。修改演讲稿的目的,一是减少语言方面的毛病,二是保持演讲语言的特点。在草稿上,由于当时意念完全集中在主题的变现、时间的陈述等方面,往往无暇顾及语言的运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句子短缺、用词不准、丢字错字等,都需要修改,这是其一。其二,按平时定型的习惯写稿,易出现书面语言较多的倾向,如句子太长,诗歌化、散文化等。只有经过修改才能保持演讲语言的特点。
推敲、润色语言的主要目的是:
        把话说得明白: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进行交流的过程。一句话表示不明白就有可能使交流中断,甚至会影响下面的交流。做到把话说明白,首先要做到把话说正确,即选择意义贴切而确定的词语,其次要用现成的、通行的话,再次是用简明易懂的话,方言、术语尽量少用或不用。
        把话说得有力:有力是指每句话、每个词都讲的是地方,与语言环境配合得好。这与演讲者的思想修养、文字功夫有关。
        把话说得动听:动听就是使听者愿意听,这是作用于听众感情的结果。要让语言动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用词造句的感情色彩和韵味,表现出诚恳、热情、振作的风貌,利用词句自身具有的那种和谐优美的韵味,把话说得流畅、响亮、生动。
2.修改的技巧
(1)反复修改。演讲稿的修改方法与一般文章的修改方法大致相同,都需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对于比较重要的演讲稿不妨多看、多改它几遍,力求完美无瑕。
(2)边讲边改。就是一边讲、一边改,一边改、一边讲,手口耳并用。用嘴讲,可以使句子简洁、顺口、有韵味,符合口语特点;用手写,可以去掉口语中啰唆、重复等毛病,使之精炼、准确,达到文学化的要求;用耳听,可以发现那些纸面上虽然顺畅但听起来费解,或者容易产生歧义的字句,可以发觉那些意义相近而平仄却不相宜的用语。对这些部分的修改,有助于达到入耳、动听的目的。
修改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没有绝对满意的时候。如果有条件,就应争取一直修改到演讲之前,有机会就一边讲,一边改,使之更加成熟。反复多次之后,嘴里讲的、手中写的、耳朵听的就会完全同一了。这样,上台的时候就会胸有成竹、临场不慌,即使有临场发挥的成分也能得心应手,不会是结构紊乱。边讲边改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免去念稿、背诵之苦,因为你讲的是你写的,写的也是你讲的,讲熟了也就成为你心中的东西。只有这样,你才能神情自若,从容不迫地发挥态势的作用,同听众进行情感交流,保持演讲的顺畅,提高演讲效果。
第六节 组织演讲材料要做到“四性”
立屋要有梁柱,说话要有根据。你提出的观点或论点,也必须有充分的材料支持。这样演讲才会血肉丰满、言之有物、令人信服,否则,就容易变成痴人说梦。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材料、内容或话题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呢?卡内基曾对此做过一番调查,那些亲身体验或最熟悉的事情往往是最有发言权的话题。其中有儿时的经历、早年的奋斗,自己的嗜好、信仰、愿望,以及自己的事业和家庭等。而那些不了解、不熟悉的东西是讲不好的,拎起这样的话题,至多能涉及点皮毛,谈不出什么名堂来。
1.材料的主题性
主题是通篇演讲的中心,所用的材料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以是否能为中心服务作为取舍标准。主题与材料的关系是统帅于被统帅的关系,离开了主题,材料是零散、杂乱、毫无意义的东西;而离开了材料,再好的主题,也无法表达充分。要正确处理主题与材料的关系,用主题去统帅材料,用材料去表现主题。凡是与主题关系密切,能有力地说明、烘托、突出主题的就选用;凡是与主题关系不大,不能很好地反映主题的材料就舍弃。这是选材的首要原则。在选材上要做到宁缺毋滥,舍得忍痛割爱。少说废话的道理很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有的人讲起话来,对所使用的材料不加鉴别和选择,造成内容芜杂,枝蔓丛生,结果想要表达的观点反而被冲淡、被淹没。有的人对自己积累的材料不舍得丢弃,影响了讲话效果。因此,讲话一定要选择那些能反映观点、支持观点的材料,力求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2.材料的可靠性
材料的可靠性包括真实性和准确性两个方面。讲话真实准确,才能令听众信服。如果讲话内容被听众怀疑是否准确真实,即使讲的多么精彩,多么有趣,也会被大打折扣。真实准确是对讲话的基本要求,也是第一要求。保证讲话真实准确,首先要保证所用材料真实可靠。真实准确是选择使用材料的基本原则。在选材问题上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采用实用主义的态度。那种对材料任意加工,添枝加叶,主观臆造,随意引申,甚至把那些道听途说的东西也拿来引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材料的真实,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有其事,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决非杜撰虚构;二是合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是偶然的、个别的现象,而是事物的本质,具有普遍意义。前者是局部的真实,后者是整体的真实。
在真实的基础上环要做到准确。准确是和真实相联系的。没有真实,就无准确可言。如果说真实多是从大处体现在质的规定性上的,那么准确多是从细处要求材料的恰如其分。人物、事实、细节、引文等都应经得起检验和推敲。这就要求平时积累资料时,力求做到精确无误,注明材料的详细出处,以便引用。如果引用材料含糊其辞,连自己都拿不准,怎么能让人信服,得不到听众信任的讲话,又有什么意义呢?讲话中要尽量少用“大约”、“左右”、“很久以前”、“可能是”等模糊词语,多用内涵比较确定的词语。在这方面,革命导师马克思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他“从不满足于间接得来的材料,总是找原著寻根究底,不管这样做有多么麻烦。即使是为了证实一个不重要的事实,他也要特意到大英博物馆去一趟”。由于马克思“所引证的任何一件事实和任何一个数字都是得到最有威信的权威人士的证实的”,因此,“反对马克思的人从来也不能证明他有一点疏忽,不能指出他的论证是建立在受不住严格考核的事实上的”。正因为如此,他的著作才“每一个字都是一枝必中的箭,每一句话都是有事实作根据的沉重控诉,是事实不可驳的赤裸的真理。
真实性是讲话的生命所在。只有材料真实可靠,才能使讲话做到事真、情真、理真,才能令人信服,对此不能有丝毫的含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9-4-6 20: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3.材料的典型性
所为典型材料,是指那些能够深刻揭示事物本质,具有深刻的代表性和强大的说服力的材料。只有那些具有鲜明特征和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才能有力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有效地表达主题和观点。通过个别反映一般,通过典型反映共性,是讲话选材的重要原则。讲话时要从众多的材料中帅选那些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不要用一般化的材料,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毛泽东说:“材料是要搜集的愈多愈好,但一定要抓住要点或特点(矛盾的主导方面)。马克斯研究资本主义,列宁研究帝国主义,都是收集了很多统计材料,但并不是全部采用,而都是采取最能表现特点的一部分”。这里所说的“不是全部采用”,而是抓“要点”和“特点”,就是说讲话、写文章要抓要典型材料。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为了阐明马克思在理论上的重大贡献,就选用了两个最典型的材料,一个是“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规律”,另一个是“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很多,但他发现两大规律是最重要的、最有代表性的,真正突出了马克思的伟大历史功绩,这两点是最有说服力、最能令人信服的。
4.材料的生动性
新颖、生动的材料,能够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引发联想,使之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能够使讲话声情并茂,增加表达的感染力,唤起听众的共鸣;能够使听众耳目一新,激发兴趣,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讲话中引用了一些人人皆知的“老”材料、“死”材料,没有多少新东西,让人觉得似曾相识。非常耳熟,就会让听众感到乏味。
新颖、生动、有趣的材料不外乎两类:一类是新近发生的、他人尚未发现、使用的材料;一类是他人已发现、已使用材料中的新意。
材料的生动性要具有四个特点:新、实、趣、活。
新——就是要有新人、新事、新成果、新情况、新经验,反映新面貌,讲出新“道道”,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实——就是具体、实在,使听众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而不单纯是空洞抽象的说教。
趣——就是生动、活泼、有趣味,有动人的情节,活泼风趣的语言,能引起悬念,具有很强的幽默感。
活——就是真人、真事、有形、有声,活灵活现的东西。
这些材料选择出来后,把那些有助于讲话的真实可信、饶有趣味的每一事实、数字、对比例证都写下来。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把每一个事实或一个例证,分别记在一张卡片上,这样在最后定稿时,便于反复推敲,决定取舍。
在材料的选项用问题上应特别强调:尽可能多地收集材料。讲话中使用材料的数量与所掌握材料的多少应成正比,正如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大小于其浮水面下的大小成正比一样。掌握的材料越多,选择余地越大,使用起来就越方面。

第七节 说服下属的有效方法
有些领导说服人经常犯的弊病,就是先想好几条理由,然后去和对方辩论;还有的是站在长辈的立场上,以教训人的口吻,指点别人该怎么做。这样一来,就是等于先把对方推到错误的一方,因此,效果往往不好。那么,怎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呢?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领导者的说服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情感的征服,只有善于运用情感技巧,以情感人,才能打动人心。感情是沟通的桥梁,要想说服别人,必须跨越这一座桥,才能瓦解对方的心理堡垒,征服别人。领导在劝说别人时,应推心置腹,动之以情,讲明利害关系,使对方感到领导的劝告并不抱有任何个人目的,没有丝毫不良企图,而是真心实意地帮助被劝告者,为他的切身利益着想。
适合领导者的说服下属的方法和技巧很多,以下几种是比较实用和简便的:
1.用高尚的动机来激励他
在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崇尚高尚的道德、正派的作风,都有起码的政治觉悟和做人道德。所以,在说服他人转变看法的时候,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用高尚的动机来激励他。比如说这样做将对国家、单位带什么好处,或将对家庭、对子女带来什么好处,或将对自己的威信有什么影响,等等。这往往能够很好地启发他,让他做应该做的事。
2.用热忱的感情来感化他
当说服一个人的时候,他最担心的是可能要受到的伤害,因此,在思想上先砌上一道墙,在这张中情况下,不管你怎么讲道理。他都听不进去。解决这种心态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用诚挚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来对待他,在说服他的时候,要用情不自禁的感情来感化他,使他从内心受到感动,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
3.通过交流信息促使他改变
实践证明,不同的意见往往是由于掌握了不同的信息所造成的。有些人学习不够,对一些问题不理解;也有些人习惯于老的做法,对新的做法不了解;还有些人听人误传,对某些事有误解,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只要能把信息传给他,他就会觉察到行为不是像原来想象的那么美好,进而采纳领导者的新主张。
4.激发他主动转变的意愿
要想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去做任何事,最有效的方法,不是谈你所需要的,而是谈他需要的,教他怎样去做到。所以有人说:“撩起对方的急切愿望,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世人必与他同在;不能的人,将孤独终生。”
探察别人的观点并且在他心里引起对某项事物迫切需要的愿望,并不是指要操纵它,使他做只对你有利而不利于他的某项事,而是要他做对他自己有利,同时又符合你的想法的事。这里要掌握两个环节:一是说服人要设身处地地谈问题,要把别人的事当作彼此互相有利的的事来加以对待;二是在促使他行动的时候,最好让他觉得不是你的主意而是他自己的主意。这样他会喜欢,会更加主动和积极。
5.用间接的方法促使他转变
说服人时如果直接指出他的错误,他常常会采取守势,并竭力为自己辩护,因此,最好用间接的方式让他了解应改进的地方,从而让他达到转变的目的。所谓间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把指责变为关怀;用形象的比喻来加以规劝;避开实质问题谈相关的事;谈别人的或自己的错误来启发他;用建议的方法提出问题,等等。这就要靠说服者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加以利用。
6.提高对方“期望”的心理
被说服者是否接受意见,往往和他心目中对说服者的“期望”心理有关,说服者如果威望高,一贯言行可靠,或者平时和被说服者感情好,觉得可以信赖,就比较愿意接受说服者的意见。反之,就有,一种排斥心理,所以作为说服者,平时要注意多与人交往,和他们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样在工作的时候,就能变得主动有力。

第八节 指责下属要讲方法
指责下属的过失,是希望下属能引以为戒,改正不足,而不是领导者发一通脾气、消消气就完事,所以,一定要讲究方法。
1.指责下属不要太离谱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领导责备下属不是出自纠正过失的动机,而是由于怨恨,虽然我们常自我告诫,不可因怨恨而骂人。开始时,也许的确是想纠正对方,指责一二句就算了。但因对方态度不好可能是你脾气顿时发作起来。结果原本一二句就完了的事,却越骂越离谱,最后竞连他的态度一起骂起来了。这时已超越了指责的范围。
若下属一再反驳,领导应切记:要说明事实,绝不可走到岔路上。如果说出超越主题的话,那就难免形成双方的争论,而不是领导对下属的指责。而且即使在争论中赢了下属,也只不过使自己更像个莽夫罢了。你要找理由说明自己是对的,下属也要找出许多理由反驳领导。一旦下属占了上风,那么他就可能在同僚中吹牛:我“击败”领导了!
在双方即将展开争执时,作为领导应坚定地告诫他:“你做的这件事错了,不改正不行!”或是简单地说:“我说的是……”其余的话不必多说。
许多下属利用领导骂人的机会,找出空隙发泄他平日的不满。遇到这种情形时,你不可采取静听的态度。所以姿势也十分重要,绝对不可让下属坐着接受指责——这点要注意。当对方想找麻烦时,领导最好采取俯视的姿势,在对方想开口说话之前,先表示自己的意见,然后立刻站起来。这样有时反而有效。领导切不可因对方的态度、言辞而走上岔路。
指责下属实在不是件简单的事。所以有些领导对下属的错误往往视若无睹,这是很要不得的。即使你不善此道也要鼓起勇气,不可漠视不理。
2.不要追究共同责任
有些领导认为一个下属犯了错,不应只指责他本人而需指责全体,更有的领导认为进行集体纠正、指导,更能有效地发挥组织的总和力。以实践的经验来说,这样做一点效果也没有。
发生一件事,以全体人员为对象,追究其共同责任,则所有下属大概都不会把它当成是自己的事。肇事的当事人虽知道是自己的错,但还可能抱着一种“大概还有其他人犯错”的心情,反正又不只是他一人的错。于是责任就分散了,到最后谁都不负责任。这种指责全体人员的情况还有一个缺点,人数多的团体更为显著,当领导指责某件事时,恰好此事曾发生在某人身上,旧事重提,使听者有“又算老帐”之感。
3.不要冲动
一个公司的领导为了工作废寝忘食,对下属也全力指导,但是错误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在发现下属是由于没有责任感而犯错误时,不禁怒气上升。
感受性强的领导,具有瞬间捕捉违规及错误的能力,且反应敏捷。不可否认,感受性强是身为领导的重要条件之一,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感受性强亦是造成冲动的重要原因。如何压制不合时宜的冲动,不妨试用下述一些办法。
赶快离开。变换场合,远离造成冲动的现场,哪怕去卫生间一趟也可。
喝茶。利用茶气将怒气一起吞下,也能收到效果。
抽烟。烟草在这种情况下也能起到缓冲作用。
赶快转移方向。去忙别的事,转移注意力。
看书看报。不必精读,很快地翻动,只读一些大标题就行。
打电话。拿起话筒,找人谈点旁的事,转移注意力,改变气氛。
总之,就是换气氛,而且要留下缓冲时间,不要使自己陷入恶劣气氛中。停一下,如果能觉得“怎么这么糊涂,真是迷糊蛋!”然后哈哈一笑的人,他的冲动在不知不觉间就会消失了。
4.指责下属不要意气用事
领导的职责可分为自己动手和命令下属执行两种。企业为了既定的目标,从领导到下属,大家都应该付出相应的努力。下属忠贞不二地服从指示,创造性地执行指示,无疑将极大地分担领导的工作,这样的下属将是一流的、上乘的。但下属不可能个个都令人满意,或因能力上的差异,也有勤勉、懈怠之分,还有个性上的区别。有些人一心一意想干好,但缺少方法与技巧,或者性格内向,无法适应外向型的工作。这就需要领导给予指导,明确指出目标及方法,或者加以培育,给予锻炼和实践的机会,使其逐步成熟,适应工作需要。对懈怠的人,疏忽职守的人,无疑应予指责、批评,不如此,既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也会给他人带来消极影响。
领导发现下属的过失、懈怠或者不服从,如果缺乏冷静,特别是在对下属有某些成见时,难免怒气冲顶。领导心情不佳,赶上下属办错事或者在纠正对方时对方态度欠佳,难免气不打一处来。冲动之下,愤怒的感情闸门若大开,就会说出许多不该说、事后追悔莫及的话,甚至责骂人的话。这就不是指责和批评了,不管你主观用意多好,效果已是适得其反。盛怒之下发脾气不但降低了领导者的身份,也会使公司气氛低落,绝对于事无补。
指责是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怒发冲冠却是断然不可取的。领导正确分清二者间的界限,既是坚定自信心与决心的体现,也是增强一个公司凝聚力所必须的。
另外,指责下属还有四大禁忌。
由于职责方式不当而造成双方不愉快的情况是有的,但也有的使双方从此有个新开始,彼此去除心理障碍。在指责的场合中,千万不要使用令对方下不了台的话。
哪些是不可使用的话语呢?这根据下属的性格和环境而各有不同。至少身为领导,须舍身处地地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多想一下,谨慎地千万不要说不伤人的话。指责可纠正下属并给予希望和底气,也能削减当事人的锐气。以下列举一些禁忌。
(1)勿指责人的弱点。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当别人指责其弱点时,犹如短刀插心般痛苦。例如,在个子矮的女性面前说“你是矮冬瓜”,她心中一定像沸水翻滚一般。对学历低的人说“学历太低的真没有用”,都是不适当的话,就算是事实也该避免触及他人的短处。
(2)不要忽视人性。“你是骗子”、“你太没有信用”等话也会刺痛对方,只要评论事实即可,即使是对方没有信用也不能如此当面斥责。
(3)不要否定下属的将来,“你这人以后不会有多大出息”,“你这样做没有人敢娶你”,“你实在不行”。领导是不该说出这样的话的。要以事实为根据,就事论事,就下述目前情况而论,不要否定下属的将来。
(4)不要干涉私人事情。公司生活和个人生活有很大关联,但是个人私生活有不愿为人所知之事。“你只知打麻将,当然会发生那些错误!”“晚上玩的太过分了吧!”“你和那个女孩子做朋友不好吧?”“你的家庭名声不佳,首先要从家庭整顿做起,怎么样?”等等私人问题应该避免介入,因那只会引起“那是我家的事,和此事无关”的反感,公司并没有连家庭一起雇佣。这种好事的领导有人说是日本是经营的优点,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此时现象以减少,特别是年轻的雇员,他们的私生活一旦被人干涉大都会引起强烈的反感。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9 17: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好消息!移动提供免费139邮箱2G硬盘,每月送30条短信20条彩信!

好消息!好消息!绝对好消息!前几天看官方消息!移动开始提供139邮箱业务!2G硬盘,每月送30条短信20条彩信!!

邮箱号就是你的手机号,最近很多用户都启用移动139邮箱作为业务邮箱,这让我感到很奇妙,经过一段时间的询问之后才知道,我也成为139邮箱的忠实用户,我一见到我的家人或者是朋友我就介绍139邮箱的独特之处。

我为什么如此喜欢139邮箱呢?原因很简单。它的功能很实用,简单,方便。我最喜欢139邮箱的两个超级实用的增值功能,一个是邮件到达后,手机马上能够得到免费短信通知,让您随时掌握邮箱动态,这样很方便;另一个就是实用的水电气消费明细,发送短信DFSFQF10658316进行电费、水费、煤气费的账单免费定制,每个缴费周期,水电气消费明细通过邮件发给您,新鲜又实惠!

您的手机号就是邮箱号,方便易记,享受免费邮件到达短信提醒,让你随时随地收发邮件!

访问139邮箱的途径十分多样化,用电脑和手机都可以登录使用。详情请到可以到这个网站http://cs1088.com/139访问,手机登录wap.139.com 访问。 139邮箱具有强大的基本功能,收发电子邮件、安全、稳定、个性别名设置、千兆容量快速、定时发送、反垃圾、反病毒、让您网络通信游刃有余!

139邮箱还赠送超大的网络硬盘,开通139免费版邮箱将获512M网络硬盘,开通标准版、VIP版邮箱更有1G10G网络硬盘相送!

您还可方便地通过139邮箱将手机中的图片、声音上传至电脑,让您在互联网上和亲友共享您用手机拍下的精彩瞬间! 139邮箱———个人邮箱的最佳选择,让你走到哪,邮到哪!


听到这些介绍你激动了吗?快点使用139邮箱吧,还能免费得到2G的空间每个月免费30条短信,20条彩信,机会不可错过啊!点此进入注册页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5-1-23 15:12 , Processed in 0.02974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