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9-3 23: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职业形象一、职业形象的含义与价值(一)对职业的界定
职业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高,社会分工精细,职业的类别和内部构成。外部关系也随之丰富,对职业这个概念的界定角度、所涉及的内涵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
从词义学的角度解释,构成“职业”这个同的“职”字,有“社会责任”、“天职”、“权利与义务”的含义,而“业”这个字,有以某些特殊的技能“从事某种业务”、“完成某种事业”的含义。
美国社会学家舒尔兹认为,职业是一个人为不断取得个人收入而连续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这种活动决定着从业者的社会地位。[1]
日本劳动问题专家保谷六郎认为,职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为生活所得而发挥个人能力,向社会做贡献的连续活动。他认为职业具有五个特性:第一,经济性,即职业是个人收入的来源;第二,技术性,即职业需要个人才能与特长并提供舞台发挥个人才能与特长;第三,社会性,即职业要求个人承担社会分工、履行公民义务;第四,伦理性,即职业要求个人从业行为符合社会需要,为社会提供有用的服务;第五,连续性,即职业人员所从事的劳动是相对稳定,而非中断性的。”
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杜威从实用主义哲学观点出发,认为职业是人们从中可以得到利益的一种生活活动。
美国社会学家泰勒在所著的《职业社会学》一书中提出:职业的社会学概念,可以解释为一套成为模式的与特殊工作经验有关的人群关系。[2]
我国学者陈婴婴认为,职业是指个人进入社会的物质生产或非物质生产过程后获得的一种社会位置,个人通过这一社会位置加入社会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体系,并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
综合以上界定,似乎可以这样理解职业的含义,职业指人们从事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工作。它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的综合性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权力、职责,进而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般性表征。也可以说,职业是人的社会角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3]
(二)职业形象的含义
所谓职业形象,是指人们对某种职业的承担者的所有行为和表现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是构成个人形象的基本因素。职业形象本质上也是一种角色形象。职业角色是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的几个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这是山于人的一生很长一段时间是在职业生活中度过的,而且人的理想、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职业实现的。
职业形象是由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构成的,包括一系列不同的要素,如果从内涵、外显两个方面去归纳,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职业形象中最重要的方面,包括职业承担者的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职业认知、职业心理特征和职业技能等,它是职业形象的内涵;外显因素包括职业承担者在职业行为过程中的衣帽服饰、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姿态动作等,它是职业形象的外显。职业形象不仅来源于人们对职业承担者所表现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在行为的观察,而且源于人们对职业承担者内在精神的感知和体验。职业形象是职业承担者内在精神。各方面活动和所有外在表现这一系列客现状况的反映,是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有机统一。
(三)职业形象塑造的价值
1.职业形象对个体的一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一生都生活在职业所编织的氛围中:从胎儿期开始,个体就生活在父母职业所带来的整个家庭生活风格之中;在儿时的游戏活动中,儿童模仿职业中的成人的行为,获得最初对职业角色的粗浅印象;然后,个体开始为未来进入一定的为社会职业做准备的学业历程;接下来,个体开始带着自己的职业理想正式了解职业、选择职业、进入职业社会,获得经济上、社会上的独立地位,争取职业的成功。追求职业中的成就和成功是我们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期望。因为,职业成功对个人来说,意味着一定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以及满意的生活风格、生活质量;对职业组织来说,意味着看企业、事业的效率和发展;对社会来说,意味着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有人认为,职业就是人生,职业就是生活,职业就是社会。从这里,我们可以认识职业形象塑造的价值所在,良好的职业形象将对个体的成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现代社会职业越发展,职业生活越丰富,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越突出;同时,人们在职业生活中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良好的职业形象往往成为人们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2.个体的职业形象塑造可以提高所在组织的绩效和提升组织形象
职业的承担者是一个个的个体,对组织而言,职业承担者就是组织内部员工。组织员工是组织任务和组织形象塑造工作的具体承担者,是组织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的重要保证。他们处于组织业务活动和日常工作的第一线,是直接的产品创造者和服务提供者。他们是组织形象的基础,良好的组织形象正是通过他们长期扎扎实实的工作才得以实现。
3.职业形象的塑造有助于改善和提升整个社会文化
职业形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有服务于现实的意义,又有指导未来的性质。职业形象塑造所要求的职业责任、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培养,有助于改善、提升整个社会的风尚和培育良好的社会文化。职业形象塑造对社会文化的培育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向:一是促进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性。由于市场经济是利益主体性经济,其实际运作必然出现多层的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的多样性,进而导致人们价值追求的多元取向;而职业的日益丰富,人们选择职业的自主性的提高,使人们塑造的职业形象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这必然会进一步促进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二是引导人们树立一些新的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既具有一般市场经济共性,又具有体现自己本质特征的有序经济,其运行不仅要遵循商品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而且还要体现出具有时代特色,反映时代进步的精神力量。这就决定了一方面它应包含着对某些传统思想、观念的继承、更新和超越,另一个方由它应包含那些能够正确引导人们行为的新的思想观念,如效率观念、市场观念、自主观念、竞争观念、法制观念、质量观念、时间观念等,而这些观念正是职业形象塑造的根本要求。三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职业形象的塑造,可以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在我国社会大转型时期,由于制度、市场等的不够规范和完善等原因,道德风气不良的现象比较严重,必须通过职业形象塑造等手段的参与才能得改善和解决。
二、职业形象塑造的基本途径与方法(一)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
职业心理是指个体在职业选择、职业角色扮演、职业适应、职业形象塑造等活动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个体的职业心理是其个性的心理与所从事职业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个体根据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和兴趣偏好而去选择、从事、适应一定的职业,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有意无意地按照职业的需求去工作、行动,因而必然打上所从事职业的烙印,形成特定的职业心理。
1.职业选择心理
职业选择,指个体依据、运用掌握的职业信息,从自己的职业需要、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出发,结合自己的素质特点,寻求合适职业的决策过程。[4]
根据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兴德的职业的人格类型理论,每种人格类型都有相应的职业兴趣和感兴趣的职业,从中也可以看出不同个体的职业选择心理。霍兰德把人格划分成六种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实际型: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典型职业包括技能性和技术性的职业如农民、修理工、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等。研究型: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及独立的定向任务这类研究性质的工作,典型职业包括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等。艺术型:喜欢富有想像和创意、自由、具有艺术性质的工作和环境,典型职业包括演员、画家、设计师、歌手、音乐家、诗人、作家等。社会型:喜欢社会交往、关心社会问题、乐于教导和帮助他人,典型职业包括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咨询人员、公关人员等。企业型:喜欢从事领导及企业性质的职业,典型职业包括政府官员、企业领导、销售人员等。传统型:喜欢有系统有条理的工作任务,典型职业包括秘书、公务员、会计、同书馆员、出纳等。
2.职业适应
个体在进入职业岗位后,心理上必然要发生变化。实际的工作岗位与原来想像中的岗位总是有一定差距的。个体需要对职件及自己所做出的选择作进一步了解、评定,探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途径,以争取自己在职业中的成功。在职业道路中,个体还会碰到职业中的种种变动,职业与家庭生活的协调等许多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保证个人积极成长,最终保证职业组织的发展,都涉及个体对职业的心理适应问题。
个体要增强自身对职业的适应能力,应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首先,个体应对自己的能力、智力、性格等方面有一个客观、准确的了解,并积极进行自我教育,把握与适应周围的环境。其次,个体应对自己将从事的职业进行全面了解,逐步培养自己对职业岗位的认同感,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职业工作中去。再次,针对自己在职业适应中的不良情绪反应,个体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予以克服或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疏导。
3.职业角色扮演心理
职业角色是个体在一生中所扮演的几个最关键的角色之一。从心理的角度讲,个体在进行职业角色扮演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体要培养良好的职业角色意识。所谓职业角色意识,是指职业承担者对自己所承担的职业角色的看法和认识。如果个体对自己所承担的职业角色非常明确,即职业角色知觉良好,在职业角色行为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他所担任的职业任务就会完成得很好,也就更容易塑造出良好的职业形象。第二,个体要加强对职业角色的学习。职业角色学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职业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规范;二是学习职业角色的知觉、情感和态度。前者是职业角色的“硬件”,后者是职业角色的“软件”。例如,一个企业的工人,不但要知道工人的职责、各种规章制度,而且对工作要积极热情,要培养形成“爱岗敬业”的良好意识,从而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人这一职业角色。第三,要培养良好的职业角色扮演心理素质。在职业角色扮演中,个体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遇到角色冲突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有一种过硬的心理素质。
(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用以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与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各行各业尽管千差万别,但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它是社会道德在职业行为中的特殊表现。
在现代社会,职业道德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它不仅是社会道德系统中的一个有特色的、新兴的分支,而且是一个较有代表性、起中坚作用的道德层面。它具有道德的时代特征,是现实社会的主体道德;它具有社会公共性和示范性,是一种实践化的道德。[5]职业道德是一个社会组织面向社会现实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准,起着对外树立行业形象,对内培养和考评人员素质、协调和统一群体风格的作用。
对个体而言,职业道德精神或意识的培养,是塑造其良好的职业形象的关键。
(三)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个体职业形象塑造的主体。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角色转换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1.职业技能的培养
掌握良好的职业技能是个体从事职业活动的前提。而且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里,对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个体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掌握各种职业技能和科学知识,才能适应现代职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勤于业务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做到不仅能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而且效果、水平是“高、精、尖”的;另一方面,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进行知识积累、更新。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对个体的职业活动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或作用。
2.职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职业能力当中,创新能力是关键。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造环境的应变能力。在职业活动中,个体的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其所承担的职业任务效果的高低。为此,个体首先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要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次,个体在职业实践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强对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等。
3.职业角色转换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结构也随之在不断发展变化。以我国为例,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就业的方式逐渐多元化,而且职业之间的流动,转换日益频繁。以往更多的是一生就从事一项工作、一种职业,但在今日科技发达的时代中,社会变迁快速,社会流动性大,如都市人口的膨胀、新地区以开发引起就业、失业人员出现大轮回。因此,无论是地域上的横向流动,还是代际职业、个人职业的升降等综合流动都有加剧的趋势。这就要求个体培养良好的职业角色转换能力,以适应新的职业角色要求。
第三节
性别形象人类是由男、女两性共同组成的一个自然整体、由于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分工不同,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始终存在着男、女不同的性别形象。性别形象构成了个体形象塑造的基本范畴之一。
一、性别概念关于性别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问的解释。有的强调其生理意义,有的强调其社会意义。
陈方(1996)认为,性别一词主要是从生理方面来界定一个人是男性还是女性,它意味着与生俱来,很难变化;它所界定的男性与女性是分离的,往往只是在“性”的角度才考虑二者关系(即传统的“男女关系”)。[6]
英国社会学家S.德拉梅特在讨论“性角色”(Sex roles)和“性别角色”(gender roles)这两个概念时指出,“性”这概念准确的含义应是指男性和女性的生物特征,“性别”这一概念的准确含义是指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一切非生物方面的差异,诸如在衣着、兴趣、态度、行为、才能等方面存在着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把“男子的”和“女人的”生活方式区别开来。因此,严格地说,我们不应该说“性角色”,因为人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实质上是与人的生物方面无关的社会行为,确切的说法应是“性别角色”(转引自梁丽萍,1996)。[7]
琼·斯各特(Joan W.Scott,1987)将性别的概念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政治和历史的分析范畴,并用于妇女史的研究中,指出性别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的,而不是自然的。琼·斯各特还提出了性别概念的两个核心思想:其一,性别是建立在可见到的两性区别基础之上社会关系的基本因素;其二,性别是明确权力关系的主要途径。这些提法的主要之点首先是要检验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发展起来的这种性别的社会定义,以及它们是如何在经济和政治结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这里不仅涉及性别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涉及阶级与性别的关系。通过这种性别历史的研究,得以发展的不仅是妇女史,而且还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历史(闵冬潮,1994)。[8]
有的学者为了将性别的生理性意义和社会性意义区分开来,提出了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两个概念。社会性别(gender)是相对生物性别(sex)而提出来的概念,指的是一种“社会强加的两性区分,是性(sexuality)的社会关系的产物”(盖尔、卢宾,1975),是表示权力关系的基本方式(Joan W.Scott,1988)。从社会学意义上说,社会性别的根本意义在于瓦解社会对男女两性的诸多刻板规定,无论这些规定看起来多么“合理”或“自然”,它要指出的是性别是一种社会构成,是社会文化的规定。社会性别概念撇开了人的生理特征,从社会角度来描述性别。比如,人们所规定的作为男人或女人就该具有的某些行为规范,人们所认定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工作、活动以及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中的相对地位等等,这些都是社会性别属性。社会性别从观念上再现了这一社会现象:人类除了生理上的性别之外,还存在着社会性别;人的社会性别是社会建构的,因而是可变化的、可塑造的。社会性别不是用来谈论仅与男性或仅与女性有关的问题,而是内含着三个基本要素:男性、女性和社会,它意味着生活在社会中的两大群体男性与女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中即在社会关系结构中密切关联。“社会性别”概念从20世纪70年代创立到今天,已经日益成为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更是理解分析两性、尤其是妇女生存状况的一个关键概念。这个概念已经发展成一个分析范畴和一个研究领域。
由上述观点可看出,我们常说的性别实际上有两层不同的涵义:一层是自然性别,另一层是社会性别。作为性别的两个属性,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社会性别远比自然性别复杂。正是由于社会性别的复杂性,性别成为一个多元性的复合概念。
一、性别形象的含义与基本特征(一)性别形象的含义
性别形象是一种角色形象,又可称为性别角色形象,它是人们对某种性别角色(男性角色或女性角色)的承担者综合认识后形成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它是构成个人形象的基本因素。
性别包含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两个层面,相应地,性别形象也包含生理形象和社会形象两个层面。
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形象的差异是自然形成的,是先天的。两性生理上的差异在出生前的很长时间就由基因决定了。人类胚胎的每一个细胞都带有23对染色体,这种位于细胞核内的线型结构中就包含着基因。它携带着所有的遗传特性,除了决定这一孩子性别的染色体之外,其他每对染色体的外形都是相似的。由男性排出的精子细胞,一半含有一个X染色体,一半含有一个Y染色体,而母体卵细胞往往只含有一个X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结合产生一个女孩,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结合产生一个男孩。无论是一个XX组合还是一个XY组合,这个胚胎在妊娠六个星期后才能显现出其性别特征。与此同时,一个男性胚胎的Y染色体与一个X染色体,规定着睾丸的生长,而女性胚胎的两个X染色体则规定着卵巢的生长。性器官一经形成便开始产生荷尔蒙。这种化学成分增进或抑制着生理过程的活力和身体功能。有三种主要的性荷尔蒙:宰九激素即男性菏尔蒙、黄体酮即妊娠荷尔蒙、雌激素即女性荷尔蒙。这三种荷尔蒙都是由男性或女性的性器官产生的。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形象主要就是作为第一性征的结果并借助于荷尔蒙的作用直接产生的。一般来说,女人比男人矮,体重比男人轻,身体不如男人强健,骨骼较为纤细;女人的结缔组织积存着脂肪,所以她的体形比男人丰满。总之,男女的生理形象,如体格、皮肤和毛发,有明显的不同。
性学专家约翰·莫尼(John Money,1988)认为,男性和女性中的生理差别仅仅是预定了它的某些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使他们对环境诱因的反应在敏感度上存在差别。他认为,这种天性在某种程度上会被社会化所改变。[9]换句话说,性别主要是由后天的社会因素决定的。性别形象主要是指一种社会形象。我们经常想当然地把性别形象直接归结于男人和女人的生理差异上,但是更多的研究者认为性别形象不一定是由性来决定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早在1935年就得出这样的结论,那时她的研究表明一一原始部落中的性别角色形象与大多数现代社会有很大差别。新几内亚的千布里(Tchambuli)人,性别角色就“反过来”了。在那里,妇女是经济来源的主要提供者,而男人则在家照顾孩子。卡布里人视妇女为统治者和权威,而把男人看做极富感情和创造力的人。[10]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性别形象,乃是以两性生理差异为前提,并在后天形成的一种社会形象。
(二)性别形象的基本特征
性别形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性别形象主要是由社会塑造的
性别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其内容受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社会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性别的形象面貌。例如,人类学家观察了新几内亚三个原始部落社会中男女角色分化的情形,发现适合男女的角色形象因其文化形态不同而大为相异。三个部落中,一个部落有很明显的性别分化现象,但与我们社会中阳刚阴柔的性别形象构成恰好相反,表现出阴刚阳柔;另两个部落则没有性别化分,其中一个部落社会无论男女,一律表现出刚毅、凶悍的性格形象,而另一部落却一律表现出和平、温柔的性格形象。性别形象是一种社会文化形象。同一性别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表现出泪然不同甚至恰恰相反的性别形象。
2、性别形象是男女两性共同塑造的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是性别形象的塑造者和被塑造者。性别形象往往是异性问的相互塑造。男性形象形成于男性与女性的社会交往中,女性形象电是女性在与男性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一个特有“女人味”的女人或将有“男人味”的男人,都与某种被异性塑造的、具有较强性别差异的场系密切相关。个体是如此,群体也类似。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如此之大的性别差异,从两性互塑的角度看,也是男人塑造了女性的低下、软弱形象、女人造就了男人的尊贵和高大形象。
3.性别形象是变化的
变化,是性别形象最显著的特点,或者说,它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工业革命前后,男女性别形象不一样,两性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大不相同,社会对男性与女性各自扮演的角色和塑造的形象的期待也不同。在传统社会中,性别形象最集中的表现是“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现代社会的流动与开放完全改变了这种性别分工模式,男女共同参与经济活动、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共同从事文化建设、共同分担家务在全世界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
4.性别形象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性别形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是由于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人的体力在社会生活中已经不再占有重要的地位了,但是建立在体力决定性别差异这一基础上的角色分配却依然存在:其一,人们通过世代相传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已经从心理上习惯了这种角色分配,任何改变都可能造成社会心理适应不良;其二,性别角色本身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仍可以在人类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建立和维持一种性别间长久的秩序。
5.性别形象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由于生活在社会中的男女分属不同职业、年龄、民族、信仰和处于不同的婚姻状况,因而性别是有层次的,即在同一性别内部,职业、年龄、民族、信仰和婚姻状况不同的人,所认知的社会性别内容有很大差别,有时,这些差别比异性之间的差别还要大。比如,在男性形象中,至少包含着诸如儿子、丈夫、父亲、职业男子等等角色形象;在女性形象中,至少包含着诸如女儿、妻子、母亲、职业女性等等角色形象。一个特定的个体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时甚至在同一阶段,也可能表现出性别形象的多种内容。此外,性别角色形象之间的关系还会随情境不同而表现出多样化,例如,在一个女性能力明显的比男子强的环境中,男子会失去平常在女性面前表现出的自信形象。
三、性别形象的塑造与前瞻(一)女性形象的塑造
女性形象是指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思想、品格、意识、风度、行为举止等方面的总和。女性形象的形成同男性一样,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既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又与女性本身的思想觉悟、人生追求、女性特点、文化水平等紧密相连。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同经济、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社会风尚塑造出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女性形象。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作为现代女性,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素质,而且要有完美的形象、个新的风貌。现代女性的形象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梁旭光,1997)。[11]
1、确立正确的女性主体意识
现代化的物质生产必然带来人类精神生产的现代化,带来人的观念的现代化。过去,我们在妇女观念上所存在着的种种局限、失误甚至错误,归结到一点,就是缺乏一种现代的“人”的观念,缺乏现代妇女观。在以往的年代,女性一直没有以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存在于社会上。新社会、新时代虽然为女性的独立和解放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为女性参与社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是,由于女性并没有真正确立自我意识,她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还不像男性那么强烈,她们还没有像男子一样,以更为自觉的意识和精神状态进行职业选择,而较多的则是期待着外来的照顾和“恩赐”。这样的观念和意识,不能适应新时代对女性的要求。因此,新的历史时期,女性必须树立自觉的主体意识,实现女性观念的现代化,并使之成为一面引导女性前进的精神旗帜。
2.具有较高的知识与修养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急剧更新的时代,未来的女性更须臾离不开知识。知识可以扩大视野,扫除愚昧,开阔胸怀,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帮助你跳出狭隘的圈子,领略生活的趣味。“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语)人的知识越丰富,道德情操就越高尚;相反,无知则会使人变得不懂道理,粗俗不堪。
修养作为现代女性形象的主要内容也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具有较高修养的人,在工作中常常易于被人所理解,并能赢得众人的合作与支持,从而大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修养的民族,全盘继承传统自然为时代所不容,但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并赋予其时代的崭新内容,则不仅是可取的而且是必须的。比如,来自伟大母爱的中华女性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在现代女性身上,则可以使之升华为对社会事务、对祖国、对人民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和献身精神,并在未来社会、在现代生活中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效应。
3.具有广阔的襟怀与超凡的魄力
传统的妇女观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现时代要求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现代女性必须自觉地舍弃前者,发展后者,以广阔的胸襟,深刻的内涵,显示现代女性的无穷魅力。宽广的襟怀对现代女性来说十分重要,它是对传统的“小家气度”、“女人习性”的彻底否定。现代女性不是闭锁在狭小天地的传统妇女,不是沉湎于个人感情和道德世界的“小女儿”,而是应当具有投身大事业的激情,有着放眼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胸怀和气魄,与男性站在同一地平线上主宰世界的伟女子。惟其有了这种襟怀,她们才能够胸怀大局,不失方向;关心大事,不拘小节;具有宽容大度、从善如流的高尚品质。
魄力是襟怀、知识、修养、风度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效应。这种魄力,是现代女性强烈的自信力和效能感的表现。她们摒弃传统的消极心理,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她们独当一面,对于自己的每一举措都胸有成竹,充满信心。她们奉行的是一种既不减女性气质魁力的精细、严密、具体、周到,又不失男性风格的有胆有识、泼辣刚强、自主自强、果断利落的大将风度。
4.具有女性的风度和魅力
风度,是指良好的谈吐、举止和姿容。魅力,是指对于他人的吸引力量。风度是魅力的具体的、外在的表现。风度与魅力相互作用,构成现代女性自身整体的、和谐的美。
女性心理结构与男性不同。女性秉性细腻,观察入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比较善于体察对象的心理、要求,以其女性所特有的沟通能力实现消极力量的转化,因而在社会交往中的向心力比男性强。现代女性的优势和能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她们所独具的风度和扭力。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有作为的女性称为“女强人”。这一桂冠之下是指丧失了女性气质的“雄化”了的女性,这是对女性形象的一种曲解。女性应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女性风采,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而不可盲目地以衡量男性的价值标准来塑造自身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女性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而是一味模仿男性的形象,以为只有像男子那样,才能显示出有魄力、有能力。其实,大可不必那样。女性在气质、性格、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女性就是女性,在女性身上有着许多宝贵的、为男性所不及的东西。只要女性能够认清这些优势,并且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就一定会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二)男性形象的塑造
叶南客(1994)分析了未来男性的变迁趋势,从中可看出男性形象塑造的基本方向。[12]
1.社会化模式的重新构造,将重塑男性形象
随着时代精神的更新以及科技革命、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社会化模式将得到全面改造。社会化机制也不仅仅是传统的家长教导加学校灌输,工会化的内容也不仅仅是传授一些生活知识、技能再加上一些道德教化……未来社会需要造就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男性公民,男性的社会化过程便将相应地由单向途径、单一内容转向学校、大众传播、同辈互动,家庭以及个人自我教育的多种途径将使男性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综合性丰富多彩的社会化内容。
2.男性素质将全面提高、男性潜能将全面挖掘并得以发挥
未来的社会进步需要高素质、高智能的社会成员来推动,同时,只有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科技素质,才能适应未来高技术、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
3.与女性的关系将更加和谐,男性将从僵死的“男性情结”中解脱出来,获得更自由的生存,成长为更成功的男性
未来的文明是由男性和女性两座大厦共同支撑的,未来的男性将会坚强而又温柔,冷静而又充满生动的感情,民主而又具有责任感;他不再畏惧女性,犹如他不再驾驭女人一样,他独立而又与女性相互依赖,男人和女人在各自的完善发展中构成了丰满的“人”字结构。
4.未来的理想男性人格将更加适应变革、更加成熟并富于理性
未来男性人格的首要特质将是更多的自主性,他们不仅端正了两性的平等关系,而且也将正视并处理好人际关系、同事关系、业缘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关系。未来的男性将努力参与社会、开拓立业、自立自强,实现人生价值。未来的男性还将呈现出丰富性、高效性和创造性人格等特征,
5、中国男性未来的闲暇生活方式将更加丰富多彩,充满创造精神
未来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将是一种以人道主义、民主主义、乐观主义等为原则的人类行为取向、物质生活将不断提高,精神生活将不断升华,各类群体成员的生活落差将不断缩小,每个人的发展前景将不断开阔。到那时,个人发展的决定因素绝不单纯是人们的谋生本领,而主要是他们拥有的闲暇时间数量和生活内容质量;闲暇消费将有益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这将促进每一个男性创造能力的加强以及精神和体质的完善。
6、未来男性的职业生活将更加自主、灵活,富有创造性和流动性
英国未来经济学家查尔斯·汉迪曾对未来的工作职业变迁做过预测:和现在相比,将来有更多的人不是为某一个组织工作;许多人的工作时间会缩短;大机构日益减少,合作企业和小企业日益增多;制造业的雇员比例越来越小,但其产出比例越来越大;挣钱者的比例在缩小,被赡养者的比例在扩大;对教育的需求将大大增加;社会组织的新形式弥补了就业组织的不足。 上述职业性质、内容、工作方式、组织管理的变革将直接影响男性劳动者的生产与生活行为。
7.未来男性的家庭生活将向更简单但更富有人情味的方向变迁
随着家庭结构核心化的发展,未来的家庭规模无疑是以3-4人的小型化家庭为主,家庭关系随着家庭成员的减少而趋于简单。与此同时,家庭成员的民主意识更加强化,男性的家长制权威感也在消失。但男性的生活兴趣、情感在向家庭回归;他们建立了更为融洽的父子关系、祖孙关系和夫妻关系。
8.未来男性的思维方式将通过现代化的熏陶和新技术革命的促进而得到积极发展,并产生一系列新的优良品质
新的社会背景要求男性的思维取向更加广阔开拓,既要有系统观察、全方位的分析把握能力,又要有深刻反思、探究内蕴的洞察能力。信息时代还要求每一个男性的思想过程具有敏捷、灵活的能力与特征,要求一代新人能够审时度势、多谋善断,争取时间、争取主动,善于快速地吸收和筛选大量的信息形成优化的行为决策。
9.未来男性的心态应是自尊、自信、自制、自豪的高度统一
这是和农业社会中奴性人格心态的自卑、自鄙、自我压抑截然相反的。他们在实现了自我与社会价值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具有非常健康积极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贡献精神。他们自我尊重也尊重别人,他们在对自身能力、知识、品德自信的同时又善于自制与自律。
10.未来的男性应成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人类发展的真正目标是“通过人并已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正是因为未来社会将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每一个男性都将“终于成为自己与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13]事实上不仅仅是男性,包括女性,他(她)们才能、智慧、价值的全面发挥,对自我本质的全面占有,将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
(三)性别形象的互化
性别的产生有它生物学的前提,但其内涵主要是由特定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生活赋予的。在传统社会中,正是男女两件有着不同的社会生活实践,才形成了他们各自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与男性形象相连的似乎总是勇敢、粗犷和责任感,与女性形象相连的似乎总是温柔、贤惠和自我牺牲。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革,随着男女两性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传统的两件形象的内涵必然会变化和发展,呈现“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的两性互相接近和趋同的趋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种“男女互化”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男女性别形象的互化归因于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归因于男女两性在社会职业上的接近,归因于社会地位和权力的平等化与民主化。妇女解放运动使妇女走出了家庭,结束了由于侍奉丈夫、生育后代。操持家务的天职而被长期束缚在家庭内,与社会生活隔离的历史,妇女开始从事和男子一样的工作。时代的发展使女性走出家庭成为可能,而科学的进步则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因为科学帮助女性克服了体力等生理因素上的局限,这尼男女两性在社会职业上接近的前提。而相近或相同的社会经历必然会造成男女两性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趋同现象。
其次,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变迁,家庭结构起了很大变化,促使了男女两性角色的互化。传统的家庭日益减少,而新型的小家庭日益增多。家庭结构的变化趋势必然导致男女两性的家庭角色的变化。在传统的大家庭中,家庭内的分工可以非常严格;但在现代的小家庭中,男女两性都要有单独维持生活的能力,男人必须准备在女人不在或失去生活能力时担任女人的角色,反之亦是如此。因此,基于性别之上的家庭内部的角色分工就不可能十分严格,而时代和科学的发展也为这种家庭内部的角色互换提供了可能:既然在电子计算机的面前男性的臂膀丧失了优势,那么在代乳品和奶瓶面前,女性也会丧失对哺乳后代的垄断。
再次,思想和观念上的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男女性别的互化。文化修养所去掉的不仅是人类茹毛饮血时代所留下的粗俗和野蛮,还除去了传统社会所留下的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在知识阶层中男女性别形象的互化现象要比其他阶层更为明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针对男女性别形象的互化现象,心理学界提出了“男女兼性”的概念,这一观点以美国心理学家桑德位·贝姆为代表。“男女兼性”(androgynus)指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这一名词的英文同根源于希腊语,意为男子(andro)和女子(gyne)。贝姆反对传统的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看成是完全对立的两极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的男子气越足,并作意味着他的女性气质就越弱。比如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具有刚毅性格的男子汉,也许并不缺乏温柔与体贴之情。贝姆的看法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赞同。人们发现,在丰富多彩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兼性”心理的人往往能够较好地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人们从角色的互化中,获得了功能上的互补。有许多资料说明,那些才华横溢的男子往往具有一些女性特征,而那些功成名就的女子同样具有一些男性特征。
总之,社会发展必然会导致男女两性在心理和行为上的接近和趋同。但是,由于两性的生物学差异的局限,男女两性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尽管可能无限地缩小,却永远不可能完全消失。男女两性的性别形象的发展只能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男女两性的形象内涵一定会更为充实和丰富。
[1]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东北财料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页。
[2]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东北财料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页。
[3]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东北财料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页。
[4] 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2页。
[5] 李德顺:《论职业道德》,《光明日报》1996年5月7日。
[6] 陈方:《性别:一个多元性的范畴》,《理论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3期。
[7] 梁丽萍:《论儿童的性虽角色社会化》,《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6期。
[8] 闵冬潮:《从妇女史到性别史的发展》,《世界历史》1994年第1期。
[9] Money, John,(1988). Gay, Straight, and In-Between: The Sexology of Erotic Orient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 Mead, Margaret, (1935/1963),Sex and Temperament in Three Primitive Societies. New York: Morrow.
[11] 梁旭光:《历史变迁中的女性形象》,《理论学刊》1997年第6期。
[12] 叶南客:《中国男性社会变迁纵论》,《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43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