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195|回复: 36

职业白领《个体形象学》---可以提高自身素质的讲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3 23: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职业白领《个体形象学》
---可以提高自身素质的讲义
个体形象第一节
角色形象社会关系是一张网,而个人是网中的节点,每一个节点就是一个角色。一个人在社会中从事的职业、活动愈广,发生的社会关系愈多,其社会身份、地位也愈高。现实生活中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各种身份、位置的综合体。一定的角色,表示了个人的具体社会存在形式,同时也意味着有一套由社会具体状况决定,并被公众认可的行为模式和规范。从形象的角度研究角色是一个新的视角,良好的角色形象对个体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角色概述角色,亦称“脚本”,按其原意,本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的专门术语。它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一个演员担当某一特定的角色时,他就要扮演这个角色的行为和举止,从而转化为一种客观化的社会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其二,扮演某一特定角色的演员会消失,但这个角色则会长期存在。[1]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林顿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个概念,为现代角色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在米德那里,角色概念,主要是强调自我与他人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米德认为,自我是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扮演他人的角色而发展起来的。“扮演他人的角色”,是从交往的伙伴的角度观察自身的能力,是实现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必要条件。拉尔夫· 林顿(Palph Linton)在他 1936年著的《人的研究》一书中论述了地位与角色的关系。他指出,“地位是权利和义务的一种直接的集会”,而角色则“体现着地位的动态方面”。他认为,个体被分配到社会的某一地位,他就拥有这一地位,并与其他地位发生联系,在这当中,他就在扮演着一种角色。此后,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以其所创立的“戏剧理论”闻名遐迩。他将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做剧院里的演出,把角色作为研究社会行为的一种方法,并由此对角色理论进行了独到的研究。起初,角色成为分析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后来,角色这一概念在其演变中被普遍地用来分析社会结构,于是又称为“社会角色”。
为了探讨社会角色概念的确切含义,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目前,社会角色的定义已有数十种之多。有的学者侧重于从社会规范、社会位置、社会身份的角度下定义,认为社会角色要按社会规范行事,每个角色都有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体系,社会性相互作用的主体在一定的社会中必然具有特定地位及随之而来的角色,这部制约着人们对行为的发生和选择。有的学者倒重于从个体行为、人与人相互作用、行为模式角度下定义,主张角色乃是果个人在特定的社会和团体中人有的适当村置,被该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个人在团体中所扮演之职务和必要之行为。
现在,我们集各家之所长,对社会角色作如下理解:社会角色就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的承担者,是人的多种社会属件或社会关系的反映,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细胞。具体说来,社会角色包括如下五个方面的含义。
1.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者
社会地位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人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如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人缘关系等等,同而人的社会地位也是多方面的。
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必然承担其相应的社会角色,“在其位谋其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即“在其位”决定了他的角色行为“谋其政”。反过来说,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角色行为来了解他所处的社会地位。
2.社会角色是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的承担者
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都做出了权利、义务两方面的规定。权利,是社会规定个人所享受的利益和允许行使的权力,即这种社会角色要求别人进行某些活动或提供某些服务。义务,是社会规定个人从事一定行动的责任,即别人有权要求这种社会角色进行某些活动或提供某些服务。所有的社会角色都具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都是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动态的表现形式。个人的权利、义务规定被称为“行为规范”或“行为模式”。长期的社会生活使各种社会角色形成了一整套各具特色的行为模式,这就要求承担特定利会角色的人学会特定的待人处世的要求,否则,人们就认为他没有很好地完成这一社会角色。
3.社会角色是符合一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的承担者
由于社会角色总是与一定的行为模式相联系,如教帅要为人师表、医生要救死扶伤、干部要办事不谋私利等等。这样,当人们知道某人处在某种社会地位时,便预先期望他具备一套与此地位相一致的行为模式——角色。例如,在封建社会中,当老百姓知道新上任的县令是位“清官”时,常常会纷至沓来,倾诉沉冤,其原因就是他们对“清官”这一角色怀有热切的期望。
4.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首先,人的多种社会角色是其多种社会属性的反映。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都要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例如,一个中年女教师,在家里,她要承担妻子、母亲等角色;在学校,她可能要承担教师、教导主任、工会会员等角色;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她要承担选举人与被选举人等角色;在社会公共场合,她要承担汽车上的乘客、商店里的顾客以及公园里的游客等角色。如此众多的社会角色是这位女教师的多种社会属性的反映。
其次,人的多种社会角色是其多种社会关系的反映。任何一种社会角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妻子”这一角色是相对“丈夫”这一角色而存在的;“母亲”这一角色是相对“儿女”这一角色而存在的;“教师”这一角色是相对“学生”这一角色而存在的。一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愈多,其社会联系就愈多,社会关系就愈复杂,社会属性就越丰富,反之亦然。
5.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细胞
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纨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整体,而社会角色就是构成这些社会共同体的细胞。如由夫、妻、父、母、子、女节角色组成的血缘群体,我们称之为家庭;由学生、老师、教学管理人员、门勤管理人员等角色相互联系所构成的社会组织,我们称之为学校;同样,由工人、车间主任、经理等角色构成的社会组织,我们称之为企业。总之,工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细胞,如果失去了这些角色,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也就不复存在。
二、角色形象的含义与价值(一)角色形象的含义
社会角色是有责任。有义务和有规范的行为模式,表现为一种符合社会期望的模式行为。这种模式行为成为个人现实的、具体的行为还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角色承担者的性格、气质、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体现角色承担的能力高低,角色表现的技巧如何,角色行为的成功与否,人们会根据角色规范的要求对此加以议论和评价,从而形成一种对角色承担者的综合印象,即角色形象。
所谓角色形象,就是人们对某种社会角色的承担者综合认识后形成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它是构成个人形象的基本因素。[2]具体地说,角色形象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角色形象是人们对某种社会角色的承担者的印象和评价
一定的社会角色就是人们行为的规范模式,对社会上所有该角色的承担者都有同等程度的要求,具有一般意义。
当然,相同的社会角色由不同的人来承担就会有不同的角色形象,因为不同的角色承担者对角色的认知、领悟水平有差别、角色技能有高低,在角色行为中的表现不同,人们对他们的印象和评价就会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2.角色形象是人们对角色承担者综合认识的结果,这种结果就是对角色承担者的整体印象和评价
角色形象是由众多具体要素构成的,如角色承担者的角色意识、角色认知、角色技能、角色学习和整合能力、处理角色冲突的经验、角色语言技巧等等。角色形象并不是人们对个体个别要素认识的结果,而是对众多要素综合认识的结果。并且,角色形象的形成、表现和改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即可完成的。因此,人们要从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零星的、片断的观察和印象中,经过综合分析和舆论评价的校正,最终才能得到一个对角色承担者较为全面、可靠的整体印象和评价,而不能仅凭角色承担者的一时一事来判断和分析角色形象。
3.人们是角色形象的感受者
任何一种具体而客观的形象都是通过人的感受反映出来的。感受者不同,反映的形象也就不同。角色承担者总是面临众多不同的人,这些人有着各木相同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观。他们观察角色承担者的时空条件,审视角色承担者的角度、标准、环境也有区别,因而必然使得他们对同一个角色承担者的感知和认同会不尽相同,对同一个角色承担者往往会有不同的要求和愿望。这样,任何一个角色承担者在所有人心目中的印象绝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从而表现出角色形象的主观性、差异性。
因此,在塑造角色形象的过程中,角色承担者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要学会针对不同人的要求塑造不同的角色形象,然后再进行协调、整合,力求形成一个能使某一群体的大多数人都基本满意的总体印象。
4.角色形象是构成个人形象的基本因素
每个个体都有多重的社会地位和复杂的社会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均个人都要承把许多不同的社会角色,每个人都是一个角色的复合体。人在承们每一种社会角色时,相应就有一个角色形象,承担多少种社会角色,就有多少种角色形象。而角色形象是构成个人形象的基本因素,多种角色形象的复合就是个人形象。如对于一个中年妇女来说,她可能就有母亲角色形象、妻子角色形象、教师角色形象、党员角色形象、市民角色形象等等,她的个人形象就是由这些角色形象来组成、体现的,是这些角色形象的统一体、复合体。
角色形象是由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构成的,包括一系列不同的要素。如果从内涵、外显两个方自去归纳,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角色形象中最重要的方面,包括角色承担者的角色责任感、角色认知、角色心理特征和角色技能等,它是角色形象的内涵;外显因素包括角色承担者在角色行为过程中的衣帽服饰、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姿态动作等,它是角色形象的外显。角色形象不仅来源于人们对角色承担者所表现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在的观察,而且源于人们对角色承担者内在精神的感知和体验。角色形象是角色承担者内在精神、各方面活动和所有外在表现这一系列客观状况的反映,是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有机统一.
(二)角色形象的价值
价值,通常是指事物对人的有用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效用。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合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什么事物对人有用以及有什么用,这并不片面地取决于事物本身,你是首先取决于人的需要。可见,对任何对象来说,离开人的需要,即离计它的有用性,就谈不上它的价值。所以,价值作为客体对主体的效用关系,包含着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某种肯定意义,是以人的需要为内在根据的一个作为判断用的标准性范畴、人总是用价值范畴来衡量和判断世间的一切,因而一切都可以成为人的价值对象,角色形象也不例外。
那么,什么是角色形象的价值呢?按照价值的一般定义,角色形象的价值就是角色形象对于人的“有用性”或“效用”。角色形象可以作为两种意义上的价值客体,相应地就具有两类角色形象价值:第一,作为他人、群体、社会、人类的价值客体,角色形象的价值是角色形象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即角色形象的社会价值;第二,作为角色承担者自己的价值客体,角色形象的价值是角色承担者利用自己的形象来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即角色形象的自我价值。角色形象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不是截然分开的,角色形象的社会价值包含或关联着自我价值,角色形象的自我价值本质上也是一种社会价值。
角色形象是无形的,但却是有价的。角色形象虽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种观念上的东西,但它一旦形成和确立,就会转化为一种外在的东西,转化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对社会、对他人、对角色承担者自己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角色形象能够使角色承担者吸引比人,赢得他人的喜欢和赞许
人际吸引是人际关系稳定性、亲密性、深度发展的关键,是人们相互获取支持和帮助的重要条件。人际吸引就是人与人之间因各种原因而形成的友好、喜欢和亲近的现象,吸引的反向是排斥,意味着与他人的分离及距离的扩大。良好的角色形象能够使他人向角色承担者靠近,或在精神上、想像上主动地倾向角色承担者。角色形象的吸引力越大,角色承担者越容易与他人建立友好关系,越容易建立感情上的亲密联系。而不良的角色形象则使角色承担者与他人之间时冷时热,若即若离,甚至隔阂颇深,视若仇敌。
影响角色形象吸引力的因素以下几种。第一,角色技能。角色承担者之所以能塑造出良好的角色形象,主要是因为他具备较强的角色技能,聪明、勤奋、认真、负责。人们一般都喜欢聪明能干的角色承担者,而不喜欢愚蠢无能的角色承担者。一方面,聪明能干的角色承担者或许会在某些问题上可以给人以帮助,至少不会找麻烦;另一方面,他们的言行会使人感到恰到好处而“赏心悦目”。第二,角色承担者与地人的邻近性、相似性和互补性。角色形象的感受者大多是角色承担者周围的人。空间位置越接近,彼此交往的频率越高,角色形象的吸引力越强;角色承担者与他人的相似之处,如年龄、态度、职业、经历、学历、出身等,相似之处越多,越容易产生吸引力;当角色承担者与他人的需要以及彼此的期望互补关系时,电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第三,角色承担者的品质、性格、仪表、为人忠诚老实、热情友好,可以给他人以“安全感”;情绪稳定、乐观、外朗、活泼、富于幽默感,可以给他人带来欢乐;仪表有风度、有气质,更容易被他人接触,对他人有较大的吸引力。
2.良好的角色形象能够使角色承担者获得他人的好感、谅解和信任感,得到他人的肯定、帮助和支持
由于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的不问,角色承担者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形成横向或纵向的联系,互为依存,互为补充。面对众多不同的人,角色承担者必须正确地、恰当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和利益。而良好的角色形象会使他人更容易选择和同意角色承担者的观点,更容易肯定和认可角色承担者的优点。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人们对自己喜爱的人的过失更容易原谅,而对自己不喜欢的人的优点也容易忽视。良好的角色形象也会使他人把角色承担者当成好同事、好朋友、好邻居等,从而减少。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摩擦和纠葛,使角色承担者体会到做人的成功,体会到人生的幸福。
在社会活动中介在吉普遍的“马太效应”现象。所谓“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马伯特·默顿受《马太福音》中“让富有的更富有,让没有的更没有”这句箴言的启发,认为在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着正比例的“越来越”的循环作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普遍存在“富有的愈加富有”、“穷困的日益穷困”这种社会现象。同理,良好的角色形象可以使角色承担者在许多方面得到日益增多的支持和帮助,即使在角色承担者遭受挫折或遇到困难时,他人也会投来同情的目光,伸出援助的双手,使他渡过难关;而恶劣的角色形象则可能使角色承担者遭受日益增多的麻烦和冷遇,很难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3、良好的角色形象可以鼓舞角色主体奋发向上,充分发挥角色技能,更好地实践角色任务
人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导向目标。其中,自我激励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激励对于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出色地去实现既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角色形象对角色主体的思想、行为就具有这样的激励作用,会使角色主体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更为强烈,对于自己的角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克服困难的意志会更加坚定,争取优胜的信念也更加坚实;在角色行为中表现出积极奋发、获取成功的强烈愿望,尽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的角色任务。
4.良好的角色形象还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使角色承担者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
米德认为,不论是谁都有向别人学习的“欲望”,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在扮演“效仿角色”,具有模仿行为。具有良好形象的角色承担者就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模仿的“摹本”。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性开始,这种认识越具体、越直观,其感受越深。人们可以从具有良好形象的角色承担者的具体行为中认识到该角色的真正含义和社会价值,从而能够更迅速地提高自己的角色认知,矫正自己对该角色的误解和偏见。人们也可以通过对这些先进角色行为的评价,提高解剖、评价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与先进角色行为的差距,找到可供自己效仿的“摹本”,从而鞭策自己向角色目标迈进,促进自己不断进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一面旗帜,使人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具有良好形象的角色承担者的思想、感情和行为能深刻地感染地人,使人们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进而产生赞赏、敬仰、崇拜、效仿等思想感情和行为动机,并按照这些标准去行动,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23: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角色形象塑造的基本途径、方法
(一)学习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它包括个体对角色期望的了解、认知和个体角色观念的树立。
l.角色期望
在现实生活中,角色期望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一个人占有社会系统中的一个位置,其角色扮演的行为就应该符合于一定人群的期待与要求,这种期待与要求就叫做角色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社会、他人提出符合角色身份的希望,同时角色承担者对这种希望又心领神会。如果处于某一角色位置的人不知道社会、他人的期望,就不可能有期待的行为产生。一个人为了有效地完成自己的角色,塑造良好的角色形象,必须知道自己所充当的角色的一套行为模式,这种认识来自于社会。他人的期待与要求。例如人们一般对女子的期望形象是:温柔、美丽、大方、文静、善良、富有同情心等,这些特征是对女子应该这样的期望。相反也有一些对女子不应该那样的期望:粗暴、急躁、残忍、做作、恶毒、攻击行为等。几乎全社会的男子都对女子抱有前种期待,从而促使女子按照既定的角色规范去塑造自身的形象。
在很大程度上讲,个体对角色期望的认知,其实就是对角色规范的认知,因为角色规范具体体现了社会、他人对“我”的期待和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个自觉地遵守角色规范,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自己所担任角色的要求,符合社会的标准。角色规范是群体中每一角色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在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角色规范与个体在一定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紧密相关,并成为调节人的行为的重要控制器。虽然它的形式是潜在的,但是它的作用却是外显的。只要个体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他就永远不能摆脱角色规范的约束和调节。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角色规范比社会规范更具体,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更贴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力也更大。
角色规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以书面形式或用法律条文规定下来的成交的行为准则。这种行为准则具有强制的约束力,是角色规范的高级形式。例如,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的义务,而子女对年老的父母有赡养的义务。已婚的青年男女也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商店里的服务公约、学校的教师公约、机关里的工作制度、企业里的作息时间、图书馆的借书须知等等公约制度,实际上都是人们在某一特定环境下充任某个角色时,应该遵循的角色规范。另一种是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它往往以社会公德的形式出现,它是角色规范的低级形式。大多数的角色规范是人们所没有意识到的,只是由于人们从小就受到规范的强化变成了一种熟练化。自动化的行为习惯,而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角色规范村人的行为举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人们正是根据角色规范来评价他人、选择行为方式的。从本质上说,一个人接受角色规范的过程,就是塑造其用色形象的过程。
2.自觉树立角色观念
观念,即看法、思想,是理性认识的成果。观念指导行动。角色形象塑造只有在正确的角色观念的指导下,才能健康地、持久地、科学地进行下去。所谓角色观念,就是角色承担者对自己和对他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看法和认识。如果角色承担者对社会所赋予的角色非常明确,即角色知觉良好,在角色行为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他所担任的角色就完成得很好,也就更容易塑造出良好的角色形象。
角色观念建立在角色知觉和自我概念的基础上,如果人们角色知觉非常清晰,自我概念同一,那么角色观念就容易建立。
角色知觉是角色观念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角色规范的认知;二是对他人所扮演角色的认知;三是对角色扮演是否恰当的认知。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着对角色规范的认识,不同的社会化经历,使人们对许多角色规范形成了不同的看法。根据对角色规范的认知,人们可以知道他所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如知道了某人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我们就可以据此推测此人是工人、农民还是军人。最后,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的角色却觉,人们进而可以衡量、判断自己或他人对角色是否胜任,是否正确而恰当地扮演了角色,这个角色是否合乎角色规范,等等,从而直接影响角色扮演和角色行为。因此,角色知觉是否正确,决定了个体是否能实现良好的社会适应。
角色知觉正确与否与下列因素有密切关系:首先是角色承担者对角色的社会期望的明确程度;其次是角色承担者对相关的知识、经验、生活阅历的丰富程度;再次是对社会环境变化的认知程度;最后是角色承担者的自我意识程度。
在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个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角色扮演。一个人自我概念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角色扮演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自我概念是角色观念形成的基本环节。
所谓自我概念,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对自己所持的看法或个体的自我观念。人们的行为都要受自我概念的影响。然而,自我概念并非先天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米德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交互作用的结果。个人的动机、需要、期望等自我意识,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一个人借自己的行为把自己介绍给别人,希望别人接受自己;同时,反过来别人对他的看法又影响了他对自己的认识,必须自己接受自己。通过这个过程来预测他人的反应,问时检查、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言谈举止符合所处角色规范的要求。因此,人的自我观念是一种社会文化历史现象,它既受个体知识经验、生活阅历等因素的制约,同时又受所处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的影响,更受到由于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承担的各种角色及其义务的影响。在这个基础上,才逐渐形成了自我概念,萌生了角色观念。
纽科姆从发展心理学观点研究了个体的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 他认为,个人角色观念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第一是自闭阶段,第二是绝对观念阶段,第三是相互并存阶段。经过这三个阶段,人们才将社会规范内化并接受角色。这个观点有一定的说服力。我们认为,就人的一生而言,其角色观念的形成大致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拒绝角色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人们拒绝接受任何角色,表现为一种自我中心主义,他仅考虑到寻求自己内心紧张尽快消除的途径,而不考虑自然法则、社会习惯、他人反应。就社会心理而言,个体虽然对外界的刺激能做出反应,但是他的反映几乎全部是被动的、消极的,而且从来不用社会规范、道德习惯、行为准则来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仅是一个生物人,而人是一个完整意义的社会人,此时他没有获得任何角色。例如婴儿就是这样。
(2)承认角色阶段。当人们在消极、被动地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感到自己的动机、需要等得不到满足时,他就部分按照社会的标准来积极、主动做出某些反应。认识什么是“必须”或“禁止”的,开始接受判断是非的社会标准,并在大脑中储存部分的社会规范,逐渐学会凭借自己的适应方法来担任角色,此时的主要手段是观察和模仿。例如3-7岁的幼儿就是这样。
(3)接受角色阶段。接受角色具体体现在承认个人的同时,也承认他人的存在,他人与自己关系的存在。这种相互并存的观念的发生和发展,说明人们对角色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并根据自己的分析和认识获得新的动机,通过角色选择与角色扮演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尤其到了少年期之后,通过参加社会活动,进一步了解一厂他人与自我的行为规范,明确了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准则,懂得了社会对角色所规定的应尽的社会责任,就有可能主动扮演各种角色,与他人进行交互作用,并正式开始实施角色行为。
(二)熟悉角色行为
个体的角色行为主要包括角色学习与角色扮演两个方面。角色行为形象是个体角色形象的主体。
1.角色学习
社会成员只有通过角色学习,即个体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与掌握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义务、权利、态度、情感和行为要求,才能正确地进行角色扮演。角色学习是指社会成员掌握社会理想角色的行为准则、技能,提高角色认知水平,缩短与理想角色的差距的过程。角色学习既是角色扮演的某础,又是角色社会化的重要条件。
角色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规范;二是学习角色的知觉、情感和态度。前者是角色的“硬件”,后者是角色的“软件”,例如,一个商店售货员,不仅要知道售货员的职责、各种商品的规格,而且还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和养成百问不厌的习惯,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并不断体验顾客的心理反应,从而巩固被社会、他人所肯定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改变被社会、他人所否定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售货员这一角色。
角色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部分,与其他社会学习有其共同性,但也有其特殊性。首先,角色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这不但需要个体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文化知识,而且个体还必须具有实现社会化的基础条件。因为角色是个体根据他所处的社会位置而由各种行为模式组合起来的一个整体。例如,学习父亲这一角色,就是要把父亲角色的各种行为模式综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学习。其次,角色学习是在社会互动中实现的。社会互动,简单地说,就是人们之间的交互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两角色就是这种交互影响、交互作用的中介。没有相应的角色伴侣,没有参照个体或群体作为角色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也就谈不上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规范以及角色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再次,角色学习是经常随着角色的变化而进行的。个体在一生中,不断随着时代发展变换着自己扮演的角色,这就需要不断地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表明角色学习是无止境的,它伴随个体整个生命的历程。角色学习效果如何,直接影响主体的角色扮演和角色行为,既影响到其在其他人心目中的角色形象,更会影响角色主体的主观幸福感。
2.角色扮演
在社会上,没有一个人不是承担一些社会角色的。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去担任这一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这就是社会角色的扮演。
在社会舞台上,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扮演任何角色。这与戏剧中一位演员要担当某个角色,首先需经导演及有关人员认可和确定一样。一个人在社会舞台上担任角色也先要一个确定或称“认同”的过程,即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地位、身份能力及其他条件与他所承担的角色是一致的、等同的。
对于每一个个人来说,社会角色的确定也就是要回答“我是谁”这样的问题。在回答“我是谁”的过程中,确定自己的实际地位、与别人的关系,从而充当起某种角色。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通过千百次交往,一般都比较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因而角色的确定是比较容易的事情。但是,当人们遇到了一些新的社会关系,当人们来到了一个新的社会环境时,就会遇到角色确定的难题。例如,一群刚入学的大学生,今他们成为同一班集体的成员以前,互相并不认识。这样,当他们见而以后,马上就面临着确定他们之间的关系与地位,即角色确定的问题。
在社会舞台上,角色确定不当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这类失误,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不能胜任角色,即某人不具备担当某一角色的能力,但却被安排或任命到这一位置上了。第二,未能承担合适的角色,即某些有一定才能与条件的人未能被安排到与之相适应的角色上。第三,选择了不适当的角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止一种,一个人在某种场合所能扮演的角色也不止一种。例如,两位曾在一起上学的同乡,后来一个是政府要员,另一个仍是平民百姓,这样他们就有了几对角色可以选择:老人、同学、朋友、官与民。两人相见时,如果一位总是以大官自居,以大官的角色出现,另一位就会感到不舒服、不自在,这便是角色确定不当所造成的。
角色确定的有效性,也是角色确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固然重要,但是仅仅凭自己的回答并不能解决这种回答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被别人承认,即是否有效的问题。一般来说,角色确定的有效性是一个人长期活动、长期努力、坚持不懈的结果,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一个人想要实现博士角色的有效性,就要经历多年的“寒窗”之苦。但是角色的有效性常常不是永恒的。当一个人考上大学或研究生后,如果不再努力,甚至急剧退步,就有可能失去大学生、研究生这种角色的有效性。
人们在确定了所要担当的角色后,直接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把角色表现出来,也即角色形象的塑造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角色最为直接的表现是其仪表、风度。也就是说,言行、举止、体姿、仪态等,是社会角色内在品质的体现,因而在角色的表现上居直接现实性的地位。一个人的衣着、打扮、仪容、外表往往会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引起人们对其内在品质的联想。实验证明,衣着打扮又往往具有象征意义。一位穿上特制制服的门卫比一位穿便服的门卫更具权威性,顾客常常更乐于服从前者而不是后者。因此,衣着、打扮等对于角色的表现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重视对仪表、仪容的修饰,应根据角色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服装与饰品。
(三)培养角色技能
角色技能主要是角色承担者所具有的能顺利完成角色任务的智慧、能力、经验等个性特征的总和。如果我们把角色形象塑造看成是一项任务,那么,完成这项任务,在个人的角色位置、社会的角色期望不变的情况下,将取决于这个人的角色技能。
角色技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角色认知技能,二是活动技能,三是特殊技能。
l.角色认知技能
角色认知技能,主要是指人们在角色实践中,对所任角色的理解、分析和推断能力,包括分析推测他人对你所担任角色的反应力。对自我角色实践过程的分析考察,不但有利于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而且有利于洞察某一社会位置应当具有的角色期望能力,并用此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角色行为的有效性,从而保证角色行为的正常实施。因此,分析和推断能力是角色准确扮演的前提条件。认知技能中的另一方面是“角色代演”的能力,也就是说要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代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属于认知过程的范畴。在这里,不仅要从他人角度看待事物,而且还要从他人的情感态度来判断在面临外界刺激时应采取的角色行为。这样就能正确预测其他的社会行为,并以此作为自己将要采取行为的前提,从而保证交往中角色行为的正常实施。
2.角色活动技能
扮演任何一个角色都需要适当的姿势、动作、面都表情、声态表情、体态表情以及服装穿着、饰品佩戴等,这些额外语言系统,就是角色扮演中的活动技能。成功的角色行为,必须对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活动技能中,表达功能尤其重要。在许多角色行为中,情绪表示成为角色之间沟通的桥梁。面部表情、声态表情、体态表情就是来表达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对双方角色扮演都极其微妙的东西。角色扮演中的这些语言系统,往往成为一种线索,提供给知觉该角色的其他人。因此,有效地、合理地表达适当的情感,是角色行为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
3.特殊技能
特殊技能只是在扮演某一特定角色时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智慧、经验等特征。特殊技能往往表现在特殊的角色中,这些特殊技能既可以是认知方面的,也可以是活动方面的。总之,它与特定的角色结合在一起。例如一个作家,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良好的写作素质;一个学者,必须博览群书,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一个印染工人,必须具有良好的视力和对颜色的细微的辨别能力。这些都是一个作家、学者、印染工人的特殊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得心应手地充任某一个角色。
(四)角色失调与角色协调
角色失调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的产物。它是由角色期望的矛盾而使个体在角色扮演时产生左右为难的情况。角色失调会带来心理压力,并引发多重消极反映,因此有效地协调角色,对个体角色形象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角色失调
角色失调主要表现为角色冲突、角色模糊、角色超载。
(1)角色冲突。当个体在工作中面临多种期待时,如果服从了一种角色的要求,就很难满足另一种角色的要求,这时便产生了角色冲突。角色冲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的有三种基本类型: 一是角色内冲突。角色内冲突是同一社会角色内心冲突。它往往是由于社会上人们对某个角色的期望与要求不一致而产生的角色冲突形式。有些工人希望企业经营者能提高他们的工资、奖金,改善他们的待遇,增加他们的住房面积等等,同时又期望企业经营者能减少他们的劳动时间,放宽对产品的质量要求。这样对一个角色的相互矛盾的期望,势必造成角色当事者的紧张、焦虑,从而处于一种进退维谷、无计可施的情境,产生角色冲突。二是角色间冲突。角色间冲突是个体身兼几个角色时的内心冲突。当一个人同时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位置,不同的社会位置对他提出不同的期望要求,他感到无法同时满足各方山的要求而产生的角色冲突。如一位女经理的孩子生病了,经理角色要求她继续上班,母亲角色又要求她在家照顾孩子,这往往会使人陷入理性和情感的双重折磨之中。二是角色外冲突。当一个人发生角色转换时,过去担任过的角色与正在面临的角色会发生矛盾冲突,这种冲突,就是角色外冲突。如一个老干部退居二线后,往往对原来的旧角色无法释怀,而对现在离休后的新角色,还不能一下子适应,这是新旧角色之间产生的冲突。
(2)角色模糊。当个体对自己充当的角色把握不准或缺乏真正理解时,便会产生无所适从的困惑和犹疑;或者是周围很多人对某一个体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期望和要求,以致造成个体进退两难的尴尬境遇,上述情形便引发了角色模糊。角色模糊必然导致角色形象的模糊,容易引起角色误解,不利于个体与他人或社会的沟通。
(3)角色超载。在人们的社会压力加重和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角色超载”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当一位角色承担者面临诸多客观而合理的期待,但自身的时间和能力条件又使其很难顺利完成预期的角色任务时,便会产生角色超载。角色超载作为一种重要的压力源,已经成为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角色超载也不利于个体的角色形象塑造。
2.角色协调
角色协调是解决角色失调的有效办法。角色协调首先要解决心理紧张这个问题。因为无论哪一种形式的角色失调,都会产生心理紧张,只有心理紧张消除了,角色扮演者才能在社会舞台上顺利地扮演自己应扮演的角色,一般来说,当角色扮演者面临心理紧张时,可采取以下几种反应方式。
(l)合作。改变产生心理紧张的外在事件,对某一角色采取合作的态度和行为。心理紧张是由外部刺激物引起的,此时,如果我们能够使社会对某个角色采取一致的期望,就能避免心理紧张。
(2)转移。专心致志,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一角色,忽视其他矛盾角色期望,可以减少心理紧张。例如,在角色间冲突中,某个新婚青年按所在中位的要求,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本职工作中,于是他便要求妻子对自己施以“优惠政策”,减少做家务的时间,结果他把本职工作做得很好,新婚妻子对他的表现也很满意这但最关键的是妻子的帮助和关心,解除了后顾之忧,就能一心扑在工作和学习上,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3)顺应。改变对矛盾的角色的观念,采取正确的态度,正确对待所面对的角色外冲突。例如,在角色冲突中,当一个老干部退居二线后,如果他能改变对相互矛盾的新旧角色的观念,认为在工作时所担任的角色是为党为人民工作,退休后所扮演的新角色仍能为党为人民工作,把自己的知识经验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年轻一代,那么他就能很快地适应新角色,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心理紧张。
(4)自居。通过镇定和宣泄来减少心理紧张,也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和他人相似,甚至以他人自居,从而来避免角色冲突。例如,某个男孩子有很多的女孩子特征,比较温柔、文静、善良、喜欢布娃娃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为了说明自己是一个男性角色,他便非常镇定自若地通过不断模仿父亲的行为,来实现自己的角色期望。
总之,只要具备正确的思想方法,并在行为肝采取有效的措施,就能减少或避免角色冲突,真正扮演好自己在社会舞台上应该扮演的角色,并塑造良好的角色形象。
(五)讲究角色转变
角色转变,就是从某角色向其他角色转变的过程,是不同类型角色的变化。角色转变的目的,就是满足角色期待,实现自身价值。随着我国社会的深刻转型,角色转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个体角色转变自然引起角色形象的转变。
角色转变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李炳亮,1999); 第一,生产方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是促使角色转变的主要客观因素。而每一次先进生产方式的出现,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发明,既为角色转变提供了客观条件,又为转变提供了引力和冲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证明了这一点。第二,既得利益。任何社会角色,总有一些与之相应的利益,他也总是不愿丢弃既得利益而自行实施角色转变,除非这一转变出于无奈。既得利益不受或少受影响的转变最易。对实施转变中的人来说,如果转变后的利益得到了,转变前的利益也未丢弃,这种转变最为容易。如,改革开放后大批农民兴办乡镇企业,由纯农民角色转变为产业工人,就是这种离土不离乡、半工半农的特点使农民获得土地及工业上的双重收益。既得利益几乎为零的转变也较容易。既得利益十分丰厚旦转变后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转变最为困难。如机关干部及工商、银村、税务职工鲜有一下海的。第三,个性心理。心理因素对人的角色转变的影响不可忽视。在同样的外部环境下,具有坚强、叛逆、创造性格的人往往能较早从原角色中脱胎出来,成为转变的始作俑者;善模仿者则成为角色认同后的追随者;惰性较强的人角色转变则非常困难。第四,文化观念。文化观念是影响角色转变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受旧文化影响大或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角色转变相对困难。
就是我国而言,角色转变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李炳亮,1999)。 第一,叠加性。从转变的性质看,多数的角色转变既是家庭角色向社会角色的转变,又是传统角色向现代角色的转变,是两种角色的叠加。第二,多角色性。从转变的数量看,由在社会上扮演一个角色向多角色转变。社会兼职、第二职业、业务工作等大量增多都属这种情况。第三,高频性。角色转变的频率加大了,许多人在一年内多次变换工作,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第四,创造性。对转变中的人来说,有些角色属创造性角色,转变属创造性转变。如农民向现代工人、商人角色的转变,他们没有现成的模式,只有自己在变中摸索。第五,混合性。转变的角色在带有现代特点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社会的烙印。且角色形式上的转变,并不意味着转变的终结,只有将转变后的角色特性内化后,才能说转变真正完成。这使角色转变具有明显的混合性特点。
角色转变对人的一个十分关键,需把握好以下两点:第一,留有明确的角色定位;第二,要防止在转变过程中角色自律性选择。角色转变不足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首先应建立在对角色定位的基础上。就是说,一个人的事实角色是什么、理想角色是什么,主角色是什么、次角色是什么,都要判断准确。也只有明确的角色定位,才能使工作史有目的性并卓有成效。比如,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打工,学生与工人就是主角色与次角色的关系,如果将二者的关系倒置,就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六)注重角色创新
角色创新包括以下两重意义(江波,1995)。其一,是指对人们已经习惯接受的传统角色的规范、期望、权利和义务予以丰富,发掘其原有的潜力,使其达到更完善。更明晰地表达现实社会与人的要求,适应社会变革的程度,即提高传统社会角色的表现力,对其进行必要地扩充或重新定义。其二,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判断、评价和认识社会现象,开拓自身,创造性地设计和承担新的社会角色。这是一项超越的人的特殊活动,是一种深层次上的创造过程。现在的社会需要人们不断地对角色进行创新,这是走向二十一世纪,走向健康社会的条件与结果。
社会的变革,对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角色期望、义务和权利。这对每个角色承担者而言,也就为自己提出了新的挑战。它既是一种压力,要么被社会选择或淘汰,要么为人们接受或拒绝。它促使人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充实自己。同时它也是一个机会,时代的大舞台,为角色承担者提供了广阔的实验场和施展才干和创造力的天地,激励人们大胆地创新。
我们尊重人的解放和主张角色创新,同样,我们也注重传统角色的价值。吸收、增添、融合、互补、创造的概念将存在于我们对传统角色与角色创新的关系的分析之中,我们应该以这种态度去评价社会变革中的角色继承与角色创新。
无可否认,传统角色的继承与创造,传统角色与现代角色之间在现实中可能存在冲突,有时甚至出现难以弥合的对立,这就要求我们理性地考虑怎样的传统角色仍具备适应力以及社会角色的创新的尺度问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23: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职业形象一、职业形象的含义与价值(一)对职业的界定
职业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越来越高,社会分工精细,职业的类别和内部构成。外部关系也随之丰富,对职业这个概念的界定角度、所涉及的内涵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
从词义学的角度解释,构成“职业”这个同的“职”字,有“社会责任”、“天职”、“权利与义务”的含义,而“业”这个字,有以某些特殊的技能“从事某种业务”、“完成某种事业”的含义。
美国社会学家舒尔兹认为,职业是一个人为不断取得个人收入而连续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这种活动决定着从业者的社会地位。[1]
日本劳动问题专家保谷六郎认为,职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为生活所得而发挥个人能力,向社会做贡献的连续活动。他认为职业具有五个特性:第一,经济性,即职业是个人收入的来源;第二,技术性,即职业需要个人才能与特长并提供舞台发挥个人才能与特长;第三,社会性,即职业要求个人承担社会分工、履行公民义务;第四,伦理性,即职业要求个人从业行为符合社会需要,为社会提供有用的服务;第五,连续性,即职业人员所从事的劳动是相对稳定,而非中断性的。”
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杜威从实用主义哲学观点出发,认为职业是人们从中可以得到利益的一种生活活动。
美国社会学家泰勒在所著的《职业社会学》一书中提出:职业的社会学概念,可以解释为一套成为模式的与特殊工作经验有关的人群关系。[2]
我国学者陈婴婴认为,职业是指个人进入社会的物质生产或非物质生产过程后获得的一种社会位置,个人通过这一社会位置加入社会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体系,并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
综合以上界定,似乎可以这样理解职业的含义,职业指人们从事相对稳定的、有收入的专门类别的工作。它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水平、行为模式、思想情操的综合性反映,也是一个人的权利、义务、权力、职责,进而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一般性表征。也可以说,职业是人的社会角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3]
(二)职业形象的含义
所谓职业形象,是指人们对某种职业的承担者的所有行为和表现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它是构成个人形象的基本因素。职业形象本质上也是一种角色形象。职业角色是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的几个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这是山于人的一生很长一段时间是在职业生活中度过的,而且人的理想、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职业实现的。
职业形象是由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构成的,包括一系列不同的要素,如果从内涵、外显两个方面去归纳,可以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是职业形象中最重要的方面,包括职业承担者的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职业认知、职业心理特征和职业技能等,它是职业形象的内涵;外显因素包括职业承担者在职业行为过程中的衣帽服饰、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姿态动作等,它是职业形象的外显。职业形象不仅来源于人们对职业承担者所表现出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在行为的观察,而且源于人们对职业承担者内在精神的感知和体验。职业形象是职业承担者内在精神。各方面活动和所有外在表现这一系列客现状况的反映,是其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有机统一。
(三)职业形象塑造的价值
1.职业形象对个体的一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的一生都生活在职业所编织的氛围中:从胎儿期开始,个体就生活在父母职业所带来的整个家庭生活风格之中;在儿时的游戏活动中,儿童模仿职业中的成人的行为,获得最初对职业角色的粗浅印象;然后,个体开始为未来进入一定的为社会职业做准备的学业历程;接下来,个体开始带着自己的职业理想正式了解职业、选择职业、进入职业社会,获得经济上、社会上的独立地位,争取职业的成功。追求职业中的成就和成功是我们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期望。因为,职业成功对个人来说,意味着一定的社会、经济地位的以及满意的生活风格、生活质量;对职业组织来说,意味着看企业、事业的效率和发展;对社会来说,意味着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有人认为,职业就是人生,职业就是生活,职业就是社会。从这里,我们可以认识职业形象塑造的价值所在,良好的职业形象将对个体的成功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现代社会职业越发展,职业生活越丰富,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越突出;同时,人们在职业生活中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良好的职业形象往往成为人们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
2.个体的职业形象塑造可以提高所在组织的绩效和提升组织形象
职业的承担者是一个个的个体,对组织而言,职业承担者就是组织内部员工。组织员工是组织任务和组织形象塑造工作的具体承担者,是组织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的重要保证。他们处于组织业务活动和日常工作的第一线,是直接的产品创造者和服务提供者。他们是组织形象的基础,良好的组织形象正是通过他们长期扎扎实实的工作才得以实现。
3.职业形象的塑造有助于改善和提升整个社会文化
职业形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有服务于现实的意义,又有指导未来的性质。职业形象塑造所要求的职业责任、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培养,有助于改善、提升整个社会的风尚和培育良好的社会文化。职业形象塑造对社会文化的培育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向:一是促进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性。由于市场经济是利益主体性经济,其实际运作必然出现多层的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的多样性,进而导致人们价值追求的多元取向;而职业的日益丰富,人们选择职业的自主性的提高,使人们塑造的职业形象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这必然会进一步促进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性。二是引导人们树立一些新的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既具有一般市场经济共性,又具有体现自己本质特征的有序经济,其运行不仅要遵循商品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而且还要体现出具有时代特色,反映时代进步的精神力量。这就决定了一方面它应包含着对某些传统思想、观念的继承、更新和超越,另一个方由它应包含那些能够正确引导人们行为的新的思想观念,如效率观念、市场观念、自主观念、竞争观念、法制观念、质量观念、时间观念等,而这些观念正是职业形象塑造的根本要求。三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职业形象的塑造,可以改善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在我国社会大转型时期,由于制度、市场等的不够规范和完善等原因,道德风气不良的现象比较严重,必须通过职业形象塑造等手段的参与才能得改善和解决。
二、职业形象塑造的基本途径与方法(一)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
职业心理是指个体在职业选择、职业角色扮演、职业适应、职业形象塑造等活动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个体的职业心理是其个性的心理与所从事职业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个体根据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和兴趣偏好而去选择、从事、适应一定的职业,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有意无意地按照职业的需求去工作、行动,因而必然打上所从事职业的烙印,形成特定的职业心理。
1.职业选择心理
职业选择,指个体依据、运用掌握的职业信息,从自己的职业需要、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出发,结合自己的素质特点,寻求合适职业的决策过程。[4]
根据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兴德的职业的人格类型理论,每种人格类型都有相应的职业兴趣和感兴趣的职业,从中也可以看出不同个体的职业选择心理。霍兰德把人格划分成六种类型: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实际型: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需要基本操作技能的工作,典型职业包括技能性和技术性的职业如农民、修理工、摄影师、制图员、机械装配工等。研究型:喜欢智力的、抽象的、分析的及独立的定向任务这类研究性质的工作,典型职业包括科学研究人员、教师、工程师等。艺术型:喜欢富有想像和创意、自由、具有艺术性质的工作和环境,典型职业包括演员、画家、设计师、歌手、音乐家、诗人、作家等。社会型:喜欢社会交往、关心社会问题、乐于教导和帮助他人,典型职业包括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咨询人员、公关人员等。企业型:喜欢从事领导及企业性质的职业,典型职业包括政府官员、企业领导、销售人员等。传统型:喜欢有系统有条理的工作任务,典型职业包括秘书、公务员、会计、同书馆员、出纳等。
2.职业适应
个体在进入职业岗位后,心理上必然要发生变化。实际的工作岗位与原来想像中的岗位总是有一定差距的。个体需要对职件及自己所做出的选择作进一步了解、评定,探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途径,以争取自己在职业中的成功。在职业道路中,个体还会碰到职业中的种种变动,职业与家庭生活的协调等许多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保证个人积极成长,最终保证职业组织的发展,都涉及个体对职业的心理适应问题。
个体要增强自身对职业的适应能力,应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首先,个体应对自己的能力、智力、性格等方面有一个客观、准确的了解,并积极进行自我教育,把握与适应周围的环境。其次,个体应对自己将从事的职业进行全面了解,逐步培养自己对职业岗位的认同感,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职业工作中去。再次,针对自己在职业适应中的不良情绪反应,个体要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予以克服或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疏导。
3.职业角色扮演心理
职业角色是个体在一生中所扮演的几个最关键的角色之一。从心理的角度讲,个体在进行职业角色扮演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体要培养良好的职业角色意识。所谓职业角色意识,是指职业承担者对自己所承担的职业角色的看法和认识。如果个体对自己所承担的职业角色非常明确,即职业角色知觉良好,在职业角色行为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他所担任的职业任务就会完成得很好,也就更容易塑造出良好的职业形象。第二,个体要加强对职业角色的学习。职业角色学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职业角色的权利、义务和规范;二是学习职业角色的知觉、情感和态度。前者是职业角色的“硬件”,后者是职业角色的“软件”。例如,一个企业的工人,不但要知道工人的职责、各种规章制度,而且对工作要积极热情,要培养形成“爱岗敬业”的良好意识,从而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工人这一职业角色。第三,要培养良好的职业角色扮演心理素质。在职业角色扮演中,个体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遇到角色冲突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有一种过硬的心理素质。
(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范围内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用以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与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各行各业尽管千差万别,但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它是社会道德在职业行为中的特殊表现。
在现代社会,职业道德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它不仅是社会道德系统中的一个有特色的、新兴的分支,而且是一个较有代表性、起中坚作用的道德层面。它具有道德的时代特征,是现实社会的主体道德;它具有社会公共性和示范性,是一种实践化的道德。[5]职业道德是一个社会组织面向社会现实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标准,起着对外树立行业形象,对内培养和考评人员素质、协调和统一群体风格的作用。
对个体而言,职业道德精神或意识的培养,是塑造其良好的职业形象的关键。
(三)培养良好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个体职业形象塑造的主体。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职业技能的培养、职业创新能力的培养、职业角色转换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1.职业技能的培养
掌握良好的职业技能是个体从事职业活动的前提。而且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里,对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个体必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掌握各种职业技能和科学知识,才能适应现代职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勤于业务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做到不仅能胜任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而且效果、水平是“高、精、尖”的;另一方面,要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进行知识积累、更新。特别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对个体的职业活动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或作用。
2.职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职业能力当中,创新能力是关键。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而且是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是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是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造环境的应变能力。在职业活动中,个体的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其所承担的职业任务效果的高低。为此,个体首先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要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次,个体在职业实践中,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强对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培养自己的想像力、创造力等。
3.职业角色转换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职业结构也随之在不断发展变化。以我国为例,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就业的方式逐渐多元化,而且职业之间的流动,转换日益频繁。以往更多的是一生就从事一项工作、一种职业,但在今日科技发达的时代中,社会变迁快速,社会流动性大,如都市人口的膨胀、新地区以开发引起就业、失业人员出现大轮回。因此,无论是地域上的横向流动,还是代际职业、个人职业的升降等综合流动都有加剧的趋势。这就要求个体培养良好的职业角色转换能力,以适应新的职业角色要求。
第三节
性别形象人类是由男、女两性共同组成的一个自然整体、由于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分工不同,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始终存在着男、女不同的性别形象。性别形象构成了个体形象塑造的基本范畴之一。
一、性别概念关于性别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问的解释。有的强调其生理意义,有的强调其社会意义。
陈方(1996)认为,性别一词主要是从生理方面来界定一个人是男性还是女性,它意味着与生俱来,很难变化;它所界定的男性与女性是分离的,往往只是在“性”的角度才考虑二者关系(即传统的“男女关系”)。[6]
英国社会学家S.德拉梅特在讨论“性角色”(Sex roles)和“性别角色”(gender roles)这两个概念时指出,“性”这概念准确的含义应是指男性和女性的生物特征,“性别”这一概念的准确含义是指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一切非生物方面的差异,诸如在衣着、兴趣、态度、行为、才能等方面存在着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把“男子的”和“女人的”生活方式区别开来。因此,严格地说,我们不应该说“性角色”,因为人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实质上是与人的生物方面无关的社会行为,确切的说法应是“性别角色”(转引自梁丽萍,1996)。[7]
琼·斯各特(Joan WScott1987)将性别的概念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政治和历史的分析范畴,并用于妇女史的研究中,指出性别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的,而不是自然的。琼·斯各特还提出了性别概念的两个核心思想:其一,性别是建立在可见到的两性区别基础之上社会关系的基本因素;其二,性别是明确权力关系的主要途径。这些提法的主要之点首先是要检验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发展起来的这种性别的社会定义,以及它们是如何在经济和政治结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这里不仅涉及性别之间的关系,而且还涉及阶级与性别的关系。通过这种性别历史的研究,得以发展的不仅是妇女史,而且还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历史(闵冬潮,1994)。[8]
有的学者为了将性别的生理性意义和社会性意义区分开来,提出了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两个概念。社会性别(gender)是相对生物性别(sex)而提出来的概念,指的是一种“社会强加的两性区分,是性(sexuality)的社会关系的产物”(盖尔、卢宾,1975),是表示权力关系的基本方式(Joan WScott1988)。从社会学意义上说,社会性别的根本意义在于瓦解社会对男女两性的诸多刻板规定,无论这些规定看起来多么“合理”或“自然”,它要指出的是性别是一种社会构成,是社会文化的规定。社会性别概念撇开了人的生理特征,从社会角度来描述性别。比如,人们所规定的作为男人或女人就该具有的某些行为规范,人们所认定的适合于男性或女性的工作、活动以及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中的相对地位等等,这些都是社会性别属性。社会性别从观念上再现了这一社会现象:人类除了生理上的性别之外,还存在着社会性别;人的社会性别是社会建构的,因而是可变化的、可塑造的。社会性别不是用来谈论仅与男性或仅与女性有关的问题,而是内含着三个基本要素:男性、女性和社会,它意味着生活在社会中的两大群体男性与女性,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中即在社会关系结构中密切关联。“社会性别”概念从20世纪70年代创立到今天,已经日益成为女性主义理论的核心,更是理解分析两性、尤其是妇女生存状况的一个关键概念。这个概念已经发展成一个分析范畴和一个研究领域。
由上述观点可看出,我们常说的性别实际上有两层不同的涵义:一层是自然性别,另一层是社会性别。作为性别的两个属性,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社会性别远比自然性别复杂。正是由于社会性别的复杂性,性别成为一个多元性的复合概念。
一、性别形象的含义与基本特征(一)性别形象的含义
性别形象是一种角色形象,又可称为性别角色形象,它是人们对某种性别角色(男性角色或女性角色)的承担者综合认识后形成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它是构成个人形象的基本因素。
性别包含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两个层面,相应地,性别形象也包含生理形象和社会形象两个层面。
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形象的差异是自然形成的,是先天的。两性生理上的差异在出生前的很长时间就由基因决定了。人类胚胎的每一个细胞都带有23对染色体,这种位于细胞核内的线型结构中就包含着基因。它携带着所有的遗传特性,除了决定这一孩子性别的染色体之外,其他每对染色体的外形都是相似的。由男性排出的精子细胞,一半含有一个X染色体,一半含有一个Y染色体,而母体卵细胞往往只含有一个X染色体,两个染色体结合产生一个女孩,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结合产生一个男孩。无论是一个XX组合还是一个XY组合,这个胚胎在妊娠六个星期后才能显现出其性别特征。与此同时,一个男性胚胎的Y染色体与一个X染色体,规定着睾丸的生长,而女性胚胎的两个X染色体则规定着卵巢的生长。性器官一经形成便开始产生荷尔蒙。这种化学成分增进或抑制着生理过程的活力和身体功能。有三种主要的性荷尔蒙:宰九激素即男性菏尔蒙、黄体酮即妊娠荷尔蒙、雌激素即女性荷尔蒙。这三种荷尔蒙都是由男性或女性的性器官产生的。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形象主要就是作为第一性征的结果并借助于荷尔蒙的作用直接产生的。一般来说,女人比男人矮,体重比男人轻,身体不如男人强健,骨骼较为纤细;女人的结缔组织积存着脂肪,所以她的体形比男人丰满。总之,男女的生理形象,如体格、皮肤和毛发,有明显的不同。
性学专家约翰·莫尼(John Money1988)认为,男性和女性中的生理差别仅仅是预定了它的某些行为倾向,也就是说,使他们对环境诱因的反应在敏感度上存在差别。他认为,这种天性在某种程度上会被社会化所改变。[9]换句话说,性别主要是由后天的社会因素决定的。性别形象主要是指一种社会形象。我们经常想当然地把性别形象直接归结于男人和女人的生理差异上,但是更多的研究者认为性别形象不一定是由性来决定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早在1935年就得出这样的结论,那时她的研究表明一一原始部落中的性别角色形象与大多数现代社会有很大差别。新几内亚的千布里(Tchambuli)人,性别角色就“反过来”了。在那里,妇女是经济来源的主要提供者,而男人则在家照顾孩子。卡布里人视妇女为统治者和权威,而把男人看做极富感情和创造力的人。[10]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所谓性别形象,乃是以两性生理差异为前提,并在后天形成的一种社会形象。
(二)性别形象的基本特征
性别形象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性别形象主要是由社会塑造的
性别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其内容受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社会生活、社会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性别的形象面貌。例如,人类学家观察了新几内亚三个原始部落社会中男女角色分化的情形,发现适合男女的角色形象因其文化形态不同而大为相异。三个部落中,一个部落有很明显的性别分化现象,但与我们社会中阳刚阴柔的性别形象构成恰好相反,表现出阴刚阳柔;另两个部落则没有性别化分,其中一个部落社会无论男女,一律表现出刚毅、凶悍的性格形象,而另一部落却一律表现出和平、温柔的性格形象。性别形象是一种社会文化形象。同一性别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表现出泪然不同甚至恰恰相反的性别形象。
2、性别形象是男女两性共同塑造的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是性别形象的塑造者和被塑造者。性别形象往往是异性问的相互塑造。男性形象形成于男性与女性的社会交往中,女性形象电是女性在与男性的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一个特有“女人味”的女人或将有“男人味”的男人,都与某种被异性塑造的、具有较强性别差异的场系密切相关。个体是如此,群体也类似。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男尊女卑、男强女弱,如此之大的性别差异,从两性互塑的角度看,也是男人塑造了女性的低下、软弱形象、女人造就了男人的尊贵和高大形象。
3.性别形象是变化的
变化,是性别形象最显著的特点,或者说,它具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工业革命前后,男女性别形象不一样,两性对社会所起的作用大不相同,社会对男性与女性各自扮演的角色和塑造的形象的期待也不同。在传统社会中,性别形象最集中的表现是“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现代社会的流动与开放完全改变了这种性别分工模式,男女共同参与经济活动、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共同从事文化建设、共同分担家务在全世界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
4.性别形象具有相对稳定性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性别形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是由于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人的体力在社会生活中已经不再占有重要的地位了,但是建立在体力决定性别差异这一基础上的角色分配却依然存在:其一,人们通过世代相传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已经从心理上习惯了这种角色分配,任何改变都可能造成社会心理适应不良;其二,性别角色本身作为一种社会规范,仍可以在人类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建立和维持一种性别间长久的秩序。
5.性别形象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由于生活在社会中的男女分属不同职业、年龄、民族、信仰和处于不同的婚姻状况,因而性别是有层次的,即在同一性别内部,职业、年龄、民族、信仰和婚姻状况不同的人,所认知的社会性别内容有很大差别,有时,这些差别比异性之间的差别还要大。比如,在男性形象中,至少包含着诸如儿子、丈夫、父亲、职业男子等等角色形象;在女性形象中,至少包含着诸如女儿、妻子、母亲、职业女性等等角色形象。一个特定的个体在生命的不同阶段,有时甚至在同一阶段,也可能表现出性别形象的多种内容。此外,性别角色形象之间的关系还会随情境不同而表现出多样化,例如,在一个女性能力明显的比男子强的环境中,男子会失去平常在女性面前表现出的自信形象。
三、性别形象的塑造与前瞻(一)女性形象的塑造
女性形象是指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思想、品格、意识、风度、行为举止等方面的总和。女性形象的形成同男性一样,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既要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又与女性本身的思想觉悟、人生追求、女性特点、文化水平等紧密相连。不同社会制度的不同经济、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社会风尚塑造出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女性形象。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作为现代女性,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素质,而且要有完美的形象、个新的风貌。现代女性的形象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梁旭光,1997)。[11]
1、确立正确的女性主体意识
现代化的物质生产必然带来人类精神生产的现代化,带来人的观念的现代化。过去,我们在妇女观念上所存在着的种种局限、失误甚至错误,归结到一点,就是缺乏一种现代的“人”的观念,缺乏现代妇女观。在以往的年代,女性一直没有以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存在于社会上。新社会、新时代虽然为女性的独立和解放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为女性参与社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是,由于女性并没有真正确立自我意识,她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还不像男性那么强烈,她们还没有像男子一样,以更为自觉的意识和精神状态进行职业选择,而较多的则是期待着外来的照顾和“恩赐”。这样的观念和意识,不能适应新时代对女性的要求。因此,新的历史时期,女性必须树立自觉的主体意识,实现女性观念的现代化,并使之成为一面引导女性前进的精神旗帜。
2.具有较高的知识与修养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知识急剧更新的时代,未来的女性更须臾离不开知识。知识可以扩大视野,扫除愚昧,开阔胸怀,陶冶情操,净化灵魂,帮助你跳出狭隘的圈子,领略生活的趣味。“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语)人的知识越丰富,道德情操就越高尚;相反,无知则会使人变得不懂道理,粗俗不堪。
修养作为现代女性形象的主要内容也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具有较高修养的人,在工作中常常易于被人所理解,并能赢得众人的合作与支持,从而大大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修养的民族,全盘继承传统自然为时代所不容,但发扬民族的优秀传统并赋予其时代的崭新内容,则不仅是可取的而且是必须的。比如,来自伟大母爱的中华女性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在现代女性身上,则可以使之升华为对社会事务、对祖国、对人民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和献身精神,并在未来社会、在现代生活中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效应。
3.具有广阔的襟怀与超凡的魄力
传统的妇女观要求“女子无才便是德”;现时代要求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现代女性必须自觉地舍弃前者,发展后者,以广阔的胸襟,深刻的内涵,显示现代女性的无穷魅力。宽广的襟怀对现代女性来说十分重要,它是对传统的“小家气度”、“女人习性”的彻底否定。现代女性不是闭锁在狭小天地的传统妇女,不是沉湎于个人感情和道德世界的“小女儿”,而是应当具有投身大事业的激情,有着放眼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胸怀和气魄,与男性站在同一地平线上主宰世界的伟女子。惟其有了这种襟怀,她们才能够胸怀大局,不失方向;关心大事,不拘小节;具有宽容大度、从善如流的高尚品质。
魄力是襟怀、知识、修养、风度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效应。这种魄力,是现代女性强烈的自信力和效能感的表现。她们摒弃传统的消极心理,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她们独当一面,对于自己的每一举措都胸有成竹,充满信心。她们奉行的是一种既不减女性气质魁力的精细、严密、具体、周到,又不失男性风格的有胆有识、泼辣刚强、自主自强、果断利落的大将风度。
4.具有女性的风度和魅力
风度,是指良好的谈吐、举止和姿容。魅力,是指对于他人的吸引力量。风度是魅力的具体的、外在的表现。风度与魅力相互作用,构成现代女性自身整体的、和谐的美。
女性心理结构与男性不同。女性秉性细腻,观察入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比较善于体察对象的心理、要求,以其女性所特有的沟通能力实现消极力量的转化,因而在社会交往中的向心力比男性强。现代女性的优势和能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她们所独具的风度和扭力。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有作为的女性称为“女强人”。这一桂冠之下是指丧失了女性气质的“雄化”了的女性,这是对女性形象的一种曲解。女性应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女性风采,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而不可盲目地以衡量男性的价值标准来塑造自身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女性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而是一味模仿男性的形象,以为只有像男子那样,才能显示出有魄力、有能力。其实,大可不必那样。女性在气质、性格、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女性就是女性,在女性身上有着许多宝贵的、为男性所不及的东西。只要女性能够认清这些优势,并且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就一定会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二)男性形象的塑造
叶南客(1994)分析了未来男性的变迁趋势,从中可看出男性形象塑造的基本方向。[12]
1.社会化模式的重新构造,将重塑男性形象
随着时代精神的更新以及科技革命、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社会化模式将得到全面改造。社会化机制也不仅仅是传统的家长教导加学校灌输,工会化的内容也不仅仅是传授一些生活知识、技能再加上一些道德教化……未来社会需要造就出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男性公民,男性的社会化过程便将相应地由单向途径、单一内容转向学校、大众传播、同辈互动,家庭以及个人自我教育的多种途径将使男性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综合性丰富多彩的社会化内容。
2.男性素质将全面提高、男性潜能将全面挖掘并得以发挥
未来的社会进步需要高素质、高智能的社会成员来推动,同时,只有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科技素质,才能适应未来高技术、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
3.与女性的关系将更加和谐,男性将从僵死的“男性情结”中解脱出来,获得更自由的生存,成长为更成功的男性
未来的文明是由男性和女性两座大厦共同支撑的,未来的男性将会坚强而又温柔,冷静而又充满生动的感情,民主而又具有责任感;他不再畏惧女性,犹如他不再驾驭女人一样,他独立而又与女性相互依赖,男人和女人在各自的完善发展中构成了丰满的“人”字结构。
4.未来的理想男性人格将更加适应变革、更加成熟并富于理性
未来男性人格的首要特质将是更多的自主性,他们不仅端正了两性的平等关系,而且也将正视并处理好人际关系、同事关系、业缘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社会乃至全人类的关系。未来的男性将努力参与社会、开拓立业、自立自强,实现人生价值。未来的男性还将呈现出丰富性、高效性和创造性人格等特征,
5、中国男性未来的闲暇生活方式将更加丰富多彩,充满创造精神
未来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将是一种以人道主义、民主主义、乐观主义等为原则的人类行为取向、物质生活将不断提高,精神生活将不断升华,各类群体成员的生活落差将不断缩小,每个人的发展前景将不断开阔。到那时,个人发展的决定因素绝不单纯是人们的谋生本领,而主要是他们拥有的闲暇时间数量和生活内容质量;闲暇消费将有益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这将促进每一个男性创造能力的加强以及精神和体质的完善。
6、未来男性的职业生活将更加自主、灵活,富有创造性和流动性
英国未来经济学家查尔斯·汉迪曾对未来的工作职业变迁做过预测:和现在相比,将来有更多的人不是为某一个组织工作;许多人的工作时间会缩短;大机构日益减少,合作企业和小企业日益增多;制造业的雇员比例越来越小,但其产出比例越来越大;挣钱者的比例在缩小,被赡养者的比例在扩大;对教育的需求将大大增加;社会组织的新形式弥补了就业组织的不足。 上述职业性质、内容、工作方式、组织管理的变革将直接影响男性劳动者的生产与生活行为。
7.未来男性的家庭生活将向更简单但更富有人情味的方向变迁
随着家庭结构核心化的发展,未来的家庭规模无疑是以34人的小型化家庭为主,家庭关系随着家庭成员的减少而趋于简单。与此同时,家庭成员的民主意识更加强化,男性的家长制权威感也在消失。但男性的生活兴趣、情感在向家庭回归;他们建立了更为融洽的父子关系、祖孙关系和夫妻关系。
8.未来男性的思维方式将通过现代化的熏陶和新技术革命的促进而得到积极发展,并产生一系列新的优良品质
新的社会背景要求男性的思维取向更加广阔开拓,既要有系统观察、全方位的分析把握能力,又要有深刻反思、探究内蕴的洞察能力。信息时代还要求每一个男性的思想过程具有敏捷、灵活的能力与特征,要求一代新人能够审时度势、多谋善断,争取时间、争取主动,善于快速地吸收和筛选大量的信息形成优化的行为决策。
9.未来男性的心态应是自尊、自信、自制、自豪的高度统一
这是和农业社会中奴性人格心态的自卑、自鄙、自我压抑截然相反的。他们在实现了自我与社会价值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具有非常健康积极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贡献精神。他们自我尊重也尊重别人,他们在对自身能力、知识、品德自信的同时又善于自制与自律。
10.未来的男性应成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人类发展的真正目标是“通过人并已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正是因为未来社会将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每一个男性都将“终于成为自己与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13]事实上不仅仅是男性,包括女性,他(她)们才能、智慧、价值的全面发挥,对自我本质的全面占有,将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
(三)性别形象的互化
性别的产生有它生物学的前提,但其内涵主要是由特定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生活赋予的。在传统社会中,正是男女两件有着不同的社会生活实践,才形成了他们各自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与男性形象相连的似乎总是勇敢、粗犷和责任感,与女性形象相连的似乎总是温柔、贤惠和自我牺牲。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革,随着男女两性的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传统的两件形象的内涵必然会变化和发展,呈现“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的两性互相接近和趋同的趋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种“男女互化”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男女性别形象的互化归因于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归因于男女两性在社会职业上的接近,归因于社会地位和权力的平等化与民主化。妇女解放运动使妇女走出了家庭,结束了由于侍奉丈夫、生育后代。操持家务的天职而被长期束缚在家庭内,与社会生活隔离的历史,妇女开始从事和男子一样的工作。时代的发展使女性走出家庭成为可能,而科学的进步则使这种可能成为现实。因为科学帮助女性克服了体力等生理因素上的局限,这尼男女两性在社会职业上接近的前提。而相近或相同的社会经历必然会造成男女两性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的趋同现象。
其次,伴随着整个社会的变迁,家庭结构起了很大变化,促使了男女两性角色的互化。传统的家庭日益减少,而新型的小家庭日益增多。家庭结构的变化趋势必然导致男女两性的家庭角色的变化。在传统的大家庭中,家庭内的分工可以非常严格;但在现代的小家庭中,男女两性都要有单独维持生活的能力,男人必须准备在女人不在或失去生活能力时担任女人的角色,反之亦是如此。因此,基于性别之上的家庭内部的角色分工就不可能十分严格,而时代和科学的发展也为这种家庭内部的角色互换提供了可能:既然在电子计算机的面前男性的臂膀丧失了优势,那么在代乳品和奶瓶面前,女性也会丧失对哺乳后代的垄断。
再次,思想和观念上的变革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男女性别的互化。文化修养所去掉的不仅是人类茹毛饮血时代所留下的粗俗和野蛮,还除去了传统社会所留下的性别偏见和性别歧视。在知识阶层中男女性别形象的互化现象要比其他阶层更为明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针对男女性别形象的互化现象,心理学界提出了“男女兼性”的概念,这一观点以美国心理学家桑德位·贝姆为代表。“男女兼性”(androgynus)指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这一名词的英文同根源于希腊语,意为男子(andro)和女子(gyne)。贝姆反对传统的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看成是完全对立的两极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的男子气越足,并作意味着他的女性气质就越弱。比如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具有刚毅性格的男子汉,也许并不缺乏温柔与体贴之情。贝姆的看法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赞同。人们发现,在丰富多彩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兼性”心理的人往往能够较好地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人们从角色的互化中,获得了功能上的互补。有许多资料说明,那些才华横溢的男子往往具有一些女性特征,而那些功成名就的女子同样具有一些男性特征。
总之,社会发展必然会导致男女两性在心理和行为上的接近和趋同。但是,由于两性的生物学差异的局限,男女两性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尽管可能无限地缩小,却永远不可能完全消失。男女两性的性别形象的发展只能是一个无限接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男女两性的形象内涵一定会更为充实和丰富。

[1]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东北财料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页。

[2]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东北财料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页。

[3]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东北财料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6页。

[4] 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2页。

[5] 李德顺:《论职业道德》,《光明日报》199657

[6] 陈方:《性别:一个多元性的范畴》,《理论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3期。

[7] 梁丽萍:《论儿童的性虽角色社会化》,《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6期。

[8] 闵冬潮:《从妇女史到性别史的发展》,《世界历史》1994年第1期。

[9] Money, John,(1988). Gay, Straight, and In-Between: The Sexology of Erotic Orient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0] Mead, Margaret, (1935/1963),Sex and Temperament in Three Primitive Societies. New York: Morrow.

[11] 梁旭光:《历史变迁中的女性形象》,《理论学刊》1997年第6期。

[12] 叶南客:《中国男性社会变迁纵论》,《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443页。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23: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礼仪形象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15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9-16 12: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4 12: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0-5 16: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17 21: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12-23 15: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啊好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21 10: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诚的谢谢您!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2-27 22: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00000000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4-11 14: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亲切亲切亲切亲切亲切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13 14: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13 22: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5-16 00: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引用
报告 道具 TOP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9-6-15 11: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徐老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3-24 19:3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5-26 01: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xiexie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8-5 14: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中国营养治疗网|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重庆管理培训|哈尔滨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台湾管理培训|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经理人的网上家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4-23 19:25 , Processed in 0.04349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