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1|回复: 0

【人力资源总监案例课堂】国家案例库《一名员工与一个项目》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8-8-4 23: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名员工与一个项目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已是2001年年底了,一件棘手的事情摆在了技术经理Q先生的面前:如何看待高级工程师伍女士?是劝她从公司辞职还是留用?整个事情还要从一年前说起。
      Q先生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名列世界500强的西方某国公司在北京的子公司,主要从事工业控制设备的开发设计和生产,在某国的母公司已有近九十年的历史,在北京的子公司也开办了近九年。公司随着近几年在中国业务的不断发展扩大,对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同时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Q先生在加盟这家公司之前,在另外一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在北京的子公司担任技术经理。猎头公司想方设法,前前后后花了差不多半年时间,才说服Q先生于2000年年底加盟现在的公司。伍女士也是于2000年年底进入这家公司的。伍女士39岁,有着很好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她在国内的某著名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内地的某研究所从事了近十年的开发设计工作,由于工作出色而被授予了部级奖励,并取得了高级工程师的职称。伍女士于1999年年底从原来工作的研究所辞职后来到北京,先在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工作,由于专业不是很对口,她在这家企业里工作得并不顺利,所以一直在寻找新的机会。当伍女士看到她现在工作的这家公司的招聘广告后,就毫不犹豫地寄去了应聘信,由于专业对口,同时又具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等诸多有利条件,她没有费太多的周折就进入了现在的这家公司,在技术部门担任开发设计工业控制设备的控制软件的高级工程师,签定了为期3年的工作合同,合同期为从2000年12月到2003年12月,其中前6个月为试用期。
      2001年2月,为了进一步提高其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公司总部决定投资800万美元开发一个新产品,把这个项目命为“纪元”。为了成功地完成这个项目,公司总部决定利用其全球的资源来支持它,主要由设在某国的技术中心、设在欧洲的技术中心和北京的子公司联合开发设计,新产品开发设计完成后在北京生产。某国的技术中心拥有非常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仪器,所以将新产品的特殊部分的开发设计放在某国;欧洲的技术中心的特长在控制部分的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和设计,所以将新产品的控制部分放在欧洲;北京的特长在机械部分的开发和设计,所以将新产品的机械部分的开发设计放在北京。在组织机构上成立了“纪元”项目组,整个项目的管理者由某国的技术中心的技术经理David和北京的技术经理Q先生担任,由 David担任整个项目的项目经理。Q先生同时担任北京的项目经理,负责“纪元”项目中的北京部分以及将来新产品的生产。
      这样,Q先生同时向两个人汇报:一个是有关“纪元”项目的,向David汇报;另一个是有关日常工作的 ,向北京的子公司分管技术和生产的副总经理James汇报。
      随着“纪元”项目的逐渐展开,Q先生卓越的管理才能越来越多地显示出来,北京的子公司与项目有关的各个部门在他的领导下高效率地运转着,James和 David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
      虽然新产品是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而且将来新产品在中国生产,但是“纪元”项目是一个全球性的项目,Q先生认为将中国的工程师派到某国和欧洲的技术中心去,参与整个项目的开发设计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有利于整个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这对于北京的子公司也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公司总部正考虑将北京的子公司的技术部门升级为中国的技术中心,需要一批国际化的人才,把中国的工程师送到国外去工作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所以,当Q先生提出了他的想法以后,马上得到了James和 David的支持,认为这是一种对各方面都有利的好方法。
      2001年 4月中旬,James,David和Q先生讨论后,决定派两名机械工程师到某国的技术中心去工作,派两名电子/电器工程师到欧洲的技术中心去工作,其中一位从事硬件的开发设计,另一位从事软件的开发设计。除了软件工程师,另外三名工程师的人选很快就定了下来。因为其他软件工程师都有项目,不可能参加“纪元”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决定考虑伍女士。伍女士此时还在考察的试用期内,按规定是不能派往国外工作的,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对公司和项目的损失将是巨大的。由于伍女士是由Q先生的前任招聘进公司的,她还通过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测试,所以Q先生相信伍女士能够满足基本要求。Q先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各方面的了解,认为伍女士虽然不是最理想的人选,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也只有派她去国外工作了。为了慎重起见,Q先生把他的想法向James和David进行了汇报,最后他们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在目前的情况下,伍女士是较适合的人选,可以派她去国外工作,但对她的工作还要进一步考察,同时要准备其他的软件工程师,一旦伍女士出现大的问题须马上由其他的软件工程师代替,而不至于影响“纪元”项目的进程。
      伍女士在这种情况下办好了3个月的赴欧洲签证,于6月初被派往欧洲的技术中心工作。在伍女士临行之前,Q先生与她进行了一次长谈,给她分析了她所面临的情况,明确了这次赴欧洲工作的目的,希望她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身的能力和价值,同时也要求她及时进行工作汇报,以便于Q先生了解项目的进展和她的工作情况,还告诉她有什么困难要及时说明,公司将想方设法来帮助她,不希望看到最坏的情况发生。伍女士也表示将尽她所能去努力工作,不辜负公司和领导的厚望。
      伍女士到了欧洲的技术中心以后,先协助那里的软件工程师进行工作。刚开始的时候,伍女士每个星期用电子邮件向Q先生汇报一次,汇报内容还算详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报告变的越来越简单,仅仅是用两三句话说明这两个星期作了些什么。Q先生对她的汇报越来越不满意了,再这样下去,她将处于失控的状态。Q先生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及时地向伍女士指出她的不足之处。Q先生还向欧洲的技术中心了解伍女士的工作情况,得到的答复是她还处在适应阶段,工作还算努力,这样Q先生才稍微放了一点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是8月中旬,伍女士在欧洲的技术中心已工作了两个多月了,3个月的签证即将到期,根据工作需要工程师要在国外连续工作6个月。是否给伍女士延长3个月的签证,让她在欧洲的技术中心再工作3个月,对Q先生来说成了一件棘手的事。就伍女士前一段时间的工作而言,她并没有达到Q先生的要求,她的工作实绩与高级工程师也是不相称的。但她已经熟悉了欧洲的工作方法,并逐渐开始独立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她调回国内,重新换一位新的工程师再开展工作的话,对项目的进展会造成一定的损失。Q先生就这个情况与James和 David进行了讨论,决定由欧洲的技术中心就伍女士的实际情况决定其去留。最终,欧洲的技术中心决定给伍女士延长3个月的签证,让她在欧洲的技术中心再工作3个月,希望她能完成“纪元”项目的有关工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伍女士按照Q先生的要求至少每两个星期用电子邮件向Q先生汇报一次,主要内容是有关“纪元”项目的软件开发进展情况,虽然她的工作不是让Q先生非常满意,至少表面上看来还是按计划进行的,没有影响项目的进展,这是唯一令Q先生满意的地方。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将Q先生这唯一的满意之处也击碎了:在11月初的时候,欧洲的技术中心突然向David和Q先生报警,称对伍女士的工作进行了评估,认为她的工作结果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对“纪元”项目而言没有任何作用。得到这个消息以后,David和Q先生认为此时再派中国的工程师到欧洲的技术中心去工作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决定要求公司总部从欧洲的技术中心中增加一名软件工程师参加“纪元”项目,并将伍女士所做的工作全部移交给新的工程师,力图使对“纪元”项目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不至于对项目的进展产生大的影响,同时要求伍女士马上回国。
      伍女士于2001年11月底回到北京。Q先生要求伍女士就其在欧洲的技术中心的近6个月的工作情况做一份详细的报告,以分析为何会出现其工作突然被否决的原因。伍女士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写了一份详细的工作报告,她在报告中详细地描述了她在欧洲的技术中心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成果。从她的工作报告来看,她对自己的工作是非常自信的,她本人也没有意识到会发生这种情况,可以说在事发之前,她是没有任何感觉的。她在工作报告中还提到,她的工作成果是得到欧洲方面的确认的,就在她移交工作时,还将她编写的软件程序向欧洲的工程师进行了演示,并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她没有想到这会是工作的移交,而仅仅认为是工作上的交流而已。Q先生看了她的工作报告以后,感觉十分费解,既然伍女士对自己的工作那么自信,为什么欧洲方面会对她的工作做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要知道,“纪元”项目不是儿戏,而是800万美元的大项目,欧洲的技术中心知道其中的利害关系,不会在伍女士在欧洲工作了近6个月以后不负责任地随随便便把她开除掉!其中必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
      与伍女士一起到欧洲的技术中心工作的还有另外一名工程师——S先生,S先生在北京的公司已经工作了五年的时间,是一位经验丰富,而且对公司的文化非常了解的工程师,他对公司的工作方法,人际交往的方法等十分熟悉,在前往欧洲工作之前,曾被公司派往某国的技术中心工作过3个月,某国方面对他的工作做了很好的评价,这也是Q先生决定派他赴欧洲工作的原因之一。
      Q先生向S先生了解伍女士在欧洲的技术中心的工作情况,因S先生从事的是硬件的开发设计,与伍女士不在同一个部门工作,所以他就其知道的情况向Q先生进行了汇报:伍女士工作很认真,而且经常加班加点,星期六和星期天也不大休息,依然在办公室加班;但对她的工作效果很难评价,换一句话说就是不知道她在忙什么,看不到实际的效果和实质性的结果;在同欧洲工程师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上看,缺乏与别人的交流,没有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别人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也不知道如何来帮助她,她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像中国的知识分子一样喜欢单枪匹马,一个人单干。
      Q先生又向欧洲的技术中心了解伍女士的工作情况,得到的结果与S先生所汇报的大致相似,对她的评价更加直接和详细一些:伍女士就其目前的情况而言,她缺乏国际合作的经验,适应能力较差,不能合适地担负起较重大的责任,“纪元”项目对她而言太重了,可能她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和锻炼才能胜任,现在只能从小的项目开始做起;她的工作对“纪元”项目而言并不是完全一无是处,如果要利用她的工作结果则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这是得不偿失的。基于以上原因,考虑到“纪元”项目的重要性,欧洲方面决定壮士断腕,把伍女士撤换掉,将对“纪元”项目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以保证项目的最终成功。欧洲的技术中心还强调撤换伍女士是经过了反复的思考,权衡了利弊后做出的决定,虽然通知得有些突然,还是希望James, David 和Q先生能够理解。
      Q先生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认为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只有把它处理好了。伍女士以后的工作如何安排,是让她继续参与“纪元”项目,还是安排其他的工作?是让她继续留在公司,逐步进行培训以使她今后适合新任务,还是立即将她辞退?如果将伍女士辞退,她尚在合同期内,具体程序又如何做?这一系列问题颇令Q先生费神。(顾琴轩改编)

思考题:
现在如果你是Q先生,你将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件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12-23 18:04 , Processed in 0.024270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