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72|回复: 0

[人力资源管理课堂]《人力资源管理》基础问题有问有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11-16 01: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重点名词解释学习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人力资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体力和智力。如果从现实的应用形态来看,则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方面。
2、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是运用研究自然科学实验和观察方法来研究在一定的物质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其观点认是:人的行为实际是人体对外部环境所作出的反应,是人体心理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函数。
3、人性
是指人的本性,它是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文学等许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必然要研究人性。认识人的本质或本性,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4、职务分析:

职务分析是一种狭义的工作分析,它是相对某一企事业组织内部各岗位工作的分析。即分析者采取科学的手段与技术,对每个职务同类岗位工作的结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解、比较与综合,确定该职务岗位工作的要素特点、性质与要求的过程。


5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是指在人类社会任何有组织的活动中,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管理方式。
6、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具体形式,实质上是行为样组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也有人把心理测验叫心理测评。

7、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8、人力资源规划:
所谓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员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工作者和组织的利益,最有效地利用短缺人才。

9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遇到生活困难时,从国家、社会获得一定的经济帮助的社会制度。

10招聘:

招聘,是指“招募”与“聘用”的总称,为企事业组织中空缺的职位寻找到合适人选。实际中间夹着甄选。

11薪酬:
薪酬是企业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它主要以工资(含奖励工资)和福利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12、人力资源规划:
所谓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和满足这些要求而提供人员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工作者和组织的利益,最有效地利用短缺人才。
13、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失业、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遇到生活困难时,从国家、社会获得一定的经济帮助的社会制度。
14、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就是员工与组织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
15、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者的录用者之间在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这是狭义的劳动关系,也是劳动立法意义上的劳动关系。目前,我国的劳动关系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基本情况:即劳动关系和劳资关系。所谓一般劳动关系是指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企、事业单位及其它组织的行政与劳动者个人之间的劳动关系;而劳资关系则是指在中国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及其它组织与劳动者主体之间形成的劳动关系。

16、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主要是指对职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虽然职业生涯是指个体的工作行为经历,但职业生涯管理可以从个人和组织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
17、考核标准:

绩效考核标准是绩效考核时为避免主观随意性而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绩效考核标准必须以职务分析中制定的职务说明与职务规范为依据,因为那是对员工所应尽职责的正式要求。


二、重点问题学习
1、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包括着全体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目标任务与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目标与任务。显然两者有所不同,属于专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目标任务不一定是全体管理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与任务,而属于全体管理人员承担的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任务,一般都是专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完成的目标任务。
无论是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是其它非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任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保证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
维护与激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使其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其人力资本得到应有的提升与扩充。
2、人力资源管理功能
管理功能,在这里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相对组织管理与发展的基本作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社会稳定功能;
其他功能。
3、试述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
人力资本是指通过资本投资形成的、凝结于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品性和健康等。它具有收益的长期性、不可预测性、存在的无形性以及与拥有者不可分割性等特点。
人力资源,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
从内容与形式上看,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具有相似之处,但从其内涵与本质上看,两者却有明显的区别:
   1)两者所关注的焦点不同。人力资源关注的是价值问题,人力资本注关的是收益问题。
   2)两者概念范围不同。人力资源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和资本性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存在于人力资源之中。
   3)两者性质不同。人力资源所反映的是存量,而人力资本反映的是流量与存量。
4)两者研究角度不同。人力资源是从人的潜能与财富关系来研究人的问题,而人力资本是将人作为投资对象,是从人与收益的关系来研究人的问题。



4、什么是“社会人”假设?管理理论因此而转向何方?


“社会人”又称“社交人”。它是假设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物质利益固然可以受到鼓舞,但不能忽视人是高级的社会动物,与周围其他人的人际关系对人的工作积极性也有很大影响的一种人性理论。这一假设来自霍桑实验,其核心思想就是: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社会人”的假设基础上,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理论”,其要点是:


⑴管理人员不应只注意完成任务,而应把重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需要上。


⑵管理人员不能只注意传统的管理职能,更应重视人际关系,要培养和形成员工的归属感和整体感。


⑶主张集体奖,不主张个人奖。


⑷管理人员应在员工与管理当局之间发挥沟通联络作用。


⑸实行“参与式”管理,吸引员工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企业决策的研讨。


霍桑实验启发了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家,使他们认识到,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发挥和工效的提高,不仅受物质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于是,管理理论开始从过去的“以人适应物”,转向“以人为中心”,在管理中一反过去层层控制式的管理,转而注重调动工人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5、员工招聘的途径
1)招聘的渠道大致有:
2)人才交流中心,
3)招聘洽谈会,
4)传统媒体,
5)网上招聘,
6)校园招聘,
7)员工推荐、人才猎取等。
6、人本管理有哪些基本要素?
人性为核心,人本管理有四项基本要素
员工。员工是企业主体,办企业就是办人。
管理环境。组织、服务、协调、规范人行为、创造机会。
文化背景。企业文化氛围、人的涵养、素质
价值观。人的主观意念、体现人的思想、行动。

7、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加里德斯勒把职业生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1)成长阶段(14岁以前),这一阶段形成对自已的兴趣和能力的基本看法。
2)探索阶段(15岁到24岁),这一阶段是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阶段。
3)确立阶段(25岁到44岁),这一阶段是大多数人职业生涯中的核心部分。
4)维持阶段(45岁到65岁),这一阶段大多数人在自己的工作中为自己创立了一席之地。
5)下降阶段,临近退休,就进入职业生涯中的下降阶段。
对职业生涯阶段的划分意义在于:在不同的生命阶段有不同的职业任务,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生涯的开拓和管理。
8、举例分析制造部门经理的工作性质描述
制造部门经理的工作性质描述
广州某服装发展有限公司
工作描述:
1)设计和完善制造流程。
2)招聘有经验的工人并对其进行培训。
3)保证产品质量合格。
4)节省不必要的生产开支。
5)计划并协助购买新的机器设备。
任职要求:
1)专科以上学历。
2)有5年以上质量控制经验,其中有2 年以上的管理工作。
335周岁以上。
4)优先条件阐述。
薪酬待遇:
1)底薪
2)奖金
3)年终分红
11、简述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
  人本管理理论模式的创立,涉及复杂的跨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变化中的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作出合乎客观实际的分析判断,从而确立适应时代变化和组织发展的人本管理学说。
人本管理的理论模式是:主客体目标协调——激励——权变领导——管理即培训——塑造环境——文化整合——生活质量法——完成社会角色体系。


12、试述现代西方四种人性观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意义

首先,西方这四种人性假设,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先后出现的,它反映了西方管理界对人的认识正在逐步加深。研究者从对人的先天本性的研究转入对后天环境给人影响的研究,从对人的片面的、定性的结论变为比较全面的而不是定性的结论,最明显的是由“经济人”到“社会人”到“复杂人”的假设。说明从唯心主义观点逐渐转向唯物主义观点,从形而上学逐渐转向辩证法的思想。


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变化发展,尽管西方的社会制度没有变化,但其生产技术和生活环境在变化,员工的构成和文化素质也在变化。随着行为可行的兴起,人们愈发重视人的作用,重视开发人力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劳资矛盾从而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其次,四种人性假设提出的管理主张和措施有其合理、科学的一面,至今仍有借鉴作用。例如,“经济人”假设提出的工作方法标准化、劳动定额、计件工资、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等,至今仍被视为有效的管理方法;“社会人”假设提出的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培养员工的归属、整体感,主张实行“参与管理”;“自我实现人”提出的给员工创造一个发挥才能的环境和条件,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内在奖酬等;“复杂人”提出的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管理,更是具有辩证思想的管理原则。
这些人性假设也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单纯根据人性特点提出管理对策,忽视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提出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未能揭示产生与形成社会文化的经济基础。
13形成人力资源市场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人力资源市场就是通过供求双方相互选择而自动配置人力资源的体系,或者说是一种以市场机制调节人力资源供求的经济关系。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需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人力资源供求双方具有相对独立性。员工个人拥有独立支配人力资源的权利,人力资源需求方拥有独立的用人权,人力资源供求双方均可进行自由选择。
第二,人力资源供求双方作为对等的利益主体,以劳动合同的形式确立劳动关系。
第三,工资是人力资源的市场价格,由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调节。工资率成为引导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价格信号。人力资源市场可以分成社会人力资源市场和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市场。
14、什么是“自我实现的人”假设?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有什么意义?

“自我实现的人”是根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提出的,它是假设人性是善的,只要能充分发挥人性的优点,就可以把工作搞好的一种人性理论。


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的才能,唯此人才会感到满足。“自我实现的人”理论假设认为,管理者既不是生产任务的指导者,也不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者,而是一个采访者。由于环境往往给人发挥才智造成障碍,所以管理者应以采访者的身份,采访环境。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寻找什么工作对什么人最具有挑战性,最能满足人自我实现的需求。“自我实现的人”理论认为人有自动的、自治的工作特性,因而管理制度应保证员工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张下放权力,建立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劳资会议制度,把个人的需要同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由此可见, “自我实现的人”假设,是建立在认为人是勤奋、有才能、有潜力基础上的,因而提出了同“经济人”、“社会人”假设完全不同的主张。

15、确立人本管理理论模式的依据
    在分析、综合了各学派理论的同时,结合人本管理基本要素的不同层面,认为确立人本管理理论模式的基本依据是:
 (1)组织中的员工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具有社会人的角色。人本管理应该始终坚持把“组织人”本身不断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作为最高目标,为个人的发展和更好地完成其社会角色提供选择的自由。
 (2)组织中的员工的心理、动机、能力和行为都是可以塑造、影响和改变的,社会和组织的环境、文化及价值观的变化也同样可以影响“组织人”的心理和行为方式。
 (3)作为管理主体和客体的人之间具有相关性,其目标是可协调的。
16薪酬的功能
薪酬主要具有以下三个功能:
  ⑴补偿功能。
⑵激励功能。
⑶调节功能。
17、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是:
  ①人的管理第一;
  ②以激励为主要方式;
  ③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④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⑤培育和发挥团队精神。

18员工招聘的途径
1)招聘的渠道大致有:
2)人才交流中心,
3)招聘洽谈会,
4)传统媒体,
5)网上招聘,
6)校园招聘,
7)员工推荐、人才猎取等。
19、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维持人类存所必需的身体需要。
2、安全需要——保证身心免受伤害。
3、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个人情感、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
4、尊重的需要——包括内在的尊重与外在的尊重。
5、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个人的发展、潜能的发挥、个人价值和理想的实现。
20、就业指导工作包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职业素质分析。
第二,职业信息服务。职业信息服务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
1)传播职业知识。职业知识包括职业的名称、种类、职业的社会经济意义、职业的环境条件、报酬、晋升机会、职业前景、职业资格要求如体力要求、能力和个性要求、教育程度、职业道德等。只有掌握有关的职业知识,择业者才有可能作出适当的职业选择。
2)反映市场供求。员工与职业岗位的结合,最终取决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
在广州康乐村中山大学医院里,有一栋4层楼的“护养院”,那是霍庆棠女士于1918年捐建给岭南大学的建筑物。进门西侧,有一座面容端庄娴淑的中年女子的半身塑像,那就是霍庆棠。
  霍庆棠,广东省顺德县人,中山县(今为市)华侨巨商马应彪先生的夫人。马应彪于1900年在香港创设了先施公司,为方便女顾客购物,向社会招聘女售货员。当时风气未开,人们封建意识浓厚,没有一个女子应聘。霍庆棠毅然带头出任化妆品部的女售货员,而且带动两位小姑也在该店当女售货员。姑嫂三人打破当时女子不抛头露面工作的陈规陋习,每天在店里大大方方地售货。此事在省、港、澳传为佳话。
问题:西方人性观有哪几个观点,试用西方人性观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21如何评估培训效果?

培训效果是指在培训过程中受训者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工作的程度。只有当培训的效果得到评估后,整个培训过程才算结束。在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时,需要研究以下问题:培训后员工的工作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是不是培训引起的?这些变化是否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目标?下一批受训者在完成相同的培训后是否会发生相同的行为变化?只有当企业能在培训和工作绩效之间建立联系时,才能确保培训是成功的。
    培训的效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评估:
    第一,反应。即测定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反应,主要了解培训对象对整个培训项目和项目的某些方面的意见和看法,包括培训项目是否反映了培训需求,项目所含各项内容是否合理和适用等。这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调查的方法搜集评价意见。但应该注意,这种意见可能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即使这些意见是客观的,也仅仅是看法而不是事实,不足以说明培训的实际效果和效益。可以将这些信息作为改进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学进度等方面的建议,或综合评估的参考,但不能作为评估的结果。
第二,学习。即测试受训者对所学的原理、技能、态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项指标可以用培训后的考试、实际操作测试来考察。如果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对培训对象都进行过同样的测试,通过两次测试结果的比较,更容易了解培训的效果。如果受训者没有掌握应该掌握的东西,说明培训是失败的。如果受训者只是在书面上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但不能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培训仍然不能算成功。
第三,行为。即测定受训者经过培训后在实际岗位工作中行为的改变,以判断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这是考察培训效果的最重要的指标。但由于这种行为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工作经验的逐步丰富、有效的激励、严格的监督等,都可能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可采用控制实验法进行测量,即将员工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为受训员工,控制组为不参加培训的员工,同时对这两组人员进行事先测试和时后测试,将两组人员的测试结果进行交叉比较,以此对培训效果作出评估。
第四,成果。即测定培训对企业经营成果具有何种具体而直接的贡献,如生产率的提高、质量的改进、离职率的下降和事故的减少等有多少是由于培训引起等。这可以用统计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来测量。
22、新的招聘趋势
1)重视应聘者的综合能力。
招聘并不仅仅是为工作岗位填补空缺,还应该关注与吸引那些在人品、兴趣及偏好上最适合企业和具备某些特殊技能与知识的人们。有些应聘者在简历上所示的学位证书、学历、职称、职务级别不一定比他人优秀,但可能具有非凡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工作热情对企业可能更有意义
2)更重视应聘者的工作经历。
这是最近兴起的一种以行动为基础的招聘方法——即一个人的过去是未来的写照,历史往往会重演。注重应聘过去的工作态度、思想行为、绩效优劣等情况,并据此分析与预测其未来的工作。
3)无履历招聘
    一般企业在招聘时,总框定学历、职称、职务、工作经历经验、身高、年龄等苛刻的要求条件,这难免会使一些有能力、有才干、有丰富工作经验但无相关“履历”的优秀人才被拒绝于招聘门外。而一些有相关“履历”者却“低能”,使招聘者不满意。
无履历招聘就是只要想应聘,都有可以不受限制地参加应聘,不重学历、不重背景资料,只重视实际能力,能否录用,全看应聘者个人的真才实学。
23、什么是“经济人”假设?与“经济人”假设相应的管理方式是什么?

经济人”又称“理性人”、“实利人”或“唯利人”。它是假设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的一种人性理论。这一假设的核心内容是:

①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的;只要有可能,人就会逃避工作。


②由于人天性不喜欢工作,对于绝大多数人必须加以强迫、控制、指挥,才能迫使他为组织目标去工作。


③一般人宁愿受人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野心,对安全的需要高于一切。


④人是非理性的,本质上不能自律,易受他人影响。

⑤一般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参加工作的,只有金钱和其他的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去工作。
24、培训程序
一般来说,员工培训的基本程序是:
第一,
培训需求分析,确定企业绩效方面的偏差是否可以通过培训得以矫正。
第二,
制定培训计划。
第三,
设计培训课程。
第四,
培训效果评估。
25 有效的培训方法有哪些是常用的?
有效的培训方法是保证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培训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培训方法。常用的有效的培训方法有:
第一、讲授法、
第二、案例分析法、
第三、角色扮演法、
第四、研讨法。

26为什么说人的管理是第一的?
  从对象上看, 企业管理可以分为人、物及信息。于是企业管理就具有了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种特质。应该看到,企业不是物的堆积,而是人工的集合,是由以赢利为目的而构筑的经济性组织。企业的赢利性目的是通过对人的管理。进而支配物质资源的配置来达到的。基于这种考虑,企业管理就必然是也应该是人本管理,以及对人本管理的演绎和具体化。调动企业人在创造财富和赢利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是提高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的层面上来描述人本管理本质和最终意义。
27、怎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们在一定的社会中生产、生活,就必然要同其他人结成一定的关系,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
  (1)人际关系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人际关系,会影响到组织的凝聚力、工作效率、人的身心健康和个体行为。
  (2)组织管理和谐目标的三个层次的涵义。实行人本管理,就是为了建立没有矛盾和冲突的人际和谐,达成组织成员之间的目标一致性,以实现组织成员之间的目标相容性,以形成目标期望的相容从而建立和维持和谐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12-23 12:24 , Processed in 0.02617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