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453|回复: 8

大学《职业口才》两年制课程-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开放课堂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7-7-12 10: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职业口才
是人才者未必有口才;而有口才者必定是人才,而且是不可多得的通才。
口才交际能力确实是我们“提高素质、开发潜能的主要途径,确实是我们驾驭生活、改善人生、追求事业成功的无价之宝。
第一章
口才是科学,是艺术,是武器

——代绪论
第一节
口才的社会人生意义
信息社会追求信息的价值意义;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现代生活方式及其成就依赖口才交际能力。
一、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
第一阶段:人类在最早的劳动中产生了口语的需要,劳动完善了口语器官,劳动促使了口语的形成与发展。早在夏、商、周时代,汉语口语已相当成熟。春秋战国时期,口语更是发展到了鼎盛阶段。古老
第二阶段:秦统一中国后至“五四”运动前,我国的口语相对进入一个低谷阶段。年轻。
第三阶段:“五四”之后,近代口语呈复苏趋势,但新中国成立之后又走入了另一低谷。
第四阶段:直到改革开放后,汉语口语才又迎来了一个新高潮。年轻
二、人生的艺术
口才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一生成败定于口才的事是屡见不鲜的。
三、职业的工具
“职业口才”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使其具有必需的技能和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进行口语技能训练,言语行为美感培养,养成人际沟通的基本素质。
口才是一门术科,非短期而能成功,课堂只能引入门径,所以学生必须在课外下足功夫锻炼。
学时分配:总课时72,每两学时为一次课,约36堂课。其中理论研讨和实习训练大约各占一半。
主要学习内容:口才学概述;口语表达的特点与口才的功能;人际交往的原则,口语表达的基本原则;口语表达者的文化素养和思维方式、心理素质。服务、管理、推销、谈判、导游、医护和主持等业务口才技艺。







第二节
口语与口才

一、口语的特点
口语,就是人们在通常情况下现想现说的口头语言,是相对于书面语而言的。口语具有五个特点
二、口语与口才
口语,人人都会。但会口语并不等于口才。生活中常见两种情况:一是“茶壶里盛汤圆——倒不出来”。二是“侃大山”、“耍贫嘴”——没内涵。注意三个误区。
口才,简言之,是指人们运用口语表达思想的才能。它是一种以口头语言为外壳的德、才、学、识的综合体。
职业口才,则是员工出于业务需要,在特定社交目的支配下,适应具体的时间、环境,运用准确、恰当的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从而取得有业务价值的交际效果的才能。
三、口才的培养
1、思维能力。包含:
A.
敏锐的观察力。能深刻认识事物,抓住其实质。

B.
准确的分析综合力。善于抓主要矛盾,提纲挈领,条分缕析。

C.
强健的记忆力。在大脑中存储大量信息(新旧知识、别人讲的、自己要讲的等第)

2、知识素养。包含:
A.
文学修养。“腹有诗书言自华”,学习修辞。

B.
知识广博。多读书报,增强内涵,丰富词汇,“出口成章”

3、心理机智。包含:
A.
心理承受力。大场面,不怯场;紧张时,不失措。

B.机智应变力。根据听众、语言环境、自身条件和形势、力量对比的发展变化而排除干扰,灵活采取对策。
4、语音技巧。指标准、流畅、抑扬顿挫的普通话口语。
课程学习方法:职业口才是“术科”,实践性最强,停留在书面上便没有意义。课程基本模式:
A.
简要介绍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B.
透彻讲解基本方法、基本技巧;

C.
反复多样的口头表达练习。“君子动口不动手”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能够讲话并不等于具备了口才?
2、为什么要具备专业口语才能?
3、案例思考。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7-12 10: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语音训练

普通话正音是说话训练的开始,将普通话的声、韵、调等知识,运用在朗读实践中,加深理论理解,纠正错误的发音。方言区的人要掌握普通话语音,有必要联系方言的实际,比较自己的方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异同。四川人学习普通话声母,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声母辨正
(一)分清声母Zh、Ch、sh与声母z、c、s
记字音时,可采用记代表字的办法。Zh、Ch石h声母代表字类推表(《普通话》P42)

(二)分清鼻音声母n与边音声母l的读音
四川所有地区都分不清普通话n声母与l声母的字音,例如,“南”(nán)与“蓝”(lán)、“恼怒”(nǎonù)与“老路”(lǎolù),四川人不觉得它们的声母有什么不同。在四川,或者都念成n声母,但鼻音一般较弱;或者念成l声母,或者念成l的鼻化音做声母;甚至同一地区、同一个人,几种念法都存在,一时念这,一时念那,反正不分。
记字音可以采用记少不记多的方法。n声母的字比l声母的字少,只要记住n声母的常用字,大体就可以分清声母n与l的字音了。但孤立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去记,也还不是办法。一个以简驭繁的方法是选记代表字,利用代表字类推去掌握。例如“宁、拧、柠、狞、泞、咛”的声母都是n,只需记一个“宁”,便可以推知以“宁”作声旁的字声母也是n。这样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n声母类推代表字:【那】【乃]【奈]【南]【挠】【内】【脑]【尼]【倪]【你]【念][鸟【捏【聂【孽]【拈】
【宁】【扭】【农】【奴】【疟】【诺】【儒】

(三)分清声母f与声母h
四川绝大多数地区,不能完全分清声母f与声母h同韵毋u构成字音,例如,“胡”(hú)与“扶”(fú)、“呼”(hū)与“夫”(fū)、虎(hǔ)与“斧”(fǔ)、互(hù)与“父”(fù),一般均念成f作声母。只有少数地方,如乐山市的夹江、峨眉,眉山市的丹棱、洪雅,能将其分清。





二、韵母辨正
四川人要掌握普通话韵母,应着重注意:
(一)分情韵母in、en与韵母ing、eng四川所有地区,都没有后鼻音韵母ing,也基本上没有韵母eng。
韵母eng常用类推字:【崩】【丞]【成】【呈】【乘]【登][风]【峰]【奉]【更][庚]【亨】【坑]【楞】【萌【蒙]【孟][砰[朋]【彭】【仍]【生]【誊]【行]【曾]【争】【正】
韵母ing常用类推字
【丙】【并】【丁】【定】【井】【京】【经【竟】【敬】【凌】【令】【名】【冥】【宁】[平【青】[倾]【磐】【亭】
[星]【形】[荚]【婴】[鹰]【营】

(二)分情韵母i与ie、ü与üe的字音
四川好些地方,如成都市的郸县、大邑、崇州。双流、新津、蒲江,乐山市的市中区、犍为、沐川,眉山市的彭山、丹棱,宜宾市的翠屏区及宜宾、屏山、长宁、江安、班县、兴文等县,沪州市江阳区及纳溪、古蔺等县,分不清普通话i与ie、ü与üe作韵母的字音,将一些复元音ie作韵母的字音念成单元音i作韵母,将一些复元音üe作韵母的字音念成单元音ü作韵母,例如:“爹爹”(diēdiē)说成dīdī。“姐姐”(jiě)说成jǐ“谢谢”(xiè)念xì,“皮靴”(píxuē)念成píxū。



三、声调辨正
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音乐中的音阶也是由音高决定的,因此,声调可以用音阶来模拟,学习声调也可以借助于自己的音乐感。但要注意,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声调的升降变化是滑动的,不像从一个音阶到另一个音阶那样跳跃式地移动。
掌握普通话的声调,一是要准确判定每个字音在普通话中念哪一个声凋,即属于哪一个调类;一是要准确地掌握普通话各声调的实际念法,即念准普通话各个不同的调值。
(一)依靠自己方言的调类去类推普通话的调类
通过普通话调类与四川话调类的比较可以看出,如果将古入声字除外四川话调类与普通话调类完全一致,而且,属于四川话某一凋类的字音,普通话也归属同一凋类,只有极少数字音例外。
例如“增强党性”这四个字,无论四川话还是普通话,它们的调类都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只不过同调类的字音四川话与普通  话不一定念完全相同的调值罢了。比较:
例字                  
普通话调类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四川话调类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普通话调值
55
35
214
51

成都话调值
55
21
53
2I3

自贡话调值
55
31
53
24

乐山话调值
55
2I
52
13

基于四川话与普通话在声调上的这种对应关系,我们便可以依靠自己方言的调类去类推普通话的调类。类推的方法可以这样去掌握:可先选几组按四声排列的字音,如“妈、麻、马、骂”,“依、移、以、易”,用自己的方言依次念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的方言读音,反复地多练几遍。在此基础上,可以选一些字音,学会也能用自己的方言依次念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的不同读音,例如“才”,可依次念出“猜、才、采、菜”四个不同的读音,“反”,可依次念出“翻、烦、反、范”四个不同的读音。做到这一步,便可类推了。当碰上一个字音,需要推断它是哪一个声调时,一闭可照上述的办法念一遍,看看在第几位上念出这个字在自己方育里的读音。
用上述类推的方法判断下列各字音的调类。




四、音变
音变,是指语音变化。人们在朗读和说话时,一般不是孤立的发出一个个的音节,而是连续的发出许多音节,形成语流。在语流中,相邻的音节或音素互相影响,就会产生语音方面的种种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如“草稿纸”的发音。语流音变是许多语言都有的现象,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主要包括变调、轻声、儿化。
(一)上声在跟上声相连或跟别的声调相连的时候,都要念变调。
1、念半上──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前面念半上,调值由214变成21211,也就是只降不升,由于上声的起音就低,所以近似低平调。
例如:每天měitiān
每年měinián
每月měiyuè

2、念直上,像阳平一样──上声跟上声相连,前面的上声变成升调,跟阳平一样(或近似阳平)。调值由214变成2435
例如:美好měihǎo
厂长chǎngzhǎng
领导lǐngdǎo

(二)“一、不”的变调:

单说或在词句末尾
读一声
读四声

在第一、二、三声之前
读四声
读四声
在第四声前
读二声
夹在词语中间
轻声
注:当“一”表示序数的意义时,也读一声。
(三)轻声
普通话里,除四声以外,还有一种又轻又短,听起来声调很不明显的字音就是轻声。
在普通话里,应该读成轻声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语气词啦、吧、吗、呢、哪、呀、啊、嘛、哇等读轻声。
(2)助词的、地、得、着、了、过读轻声。
(3)词尾的子、儿、头和表示多数的读轻声。
(4)表示方位的词里、上、下、中、边等读轻声。
(5)表示趋向的动词去、来、起来、回来、出去、上来、下去、上、下等读轻声。
(6)重叠动词和重叠名词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7)夹在动宾短语中间的量词有的读轻声。
除以上九条外,以下词语常含轻声音节:
△以“气”结尾的双音词,“气”多数念轻声:福气 神气 腥气 秀气 志气 义气 节气△以“匠”结尾的双音词,“匠”多数念轻声:鞋匠 铁匠 铜匠 木匠 石匠 皮匠 漆匠
△以“得”结尾的双音词,”“得”多数念轻声:懂得 显得 免得 使得 省得 不由得 巴不得
△以“实”结尾的双音词,”“实”多数念轻声:厚实 密实 匀实 壮实 皮实 严实 老实
△以“糊”结尾的双音词,”“糊”多数念轻声:烂糊 迷糊 黏糊 模糊 含糊 糨糊
△以“量”结尾的双音词,”“量”多数念轻声:打量 商量 力量 比量 掂量 身量 思量
此外,部分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这些是大量不带规律的习惯性读轻声的词语,需要随时记忆、积累、掌握。例如:
巴掌  包袱  扁担  别扭  玻璃  薄荷  裁缝  苍蝇  柴火  称呼  出息  畜生  刺激  聪明  凑合  耷拉  耽搁  灯笼  嘀咕  动弹  豆腐  哆嗦  耳朵  分析  风筝  高粱  胳膊  疙瘩  功夫  工夫  姑娘  故事  棺材  官司  规矩  闺女  糊涂  见识  粮食  骆驼  名堂  暖和  葡萄  软和  舒服  头发  名字  亲戚  烧饼  事情  收成  牲口  
注:有些词语读轻声和不读轻声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地道”、“故事”、“千斤”等。
(四)儿化
儿”连在别的音节后面作词尾时,就失去独立性,和前面的音节融合成一个音节,使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带上一个卷舌动作的韵尾,成为卷舌韵母即儿化韵。这种现象叫做“儿化”。儿化在意思的表达上是有一定作用的。有些词儿化后表示喜爱的心情。如:鲜花儿、女孩儿、好玩儿、山歌儿;有些词儿化后表示“小”、“少”的意思。如:小孩儿、竹棍儿、门缝儿、一会儿;有的词儿化后表示温和的态度。如:您慢慢儿地说、我和你说说贴心的话儿;有些动词、形容词儿化后变成名词。如:盖(动词)——盖儿(名词)
画(动词)——画儿(名词) 尖(形容词)——尖儿(名词);有些词儿化后意思变了。如:眼(眼睛)——眼儿(“小洞”之义) 头(脑袋)——头儿(“负责人”之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7-12 10: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朗诵与说话

朗诵,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朗诵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朗诵在口语训练的教学过程中起着一种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朗诵是普通话正音的继续,是说话训练的开始。普通话的声、韵、调等知识,运用在朗诵实践中,加深理论理解,纠正错误的发音。因而朗诵是学习普通话的一个简便有效的途径。同时,朗诵又是学习演讲、辩论、朗诵等知识的基础。
朗诵者要在深入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加深感受,产生真实的感情、鲜明的态度,然后通过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准确生动地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加深听者对作品的理解,引起共鸣,激起感情,从而达到朗诵目的。
朗诵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和表达关系极为密切。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朗诵训练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朗诵者从准备朗诵开始,直到有声语言的最终完成.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思维状态。在分析感受作品的过程中.典范的作品里.语脉的发展、层次的构成、文气的贯通,对朗诵者的逻辑力、分析力、理解力、判断力等都是极好的锻炼。在朗诵过程中,作品中那些优关的借景描绘,鲜明的人物刻画,复杂的感情变幻等,对的读者的记忆力、想象力、鉴赏力、创造力等能力的提高部会有所帮助。
朗诵训练可以使朗诵者储存大量的词汇。朗诵过程.也是广泛汲取古今中外名家高手语言表现力精华和各种写作技巧的过程。作品中那些准确的词语概念、精湛的句式结构、妥贴的修辞方法,丰富着朗诵者的知识宝库。
第一节
朗诵技巧

朗诵者要把作品的内容准确、鲜明、形象地传达给听众,首先必须深入研究作品,准确理解把握作品的主题、重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语音技巧(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进行技术处理。如有必要在关键地方可标出朗诵符号,以便在朗诵时准确地表达作品的语气变化。常用的朗诵符号有:“·”表示重音;“∣”表示停顿;“↗”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慢速;“→”表示快速;“∪”表示连接。朗诵要忠实于原作品,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错读字音。要读得连贯自然,不结巴,不重复。朗诵的语音技巧主要有停顿与连接(简称顿连)、重音、语调和语速。




一、顿连
顿连在朗诵中的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有的组织区分,使语意明晰;有的造成转折呼应,使逻辑严密;有的可以强调重点,使目的鲜明;有的并列分合,使内容完整;有的体现思考判断,使传情更加生动;有的令人回味想象,创造意境。但顿连最主要的作用是使语意清楚准确。

(一)停顿。停顿是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其一,是出于人的生理需要。朗诵者在朗诵的过程中需要不时地停一下换换气,以保证有充足的发声源;其二,是表现文章思想内容的需要。恰当的停顿可以突出文章的主题,明显语意,显示结构层次,还可以增强文章语言的节奏感。其三,是听众的需要。恰当的停顿,有助于听众领会朗诵的内容,使之在停顿的间隙进行及时的思考、消化和回味。

1、语法停顿,是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基本上依据文字作品中出标点符号所作的停顿。这种停顿,主要是显示词组和词组、句子与句子、段落和段落之间的语法关系的。语法停顿时间的长短同标点大致相对应。一般是:省略号>句号、问号、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这里的“省略号”是指句尾或段尾的符号。当省略号位于句中时停顿的时间要短得多。
在一篇文章中,同样的标点符号通常段之间的停顿比句子之间的要长,层次之间的停顿又比段落之间的停顿要长。需要强调的是,在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常常也有一些表示语法关系的停顿。例如,较长的主语和语语之间;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较长的附加成分(修饰、限制语等)和中心语之间;较长的联合成分之间。右面的四个句子就分属于以上各种情况。
2、强调停顿(逻辑停顿),是指为了强调某一事物,突出某种语意或某种感情而在书面语没有标点的地方作一停顿,或者在书面语有标点的地方作较长的停顿。它不受语法停顿的限制,往往是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来决定停顿的地方和停顿时间。它是建立在充分的内涵和饱满的真情实感的基础上的停顿,常常是声停情不断,声断意连。
(二)连接。朗诵时声音不停顿的地方就叫做连接。但在这里是专指文字稿件上有标点符号而在朗诵中不中断、不休止的现象。例1.中“快走几步”与“紧紧地跟着”是连贯而不可分割的动作,所以朗诵时两者之间不可停顿而必须进行连接。例2.中的三个顿号处都不能停顿而必须进行连接。否则这些地方就会出现误解——把一省两市所包含的一共十三个县市,误解为除河




北省和天津市以外,还有北京市所属的十三个县市;把穿越河流、铁路和公路一共一百多处,误解为除了穿越河流之外,单是穿越铁路和公路就有一百多处。
可见,连接的作用主要是保持语意的完整和准确。
二、重音
重音是指语句中居于主要地位,朗诵时需要着重强调突出的词或词组。重音解决的是语句内部各词或词组之间的主次关系问题。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中,重音这种技巧的作用是很大的。右边例句朗诵时如能恰当地选择“旧”、“新”为重音,那么就能使该句逻辑上的对比关系得到突出,感情色彩也更为鲜明。可见,重音的作用主要在于使语句目的更突出,逻辑关系更严密,感情色彩更鲜明。除此以外。词语的轻重有别,还能使语言富有音乐美,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读得比较重一些,叫语法重音。

语法重音的位置一般比较固定,有一定的规律。

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读重音。
名词前面的定语一般比中心词读得稍重些。
表性状或程度的状语一般也读得比中心语稍重一些。

表结果或程度的补语比中心语读得稍重一些。


有些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也要重读。


句子里的宾语(包括前置宾语)一般也读得重一些。


语法重音的强度并不十分明显,只是同语句的其它部分相比读得稍重一些罢了。一旦句子中出现强调重音时,语法重音便服从强调重音。

2、强调重音。为了表示特殊的思想和感情而把句子的某些地方重读的现象,叫做强调重音。强调重音又叫逻辑重音、感情重音或特殊重音。强调重音没有固定的位置,而是受说话时环境、说话人的特定要求和感情所支配的。即便是同样的语法结构由于着重点(话语的潜在语意)不同,强调重音的位置也会不相同。例如:
1今天去看电影。(强调不是别人)
2.我今天去看电影。(强调不是别的时问)
3.我今天看电影。(强调不是不去)
4.我今天去看电影。(强调不是去看别的)
5.我今天去看电影。(强调不是做别的事情)

三、语调


语调就是句子高低升降的变化。语调的变化取决于具体的内容、情绪。因此,每一个句子都有它自己语调。而且每句话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往往在句尾的最后一个音节上表现得最显著。普通话的语调可以分为四种:





(一)高升调。语调先低后高,呈上升的趋势。高升调常用来表示号召、命令、鼓动、疑问、反法、呼唤等语气或表示喜悦、惊异、兴奋、激动等感情。
(二)低降调。语调先高后低,呈下降的趋势。低降凋一般用于表示肯定、祝愿、感叹、请求、赞扬等语气或表示心情沉重等感情。\
(三)平直调。语调平直,没有明显的高低升降的变化。表示庄严、悲痛、冷谈等感情以及不带特殊感情的叙述和说明。
(四)曲折调。句子的语势有曲折变化,或先降后升。或先升后降或最后一个音节特别加重、拖长并造成曲折。曲折调常用来表示双关、反语、幽默、嘲讽、夸张、含蓄或某种特殊感情。多用于感叹句或疑问句中。
四、语速

朗诵的速度大体可以分为快速、慢速、中速三种。朗诵速度的快慢应根据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节的发展来决定。如果内容是欢快、激动或紧张的,速度就要快一些;如果内容是悲痛、低沉或抒情的,速度就要慢一些;如果内容是平铺直叙的,就应该采用中速朗诵。


语速的快慢还和说话人的情绪有关。心情激动时,如亢奋、惊恐、激怒、愉快等都要快些;而失望、哀怨、沉重、心情平静时就要慢些。语速的快慢还与环境气氛有关,在急剧变化、紧张热烈的环境中,语速自然要快;在庄重、幽静、凄凉、沉闷的环境中。语速就要慢些。质问、抨击、辩论速度要快;而闲言絮语一般对话,语速就要慢些。语速与人物的年龄、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







思维与口语表达的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嘴巴的讲和大脑的想存在着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依存关系。口才的发挥,是藏之于内的无声语言(内部语言)向表之于外的有声语言(外部语言)的转化过程。人们的大脑随时都在思考着一定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往往心里怎样想,嘴巴就怎么说。嘴上说的,就是刚才想的;刚才想的,就是下面要说的。想与说,思维与表达,相互之间交相传递,循环往复,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以此在社会活动中交流思想,交换意见,互通情报,传递信息。
第二节
口语交际心理

口语活动中的心理素质,包括良好的品格、丰富的情感和完善的个性心理素养。它们直接影响讲话的效果。口语活动是一种社会交际活动,若缺乏心理素质的训练,常会出现面红耳赤、心跳过快、口干舌燥、双手出汗发抖、呼吸困难、讲话吞吞吐吐等情况,这是心理不平衡、情绪不稳定的表现。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坚定的自信心,善于进行心理调整和自我控制,能帮助我们成功地进行口语活动,因此,我们必须进行心理素质训练,主要是自信心、自制力的培养和克服心理障碍。
一、自信心的培养
心理学认为,自信心是个体对自己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成果抱有成功把握的一种预测反应。坚定的自信心是口语活动成功的第一要素。这种自信心往往表现为在说话前情绪饱满。意气风发、精力旺盛;在说话中情绪镇定。神情自若、思维敏捷、言语流利,并能准确、精当地把握自己要讲的内容和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风度和技巧。正如拿破仑所说:“因为我决心要成功,所以凡是我做的事都得到了成功。”
二、正确理解怯场
初次登上演讲台的人可能因听众是陌生人而产生畏惧情绪,在重大场合,会产生一种孤独感,难以激起讲话的热情,若听众过多,会场气氛严肃、隆重,更会感到孤独,对自己的讲话能否得到听众认同更加担心,情绪会更加紧张。其实我们应正确看待怯场这种心理障碍,要认识到怯场只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心理障碍,即使是世界一流的演讲家,也曾经有过怯场的经历。本世纪初美国著名的演讲教育家戴尔·卡耐基举办过多期演讲训练班,培养出成千上力的各行各业的有口才的能人,他在《有效讲演术》一书中介绍他曾几乎用毕生时间,“帮助人们摆脱畏惧心理、发展勇气、培养信心。”





这从侧面也说明了畏惧心理是口语表达活动中最普遍的心理障碍,同时也是能够克服和逾越的障碍。其次,情绪的紧张,其实并不全是坏事,适度的紧张感能转化为一种成功的动力,激发自己不遗余力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反而会使演讲效果更好。所以我们对紧张情绪要有正确的认识,应作淡化处理,树立坚强的自信心。
三、锻炼自制力
增强自制力的前提是对自身心理素质的冷静面理智的辩证认识。这种认识完全不同于按照理论书籍去“对号入座”,而是借助理论对自己已有的交际实践进行反思、总结,并结合社会评价进行全面认识。在这个前提之下,自觉地“扬长避短。要加深对自己的全面认识在实践中反复琢磨。心理自控一方面要求通过训练“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又必须认识到,心理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天生如此”的心理特性,不必无限度地苛求。也就是说,心理自控训练注重于对自身心理素质的自觉掌握和避免因自身心理素质的缺点在交际中产生的不良影响。它并不奢望通过训练就能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更不赞成借助某种训练形式去强行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而且,心理自控训练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想一蹴而就、立竿见影是不现实的。增强自制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训练:
1.呼吸调节法。怯场、情绪紧张时,用长呼和长吸的呼吸方式能稳定情绪,降低紧张感。
2.转移注意法。注意是人们的一种意向活动。它使人的认识活动和行为有一定方向,以保证某种认识和行动得以有效进行。注意调节法的运用,是指在口语表达活动前为克服因害怕讲话引起的情绪紧张而将注意分散,转移到其他的人、物、事上。比如单位领导突然召见,由于不知是何事,该如何应付而产生紧张情绪,心理忐忑不安,甚至浑身打颤。此时应将注意力从目前的处境中分散出来,可考虑将要进行的谈话主旨,放在近来所做的主要工作上。在公开场合的演讲,演讲前可把注意转移到、种具体的物品、物体上。如对一只杯子或麦克风等细心地“研究”、“揣摩”其颜色、质地、产地等.或扫视周围的墙壁、欣赏会场的建筑特点等,以对某一事物产生新的兴趣而使大脑紧张度得以缓解,使情绪逐渐平息下来。
3、表情调节法。当情绪低落和过度紧张时,可以弯腰伸背,活动全身骨节,达到舒筋活血放松全身肌肉的目的,或轻揉面部,使面部肌肉有放松感,也可以想想自





己高兴的事,使自己笑一笑,以减少紧张的感觉。
4.心境调节法。在参加比较重大,比较正式的口语活动前,如谈判、求职应聘、演讲等。在临战前可以听听音乐、读读小画册、讲点幽默故事,或与别人开个玩笑、甚至于嚼点口香糖或吃点话梅,都有助于冲淡紧张的情绪;或者,闭目仰首,在想象中构造一个静监、优雅的环境与情致,都是调节心境的好办法。我国跳水运动员周继红在美国洛杉矾参加奥运会时,为排除干扰保持自己良好竞技状态,她在每跳完一轮后都立即戴上耳机,听音乐。这次比赛,周继红获得了女子高台跳水冠军。她所运用的就是心境调节法。
5.暗示调节法。暗示调节法也就是平常说的自己给自己壮胆。比如前面说的若领导突然召见而情绪紧张,可以给自己暗示:不是去做什么特别的事,而只是合情合理地去办例行公事。演讲时情绪紧张,可以想:听众都是自己所熟悉的人,没什么可怕的;或者:我准备得很充分,今天的演讲一定会成功。还可以联想以往自己参加的活动,自己能镇定自若地应付,这些暗示可以增强信心,使自己平静下来。
四、克服心理障碍
从纯生理的角度考察,一个人只要发育正常,尤其是听、说器官正常,那么,同一个文化层次上的人语言表述能力应当是一样的,或是基本近似的,但实际上远非如此。析其原因,往往既不在其发声器官运动能力的差异,也不在其大脑反应的灵敏度差异,而在于有的人口语表述时无心理障碍,有的人有心理障碍,有的人心理障碍重,有的人心理障碍轻。所以克服心理障碍也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
心理障碍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如初次当众作语言表述,怕万一表述不成功当众“坍台”,怕表述内容会引发不同看法和非议,怕在公众面前自身形象“不佳”等等。原因种种,其本质却是一致的:心理障碍,起源于表述者自身的心理活动,是对表述成功自信心不强的必然产物,是人们自己给自己的表述成功设的一种障碍。总而言之,因心理障碍导致的语言表述不成功,其实也是自己给自己造成的失败,或者说是自己打垮了自己。克服心理障碍也要从这方面着手。正如一个人因为心理障碍(比如“害怕”)而不敢乘坐飞机,而克服此心理障碍则只能通过乘坐飞机才能逐步克服一样,口才交际中的心理障碍,只有在口语交际的训练实践中才能逐步消除。这种训练方法看起来有点怪,却是克服心理障碍的一个有效训练方法。试想,如果一个人能在大街




上如此放声高歌而无“顾忌”,那么,再让他当众进行语言表述,他还会有什么心理障碍吗?他的表述能力不就很流畅了吗?
只要努力实践,最多一两年,快的话只须一两个月,就可以在别人面前谈笑自如了。


口才或才艺表演(因地制宜)
最好就上节课的话题展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7-12 10: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朗读与说话

第三节
思维训练

一、思维的含义和认识

思维的概括,是借助于词、借助于言语来实现的。如果没有一定说出的、听到的词或言语,那么,由个别事物概括出来的一般东西,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依靠。所以,马克思说:“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在言辞表达中,由发送者说出而由接受者听到的词或言语,是发送者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它是发送者思维活动的直接反映,是受思维活动支配的。“言为心声”,这里的“心”,指的也就是思维活动。因此,一个人言辞表达能力的高低,交际目的成功与否,首先决定于他的思维能力。

二、思维的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对一些显而易见、泾渭分明的事物或问题,会以一种超乎寻常、让人不解的言辞来表达。这就是其思维不按常规走向而选择另一种方式的表现。这种思维上的多样性,就构成思维的不同方式。

(一)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又称艺术思维,指的是发送者在进行思维活动时不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而始终不脱离具体的形象,把具体形象作为思维的材料。它以丰富的表象积累为基础,通过对表象的加工、改造,发送出牛动的、形象的。有趣的言辞,使其产生具体可感的效果,达到感染、说服接受者的目的。在进行形象思维时,主要靠两种手段:
1、想象。就是在原来感知事物的基础上,对已有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创造出新的甚至不存在的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并非凭中产生。亚里上多德说:“记忆和想象属于心灵的同一部分。一切可以想象的东西,本质上都是记忆用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想象不过是发送者将自己的记忆调动起来,概括已知的,推测未知的,补充不足的而已。一个生活阅历丰富,知识积累厚重的人,想象必然优美、生动。

2
、联想。是一种以表象为基础的、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它的特点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联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二是表象白表象之间要有因果、类似、相反等内在与外在联系。









联想是发送者拓展思维的手段,但也可以调动接受者的记忆表象,为接受者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提供条件,促使其与自己形成共振。可以说,联想为发送者和接受者提供了一块共享的具体形象的天地。联想有几种形式:类似联想、关系联想、反向联想、接近联想等。

(二)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与形象思维相对应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不是借助形象来直接、具体地反映事物,而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手段,来对事物、问题进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因此它又叫逻辑思维。虽然它反应事物、问题,也要从感性认识出发,但它舍弃了客观事物、问题的个别、偶然现象,通过科学的抽象,对全部感性材料加以改造制作,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虽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但在发送者的言辞表达中,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形象思维只有在一定的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才能形成;而抽象思维又是贯穿于形象思维始终的,它常常要依靠形象思维来体现其意图。
抽象思维在实际运用中需要以下儿种手段:第一,分析与综合。分析,是把事物、问题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因素的思维过程。它是抽象思维能力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在抽象思维过程中,只有通过分析,发送者才能深刻认识事物、问题,接受者才能认识、领悟其见解。
综合,是把事物、问题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因素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它与分析正好相反。
分析与综合,虽然着眼的是两个相反的方面,但二者并非截然对立的两极,它们互相联系,密不可分。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不能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归结,没有综合,分析就不能正确进行。
分析与综合运用较为广泛,凡以议论这一基本方式出现的表达,诸如演讲、报告、发言、谈话、论辩等等,都常常需要。第二,归纳与演绎。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它们是抽象思维的重要手段。有时,形象思维也需要它们。第三,抽象与概括。抽象,是排除事物、问题的个别的、偶然的、现象的因素,抽取出一般的。必然的、本质的因素。概括,是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问题的一般的、必然的、本质的因素归结在一起。抽象与概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先有抽象,后有概括;没有抽象,也就没有概括。






(三)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是创造心理学上的一种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发送者在进人言辞表达的角色时,由于事物、问题的偶然启发、触动,思绪豁然贯通,涌动如潮,由此产生对事物、问题的认识、评价。灵感思维之所以在启发、触动中引发,是由于发送者过去的积累、阅历和思索。只不过当时没有获得萌发的契机罢了。而一旦有了这样的契机,被启发、被触动,原有的积累、阅历、思索就犹如打开的煤气灶,一颗小火星挨近,就会呼地燃起熊熊大火。因此,没有生活、没有阅历、知识浅陋、思想简单的发送者,是难以萌生灵感思维的。灵感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突发性。面对发送场合(尤其是被动适应的场合),发送者有时会感到一时间无从开口。正在思虑如何开口、开口后又怎样进行下去之时,突然获得一种契机.心灵被某一因素触动.霎时茅塞顿开,思维出乎意料地畅通,发出中肯恰当的、滔滔不绝的言辞。2.偶然性。它不是由发送者把握、主导的思维活动,而是完全被动地等待触动心灵的契机的到来后才产生的思维活动。并且,这种契机不是必然到来的,也不是周期出现的。而足一种非常偶然的爆发。
(四)直感思维
直感思维是指发送者依靠自己对事物、问题的直接感觉来进行思维。它的特点是直观性、具体性。也就是说,发送者在现场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所获得的是什么感觉,就从这个感觉出发来表达出自己的认识、见解。在实际运用中,为了尽时能地减少直感思维的或然性,可与其他思维方式结合进行。过于自信的直感思维,容易陷人于观、盲目的泥坑。
三、思维的态势
态势即形态、姿势。由于发送者自身的素质不同、所处的场合不同,对事物、问题的观察角度和认识深浅也不同。在进行思维的时候,便会以不同的态势出现。这中介绍几种常见的态势:
1.正向思维。就是按照事物、问题的正常发展方向或人们观察、认识事物、问题的正常方向展开思维。这种思维是一种最基本的态势。它直来西去,不拐弯抹角,完全按部就班、循现蹈矩。符合一般接受者的心理,既容易听清,又容易理解。但难以启迪接受者的心灵,往往是“你怎么说,我怎么听”,很少产个思索效应。因此,还需要思维的延伸发展,即思考问题朝着纵深方向发展,从简单到复杂、由平面向立体转化。最后通向“柳暗花明”的境界。“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一般人认为不





值得一谈的小事,或无须再作进一步探讨的定论中,发现更深一层的被现象掩盖着的事物本质。其思维形式的特点为,从现象人手,从一般定论人手使思维向纵深发展。
2.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又叫反向思维。它与正向思维相反。由于不依成法,不按常规,出人意料,往往收到独特效果,容易启迪接受者的心灵,引起深思。能从一般人认为正确的观点、现象中发现谬误、不足,或能从传统认为是错误的观点、现象中发现真理的成分。其形式特点表现为对传统思维模式作逆向思考。比如传统思维模式为由“因”至“果”,逆向思维则表现由“新因”至“‘否定旧果”,或由‘新果至否定旧因’。鲜明地表现出对传统的辨析思考和批判继承。这种思维方式往往能得到一个全新的结论,并且言之有据。
3.辐射思维。在思考问题时,能摆脱传统思维定势的约束。这样分析问题可以从多角度人手,再选择最佳的角度。
侧向思维。就是不着眼于事物、问题的干流而着眼于支流,抓什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材料来发现问题,或展开新的联想。侧向思维在言辞上表现为迂回含蓄、言此意彼、影射暗示、声东击西。出于交际的需要,往往效果更好。
旁通思维。就是摆脱思考的方向,完全跳出事物、问题的情景之外,从另外的、其他的渠道和角度来对待事物,处理问题。《孙子兵法》有云:“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这种思维态势突破了思维逻辑圈子的限制,出奇制胜,效果非常明显。如“围魏救赵”。
旁通思维常产生于“此路不通”或“此路不便”之后,换一条路走,可能就通了,就便了。
旁通思维与侧向思维有某些相似之处,如都不走正常思维的方向。但它们明显的不同是:侧向思维并不脱离事物、问题框定的范畴,讲的仍然是这件事,只是从侧面迂回达到目的罢了。而旁通思维则要脱离事物、问题框定的范畴,去讲与之无关的、另外的东西。
模糊思维。模糊就是不清楚、不分明、不确定。客观事物是复杂的,思维不能在任何时候都以一种清楚、明白、确定的模式展开。往往呈现随机性、不确定性。这种思维态势,就是模糊思维。
模糊思维所表达的言辞,既不是非好即坏、非此即彼的简单化,也不是凝固看待事物的机械化,而是随机应变。
1990年伊拉克人侵科威特,酿成海湾危机。11月
28日,我国外交部长钱其琛离京赴美,出席联合国讨论海湾危机问题的





会议。登机前,各国记者围住他。有记者问道:“中国是否就安理会授权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决议投赞成票?”钱其深回答:“中国一贯的立场是主张和平解决海湾问题,避免使用武力,避免采取战争的行动。”记者又问:“那么您是说中国将投票否决那项决议吗?”钱其深回答:“我没有这样说。”记者又追问:“那么中国将会弃权吗?’钱其深回答:“我想我投票以后你们就知道了。”钱其琛的回答,全是在模糊思维支配下的表达。因为当时中国的态度需要保密,对记者的追问既不能不答,也不便以“无可奉告”之类的外交辞令打发,运用模糊思维的语言再好不过。
4.综合思维。思维的完美、严谨,除了要“一花引来万花开”,还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要“撒得开,收得拢”。既具发散能力,又具聚敛能力。
高水平的语言表述需要强有力的综合论证能力。它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从看似针锋相对、完全对立的观点中看出彼此之间深层次的互补关系;二是能调动多个不同角度对同一命题展开讨论,并分别得出一致的结论。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综合思维是论辩、交谈、讨论、商榷、谈判过程中雄辩式立论的思维主体方式。可是说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




第三节
思维训练

二、思维训练
(一)正向快速思维
1.限时反应练习。在时间上设置一定的紧张度,以激发思维,促成“急中生智”。训练时,要让练习对象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某项内容的构思和表达任务。
[答案]斜着倒得快。因为斜着,外面空气比较容易从瓶口进入瓶里,水便容易流出来。
2.灵感触发练习。触发,即撞击发动,一碰即发。它是由一件事物为触媒,使心里一亮,引起某种反应,感悟到其他的事物。在文艺,科学活动中,由于有关事物的启发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路,称之为灵感。这种由此及彼的“豁然开朗”,就是人们常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参考】闻一多在台上疾呼:“热血的青年们过来!继承五四精神的热血青年站过来!怕雨吗?我讲个故事:今天是天洗兵!武王伐纣那天,陈师牧野的时候,军队正要开拔,天下大雨,于是领头的人说:‘此天洗兵’,把蒙在甲胄上的灰尘洗干净,好上战场攻打敌人。今天,我们集合起来纪念“五四”运动,天下雨了,这也是天洗兵。不怯懦的人上来,走近来!勇敢的人走拢来!”
「评析」闻一多先生以战士的激情,诗人的想象,用古代武王代纣的义举天洗兵以壮豪情的氛围,同当时继承“五四”革命传统,反独裁、争民主的革命行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产生了极大的号召力。
3.纵深思维训练。本训练目的是培养深入探索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
【一参考答案〕其一,这根门柱是木头的,木头被蛀虫蛀空,里面有不少洞,如同笛眼。其二,夜里温度低,空气收缩,外面空气便从空隙中钻了进去。其三,当太阳升起,升温升高时,门柱中空气受热膨胀,柱内容纳不下,便从空隙中钻出来。这样钻进钻出,人们就听到像吹笛子一样美妙的音乐。
[二参考答案]农民先带猫过河,空手回来。第二次把狗带过河,回来时又把猫带回来。第三次把猫留下来,把鱼带过去,空手回来。最后把猫带过去。这样,三样东西都过了河,一样也没有损失。
[要求]训练人口述三遍,练习者可摘记要点,通过周密思考,然后按过河的先后顺序,依次把“好办法”表达出来。






(二)逆向思维
本训练的目的是培养逆向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传统观念的批判继承能力。
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开始逆向思维:①驴被运到黔,非其本意,是“好事者”把它硬行弄去的。②寓言中的驴子确实显得很无能,可是,驴子原本就既无与虎相斗的“野心”也无与虎相斗的本领,试问,如果“好事者”不是让驴子去与虎斗,而发挥其所长,让它去推磨、拉车……会落个“技穷”而被老虎吃掉的悲惨结局吗?③驴子在寓言中扮演一个悲剧角色,而一手导演了这场悲剧的是“好事者”,而非驴子自己。驴子被迫去应付自己无法应付的局面而导致悲剧的结局,是值得同情的。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黔驴技穷”的故事,在今天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尤其是那些能决定他人命运、前途的掌权者应当引以为戒要重视人才,就应当把他们放在最符合其个性特点的位置,最大限度的发挥利用其专长,而不能如“好事者”那样胡乱为之,使其“丧失所长”。从以上分析得出结论黔驴技穷,谴责的是“好事者”,而不应当嘲笑身受其害的驴子没有本事。
(三)发散思维

为了使口语表达完美、严谨、开阔,思维就会学会连缀、拓展、生发,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l,知识博采练习。丰富的知识,能开发智力,启迪思维。最佳口才是用知识的甘露滋润听众的心田,用知识的钥匙开启听众的心扉。知识,藏量无底,发展无垠。要获取它,全靠平时积累,建立知识仓库。制作知识卡片是积累知识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把大千宇宙的奥妙,微观世界的秘密,古往今来的精华,兼收并蓄,拿来为我所用。只要坚持日积月累,便可达到“胸藏万汇,口有千钧”的境界。
2.辐射联想练习。人的思维是否定发达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靠测量它的构思发射量来判断的,看它能否举一反三,源源不断。要思维发达,就必须进行思维向广度发展的训练。它能使口头表达更开阔,更完整,更广泛和更缜密。
[示范]假如训练人出示一个单音词“文”,练习者以[文]为词头,先展开第二代组词联想(至少可组词语30个以上);紧接着,以第二代辐射联想的每一个词(例如“文学”一词)为中心,展开第三代辐射联想;然后再以第三代辐射联想的每一个词语(例如“古代文学”一词语)为中心,展开第四代辐射联想。





(四)聚敛(综合)思维
纵深思维、逆向思维、辐射思维这三项思维训练,其训练侧重点虽各有不同,但其目的却基本一致,都在于通过拓展思维轨迹的宽度、深度和辐射度,以发现新的论点、论据,新的论证角度和论证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统称之为论证性思维,主要特点是演绎推理。训练多角度论证问题的思考表述形式。力求从多个角度对话题展开辩证分析,以使论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量。
而聚敛(综合)思维训练目的是培养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具体事物、现象的抽象、概括,找出其共性和规律。将上述思维内容条理化,可培养与他人交流思想观点的能力。
参考」说话办事要忠诚老实。(按上述思路,有条有理地加以表述)以逻辑学为指导,强化理解判断能力;
从口才交际的角度来理解概念、判断、推理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其价值就在于两个把握:我要说什么、怎么说;对方在说什么,怎么说。
例如:口才训练中,逆向思维训练要求要有新意立论:黔驴技穷,错在谁?东施效颦,何错之有?此类话题要求,不仅要有对于传统话题的逆向思考,更重要的是要从这种逆向思考中,推出一个新的结论(新意立论)。
但是,也有面对这样的命题:孟母三迁对牛弹琴……,只是对其进行逆向思考,却不注重于推出新意立论,这就使得训练的难度降低了至少一半,使得逆向思维训练变成了抬杠训练,这就同时也暴露出说话人逻辑思维素质不强。
课堂讨论:
1、“这山望着那山高”,这句话常被人们,看作是“贪心不足”的表现。你能运用“逆反倒转思维法”,为这句话翻出新意吗?〔提示〕所谓“逆反倒转思维法”,通俗地讲,就是反过来想一想,变肯定为否定,或变否定为肯定。“这山望着那山高”,如果用“逆反倒转思维法”思考,就是要变否定为肯定。
2、一个同学,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而寝室里经常聚餐。他很为难,参加也不好,不参加也不好,很感苦恼,请开导开导他。
解析7:AI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同学之间适当地聚聚餐,联络联络感情,并无不当之处,但近年来,大学校园里确实有一股“吃喝风”,如“题”中所述,聚餐是“经常”的,看来,这个寝室也被卷进了这股“浊流”,能站在“浊流”之外,未必不是上策。A2朋友之间,聚餐当然有助于增进感情。但如果不聚餐这个感情就“增进”不了,此情只怕也不值得珍惜。“君子之交淡如水”嘛。A3朋友之间增进感情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大型的如




舞会、联欢。踏青、登高等;小型的如交谈、互助等,都可以有效地增进感情,并非唯有聚餐方式。A4如果有了确实值得庆贺的事,那还是应当参加的。过份地看重钱就是吝啬,就不好了,该花的,哪怕花过后“刻苦”自己也还是要花,何况,即使是踏青、登高等活动,也不能没有钱。A5大学生毕竟还处在“吃穿靠父母”的阶段,“小气”一点理所当然。如果有人嘲笑你的“小气”,你也完全可以藐视他的“俗气”。A6虽然,整天生活在一起,免不了要有花钱的事,但与其靠花钱来联络感情,不如凭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去赢得敬重和钦佩。
课后训练题:
1、训练人随意出示场中的几件实物,如文件、钢笔、笔记本、茶杯、热水瓶、沙发、茶几等,好练习者将这些实物连缀成篇,编织成一个故事。要求练习者可通过虚构情节,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限时5分钟。或者一人首先在数张纸条上,分别写上不同的题目,然后把纸条叠起来混杂在一起,再以抽签的方式,让参与者每人抽出一张条子,并立即站起来,就条子上的题目,发表一分钟的即兴演讲。
检验:第一,自己是否具有敏捷的思维能力。第二,是否具有口头表达的能力。
2训练人出示一个字,练习者将该字组成一个词,然后将该词组成一个词组,再将该词组造一个句子,再将该句子展开成一段话,最后次这段话扩写为一篇短文。
3、请你运用丰富的知识材料,写一篇题为《人生的价值何在》的演讲词。要求:作文一小时,写成千字文,演讲5分钟。
学习建议
1、以写作学为指导,强化条理层次自控能力;
2、以心理学为指导,强化心理自控和把握交际对象的能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7-12 10: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仪态与风度
要塑造良好的交际形象,必须讲究举止礼仪,这是自我心诚的表现,一个人的外在仪态及举止行动可直接表明他的态度。
一、姿态语

1
、立态。立态就是站立时的姿态。古人强调“站如松”,我们也常说“站有站像’,指的就是人在交际活动中,凡站立之时,应当有一个得体的姿态。这在面对较多公众的场合,尤其如此。

    所谓得体的姿态,并不是一个个都要像仪仗队队员那样站得笔直,这要根据各自所处的交际环境并辅以适当的表情、手势等而定。上课的教师的立态与执勤的警察的立态就有很大的不同。
总的立态原则应当是:全身直立,头正颈端,胸挺腹收,腿直脚稳、给人以振作端庄、稳沉有力的感觉,犹如挺拔的苍松。这样,你的接受者才会产生愉悦与信赖的情绪,积极地同你沟通交流。与公众打交道的交际者,如果不注意自身的立姿,从工作职责来说,有违职业规范的要求;从交际角度来说,效果就会大打折扎。就是非与公众打交道的交际者,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也是要注意自己的立态的。
2、坐态。坐态就是坐着时的姿态。古人强调“坐如钟”,我们地常说“坐有坐相”,就是指人在交际活动中,凡坐着时,应当有一个得体的姿态。这在同众多公众的交际中,尤其如此。得体的坐态根据交际的环境来确定:在严肃、在重的场合,在自己处于引人注目的位置,在自己所敬仰、尊重的对象面前,坐态要端正稳沉,眼正规,腰伸直,脚并拢或稍分升(女性可脚踝交叉),即所谓正襟危坐。
    在一般的场合,自己又不是处于为人所注目的位置,自己的交际对象与自己平等或低下,坐态就可放松一些:头可以自由活动,左右旁观,腰可以有所弯缩,腿可以相互交叉或跷起二郎腿,手可以放在桌上或换椅背。至于与那些亲密、极熟的人交际,坐态还可以更加宽松,只要不失起码的礼貌就行。

3
行态

行态就是行走时的姿态。古人强调“行如风”,我们也常说“走有走相”,指的就是人在交际活动中,凡行走时,应当有一个得体的姿态。古代,在官场上行走,迈的是所谓方步,或八字步,现在的领导或身份、地位较高者当然不能再如此。但在有公众注视的场合,还是





要注意自己的行态:头要昂,胸要挺,步要大,速要缓,即所谓昂首阔步。给人的感觉是自信、稳沉、庄重,从而产生信赖与尊敬。从事礼仪活动的人,行态要端庄大方,身挺、腿直、步履适中,边走边以手势等向交际对象示意。如秘书、公关人员、接待人员。现实生活中,以姿态语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除了立态坐态和行态外,还有其他一些,如卧态、俯态、仰态、蹲态、跪
态等。这些姿态虽不及立态、坐态和行态在交际中的影响,但也不能对它们毫不注意。

二、服饰语

1
.衣着。衣着就是人的衣服穿着。它虽然不是人体自身,但它一经附着于交际者,就与交际者融为一体,成为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手段。根据心理学的“第一印象效应”,人们在交际中的第一印象是很深刻的。而第一印象,只能从衣着开始。因为还没有交际,彼此对各自的个性、气质、品德、修养等一概不知,彼此看到对方、认识对方的特征,就只有那一目了然的衣着。    对发送者来说,衣着得体,会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增强信心,促成交际的成功。对接受者来说,发送者的衣着得体,会获得视觉的愉悦,产生对发送者的好感和信赖。日本松下集团流行一句名言:“服装整洁,就是最好的介绍信。”他们对员工衣着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衣着不整者,连厂也不准进。

    不重衣着,随随便便,会影响交际的进行。管子说过:“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不肃就是不恭敬。与你交往的人为什么对你不恭敬?因为你的衣冠不正。这里的“不正”,就是我们平时所批评的一些现象:歪戴帽子斜穿衣,衣服式样不合时宜。颜色不太协调、大小不合身,衣服脏或破,拖拉着鞋,只穿背心或裤叉这些现象,给人造成视觉的不快,从而产生轻视、鄙夷情绪,哪里还谈得上什么交际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衣着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完美。而穿衣戴帽,又各有所好,不能说哪种衣着好,哪种衣着不好。但是,如果用之于人际交往,置身于大庭广众,就应当重视衣着的交际作用。衣着不管是哪种款式、哪种颜色,只要于交际有用就行。因此,须得体。所谓得体,包括大方、整洁、合体、适度四个方面。这是它的基本要求。大方,就是自然、不俗;整洁,就是整齐、干净;合体,就是不大、不小;适度,就是恰当。适宜。具体如何穿着,要看实际的场合和交际的对象。比如你身穿T恤衫在家里、在





商场、在公园与人交谈这是可以的,但若上台演讲、作报告,就不得体了。你身穿红花衣裙出席宴会。参加舞会,这是可以的,但若上门吊唁、参加追悼会,就不得体了。
    当今社会,具有普遍交际作用的衣着,对男士说来,是西装。穿着得体的西装,显得有精神。有信心。有力量。一般在正式。大型的交际场合,以西装为佳。气氛庄严肃穆,颜色宜深;气氛轻松、活泼,颜色可浅。西装要配衬衣和领带。衬衣以白色见多,袖口应略长于西装。领带应与西装及衬衣的颜色谐调,打的长度,略超过裤腰的皮带。如气温低,衬衣外可加毛衣、背心,领带要压在毛衣、背心后面,只露出领结,切不可将领带打在毛衣、背心之外。单排扣西装不要扣纽扣。西装袖口处的小布条是厂家的出厂标识,穿时要除掉,不可保留在袖口。西装只能配皮鞋穿。在庄重场合,皮鞋以黑色为宜。另外,穿西装不能戴帽子。至于女士,交际的衣着较宽泛,套装、套裙、连衣裙、春秋衫、旗袍,只要符合得体的基本要求,均可自由选择。
    要注意,得体的衣着,并非豪华奢丽。有些很一般的衣着,也不乏交际的勉力。安娜·卡列尼娜穿一身非常普通的黑色晚礼服出席舞会,就如鹤立鸡群,令全场为之倾倒。如果是单位、组织统一制作的厂服、校服,其交际意义较有个性,则当别论。
2.装饰。装饰就是人的修饰打扮。人际间的交往的日渐频繁,装饰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人们发现,恰当的装饰,不仅使自己保持美好的状态,增强自己交际的信心与力量,而且能给人以愉悦,缩短沟通交流的距离。在装饰的内容上,无论男女都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去着力,但总的应注意这些方面:
    ①头发。只要不是特别寒冷或其他特殊原因,在交际中都不宜戴帽子、裹头巾,而要显露出自己的头发来。头发在一个人身上处于最高部位,最容易被别人注意。俗话说:“有吃无吃,发型保持。”强调的就是交际中头发的重要视觉作用。现代社会,各人喜欢什么发型,那是各人的爱好、兴趣,但保持清洁、梳理整齐却是必要的。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一般说来,时下男士长发披肩,不太适宜;女士头发过短,甚至光头,亦非适当。另外,与头发有些关联的胡须,对非高龄者说来,亦不很谐调。我们知道,周恩来本是络腮胡,三天不刮就长得很长,可是每当他出现在公众面前时,都是刮得干干净净的。
②脸面。与蓬头相连的,是垢面。垢面就是脸很脏,





不仅脸上沾有污迹,甚至还有眼屎、鼻涕。别人看了,只会恶心,哪里还有心思与你交际?在脸面上就要加以注意。洗脸是必须的,而洗后照照镜子也是必要的。女性在日常交际中,可化妆,但宜淡雅;夜晚或参加晚宴、舞会等,可稍着浓妆。化妆切忌过分,眼睑涂得像个熊猫眼眶,口红抹得像在流血,香粉搽得直往下掉,给人的感觉只是俗气、做作。有的天生丽质,更不宜浓妆艳抹。须知,朴素,也是一种美。
③饰物。佩戴饰物,既可增加美感,又可显示身份、名誉、财富,还可表明志趣。如今的饰物,当然不是像旧时那样珠光宝气、翠绕玉围、环佩叮当的。但根据交际的环境与需要,适当佩戴一些,仍属必要。其他饰物多见于女性的首饰,如簪子、发箍、耳环、耳坠、项链、手镯、手链、钻戒、脚链、胸针等等。少数民族的饰物较为独特,如藏族、门巴族、阿昌族的男子常在胸间挂刀;纳西族男女都戴手锅和戒指;羌族妇女除戴大耳环外,身上还挂银牌;苗族妇女头上、身上常佩戴各种银制品。佩戴饰物是交际的需要,不能单从展示的角度出发。因此,佩戴要合适。有的人所有手指都戴满金戒子,伸手与人相握,反使人感到别扭。
④指甲。现代的人际交往中,一般不宜留长指甲,应时常修剪。即使有留长指甲的爱好,也不宜过长,像慈禧太后那样长得须做专门的指甲套套上,怎么与人交际?留长指甲者,要随时清洗,勿显污垢之色。男士指甲不宜染红;女上虽可染,但若过分,也使人感到可怕。
人前化妆是男士们最讨厌的女性习惯。关于这一点,惯例放宽了。女性在餐馆就餐后,让人见到补口红,轻轻补粉,谁也不再大惊小怪。不过,也只能就这么一点,不能太过分。需要梳头,磨指甲,涂口红和化妆时,或者用毛刷涂口红时,请到化妆室,或盥洗室进行。在人前修容,是女性使男性最气恼的一个习惯。同样,在人前整理头发,衣服,照镜子等行为应该尽量节制。
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克服各种不雅举止。不要当着顾客的面,擤鼻涕、掏耳朵、剔牙齿、修指甲、打哈欠、咳嗽、打喷嚏,实在忍不住,要用手拍捂住口鼻,面朝一旁,尽量不要发出在场,不要乱丢果皮纸屑等。这虽然是一些细节,但它们组合起来构成顾客对你的总印象。
形体语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特殊的表情达意功能不可替代。但是,它毕竟只是言辞发送的辅助手段,其着眼点是交际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而绝不是舞台演员的形体表演。虽然有时形体语可以单独表情达意,可那只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氛围中才能实现的。发送者运用形体语,是在视觉上给接受者





传递自己的情感。意向。从接受心理来说,那种丑陋的、不雅的形体语,只会让接受者看了反感、恶心、不快,还有什么交际效果可言?因此,发送者在交际中要根据交际场合选择那些不致给接受者造成接受心理障碍的形体语。
三、气质风度
1、风度的形成
口才是一种表达情意与人交际的才能,口才的才,不是只靠口去完成的,还要靠风度,即形象的人格魅力。有了这种魅力或磁性就为交际成功营造先入为主的意境。话语者的人格不在于美丽的外貌和华贵的装饰,而在于具有坚定信念、优良品行、刚毅果敢、一身正气、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光明磊落、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以及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品格。这种品格也是演讲的一种无声语言,它会自然吸引人、产生感染力。以本人气质风度为依托的现实的装饰美,不同于舞台艺术的性格化和艺术化的装饰美。要求在符合一定的环境和氛围的前提下,注意装饰的朴素、自然、轻便、得体,注意举止、神态、风度的潇洒、大方、优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思想感情的传达,有利于沟通的良好效果。并进一步表现为独特的个性风采。一个有思想有头脑的话语者,决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们的话总是因富有个性而充满魅力。
这段话既显露了女演员直面人生的勇气,又展示了她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人格魅力。女演员掷地有声的话令人肃然起敬,她的洁身自好也为听众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风度的讲究
(1)的意见看作绝对是对的,而把别人的意见看作是愚蠢幼稚,荒延无稽,那你就伤人了,而且还是伤得很厉害的。
(2)在小处争论起来,即使你不同意对方意见,但是你最好仍能预先表示对方意见中你所同意的各点,以缓和一下谈话的气氛,无论你的意见和对方的意见距离多么远,冲突多么厉害,绝对不要表现出一种无可商量的态度。如果你是一个善于谈话的人,你一定要小心翼翼地使谈话不要陷于僵局。
(3)别人最怕你是一个武断的人。怕你什么都走极端。认为自己所说的话,就是天经地义,一点也不能更改及考虑,为了让别人有考虑的余地,要尽量缓和自己判断,把判断限制一下。最好能够避免使用“绝对是这样的”,“全部是这样的”或是“总是这样的”。你可以说,“有些是这样的”,“有时候是这样的”。甚至你说:
“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也好,更重要的是,你要尽量避免用一种教训的声调来讲话,也不要用一种非常肯定的声调来讲话,以避免别人不高兴。
(4)别人也怕你是一个沉闷不起反应的人,所以你对别人的谈话,要随时加以反应。有时点头,有时微笑,有时说“是的,我也这样觉得。”有时说“这一点,我不大同意。有时说“据我所知,这件事是这样的,有时说“你说的这点对我很有用处,听了别人的妙语警句,不妨大大表示赞赏。
(5)别人最伯你不诚恳、不老实。而在一般交际场所,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胡乱恭维。在说话时,别人最伯你自高自大,唯我独尊。自以为别人必须要敬佩你,你反而因此失掉了别人敬佩在说话时,别人伯你模棱两可,有些事情,你可以避开不谈,拒绝表示意见。可是你不能对事无大小,一律不肯明确地表露自己的见地和意向,叫人听完你的话,总弄不明白究竟你是什么意思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7-12 10:4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交谈







第一节
交谈类型

交谈是一门重要的语言表达艺术。现代,交谈已成为人们又常工作和生活时刻也离不开的一种最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广泛运用于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科学、教育等各个领域,起着统一思想、广集信息、探讨科学、传播知识、发展贸易、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作用。
一、交谈的特点
1、随机性:话题、程序、人员都不确定;
用词面广,语汇丰富。
2、互动性:双向交流;需要理解、反馈。
言辞环境由于是在彼此的沟通交流中才形成的,因而它具有临时性、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的特点。从发送者的角度说,自己要发送什么,怎样发送,要依据他方的言辞来决定。在听解他方的前言。后语之后,随其言辞所涉而发送,即所谓话赶话。从接受者的角度说,自己要接受什么,怎样接受,也要依据他方的言辞来决定。在听解他方的前言、后语之后,才能予以取舍,作出相应反馈。
解析:毛病就出在了“这回叶轮到您了”这句话里。轮到老人什么呢?是轮到“长寿冠军”,还是轮到“归天”?意思不清,说话人当然是指前者,但从“上下文”分析,也可以理解为后者。“一句话惹人笑,一句话惹人跳”,说话得体的确是一种艺术,只有面对不同的语言环境随机应变,才能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3、简缩性:采用日常口语,句子短小、简洁,浅显易懂;
辅以神态、环境,使口语精练、传神。
二、交谈的类型
1、交互情形
并列式:双边或多边的交谈情形,有明确的相互交流倾向。交谈方平等,都要表述自己的思想情感。——讨论、座谈、洽谈。
主辅式:交谈双方由于目的不同,其地位和作用存在差异。其中一方为主要发言人,他方充当受话人。—





—记采访;医生问诊、调查询问。
2、主动情形   交谈一方出于特定目的,游说对方。
说服式,思想工作;自荐;劝导
3、论辩情形  交谈双方对特定话题各抒己见,通过辩论来探求真理,分清是非。
学术讨论;法庭辩论。
第二节
交谈控制

一、话因人异
话总是说给别人听的。说话人是否有口才,话说得好不好,不仅要看话语是不是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尤其要看别人能不能准确理解,乐于接受。如果你说的话别人听不懂,或者压根儿不想听,那还有什么意义呢?“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任何交谈,都离不开特定的对象。要使交谈达到既定的目的,必须知己知彼,有的放矢,要根据交谈对象的实际情况,如年龄、性别、身份、职业、文化、教养、性格、心理等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确定交谈的内容和方式,做到言之有物,因人施语。
1、考虑对方文化教养
话因人异,区别对待,首先要区别听话人的文化知识水平。例如在与农村老太太说话时,说“配偶”就不如说“老伴”好。从事不同职业、具有不同专长的人,他们头脑里所具有的信息类型和兴奋点常常是不一样的。专业的知识和经验的丰富储存常常使他们对有关话题津津乐道,如果我们从他们一窍不通或一知半解的问题来引出话题,他们就会感到味同嚼蜡或者无言以对,这样,要想深谈下去是很难的。如果能抓住对方职业或专长的特点,来诱发话题,就能较容易触动他心灵的“热点”,进而产生心理相容的共鸣。
2、考虑对象的情感需要
话因人异,区别对待,其次是要区别听话人的思想状况和情感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注意对方的心境
话因人异,区别对待,还必须区别听话人在特定情境中的特有心情。《三国演义》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曹操行刺董卓未遂,亡命他父亲的好友吕伯奢家,夜里听到后堂有人说;‘“缚而杀之,何如?”他便理解为要把自己捆起来杀掉,于是便来了个先发制人,杀尽了吕伯奢一家,直到发现有一只缚住待宰的猪,才知道自己错杀了人。这“缚而杀之”的话语,在后堂人听来,语意很明确——是指要把猪捆起来杀掉以款待曹操,可是在曹操听来,却把人家的好意误解为恶意了。这里误解话





语原意的根本原因,在于曹操是以一个亡命者的。。情来对待一切,处处提防人家告发、缉拿。
4、说话要看对方性别、年龄和性格
说话时因人而异,还应考虑对方的年龄、性别、性格与特征。不同年龄的交谈对象,有不同的思想文化基础和心理性格特征,交谈中必须加以区别。
从交谈的内容来说,不同年龄的人往往有不同的喜好。从交谈的形式说:1.对少年儿童应多运用具有平易性、幽默性、启发性的语言。2.对中青年应多运用具有科学性、哲理性的语言。3.对老年人则应多运用带有含蓄性、委婉性的语言。有时即使是同一交谈内容,对不同年龄的人,用语也应有所区别。比如打听对方的年龄,对老年人不宜说:“您今年几岁?”而应问:“您今年高寿?’或“您今年高龄?”对中年人不妨问:“你今年多大年纪了广而对小孩则应说‘你今年几岁了?”如果我们不按年龄的实际去运用语言,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不同性别的人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英国人L·G·亚历山大说的一句话:“交谈时应注意对象的性别。对不同性别的人讲话,应当选择不同的方式。”比如,一个青年询问另一个男青年:“你今年多大年纪了?”这是很平常的,但如果以此来直接询问一个年龄相仿的未婚女青年,也许就会引起对方的不必要猜测。平常人们说一个男同志“胖得像个冬瓜”,他也许会毫不介意,一笑了之;然而这句话说到一个体型相仿的女青年头上,她很可能就非常不高兴,觉得你有意羞辱她。
不同性格气质的人,往往喜欢不同的说话风格,与之交谈必须“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待不同性格气质的人,在交谈方式和态度、语气上应加以区别。
二、话随境迁
俗话说;“到什么坡唱什么歌”
1、说话要顾及场合。否则,再好的意思,再优美的话语也收不到好的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试想,在跟朋友谈心时,像作报告那样拿腔拉调,在悲哀、肃穆的葬礼仪式上讲话,像相声演员那样通篇幽默之语,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所以顶尖说话施展必须遵循话随境迁的原则。所谓‘境”,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说话的具体场境。这里指的主要是说话的具体场境,即由一定的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交际情景有机组合成为的言语交际场合。交谈时,说和听双方对话语的采用或理解,都要受特定场合的影响和制约。就说的一方来说;无论是话题的选择,还是话语形式的采用等等,都要根





据特定场合的需要来确定。从话题来说,电应话随境迁。
2、说话讲究语境
时境在诱发说话欲望的同时,也为说话提供了可资谈论的话题。利用情境的微妙关系,言此意彼,使双方心领神会,从而实现交际目的。
在国家级的外交谈判中,地点的选择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在谈判双方的领土上轮换举行,或者选择第三国作为谈判地点。为什么这个问题会成为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朋友家里说话,总有一种客人心态,说话也总是显得拘谨一些,可在自己家里接待朋友,就无拘无束了。这种主人心态,就自然形成了一种优势,虽然属于非言语因素,但它却能增强话语的表达效果。选择有利的社会环境来增强说话效果地点属于自然环境,但一旦成为附属于某种社会力量所能施加影响的范围时,它就成了社会环境。例如,有些领导者发现问题,往往清下属到自己办公室谈话。办公室是上级办公的地方,下属来到这里,很容易联想到上下级关系,于是便产生了一种“必须服从”的心态。这样,本来是对等的谈话,因为地点这一特殊社会环境的参与,就有利于一方,使对等的双方,变成主动与被动的两方。主动一方便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势头。当然这只是一种心理差异,绝不是“以势压人”。反之,如果为了加强联络,增进信任和友谊,领导人员则应走出“领导效应区”,到职工宿舍、食堂、俱乐部等地区去,便于放汗话题,无拘无束。这类非语言因素,有时正像看不见的磁场,有着极其强大的特殊效应。
3、善于借助眼前实物来增强说话效果
有时话语交际陷入困境,可灵活地借眼前的事物来解脱自己,化被动为主动。
而不分对象,不顾场合的真情流露是要付出非常昂贵的代价的。请看一则民间故事:
朱元璋做了皇帝,他从前相交的一班苦朋友,有些还照旧过着很穷的日于。有一天,朱元孝从前的一个苦朋友从乡下赶来,一直跑到南京皇宫大门外面,他哀求黄门官进去启奏说:有。日友求见。朱元璋叫传他进民他就进去了。见面的时候,他说;“我主万岁!当年微臣随驾扫荡芦州府,打破罐州城,汤元帅在逃,拿住三将军,红孩儿当关,多亏菜将军。”朱元障听他说得好听,心里很高兴。回想起来,也隐约记得他的说话里像是包含了一些从前的事情,所以就立刻封了他做羽林军总管。这位嘴乖心巧的苦朋友从此就做起大官来了。这个消息让另一苦朋友听见了。他心想:“同是那时候一





块儿玩的人,他去了既然有官做,我去当然也不会倒霉的吧?”他也就去了。和朱元蟑一见面,他就直通通地说:“我主万岁!还记得吗?从前,你我都替人看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里,把偷来的豆子放在瓦罐里煮。还没等煮熟,大家就抢着吃,把罐子都打破了,撒了一地的豆子,汤都撒在泥地里。你只顾从地上满把地抓豆子吃,都不小心连红草叶子也送进嘴里去。叶子梗在喉咙里,苦得你哭笑不得。还是我出的主意,叫你用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红草叶子带下肚子里去了。朱元津嫌他太不会顾体面,等不得听完就连声大叫“推出去斩了!推出去斩了!”同是叙旧,而效果却截然相反。这说明感情的表达必须看清对象,顾及场合,把握特定场合交际双方的特定关系,否则,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
三、创造与控制环境
1、环境的创造。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但环境对人们的言语交际并不是起着绝对的支配作用的。人们不会完全听命于环境的摆布,而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情况,创造出于交际有利的环境来。即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人创造环境。
服从交际的主旨。言语交际活动中的发送主体可以创造环境,但这种创造并非随心所欲。环境不是像面团那样可以任意揉捏,它只能服从于一定的交际主旨。由于发送者之所以要创造环境是为了有利于自己的发送,因而发送者必须在明确的主旨指向一卜去创造环境,让其合理地成为自己发送的引线,使得自己的发送顺理成章、合了时宜,为客体所接受。
适应接受客体的心态。发送主体之创造环境,为的是要止接受客体能够接受自己的发送。因而,其在创造环境时,要充分考虑接受客体的接受需要,针对接受客体彼时彼情最容易接受的心理状态去创造,使创造出的环境为接受客体所理解、所认同。继而对发送主体的发送产生思想的共鸣,由是达到交际的目的。




案例讨论:春秋时期,自以为是的吴王要攻打楚国。从吴国当时的实力以及各国间的政治形势看,此举是很危险的。大臣们都竭力劝阻。可吴王非但不听,还警告说:‘。有再敢谏阻的,我就处死他!”这样,大臣们再也不敢说话了。吴王手下有位年轻的门客深感吴王如此一意孤行必将带来大灾难,不忍看到恶果的产生。可是环境如此险恶,他又不敢劝谏。于是带着弹弓,清晨在吴王的后花园里徘徊。接连二个早晨,终于让吴王看到了他,问起何故后,他便趁机讲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使吴王恍然大悟,放弃了攻打越国的意图。
板书案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举例:《西游记》猪八戒常常抓住孙悟空心高气傲。嫉恶如仇的心态,刺激孙悟空假传妖怪的话:“是个甚么孙行者,我可怕他?他若来,我剥了他皮,抽了他筋,啃了他骨,吃了他心!饶他猴子瘦,我也把他剁着油烹”!以激起孙悟空的义愤,随即前去打救唐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7-12 10:5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交谈实际

一、赞美与安慰
(一)赞美的意义
生活需要赞美。渴望赞扬是每一个人内心中的一种基本愿望,是友谊进步或深交的开端。
(二)赞美的方法
真诚、具体、对象、时机
1、实事求是措词适当

2
、具体、深入、细致

3、借第三者的口吻赞美
4、鼓励性赞美(感激)
(三)安慰的性质与意义
安慰也叫做劝慰、抚慰。它是以调动积极情绪,使情绪低落的人恢复正常的人际沟通。
安慰如雪中送炭,能给不幸者以温暖、光明和力量。给不幸者以安慰,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德,更是应尽的责任。
(四)安慰的一般步骤
1、认同对方的心境。
2、多方宽慰。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幸中总有万幸。
3、选择适当时机。
4、善意的谎言与变向劝慰。
二、说服与拒绝
1、说服的准备
2、婉拒的方法

三、批评与致歉
(一)批评的原则出发点
1、善意 2、事实 3、时机 4、适应对象
(二)表示不满的方式、技巧
1、提醒式:间接、委婉点拨。
2、触动式:当头棒喝。
3、商讨式:分析引导。
4、其他技巧:类比敬告、设置情景、幽默表达。
(三)致歉的文明意义
当由于自己的过错而给别人造成了损失时,应当致以诚心的歉意。往往因承认自己的错误,显示对方的正确,抬高了他的地位,也许高兴之余就不再责怪了。




交谈策略的应用
第一
求职准备

一、谋职前的自我检视
  1. 准备一份适当的履历和自传:一份看起来漂亮的履历表,总是能第一眼就吸引住求才者的目光,同时也可以适当的表达自己。但是也不用过份著重在花俏的装饰和不著边际的漫谈上,还是有几项重点必须掌握。
  A. 自己的个性:每个人的个性可以说都不相同,但大体说来。个性较为内向、羞涩、细心的人,应该选择比较少在公开场合说话的职业;反之,个性外向、积极的人,便可以选择具有挑战性竞争性高的行业。
  B. 书写的内容:个人基本资料,性别、年龄、住址电话等等。教育背景最好能详加叙述学校名称和主修课程。工作经验,之前的工作经验最好多加描述,让求才者能了解您之前的工作状况。
二、了解你向往的公司(行业)
有一个毕业生应征一间火柴厂职位,他对于此业原是外行,但为了去应征,他预先调查好了国内火柴厂的出品数量和销场,外国火柴在市场上的地位,各种火柴厂产品的比较,各竞争厂家的营业情形等等。当他应征时,他对于此业的广博研究使主持者大感兴趣,在几十个应征者当中他艳如一朵奇葩,结果是不消说的,机会是给他夺去了。所以,预备一些使对方发生深切兴趣,同时表现你对此道才干的谈话资料,往往能帮助你较易获得成功。
三、面试前夕
可以从心理调节、仪容修整、应对练习等三方面进行准备。
A. 心理调节:首先,必须告诉自己不用紧张。面对陌生的环境,紧张是人类的本能。但是,如果紧张到讲话会结八、声音或身体会不自主的发抖,那就太夸张了。这样表示你的心里状态显现极度的不安,自然会造成对方不良的印象。这时候,必须要找出一个让自己不会紧张的方法。可以尝试面对镜子多练习,让自己熟悉自己的状况,并也增加信心,改善说话的技巧和表达能力。B. 仪容修整:包括自己的穿著搭配,以及装扮等等。在穿著方面,应该要注意自己的穿著是否符合这个应徵工作的形象与需求;在装扮方面,头发是否整洁、双手指甲要乾净,口中不可以有异味,如需使用香水,应避免过於浓烈。女性的装扮切忌浓妆艳抹,整体上应该以端庄大方为主。
C. 应对练习:事先搜集一些招聘公司的相关资讯,在详细分析以后,可以是先拟定出几个问题;例如,你的兴趣和专长、有什麽工作的目标、对应聘的公司和工作了解多少、希望待遇、从试过哪些行业等等。






第二
面试巧应对

应征者能否合格成功录取,面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求职者应该花些心思学习面谈的应对技巧,方能受到主考官的青睐。
一、面试的程序和模式。面试一般有较为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但招聘者在招聘人才时往往要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巧妙地向应聘者提出各种不期而至的怪题难题,令你防不胜防,从而使你褪去包装露出“庐山真面目”。这时,你不仅要有备而来,更要沉着冷静,不卑不亢,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真实地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
  有些应聘者准备充分,在面试前,对公司的产业性质和管理风格就已经多方打听,面试的时候,遵守双方约定时间,也会带着自己的履历表和作品(资格证明文件)参加面试。对于面试者所提出的问题,全神灌注仔细倾听,听不清楚或不明白的地方,一定问清楚再回答。举止从容不傲慢,态度有礼不拘谨,小到敲门进入、随手关门、离开位置后把椅子靠拢、向面试人员和接待小姐致谢,每一个看到他的人,都希望他赶快来上班,成为工作上的好伙伴。

二、招聘时的常见应对。招聘时的“开场白”一般先要问一些轻松的话题,其目的是让你放松戒备。这时,你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随之而来会有一大堆棘手的问题等着问你。
讲析:回答一定要言简意赅,切忌夸夸其谈,信口开河,更不要把话说过头,说死,不留一点余地,那样会将自己引入理屈词穷的窘境。当然,在回答过程中也不要过于自谦,显得没有主见缺乏自信。之后,招聘者会尽可能找出你的不是或不足,有时你甚至会感到一种潜在的敌意:招聘者不时地看看表,翻弄一下你的履历表,接电话时滔滔不绝几乎忘了你的存在……面对这种情况,你尽管可以镇定自若地应付,千万不要试图奉承或讨好对方,招聘者不会因此而变得和蔼可亲。不要忘了,对方是在考验你,你们的地位不平等,但你要通过自己巧妙的回答和挥洒自如的风度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解析:他的目的达到了,这就是仅凭一席话给自己创造机会的人。他有才干,而且懂得怎样用巧妙的谈话去找到他发展才干的职位。
  若是被问到一些更难回答的问题,如: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这时,你不必正面回答,跳过对方设下的圈套,说出一个很容易纠正的小毛病,例如“我看到大堆的文件总会有些手忙脚乱,不过我已修完文秘课程,相信会应付自如的。”也可以对缺点做一个笼统的回答:“我这个人有时太认真,尤其对工作,可能会讨人烦。”这种回答常常会有先抑后扬,柳暗花明的惊人效果。或者你也可以把问题放到过去时间:“我以前的老板说我说话太快,我想现在会做得更好些的。”不管怎样回答,你都不要忘记最后强调一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想有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无力改正它。”






三、有备而问。招聘者向应聘人员提供提问机会,既能更好地实现应聘与招聘间的双向沟通,营造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也是测试应聘人员综合素质的一种方式。但是,许多应聘人员在面对“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问我?”或“还有什么需要我进一步说明?”这类问话时,却显得措手不及,使下一轮面试机会“付之东流”。面试接近尾声的时候,你可能会被问到:“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通常的答复会是:“不,我想您已经什么都谈到了。”这种回答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回答使你错过了通过问一些关键问题来表达你想为该公司工作的机会。但是,什么问题是合适的问题呢?

第一轮面试应该是了解工作和公司的情况,而不是福利待遇或工资上调。首轮面试要问的好问题应该是关于工作的内容、公司文化和前景。


面试应该是信息的交流:公司需要什么,你能贡献出什么?但是讨论他们能提供些什么,你需要什么也同样重要。表现出对该公司及工作的兴趣是基本要求。通过问问题你将能证明你的调查的技能,并说明你对该公司很专注,而不注重你的所得。

要使别人瞧得起自己,先要自己瞧得起自己。决不可露出乞怜的样子。你可谦逊,但绝不可滔媚,不可单是唯唯诺诺,使入觉得你一无动人之处。当你说出你的能力,当你被试探着你的智慧时,简单作答是必须的条件。发表意见时不可肆意批评别的营业方法;更不可告诉对方说你的计划一定成功,如果雇用你,必可使业务改良发展等屠。这只能让对方心里称许,不应由自己说出的,报告你的能力而不流于自夸,得失仍应该让对方去评判 。这样,即使你的见解不和他相符,希望仍不会失掉:自夸必连带着固执,这态度只有使人厌恶,去访问一个人,把目的简单地说出之后,你就应该可以走了。即使环境许可你逗留一些时间,也应该立刻把话题转到别处。

补充:福利待遇呢?
那么关于福利、股份和休假的问题呢?随着面试过程的展开,你将会有时间询问福利和一些实际的问题。通常,人力资源部门会给你提供一个册子或一袋材料。显然你将需要这些信息来掂量一下这份工作,但时机不错。











教学参考:面试应答技巧大革命
应征者能否合格成功录取,面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求职者应该花些心思学习面谈的应对技巧,方能受到主考官的青睐。
战略一:改变用字遣辞

说话时语调明亮开朗,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以为发音字正腔圆、声音宏亮,就算是“会说话”,未免过于单纯。谈话最重要的还是要能触动对方的思维,清楚表达自我意见。要在言谈中表现出诚恳的态度,让对方愿意用心倾听,就必须在用语及说话方式上多加注意。下述几个要点,可以当作参考:在谈话时要集中精神,但所谓“集中精神”和“过分在意”在程度上是有所不同的,专心过头会让人紧张不已、表现失常。再者,很多人会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话到语尾就变的模糊小声,给人不够诚实、缺乏自信的印象。若有此习惯的求职者,可以试着吸一口气,将一句话从头到尾说完。此外,也可以面对镜子练习说话,看看自己的表情。
战略二:毛遂自荐

傲慢是沟通大敌,尤其是在比较压抑个人存在的中国社会,言必强调自己的长处反而会让人觉得反感。
不过无可讳言,面试就是要展现自己的优点。事实上,在美国自我推销也被认为是商业能力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尤其面试是向主考官展现个人能力的唯一机会,错过不可能重来。因此在面试的时候,过分谦虚反而无法让对方了解你真正的实力。

在“傲慢”与“自卑”中,如何找到平衡?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的优点,并不能单纯解释为“炫耀”、“出风头”。事实上,让他人了解你的专业所长,才可能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而所谓自我推销,绝非滔滔不绝说自己多么精明能干、多才多艺,而是要站在对方的观感来思考陈述的方式。也就是说,拋却过于主观的表达,以较客观的方式品评自我,期间可以加入别人曾给你的正面评价或赞美。如此一来,听者也能够充分了解,方能真正达到“毛遂自荐”的功用。
表现的形式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选择,但最大的原则就是要以自信为基础。自信与企图心也会使你的语气更加坚定,博得信任,有时甚至连提到缺点的时候都会有加分的作用呢!
  在以往面试的经验中,常常发现有些应征者,仗着自己的高学历,处处表现一副非我莫属的表情,讲起话来飞扬跋扈,让人怀疑他的营养和修养是否相当;而对谈中处处表现的小聪明,也让人质疑他的体格和人格是否一致,虽然身上带着达官贵人写的介绍信,仍会觉得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于公司)
战略三:印象练习法
语言无非是将所见所闻和心中感受传达给对方的一个工具。因此,为了让对方能清楚明白你想传达的意思,就必须具备将观察到的具体实象转换成语言的能力。
并非需要专业的训练,才能拥有这样的技巧。举例说,有希望成为电台播音员的人,可以利用比赛来做练习,将所看所听尽可能说出来,像是进行现场转播一般。在开始练习的时候,不要抱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自己是个“不会说话”的人,多试几次,一定会有所改善。
这样的练习并不需要特定时间地点。日常生活中,比如坐车的时候,就可以试着观察周围的人,然后设法以语言形容,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用餐的时候,试着去评论菜色;或是将电视调为静音,让自己看着画面来说故事。此外,也可尽量争取担任宴会司仪的工作,绝对会有很大的帮助。
战略四条理清晰、富有逻辑的说话方式

对于事件能侃侃而谈,各方引证,并且综合出个人独到的见解的人,的确很让人羡慕。如此条理清晰、富有逻辑的说话方式,有一定的规则或范例存在吗?事实上,我们每天从电视、广播、新闻、书籍等渠道,都能获得大量有效的信息。如果能够将这些信息有系统地记忆下来,在分析事情时一定会发挥不小的作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7-12 10: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应聘策略
第一节
命题演讲

一、命题演讲的意义
演讲是口语表达的最高形式,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手段。演讲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历朝历代都出现了大批演讲家。他们的演讲都起到了宣传、鼓动作用,有的还起到了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一个人对着几十、几百甚至成千上万听众发表讲话,做宣传,做鼓动,造成舆论,发动群众,以此来完成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外交的活动与任务。它是从社会需要中产生,又为现实斗争服务的,是一种工具、武器,一种艺术。
在我国,演讲今天已成为一种极其普遍的社会现象,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交往。从社会效能来看,演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演讲具有巨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演讲是社会交际的技能
(三)演讲是传播社会文明的重要手段
(四)演讲是培养人才的途径之一
二、命题演讲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演讲是指演讲者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面对听众。借助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手段,发表个人见解、闻明事理,从而达到感召听众、教育听众的语言实践活动。演讲与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口语表达不同.对话可以你一言.我一语;不要求完整、系统,只要表达了自目的思想感情就算达到了目的。演讲则要求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中,面对众多听众。内容上应具有鲜明性、完整性、逻辑性。形式上要讲求、运用恰当的语音、语调、表情手势、姿态风度来收到良好的效果。演讲者的观点、看法一经发表,就具有公开性,它不能随意更改、变动、更无法收回。因此,演讲无论从内容上或形式上,都比其他口语形式要求高。作为演讲的传达手段主要有:有声语言、态势语言和主体形象。故演讲是在公众场合,表达者面对听众,借助于口语和非口语形式系统地阐述观点、抒发感情、介绍知识。并以此影响听众态度和行为的一种社会活动。
1、有声语言(讲),是演讲活动最主要的物质表达手段,是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它是由语言和声音两种要素构成的。它以流动的声音运载着思想和情感,直接诉诸听众的听觉器官,产生效应。我们对有声语言的要求,则是吐字清楚、准确,声音清亮圆润、甜美,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要注意形式美和声音美。它具有时间艺术
的某些特点,是听众听觉接受对象和欣赏对象。
2、态势语言(演),就是演讲者的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等,它是流动着行体动作,辅助有声语言运载着思想和感情,诉诸听众的视觉器官,产生效应。在具备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的听众心理引起美感,并得到启示。它具有空间艺术的某些特点,是听众视觉接受对象和欣赏对象。然而,态势语言虽然加强着有声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弥补着有声语言的不足,但如果它离开了有声语言,它就没有直接地、独立地表达思想情感意义了。
3、主体形象。演讲者是以其自身出现在听众面前进行演讲的。这样,它就必然以整体形象,包括体形、容貌、衣冠、发型、举止神态等直接诉诸听众的视觉器官。而整个主体形象的美与丑、好与差,在一般情况下,不仅直接影响着演讲者思想感情的传达,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听众的心理情绪和灵感享受。这就要求在符合演讲思想情感的前提下,注意装饰的朴素、自然、轻便、得体,注意举止、神态、风度的潇洒、大方、优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思想感情的传达,有利于取得演讲的良好效果。
在演讲实践活动中,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并不是平分秋色,而是以为主,以为辅,互相织、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统一。既是听觉的,又是视觉的,兼有时间性和空间性艺术特点的综合的现实活动,才是演讲的本质属性,是区别于其它现实口语表达形式和艺术口语表达形式的关键所在。
类型:1.从演讲内容上分,主要有政治演讲、生活演讲、法律演讲、学术演讲、教育演讲、军事演讲、生意演讲、公共关系演讲、宗教演讲和外交演讲等,这是对演讲最基本的分类;
三、命题演讲的过程
(一)登台之前
    演讲是一种舞台工夫,要使演讲成功,在临上台之前要做好两件事:一是了解听众。演讲是讲给人听的,因此听众是上帝。演讲也是这样,必须了解听众,有的放矢。了解听众什么呢?一曰了解其心理、愿望和要求。l要因人制宜,讲听众想知道的、所关心的。感兴趣的。2在总体上与听众的利益和喜怒哀乐保持一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二曰了解听众的文化层次、年龄、职业等等。l大凡年轻人喜欢热情洋溢,活泼激昂。2中年人则喜欢稳健深沉,实在具体的演说。3对体力劳动者演讲要通俗活泼的。4脑力劳动者欢迎文雅严密的演说。
(二)生发激情(确立主旨)
    施展演讲,就应当象闻一多那样打动人,使快者掀髯,悲者掩泣,愤者扼腕,羡者色飞。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诚然需要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但其中最要紧的因素,便是演讲者的激情。演讲尤其基这样,特别需要激情、演讲怀着强烈的、带爆发性的情感,实在有话要说,非说不可,不吐不快才能讲好。激情出来了,往往思想和语言便‘联乎其沛然矣”。
(三)凤头、猪肚、豹尾(用好材料)
    元代散曲家乔梦符曾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大概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尤贵在首尾贯穿,意思清新。”演讲也应当如此。
开头要漂亮。演讲的开头不拘一格,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直入式。就是开门见山、演讲一开始就直截了当地进入演讲:

1
或者叙演讲的题目,
奇论妙语 石破天惊。

2
或者叙演讲的主题。


3
或者叙演讲的缘由。


4
或者讲具体的事实。


5
或者提出某位名人提供的问题。


6
或者出题要求听众作答。

导人式。就是在演讲本题之前来一个楔子,用一段与演讲正题既互关又有关的话语来调动听众的感情和思想,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切之后再展开正题。这个楔子,可以是以下方面:

I
一个幽默故事。
自嘲开路 幽默搭桥。解析:这个开场白既巧妙地介绍了自己,又体现了演讲者谦逊的修养,而且活跃了场上气氛,沟通了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一石三鸟,堪称一绝。

2
一件惊人事实。


3
一则笑话。


4
一首小诗。


5
一个比喻。


6
一段名言。

    可以作出某种承诺,提出某个问题。
即兴式开头就是就地取材,临场发挥。演讲的即兴之道也有很多:

l
或讲当场的情景。


2
或讲“今天天气”。


3
或谈自己的感受。


4
或接过上一位说话人的话茬

非言语式。就是用动作或表情等开头。
正文要激荡饱满,有理有趣。    事实胜于雄辩
用艺术化的语言。把话讲得浩荡饱满,有理有趣,灵活多样的修辞方法。
表达出强烈的感情,引起全场的和鸣共振。






造成几个高潮
    林肯的葛提斯堡演讲,不到三分钟,听众五次鼓掌。陈毅1962年在广州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长篇演讲,听众欢笑失声达62次多。如何在演讲中造成高潮呢?
1、造高潮率先靠思想,有思想,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乃至说出来至理名言,听众自然信服。
2、造成高潮需要技巧。在演讲中运用铺垫蓄势、衬托对比、强调突出、设网解扣。当头棒喝、层递阶升等等,都可以酝酿和造出高潮来。
3、造成高潮的语言应当是警语、义深、言奇、语简。
有一个精妙的收尾。精妙的收尾既是收锁,又是高峰;既水到渠成,又戛然而止。既铿锵有力,又于音袅袅;既别开生面不落俗套,又来得自然。常用的结束方法有:
1、总结全篇
2、发出呼吁
3、哲理升华。如李燕杰的《德才学识与真善美》:“一个人没有强烈的希求成功的愿望,而能取得成功,人不绝无此事,人间也绝无此理。在人类历史上。存在遇到障碍、遇到困难、遇到打击的时候,由于缺乏坚忍和毅力而后倒转,就造成了干二个放弃理想而失败者的墓碑,这是人生的历程上一条沉痛的哲理。”
4、借用名言。例如曲啸的《心底无私天地宽》,是借用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上关于“人生最宝贵的东的是生命这段名者结束的。
5、借助动作。1930年,鲁迅在上海中华艺术人学作《绘图杂论》的演讲,指出喜欢、“病态的女性”是一种畸型的审美观,讲到最后,字出一幅画着病态女人的月份牌,清听众“欣赏欣赏”引得哄党大笑,他在笑声和掌声中结束了他的演讲。
四、控场技艺
(教材P121.参考复印件)
思考题:
1、演讲如何准备?结合自己参加演讲活动谈体会。
2、演讲应当如何控场?
3、试为下面的格言设计适当的态势语言
诗人们之所以看起来伟大,只是因为我们自己在跪着,站起来吧!——马克思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人读活书,可以把书读死。——郭沫若


第二节
即席演讲

一、即兴演讲的特性
即兴式演讲。演讲者预先没有充分准备而临场生情动意所发表的演讲,是一种难度最大、要求最高、效果最佳的演讲方式,使用演讲方式需要演讲者具有德、才、学、识、胆诸方面很高的修养,具有很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大量的语言和材料储备……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即使使用这种演讲方式,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演讲效果。相反,往往还会出现信口开河,漫无边际,逻辑混乱,漏洞百出的现象。这样反倒影响了演讲的效果。虽然如此,每个演讲者必须争取掌握这种演讲方式。只要下苦功,肯定是会学到手的。
二、即席演讲的应急思维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听众的心理和需要,灵活机动,迅速调动语言的一切积极因素,以悬河之口生动的直观和形象的直感染力,是其它各种演讲方式都无法比拟的。我们说即兴演讲是没有准备情况下的演讲,并不是绝对的无准备。恰恰相反,这个准备是漫长的。它是我们平时广博的知识积累,是平日的勤练精思,是讲前有备无患的准备。
即席演讲的准备。成功演讲最宝贵的经验就是充分准备、事先演练。演讲可长可短,可严肃可幽默,但您一定要尽可能准备一些材料,几分钟或几个小时的准备和演练是很值得的,到时您的演讲就会很流利。就地取材,即兴发挥.就是要挖掘当时当地切题的素材,为自己的语言服务。人们在演讲、演出、应聘、交际的过程中,如能就地取材,即兴发挥,往往能创造出人意料的效果。
关键是要生动,以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您的演讲不能枯燥无味或荒唐。没有人能将笑话讲得完美,如果您不会讲,不要担心。严肃同愉快同样有效,尤其是您的讲话能打动听众的心。
主动式,是一种“有言在心,不吐不快”的演讲。
被动式,是由于他人的提议,临时的需要,在无法推却的情况下,被动地决定的演讲。
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是根据各种生活场景中的中心事件和听众对象即兴而发的。虽没有讲题限制,在讲什么,怎样讲的问题上可随意选择,但也并不是随心所欲,信口开河。它是在特定的场合。以特定的身份,针对特定的事情和特定的听众对象而言的。
1、思维要点
(1)抓住听者的共同心态。在具体环境中,演讲者应推测听众的大多数在想什么,他们关心的是什么。然后再将自己的看法、想法、企望和要求,富有感情地表达出来。而表达出来的语言又与听众思想一致,就能引起共鸣。(2)抓住现场氛围。演讲者的感情基调一定要与场合的气氛和港一致,要善于当场捕捉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内容以及特定的气氛,来借题发挥,使即兴演讲具有新鲜感和形象生动感。
(3)主旨简明。出色的演讲应当是所用一连串事实或材料都指向同一方向,在高潮中结尾。
另外,在生活式即兴演讲中,还应注意把握自己的身份和针对主要听众。只有把握住自己的身份(或同学、同事或上级、下级,神亲戚、朋友,或主或客),才能确定自己讲话的出发点。使之出言得体,分寸适度,恰到好处,也才能讲出自己的特点。
2、常用思维模式:一是“纵向扫描法”,即扣住题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或者对问题作由浅入深的思考,主要着眼点在于事物的变化。二是“横向拓展法”,即根据事物的多面相互联系的角度看问题。从不同的方面来考察这一事物,或者从此事物与其他事物异同出发来揭示这一事物的独特之处,主要着眼点在于事物的特征。三是“正反对照法”,即从对立统一的角度看问题,把所谈问题和事物从正反面加以比较,鲜明揭示其是非优劣,长短强弱,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而不应该怎样做,主要着眼点在于事物的矛盾。
三、即席演讲的组织结构模式   (参考复印件)
四、临场技巧
1.调整好语调,保持低音。2.调整好嘴与麦克风的距离,以便坐在后面的人能听到,也没有刺耳的杂音。不要打口哨或手拍麦克风,正常说话,问问后面的人能否听到。3.确定麦克风的高度正好,以便您能自然站立。  4.在讲台上,您可以抓住边角,或做几个手势,或翻翻纸。不要编造事情,不要把口袋里的东西弄得叮当响,不要让手在面前发抖,不要把纸弄出声响,注意使手保持静止。5.千万不要用手抓麦克风。这样会发出声响,并会使您表现出紧张状态。6.如果您感到要打喷嚏或咳嗽,只管打,但不要对着麦克风。如果连续地咳嗽,要道歉。暂停,喝口水,清一清嗓子。应该带着手绢以备用。7.如果时间到了或已经讲完了,总结性的讲话会给听众一个准备。如果您在他们开始坐立不安之前和他们希望您能讲得更多的时候结束演讲,您的听众会认为您是个出色的演讲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7-7-12 10: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完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中国营养治疗网|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重庆管理培训|哈尔滨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台湾管理培训|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经理人的网上家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4-20 04:49 , Processed in 0.04221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