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说理财产品 | |
什么叫理财?《现代汉语词典》对“理财”这一词条是这么注释的:“管理财物或财务”。我们可以把这看做是“广义”理财的概念;从狭义角度来说,理财是为了让资产保值增值,让钱生钱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也就是对个人、家庭等的财产进行科学地、有计划地、系统地全方位管理,以实现个人、家庭等财产的合理安排、消费和使用,是一门赚钱、花钱、省钱的学问。
目前常见的理财品种主要有:股票、证券、储蓄、基金、保险、期货、黄金、信托、房地产等。我们可以借助西游记里面的人物来戏说一下理财产品的特点。 孙悟空:股票
把孙悟空演变成股票毫不为过。因为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听你话的时候,可以让你一路过关斩将,有种云里雾里的成功快感。而如果他不听你话,你会感觉念紧箍咒都没用,它会把你活活气死。
猪八戒:国债
把猪八戒比成国债,是因为它们的人缘都特好。如果说要攒钱,老百姓第一想到的肯定是国债。这就正好符合了猪八戒可左右逢源,上不得罪师父,下又讨好师兄师弟的特征。而且,猪八戒的最大特色就是爱偷懒。如果平时懒得打理财产,估计把钱放凭证式国债账户是人们眼中的上上之选。
沙和尚:银行存款
沙和尚可以说是最勤勤恳恳的了,他的能力比不上孙悟空,人缘又没猪八戒好。但无论出现什么状况,沙和尚是最忠实的,他始终不离唐僧左右。银行存款对老百姓来说好比沙和尚对唐僧,是必不可少的保靠的理财工具。
土地佬:基金
在西游记里,土地佬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在遇到妖怪时,他有的时候能充当决策者,来指引师徒四人如何歼灭敌人。而基金呢,也是帮助我们这些唐僧合理分配“三个徒弟”的公司(当然,现实中的基金的投资渠道不仅仅只有这三种,此为戏说,举例而已)。
观音:保险
这里并不是说保险是万能的。西游记里,师徒四人要面临种种的险境,有些险境不是凭借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钉耙、沙和尚的铲就能安全渡过的。而面临三人都解决不了的困境时,观音却可以力挽狂澜。这就好比保险,在遇到风险的时候,它可以帮你解决其他理财产品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
妖怪:风险
这个不用多说,任何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即使是银行存款,也有通胀的风险。当然,也可以看作是资产升值的阻碍。
|
快乐理财三大概念 | |
第一个理财概念:区分“投资”与“消费”
一般人消费前,没有这种概念,学经济学的人消费前会考虑,这个消费是属于“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
先请看一个明显的例子:
10年前甲和乙是本科的同学,在社会工作5年后,不约而同积蓄了30万元人民币。5年前,他们都花掉了这30万元。
甲去通州购买了一套房。乙去买了一辆“奥迪”。5年后的今天:甲的房子,市值60万元;乙的二手车,市值只有5万元。
两人目前的资产,明显有了很大差异,但他们的收入都一样,而且同样学历、基本具备同样的社会经验,为何大家财富不一样?
甲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花出去,只是转移到房子里,以后还是都归自己。
乙花钱买车是“消费”行为——钱是花出去的,给了别人,二手车用过10年后,几乎一分不值。车跟房子不一样,房子10年后,说不定已翻了好几番。 第二个理财概念:“哈佛”教条
在著名的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或“消费”行为。
第二个概念: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的进行消费。
哈佛教导出来的人,以后都很富有,并非主要因为他们是名校出身、收入丰厚,而是他们每月的行为,跟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只有一点不一样:
哈佛教条:储蓄30%的工资是硬指标,剩下才消费。每月储蓄的钱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标,只要超额完成,剩下的钱就越来越多。
一般人:先花钱,能剩多少便储蓄多少,储蓄剩下的钱并不多。
第三个理财概念:“理财三句话”
(1)每月储蓄30%工资,先储蓄,后消费
(2)投资年回报10%以上
(3)年年坚持,坚持10年以上
巴菲特在他的书本里说他6岁开始储蓄,每月30块。到13岁时,当他有了3千块,他买了一只股票。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他坚持了80年。现在85岁,是美国首富,比“微软”主席比尔·盖茨还有钱。
理财走不出这三句话,每句话你都要吃透,完全执行,不能马马虎虎,打工一族才可以变为富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