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1437|回复: 3

优秀企业家的10个D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 00: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优秀企业家的10D

D   
理想(Dream对自己及公司的未来具有眼光。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具有实现这种愿望的能力
果敢(Decisiveness不因循拖拉,而是决策敏捷,这是成功的关键
实干(Doer实干家,一旦决定某个行动,他们总是尽快实行
决心(Determination全身心投入事业,绝少半途而废,即便面对似乎难以逾越的障碍,也是如此
奉献(Dedication献身于事业,工作起来不知疲倦,创业时一天工作12小时,一周7天工作是常见的
热爱(Devotion热爱事业,这使他们能够承受困难。热爱产品或服务,销售十分有效
周详(Details当一个公司处于起始和发展阶段时,企业家就必须仔细周详
命运(Destiny较之在已经发展多年的大企业,他们更愿意把握自己的命运
金钱(Dollar致富并非初衷。但钱是衡量成功的尺度
分享(Distribute往往与主要雇员分享企业所有权,因为他们是新公司成功的关键

管理者成长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

都说人的成长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三个阶段将一个人从懵懵懂懂的学习成长,到似是而非一样的工作思考,再到气定神闲般的成熟成才的人生过程描绘得丝丝入扣。其实,这种人生三个阶段之说与管理者的成长与实践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刚开始做管理时,其感觉也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只凭个人直觉做事做管理,唯上司之命是从,丁是丁、卯是卯,容不得半点反对和违背,根本不知道管理还要关注人性、情感的因素和沟通、协调的技巧;做了几年管理后,忽然发现管理却“见山不是山、见水也不是水”,发现管理其实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制度执行不下去,上司、老板不支持,管理理论与实践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于是,就不再盲从前人的管理经验、不再盲从书上的管理理念,开始有意识地思考管理中的一些问题,思考怎样才能带好团队、怎样才能树立威信,这一阶段需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突然开窍了、悟透了,这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明白了管人就是关心、做人就是做事、做事也就是做人,更明白了管理原来是如此简单。

具体来说,管理者成长的第一阶段其实就是为了管理而管理,依据些小的个人经验和直觉,把下属当作小人一般来防范,结果虽然管住了人,却无法管住心,导致管理冲突不断,下属阳奉阴违、弄虚作假,公司的资源无法有效整合,管理效率十分低下。

在第二个阶段里,管理者把管理当作手段,为了“理”而去“管”,开始追求科学管理,懂得建立制度、完善流程,以保证内部步调一致、政令畅通,这样,管理效果开始提升,但是发现还是管住人却管不住心,下属只是“口服而心不服”,只把工作当作一份职业、一个随时准备砸掉的“泥饭碗”,管理者累得苦不堪言。

在悟透后进入第三个阶段时,管理者明白了管理的原理和人性的规律,明白了管人就是关心,也就找到了管理的乐趣。开始设法建立优势管理文化,充分尊重并信任下属,尝试用目标来激励员工进行自我管理,指导下属将个人目标通过制度文化融入到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中来,每个人都自动自发地做事,都把工作当作事业,从而发挥团队整体优势。这时,管理者本人也就得到了全面的成功。


发表于 2012-8-2 11: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5 17: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8 20: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б 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