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工商管理MBA专业资源库(29年)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36|回复: 1

[大师讲义] 李践讲义《过去不等于未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4-7 06: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TRONG>过去不等于未来(1)</STRONG>
<DIV  align=left>
<>    一、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
<>    要解除“自我设限”,关键在自己。
<>    西谚说得好:“上帝只拯救能够自救的人。”成功属于愿意成功的人。成功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你不愿成功,谁拿你也没办法;你自己不行动,上帝也帮不了你。
<P>    成功并不是一个固定的蛋糕,数量有限,别人切了,你就没有了。不是那样,成功的蛋糕是切不完的,关键是你是否去切。你能否成功,与别人的成败毫无关系。只有自己想成功,才有成功的可能。
<P>    宋朝著名的禅师大慧,门下有一个弟子道谦。道谦参禅多年,仍无法开悟。一天晚上,道谦诚恳地向师兄宗元诉说自己不能悟道的苦恼,并求宗元帮忙。
<P>    宗元说:“我能帮忙的当然乐意之至,不过有三件事我无能为力,你必须自己去做!”
<P>    道谦忙问是哪三件。
<P>    宗元说:“当你肚饿口渴时,我的饮食不能填你的肚子,我不能帮你吃喝,你必须自己饮食;当你想大小便时,你必须亲自解决,我一点也帮不上忙;最后,除了你自己之外,谁也不能驮着你的身子在路上走。”
<P>    道谦听罢,心扉豁然洞开,快乐无比,他感到了自我的力量。
<P>    成功,首先始于自愿自觉。
<P>    当一个人失去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万念俱灰之时,我们说“无可救药”;当一个人动了念头,认了死理,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不达目的不罢休时,我们说“矢志不渝”。
<P>    自己的事自己做。始于心动,成于行动。
<P>    坚定的行动,必然源于深刻的认识和觉悟。
<P>    二、挣脱“自我设限”
<P>    1920年,美国田纳西州一个小镇上,有个小姑娘出生了。她的妈妈只给她取了个小名,叫小芳。小芳渐渐懂事后,发现自己与其他孩子不一样:她没有爸爸。她是私生子。人们明显地歧视她,小伙伴们都不跟她玩。她不知道为什么。她虽然是无辜的,但世俗却是严酷的。我们每一个人,一生可以作出多种选择,但不能选择父母。而小芳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谁。她跟妈妈一起生活。
<P>    上学后,歧视并未减少,老师和同学仍以那种冰冷,鄙夷的眼光看她:这是一个没有父亲的孩子,没有教养的孩子,一个不好的家庭的孽种。于是,她变得越来越懦弱,开始封闭自我,逃避现实,不与人接触。
<P>    小芳最害怕的事,就是跟妈妈一起到镇上的集市。她总能感到人们在背后指指戳戳,窃窃私语:
<P>    “就是她,那个没有父亲,没有教养的孩子!”
<P>    小芳13岁那年,镇上来了一个牧师,从此她的一生便改变了。小芳听大人说,这个牧师非常好。她非常羡慕别的孩子一到礼拜天,便跟着自己的双亲,手牵手地走进教堂。她曾经多少次躲在远处,看着镇上的人们兴高采烈地从教堂里出来。她只能通过教堂庄严神圣的钟声和人们面部的神情,想象教堂里是什么样,以及人们在里面干什么。
<P>    有一天,她终于鼓起勇气,待人们进入教堂后,偷偷溜进去,躲在后排倾听——牧师正在讲:“过去不等于未来。过去你成功了,并不代表未来还会成功;过去失败了,也不代表未来就要失败。因为过去的成功或失败,只是代表过去,未来是靠现在决定的。现在干什么,选择什么,就决定了未来是什么!失败的人不要气馁,成功的人也不要骄傲。成功和失败都不是最终结果,它只是人生过程的一个事件。因此,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永恒成功的人,也没有永远失败的人。”
<P>    小芳被深深地震动了,她感到一股暖流冲击着她冷漠、孤寂的心灵。但她马上提醒自己:得马上离开,趁同学们、大人们未发现她时,赶快走。
<P>    第一次听过后,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冒险——但每次都是偷听几句话就快速消失掉。因为她懦弱、胆怯、自卑,她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进教堂。她和常人不一样。
<P>    终于有一次,小芳听得入迷,忘记了时间,直到教堂的钟声敲响才猛然惊醒,但已经来不及了。率先离开的人们堵住了她迅速出逃的去路。她只得低头尾随人群,慢慢移动。突然,一只手搭在她的肩上,她惊惶地顺着这只手臂望上去,正是牧师。
<P>    “你是谁家的孩子?”牧师温和地问道。
<P>    这句话是她十多年来,最最害怕听到的。它仿佛是一支通红的烙铁,直刺小芳的心上。
<P>    人们停止了走动,几百双惊愕的眼睛一齐注视着小芳。教堂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P>    小芳完全惊呆了,她不知所措,眼里含着泪水。 </P></DIV>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06-4-7 06: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过去不等于未来(2)</STRONG>
<DIV 1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0.5pt; COLOR: black; LINE-HEIGHT: 180%" align=left>    这个时候,牧师脸上浮起慈祥的笑容,说:
<>    “噢——知道了,我知道你是谁家的孩子——你是上帝的孩子。”
<>    然后,抚摸着小芳的头发说:“这里所有的人和你一样,都是上帝的孩子!过去不等于未来——不论你过去怎么不幸,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未来必须充满期望。现在就作出决定,做你想做的人。孩子,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从哪里来,而是你要到哪里去。只要你对未来保持希望,你现在就会充满力量。不论你过去怎样,那都已经过去了。只要你调整心态、明确目标,乐观积极地去行动,那么成功就是你的。”
<>    牧师话音刚落,教堂里顿时爆出热烈的掌声——没有人说一句话,掌声就是理解,是歉意,是承认,是欢迎!整整13年了,压抑心灵的陈年冰封,被“博爱”瞬间融化……小芳终于抑制不住,眼泪夺眶而出。
<P>    从此,小芳变了……在40岁那年,小芳荣任田纳西州州长,之后,弃政从商,成为世界500家最大企业之一的公司总裁,成为全球赫赫有名的成功人物。67岁时,她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攀越巅峰》。在书的扉页上,她写下了这句话:过去不等于未来!
<P>    “过去不等于未来”的观念,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成功。成功与目前的境况无关。过去的都过去了,关键是未来。过去决定了现在,而不能决定未来,只有现在的作为及选择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
<P>    “过去不等于未来”这样的事例,古往今来,数不胜数。我国汉代著名学者承宫的遭遇就很有些像前面讲述的那个“美国小芳”。
<P>    承宫出生在一个穷苦贫寒之家。父母一年辛劳忙碌,全家人只能勉强糊口,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终日挣扎在温饱线上。
<P>    承宫七岁那年,该读书了,但他只能眼巴巴望着左邻右舍的孩子欢天喜地进学堂——饭都吃不饱,父母哪来钱供他上学呢?
<P>    不仅上不起学,小小年纪还要分担家计重担,去替人放猪。
<P>    为这事,他不知偷偷哭过多少回。
<P>    不久,同村的学者徐子盛先生开办了一所乡村学堂。承宫放猪每天都要从那里经过。起初,他每次路过学堂,只敢望几眼学堂大门,竖起耳朵偷听一会儿里面的读书声,然后就赶紧离开。渐渐地,承宫在学堂附近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最后竟不由自主地来到学堂门口,偷听先生讲课,听学童读书。常常听得入了神,把猪都忘了。
<P>    终于有一天,承宫在学堂门口听讲,没有照看好猪,让猪跑散了几只。东家寻来,不由分说,一顿毒打,打得小承宫鼻青脸肿,哭叫不止。哭声委屈哀切。
<P>    正在授课的徐子盛先生闻声跑了出来。当得知事情缘由后,先生便对东家说:“怎么能这样对待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像对盗贼一样残酷无情呢!从今以后,他不再为你放猪了,你请另雇他人吧!”
<P>    说完,将小承宫领进了学堂。
<P>    从此,承宫就被收留在徐先生门下。他一边帮老师做杂活,一边随课听讲,并抓紧一切空余时间读书。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数年后,承宫读遍了先生的所有藏书,并写得一手好文章,远近闻名。
<P>    承宫最后成了一名在学术上有很深造诣的学者而名垂青史。
<P>    也许有人会说,小芳、承宫都是小时候就发生了转变,如果已经成年,“过去不等于未来”还管用吗?其实,这句话是永恒的。一切都是重新做起,一切都还来得及。只要起步,永远都不算晚!
<P>    成语“刮目相看”便是一例。
<P>    吕蒙是三国时东吴将领,英勇善战。虽然深得周瑜、孙权器重,但吕蒙十五六岁即从军打仗,没读过什么书,也没什么学问。为此,鲁肃很看不起他,认为吕蒙不过草莽之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足与谋事。吕蒙自认低人一等,也不爱读书,不思进取。
<P>    有一次,孙权派吕蒙去镇守一个重地,临行前嘱咐他说:“你现在很年轻,应该多读些史书、兵书,懂得知识多了,才能不断进步。”
<P>    吕蒙一听,忙说:“我带兵打仗忙得很,哪有时间学习呀!”
<P>    孙权听了批评他说:“你这样就不对了。我主管国家大事,比你忙得多,可仍然抽出时间读书,收获很大。汉光武帝带兵打仗,在紧张艰苦的环境中,依然手不释卷,你为什么就不能刻苦读书呢?”
<P>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十分惭愧,从此后便开始发愤读书补课,利用军旅闲暇,遍读诗、书、史及兵法战策,如饥似渴。功夫不负苦心人,渐渐的,吕蒙官职不断升高,当上了偏将军,还做了浔阳令。
<P>    周瑜死后,鲁肃代替周瑜驻防陆口。大军路过吕蒙驻地时,一谋士建议鲁肃说:“吕将军功名日高,您不应怠慢他,最好去看看。”
<P>    鲁肃也想探个究竟,便去拜会吕蒙。
<P>    吕蒙设宴热情款待鲁肃。席间吕蒙请教鲁肃说:“大都督受朝廷重托,驻防陆口,与关羽为邻,不知有何良谋以防不测,能否让晚辈长点见识?”
<P>    鲁肃随口应道:“这事到时候再说嘛……”
<P>    吕蒙正色道:“这样恐怕不行。当今吴蜀虽已联盟,但关羽如同熊虎,险恶异常,怎能没有预谋,作好准备呢?对此,晚辈我倒有些考虑,愿意奉献给您作个参考。”
<P>    吕蒙于是献上五条计策,见解独到精妙,全面深刻。
<P>    鲁肃听罢又惊又喜,立即起身走到吕蒙身旁,抚拍其背,赞叹道:
<P>    “真没想到,你的才智进步如此之快……我以前只知道你是一介武夫,现在看来,你的学识也十分广博啊,远非从前的‘吴下阿蒙’了!”
<P>    吕蒙笑道:“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P>    从此,鲁肃对吕蒙尊爱有加,两人成了好朋友。吕蒙通过努力学习和实战,终成一代名将而享誉天下。
<P>    千百年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之所以成为一句成语,就说明人们对“过去不等于未来”的普遍认同。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把这一观念真正用在自己身上。 </P></DI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社区首页|美华管理传播网|中国经济管理大学|美华管理人才学校|MBA工商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美华管理咨询|北京管理培训|天津管理培训|上海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浙江管理培训|广东管理培训|新疆管理培训|内蒙古管理培训|青海管理培训|广西管理培训|西藏管理培训|吉林管理培训|沈阳管理培训|辽宁管理培训|河北管理培训|山东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福建管理培训|海南管理培训|贵州管理培训|四川管理培训|湖北管理培训|河南管理培训|安徽管理培训|江西管理培训|深圳管理培训|广州管理培训|珠海管理培训|香港管理培训|免费公益MBA培训|美华管理咨询|中国管理传播网|全国管理培训认证网|MBA职业经理培训|中国管理人才库|经理圈|Archiver|手机版|美华管理人才学校|学校新浪微博V|管理考证|MBA公益课堂|律师声明: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网站地图

黑公网安备 23018302010102号

QQ

GMT+8, 2024-11-15 12:58 , Processed in 0.02464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ICP备13013142号

Powered by Discuz! Templates yeei! © 2001-2010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