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1|回复: 0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2025MBA管理学案例课堂:《第三章 决 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美华管理传播网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2025MBA管理学案例课堂:《第三章  决 策》




  决 策
上海港龙吴港务公司信息化管理
上海港龙吴港务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国有中型企业。20世纪80年代,上海港务局为了调整上海港生产布局,在黄浦江上游建设了龙吴新港区。建港初期,公司主要依靠港务局下达的计划指令来组织各项业务,运行状况还算不错。但自从1993年逐渐向市场经济转轨以来,公司每况愈下。面对严峻的形势,公司领导开始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信息对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加强信息工作。公司有关部门陆续购进了少量的小型计算机和微机等相关信息设备,逐渐建立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吞吐量管理等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但受到资金、人才、基础结构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企业信息化工作进展缓慢,且存在着很多问题。
1. 信息调研不充分导致决策失误
龙吴港务公司离出海口远,需要4个小时的航程,时间成本高,使龙吴港处于明显的劣势。这是一个典型的因缺乏信息调研而导致的决策失误。
2. 对信息及信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调查显示,30%的被调查者至今尚未认识到信息已成为一种商品,50%的被调查者没有意识到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而只有20%的被调查者认识到信息是与物质、能量同等重要的社会赖以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此外,只有四成的被调查者意识到信息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6.67%的被调查者认为信息只起到一定的作用。可见,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信息意识极为薄弱。
3. 信息获取渠道狭窄,信息沟通领域闭塞
调查显示,该公司信息获取渠道过于狭窄,2/3以上的信息来自于政策文件和内部文件,而来自于专业技术企业、技术市场、各类信息网络的信息只占很小的比例。同时,调查表明国有企业对信息渠道的需求利用遵循的规律是:先“易”后“难”;先“内”后“外”;由“近”而“远”;先内部渠道后外部渠道;纵向渠道在先,横向渠道在后;政策文件、上级机构、内部文件等纵向渠道优先,市场调查、利用网络等横向渠道补充。可见,政企之间仍存在许多密不可分的联系,企业收集信息仍以传统信息沟通渠道为主,而以信息网络、市场调查等新渠道为辅。
4. 信息管理机构地位低
公司的技术部设有一个所谓的“信息中心”,实为机房,编制2人,只负责编程、硬件维修、软件安装、PC使用指导等一些基础性工作,根本没有发挥对企业所需的信息进行统一收集、分析、处理、传递、输出、贮存等各项管理职能,更不用说运用信息支持公司的经营、管理、决策工作了。公司有1/3的职工甚至不知道公司设有信息中心这一机构。
5. 信息系统建设落后
调查发现,龙吴港务公司的整套信息工作仍以传统的手工方式为主,除了上海港务局每日上午10:30发送的几条信息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递以外,其余信息的交流包括内部信息的传递及外部信息的收集等均是通过陈旧的文献形式。
6. 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设备陈旧
龙吴公司仅经理办公室与市场经营部有专款用于信息工作,其余部门的信息费用一再被压缩。目前,公司由于资金短缺,无力购买一些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致使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控制仍以手工方式为主,严重影响了企业信息工作的开展。资金严重不足,致使该公司关于建设LAN(局域网)、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的愿望无法实现,这一在国企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
7. 专业信息人员匮乏、素质普遍偏低
调查发现,龙吴公司无一名专业信息人员,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高中(中专)毕业生占一半以上(54.5%),大专(相当大专)毕业生占了其余的45.5%,本科生尚未有“零”的突破。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性专业人员。
思考题:
1. 信息在企业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2. 龙吴港务公司在信息方面存在着哪些不足?有何改进意见?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教学资源库.jpg

    创办于1995年,是国内最早的专业管理类传播网站,面向全国首创了全国MINI-MBA职业经理系列版权课程,旗下工商管理MBA专业教学资源库,拥有海量MBA工商管理课件、教材免费开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б 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