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查看: 211|回复: 0

破除3个企业经营中的妄念 | 小马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0 11:2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经济管理大学

破除3个企业经营中的妄念

小马宋



我在跟得到新商学主编打磨这个课件的时候,最初没有写现在这个题目,我写了一个相对悲观的题目,但是课程内容组一定要让我改过来。

为什么呢?罗老师不是说过嘛,悲观是一种看法,而乐观是一种行动。

我觉得学习有一个很重要的点:你既然要学,或者你既然认可这件事情,就一定要去做。我们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了非常多的好理念,但永远不去做。

比如,我们都知道吃蔬菜对身体好,但我们就爱吃肉;我们都知道少吃多动能够减肥,但我们就喜欢躺在床上刷手机;我们知道长期主义是好的,但我们会为了短期的利益出卖很多东西;我们知道以人为本是一个非常正确的理念,但在给员工发工资的时候,我们从来不这么想......

所以,听课、听理论、听方法的核心,第一,你要相信;第二,你要做到。

大部分人是认可的,但就是不做。好比有人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挂了一块牌匾,给别人拍照看。

在讲我的观点之前,我给的一个建议,是把你认可的东西先做到。

如果你做不到,把那个牌匾和你朋友圈里那些签名先撤下来。如果你不认可,如果你做不到,那你就不要去写它。

我们接下来进入正题。

我是谁呢?我是一个一直致力于为营销祛魅的营销顾问。

很多人甚至大部分人来找一家营销咨询公司,他们的想法是找了小马宋就能成功,就能翻身,就能够持续增长,其实不是的,刘翔的教练并不能保证每个队员都能拿世界冠军。‍

为什么呢?因为本质上,一家企业能够成功、增长,实现自己的目标,是由企业的综合实力来决定的。

所以本质上,很多企业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觉得营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甚至是所有问题,其实不是的。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错觉?

是因为我们看到别人成功时,都是看到他们的营销行为。比如联名活动,比如网络事件,比如分众的广告,这些是你看到的企业在做的事。

但他们怎么做研发、培训、融资、执行、分配,你都看不到。所以我们通常就会带有一个错误的概念,觉得成功都是由营销推动的。

这是一个过去企业经营中,老板常有的一个妄念:用营销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老觉得营销是把一个和别人差不多,或者说没有什么价值的东西卖给别人,才是厉害。因为你看,你的东西这么烂,你还能够卖出去,这才显示出你的营销水平。

但我不这么看,如果你能够把一个烂东西卖出去,我觉得这不是营销的水平,这是一种骗术。所以正经的营销从来没有讲过把一个烂东西卖出去,我自己也不会。

正经的营销,应该是从为顾客创造价值开始。

你去看全世界的所有商学院,最经典的一本营销教科书是科特勒写的《营销管理》。他在书的第一页就会告诉你,营销是什么?营销首先是为顾客创造价值。

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中也一直强调,要重视顾客的真实需求,最近梁宁老师也写了一本书,叫《真需求》,其实翻来覆去,讲的都是一回事。

营销不是欺骗顾客,不是用各种手段让顾客买单,然后买完之后再也不用,买完之后还要退货,不是这样的。

破掉这个妄念之后,我给大家一个建议,还是要回归到最基本的思考,就是我有没有为顾客创造价值?尤其是独特的价值,这才是企业的立身之本。

图片

第二个我们通常的误解,是我们觉得今天这个社会,产品是极其同质化的,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理解。

首先我告诉大家,大部分产品不是同质化的,而是差异化的。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做得好的产品基本都是差异化的。‍‍

大部分做得不好的,是做得比别人差,它不是差异化。所以要想经营好一家企业,核心是要做出差异化。

今天在场的朋友肯定有很多人不同意我的看法。你看这个矿泉水怎么能做差异化呢?它不是都是水吗?纯净水不就是去掉所有杂质的吗?它有什么差异化呢?一杯奶茶不就是奶和珍珠吗?有什么差异化?

好,我说说我的观点。

比如说英伟达的 GPU。你干不出来,人家是极度差异化的,所以它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

比如苹果、特斯拉、大疆,甚至是比亚迪,你都做不出来。‍‍‍‍‍

你说这个东西我真干不了,他们是金字塔尖的公司。但普通商品究竟能不能够做出差异化呢?我要纠正大家一下,普通商品同样是只有差异化的东西,才能够做得更好,才能够活下来,才能成为百年品牌。

比如,巧克力,这是一个很常见的产品。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费列罗的金莎巧克力。大家有没有去参加一些婚礼,拿到一颗喜糖,发现外面包着一层金莎,打开后却发现是一个山寨、非常难吃的巧克力?为什么?因为费列罗的金莎巧克力没有人能够代工出来。

是因为从产品研发到生产设备的制造,都是他自己完成的,他的生产设备也是自己研发出来的,你根本就没有这个设备,所以你做不到。

大家可能还吃过另外一个东西叫百醇,就是格力高的一个饼干。它有一个独特的工艺,就是注芯饼干,能够在这么细的饼干里边,再把巧克力注入到里面去你也做不出来。

我们有个客户叫法丽兹,我们写了一句口号“一口酥成沙,夹心更丝滑”,它做到快20亿了,没有人山寨它,因为它的老板也是自己研发生产设备,别人做不出这样的口感。

我前几天听一个朋友讲,一个做爆米花的的品牌,具体品牌名字我忘了。

它的老板是自己先去新疆种玉米,因为这种爆米花只有这个品种的玉米做出来最好吃。然后还要独特的加工工艺,它用的糖,只有美国和韩国的两家工厂才能做出那种糖。所以,它才卖得好,因为别人很难模仿。‍‍‍‍‍‍‍‍‍‍‍‍‍‍‍‍

不要以为产品都是同质化的,如果你的产品和别人相比没有任何区别,那凭什么你卖得好呢?大家要想一想,凭什么你卖得好?

图片

所以我说,只有拥有比别人更好的技术和独特的产品,你才能够独树一帜,你才拥有被顾客选择的价值。

我们靠营销手段,是可以快速推广一个产品的,我并不否认营销的价值,但使用这个产品之后,它会不会有口碑?会不会复购,会不会推荐给朋友?这才是一个品牌能不断获得客户、持续经营下去的基础。

小米生态链最近有个企业,做了一个油烟机,它不叫油烟机,叫净烟机,起量非常快,据说有十亿的量级了。

因为它把一个大学教授的专利技术用到了油烟机上,它就是能把厨房里的PM2.5彻底净化。

小米做出这个产品后,据说某大牌厨房电器的老板回去大骂他们的研发部门,为什么没做出这个产品?

我曾经在小米生态链做过两年,是谷仓的合伙人。我也经历了很多生态链的产品,其实也有大量失败的项目,但凡是生态链上做得好的,确实是产品做出了独特卖点和差异化。‍‍‍‍‍‍‍‍‍‍

前两天我去了普洱,传说中云南有一杯非常好的茶,叫“麒麟大口茶”。我以前只是听说,而且我认识他们老板林森,但我从来没有去过云南,也没有机会去普洱。

去普洱的时候就买了一杯麒麟大口茶,我一喝就惊艳到了,我从来没有喝过这种口味。那么多的大牌也干不倒它。因为你想喝这个口味只能来我这,所以这才是你本质的东西。

我那天发了一个朋友圈,我说所有号称产品主义、觉得自己产品还不错的老板,都应该来喝一杯麒麟大口茶,你就知道你和他差距有多大。

因为你所谓的产品主义,你所谓的产品好,要么顾客不接受,要么就只是堆了一些高级材料而已,你的高级材料别人不会感兴趣。

所以,不要觉得自己这个生意很难,人家真正有价值的企业做生意不难。

当然,这里涉及另外一个问题,真的有一些东西就真的是没有任何差别,怎么办?比如说这个纯净水,究竟能不能做差异化?也可以做,水做不出差异化,包装可以,价格可以,促销员的热情度也可以,服务、购买便利性,都可以做差异化。

你看可口可乐,你说碳酸饮料,可口可乐这个配方没有人能做出来吗?可口可乐的配方连自己都改了好多次,中国的可口可乐和墨西哥的可口可乐都是两个配方。

大家想一想,可口可乐是至今为止,你在中国能够买到的最便宜的碳酸饮料,也是你能够买到的最方便的碳酸饮料,这个就是它的不一样。

还有一种情况,我也遇到过一些奶茶店老板,他们说,我们做的奶茶其实和古茗差不多,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古茗做得好?为什么顾客就不买我们的奶茶呢?我说为什么呢?

图片

因为你喝的那一杯奶茶,是在你们公司的研发办公室里做出来的。你喝的古茗的那杯奶茶,是在古茗的门店做出来的,这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因为古茗有一万家店,如果要保证每一家门店做出来的奶茶口味都一样,是非常非常难的,因为你这个奶舀几下,这个茶汤放的时间、珍珠煮的时间、放的温度、水果怎么剥,都是不同的操作。

很多奶茶店,可能在办公室里研发出很好口味的奶茶,到了加盟商那里就做出一杯很糟糕的奶茶,这个叫做什么呢?这个叫做稳定性。

之所以我们觉得麦当劳好,还不单纯因为麦当劳好吃,比麦当劳好吃的汉堡也很多。但是为什么没有那么多家店?因为他开了足够多的店,品质就难以保证了。麦当劳能够保证它几万家店的品质是一样的。你在纽约吃、在北京吃和在广州吃,都是同一个麦当劳。

这就是品质的稳定性,其实也是一种差异化。

还有价格。

为什么两块钱的冰淇淋,蜜雪冰城能赚钱,你却赚不到钱?所以本质上价格并不是一种竞争手段,价格其实是一种能力。你有能力做高价,也有能力做低价。而且在做低价的时候还能赚钱,这才是真正的能力。

所以,价格本身就是一种差异化,价格本身就是产品的一种特征。

比如我说可口可乐,是你能买到的最便宜的碳酸饮料,那当然还有颜值,我们有一个客户叫 Babycare,是做母婴用品的,一年做 100 亿, 当然产品都很好。

我们去做调研时,我们问这些妈妈,为什么会选择 Babycare 的产品?她说,我可喜欢她们了,因为她们的产品特别好看。

那你说,好看这件事别人做不出来吗?可能还真做不出来。因为这是他们独特的基因。

Babycare 的老板,两个老板都是做工业设计的夫妻。好几年前,我们为他们服务时,那个时候他们一年几十亿。一个公司里有 300 个设计师负责让产品好看。

你不要说,我觉得我们也很好看,你得拥有让产品好看的能力。所以我经常说,有些东西看起来很简单,没什么神秘的东西,但实际上你就是做不到。

我们有个客户叫爱玛电动车,他能让他们几万个经销商每周都发一条短视频,一周就是几万条。那怎么做到的?就是CMO带着团队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去宣讲,帮助他们去做短视频。‍‍‍‍‍‍‍‍‍‍‍‍‍‍‍‍‍

爱玛去年办了几十场音乐节。不但不赔钱,还赚钱。爱玛电动车的小红书有50多万粉丝,比其他所有电动车品牌粉丝加起来都多。那怎么做到的?也不难,做音乐节,在现场关注小红书就送荧光棒。都是市场部的小朋友在现场干出来的,都是笨办法,却很少有人去学。‍‍‍‍‍‍‍‍‍‍‍‍‍‍‍‍‍‍‍‍‍‍‍‍

这其实一个企业的组织动员能力,看起来没啥难的,做起来千难万难,不信你去做做试试。‍‍‍

你看康师傅的渠道能力,蜜雪冰城的价格能力,海底捞的服务能力,麒麟大口茶的产品能力,它的秘密是摆在那里的,但你学不会。

你看,我们作为一个咨询公司,最害怕的不是差异化,最害怕的是同质化。我们的咨询产品,如果都能够做到 90 分,那我们的收入应该还可以翻一番。是因为你没办法让一个咨询产品都能做到 90 分,咨询产品本来就没有同质化。

所以这是我想破除的另一个妄念,认为产品都是同质化的。或许你的产品真的是同质化,但如果你不能摆脱同质化,你就没有活路。

当然我说的这个差异化,确实是把它泛化了,本质上,其实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你没有一个核心竞争力,哪怕你是获得了独家经营权,这也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吧。你不能说你什么都不行,还想挣钱,这有点没天理了。

还有一种,我觉得可能看起来比较简单的差异化。

这两年名创优品有一个非常大的增长,为什么?就是因为 IP。但是为什么名创优品做 IP 很简单?你看我去好莱坞买一个授权联名不就行了吗?

不是的。正是因为名创优品的数量和销售规模,导致了它和别人联名时花的钱更少。你卖 1万个,人家卖 100万个,那当然它的成本会更低呀。同样都是一次联名,收的钱是一样的。

大家想一想,你是不是看到过,无数个网红品牌推广都做得很好?那为什么三五年就消失了呢?为什么?因为大家觉得不值得。

当你是网红的时候,我愿意去试一下,试完后我觉得也就如此,那就放弃不再买了。这就是因为你的核心价值没有交付到。

正确的营销的打开方法,首先是为顾客创造独特的、满足用户需求的价值。

破第二个妄念:战略能让你成功。

今天,我要破除大家对于战略的误解。


很多人觉得战略高大上,很多老板在讲战略的时候,能够滔滔不绝地讲一天。

但是我请大家注意,战略虽然很重要,但其实更重要的是执行战略的能力。我在《经营的本质》中看到一句话,我非常认同。

它说:不是你拥有了战略规划的能力就可以成功,而是要具有战略的执行能力。你做出一个战略来,执行不了有什么用?

图片

比如咱们退回到十年前,你发现小米做成了苹果、三星之外的另外一个非常大的手机品牌,你觉得手机是有机会的。

所以你看 360、 乐视、一加、锤子,无数个互联网公司都去搞手机了,为什么没有做起来?那就是因为他们不具有执行这个战略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手机是个好生意,但是只有一家公司具备执行这个战略的能力,是谁呢?是华为。

华为看到了这个机会,当然大家知道十几年前,其实华为也有手机,但你会发现,当时它其实是作为一个电信运营商的赠品,作为一个附赠的手机,华为也没有重视这件事。

华为当看到小米原来可以做出来的时候,华为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它看到原来在三星和苹果之后,还能够出现一个手机品牌,所以华为认为这是可行的。

据说2016年小米的手机研发人员是200左右,华为当时投入的研发人员超过一万人,也许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浪费的资源和能力,但华为的做法就是饱和投入、饱和攻击,要干就一定要干成,华为才具备这样的能力。

华为为什么能比其他公司更能干成手机?

因为执行这个战略的能力。第一个是它具备这么多年的通讯技术研究的基础;第二个是它的资源投入能力;第三个是它的战略决心。

在这一点上,当时的360、乐视是没法比的。

所以,大家不要天天聊这个宏大的战略,核心是你要认识到,自己是否拥有落地战略的能力。

图片

大家都说私域很重要,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很简单的执行,就是私域究竟是什么?这个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定义,但我觉得微信号肯定是一个私域。

我们公司前两天刚刚续费了,因为我们的微信人数超过了 5 万,然后要加钱。所以刚刚续了 2 万块钱。

我个人拥有 186个读书群,5 万以上的私域。

我怎么做的呢?很多人觉得私域好像很难做,我觉得本质上,如果你想做私域,就要想一想在你的私域里,顾客加了你究竟能获得什么?

如果从顾客的视角去看,我为什么要加一个天天瞎聊天的群呢?这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所以本质上我们要思考,当我加入一个私域的时候,顾客究竟愿不愿意加入?你给他提供的价值是什么?

所以我们的私域很简单,我们的私域就是每天发一段 1000 字左右,我的个人思考分享给大家。

图片

你看,运营方法非常简单,我每天写 1000 字分享到我的读书群。我不关心读书群里面有没有人说话,我每天都发。但是如果从来没有人说话,我每天都发,是不是慢慢地都会退群呢?不是。

我们现在这个群,因为都是自动加的,自动加私域的群,200 人是上限。在理论上来说,大部分私域群到了 200 人之后会慢慢退化,就是变成 190、180、170、150,两年之后变成 100,就快没有声音了。但我们已经运营了三年,我们最大的一个群已经达到了380人。

这额外的 180 人,都是我的群友拉自己的朋友进来的,我们95%的群都超过了 200 人。

虽然不能说没有人退群,这也太吹牛了。大概每个群会有一两个退群的,另外就是发广告被我踢掉的,此外大部分人没有退群,而且还不断地拉自己的朋友进来,这就是我们的成绩。

其实我们公司没有人帮我运营这个东西,就只有我一个人在做。我每天分享 1000 字左右,完全叫做低功耗运营,我只是群发。

图片

从去年,2024 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发现确实有很多人想问我一些问题,但我又没有时间回答。因此我们就增加了一个版块,叫每周答疑。我每周二在群里答疑,你给我提问题,我把典型的问题写成答案,再发送到群里。

所以我们对于运营私域、运营我们这个读书群,有几个原则。

图片

第一,不追求活跃,活跃不代表有价值。而只追求我给你交付的价值,就是你为什么要每天来关注我,对人生、对世界、对商业的思考、对营销的思考。

第二,就是简单化操作,使用系统工具群发,180个群发一次就好了,然后自动拉黑发广告的、发二维码的,全部拉黑。自动入群,我们从来不单独拉群,因为太费时间了。

第三,通过口碑来扩散。我们从来没有专门去推广它,就是我偶尔在群里面发一下这个群,大概 10 分钟就加满了 200 人,但是我很少去发。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通过口碑来的,才会是一个有价值的合理的增长方式。

我看到有一些热心的读者,甚至是一个人就拉近了几十个人到群里,就是通过口碑来扩容。

所以这也就契合了,我刚才说的营销究竟是什么。营销的本质是为顾客提供价值,先不要想顾客为什么会花钱买我的东西,先想一想你有没有为顾客、为你的顾客提供价值。

这个维护私域的方法听起来也很简单,但这考验的是执行能力。

我要破除的第三个妄念,是妄想学一招,然后回去一用就可以把企业搞好。


你在学,别人也在学呀。你用的这个招数,很可能三天后就有对手看到了。


如果我们想长治久安,如果我们想持续地建立壁垒,就要用系统的能力来建立企业壁垒,因为单点的技巧很容易被模仿。

比如,我今天告诉你一个微信公众号标题的 10 种写法。如果你以前不知道,你突然知道了,你会觉得这个好厉害。但是我告诉你,你知道了,别人也会,这有什么?这不是天大的秘密。

你可能仅仅领先你的对手 5 天时间,5 天后可能就消失了,那多一点儿一个月,它也会消失。

所以,我们可以用各种技巧和方法来提升我们的效率,但是如果这些所有的方法都是可以被对手模仿的,那他就难以持续领先,所以系统性的竞争才是更有壁垒的。

在波特的理论中,他提到的是什么呢?叫做建立战略的壁垒,用一系列独特的经营活动来构筑企业的壁垒。

接下来,我分享一个用系统来形成壁垒的案例。

这个客户也在广东,叫淘蛙,是做厚汁干锅牛蛙的。

大家可能知道,国内有几家做牛蛙品牌的,它在牛蛙品牌中排名前三,但是它的利润率低。在餐饮行业如此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家知道它的毛利,我都不好意思说。

它是怎么做的呢?就是用一套系统解决了成本问题。举个例子,首先它确定了一个战略方向,叫做总成本领先。

图片

在我们帮它做门店设计、品牌口号的时候,其实我们还提供了一个更重要的建议,就是要走总成本领先的战略。这既是他过去做的,也是他将来的竞争力所在。

所以当我们提到这个概念时,他们老板突然意识到,他过去其实就是这么做的,只不过他们没有这个概念,没有这个学术概念而已。后来他就集中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发和改进。

为什么淘蛙的牛蛙店比其他店做得更好?举个例子,普通的牛蛙店和它的对手相比,其对手用 250 平方米的门店,坐 80-100 个座位。

而淘蛙用 100-150 平方米的门店,坐 80-100 个座位,它节省了 100 平方米。

尤其是在这个餐饮行业,租金非常非常贵,都是在购物中心里,他为什么可以做到?是因为他有几个动作保证了他可以这么做。别人说,那我也想把门店做小,行不行?做不了。为什么?我给大家解释。

首先,它有中央厨房。中央厨房干什么?不是预制菜,大家不要误解。我告诉大家,牛蛙是一种只能现杀的食材,牛蛙不能冷冻,牛蛙只能当天现杀、当天现炸才好吃。

所以,所有对手的牛蛙店,都是在厨房里边有专门杀牛蛙的工人,每天要把活蛙送到门店去杀,杀完之后再炸,现场制作。

图片

但是,淘蛙可以做到,在中央厨房杀,每天 5 点钟就起来杀牛蛙。这样的话,你会发现有一个很好的优势,就是我每天在中央厨房杀,可能供我 100 家门店,那我只需要 10 个人就可以杀这 100 家门店的牛蛙。但是如果你有 100 家门店,你就得雇 100 个人,是不是降低了雇人的成本?

那为什么他能够在中央厨房杀,而你就不能呢?因为他只在广东开店,集中配送。其他牛蛙店在全国开店,在全国开了 200 家店,和 在广东开了 200 家是完全两个概念。

所以他可以做中央厨房,别人做不了。那他在广东开店,可以专门为广东人开发他们喜欢的口味,偏甜。

牛蛙杀完之后,就把它炸出来,再配送到各个门店。你会发现,如果牛蛙是活的,到了门店再杀出来,那个牛蛙变成了半斤,要去皮、去内脏。

如果我在中央厨房杀完,是不是一斤变成半斤了?一斤变半斤之后,我的配送成本降低,因为我原来是配送一斤的牛蛙,现在是配送半斤,因为我已经处理好了。

还有一个就是它的商业用电,高峰期用电成本很高,但是我在四五点钟就开始炸牛蛙,我的成本是很低的,因为我是低峰用电。

然后还有就是,在门店里,它的整个布局又减小了。原来的厨房里边,有一个养牛蛙的池子,还有杀牛蛙的台子、炸牛蛙的锅。把这些都去掉之后,它的整个厨房面积从 50 平方米变到了 20 平方米,所以它就节省出 30 平方米来让你坐座位。

他还去掉了收银台,是不是又可以省出四个座位?然后他把这个消防通道,做到符合消防要求的那个距离,而且没有浪费。所以他用100 平方米的店面,就可以坐到别人 250 平方米店面的座位,用一半的租金获得了更高的收益。

然后,人工成本也节省了,而且我对我的牛蛙工可能还加了工资,但其实我依然在省。整体的运输成本减少,包括它还有废料的利用。

比如,你在这个牛蛙单店,你杀了牛蛙去掉内脏和皮,这些东西还要处理,需要专门的人来帮你处理,还要付钱。但是我在中央厨房里边把牛蛙去皮、去内脏,我还可以用每斤 5 毛钱的价格卖给别人,这还变成了收费的。

所以他一直在省钱。

一斤牛蛙,运输成本是一块钱,但是我在中央厨房配送的时候,我就变成了半斤牛蛙,所以每一斤又能省 5 毛钱。所以就是不断地在降低成本。

在广东,大家都知道有茶位费。他没有茶位费,饮品也是自助的,然后用高薪高效的员工,他的员工其实是非常少的,但是又增加了钟点工。你看,钟点工的好处是什么?你不用给他们吃住,也不用每个月都付钱,只要来忙的时候过来帮忙。虽然他的单小时工资更高,但其实负担更低。

所以,淘蛙整体形成了总成本领先,但别人学不会。

图片

因为别人 200 家店在全国开,而你 200 家店是在广东开的,所以整个叫做环环相扣的运营活动,支持了你的定位,所以他依然很无敌。

这个就是如何用一套企业经营的系统,来形成战略的壁垒。

以上,就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没有非常具体的技巧,但是我希望大家理解:一家企业究竟为什么成功?本质上是它拥有核心的能力。

这个核心能力也许来自技术,也许来自设计,也许来自商业模型,也许来自组织能力。总之,你总要有一个能打的功夫出来才行是不是。

我的演讲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招生电话:13684609885  

        招生办微信号:122285053   微信公众号: MHJY1999

        教师邮箱:xchy007@163.com

       美华企管携手中国经济管理大学共创MBA实战品牌教育


免责声明:文章来自美华管理传播网内容仅限课堂教学调取,如涉及版权请通知我们删除


www.mhjy.net   创办于1995年,是国内最早的专业管理类传播网站,面向全国首创了全国MINI-MBA职业经理系列版权课程,旗下工商管理MBA专业教学资源库,拥有海量MBA工商管理课件、教材免费开放。

美华网站.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б 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