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企业家企业诊断会 现场企业案例解析 黎化民:企业用人是一套系统工程
我想了一个故事,也想一个问题,上个礼拜三曾经跟一个企业家,在软件行业的企业家聊天,他现在正在追求上市,十八大以后审批制马上要回到正轨,虽然现在还有800多家企业在排队,准确讲是880家,他也在评估自己什么时候能够跑进去,按照自己现在得到的各种信息排名,他好像在100家以外。现在各种分析加起来,这种分析甚至还有一些资源的优势,十八大以后一些关键人员变动的变化,可能会给他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综合评起来,他觉得现在有望跑到前100名。但是这个不是我要讲的重点,重点是他追求上市已经追求了7年,前5年一直追求海外上市,试过美国,英国,最后决定拉回到中国来。
这个企业家他的一个体会是什么,是国外上市的过程和国内上市的过程要求不一要,在国外有点像走秀,需要你把你最光鲜,最好的一面展示给观众,但是中国你要想这么做没戏。
我今天带来的题目,本来准备了一个PPT,不准备讲那个,我讲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分享,第二是沟通,第三个是倡议。
分享什么?因为工作关系,我们每天服务的对象是企业,是这些企业家,过去一年,因为这是一个年度会议,我们今年去打交道这些企业,企业在做什么事情,企业家在思考什么,我想有几个简单的分享。围绕企业提到一个重要的核心是构建一个新的商业模式,需要看客户需要什么然后去做。
我们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我们去做了什么事情,一个是我们看到的企业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要什么,第二,我们在做什么。第三,我们共同一起台上台下共同一起能做些什么。
首先是分享,今年的企业我们服务的对象和往年有什么不同,仔细想一想,我们接触的企业有能源,有钢铁,有焦炭,有医药,有化工,有高科技,有金融,好像和其他的年景没有什么不同,今年从局部来讲,我们还有一个所谓的突破,是在一个传统的垄断行业里面,烟草行业,也在考虑一些市场化,这是国家专控的一个行业。
到这些企业里面,大家除了每个月固定的话题,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每个月都有一个主题,但是贯穿全年的一个主题,第一,经济现在到底怎么样了,第二,我们往前看,现在的政策对未来几年经济的影响会有什么变化。除了房地产,股市,十八大也是今年贯穿全年的一个话题,这些企业家每次跟他聊,除了聊正常的业务,这几个话题是大家都要谈的。
作为中国的企业在当今这个时候,大概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是怎么活着,在这个冬天有些人说是谷底,有些人说还没到谷底,金融口的人说已经差不多了,但是实业的,特别是制造业的这些人,一个装备制造业的老板我和他交流,我说你觉得经济到底了吗,他说还没有,在他这个行业的角度来讲还没有。因为还有一些惯性,有些其他行业所反应出来的一些滞后现象,在他这个行业要惯性的话现在还没有到底,明年可能比今年还要难。
所以回到这个话题上,这些企业家在考虑什么,他们在想怎么活着。能不能活下来,有很多实证研究,中国也好,全球也好,企业的平均寿命不超过10年,大的范围来讲,如果一个企业能够超过10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企业,超过多少年更是好企业,所以这些企业现在一个很现实的课题,我能活多久。我所接触的这些行业里面有可能在未来的6到12个月可能要退出市场,比如焦炭,比如一些贸易公司,但是这些企业因为他们的性质所限,很多是民营企业,因为资金的紧张,资金链可能要断,如果要断的话,浙江的企业大家悲观一点的说法,现在已经有相当高的比例停掉了,他们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什么事都不干,因为旨意止损,这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现象。把企业如果能够活下来的话,下一个课题是怎么活得好一些。
第三个话题是怎么能活得长久一些,在这个前提下,可能这些企业家也会有企业家去谈,中国有没有世界级的企业,中国有没有世界级的企业家,到底是先有世界级的企业,还是先有世界级的企业家,这都是很有意思的话题。
所以这里边带出来一个什么思考,这是企业家感兴趣的事情,我们面对这个思考是什么,中国的企业未来30年怎么走。我工作20多年里面,有20年在外资企业里面,但是从去年开始回到国企。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不敢说大也不敢说小,是有一种思考,在外资企业里面做久了以后,会有一种思考,会有一种良心的拷问,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对中国来讲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我是做管理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做这一块,我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面对企业不断地输入一些西方的东西,从观念到方法,到工具,到实践,到案例,曾经也向冯总这样,因为他是典型的西学,这是西方的标准,西方公认的一些价值观,或者他们的一些做法,中国企业的明天就是西方企业的今天,所以我们要向西学,但是走的时间长了以后会有一些结绕不过去,就是西方的这些东西是不是中国的明天,会有这样的思考,带着这个思考,回到国企这个平台上。
我们在做什么事情,除了正常的业务活动之外,我们试图再做一些理论上的探索,一些创新。就是看一看有没有适合中国企业的一些观念,一些方法,一些工具,能够帮助中国的企业走得更好。
所以我们从去年开始,提出了一个概念叫人效,去探讨一下西方管理理论实践之外,有没有更加适合中国企业的,比如说绩效管理主义,西方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希望我们去追求高绩效,希望企业主要绩效文化,希望各种人通过能力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绩效。但是我们中国开始有反思,这种绩效文化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到底好不好,把人强行分成若干等这种做法是否有利于一个整体企业的和谐向上。
比如说高管的激励,我们一度推崇西方的各种激励手段,但是08年以后西方开始在反思,我们也在反思,什么样的激励手段对于中国企业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能够使同样的人发挥出更大的能力,更大的价值,实现一个业绩目标可以用更少的人去完成,这是我们过去一年半所做的一些努力和尝试。
我们在今年4月份出了一个2011年中国企业人效白皮书,分析中国企业整个水平和西方有多少差距,背后是哪些因素导致的,我们应该做哪些努力,让这个因素去弥补。
改革开放30年,我们是走西方的路,08年金融危机以后,很多人一夜之间觉得失去了参照系,欧洲出现了很大的危机,甚至说奥巴马说是社会主义者,他在实现社会主义,而不是实现资本主义,中国在实现资本主义。
网上有一个报道,(英语)说今年在更新版的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社会主义。下一步当我们习惯了去在发展的时候拿国外做参照系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些参照系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感到很茫然,很困惑,未来的路怎么走,我们自己反而不知道了。所以这也是我们现在所做的努力。但是我们相信,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我们这30年走的路,基本上理论是西方的,走西方的路我们始终是一个跟随者,我们无法去超越,市场经济里面西方有一条解调,如果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组织,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英语)要么你是最大的,要么你是市场的先行者,这两者看起来没什么关系,但是它们的共同点,他们有机会去写游戏规则,谁掌握了游戏规则,谁是这个市场的获益者。所以带着这些思考,我们现在开始做一些努力,做一些投入,正常工作之余,我们还有一条线,做一些理论的构建和创新。我们相信虽然这条路是非常漫长,非常艰苦,构建一个理论比研发一个产品要难得多,构建一个理论比去做一个成功的企业要难得多。但是我相信这对我们中华民族未来是有益的事情。
第三句话是倡议,我们一路走来,做理论尝试研究这个路走得非常辛苦,虽然现在把框架搭起来的,把一些指标体系搭起来了,现在正在研发一些工具,因为到不了工具层无法指导企业的实践,也就无法反哺我们的理论。所以我们进一步开发,觉得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倡议,在这个市场上能有更多的志同道合者,不管是官,是产,是学,是研,能够大家一起来去做这个理论的研究,做探索。我们也在不同场合,不同范围内发一些声音,去分享一些我们的心得,分享我们的研究成果。
当然借助今天这个平台,我们也再一次做这个倡议,希望我们能够感召更多的人,不管你是做什么的,能够加入到我们这个行列中来,能够为我们理论的研究和探索做一些贡献。我想先讲这么多,后面有什么话题欢迎跟大家继续交流。谢谢。
提问:我有一个问题,不一定高端人才讲的就好,像冯总这样的这算人才。以后他发展很快,口才也不错。
现在我问黎总一个问题,你是研究人力资源的,对于如何培养任用,使用干部的问题,请你给予解答。
黎化民:人的问题这个话题体大,简单地回答我想有几个,第一,首先得有标准,我在猜想你关心的是你们企业,你们企业如果继续发展,企业是一个平台,是一个组织,每一个企业因为行业的不同,因为企业发展的阶段不同,就像一个人一样,你有幼儿到青年,到成熟,到暮年,不同的阶段,你企业的战略方向,你企业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对干部的标准应该也是有所不同的。
我不知道您的企业处于什么样的阶段,我想应该是处于发展期,发展期开始如果是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你需要去开拓,你需要去创新,需要这样的干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你需要眼光更加宽广,要去敢于承担风险,要能够互相合作等等,你需要这样素质的干部。
等你企业再好一点,过了成熟期,过了发展期进入到成熟期的时候,就像中国历代的封建社会,上马打天下,你需要武将和文臣。首先是干部的标准问题,有了标准以后要去选拔,要辨别什么样的人最符合这个标准,这有很多办法去看一个人,现在人力资源讲一个观点,识人比用人重要。我们在过去很多年里面,大量的人力资源的实践是用人上,现在从西方到东方,这更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是识人,正确的认识一个人,可能是我们用人的关键。
选拔,选拔以后要去把他用好,里面还有一个考核,不要让这个人只是干,只是苦劳,没有功劳,你要有业绩,你还要培养他,不要让他干销售只是干销售,应该多一些历练,往上继续走。
最后还有一个留人,当他做好以后,总是天外有天,如果他想去追求更大的发展,哪天把你炒了怎么办,你怎么把人用好,这是一套系统工程,所有的事情从标准开始,每个环节都重要,每个环节都不是单一的。所以我想先简单回答这么多。
冯颙:中国需要更多有符号感企业家
北京卓易前程公司创始合伙人冯颙认为符号感非常重要,乔布斯为什么具有乔帮主的魅力,就是他具有强列的符号感,放眼未来20年,中国需要有更多的符号感的企业家。未来企业家的发展一定是均衡,全面、个人风采的发展。以下为冯颙在分论坛“中国企业家企业诊断会 现场企业案例解析”的发言实录:
冯颙: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叫做中国企业家是否需要现实扭曲场。我从事的行业在过去的十年间,我们主要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群体分析,也就是一个企业家个体的分析。今天大家都参加过昨天的开幕式,大家不知道对哪位企业家的演讲非常深刻?我个人认为,柳传志,冯仑(音),两个人站在台上,我相信大家一定对他们的演讲记忆犹新。
这里面我们要做的研究,是企业家的个人风采跟企业本身的发展有多大的关联。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题叫企业家是否需要现实扭曲场。
首先讲讲这个故事的源起,这个人也是我们的合伙人,叫(英语),他已经70来岁了,他做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过去40年,华尔街有大概500家公司上市,上市的过程当中,他做一件非常有意思,但是看起来很简单,就是跟投资者路演的时候你该如何讲。他过去辅导过相当多的企业,获得了非常大的价值增长,不在于年报的变化,也不在于具体生产经营的变化,而是企业家个人风采对投资者有多大的影响力。
他写了一本非常著名的书,叫做(英语),讲故事的艺术。我觉得大家可以做一个类比,大家为什么对柳传志,冯仑的演讲印象深刻?就是因为他们特别善于讲故事。我见过一个(英语),是一个未来学家,他和江泽民有过一次对谈,中国人到底会不会讲故事,他跟江主席提出这么一个道理,你们中国是一个大故事,背景很大,格局很大,历史很深,可是你们好像不太会讲。这句话可能政治上有错误。他说台湾是个小故事,没什么背景,没什么历史,没什么格局,可是他很会讲,他懂得用什么样的方式将这个故事传递出来。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发,这里面有一个案例,(英语),思科在上市的过程当中做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做了一个所谓的个人风采的一个培训,他的董事会主席叫(英语),也是后来的红山资本的创始人,他说至少有2到3美元是来自于个人企业家风采的变化。
在IPO的路演过程当中,在企业家成长的过程当中,你有大概80到90场演讲在两个礼拜,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除了要卖你的故事,还要卖你自己,关键是寻找到你自己的(英语),就是现实扭曲场。
什么叫现实扭曲场,现实扭曲场的意思,是形容一个非常著名的CEO,就是乔布斯,他有一个能力,很多员工都谈到他是怎么样影响消费者的,乔布斯具有口如悬河的表述,过人的意志力,改变某种事实以达到目标的迫切愿望。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在这个方面,到底建设成什么样子?我们到底需不需要这个东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就是忽悠,我比较深信马云[微博]的一句话,忽悠你该怎么看待。我认为中国企业家现在很缺乏一种东西,就是他强烈的个人魅力,个人特质在市场当中有多大的影响力。这样人的个人体质其实来自于他们具备的现实扭曲场。
今天的企业家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有一个华尔街日报上的漫画,仅仅做好自己的事还不够,这个漫画是华尔街日报非常重要的两个人物,一个叫叫(英语), 一个叫(英语),他说饼子,你有没有觉得网络这东西让我们变得再也无法长时间去专注起来了。你觉得呢?抱歉,你说得太长,我没听。中国现在从一个审核制到核准制的转变过程当中,以前就是过个形式而已,可是现在中国企业家越来越多的需要去展示自己,他的实力,他的能力,他的市场,需要去讲。除非你说我不需要讲,除非你有一个非常伟大的听众,或者你需要一个真正伟大的听众。
在今天我们会发现,有很多我们所揭示过的沟通的场合,听众根本就没有接受到这个信息,个人企业家特质完全被掩盖掉了。
四个关键的扭曲场方法,一个企业家站在台上,他应该具备的四个关键方法,第一,强烈的自我肯定。从两个角度你能看出来,第一,如果你研究企业家的用词,它的话语是否具有强烈的肯定性。我发现他们在讲话的当中,强烈的语言肯定,并不是我感觉,我认为有可能,如果大家做一个对比,你会发现有一部分企业家,不太愿意说用一种肯定的话语去讲,也许中国文化不太宣扬这一点,但是如果你放在一个舞台上讲,我们也要学一下奥巴马。奥巴马是最年轻的黑人小子,做了美国总统,奥巴马演讲的强烈自我肯定非常重要。当他喊出(英语),我相信下面的选民一定沸腾了,强烈的自我肯定是一种催眠,既是对自己催眠,更是对听众的一种催眠。强烈的自我肯定。
第二,一个好的企业领导人的风格,来自于他讲话具备这样一个感觉,简单才是终极的复杂。把一个话说复杂了一点都不难,但把一个话说简单了,掷地有声,我觉得是一个难度。这点做得非常好的就是刘总,他讲他们收购IBM[微博]收购的困惑是什么,接下来两个结论,这个话在高潮处就停顿了,话不是讲得复杂,图表也不是复杂就好,我个人觉得,今天苹果能够到这样一个高度,源自于乔布斯一个理念,真正好的东西一定是简要的东西。也许这个是乔布斯领导的苹果超越微软[微博]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也许这是苹果的市值超越微软的主要原因,这两个人首先我们看讲话的模式,PPT的风格,背景的投影,都有很大的差别。典型的盖茨式的做法是怎样的,他的表现力,这是盖茨经常讲话的PPT,典型的乔布斯的做法在于,把一个话说到极致,简单,才是真正被人接受的东西。
奥巴马的核心词就是这么简单,(英语),这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认为,我们今天在讲话的过程当中,扭曲场来自于简单但不简陋的话语,掷地有声。你会经常发现有一些演讲过程当中,你反复脑袋里面一定会萦绕出那么几句话,简单但不简陋,我认为是现实扭曲场构成的第二个小案例。
第三个案例,现实扭曲场在传递的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信心传递大于信息传递,如果我今天写一个报告,写一个具体的方案,信息对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可是作为企业家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其实企业家本身就是企业最大的销售,当我们发现乔布斯在台上讲的时候,他就是苹果公司最大的销售。如果我们中国的一个企业家站在舞台上,他会如何传递他公司的产品?如何传递他公司本身要散发的气质。站在舞台上,你的信息是第二位,信心才是第一位的。听众觉得你本身所代表的那个东西,就已经足够让我相信我要买单了。
大家可能看到这是(英语)的第一张图,很少有IPU招股书上用一张彩图做图片,(英语)这是我的梦想,我需要将这个信心传递出来,再来传递信息。在过去这么长的IPO路演当中,(英语)的路演是最有特色的,他把信心的传递放到极致。今天中国企业家站在舞台上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四点,构建鲜明的个人风格是我们企业家需要上的一课,每个企业家站在台上,风格是什么。我们过去跟很多企业家打过交道,企业家的现实扭曲场非常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个人风格,关键在在于不是你说了什么,而是你说话的方式。相信很多人站在舞台上看到企业家表现的时候,你首先感觉到的是什么,这几条可能大家都很熟悉,第一,你能看到的是视觉的感受,这个企业家站在舞台上的视觉感受,因为很多人在我们做过去的咨询辅导当中,都把乔布斯拿出来做一个代表。比如雷军[微博],完全在模仿乔布斯的做法,都希望从这个角度来做辅导。站在台上,人为什么有这样一种感觉。
第二个问题,听觉,可能是30%。他需要你一上来讲话的语言和感受,就能让投资者觉得心里很踏实,觉得个东西我听起来我明白你是具有权威感的,剩下才有20%来自于语言本身。这么大一块,中国企业家似乎都不太重视,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语言内容我先做好就行了,可是视觉和听觉这两块我们怎么做?
我的分享听觉视觉很简单,但是你要说透做透有难度的,眼神,手势,声音。我们很多企业家在台上进行沟通的时候很不擅长做一件事情,就是眼神的一种沟通,因为眼伸的沟通对我来讲就是一种亲切的沟通。
手势,我个人认为手势本身代表着一种气场的释放,我觉得整个视觉的感觉当中,你对谁印象深刻,手势能做多少,你绝对不能拘谨。
最后是声音,有多少企业家认真地做过声音的一种调研,我的声音在什么位置是最合适的,高度,低度,速度,快慢,强度等等。过去我们常常说,这些东西可能是不是雕虫小技,我过去十年一直做这方面的研究,我的答案是绝对不是。因为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丰富的社会当中,每一个人就是一个品牌,我很相信一句话,作为一个企业家,你本身(英语),你就是品牌,你代表着这个企业最关键,最核心的气质,这个现实扭曲场,就在于我们说的四点当中,如何将它展开,如何将它完善。第一点,强烈的自我认定,站在舞台上你的自我认定非常重要。第二点,简单才是终极的复杂。第三点,你要明白,大部分演讲的这些人,信心传递比信息更为重要。最后一点,个人风格,每一个企业家的符号是什么。
我的一个根据,符号感非常重要,乔布斯为什么具有乔帮主的魅力,就是他具有强列的符号感,中国我认为不超过20年,但是放眼未来20年,中国需要有更多的符号感的企业家。未来企业家的发展一定是均衡,全面,个人风采的发展。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冯颙:有一点,编故事讲故事,绝对是领导人的一个必备功,但是不能把马编成牛,你可以把小牛编成大牛,大牛编成母牛,但你不能说我这个马就是一头牛,两个概念。
冯颙:我觉得您一定具备强大的现实扭曲场,您的演讲充分证明了一个企业家在现场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表现,去表达。我个人觉得您刚才说的这些,我是做企业家个体研究,我还没办法深入到每一个细分行业去进行思考,但是您刚刚这一点,我觉得对我刚才的演示做了一个注解,我觉得这一点上面您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中国未来20年企业家符号性的人物是很有潜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