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5-11 09: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面对自己的上司的管理风格必须适应和理解,教科书说的对上管理基本上作用都不大。如果上司对你个人有看法那就需要你寻找与上司沟通的机会和改变自己的处事原则.
网友们曾经对管理问题探讨过,原文如下:
对事不对人,不知从何时开始,竟成了一条管理原则。对事不对人的大意是:上级在管理和评价下属时,只讲事的好坏,不要说人的长短。为什么要对事不对人?是出于尊重人的立场?是为了让下属更好接受?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简单。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看,无论国家对百姓,还是长辈对晚辈,抑或上级对下级,似乎都是既对事也对人,而且对人先于事,重于对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干事、成事,人的修炼最要紧。“德才兼备”,既要有做事的才干,也要有做人的德行。“先做人,后做事”,人都做不好,还做什么事?这是大多数国人的口头禅。如此看来,对事不对人,实在是缺乏传统文化的基础。对事不对人,莫非是外来的理念?是什么时候舶来的?为什么被大家接受了?
换到管理的角度,看看对事对人这个题目。先扯远点。自“三湾改编”开始,历经长征、抗战、解放战争、和平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直有军事指挥官和政治工作者两个职务序列。正是因为军事和政治两手抓、两手硬,这支军队才如此英勇善战、功勋卓著。单论军事,国军何其强大?光论战功,我军何能坚持到底?建国以来,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中,也是行政、党委两条管理线。兼顾事与人,以事促人,以人达事,岂不是很好的管理方式?问题出在哪里?
传统文化思想与社会主义思想的结合,使中国的所有组织都种上“国家”基因。组织是国家的,为国家而生。组织里的人,是国家的人,既为国家做事,也按国家要求做人。在这种意义上,做事做人高度统一,对事对人的评价标准也高度统一,即“国家标准”。改革开放打破了这种格局,最突出的是企业组织。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法人主体和面向市场的商业组织,不再是国家的机器部件。与此同时,企业中的人也摆脱国家身份,还原了生物人、社会人、经济人的属性。
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关注人的利益,渐成企业主旋律;对事对人的评价标准,随之发生着近乎彻底的转变。人的角色的多元化,加大了对人的评价的难度。特别是几十年的人性压抑一经释放,国人的多种属性都格外活跃,而且对可能受到的伤害格外敏感。近二十年西方管理思想的深刻影响,又强化了国人对尊重、平等、公平等观念的偏好。正当此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面子”因素,顺水推舟接引了这个观念――对事不对人,而且在实践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事不对人。不对人性进行扭曲、伤害,不对人做道德说教、评判,不对人的素质妄下推论、结论;若是这样来理解“不对人”,那实在是千真万确的道理。尤其中国仍处于转轨阶段,人的意识里仍残存着“对人”的毛病甚至恶习,更要大张旗鼓地鼓吹尊重人、“不对人”。但过犹不及。担心被扣上“对人”不尊重的帽子,担心“对人”引起的不愉快,担心“对人”会破坏一团和气的氛围;于是,打着“对事不对人”的幌子,回避矛盾,做老好人,这种意识和做法更要不得。
对于企业组织与人,从微观管理的角度,合适的选择是:对事也对人。以人为本,却不对人,行吗?辅导人的工作、提高人的能力、激发人的动力,使人在不断做好事情的同时,获得工作满意、职业发展和事业成就,这是企业及各级管理者应尽的责任。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就事论是”,对事又对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