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社会生活中,是难以离开与其他人进行交往的。一个人如果不同其他人进行任何交往,那么他不是一位神,就是一只兽。”亚里士多德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人必须生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而这也已为心理学的测试所证明。
重视对方:使对方感觉到为我所尊重,他在我的心目中很重要。 赞同对方: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并及时肯定,既不自高自大,也不曲意奉承。 二、交往中应注意的基本礼仪
(一)介绍:
现代人要生存、发展,就需要与他人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寻求理解、帮助和支持。介绍是人际交往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一种最基本、最常规的方式,是人与人进行相互沟通的出发点。在社交场合,如能正确地利用介绍,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广交朋友,而且有助于自我展示、自我宣传,在交往中消除误会,减少麻烦。
在社交活动中,如欲结识某些人或某个人,而又无人引见,如有可能,即可向对方自报家门,自己将自己介绍给对方。如果有介绍人在场,自我介绍则被视为不礼貌的。
工作式自我介绍:包括本人姓名、供职单位及部门、担负职务或从事的具体工作。在自我介绍时应注意时间、讲究态度、语气自然语速正常,态度友善随和。在他人介绍中包括标准式(简明扼要的介绍双方的年龄、单位、职务)和引荐式(通常会对双方的优点着重介绍)。
自我介绍的时机:应当何时进行自我介绍?这是最关键而往往被人忽视的问题。在下面场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自我介绍。 8)交往对象因为健忘而记不清自己,或担心这种情况可能出现时。 9)有求于人,而对方对自己不甚了解,或一无所知时。 10)拜访熟人遇到不相识者挡驾,或是对方不在,而需要请不相识者代为转告时。 12)在出差、旅行途中,与他人不期而遇,并且有必要与之建立临时接触时。 14)初次利用大众传媒向社会公众进行自我推荐、自我宣传时。 自我介绍时应先向对方点头致意,得到回应后再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单位等。 :是经第三者为彼此不相识的双方引见、介绍的一种介绍方式。他人介绍通常是双向的,即将被介绍者双方各自均作一番介绍。 他人介绍的时机:遇到下列情况,有必要进行他人介绍: 1)与家人外出,路遇家人不相识的同事或朋友。
2)本人的接待对象遇见了其不相识的人士,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3)在家中或办公地点,接待彼此不相识的客人或来访者。
4)打算推介某人加入某一方面的交际圈。
5)受到为他人作介绍的邀请。
6)陪同上司、长者、来宾时,遇见了其不相识者,而对方又跟自己打了招呼。
7)陪同亲友前去拜访亲友不相识者。 为他人作介绍时必须遵守“尊者优先”的规则:把年轻者介绍给年长者;把职务低者介绍给职务高者;如果双方年龄、职务相当,则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家人介绍给同事、朋友;把未婚者介绍给已婚者;把后来者介绍给先到者。 1)介绍者为被介绍者人介绍之前,一定要征求一下被介绍双方的意见,切勿上去开口即讲,显得很唐突,让被介绍者感到措手不及。
2)被介绍者在介绍者询问自己是否有意认识某人时,一般不应拒绝,而应欣然应允。实在不愿意时,则应说明理由。
3)介绍人和被介绍人都应起立,以示尊重和礼貌;待介绍人介绍完毕后,被介绍双方应微笑点头示意或握手致意。 4)在宴会、会议桌、谈判桌上,视情况介绍人和被介绍人可不必起立,被介绍双方可点头微笑致意;如果被介绍双方相隔较远,中间又有障碍物,可举起右手致意,点头微笑致意。 5)介绍完毕后,被介绍者双方应依照合乎礼仪的顺序握手,并且彼此问候对方。问候语有“你好、很高兴认识你、久仰大名、幸会幸会”,必要时还可以进一步做自我介绍。
(二)握手:
1.握手的时机:
遇到较长时间未曾谋面的熟人,应与其握手。
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同相识的人道别应与其握手。
在办公室、家中以及一切以本人为东道主的场合中迎接或送别来访者时应与其握手,表示欢迎或欢送。
拜访他人后,在辞行前应与对方握手。
被介绍给不认识者时应与其握手。
他人给予自己或自己对他人表示一定的支持、鼓励或帮助时也应与之握手。
向他人或他人向自己表示恭喜、祝贺时应与之握手。
应邀参加重要的社交活动如宴会、舞会、沙龙、生日晚会等,在开始前与结束时应与主人及来宾握手。
他人向自己或自己给他人赠送礼品、颁发奖品时应与之握手。
2.握手时的先后顺序:应遵照尊者决定的原则
年长者与年幼者握手应由长者先伸出手;老师与学生握手老师应该先伸出手;女士与男士握手应女士先伸手;已婚者与未婚者握手应已婚者先伸手;上级与下级握手应先上级先伸手;职位身份高者与低者握手时应高者先伸出手。
3.握手的方式:行握手礼时,应距对方约1米处,双腿立正,上身略向前倾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对方相握,握手时用力适度,上下稍许摇晃三至四次,然后松开手来恢复原状。双方要将相握的手向侧下方伸出,伸直相握后形成一个直角。与人握手时应面含笑意,目视对方双眼并口道问候。握手的时间应该控制在三秒钟之内。
与人握手掌心向上表示自己谦虚谨慎这一方式叫做友善式握手。
双手相握即用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后再以左手握住对方的右手手背,这种方式可用于表达自己的深厚情意,不适用初识者与异性。
4.握手的禁忌:
不要用左手与他人握手。
不要在握手时戴手套。
不要在握手时带墨镜。
不要在握手时将另一只手插在衣袋里。
不要在握手时另一只手依旧拿着东西。
(三)名片
名片的规格:长9厘米宽5.5厘米
名片的色彩:宜选用庄重朴素的白色、米色、淡蓝色、淡黄色
名片的交换方式:起身站立用双手或右手将名片正面面对对方交予对方,不要将名片举的高于胸部,不要用手指夹着名片给人,递名片时口头应有所表示例如:请多指教、多多关照。
接受他人名片或交换名片时,应立即停止手中所做的一切事情,起身站立面含微笑目视对方。接受名片时应双手捧接。接过名片时首先要看,然后口头道谢。
名片的放置:最好放在专用的名片夹里,此外放在上衣口袋里面也是可以的,不要将其放在裤袋、提包、钱夹里。
称呼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应酬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谓语。在人际交往中,选择正确、适当的称呼,反映着自身的教养、对对方尊敬的程度,甚至还体现着双方关系发展所达到的程度和社会风尚,因此对它不能随便乱用。 选择称呼要合乎常规,要照顾被称呼者的个人习惯,入乡随俗。在工作岗位上,人们彼此之间的称呼是有其特殊性的, 要庄重、正式、规范。 1.职务性称呼:以交往对象的职务相称,以示身份有别、敬意有加,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称呼。有三种情况:称职务、在职务前加上姓氏、在职务前加上姓名(适用于极其正式的场合) 2.职称性称呼:对于具有职称者,尤其是具有高级、中级职称者,在工作中直接以其职称相称。称职称时可以只称职称、在职称前加上姓氏、在职称前加上姓名(适用于十分正式的场合)。 3.行业性称呼:在工作中,有时可按行业进行称呼。对于从事某些特定行业的人,可直接称呼对方的职业,如(老师、医生、会计、律师等),也可以在职业前加上姓氏、姓名。 4.性别性称呼:对于从事商界、服务性行业的人,一般约定俗成地按性别的不同分别称呼“小姐”、“女士”或“先生”,“小姐”是称未婚女性,“女士”是称已婚女性。 5.姓名性称呼:在工作岗位上称呼姓名,一般限于同事、熟人之间。
三、常见的其他会面礼
1.点头礼(路遇熟人)
2.举手礼(与距离较远的熟人打招呼)
3.脱帽礼(升国旗奏国歌时)
4.注目礼
5.拱手礼(我国民间传统的会面礼一般用于向亲朋好友恭贺新禧)
6.鞠躬礼(用于演员谢幕或参加追悼活动时)
7.合十礼(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多用于东南亚)
8.拥抱礼(多用于欧美国家表示慰问祝贺)
9.亲吻礼(同拥抱礼一样也是西方国家常用的会面礼)
10.吻手礼(吻手礼的受礼者只能是已婚妇女主要流行于欧洲国家)
相关链接:
社会心理学家古拉德·伊根(Gerard.·Egad)1977年根据研究发现,在同陌生人交往的最初,按照SOLER模式来表现自己,可明显增加别人对我们的接纳性,使我们在别人心目中建立起良好的第一印象。SOLER是由五个单词的词头字母拼写起来的专用术语。其中: S(Squarely)表示"坐(或站)要面对别人";O(Open)表示"姿势要自然开放"; L(Lean)表示"身体微微前倾";E(Eye)表示"目光接触";R(Relaxed)表示"放松"。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按照SOLER方法来表现自己时,会是一幅怎样的图画。很显然,这幅画会给一个“我很尊重你;对你很有兴趣;我内心是接纳你的;请随便”的轻松、良好的印象。
心理学家阿龙森等人(1978)的经典研究:请被试根据主观感觉评价对录像中被访者喜欢的程度。被访者是大学生,访谈的内容是一样的,分四种情形:第一位被访者才能杰出,完美无缺;第二位被访者与第一位大同小异,只是有点紧张打翻了咖啡杯;第三位被访者表现平平;第四位被访者与第三位基本相似,又象第二位那样打翻了咖啡杯。结果发现:大家最喜欢才能出众而且犯错误的人,其次是才能出众完美无缺的人,最不喜欢才能平庸而又犯错误的人。
仰巴脚效应,也称出丑效应或犯错误效应:指最为人们欣赏者并非全能的人,而是完美中带有小缺点的人,如果他人近乎完美,在交往中会感到压力,难免因己不如人而不安。
KISS原则 :Keep it short and simple(不必要的话,不说;必要的话,在必要的时候说。)
3W-H原则 :说什么(What);什么时候说(When);对谁说(Whose);怎么说(How)
狐狸策略 :刚柔相济。命令与商量融为一体;惩处与关怀合二为一。(狐狸有千计,刺猬只一招)
心理学家卡耐基在其著作《怎样赢得朋友,怎样影响别人》一书中总结出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六种途径: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微笑;多提别人的名字;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们自己;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