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32:49

培训哲理故事全景

<P><FONT color=#ffffff size=4><FONT color=#000000><FONT size=3>山不过去我过去
  
   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教授,凡是被他教过的学生,鲜少有顺利拿到学分的。原因出在,教授平时不苟言笑,教学古板,分派作业既多且难,学生们不是选择逃学,就是打混摸鱼,宁可被当,也不愿多听老夫子讲一句。但这位教授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经济学专家,叫得出名字的几位财经人才,都是他的得意门生。谁若是想在经济学这个领域内闯出一点儿名堂,首先得过了他这一关才行!
  
    一天,教授身边紧跟着一名学生,二人有说有笑,惊煞了旁人。后来,就有人问那名学生说:“干嘛对那种八股教授跟前跟后的巴结呀!你有一点儿骨气好不好!”那名学生回答:“你们听过穆罕默德唤山的故事吗?穆罕默德向群众宣称,他可以叫山移至他的面前来,等呼唤了三次之后,山仍然屹立不动,丝毫没有向他靠近半寸;然后,穆罕默德又说,山既然不过来,那我自己走过去好了!教授就好比是那座山,而我就好比是穆罕默德,既然教授不能顺从我想要的学习方式,只好我去适应教授的授课理念。反正,我的目的是学好经济学,是要入宝山取宝,宝山不过来,我当然是自己过去喽!”
  
    这名学生,果然出类拔粹,毕业后没几年,就成为金融界向叮当的人物,而他的同学,都还停留在原地“唤山”呢!
  
    想想我们所面对的人生,到底,唤山不来,该不该去就山呢? 
  
    其实,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异而调整适应能力,要比一厢情愿地抛出自我的吶喊等待回响,来得有智慧多了。
  
    能这样认知的人,他的生活一定过得多采多姿。
  
    当做任何尝试都无法再改变什么的时候,不妨学着适应。有时,一种来自于适应后的融入,反而更能激发出生命的潜能。等到你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与能力时,该适应你的,自然就会臣服了。 
  
    很久很久以前,我看过一部电影,场景是一家很有质感、很现代化的咖啡厅美丽的女主角独占着一张咖啡桌,英俊的男主角也独占着一张咖啡桌,他们先是相互偷瞧,接着是相对微笑,男士突然神经质地说了一句“山,你过来!” 
  
    他的语音在她的微笑中消失,看见她没有动作反应,他又自言自语地说,“山不过来,我就过去吧!”
  
    他起身端着自己的咖啡,过去坐在她的对面,于是展开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故事。
  
    当然,我知识浅薄,不知道他为甚么称她为“山”,当然“山”不是她的姓名,因为他们并不认识;可是,他说的是“mountain”,中文字幕上映出来的也是“山”,证明我没有听错,也没有看错,过了不久,我就知道了这个“山”的典故。 
  
    回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带着他的四十门徒在山谷里讲道,他说,“信心”是成就任何事物的关键;也就是说,人有信心,便没有不能成功的计划,一位门徒对他说:“你有信心,你能让那座山过来,让我们站在山顶吗?”穆罕默德对他的门徒满怀信心地把头一点,对山大喊一声:“山,你过来!”山谷里响起了他的回声,回声终于消失,山谷又归宁静。 
  
    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望着那座山,穆罕默德说:“山不过来,我们过去吧!”他们开始爬山,经过一番努力,到了山顶,他们因信心促使希望实现而欢呼。 
  
    “山不过来,我们过去吧!”这句名言使我化解了许多冲突,解决了许多困难。记得在我刚结婚的日子里,我和内人算是相处融洽的一对,在生活上唯一不能适应的是我不吃味精,而她是吃味精长大的,为了炒菜要不要放味精,我们常常吵架,后来我突然觉得为了这一件小事常常闹得不愉快很划不来,于是我开始学吃味精,还不到一礼拜,就适应了调味精的菜。 
  
    那年夏天,正午我在公司里吃便当,晚上看电视,吃晚饭,我老是抱怨电风像蒸笼里冒出来的,有次,她说,“你不能把夏季改变成春天,如果你装冷气机,客厅里不就会有秋天的凉爽了吗?”当时,冷气机并不普遍也不便宜,但是我觉得她的话很有道理,所以第二天我就分期付款装了冷气机。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我就学习适应环境,改变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会改变自己。我发现,山不过来,我过去,会达到同样结果。</FONT> </FONT>
</FONT></P>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34:19

<FONT size=3>说服老板做培训的小故事:老鼠与米缸
  
   在一个青黄不接的初夏,一只在农家仓库里觅食的老鼠意外地掉进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意外使老鼠喜出望外,它先是警惕地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定没有危险之后,接下来便是一通猛吃,吃完倒头便睡。
  
    老鼠就这样在米缸里吃了睡、睡了吃。日子在衣食无忧的休闲中过去了。有时,老鼠也曾为是否要跳出米缸进行过思想斗争与痛苦抉择,但终究未能摆脱白花花大米的诱惑。直到有一天它发现米缸见了底,才觉得以米缸现在的高度,自己就是想跳出去,也无能为力了。
  
    对于老鼠而言,这半缸米就是一块试金石。如果它想全部据为己有,其代价就是自己的生命。因此,管理学家把老鼠能跳出缸外的高度称为“生命的高度”。而这高度就掌握在老鼠自己的手里,它多留恋一天,多贪吃一粒,就离死亡近了一步。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能做到在明显有危险的地方止步,但是能够清楚地认识潜在的危机,并及时跨越“生命的高度”,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比如,员工的培训在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性,是任何一个公司都明白的道理,但通过本公司内训或外出学习等手段来提高员工、尤其是中坚员工的专业素质,毕竟要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并且经常会与公司各项工作有一定的冲突。于是员工培训对与公司来说也就变成了“说起来重要,办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口号,致使许多员工无法系统地接触到新事物,新方法,新观念。其实,公司眼前的利益不就是那半缸米吗?
  
    曾有这样一个人,每天都要去偷邻居的鸡,有人告诉他说:“这样的行为,不符合君子之道。”那人回答说:“那就减少一点好了,以后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的时候,就完全不偷了。”
  
    这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理论?是不是很荒谬?但是我们有时候自己就做着这样的事情。吸烟有害身体,怎么办呢?戒掉吧,每天少抽点;企业的管理机制有问题,一步一步来解决。可是事情到了最后怎么样?烟依然还在抽,企业的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一步一步来嘛!
  
    明智的管理者在制定一项政策的时候,总是会记得这样一件事--制定一个日程安排表,不实现目标决不罢休。
  
    计划使我们的思想具体化而体现出我们期望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好?谁去做什么事?以及如何做? 想想看</FONT>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38:06

捕鼠吃鸡的猫
  
  
  
    一个越国人为了捕鼠,特地弄回一只擅于捕老鼠的猫,这只猫擅于捕鼠,也喜欢吃鸡,结果越国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光了,但鸡也所剩无几。他的儿子想把吃鸡的猫弄走,做父亲的却说:“祸害我们家中的是老鼠不是鸡,老鼠偷我们的食物咬坏我们的衣物,挖穿我们的墙壁损害我们的家具,不除掉它们我们必将挨饿受冻,所以必须除掉它们!没有鸡大不了不要吃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
  
    金无足赤,领导者对人才不可苛求完美,任何人都难免有些小毛病,只要无伤大雅,何必过分计较呢?最重要的是发现他最大的优点,能够为企业带来怎样的利益。比如,美国有个著名的发明家洛特纳,虽然酗酒成性,但是福特公司还是诚恳邀约其去福特公司工作,最后,此人为福特公司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代化管理学主张对人实行功能分析:“能”,是指一个人能力的强弱,长处短处的综合;“功”,是指这些能力是否可转化为工作成果。结果表明:宁可使用有缺点的能人,也不用没有缺点的平庸的“完人”。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38:30

天鹅、狗鱼和虾
  
  
  
    有一次,天鹅、狗鱼和虾,一起想拉动一辆装东西的货车,三个家伙套上车索,拚命用力拉,可车子还是拉不动。
  
    车上装的东西不算重,只是天鹅拼命向云里冲,虾尽是向后倒拖,狗鱼直向水里拉。
  
    究竟哪个错?哪个对?用不着我们多讲,只是车子还停留在老地方。管理启示:
  
    员工之间不协调,工作就施展不好,只会把事情弄糟,引起痛苦烦恼。领导者的智慧所在,就是能妥善分配员工的工作,并协调他们之间的合作。
  
    无论一个公司的金钱、机器和材料的总和多么强大,如果没一支愿意进行思考的人们组成的队伍可以使用,他们只不过是一堆不会产生成果的僵死物质。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39:07

老外买柿子
  
  
    美国的一个摄制组,想拍一部反映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于是他们来到中国某地农村,找到一位柿农,说要买他1000个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并演示一下贮存的过程,谈好的价钱是1000个柿子给160元人民币,折合20美元。
  
    这位柿农很高兴地同意了。于是他找来一个帮手,一人爬到柿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杆,看准长得好的柿子用劲一拧,柿子就掉了下来。下面的一个人就从草丛里把柿子找了出来,捡到一个竹筐里。柿子不断地掉下来,滚得到处都是。下面的人则手脚飞快地把它们不断地捡到竹筐里,同时还不忘高声大嗓地和树上的人拉着家常。在一边的美国人觉得这很有趣,自然全都拍了下来。接着又拍了他们贮存柿子的过程。
  
    美国人付了钱就准备离开,那位收了钱的柿农却一把拉住他们说:“你们怎么不把买的柿子带走呢?”美国人说不好带,也不需要带,他们买这些柿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些柿子还是请他自己留着。
  
    天底下哪有这样便宜的事情呢?那位柿农心里想。于是他很生气地说:“我的柿子很棒呢,质量好得很,你们没理由瞧不起它们。”美国人耸耸肩,摊开双手笑了。他们就让翻译耐心地跟他解释,说他们丝毫没有瞧不起他这些柿子的意思。
  
    翻译解释了半天,柿农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同意让他们走。但他却在背后摇摇头感叹说:“没想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傻瓜!”
  
    那位柿农不知道,他的1000个柿子虽然原地没动地就卖了20美元,但那几位美国人拍的他们采摘和贮存柿子的纪录片,拿到美国去却可以卖更多更多的钱。
  
    那位柿农不知道,在那几个美国人眼里,他的那些柿子并不值钱,值钱的是他们的那种独特有趣的采摘、贮存柿子的生产生活方式。
  
    那位柿农不知道,一个柿子在市场上只能卖一次,但如果将柿子制成“信息产品”,一个柿子就可以卖一千次一万次甚至千千万万次。
  
    那位柿农很地道,很质朴,很可爱,但他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就断定别人是傻瓜,他的可爱也就大打折扣了。
  
    柿农的蝇头小利比起那几个美国人的利益来说实在不算什么,故事看来是讲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对我们的企业决策者同样有教育意义。在企业的投资构成中,我们的决策者是像文中的柿农一样只看到眼前的比较直接的“小利益”,还是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发现更大、但可能比较隐蔽的“大利益”呢?这可是个很大的学问。
  
    明智的人总会在放弃微小利益的同时,获得更大的利益。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39:32

鲨鱼的生存哲学
  
  
    鲨鱼因为拥有超强的适应性,在地球上已生存超过一万五千年。随时随地移动,永不停息。鲨鱼是世界上最灵活的动物,全身只有软骨,没有一块坚硬的骨头。尖锐的牙齿是它赖以生存的武器,藉由不断汰换旧牙齿让自己的武器更加锐利。永远对周遭环境保持高度警觉。此外,在来回游走时,它更根据水温随时自我调适。因此,不论生存环境如何,鲨鱼总是能够很快地适应下来。
  
    管理启示:“弹性”、“创新”、“行动”、“灵敏”是鲨鱼的生存哲学,亦足以作为企业经营者的借镜,以求企业之永续经营。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39:51

懦弱的蛇
  
  
  
    一条大蛇为害人间,伤了不少人畜,以致农夫不敢下田耕地,商贾无法外出做买卖,大人无法放心让孩子上学,到最后,每个人都不敢外出了。
  
    大家无奈之余,便到寺庙的住持那儿求救,大伙儿听说这位住持是位高僧,讲道时连顽石都会被点化,无论多凶残的野兽都会被驯服。
  
    不久之后,大师就以自己的修为,驯服并教化了这条蛇,不但教它不可随意伤人,还点化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而蛇也在那天仿佛有了灵性一般。
  
    人们慢慢发现这条蛇完全变了,甚至还有些畏怯与懦弱,于是纷纷欺侮它。有人拿竹棍打它,有人拿石头砸它,连一些顽皮的小孩,都敢去逗弄它。
  
    某日,蛇遍体鳞伤,气喘吁吁地爬到住持那儿。“你怎么啦?”住持见到蛇这副德性,不禁大吃一惊。“我……我……我……”大蛇一时间为之语塞。“别急,有话慢慢说!”住持的眼神满是关怀。“你不是一再教导我应该与世无争,和大家和睦相处,不要做出伤害人畜的行为吗?可是你看,人善被人欺,蛇善遭人戏,你的教导真的对吗?”“唉!”住持叹了一口气后说道,“我只是要求你不要伤害人畜,并没有不让你昂首吐信地吓吓他们啊!”“我……”大蛇又为之语塞。
  
    管理者激励员工,并不是要凡事以“爱”为手段进行管理,它所指的是内在的态度与意识。管理者应该以“诚心善意”为出发点对待部属,但是在方法上不见得都是用“胡萝卜”,别忘了,“棒子”也是管理的工具之一。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40:11

牛草高置屋檐上
  
  
    一位游人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方便它直接吃呢?”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以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很多人持有“便宜无好货”的观点,明明是物美价廉的优质商品,如果你免费赠送给他,他可能怀疑你这是假冒伪劣。
  
    管理也是如此,太容易到手的东西没有人会珍惜,很多时候,一个头衔、一点奖励,哪怕官职再小、奖品再薄,也不要轻易授人,最好能够激励部属们通过公平竞争的手段去获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40:29

 管理故事:总裁降薪
  
  
  
    亚科卡就任美国克莱斯勒公司经理时,公司正处于一盘散沙状态。他认为经营管理人员的全部职责就是动员员工来振兴公司。在公司最困难的日子里,亚科卡主动把自己的年薪由100万美元降到1000美元,这100万美元与1000美元的差距,使亚科卡超乎寻常的牺牲精神在员工面前闪闪发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员工因此感动得流泪,也都像亚科卡一样,不计报酬,团结一致,自觉为公司勤奋工作。不到半年,克莱斯勒公司就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跨国公司。
  
    一个公司处在了困境中,老板要挺住,下属也要挺住,只有这样,公司才能走出困境。而当公司处于困境时,老板尤其要身先士卒,做好榜样,带给下属自信与保障。如果老板自己就先乱了阵脚,手足无措,可想而知,你的下属能不打退堂鼓吗?
  
    行为有时比语言更重要,领导的力量,很多往往不是由语言,而是由行为动作体现出来的,聪明的领导者尤其如此。
  
    在企业兴旺发达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人才的能力和本质。居于领导地位的人,必须在平时注意发现那种面临危机毫不动摇,并能成为解救危机的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40:50

胆量
  
  
    日本三洋电机的创始人井植岁男,成功地把企业越办越好。
  
    有一天,他家的园艺师傅对井植说:“社长先生,我看您的事业越做越大,而我却像树上的蝉,一生都坐在树干上,太没出息了。您教我一点创业的秘诀吧!”
  
    井植点点头说:“行!我看你比较适合园艺工作。这样吧,在我工厂旁有两万坪空地,我们合作来种树苗吧!树苗1棵多少钱能买到呢?”“40元。”
  
    井植又说:“好!以一坪种两棵计算,扣除走道,2万坪大约种2.5万棵,树苗的成本是100万元。3年后,1棵可卖多少钱呢?”“大约3000元。”“100万元的树苗成本与肥料费由我支付,以后3年,你负责除草和施肥工作。3年后,我们就可以收入600多万元的利润。到时候我们每人一半。”
  
    听到这里,园艺师傅却拒绝说:“哇,我可不敢做那么大的生意!”
  
    最后,他还是在井植家中栽种树苗,按月拿取工资,白白失去了致富良机。
  
    要成功地赚大钱,非得有胆量不可。一个没有胆识的人,再好的机会到来,也不敢去掌握与尝试;固然他没有失败的机会,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遇。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我们走过之后,路自然形成了。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41:06

锯掉椅子靠背
  
  
  
    麦当劳快餐店创始人雷·克罗克是美国社会最有影响的十大企业家之一。他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大部分工作时间都用在“走动管理上”,即到各公司、部门走走、看看、听听、问问。麦当劳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习惯躺在舒适的椅背上指手划脚,把许多宝贵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于是克罗克想出一个“奇招”,将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锯掉,并立即照办。开始很多人骂克罗克是个疯子,但后来不久大家就体会到了他的一番“苦心”。他们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开展“走动管理”,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扭亏转盈。
  
    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下,肯定会更沉迷其中。比如说,如果在炎炎烈日与凉凉空调下,肯定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整天呆在办公室,不到外界走动,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都不知道,如何把企业经营好?
  
    贪图舒适的工作环境,肯定不会有好的工作效率。与其躺在那里耗费时光,不如多出去走动走动,深入基层,了解更多的知识与信息。
  
    作为领导者,可不要滋长员工的惰性哟!
  
    如果人们把安全和维持现状看得比机会、首创精神和士气更为重要,那就很容易产生萎缩和腐朽。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41:25

 天才的裁缝
  
  
    一位先生在裁缝那里做西服,到了取衣服的那一天,他赶到裁缝店,试过西服之后,发现一点儿也不合身。
  
    后肩太宽,右臂的袖子过长,一条裤腿短得不成比例,还有三只钮扣不知丢到哪里去了。他不由得对裁缝满腹怨言。
  
    裁缝却毫不在乎:“一点问题都没有,把背驼起来,那只胳膊往里面抽抽,一瘸一拐地走两步,再把你的手伸到扣眼当中扣着衣服,不就一切都好了吗?说实在的,你这副样子看上去还蛮不错的!”
  
    这位先生扭曲身子做出各种怪异的姿势,以便让西服合身。他感到自己被裁缝愚弄了,于是便气愤地离去。刚刚离开裁缝店没有多远,一位陌生人拦住了他。“谁为你做的这身西服?”陌生人问,“看上去很棒。我想为自己做套新衣服,正在到处找裁缝呢。”
  
    这位先生对陌生人的夸奖非常惊讶,但他还是用手指了指裁缝店的方向。“十分感谢。”陌生人一边转身向裁缝店奔去一边说,“我总算找到了一位好裁缝。你想,他能为这样的残废人做出如此合体的衣服,一定是个天才。”
  
    管理启示:对于一个健康的机体,外部的机制应该是尽可能按照机体发展的自然要求来为其提供最有利于其成长的滋养环境。如果不当的机制本身成为目的和标准,而机体不惜扭曲自己以适应这个标准,那么机体的发展一定是不健康的。如果把企业也视为机体,企业进行自身商业设计的过程就仿佛是量体裁衣,必须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看见什么东西流行,不顾自己条件,非要让企业去穿上一套不合体的衣服,“时髦”是“时髦”了,却可能为企业留下“残疾”,导致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寸步难行。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41:48

雾中的灯塔
  
  
    两艘正在演习的战舰在阴沉的天气中用力行了数日,我在其中的旗舰上服役。有一天傍晚,我在船桥上负责?望,但在浓重的雾气下,能见度极差。此时船长也守在船桥上指挥一切。
  
    入夜后不久,船桥一侧的?望员忽然报告:“右舷有灯光。”船长询问光线是正逼近或远离。?望员答:“逼近。”这表示对方会撞上我们,后果不堪设想。船长命令信号手通知对方:“我们正迎面驶来,建议你转向20度。”
  
    对方答:“建议贵船转向20度。”船长下令:“告诉他,我是船长,转向20度。”
  
    对方说:“我是二等水手,贵船最好转向。”
  
    这时船长已勃然大怒,他大叫:“告诉他,这里是战舰,转向20度。”
  
    对方的信号传来:“这里是灯塔。”
  
    结果,船长的船改了道。
  
    管理启示:我们随着这位船长经历了一次观念转移。观念一旦转移,整个情况就完全改观。这位船长因为视线不良而昧于实情。其实我们就好比置身浓雾中的船长,在日常生活中认清事实、转移观念对我们而言同样重要。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42:16

管理故事:多想几步
  
  
    爱若和布若差不多同时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爱若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一再被提升,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布若却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布若忍无可忍,向总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总经理用人不公平。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少了点什么,缺什么呢?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布若先生,”总经理说:“请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布若很快从集市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卖。“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
  
    布若又跑去,回来说有10袋。“价格多少?”布若再次跑到集上。
  
    总经理望着跑得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吧,你可以看看爱若是怎么做的。”说完叫来爱若对他说:“爱若先生,请你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爱若很快从集市回来了,汇报说:“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爱若还带回几个让经理看。“这个农民过一会儿还将弄几筐西红柿上市,据我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可能会要,所以我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还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总经理看了一眼红着脸的布若,说:“请他进来。”爱若由于比布若多想了几步,于是在工作上取得了成功。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42:35

鼹鼠的忠告
  
  
  
    鹰王和鹰后从遥远的地方飞到远离人类的森林。它们打算在密林深处定居下来,于是就挑选了一棵又高又大、枝繁叶茂的橡树,在最高的一根树枝上开始筑巢,准备夏天在这儿孵养后代。
  
    鼹鼠听到这个消息。大着胆子向鹰王提出警告:“这棵橡树可不是安全的住所,它的根几乎烂光了,随时都有倒掉的危险。你们最好不要在这儿筑巢。”
  
    嘿,这真是咄咄怪事!老鹰还需要鼹鼠来提醒?你们这些躲在洞里的家伙,难道能否认老鹰的眼睛是锐利的吗?鼹鼠是什么东西,竟然胆敢跑出来干涉鸟大王的事情?
  
    鹰王根本瞧不起鼹鼠的劝告,立刻动手筑巢,并且当天就把全家搬了进去。不久,鹰后孵出了一窝可爱的小家伙。
  
    一天早晨,正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外出打猎的鹰王带着丰盛的早餐飞回家来。然而,那棵橡树已经倒掉了,它的鹰后和它的子女都已经摔死了。
  
    看见眼前的情景,鹰王悲痛不已,它放声大哭道:“我多么不幸啊!我把最好的忠告当成了耳边风,所以,命运就对我给予这样严厉的惩罚。我从来不曾料到,一只鼹鼠的警告竟会是这样准确,真是怪事!真是怪事!”“轻视从下面来的忠告是愚蠢的,”谦恭的鼹鼠答道,“你想一想,我就在地底下打洞,和树根十分接近,树根是好是坏,有谁还会比我知道得更清楚的呢?”
  
    点评:来自最基层的意见与建议价值最高,因为那是实事求是的真知灼见。在一些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一线员工的建议往往到不了总裁那里,尽管总裁很想听到一线的意见,尽管员工的意见非常好,原因在哪里?在等级森严的企业管理制度,自下而上一级级地汇报导致了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失真”,越级汇报工作一直被视为“大忌”。这样,管理层与基层员工就被“隔离”起来,决策自然难免失误。
  
    有关研究表明: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与员工进行直接交流就要向员工敞开总裁办公室的大门,鼓励越级报告。在惠普公司,总裁的办公室从来没有门,员工受到顶头上司的不公正待遇或看到公司发生问题时,可以直接提出,还可越级反映。在摩托罗拉,所有管理者办公室的门都是绝对敞开的,任何职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推门进来,与任何级别的上司平等交流。正是因为一线的建议与意见和公司高层直接“链接”,公司决策就不会失误,而且新的管理制度与举措能赢得基层员工的支持与配合。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42:50

 孔雀向上帝诉苦
  
  
  
    孔雀因为大家都爱听黄鹂唱歌,但自己的歌声只会招致嘲笑而苦恼,就向上帝诉苦。
  
    上帝对它说:“我的孩子,别忘了,你的项颈间有着如翡翠般熠熠生辉的羽毛,你的尾巴上有华丽的尾翼,所以你是很出色的。不要心存嫉妒。”孔雀仍不满足:“可是在唱歌这一项上有人超过了我,像我这样,跟哑巴有什么区别?”上帝回答道:“命运之神已经公正地分给你们每样东西:你拥有美丽,老鹰拥有力量,黄鹂能够唱歌,喜鹊报喜,乌鸦报凶。这些鸟,它们都很满意我对它们的赐予。”
  
    得到上帝的答复,孔雀终于满意了,张开翅膀飞下天来。自此以后,当它想在人们面前展示自己的时候,就会亮出自己的羽毛。如果上帝没有及时为孔雀打开心结,恐怕孔雀仍然会为黄鹂的歌声比自己动听而闷闷不乐,却忽略了自己的美丽其实也是黄鹂所羡慕的。
  
    在成功的企业里,最重要的是沟通。良好的沟通氛围,能使公司内的信息畅通地传递,促使决策人员快速做出决定,促使员工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因此,有效沟通是公司成为一个高效、透明的优秀组织的前提条件。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43:10

蜈蚣买汽水
  
  
  
  有一群昆虫聚集在草堆里一起聚餐联谊,牠们一边兴奋的聊天,一边开心的吃着可口美味的食物,不多久,牠们就把准备的汽水给喝个精光。
  
    没有汽水的情形下,大家口渴难耐,所以就商量要推派一个代表跑腿帮大家买汽水,而卖汽水的地方又离这里有一段颇长的路程,小虫们认为要解决口干舌燥的急事,一定要找到一位跑得特别快的代表,才能胜任这样的任务。
  
    大伙你一言我一语,环顾四周,挑来挑去,最后牠们一致推选蜈蚣为代表,因为牠们认为蜈蚣的脚特别的多,跑起路来,一定是像旋风般的快。
  
    蜈蚣在盛情难却的情况下,起身出发为大家买汽水,小虫们放心的继续嬉闹欢笑,一时间忘了口渴的难耐。过了好久,大家东张西望,焦急的悬念蜈蚣怎么还没回来,情急之下,螳螂自告奋勇外出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才一推开门,就发现蜈蚣还蹲在门口辛苦的穿著鞋子呢!
  
    人不可貌像,海水不可斗量。一般人常常会根据外表来判断这个人的能力或人格,然而,实务上,看走言的机率是相当高的,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或人品是无法单从外表来评断的。此外,人们也常常犯有先入为主的偏见,以为只要腿长或脚多,就一定跑得快,就像故事中的蜈蚣一样,虽然脚多,却不见得跑得快,因为光是穿鞋子,就要花掉一段颇长的时间。所以,客观的评估一个人的优缺点实在是有必要的,尤其对人事主管而言在招募或任用时,更应站在不偏不倚的角度,去除个人的偏见,甚至发展或建立一套客观的评估标准来选才、用才,才不会造成人力资源的虚耗或怀才不遇的遗憾。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43:44

偷懒的驴
  
  
  
    从前有一个商人,他养了一头驴。他赶着驴走乡串村,做各种买卖。这个商人有时贩卖布匹、珠子,有时贩卖水果和新鲜蔬菜。实际上只要能赚点钱的东西,他都卖。
  
    有一天,他听说海边的盐很便宜。他想:“我可以贩盐到山里的村子去卖好价钱。”他带上驴子去买盐。
  
    盐果然很便宜,商人买了许多盐,驮在驴背上。一路都很顺利,他们来到山间,经过一道狭窄的石桥,桥下有条很深的小溪流过。商人牵着驴,在滑溜的石桥上小心翼翼地走着,驴子忽然滑倒,一下子跌进小溪。
  
    驴挣扎着逆水而游,溪水把它驮的盐溶化了,冲走了,只有几条空口袋还系在鞍上。驴身上没有了重东西,很容易就上了岸,轻松愉快地继续赶路。
  
    过了不久,商人决定再去贩一次盐,他带着驴到海边去,让驴驮上盐往山里走。一到那座狭窄的石桥,驴就想起它曾多么轻易地甩掉重担,不驮东西走路是多么舒服。这一回它故意跌进溪里去,直到盐溶化得一干二净。
  
    商人很懊恼,他损失了整整两驮盐,他怀疑驴子在跟他捣鬼。他想了个办法也来捉弄驴子。
  
    下一回,商人来到海边,买了一大驮海绵。驴子高高兴兴地出发了。
  
    驴子想:“这口袋真轻,一到了那座石桥就会更轻了。”不久,他们来到石桥。驴又滚到水里去,倒在那儿挣扎,等待驮的东西像上两次一样溶化掉。
  
    海绵没有溶化掉,却很快吸满了水。驴感到背上的口袋越来越重,心想:“这是什么东西?”“不对劲儿呀!”后来,他觉得自己在溪里直往下沉,就大叫道:“救命呀!主人,救命呀!”
  
    商人弯腰把这头喘着气、喷着白沫的驴从水里拉上岸。“我们回家吧,怎么样?”商人说着牵了湿漉漉的驴子向山腰走去。
  
    驴子迈着沉重的步子向村里走去时难过地想:“这回动身,驮的东西重了一倍。”
  
    点评:商人用海绵来巧妙地惩治了愉懒的驴子,说明了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办法来解决。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面对员工的“出勤不出力”,变法子偷懒的行为,虽然可以制定许许多多的管理制度来避免或制止这些不良行为,但是再完善的管理制度也不可能是“疏而不漏”、无懈可击的,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小漏洞,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员工钻进去“乘大凉”,一旦发现新情况,管理者一定要及时出台“补丁程序”———为相关的管理制度制订补充规定,这样就能使管理制度起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功效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44:06

被“回声”打败
  
  
  
    狮子是山林里的大王,认为自己是至尊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假如谁不顺从它的意思,敢和它争辩一句,就别想活命。
  
    一天,狮子到外面去玩。一路上,所有的野兽看见它,都惶恐地低头给它行礼。狮子见了非常高兴。它走到一个山谷里,一阵清风吹来,不禁大吼一声:“哈,我是万兽之王!”
  
    山谷里传来一个回声:“哈,我是万兽之王!”
  
    狮子想:“什么?哪个混蛋敢和我争高下?”它生气地骂道:“混蛋,你敢再说一句!”
  
    那个声音也说:“混蛋,你敢再说一句!”
  
    狮子气疯了,怒吼道:“哼,我要吃掉你!”
  
    那个声音也说;“哼,我要吃掉你!”
  
    狮子暴跳如雷,他到处找寻那个大胆来讨死的家伙,想立刻把那个混蛋一口吞下去。
  
    可是找来找去找不到。狮子越找越气,在山崖上跳来跳去,一不留神,摔下山谷跌死了。
  
    点评:狮子虽然做了万兽之王,但是还是斗不过自己的回声,最终跌死于山谷。正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一样,狮子对其他野兽有多霸道,其他野兽对狮子就有多顺从,狮子一心想至尊无上,其他野兽自然俯首称臣,避犹不及。其实,不少民营企业老板就与寓言中的狮子一样,大搞“家长制”,俨然如“皇帝”一样,容不得下属半点不同意见,偶尔有直言者动了雷霆之怒,不是被降职,就是被辞退。企业“苛政”虽然成就了老板的“个人权威”,但是“苛政猛于虎也”,人们甘冒被老虎吃掉的风险也要逃离“苛政”,“人才”一个个流失,“奴才”被留下来,老板的结局终将与狮子一样,咎由自取,被“自己的回声”打败。
  
  

徐老师 发表于 2005-2-25 09:44:26

三个愿望
  
  
  
    三只不同的动物被人送进了三个不同的笼子。人对动物说:“我可以满足你们每个动物一个愿望,请说吧。”
  
    浪漫的熊猫说:“我要一个美丽的雌熊猫。”
  
    贪吃的猴子说:“我要很多很多的核桃。”
  
    勤奋的鸽子说:“给我一大叠信纸和一支笔吧。”
  
    三年以后,人决定放它们出来。
  
    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猴子,他抱着一大堆核桃,大喊道:“给我砸开!给我砸开!”原来干硬的核桃壳使他无法享受到美味。接着出来的是熊猫,只见他怀里抱着一只小熊猫,雌熊猫拉着一只小熊猫,还有一只跟在身后。
  
    最后出来的是鸽子,他紧紧握住人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
  
    管理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抉择将决定我们三年后的生活。我们要选择接触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趋势,从而更好地创造自己的将来。许多企业在做管理时忽视了管理战略的制定,几年过去了却一事无成,这不可悲吗?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培训哲理故事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