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情报的取胜威力 情报预警=新的机遇
<Palign=left><FONT size=3> 绍兴某酒厂曾经接待过一个某国参观团。这些外宾在参观时都要在每个酒缸前鞠一下躬,似乎是表示对酒的喜爱。参观团回国后不久,绍兴酒厂的酒开始被模仿生产。恍然大悟的绍兴人才发现原来这些“外宾”偷窃酒方的秘密就在领带里:他们以鞠躬做幌子,在弯腰的时候故意让领带掉进酒缸中,沾了酒的领带就成为他们偷窃酒方的工具。<p></p></FONT></P><Palign=left><FONT size=3>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竞争性情报取胜的例子。企业竞争性情报在1980年代兴起。企业竞争性情报顾名思义就是企业为达到竞争目标,收集竞争对手与竞争环境的信息并转变为情报的系统化过程。竞争性情报对企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所显示的作用越来越大。1997年美国有关部门曾经作了一项情报对企业的贡献率的统计,结果表明,情报的贡献率不可小觑:微软为17%、摩托罗拉为11%、IBM为9%、宝洁为8%、通用电气为7%、惠普也是7%、可口可乐和英特尔均为5%.<p></p></FONT></P>
<Palign=left><FONT size=3><B> </B><B>竞争性情报≠传统谍报</B><p></p></FONT></P>
<Palign=left><FONT size=3> 不久前,全球著名的国际竞争情报专家、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现已拥有1万多名会员)前主席约翰。普莱斯特(John Prescott)博士来到中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以美国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力、竞争情报与新产品开发等企业发展的新思路,为人们开启了一种新的国际视野。<p></p></FONT></P>
<Palign=left><FONT size=3> “一想到情报,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美国联邦调查局。提起那些情报人员,许多人还会联想起那些从事危险和特殊任务的间谍。但谍报和情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竞争情报是一种监视竞争环境的持续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用合乎职业伦理的方式收集有关竞争环境、竞争对手、竞争策略的信息,并根据客观事实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将具有可操作性的情报及时传递给企业决策者,为其做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据普莱斯特介绍,国外企业竞争情报工作表明,企业想获得的竞争情报 95% 可通过合法的、符合道德规范的途径获得,其中 80% 的信息就潜藏在企业内部,雇员与外界的联系是这些信息的重要来源。<p></p></FONT></P>
<Palign=left><FONT size=3> 竞争性情报对发达国家的企业来说,早已不是个神秘的概念,越来越多的企业甚至国家行政机关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例如我们熟悉生产手机的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曾经在1970 年代生产过彩色电视机。但由于不关注日本竞争对手的信息,在彩电生产中惨遭失败,在1974年被迫退出彩电产业。到了1980 年代,摩托罗拉公司开始将精力用于研究日本公司的发展战略,成立了竞争情报部门,全面了解竞争对手的实力及运作模式,将生产出超过日本标准的产品确定为公司新的战略目标,最终生产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品,成为国际移动通信设备市场的领导者。<p></p></FONT></P>
<Palign=left><FONT size=3><B> </B><B>情报预警=新的机遇</B><p></p></FONT></P>
<Palign=left><FONT size=3>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外部环境中的任何变化,包括技术的、经济的、以及政治因素,都可以对企业的利益乃至生存产生重大影响。如果能阅读早期的预警信号,发现并预知这些可能的变化,就可以利用所剩时间,预先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开威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这种能力在当今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了。”<p></p></FONT></P>
<Palign=left><FONT size=3> 韩国三星公司派驻在美国洛杉矶的员工通过报纸看到一则消息:由于廉价的韩国产品的进口,美国最后一家吉他工厂将要关闭。该员工把该消息送回汉城的公司总部,总部的竞争情报部门立刻对该信息进行了如下分析:吉他是美国独立和自由精神的象征,它的消失就像牛仔的消失一样会令美国人难以接受。美国可能会对吉他进口采取限制措施,国会有可能会通过提高关税的手段来保护美国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产业。于是三星公司抓紧时间,尽可能地抢先将更多的吉他运往美国,存入仓库。结果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样:国会提高了吉他进口的关税。由于三星已有大量的存货,因此尽管关税生效了,但它仍赚取了很高的利润。<p></p></FONT></P> 这个例子表明,企业要想在复杂与动荡的环境中立稳脚跟,就必须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本企业、本行业有关的竞争性情报。只有对其作出积极正确的反应,企业才能求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页:
[1]